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9 08:25:56
序論:在您撰寫活動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現如今出現了許多以策劃活動為主的展示設計,在一些中小型的展覽展示設計公司中,一個項目的展示設計內容往往是在一項活動策劃項目中進行的。這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策劃部分;(2)設計部分。前者主要是活動推廣和現場活動、活動主題、活動內容、宣傳物料、會員招募、禮品發(fā)放、會員優(yōu)惠以及禮品專享,現場活動中即包括活動簽到、活動舞臺、藝術演出,等等。后者的體現主要是在具體活動中根據不同的活動主題文化背景確定整個展示活動的展示活動空間形態(tài)、平面的布局、參觀流線、標識設計、展臺及展墻的設計、整個空間的氛圍設計、照明設計等。展示的設計的風格和內容是根據活動主題內容而定,整個活動的效果好壞不僅是策劃的功勞更主要的是依靠展示設計的補充,所以這兩項工作往往是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策劃活動下對展示設計的要求
以“董事長歡迎晚宴策劃活動方案”為案例,地點在總統(tǒng)府內。此活動接待貴賓目的是讓貴賓夜游總統(tǒng)府并鑒賞和學習民國文化。因此策劃師定義這次活動是以“民國風文化氛圍”為主題的晚宴招待活動。
(1)現場:
主題與甲方確定后,設計師要在甲方帶領下進行現場勘察,包括尺寸量取,樹池數量,道路寬度,人流量估算等?;顒忧艾F場現場的勘察起了重要的角色,直接為平面圖的布局起了直觀的一面,也為后期的施工帶來了方便,讓設計師做到心中有數。
(2)平面設計與人流動線:
接著上述案例分析其平面設計與人流,根據現場勘察與甲方要求,設計師明確此項活動的內容及程序,分別是01-引導路線圖02-接待背景03禮儀接待04-洽談休息區(qū)與存包區(qū)05-主餐區(qū)06-舞蹈區(qū)07-民國街景08-茶歇區(qū)09-夜游路線。功能分區(qū)明確有休息區(qū),觀景區(qū),氛圍區(qū),主要人流在05、06、07、08、這些區(qū)域面積要適當考慮大些,從而吸引更多的人觀看。流線設計中從停車場到油畫展區(qū)到中山廣場區(qū)(主要區(qū))最后夜游總統(tǒng)府,整個流線連貫性強,做到了不交叉、不逆流、避免流向復雜現象。人流動線的設計還要把人流方向,人流速度、滯留空間、休息空間做統(tǒng)一考慮。同時,休息區(qū),洽談區(qū)主餐區(qū)與舞蹈區(qū)形成動靜對比,最終敲定方案。
(3)展示空間設計:
基于一個策劃活動下的展示設計,要想活動精彩離不開展示空間對主題的烘托渲染。前面已經說了,此活動意在民國風文化學習,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時,從色彩、展臺、展墻都要與主題相吻合,包括物料選擇上,在一個活動下,展示空間設計要考慮到,道具與空間之間、道具之間、觀眾與空間、觀眾與道具、空間與照明等整個多維復雜的空間。例如本案例為了烘托民國氛圍,利用動態(tài)的賣報賣煙童,禮儀人員,黃包車,這些物料的服飾搭配等等都是為了更能夠為展示空間增加活力。
(4)展示道具設計:
道具在展示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為活動服務,烘托整個氛圍,還能給人一種舒適的環(huán)境。道具有大有小,大道具有分割空間,供觀眾觀賞的效果。包括活動中經常用到的表演節(jié)目的舞臺,展臺、展柜、展架這些無論從造型上、色彩上、還是展品都是為活動服務的。小道具包括活動中餐桌上的席卡,可以起到方便賓客找到席位的溫馨提示,花藝的擺放,可以凈化空氣,使人感到平靜,還有一些特殊的展架起到宣傳說明作用,一些活動宣傳物料起到了指引作用,指示牌起到引導參觀者的作用,燈箱、音響、麥克風是活動中常見的道具,沙盤和微模型在展廳中常用,在活動中則多用于相關房地產宣傳活動中。例如本次晚宴活動所需的主要道具將活動需要的歡迎背景臺設計成一種書卷的形式,同時也作為本次晚宴的醒目標志,采用這種造型主要是體現民國時期的書香氣息和文韻精神。根據本案設計的需求,舞臺放置于主餐區(qū)邊上,將原有場地區(qū)域中的樹與舞臺相融合,舞臺規(guī)模,舞臺背景的設計都與民國文化息息相關,舞臺燈光的設計是遵循舞臺藝術表演的規(guī)律和特殊使用要求進行配置的,其目的是將各種表演藝術再現,使得活動順利進行。對于活動下的茶歇區(qū)的設計,茶歇區(qū)是活動中必須要有的區(qū)域,除了可以供賓客休息之外,茶歇區(qū)還起到“留客”的作用,目前很多茶歇區(qū)在奇特的布局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茶座上可口的點心、茶水、溫馨的提示、舒適的座椅,在喧嘩的環(huán)境下打動人心。
(5)色彩設計:
色彩是策劃活動中要傳達主題的重要因素,也是觀眾認識、理解內容的條件,可以想象沒有色彩的展示活動即環(huán)境將是何等的效果。很多試驗足以證明,人們在觀察物體時,首先引起視覺反映的是色彩,而后對形體的反映逐漸膨脹起來,進而形成完整的,有形有色的對所觀察物體的反映。色彩不僅是展示形態(tài)的表情,更是整個活動的空間氛圍的體現。因此,要了解色彩的特征,對觀眾心理的影響,研究并合理的運用色彩的變化規(guī)則及配色方法,實現色彩在展示空間環(huán)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功能,完成傳播展示信息的目的。策劃活動下色彩設計的原則:(1)完善展示空間,突出活動展覽的主題。(2)色彩要統(tǒng)一和諧的原則。(3)豐富空間層次,突出活動中心的原則。(4)注重照明、材質等表現力的原則。
三、會展展示設計對策劃活動的傳播性
會展活動的核心就是使信息交流進而組織起來的傳播活動。其活動的目的無非是使得企業(yè)形象得到傳播最大化,獲得最大的利益價值,即為了傳播會展信息。成功的會展活動固然離不開活動策劃者對整個活動過程的精心打造,所以,大家往往以為活動精彩的與否是策劃師在起主導作用,這一觀點至今為止,一直被商家及參觀者所誤導,真正起作用不光是策劃者的活動過程策劃,更主要的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展示設計對此活動氛圍的烘托,主題的打造,才使得會展活動對一個品牌有了傳達力。那么會展展示設計是如何對活動進行傳播的呢?首先我們知道一個活動往往最吸引觀眾的地方就是舞臺上精彩的節(jié)目,活躍的節(jié)目可以使得活動達到吸引很多人觀看,但往往匆匆的過客,看完后只記得節(jié)目內容,而卻不知道商家的意圖,更記不得是哪個品牌的推廣。另外還有一些參觀者,覺得節(jié)目有意思想留下的卻因為環(huán)境不好,或者沒有休息地方等各種原因離去,這些都會造成對本次活動的失敗。每一個活動的商家都不愿花大錢為一個活動布置持續(xù)的精彩節(jié)目的。這也是很多商家頭疼的問題,解決此問題最關鍵的是,商家把重點太看重“表”上內容而忽略了“里”的部分。比如,舞臺的造型設計,舞臺背景及文字的設計,燈光照明都是可以大做文章來為本次活動進行傳播的。同樣地點相近的兩個節(jié)目,一個有音效和燈效而且與整個活動氛圍完全吻合,另一個只是照搬過去的別的品牌的設計沒有特色可言,觀眾會記得哪個呢?還有如果你的活動舞臺周圍合理的設置了休息區(qū),可供賓客休息飲茶還可以看免費的節(jié)目,我想也不會導致一些人看一半就走了,因為你為賓客提供的不僅是一次活動的推廣,更是一個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這樣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考慮的活動,最容易引起目標觀眾的注意、共鳴、并為目標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業(yè)也因此達到了品牌的傳播目的。活動中展示設計的綜合運用最終達到的不僅僅是觀眾的參觀,更重要的是對觀眾提供一種文化的傳播,一種審美的感受,一種對企業(yè)的文化的理解等等,現如今的活動,策劃流程固然很重要,活動中起了喧賓奪主的地位還是離不開展示設計無形或有形的傳播性。
四、結語
生物科學實驗設計創(chuàng)意的活動目標:①知識與技能:復習和鞏固生物科學中的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梳理和鞏固生物教材中的實驗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的實驗設計框架。②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知識遷移能力;體驗觀察、對照實驗、模擬實驗和比較等方法的綜合設計與運用;培養(yǎng)圖表表達能力。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 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簡單易行的設計活動,在從材料選擇、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意實驗設計活動,可以實現預期的多項目標。
2創(chuàng)意設計活動的類型與組織形式
生物科學實驗設計創(chuàng)意活動組織形式為筆試(閉卷和開卷的書面表達),這樣操作方便簡便,不受實驗設備、材料等條件的限制。關鍵是注重看是否設計出新意來,設計出效果來。
2.1閉卷比賽部分
通過設計的比賽試卷,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設計。通過批改以后,數量多、質量高者勝出。如在60min內,若能正確設計出20個以上的實驗,還可以獲“實驗設計能手”的稱號。該類型重點考查和培養(yǎng)學生實驗設計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2.2開卷比賽部分
通過布置實驗設計活動,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設計。要求根據教材實驗、借助書刊和網絡等工具,對教材或某一實驗的材料、方法過程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甚至是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驗設計,該類型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實驗設計時盡可能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可操作性。
3設計創(chuàng)意活動的實施
3.1活動方案設計和要求
為節(jié)省時間,要求學生用圖表(簡圖或簡筆畫)的形式科學合理地表達,有針對性地訓練圖表、文字表達能力。當然最好能先給予一個范例,讓學生先模仿,這樣更具可操作性。
3.2活動方案具體設計
分三個層次,根據不同學校的學生學習能力層次設計,可通過初、復賽逐步推進。
3.2.1自由式實驗設計
僅出現表達形式,自由設計,合理、科學即可,但不能相似?;虬朊}設計,如探究生物(自選)對環(huán)境(自選)的影響,探究環(huán)境(自選)對生物(自選)的影響。
3.2.2某主題實驗設計
指定某一主題或某一實驗材料,如基于蚯蚓的科學實驗設計;或基于“某一實驗方法”的科學實驗設計,如模擬實驗法,要設計出20個模擬實驗,難度也是較大的。
3.2.3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
閉卷自由選題設計,學生有較開放的設計空間,但因時間限制,往往較難出高質量的設計?;蛘吒鶕骋粏栴}或某一材料,進行綜合實驗設計,要求實驗過程或方法有具體的創(chuàng)新。通常采用開卷形式,給予一定的時間完成。
3.3活動實施的年級
一般借助每年一屆的校園科技節(jié),通過比賽推動,這樣就較有執(zhí)行力。學生要選擇初二年級以上的,才有一定生物科學實驗設計基礎和能力積累;且一般以小組為單位,2人一組,體現合作學習,這樣可較易實現預期目標。
3.4活動實施的組織
根據預期需要,可以組織全級或每班推薦若干代表,集中于一個階梯課室進行限時紙筆測試,組織簡單易行,有效且高效。
3.5活動評價和表彰
活動實施最難的環(huán)節(jié)是評價。如何評定實驗設計的質量等級,需要提前準備一個評價量規(guī),主要從科學性、嚴謹性、表達力、創(chuàng)新性來評定。創(chuàng)新性視要求而定,如初賽時為幫助學生梳理實驗,對原創(chuàng)性無要求;復賽時已規(guī)定回避教材實驗,要求對材料、方法或過程創(chuàng)新,進行嚴格把關。此外,注意類似實驗的把關,如原理相似,第一個實驗科學合理給5分;第二個至第N個均只給1分,其他類似得分類推。
3.6創(chuàng)意活動的拓展
一、集體活動的設計
數學集體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幼兒理解重點和難點,了解并掌握活動的規(guī)則和方法。為此,應該特別重視以下兩個方面。
(一)提供適宜的教具
數學活動的教具應該在形象美觀的基礎上,特別注意具體化和明朗化。一般來說,教具要有利于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排除不必要的干擾因素,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大班“交集分類”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理解兩個集合相交部分的含義。我們設計了兩個紙圈,它們各代表一個集合。先將這兩個紙圈分開擺放,讓幼兒結合已有的學習經驗——按特征標記分類——在這兩個紙圈中擺放相應的圖形片,然后移動一個紙圈使之與另一個紙圈相交,引導幼兒發(fā)現兩圈相交部分的圖形片同時具有兩個集合的特征。用這樣的教具來演示,可以使幼兒循著較為清晰的思路來理解、接受:第一步,對兩個集合各自的特征進行確認,從而產生一種清晰明了、確信不疑的心態(tài);第二步,通過移動相交的過程,幼兒“發(fā)現”了相交部分,并理解其中的圖形片既具有各自集合的特征,又在某一方面具有另一個集合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順利地接受了交集分類的知識,體驗到了“發(fā)現”的成功感。顯然,如果我們只是在圖上畫出兩個相交圓,并在其中擺放相應的圖形片,幼兒就很難從兩個靜止不動的圓形中理解交集分類的含義。
(二)設計清晰簡練的教學語言
在數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語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事先精心設計教學語言,不能臨陣磨槍,更不能憑感覺臨時發(fā)揮。
1.講解
教師的講解是幫助幼兒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活動規(guī)則所必需的。我們在設計講解語時,一般注意以下四個要求。
①清楚明確。教師的講解語應該很明確,讓幼兒一聽就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例如,我們?yōu)椤翱磾蹬氖帧被顒釉O計的講解語——下面,我們玩“看數拍手”的游戲。老師拿出的數學是幾,你就拍幾下手。拍完后就說:幾,我拍了幾下。這段講解語只有三句話,第一句介紹游戲名稱,第二句交代游戲方法,第三句教幼兒正確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
②要言不煩。在設計講解語時,教師必須清楚地知道哪些應該先說,哪些應該后說;哪些應該詳細地說,哪些應該簡略地說。例如,“認識數字5”這一活動的重點是認識數字5及其所代表的量。為此,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幼兒確定數量,再引導幼兒仔細辨認字形并理解這一數字所代表的量。至于貼絨板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有什么不同則無需多說,因為這都不是這一活動的重點。
③有條有理。教師應從操作的實際順序和幼兒的思維(或者行動)習慣這兩者的結合上作綜合考慮,使語言具有條理性。例如,在“按數串木珠”的活動中,教師應有條不紊地交代:理出同色木珠——認清木棒上標示的數字——把與木棒上數字一樣多的木珠串在木棒上。如果教師只是籠統(tǒng)地交代:數字是幾,就串幾顆木珠,而且所串木珠的顏色要一樣。那么,幼兒很可能只考慮數量的要求,而忽略所串木珠在顏色上的要求。
④科學嚴謹。我們有時會為了便于幼兒理解而忽視數學概念的科學性,這是很不嚴謹的。教師在示范講解時的語言既要便于幼兒理解又要準確。例如,在比較數量時,應說“哪個多,哪個少”,不能說“哪個大,哪個小”。再如,在比較圓形和三角形時,有些教師往往說“三角形有角,圓形沒有角”,這是錯誤的,因為圓有圓周角。
2.提問
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思考,讓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探索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為此,有以下三個方面應特別注意。
①圍繞目標,緊扣主題。教師要善于抓住每個活動的目標,清晰有序地設計提問。例如,在中班的“哪個多哪個少”活動中,我們確定該活動的目標是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教師首先問:這里有什么?它們哪個多,哪個少?當幼兒受物體大小以及排列形式的影響,不能正確地分析、比較時,教師再問,你怎么會覺得這個多,那個少呢?幼兒往往會認為:這個占的地方大,排的隊伍長,所以這個多。此時,教師應進一步設問:我問的是“哪個多哪個少”,而不是問“哪個占的地方大,排的隊伍長”。經過這樣的啟發(fā)誘導,幼兒就能夠排除干擾因素,理清自己的思路了。
②由淺入深,分出層次。循序漸進地設問,可以分散教學難點,減少思維障礙,保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用一個數字表示相等量”的活動中,我們提供4張動物卡片,其中3張卡片上的動物數量相等。如果教師直接提問: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卡片上一樣多的動物?和這一數字不一樣多的動物怎么辦?幼兒就會難以回答,束手無策,從而使自信心和積極性大受挫傷。我們可以將上述問題分解成由淺到深的一系列小問題逐個提出,比如:卡片上有什么?它們每樣各有多少?哪些動物一樣多?它們各是多少只?用哪個數字來表示一樣多的動物?哪種動物同這幾種動物的數量不一樣?它可以用什么符號來表示?這樣的提問就會大大降低問題的難度,使幼兒進入順暢的思維軌道。
③正逆設問,拓展思維廣度。數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在“使兩組物體數量相等”的活動中,我們在貼絨板上出示5只小貓,6只小狗。首先提問:用什么方法讓小貓和小狗一樣多?當幼兒回答出用添加的方法時,我們再進一步啟發(fā)幼兒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從而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靈活性,拓寬他們的思維廣度。
二、分組活動的設計
集體活動之后,我們往往安排一些分組活動。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提供幾種材料,讓每組幼兒輪流操作。在分組活動中,我們比較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提供多元化的操作材料
1.緊扣目標,提供多樣化的材料
為分組活動提供的材料既要緊扣教育目標,又要豐富多樣。例如,在“認識梯形”的活動中,活動的目標是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根據這一目標,我們提供了以下幾種材料:①火柴棍(用來拼梯形,幫助幼兒體驗梯形的外形特征);②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紙和剪刀(用來變梯形,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并體驗變梯形的多種途徑);③由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形象(給其中的梯形涂色,幫助幼兒感知梯形的多種變化)。
雖然這三種材料各不相同,操作方法及作用也不完全一樣,但都是緊緊扣住活動目標的。這種豐富多彩的材料,既可以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鞏固幼兒的習得。
2.因人而異,提供不同難度的材料
幼兒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著的,因此,要根據幼兒的不同發(fā)展水平來提供不同難度的材料,例如,在“按顏色分類”的活動中,我們提供了3組圖形片和顏色標記:①顏色不同,大小、形狀均相同;②顏色、大小均不同,形狀相同;③顏色、大小、形狀均不同。這三組材料中,后一組均比前一組難一些,這對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來說,是適宜而有益的。
(二)注重觀察幼兒的操作活動
1.觀察新的活動內容
我們組織的分組活動經常采用新舊內容結合的做法。對于新的內容,幼兒往往會有陌生感,因此,教師對此要特別關注,以便及時發(fā)現幼兒在操作時的問題,給予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2.觀察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
分組活動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采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問題。當發(fā)現幼兒采用了好的方法,要及時向全班幼兒介紹,讓大家來學習。例如,在“給棍子排隊”的活動中,我們發(fā)現有的幼兒先將所有的棍子拿在手中,然后依次抽出最長的棍子來排列。我們及時將這一方法介紹了給全體幼兒,使許多幼兒都學會了這種又快捷又準確的方法。
(三)重視活動的評價
對分組活動進行評價的內容應包括幼兒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習興趣、習慣等有關方面。在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確實把握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
這里所指的發(fā)展水平是指幼兒在數學教育方面的發(fā)展水平。有的教師認為,自己天天接觸幼兒,已經很熟悉了,對幼兒的了解肯定很透徹,很深刻,其實不然。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幼兒的身體、心理的發(fā)展和成人是不一樣的,盡管我們許多教師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但對幼兒的了解往往還是從成人的角度來揣摸。要想真正了解幼兒,隨時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想,教師就應該和他們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和他們進行交談(包括集體、小組和個別的交談),也可以通過傾聽幼兒的談話來了解幼兒。通過對幼兒的了解,我們才能掌握大多數幼兒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哪些掌握得好,哪些還有欠缺;幼兒最喜歡哪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最不喜歡哪種形式的數學活動;幼兒最喜歡哪些數學學具,不喜歡哪些學具;哪些幼兒有哪些長處,哪些幼兒有哪些不足之處等等。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教師才可考慮具體活動的目標,考慮所選擇內容的范圍和多少,考慮設計的合理性與新穎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
二、選擇合適的具體活動的目標
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包括總目標(教給幼兒有關數學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單元目標(10以內數及加減運算、量、幾何形體、時間、空間五個單元的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在每一個單元目標下,根據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提出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具體活動目標(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在選擇具體的活動目標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數學教育的總目標,將總目標時時放在心上,在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中都要體現這個總目標。具體地說,就是在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合理地安排有關內容,使每個活動設計都包含著知識或技能方面的要求、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培養(yǎng)幼兒智力方面的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方面的要求。如在“復習6以內加減運算”的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的內容體現出幼兒對運算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可以通過小組競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幼兒在操作時的表現(如取放用具的動作輕、快等)體現教師平時對幼兒學習習慣方面的要求;還可以通過對幼兒運算時的速度、準確性等的要求體現對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和敏捷性方面的培養(yǎng);通過幼兒飽滿的學習情緒、積極參與運算競賽的熱情體現教師對幼兒身心和諧的重視程度。當然,不是每一個活動都能體現總目標的方方面面,如其中的“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這一條,在上述活動中就不可能全部體現。但是,每一個具體的數學教育活動,都應該或多或少地體現總目標涉及的各方面的內容,都不應該違背總目標提出的在知識、技能、興趣、學習習慣、智力、身心和諧發(fā)展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教師要了解有關的幼兒數學教育的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并在此基礎上了解具體活動目標可能包括哪些目標。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是教師設計具體活動目標的參照物,教師可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來確定具體活動目標,了解自己需要設計的具體活動目標在單元目標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應該考慮哪些方面的內容;具體活動目標在本年齡階段應該達到哪些要求,在其他年齡階段有哪些相關的要求等等。如上述的“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這個活動的設計,就可以根據單元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了解到,這個活動是在大班下學期進行的,可包括以下的目標:通過復習使幼兒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的含義,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復習加法交換律。
最后,根據具體目標所包括的內容選擇適當的目標。再以上述“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參照以前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選擇合適的目標容量。如可將這個活動目標定為:(1)進一步理解6以內加減法的含義;(2)培養(yǎng)幼兒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能力;(3)熟練掌握加法交換律。其中,第2條目標是本活動的重點目標。為什么把第2條列為本活動的重點目標呢?這是因為,這個活動的名稱是“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因此,使幼兒通過復習熟練掌握6以內的加減運算無疑應成為本活動的重點目標;此外,第1條目標和第3條目標已在其它一些活動中列為教學的重點進行過了,而幼兒雖然已經學過了6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但沒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進行過加法和減法的練習。
三、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
在選擇了合適的活動目標以后,教師就可以根據活動目標和各章的教法提示,先考慮教學內容的范圍。還以“復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為例,這方面的教學內容應包括:(1)交替出現加減運算的式題,讓幼兒進行運算,要求算得又快又準確;(2)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法算式,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加法交換律;(3)在進行6以內的加減運算時,注意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在確定了教學內容以后,教師就可以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了。在設計時,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進行。如幼兒的大腦皮質在學習開始時,活動能力較低,以后會逐漸提高。根據這一點,在設計活動時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開始的活動時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后再逐漸提高難度,把活動引向。又如,根據大腦神經活動的兩個基本過程——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的運動規(guī)律,在安排和設計活動時,難度和份量適當的內容才有利于興奮與抑制的集中;相反,難度過大或過小,份量過重或過輕的內容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會加重大腦皮質機能活動的負擔。由此,在設計和安排活動時,教師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適當(不多也不少),難點不要大多;難點應該安排在活動的中間部分,不宜安排在活動的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
在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時,還要考慮活動的新穎性,并力求使自己教學的特點和優(yōu)勢體現出來。如有的教師善于用語言引導幼兒,在安排活動時,就可以多考慮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fā)和引導幼兒去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需要提醒的是,設計的新穎性不是要教師玩花樣,不是要教師絞盡腦汁想出什么驚人之舉。新穎性是與合理性、可行性相結合的,離開了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新穎只能導致教學活動的失敗。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們不妨這樣設計:(1)根據教師口頭應用題的題意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算式,在列出算式后必須說出算式中的加數與被加數、減數與被減數分別表示題目中的哪一個數字,表示什么意義;然后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說說這個答案表示什么。例如教師可出這樣的一道題:“小平吃了3顆糖,小明吃了2顆糖,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請幼兒列出算式:3+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的3和2分別代表什么(3代表小平吃了3顆糖,2代表小明吃了2顆糖);然后請幼兒算出算式的答案:3+2=5,請幼兒說出5代表什么(代表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幾顆糖)。通過對算式中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的分析,幼兒就進一步了解了6以內加減運算的含義。(2)出現許多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讓幼兒分組,以競賽的形式進行運算。這部分的內容要多一些,時間要長一些。一旦幼兒出現運算錯誤,教師就要引導幼兒分析,看看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在運算過程中,引導幼兒看清加、減符號,以免算錯。(3)請幼兒列出得數不超過6的加減運算式題,然后將其中的加法式題找出來,請幼兒寫出交換加數與被加數以后的加法式題。如幼兒寫出3+2=5,教師就請幼兒將3和2互換,問幼兒答案有沒有變,為什么不變(因為它們只是交換了位置,數字并沒有變)。
四、考慮活動設計的合理性,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充實
在活動基本設計好了以后,教師就要考慮設計的是否合理。此時,除了要考慮是否遵循了前面已提及的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外,還要考慮時間的長短是否合適。在小班,數學活動以20~25分鐘為宜。在中班和大班,數學活動以30~35分鐘為宜。教師要考慮自己的活動設計是不是難點太多,如果太多,就有可能超出預定的時間;如果沒有難點或難點太少,就可能達不到預定的時間。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知識始于問題,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問題意識”是科學素養(yǎng)的核心。中學生缺乏敏銳的觀察力,不善于發(fā)現問題。故教師在課堂上要留有足夠的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還要盡可能地多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自主發(fā)現問題所在。因此,在學習中不斷的提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一、從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動機入手
教師在教學中應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對敢于向教師提問或對問題提出不同見解的學生,給予及時、當眾的表揚和鼓勵,還應根據教學中意外出現的情況,抓住機會,激發(fā)學生提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并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學生是否具有適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響其活動積極性和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師應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發(fā)現問題的方法,應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關鍵詞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在講解新課時要鼓勵學生敢于追問;在知識的上下聯(lián)系比較中要敢于反問;在總結知識時還要不斷地追問。
二、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善于提出問題
(一)通過化學實驗,激化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發(fā)問能力。在化學教學實驗中,可通過巧設實驗、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培養(yǎng)問題意識。也可通過趣味性實驗,使學生由感到驚奇進而產生探究的愿望,促進其產生問題意識。
(二)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發(fā)問。如;鑒別空氣,O2,CO2,CO的方法是什么?
(三)介紹化學史及每年的化學發(fā)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發(fā)問能力。
(四)改進現行教材和試驗,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意識。如氫氣爆炸實驗,原來的紙筒改為哇哈哈塑料瓶。實驗現象又明顯又安全。
三、建立學生自疑的基礎,讓學生有疑可提
首先,教學中不能只重“結論”更要重認識的發(fā)生“過程”和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發(fā)現和探究問題,這樣不僅可以獲得知識,而且可獲得思維方法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如在上“二氧化碳制備”課時,教師可準備大理石,雞蛋殼,草木灰,稀鹽酸,稀硫酸等,提問: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時,可采用什么藥品?很顯然,課堂問題的設置,不但對學生發(fā)問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學生會感到,只要積極認真思考,就能發(fā)現問題。
其次,要加強學生“三基”訓練,使學生具有想象的本源,質疑的基礎。
再次,要擴張學生的視野,豐富疑源,引發(fā)提問。
(一)創(chuàng)設疑問氛圍,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針對學生“不敢問”和“沒機會問”的情況,教師要積極營造出提問氛圍,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A:每節(jié)課留出時間,保證學生課堂上有機會提問。
B:每次作業(yè)做完后,學生把問題記錄好夾在作業(yè)本中,以便勤思考和向別人求教。
C:在教師的學習園地上造“你問我答”專欄。每個學生隨時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張貼在專欄上,也可以隨時應答別人的提問。
D:為了有效使學生提出問題,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中不要把一切問題都講出來,讓學生有問題可提。
(2)發(fā)現和提出問題要有個過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則不達。
(3)因勢利導,逐步克服為提問題而提問題的傾向,使提問更有價值。
(二)對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要耐心與學生一起探討、解答,即使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教師也要通過查資料、請教同行及時給學生一個貿易的答復。對學生提出的錯誤、可笑的問題,千萬不能取笑、批評,而首先要表揚他問具有提出問題的勇氣,善于從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中挖掘閃光點,恰當的加以解釋,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喜歡提問,是他們的質疑能力越來越強,提出問題的質量越來越高。
總之,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要從實際出發(fā)由淺到深,由易到難。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打下鑒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瞿朝貴?;瘜W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J]教育革新2008.1
本研究運用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理論分析學生活動設計。美國學者艾爾.巴比說,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多數社會研究都會探討某個議題”。本文經過分析后認為學生活動設計是學生活動成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主要概念
(一)學生文化
學生文化是指學生群體享有共同的價值觀、思維習慣、行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價值觀。
(二)維果茨基文化歷史觀點
維果茨基“心理發(fā)展的文化歷史理論”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受社會規(guī)律的制約,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fā)展以及社會交互作用對認知發(fā)展都起著重要作用。
(三)學生活動設計
為引導學生群體形成普遍共識的積極的價值觀、思維習慣和行為而進行的詳盡、系統(tǒng)規(guī)劃
三、學生活動的設計
有研究表明,學生文化建設的特點是多層次性,多系列性,多側面性和多形態(tài)性。據此,本文主要論述以下四個類型的學生活動設計:即儀式活動、美化校園活動、社團活動、校外活動。
(一)儀式活動
本文中的儀式活動是指學校常規(guī)的升旗儀式,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等活動。儀式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莊嚴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對美好人生的向往。根據學生文化建設的多層次性,以理想信念、價值觀的精神層次為核心設計學生活動。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社會主義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社會物質的豐富,人們的思想也經歷了劇烈的沖擊和變化,人們看待社會問題從教條單一向靈活多元發(fā)展。人們從活生生的現實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來越重視教育,對教育的方方面面都開始關注,使得我國的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我國學者劉旭東認為“教育是以如何促進人類成長、個體發(fā)展和生命意義的建構為依歸的”。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們對教育的重視,引導學生學會從眾多的社會現象中區(qū)別善惡,從紛繁復雜的思想中分出好壞。對于儀式活動的開展,各學校在形式上要通過共同點來體現儀式活動的嚴肅性,同時還要突出自己的特點。要突出學校的文化特色,學生活動設計就要詳細,從儀式中各項活動起訖時間的流程安排到場地物品的式樣擺放規(guī)劃,再到參加人員的著裝與行為規(guī)范都應考慮到,力求達到儀式應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園活動
這里說的美化校園活動,是指在學校的支持下,以自愿為前提,讓學生們自己制作裝飾品美化校園。依據學生文化建設的多系列性,設計學生活動時應包含學生行為和思考等多個維度。研究表明“學校文化影響和制約著學校群體成員并代代相傳”。因此,設計好美化校園活動便尤為重要。美化校園活動能夠很好的展示學生的才華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在學生作品被用于校園美化后,會不斷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對作品的評價,從而豐富學生的想法,增加與同學和老師的交往,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為自己的參與而喜愛校園。美化校園活動有助于展示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想動態(tài)。維果茨基十分明確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藝術則應該歸結為引導和調節(jié)這一活動”。因此學校應發(fā)揮引導和調節(jié)作用,設計一個積極的思想核心做導向,將其體現在整體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發(fā)揮卻不散漫無序,張揚個性而不凌亂嘈雜,讓每個學生漫步在校園中都能感受到處處都在散發(fā)自己喜愛的氣息,在快樂愉悅中受到學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團活動
本文所說的社團活動是指擁有鮮明觀點和風格的學術派別活動。學生的學派活動可以是現有各學派的傳承和發(fā)揚,也可以是學生自發(fā)組織的針對某一問題的某一方面的觀點和態(tài)度進行討論的學術活動。根據學生文化建設的多側面性,進行學生社團活動設計時要重視傳統(tǒng)文化和學術素養(yǎng)的建設。鼓勵學生用文章的形式開展論辯,使學生增強文化主體性,同時也能夠使文化更有效地發(fā)揮其育人的功能。設計社團活動,要注意用各學派的不同觀點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具有遠大理想、愛國熱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
(四)校外活動
本文所說的校外活動是體現愛國精神的掃墓踏青活動和體現中華民族互幫互助精神的社區(qū)公益活動。依據學生文化建設的多形態(tài)性,設計學生校外活動應采取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設計適合學生的校外活動可以驅動學生與社會環(huán)境對話。校外活動可以豐富并補充學生的生活,對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學生了解國家歷史,了解社會現狀,了解自己的由來,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個符合社會現實的動態(tài)的發(fā)展觀念,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積極的生命體驗。設計學生課外活動還要關注師生交往。校外活動給教師提供了解學生的機會,了解整個社會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以便從更寬廣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學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結語
一、明確主題
主題活動設計中的主題,即在老師指導下的集體活動中,以某主題作為基本線索,并且圍繞該主題參與活動人員進行交流。對于幼兒園而言,設計的主題應當符合教育性,而且最好結合節(jié)日、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內容,以確保設計話題的“親民”性,這也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大大提高了活動實施的實際可行性。明確的活動主題,應當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用性一定要強,能夠確保幼兒在參加該主題活動過程中學以致用,即利用自己所參加的活動及所學,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二、目標表述
隨著教育主題各階段活動的全面展開,孩子們的認識以及體驗也逐漸深化,主題活動的主要目標基本形成,主題活動中的各階段設計目標也不盡相同。第一,首次活動目標表述。即孩子們參加某活動方向以及要求。在一次具體活動中,既可以是課堂教學活動,又可以是課外活動。第二,活動范圍。參加主題活動的孩子狀況。實踐中可以看到,雖然很多教育主題之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均可實施,但是幼兒園大、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認知水平等參差不齊。對此,應當明確范圍,教育活動設計方案應當更具實際可操作性以及針對性。
三、設計與指導人員
第一,設計人員。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既可以是老師作為設計人員,也可以是教學團隊。標明設計人員,既可以是對老師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認可,還有利于實施人員、開發(fā)人員之間的溝通。第二,教學團隊。以主題活動為基礎,成立教學團隊,這是最基本的。同時,還要明確教學指導小隊,既可以明確團隊形成、各成員具體任務,又可以促進主題活動的有效實施。
四、準備與實施
首先,應當做好活動主題資源準備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家庭、幼兒園現有資源以及實踐基地和社區(qū)等,同時還包括幼兒園人力資源,如教師和幼兒家長利用。其次,主題活動的具體實施。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主題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建議分階段對主題活動全過程優(yōu)化設計,或者利用可跳轉設計思路,每一個階段的目標設計均是在分解主題活動總目標。在此過程中,不僅包含了幼兒活動的主要內容設想,而且必須包含與之對應的老師指導重點。比如,在“綠化帶以及小區(qū)環(huán)境”這一主題活動方案實施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就可以將研究過程進行分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確定專題,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在此階段,老師應當結合實際,通過播放花草樹木以及草坪被踐踏等相關環(huán)境問題課件、視頻等,然孩子們有更為直觀的感受和認知,并以此來激發(fā)幼兒的公眾意識。在此過程中,還要適時的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從而準確定位和確定活動專題。第二階段,研究方式和方法。我們和孩子們共同商討,根據專題優(yōu)選研究方式和方法。(1)拍攝一些關于綠地破壞方面的照片和視頻;(2)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記錄踐踏草坪的人數;(3)組織問卷調查,隨機對街頭群眾做調查;(4)訪問主管部門、專家。第三階段,組織幼兒進行分組討論、開展實踐活動。根據幼兒的特點以及主題活動內容,編排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根據活動要求,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并且選擇活動方式和方法。第四階段,總結。根據收集到的相關數據、調查問卷資料等,撰寫報告,構想和設計匯報形式,在準備好交流匯報以后,再展出結果。
五、評價及建議
幼兒教育主題活動評價,作為主題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始終貫穿于整個主題活動全過程。對于主題活動方案而言,在設計時,應當包含活動評價方面的內容,同時這也是應當重點突出的評價方式。就活動實施而言,筆者認為對主題活動具體實施時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以及困難等,需進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對策。值得一提的是,在現代多媒體技術條件下,幼兒園老師應當及時轉變角色,準確定位,既是指導者、合作者以及設計者,又是學習者、資源查詢者和研究者。在當前的形勢下,研究以及探討幼兒教育主題活動實施時的老師指導策略,成為需注意的基本問題。作為老師,應當具備觀察以及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整合和提升幼兒的能力,并為此創(chuàng)設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和條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的調整計劃。
六、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主題活動中的主題設定、實施,應當非常的靈活,根據事件、教育節(jié)日、孩子比較感興趣以及容易激發(fā)他們興趣的事為切入點,同時還要靈活實施活動主題,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豐富。通過優(yōu)化設計幼兒教育主題活動,來有效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作者:吳紅霞 單位: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