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學習編程計劃范文

時間:2022-07-31 14:08:47

序論:在您撰寫學習編程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學習編程計劃

第1篇

【關鍵詞】SOPC;項目化教學;NIOS Ⅱ

Abstract:Fo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bout SOPC course,author combined achievements of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teaching,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and made discussion about design of projectized teaching according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Keywords:SOPC;projectized teaching;NIOS Ⅱ

1.引言

可編程片上系統(tǒng)(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結合了SOC(片上系統(tǒng))和PLD(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各自的優(yōu)點,是特殊的嵌入式系統(tǒng);它首先是片上系統(tǒng),即由單個芯片完成整個系統(tǒng)的主要邏輯功能;其次,它是可編程系統(tǒng),具有靈活的設計方式,可裁減、可擴充、可升級,并具備軟硬件在系統(tǒng)可編程的功能[1]。SOPC技術已經成為國際新技術的研究熱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國內對SOPC的研究越來越多,對SOPC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SOPC是電子系統(tǒng)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然而精通SOPC的人非常少,很多高校的大學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SOPC學的很不扎實,遠遠不能滿足企業(yè)的需要[3]。筆者結合在SOPC方面的教學經驗和科研項目成果,探索了SOPC項目化教學設計,將科研與教學有效結合。

2.設計思路

SOPC技術的實現方式有3種[4],美國ALTERA公司提供了基于FPGA的嵌入IP軟核的SOPC實現方式。美國ALTERA公司的大學計劃為全球范圍內的大專院校提供先進的開發(fā)軟件、可編程邏輯器件、開發(fā)工具以及完整的設計套件,對提高高等學校SOPC方向實驗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ALTERA公司提供的NIOS Ⅱ是一種軟核(Soft-Core)處理器,軟核處理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可由用戶需要進行設置。NIOS Ⅱ是一個用戶可以自行定制的CPU,用戶可以增加新的外設、新的指令,分配外設的地址等。NIOS Ⅱ的硬件開發(fā)就是由用戶制定適合的CPU外設,Altera公司的SOPC Builder提供了大量的IP Core來加快NIOS Ⅱ外設的開發(fā)速度。

筆者通過在基于NIOS Ⅱ的單點自適應信號控制器設計中的應用可見,SOPC應該是NIOS系統(tǒng)+硬實時部分+邏輯電路的一個組合體,其中NIOS負責數據管理,通訊,人機交互等實時性相對較低的任務,硬實時部分則是獨立于NIOS系統(tǒng),充分利用現有IP,用VHDL語言實現的某些實時性可靠性要求較高的關鍵部分,它可以和NIOS系統(tǒng)通過自定義的接口通訊。由FPGA其他資源完成接口以及邏輯處理,更是FPGA的優(yōu)勢。

因此,本文進行基于FPGA的嵌入IP軟核的SOPC開發(fā)的教學設計。

3.設計原則

(1)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實踐環(huán)節(jié)

SOPC設計與應用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它沒有太多的理論知識需要講解,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內容也不易理解[5]。因此,可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并突出實踐環(huán)節(jié)。

(2)難、易、趣結合

教學項目的設計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選擇的項目應該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具有一定難度,又不能太難,并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4.項目化教學設計

本文設計的“可編程片上系統(tǒng)”課程為2學分,共32學時,本校實訓室配備有EDA/SOPC實驗箱及計算機等實驗實訓條件,前續(xù)課程:CPLD/FPGA應用,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設計的教學項目見表1。

表1 課程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學時 性質

1 可編程片上系統(tǒng)認識 6 演示、驗證

2 可控霓虹燈 4 驗證、設計

3 可倒計時交通信號燈 6 驗證、設計

4 俄羅斯方塊 4 驗證、設計

5 音樂盒 4 驗證

6 視頻播放器 2 驗證

7 自適應控制交通燈 6 驗證、綜合

各項目的學習任務和內容如下:

項目1:可編程片上系統(tǒng)認識

學習任務:反應時間測試,利用實驗箱搭建一個反應時間測試的電路,該電路包含有發(fā)光二極管、按鍵開關、數碼管等器件,電路運行之初二極管為熄滅狀態(tài),過幾秒后,點亮二極管,測試人看到二極管點亮時,按下按鍵開關,數碼管顯示出二極管點亮至按鍵按下的時間。

學習目標:了解SOC,FPGA和SOPC的基本概念及其開發(fā)工具Quartus,SOPC Builder和Nios IDE,并學習了解SOPC的軟件和硬件開發(fā)流程。

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

與學生互動演示學習任務:反應時間測試,圍繞該任務講解SOC,FPGA和SOPC的基礎知識,介紹SOPC開發(fā)工具Quartus,SOPC Builder和Nios IDE,并學習了解SOPC的軟件和硬件開發(fā)流程。學生利用已有的電路和程序文件,在教師帶領下搭建學習任務:反應時間測試的電路。

項目2:可控霓虹燈

學習任務1:流水燈,控制8個發(fā)光二極管的點亮效果似水在流動,即每次只點亮一個燈,將8個燈依次點亮,可以從左往右點亮,也可從右往左點亮。

學習任務2:可控霓虹燈,在流水燈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控制按鍵,按鍵未按下時,8只發(fā)光二極管顯示為流水燈,按下一次按鍵,8只燈從中間往兩邊點亮,再按下一次按鍵,8只燈從兩邊往中間點亮。

學習目標:鞏固SOPC開發(fā)的基本流程、方法、工具。了解IO端口的使用,能完成簡單的程序編寫。

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

學生在教師帶領下,根據基本步驟,完成學習任務1:流水燈。學生分組,每組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2:可控霓虹燈。

項目3:可倒計時交通信號燈

學習任務1:簡單交通信號燈,用發(fā)光二極管模擬交通信號燈,完成一個2相位十字路通信號燈設計,配時方案為定周期。

學習任務2:數碼管倒計時,用兩只數碼管實現99至0秒的倒計時。

學習任務3:可倒計時交通信號燈,用發(fā)光二極管模擬交通信號燈,完成一個2相位十字路通信號燈設計,配時方案為定周期,可對每個相位的計時時間進行倒計時顯示。

學習目標:學習定時器的使用,能完成較復雜的程序編寫。

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

學生在教師帶領下,根據基本步驟,完成學習任務1:簡單交通信號燈和學習任務2:數碼管倒計時。學生分組,每組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3:可倒計時交通信號燈。 (下轉第181頁)(上接第178頁)

項目4:俄羅斯方塊

學習任務:利用VGA顯示器和VHDL語言實現經典游戲――俄羅斯方塊。

學習目標:了解VGA顯示的原理,會用VHDL描述VGA控制,能利用提供的參考電路和程序實現俄羅斯方塊。

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

教師講解VGA顯示原理,用VHDL描述VGA控制,本任務的NIOS 2軟硬件設計,演示本任務的實現過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實現俄羅斯方塊,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項目5:音樂盒

學習任務:將存儲在SD卡的音頻文件讀取出來,并經過Avanlon總線送往DAC音頻電路播放音頻文件。

學習目標:了解SD卡接口與控制,DAC電路接口方法。

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講解SD卡接口與控制,DAC電路接口方法,本任務的NIOS 2軟硬件設計;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實現音樂播放。

項目6:視頻播放器

學習任務:實現MPEG-4視頻播放器。

學習目標:了解MPEG-4視頻播放器的實現方法。

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講解用Nios Ⅱ用戶自定義指令方式實現IQ、IDCT、MC等計算密集型功能模塊,視覺框架MPEG-4視頻實時解碼。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實現視頻播放。

項目7:自適應控制交通燈

學習任務:自適應控制交通燈電路設計,利用教師給出的遺傳算法符號模塊,用發(fā)光二極管模擬一個2相位十字路口的交通信號燈,設計自適應控制電路,用兩只數碼管實現倒計時。并完成相應的控制程序。

學習目標:了解自適應控制的概念、理論;了解自適應控制實現過程。

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講解自適應控制的概念、理論,遺傳算法及其硬件化,自適應控制實現方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實現自適應交通燈控制。

5.項目化教學實施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充分考慮各項目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基礎,靈活以演示、驗證、設計、綜合的方式來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在進行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引導,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現這些學習任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哪些技術手段、知識來完成任務,并且如何應用到更多的具體問題中。

6.小結

本文介紹了可編程片上系統(tǒng)項目化教學設計的思路、原則,并設計了由易到難、由基礎到綜合的7個教學項目,將科研和教學進行了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張麗霞.基于NIOSⅡ的單點自適應控制器設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5.

[2]崔永利,沈泓,李妍,李蘭英.SOPC嵌入式系統(tǒng)實驗教學探索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實驗室科學,2011,14(6):12.

[3]周殿鳳.片上可編程系統(tǒng)項目化教學探討[J].輕工科技,2013,5(174).

[4]王偉.基于FPGA的SOPC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

[5]陳林,魏淑桃,石林祥.應用型本科“SOPC設計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2(19).

第2篇

關鍵詞: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自主化學習;在線學習;互聯網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913 (2007) 24-0023-03

1“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

匯編語言是一門面向處理器的低級語言。該課程一方面配合“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和“嵌入式系統(tǒng)”等課程,為自動控制等與硬件相關的應用領域提供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作為“操作系統(tǒng)”及“編譯原理”等課程的程序設計基礎,從軟件角度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加強學生的高級語言編程能力。

目前在大部分院校該課程的教學模式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課程講授環(huán)節(jié),以主講教師授課作為主體,輔以課后作業(yè)、定期答疑;在實踐環(huán)節(jié),根據課程的進度,配置相應的上機實驗。從多年的教學實踐的結果來看,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基本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基本掌握Intel 80x86系列處理器的指令系統(tǒng)和匯編語言,能夠運用學到的匯編語言知識開發(fā)一些簡單的應用程序。但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化、網絡化教學技術的不斷成熟,特別是學生自主化學習的理念不斷加深,引發(fā)了我們對當前教學模式以及考試方法的思考。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計算機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對計算機的組織結構,特別是計算機的指令系統(tǒng)有一定的了解;該課程所教授的知識,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必須要求學生進行上機實踐操作,這樣才能更加熟練地掌握這門語言。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不可回避地暴露出與這門課程的特點所不相適應的弊端,歸納起來有如下幾點:

(1) 由于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較C語言等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更加煩瑣,并且與硬件關系密切,因此使得學生感到學習這門課程有一定的難度。

(2) 課時的緊迫與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產生矛盾,使得學生學習不夠扎實,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3) 答疑時間太為固定集中,有時可能與學生的時間發(fā)生沖突。

(4) 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過少,教學計劃與學生實際的學習進度不相一致。

當然以上幾點也可能是在許多其他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通病,但在“匯編語言程序設計”這樣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中就顯得尤為突出。這也就迫使我們朝著學生自主化學習的方向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2學生自主化學習的研究

顧名思義,學生自主化學習就是把教學的主動性從老師那里拿回到學生手中。具體地講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主講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被動的聽課模式轉變?yōu)閷W生自主地學習。這樣可以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提高學生的主動實踐、積極思考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必須指出的是,這種自主化學習的方式在教育界曾多次提出,但收效極佳的還未見到。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自主化學習留于形式,最終導致自主化學習變?yōu)榱瞬粚W習

目前,有些課程推行所謂的學生自主化學習的教學模式,其實是把教學的一切任務都推給了學生,老師也不聞不問,最后象征性的考試了事。這樣的教學不但起不到提高學生自主化學習、主動實踐、積極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反而在學生中滋生了浮躁、渙散的學風。這種做法是極不可取的。

(2) 自主化學習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持,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如果教學過程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持,自主化學習的學習模式也是很難推行的。其相應的技術支持應包括在學校構建一個用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在線學習平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課程教學計劃、課程進度安排、課程學習目標、課后作業(yè)布置以及在線答疑等系統(tǒng)。這樣才能為學生的自主化學習提供物質上的保障。

北京工業(yè)大學在學生自主化學習方面也有過積極的嘗試。在“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開發(fā)了校園網學生在線學習子系統(tǒng)。利用該系統(tǒng)可以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生在線學習的輔助指導,為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及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在“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借鑒“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學經驗,并不斷完善,最終實現全面的學生自主化學習的過程。

3應用校園網在線學習及考試系統(tǒng)實現學生自主化學習

教學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無紙化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們研究的對象和目標。也是實現學生自主化學習的物質基礎。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

北京工業(yè)大學正在研究、開發(fā)并完善“校園網在線學習及考試系統(tǒng)”。利用該系統(tǒng),可以很好地實現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信息化及網絡化。此系統(tǒng)是實現學生自主化學習的物質基礎和實踐平臺。雖然該系統(tǒng)尚處于試驗階段,功能尚不完善,但它對于最終實現學生自主化學習是一個積極的探索和有益的嘗試。

校園網在線學習及考試系統(tǒng)的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該系統(tǒng)的實現可以把課程的學習、課后的作業(yè)練習、疑難問題的答疑及最后的考試等教與學的工作環(huán)節(jié)都放到互聯網上完成。

圖1 校園網在線學習及考試系統(tǒng)總體結構圖

從圖1可以看出校園網在線學習及考試系統(tǒng)采用基于網絡架構的B/S模型建立。服務前臺共分為四個功能模塊,每個功能模塊提供一種特殊的服務。

(1) 在線課程學習模塊:利用該模塊教師可以在每個學期的開始,為學生制定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學生根據計劃的安排和本課程的教學要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的學習。教師可以按階段把當前應該掌握的知識以及應該完成的學習進度以消息的方式提示給學生,以便學生自己掌握好學習的進度。這種模式可以把只有教師教、學生被動學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橛山處熤贫▽W習計劃、讓學生自己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在線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這樣每個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自由選擇、合理安排“上課時間”。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自己的主動探索中不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

(2) 在線作業(yè)模塊:本模塊旨在通過網絡平臺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及上機實驗,學生可以通過該模塊在線提交作業(yè)及上機實驗結果,教師可以及時檢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督促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3) 在線答疑模塊:一個合格的在線學習系統(tǒng)必須包含在線答疑模塊。在線答疑模塊為教師和學生、同學和同學之間提供了提問、交流、切磋的平臺。在線答疑平臺是一個論壇形式的公共平臺,它的功能主要是由學生在線向教師提出課程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由教師定期予以回復。但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這個平臺的功能遠大于此。學生們不但在在線答疑平臺上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問題,而且同學之間也可以進行豐富的交流。有時,不用等到教師給出問題的答案,同學之間就已經把問題解決了。因此,這個平臺真正成為了教師、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傳授知識、切磋技藝及發(fā)表心得的紐帶。

(4) 在線考試模塊: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可以通過在線考試模塊來考察學生對相應課程的學習掌握情況。通過Internet/Intranet實現網上考試,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具體實現,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網絡進行在線考試的模式是對傳統(tǒng)的考場考試方式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網絡的無限廣闊空間,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考試。該模塊的實現,不僅可以實現自動化組卷、閱卷及考務工作的全自動化管理,為實現考試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實現考教分離及進行大規(guī)模的考試提供相應的支持,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校園網的軟硬件資源,使其發(fā)揮最大的效力,更好地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也為檢查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的效果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

4結論

本文通過對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方法的探討和研究,提出了關于“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教學模式的方案。詳細介紹了北京工業(yè)大學校園網在線學習及考試系統(tǒng)的基本構架、部分已實現的功能、系統(tǒng)的整體構想以及該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的具體幫助及技術上的支持。

通過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自主化學習教學實踐的研究,可以看到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的自主化學習,教師不僅需要研究各種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而且需要利用先進的現代化網絡技術,進一步完善教學及實踐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協(xié)助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自主化學習教學方案的實施,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期望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自主化學習的教學改革與實踐,能夠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些積極的探討和有益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梁峰. 多媒體校園網系統(tǒng)探討[J]. 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2005,(4).

[2] 易小琳等. 基于EDA平臺的計算機系統(tǒng)硬件課程虛擬化實踐的研究[J]. 中國大學教學,2005,(7).

[3] 易小琳等. 網上計算機系統(tǒng)虛擬實驗室的研究[J]. 計算機工程,2002,(11).

[4]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易小琳(1959-),女,高級工程師、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教研組主講教授,碩導,目前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及嵌入式系統(tǒng)。

魯鵬程(1976-),男,講師,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教研組教師,博士,目前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及嵌入式系統(tǒng)。

周巍(1982-),男,研究生助教,目前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及嵌入式系統(tǒng)。

楊峰(1984-),男,研究生助教,目前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及嵌入式系統(tǒng)。

聯系方式

北京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學院,北京朝陽區(qū)平樂園100號,100022,易小琳

E-mail:

第3篇

關鍵詞:PLC技術 信息化教學 創(chuàng)客教育

PLC技術是中職電氣運行與控制、機電技術應用等專業(yè)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具有知識覆蓋范圍廣、實踐性非常強、邏輯性嚴密和更新發(fā)展快的特點。因此需要學生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一、教學設計理念

傳統(tǒng)教學大多側重于理論教學,忽視了實際應用,導致學生沒有實際動手能力,完全紙上談兵,無益于以后的實際應用。面對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如何才能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踐應用能力,是做好教學設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

二、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

筆者在PLC技術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很多優(yōu)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呈現手段生動直觀。信息化教學能夠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如PLC的工作原理、軟元件與電氣繼電器的功能區(qū)別等,用信息技術手段生動直觀地表現出來,完成知識的輕松建構。

第二,學材豐富。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網絡資源、仿真教學軟件、數字影像技術、教學資源庫等多種形式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從多個渠道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

第三,師生角色轉換。學生學習變“被動”為“自主”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后,能夠實現由“教師一言堂”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的根本改變,教師是引導者與支持者,師生共同探討獲取知識。

第四,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通過QQ群、校園網、手機智能化功能、數字化實訓室等創(chuàng)客教育空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學習經驗。

三、教學案例解析

以下筆者將以“《用PLC控制的多種液體自動混合裝置》教學單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為案例闡述信息化教學手段在PLC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1.教材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二年級機電技術應用專業(yè)的W生,具備以下三個特征:即將步入頂崗實習階段,需要我們營造一個與工作環(huán)境相貼近的學習環(huán)境;自我學習和自我監(jiān)督能力差,需要老師引領和指導;面對枯燥乏味的工業(yè)設計時對抽象的程序編制缺乏興趣,視為龐大障礙。

2.教學策略及信息化手段應用分析

(1)教學策略。首先,團隊協(xié)作和良好的6S32作習慣的養(yǎng)成將會貫穿整個課堂。其次,采用雙線并行的、以能力為本位的項目教學法來設計訓練項目,訓練學生可遷移的綜合能力。結合項目任務報告書,監(jiān)督和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兩種液體自動混合控制的端口安排、主體程序、電路連接和調試等內容的項目A,之后安排學生參照項目A做出加入正常停止和急停設計的項目B,鍛煉學生從項目A中的學習,來完成項目B的能力。知識和能力得到了遷移。用具體的工作來訓練了一般的能力。再次,運用“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最后,通過“四階梯”的知識要點引導,即詳細的控制要求分析、順序控制中功能圖的互動設計、步進程序的分段給出和程序修改訓練,讓學生輕松逾越障礙。

(2)教學方法及信息化手段應用分析。以上運用了興趣引導法來引出課題,用小組學習法使得團隊協(xié)作一起完成教學任務,用探究式學習法來使得學生完成控制要求的分析和歸納、控制端口的列出、控制要求改變后的分析和研究,用以能力為本位的雙線并行的項目式教學法設計項目A、B,訓練學生可遷移的綜合能力。

而視頻、圖片、多媒體教學課件、編程軟件等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術輔助了教學。特別是通過運用仿真教學軟件進行PLC步進指令程序的編制、調試和改進,使得課堂教學突出了重點,也讓學生先在仿真環(huán)境下模擬調試,減少了后續(xù)調試設備的故障率。并且學生通過校園網機電技術應用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平臺進行資料下載、學員交流、學習效果評價,查找相關知識和討論編程思路,協(xié)作式地突破課堂的難點――步進功能圖的設計以及編程思路的構成,最后還能夠信息化地評價學習效果。

在過去未進行這四種教學方法和信息化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情況下,該內容需要4個課時(180分鐘)才能講授和訓練完畢,現在可縮短為3個課時(135分鐘)完成,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形象直觀,且“趁熱打鐵”利于學生及時地掌握和消化知識。

3.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運用

筆者在教學中八個地方采用了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

第一,課題引入部分采用情境導入法,通過播放可口可樂公司產品生產的視頻和混料罐圖片,回憶生產線參觀過程。

第二,是通過微課視頻觀看用PLC控制的多種液體自動混合裝置(實驗室模擬裝置)的運行過程,并由各學生小組根據視頻討論和歸納出控制要求。

第三,各小組根據控制要求,列出I/O分配圖和畫出硬件接線圖,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引導學生按“PLC程序設計員”崗位技能標準設計步進功能圖。

第四,教師利用多媒體廣播軟件和PLC的編程軟件進行程序輸入演示。

第五,各小組利用PLC的編程軟件和教學資源庫平臺中的仿真教學軟件進行編程、調試和模擬運行的訓練。

第六,教師通過現場錄播軟件進行現場演示接線和線路測試的廣播,并引導學生在教學資源庫平臺中查找硬件接線的微課視頻以備接線過程中反復參考。

第七,教師在教學資源庫平臺中設置評價表,供學生小組對學習任務進行自評、互評等效果評價,并通過效果評價和小組總結了解學生學習的反饋。

第八,在課外教師通過微信群和QQ群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拉近了師生關系。

四、教學反思

以上教學單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施是以“先進的信息化教育技術手段”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整個課堂實踐將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編程軟件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融入教學過程中,使得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動態(tài)過程可視化,有效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五、小結

通過應用實例,我們不難看出,這樣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做中學、學中做”理念,也體現了數字化技術的創(chuàng)客教育在現代職業(yè)教育中逐步得到應用,在信息化時代中與時俱進。

第4篇

高職編程類課程主要讓學生掌握某種程序語言的語法知識點以及算法思路,通常安排在計算機相關專業(yè)課程設置中的第一或第二學期進行。語法知識的傳統(tǒng)講解枯燥乏味,卻又是重要的基礎知識;算法思路普遍難懂,或者理解和編程實現之間存在差距,需要大量的實踐來保證知識的掌握。因此,普遍高職學生在學習編程類課程的時候都會不同程度的產生畏難情緒。

信息化技術教學設計,也就是利用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和學生互動當中,在課程“教與學”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程度,以促進“教與學”。將信息化技術來優(yōu)化傳統(tǒng)課程教學,加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使它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學生的認知工具。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可描述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協(xié)作與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1]編程類課程本身就是信息技術類課程,引入信息化手段更容易讓學生感知信息化的優(yōu)勢好處,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與學”的質量與效果。

1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法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針對編程類課程的特點,有以下幾種方法:

1)利用現有的或自己開發(fā)的網絡平臺

現今信息化時代,網絡上提供了很多的教學網絡平臺,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需求開發(fā)屬于自己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例如“藍墨云班課”教學網絡平臺,它提供了課前預習布置,談論論壇,分組作業(yè),課前視頻,課堂點名,作業(yè)布置、互動反饋等功能,貫穿了教學的前期、中期及后期整個過程。學生可以通過電腦也可以通過手機操作?,F有的教學網絡平臺能夠方便快捷的整理教學上課資源,重新分配教學資源的利用步驟;此外學生操作便利,也可以因人因能力、掌握程度的不同來合理分配時間來通過教學網絡平臺進行預習、學習、復習。

2)基于“微課導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微課就是要把老師的授課內容用信息化手段表現出來,可以替代傳統(tǒng)老師講課的不足,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反復開看,更有效的掌握教學內容。微課做的事情,不僅是把文字教材影聲化。同時要把老師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隱形知識,把老師的講解、對課程的理解呈現出來。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提供的針對性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例如flash、微課視頻、基于課程內容設計的游戲、微信互動交流頁面、網絡課程學習平臺等信息化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通過分組討論、項目實踐等活動完成知識的內化。

根據編程類教學具有操作性強、知識點難理解的特點,在每個編程算法、語法的教學重點、難點都可以用微課視頻來呈現,微課的簡潔精練和突出主題的特點非常適合程序語法知識點及算法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針對算法推導和編程過程可以反復觀看微課視頻,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更好理解,并且?guī)椭處熢谡n堂上針對同一個疑難問題重復解答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因此,“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編程類課程的教學效果。設計微課視頻時,可采用“普適”+“心動”的策略來提升學習資源的質量?!靶膭印敝荚谧寣W生怦然心動,產生濃烈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知識點的進一步的理解。富有“心動”的微課視頻,可促使學生產生“行動”欲望,從而保證在翻轉課堂中,基礎知識與核心能力傳授的有效完成。微課視頻的“心動”,可從“故事引入”、“游戲加強”、“結構統(tǒng)一”等方面入手。

3)開發(fā)有助知識理解的軟件

編程類課程重點及難點的地方就是算法的推導過程,如何更生動、更直觀地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算法的推導過程,盡可能消除學生普遍的畏難情緒呢?利用信息化技術是很好的辦法。可以通過制作軟件程序,程序可以是以游戲形式呈現,也可以是模擬算法演變的步驟,最好能提供測試的模塊,讓學生更深層次的體驗算法演變的過程。比起傳統(tǒng)教學,大段的代碼的講解更能讓學生接受,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生興趣。

2 “直接插入法”算法課堂的教學設計

《直接插入排序》教學設計的整體思路是“翻轉課堂+Unity 3D模擬體驗+程序測試系統(tǒng)”,即將翻轉課堂理念融入課堂信息化教學,通過Unity 3D制作跨平臺算法演示與體驗軟件,配合程序測試系統(tǒng),實現知識點的理解及應用。

2.1 制作微課視頻,通過藍墨云班課預習視頻及資料

制作并上傳微課、PPT、教學案例、參考書籍等相關資料到藍墨云班課。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制作以游戲互動和PPT動畫相結合的教學微視頻,將枯燥的算法學習變得有趣味,調動學生熱情。多種方式呈現算法,讓學生對算法有基本的認識與理解。據統(tǒng)計現在的大學生100%使用智能手機,93%開通了4G網絡,各個學校的Wifi網絡帶寬也在逐漸加大,使用智能手機軟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成為可能。藍墨云班課具有班級創(chuàng)建、資源管理、成員管理、問卷調查、討論答疑、作業(yè)布置、小組討論、即時簽到等功能,有手機和電腦等多個版本。借助它很容易實現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課堂上利用它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互融合,進行討論交流、作業(yè)提交、重要資料留存等,創(chuàng)建即時互動教學新模式,極大提高教學效果。

2.2 開發(fā)算法演示軟件,學生通過體驗軟件進行知識第一步內化

自行開發(fā)針對排序算法的演示測試軟件,“直接插入法”是排序法的其中一種。傳統(tǒng)的算法課程,教師在黑板上理論推演算法,教學過程枯燥、抽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一些教師制作動畫,配合PPT演示算法執(zhí)行過程,這種方法較前一種方法更為直觀,但演示的內容固定,且PPT及動畫的播放對硬件和操作系統(tǒng)有一定要求。本課程中,筆者自行開發(fā)了一款排序算法的演示測試軟件,有以下兩個特點:1)同一算法,能對不同數字個數、不同數字的一組數排序,自動生成算法執(zhí)行過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算法。2)Unity引擎制作的軟件具有跨平臺的特點,一次制作可以生成能夠在任意操作系統(tǒng)、任意硬件上運行的軟件,所以本算法體驗軟件具有Web版本,PC版本、手機版本,同時支持Windows、Linux、Andriod、Ios等操作系統(tǒng)。學生可以觀看數組各種排序的整過過程,可以改變數組長度或者改變數組元素的值,通過比較觀察,可以容易發(fā)現各種排序的規(guī)律及計算機運算過程。這比起傳統(tǒng)的講解,學生主動性更強,而且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的理解程度而多次重復的測試體驗,也可以邊體驗邊寫流程圖。用信息化手段來學習信息化技術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更具意義和說服力。

2.3 使用編程系統(tǒng)進行知識的進一步內化

編程能力只有通過不斷的實際練習,完成一定數量的題目和代碼量才能逐漸形成。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軟件教研室自主開發(fā)了提升編程能力的編程測試平臺。平臺上有大量的練習題目,針對不同的算法主題,從易到難。課堂上借助于編程能力測試平臺,進行進一步的知識內化。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代碼的對錯、執(zhí)行效率,以及其他同學完成題目的情況,教師能夠看到學生完成題目的總體情況,以及每個同學提交的代碼,方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針對問題進行講解。通過規(guī)定學生在C++及其他程序設計課程中必須完成的題目數量,并配合適當的獎懲機制,授課教師所在學校學生的編程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整個課程的設計過程,老師在課堂的參與程度與傳統(tǒng)教學完全不同。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中心,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的能?有裕?提高教學質量。

第5篇

教育

        一、由無到有情境的轉變

教育

        新課程從“知識技能”目標轉變?yōu)椤爸R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教學內容從“單純的化學知識內容線索”轉變?yōu)椤叭龡l內容線索”,而且這三條內容線索不是簡單的加減關系,需要相互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改變過去的教學習慣即向學生呈現無情境的表面知識,要給無情境的知識建立背景,就是要善于從真實中提出實際問題,到實驗中運用化學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再回到實際應用中。這樣做,一是促進遷移的需要,二是激發(fā)動機的需要,三是增進理解的需要,四是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需要。當然這種轉變也有水平高低之分,最高水平是將化學知識溶解于實際問題中,并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又能結晶出化學知識。

教育

        二、由具體到建構的轉變

        大多數教師認為重視知識點就是抓住細節(jié),很少考慮到知識細節(jié)之外的東西,如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知識的認識功能等。例如,教師關注鐵跟鹽酸反應的具體現象的規(guī)范表述,卻忽視了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習鐵跟鹽酸的反應,忽視了引導學生如何利用化學變化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忽視了啟發(fā)學生體會同樣一個反應既可以表示鐵的化學性質又可以表示鹽酸的化學性質。其實,我們的教學不是不需要具體知識,而是應該始終明確傳授具體知識要服務于觀念的建構,并且這種觀念不是純粹的哲學層面的觀念,而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核心的認識構架。有了這些核心觀念,學生就能夠學會運用化學科學的觀點、思路和方法去認識物質及其變化,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由低層次到高境界的轉變

        教師對于探究式教學還存在著許多認識誤區(qū),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探究神化;二是將探究泛化。課堂中的探究活動可以在探究的環(huán)節(jié)、開放度等方面有著不同的處理,也不需要每個內容都要探究,如果分組進行實驗的條件不允許,學生可以參加探究過程的其他環(huán)節(jié)。探究活動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一是要有值得探究的核心問題;二是要有圍繞問題的假設和預測;三是要有解決問題、尋求支持或否定假設的證據的活動過程;四是要有交流和評價。大量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是隨著參加探究活動的經歷不斷增多而發(fā)展和提高的。所以應該發(fā)展性地面對探究式教學,不斷提高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水平。探究式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能夠自如地將探究式教學與其他有效教學方式和策略相結合,并融入到整體教學中。 四、由單一到整體的轉變

        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需要較多的時間,解決有限時間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多元化之間的矛盾有許多途徑,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改變過去課時教學設計的習慣,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所謂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就是針對一個單元,整體地去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安排教學時間,如哪些內容需要采用實驗探究、需要多少時間等。整體教學設計有利于多樣化教學方式的統(tǒng)一,該探究的內容就要保證比較充分的活動時間和討論交流,該精致提練的內容就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師講解的作用,該落實鞏固的內容就需要精心設計和安排練習進行強化。整體教學設計有利于整合時間資源,使有限的課時產生高效益;整體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合理認知板塊的建構,促進知識的記憶、保持和提取,以及綜合運用有關知識技能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五、由簡單被動到綜合主動的轉變

        1.給學生一個空間,他就能創(chuàng)出一個樂園

        青少年學生是可塑性很強的群體,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相信學生,給他適當的思維空間,讓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也許你就會發(fā)現一個嶄新的課堂面貌:學生活躍了,不用再逼著學生去學了;學生記得深刻了,不用再恨鐵不成鋼了;學生提出的問題多了,不再沉悶了。

        例如,我在課堂教學中遇到這樣一件事:在講到化學肥料時,因為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對化肥比較熟悉,我讓學生先說一下生活中見到的化學肥料,學生馬上就脫口說出碳銨、硝酸銨、尿素、磷肥等。教師沒有幫忙,學生就已經說出多種化肥了。然后在實驗臺上出示了幾種化肥樣品,讓學生找出它們的特性,結果各小組均有代表積極參與,有的學生跑到黑板前親自聞一聞化肥的氣味,有的學生把少量樣品放在在水里,攪拌了一下說:“怎么有的化肥易溶于水,有的難溶???”有的學生將硝酸銨和熟石灰混合聞到了氨味。教師也沒有提供幫助,學生就把有關化學肥料的內容“爭”著學去了,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動手、動腦學習的樂園。

        2.給學生一些時間,他會讓時間產生時間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在課堂中如果教師善于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探討,你可能會發(fā)現:本來一節(jié)課難以解決的問題,往往能有效地加以解決。

第6篇

數控技術 崗位職業(yè)能力 實踐教學體系 模塊

教高【2006】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yǎng),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yè)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

一、課程設計的必要性

《數控編程與操作》是數控技術專業(yè)最重要的核心專業(yè)課程,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視。

針對該課程的特點,我們提出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車、數銑、加工中心、電火花機床的操作,掌握FANUC、SIMENS、HNC、GSK等4種系統(tǒng)的編程,使教學的目的性更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更強。課程設計的理念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課題組正是沿著這一思路著手進行課程的設計。緊緊圍繞課程對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要求,打破傳統(tǒng)的課程設置模式,突出高職教育教學特點,探索將課程內容項目化、模塊化,將課堂教學現場化,強化職業(yè)技術能力,把工學結合的思想貫穿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課程設計的思路

數控技術專業(yè)的《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實行“1+2”模式,即將課程設計為1個職業(yè)能力學習模塊,再加上2個職業(yè)能力拓展模塊。職業(yè)能力學習模塊主要學習數控編程及操作的理論知識,2個職業(yè)能力拓展模塊分別為數控機床操作實訓和使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實習。前一個能力拓展模塊側重于裝備各類數控系統(tǒng)各種機床的操作,后一個能力拓展模塊側重于各種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通過理論課與實踐課并列進行的教學模式,使數控加工操作實踐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融知識傳授、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素質教育于一體,以實際典型零件加工過程為導向,現場教學、課堂教學、項目教學等多種模式并舉的教學方式。

1.對理論教學體系進行整體優(yōu)化,構建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提高素質為主線的課程內容體系

在理論內容方面強調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課程內容突出針對性、應用性和實用性,增加與現場實際密切相關的內容;可根據專業(yè)發(fā)展方向的需要,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以保證課程內容始終與數控技術的發(fā)展水平、市場對人才能力要求相適應。

2.構建相對獨立又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的、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

加大針對理論內容的項目訓練、強化實訓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比例,使實踐教學時數與理論教學時數的比例達到1︰1以上。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實驗和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真槍實彈”訓練,把實習教學由單純消耗轉變?yōu)閷嵙暸c生產的有機結合,做到生產和實習兩不誤。這種作法也為工廠節(jié)省了人力,降低了消耗,創(chuàng)造了效益,真正實現了實習教學和生產的有機結合。

3.強化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將職業(yè)技能鑒定融入常規(guī)的教學訓練過程

將與課程相關的數控類職業(yè)技能鑒定工種融入平時的教學訓練過程中,實現專業(yè)教學和職業(yè)鑒定的“直通車”。如數控銑工、數控車工的職業(yè)鑒定融入到課程教學和數控編程加工實習實訓中,既節(jié)省專業(yè)的教學資源、降低學生的鑒定成本,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的興趣和主動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理論教學、項目實訓教學到強化實訓,要求做到“六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講解與指導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踐相結合、教師與企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相結合,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一體化教學體系。

三、教學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

(1)構建了典型零件庫和零件加工工藝性文件庫,并通過網絡讓學生隨時調用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拓寬學生的編程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搭建一個網絡平臺,將課程的諸多信息放置在網上,便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

四、學習情境設計

根據每一學習情境職業(yè)能力要求,進行每一學習情境的教學設計,下面通過實例介紹學習情境教學設計過程。

實例:在數控車床上完成凹圓練習件的車削加工

1.工作任務描述設計

加工零件任務名稱:凹圓件練習件的車削加工。

2.零件類型描述

該零件屬于較簡單的階梯軸類零件,是使用數控車床加工的基本外輪廓形狀。是數控車削加工中難度較低的基本零件之一。

3.學習情境教學(行動)過程總體設計

根據每一學習情境教學內容,來開發(fā)以行動過程為導向的學習情境學習過程,即下任務、定方案、謄卡片、加工、檢測五個行動過程。

參考文獻:

[1]陶維利.《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基于教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3).

第7篇

關鍵詞:信息化 電器與PLC控制技術 教學變革

電器與PLC控制技術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課本中的知識較為抽象,理論性強,這讓學生理解起來會存在障礙。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堂上仍然是教師作為主體的教授,雖然也會在實驗室進行實驗,老師會給予相應指導,但課程與實踐還是較為分離,學生仍然難以準確抓住抽象理論知識的要義。在教學探索中我們發(fā)現,信息化教學對于電器與PLC控制技術課程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這種教學手段靈活易于掌握,很容易被學生接受,將信息化加入到該課程的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電器與PLC控制技術課程教學變革的必要性

電器與PLC控制技術是電氣自動化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具有實踐性強、應用面廣的特點。隨著現今對于課程實用性能的強調,電器與PLC控制技術這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更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相應的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

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教師會順著教材編排的內容訂好教學計劃,依次進行。而往往還沒進入正題,學生已經因為枯燥的器件講解、單一的指令分析望而卻步。所以課程教學的模式必須有所變革。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中有一點提到在教學設計中,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主線,創(chuàng)設情景,展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優(yōu)點是可以利用網絡創(chuàng)設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搜索需要的信息,完善教材中提到的知識點,提高信息素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提高課堂效率,實現師生很好的互動。在整個課程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可能有些資源實訓室是無法提供的,那么就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借助軟件來實現程序的調試與模擬。

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加入信息化的教學設計理念很有必要。

二、課程信息化教學項目的選取

電器與PLC控制技術借助信息化的教學理念,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打破原來的教材順序,將課程內容模塊化、項目化。以具體的模塊為單元、以實際的工程項目為主線,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找資料、分析要點、討論方案,完成課程任務。項目的確定尤其重要。如何選取項目必須結合學生的現狀、課程任務、應用實際來進行。在剛接觸課程時,學生僅進行過電工中級工的實訓,所以在講電器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維修單、面試題等創(chuàng)設情境,串接內容,避免炒冷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而且能很好地為PLC的學習奠定基礎。由于目前學生對電器與PLC控制技術課程僅處于入門階段,為了讓學生掌握這項專業(yè)技能,筆者將PLC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編程思路的訓練;基礎項目的實施;綜合項目的實施。

第一階段,以編程思路的訓練為主線,串接PLC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程序設計思路三部分內容。本階段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輔以相應的指導。第二階段,以基礎項目的實施為主線,引出三菱FX2N系列PLC的26條基本指令及使用方法,完成對PLC基本指令的理解與運用。同時實現對編程軟件的掌握、實訓環(huán)境的熟悉。第三階段,以綜合項目的實施為主線,達到能準確把握控制要求,根據控制要求合理選擇最優(yōu)方案,通過方案熟練運用編程軟件完成程序設計,借助PLC實現調試。

對于項目的選定,應當盡量遵循如下幾個原則:首先,選取的每個項目中都應當突出某個應用程序,教學中要強調課題的重點,課程中選取的程序應當由簡到繁;其次,項目選取盡量來源于生活,直觀形象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第三,在制定項目時要綜合考慮學?,F有的資源狀況,如實驗室資源是否能很好的為課程設置提供幫助。教材中的最后幾個章節(jié)是綜合性較強的,在項目設置上應當體現綜合應用能力。

三、電器與PLC控制技術課程信息化教學的開展

電器與PLC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思路的運用可以為課程教學提供很多便利,能夠提升教學效率。信息化教學思路在課程的實施中可以借鑒以下幾個步驟:

1.項目準備

項目準備主要由教師和學生兩條線來進行。一是教師必須選好項目,項目的選擇要兼顧學生現狀、實際工程應用、教學任務等方面。好的項目能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討論、分析、搜索資料。好的項目能促使學生實現小組的合理分工合作,從而提升團隊意識。好的項目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成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而學生則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總結,提升綜合素養(yǎng)。二是學生要根據相應的項目做好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完成前期的預習,對用到的知識點有所了解,并形成項目初期自己的解決方案。

2.項目知識點講解

實際操作前,教師很有必要做充分的知識講解。相應的課程內容學生雖然已經預習過,但學生自己的理解和課程中知識點真正需要抓住的重點難免還是有偏差,因此老師的講解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點撥可以讓學生掌握項目要求,同時幫助他們抓住項目重點。在項目給定的過程中,存在學生可能無法在現場觀察項目的實際操作流程,不能透徹分析項目控制要求的瓶頸。而此時就可借助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彌補空間和設備上的缺陷。通過預先拍攝的視頻、短片讓學生進入狀態(tài)。

3.項目實踐

在本階段,學生需敲定方案,完成分組、調試程序等任務。如果項目可以在實訓室的實訓臺上完成,則學生還需完成線路的連接。在這個階段,教師主要承擔糾錯、點撥、觀察總結等任務。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巡視學生的進展,對于學生遇到的困難與障礙要給予相應指導,實訓結束后讓學生們學會用信息化的方式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與分析。信息化教學不僅能輔助教師的教學講解,也能幫助學生完成他們的任務。

4.教師檢查評價

項目結束后讓學生們統(tǒng)一對于程序用信息化的方式進行處理,讓學生上交項目實施的全部資料,包括I/O地址分配表、梯形圖、PLC外部接線圖。信息化不僅幫助學生繪圖編程,也能方便快捷的將學生的成果通過網絡匯集到老師那一端,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也能讓老師對于學生的結果定性的評價或修改,幫助學生進步。

項目結束后,教師需要對于學生的成果做相應判定及點評,對于程序有偏差的小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找到偏差原因,從而分析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出錯了,指導學生改進提高。對于做得好的不妨進行一個成果展示,這不僅能讓其他學生學習,形成見賢思齊的效果,同時對這個學生也是一種鼓勵。項目完成后,學生根據完成的情況獨立撰寫項目實訓報告書,并完成資料的整理工作及相關知識的拓展。

實踐證明,將信息化教學理念運用到電器與PLC控制技術的教學變革中,能讓學生理解與掌握課程內容,提高學習質量。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編程,自己運用計算機處理與分析控制要求,不僅鍛煉與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意識,幫助學生學以致用,也是很有成效的。信息化教學應當進一步運用到電器與PLC控制技術教學中,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永華.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