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0 16:33:01
序論:在您撰寫操作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操作主體能力
操作是一種活動,是有利于知識的獲得和素質提高的一種重要的活動。而數(shù)學教學中的操作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意識的重要方法。學生在操作中,通過動手、動口、動眼、動腦等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形成鮮明的表象、感受、知覺、印象等思維的源泉,學生在操作中觀察,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理解和記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充分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具體可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在操作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非常重要,是學好這門功課的重要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數(shù)學教師應該注意應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好數(shù)學。而數(shù)學課程要重視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把現(xiàn)代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將學生從繁重、重復的運算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現(xiàn)實的操作性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如:在“有
趣的算式”一課,我讓每個學生自備一個計算器,通過探索活動,分別逐步闖過“奇妙的寶塔”、“奇怪的142857”、“神奇的9”及“尋找神秘的數(shù)”這四關。學生在利用計算器動手操作過程中,不僅發(fā)現(xiàn)、歸納出算式的特點,并找到了相應的規(guī)律。因此學生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感。又如:在“觀察與測量”中,對于長度單位的學習,我讓學生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去測量課桌的長度。有的學生用鉛筆測量,得到6支筆長;有的學生用文具盒測量,得到3個文具盒長;有的學生用手柞測量,得到4柞長……然后,鼓勵學生交流各自的測量結果。在比較中體會到建統(tǒng)一的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產生繼續(xù)學習的愿望。最終,達到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在操作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空間與圖形課程的核心目標。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活動經驗的積累、圖形性質的體驗等,都是在數(shù)學實踐中進行的。為了促進學生對空間的理解和把握,僅僅靠平面圖形是不夠的,應該設置與學生經驗密切相關的空間的內容。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中的“搭一搭”的活動,我讓每位學生自帶橡皮泥,動手捏成若干個小方體,并搭成課本中幾種立體圖形。最后,根據相應的擺設從正面、上面、側面分別觀察是幾個正方形,并準確地畫出平面圖形。又如,在學習“圖形的變換”活動中,教材要求學生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并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上的某個頂點旋轉90度后的圖形。所以在練習時,我讓學生先把原圖描出剪下來,然后一邊以這個圖形的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90度,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畫下來,這樣每個學生就都能得到相應題目所要的要求,同時也建立起了圖形變換的表象,從而提高空間想象力。
三、在操作中,豐富感性認識
對學生來說,有很多的發(fā)現(xiàn)是憑自已的感覺的,有的是直觀的。但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數(shù)學的學習不僅需要直觀,同時也應有推理,即說話要有依據。例如,在平行線的認識中,我讓學生在方格子上平移鉛筆的活動,通過對平移前后的比較,從而引出了平行線。在練習中,我還要安排“折一折”的活動,讓學生用長方形紙折出兩條折痕,然后打開看一看,是否平行。最后,讓學生自選一種方法來驗證是否平行,并在小組內討論后交流結果。例如,學生1:可以用鉛筆一點一點移動來檢驗是否平行;學生2:在紙上畫小方格,然后再數(shù)一數(shù)小方格,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是否相互平行;學生3:只要量一量兩條折痕的長度,如果一樣長,那它們也是相互平行的;對學生來說,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在逐步的操作體驗中,經過各種比較才能發(fā)現(xiàn)的。又如,在“可能性”的學習中,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轉盤游戲“分別將轉出的兩個數(shù)字填在方格中,看誰轉出的兩位數(shù)大”。若轉出9時,大家都會將它放在十位。若轉出是7時,有的學生可能會冒險不將它放在最高位,而希望下次轉出比7更大的數(shù)。但多次游戲后,學生體會到下次轉出8、9的可能性比轉出6、5、4、3、2、l、0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并從中感受到事情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除此之外,我在教學當中又安排了“拋硬幣”、“摸球”等有趣的活動,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操作,進一步體會不確定現(xiàn)象的特點。又如,在“周長的認識”這一課,我讓學生在課前準備“線”、“直尺”、“皮尺”學具,并讓學生用筆畫出一片自己所熟悉的樹葉的外形,然后用所帶的學具量出樹葉邊線的長度并交流。學生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來:學生2:先用線來測量這條曲線,再用尺來量線的長度;學生3:用皮尺沿著所畫的邊線直接測量。通過交流,不僅豐富了學生對測量方法多樣性的認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為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提供了感性材料,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關鍵詞:財務操作;教學
會計案例教學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通過大量案例的分析與討論,不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實訓,而且可以從中總結出處理賬務的原則與方法、經驗與教訓,這些原則、方法、經驗和教訓能反映出特定時期會計活動的內在規(guī)律。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學生就可以觸類旁通,應付各種復雜的工作環(huán)境,增強社會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會計案例教學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因為案例本身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案例分析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采用大量的真實事例作為分析的對象和內容。優(yōu)秀的案例往往以現(xiàn)實問題為研究對象,以事實為依據,并將理論知識寓于案例中。通過案例分析,可以使大量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會計案例教學能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生的知識轉化為技能。學生經過嚴格而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其理論知識會掌握得比較全面,但由于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往往導致能力的欠缺。案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逼真、具體的情境,迫使他們去思考、分析、處理問題,從而使其得到實際鍛煉的機會。同時,案例教學本身也需要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分析與研討,這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共事和溝通交流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學是適應會計教學特點的行之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賬務操作就是從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開始,設置和登記會計賬簿,到編報財務會計報告為止。《賬務操作》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是《基礎會計》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于賬務操作來說難點就是原始憑證的分析。通過分析原始憑證的內容、若干張原始憑證之間的關系得出經濟業(yè)務的內容,然后再填寫記賬憑證、登賬等。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幾個步驟。
1.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擔任不同的崗位,負責不同的工作,一個人是出納,負責現(xiàn)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的登記,有關現(xiàn)金、銀行存款收付憑證的填制,一個人是會計,負責記賬憑證的填制,還有一個人是財務主管,負責總賬的登記,最后有一個學生負責往計算機里錄入。小組成員崗位互相輪動,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鍛煉。人員安排和輪動由財務主管負責。在分組時注意學生的搭配,學習成績有好有壞,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達到互相督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目的。
2.教師要先給學生講主要的原始憑證所代表的經濟業(yè)務,即什么經濟業(yè)務用什么憑證,比如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代表購入業(yè)務和銷售業(yè)務,普通零售發(fā)票代表日常采購業(yè)務,所有的發(fā)票都是由銷貨方填寫;入庫單代表材料驗收入庫;轉賬支票代表款項的支付、現(xiàn)金支票代表提取現(xiàn)金都是由付款方填寫;收據代表收到款項,是由收款單位填寫等等。主要的原始憑證的這些內容都要給學生講清,并讓他們記住。
3.分析原始憑證的內容,教師在講之前先讓學生弄清自己所代表的單位,也就是你是哪個單位的會計,這是分析會計主體,不同的會計主體,經濟業(yè)務的處理也不同。比如同樣是一張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如果是購貨方就要做購進業(yè)務,如果是銷貨方就要做銷售業(yè)務。分析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內容業(yè)務是某單位購入某某商品多少,單價是多少,數(shù)量是多少,金額是多少,稅率是多少,稅金是多少,或者是某單位銷售某某商品多少等。不同的原始憑證所代表的經濟業(yè)務內容要講給學生,并讓他們記清楚。
4.分析若干張原始憑證之間的關系,就是幾張憑證反映一筆經濟業(yè)務。比如,現(xiàn)在只有一張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代表購入材料,材料未到,款未付,或者銷售產品款未收;一張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收料單,代表購入材料,材料入庫,款未付,或者銷售產品款未收;一張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結算憑證,代表購入材料,款項以某種方式支付,或者銷售產品,收到結算憑證等等??傊褪亲寣W生學會自己分析原始憑證之間的關系,只要會分析原始憑證了,填寫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就沒有問題了。
5.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就是模擬再現(xiàn)經濟業(yè)務的發(fā)生,組織學生表演案例,在教學課堂中,通過學生的表演,模擬、再現(xiàn)社會情境。這種方式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案例的準備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這種方式直觀生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是將學生分組,不同的組模擬不同的經濟業(yè)務,每組人數(shù)根據經濟業(yè)務的需要確定,每人模擬一個崗位,再有一名學生負責講解所發(fā)生的業(yè)務,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效果,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經濟業(yè)務的發(fā)生和處理。
一、充分進行操作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形成空間概念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第一階梯,實踐是掌握知識的橋梁,又是檢驗理論知識的唯一標準。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實踐,不應該是盲目的,而應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落腳點在于使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
例如在教圓面積的計算,推導圓周率“丌”的值時,讓學生每人都用硬紙板剪三個直徑大小不等的圓,各自在直尺上滾動測量,然后計算出圓周長與直徑的倍數(shù),學過反復地操作實驗,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務,并對圓獲得了較深刻的印象,一提到“π”的有關問題,學生都能對答如流,記憶猶新。
又如在教三角形的內角和這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事先準備好三角形學具(每人三個,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各一個)及量角器、直尺等,充分讓學生進行操作實驗,通過量、折、剪、拼等活動,引導學生討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因為學生經過實際操作,所以很快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又如在教長方體的概念時,要求學生準備好能搭成長方體的學具,找一些長方體的實物,如火柴盒等。先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長方體,再讓學生用學具搭一搭長方體。經過討論,學生能很快說出長方體的一系列特征。這樣做,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逐步形成空間概念,
二、運用直觀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小學生思維方式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他們根據空間概念,進行想象的能力較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利用直觀教具,操作演示,幫助學生想象,培養(yǎng)想象力。例如.在幾何形體的表面積的實際計算中.難點在于豐富學生的空問想象力。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直觀操作、演示,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計算長方體(或圓柱體)水池四周和底面粉刷水泥的面積,計算鉛筆涂漆部分的面積,計算組合形體的表面積(長方體上面一個正方體)等,這些都可讓學生根據實物(或學具)進行想象,這些問題的解答就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動手操作,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數(shù)學廣角”這個單元的植樹問題時,有這樣的一條練習:工人要在一條100米長的公路一旁種上樹苗,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要種),需要多少棵樹苗?讀完題目大部分學生大聲叫道:“我懂,很容易!”尤其是中下等生喊得特別大聲。接著我問:“能口算出來嗎?那答案是多少?”“能??20棵!”他們都異口同聲說道。這時,我不忙告訴答案,要求他們動筆來算一算,我下去巡視,發(fā)現(xiàn)他們都用100÷5=20(棵)。此時,我還是不告訴答案,要求他們再用筆在草稿紙上畫線段圖來表示,數(shù)一數(shù),看“20棵”對嗎?接著,他們就在草稿紙上認真地作圖,不久答案就出來了?!袄蠋?,我們的答案不對了!應該是21棵才對!我們做的時候少了一步,應該還用20+1=21(棵)。再如:我在指導學生完成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十四的第6題時,(題目是:“學校要建一個直徑是10米的圓形花壇,你能用什么方法畫出這個圓?”)學生在做這個題目時,先讓學生讀懂題目的意思,再問:“有誰能畫出這樣一個圓嗎?”這時,有的學生說:“我的作業(yè)本沒有那么大。”有的說:“我沒有那么大的圓規(guī)?!庇械恼f:“我們去哪里找那么大的紙張”還有的說:“我把它縮小成直徑是10厘米的圓,再畫出來?!庇械膶W生懷疑這個題目有問題,小聲說:“題目出錯了吧?!庇械拈_始與周圍的同學討論起來等等。還有一些同學坐在那里繼續(xù)思考。我又說:“老師給時間,你們再考慮一下,能畫嗎?”這時,一位男同學(名叫韋虎成)站起來說:“老師,我懂了!我能畫?!薄澳闶窃趺聪氲模空埌涯愕南敕ㄕf給大家聽,好嗎?”我問他。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可以利用兩顆鐵釘當作圓規(guī)的兩個腳,把它分別固定在5米長的一條線的兩端,先把線的一端的釘子固定在地上,拿著線的另一端的釘子,并拉緊這條線在地上畫一圈,就可以畫出直徑是10米的圓了?!苯又揖徒M織全班同學到操場去觀看他的操作過程 。就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就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數(shù)學操作在計算教學中的應用
在汁算教學中,有的教師認為計算沒有什么道理可講,只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后,反復“演練”就可以達到正確、熟練的要求了。結果,不少學生雖然能夠依據計算法則進行運算,但因為“算理”不清,知識遷移的范圍就極為有限,無法適直計算中千變萬化的各種情況。通過操作可以使計算變得生動活潑,多姿多彩,
如一年級教學初步認識“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的性質時,先讓學生觀察教師左手有3支綠粉筆,右手有5支白粉筆,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教師兩手出示的順序列出加法算式,并計算出結果。先左手后右手,列式為:3+5―8;先右手后左手,列式為:5+3=8。使學生看到加數(shù)位置的交換,只不過是出示順序的變化,因此,并不影響計算的結果。
五、數(shù)學操作在應用題教學中的應用
解答應用題,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其次必須把題目的情節(jié)、數(shù)量關系等外在因素轉化成學生內在的認識,在解題時,自始至終地保持在學生頭腦之中。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角色。
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小明和張紅都有20張畫片,張紅送給小明3張后,小明比張紅多多少張?”可以請一位同學扮演小明,另一位同學扮演張紅,通過一送一接轉化為一加一減,全體同學就能意會到“小明比張紅多6張畫片”。
六、數(shù)學操作在幾何教學中的應用
幾何在小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幾何初步知識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空間觀念,而空間觀念的形成,只靠觀察是不夠的,還必須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讓他們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
一、為操作活動提供合適的材料
《綱要》指出,在科學領域,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如何為幼兒操作活動提供適當?shù)牟牧?,去引導幼兒積極主動操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緊扣活動目標提供多元化的材料
首先,提供的材料應蘊含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能起到激發(fā)幼兒主動操作與探索作用,如在《感知6以內的數(shù)量》的操作中。我為幼兒準備了各式各樣的夾子,并引導幼兒進行了以下操作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摘果子,(摘教師身上的夾子并點數(shù))。第二環(huán)節(jié):小刺猬扎果果;(按教師出示的數(shù)字在自己的衣服上夾上相應數(shù)量的夾子);第三環(huán)節(jié):下樓梯(按教師扔的骰子數(shù)把夾子擺成相應數(shù)量的樓梯狀)。夾子是生活中經??梢钥吹降?,便于老師收集,它各式各樣,色彩鮮艷,但又是幼兒極少有機會動手操作的物品,教師通過更改游戲的規(guī)則,研發(fā)出一個生動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生活化、游戲化的數(shù)學活動,使幼兒反復借助夾子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一物多用,既經濟又實惠,充分發(fā)揮材料的價值。
2.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合理把握材料的適宜度
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要根據幼兒的不同發(fā)展水平來提供不同難度的材料。如在按“形狀分類”的操作活動中,我提供了3組插塑玩具和形狀標記:(1)形狀不同,顏色、大小相同;(2)形狀、大小不同,顏色相同;(3)形狀、大小、顏色均不同。三組材料,逐漸增加難度,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操作使用,使每個幼兒都能跳一跳夠著。
3.操作材料要充分,能保證幼兒更換的需要
要使操作活動對幼兒具有吸引力,提供的材料就要充分,達到人手一套,并必須不斷更新操作材料或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如在學習數(shù)的組成時,我們可以用小插塑玩具、石子、果核、小棒等多種材料進行不斷的更換,以引起幼兒的新鮮感,滿足幼兒反復練習分合的需要,并逐步從實物過度到圖片、數(shù)字卡,逐步增加難度,以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雖然操作材料需要不斷的更換,但材料應是幼兒熟悉的物品,不能過分新穎、刺激,避免幼兒注意力引向材料本身,而忽略了操作目標。
4.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底結構的數(shù)學操作活動區(qū)
教師在創(chuàng)設數(shù)學活動區(qū)環(huán)境和投放材料時,要避免僅從數(shù)學認知點的學習直接切入的思路,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更開放、更具游戲性的環(huán)境,以幫助幼兒積累數(shù)學經驗。如教師可以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開辟一塊空地,投放積木等建構材料,孩子們在這個開放、底結構的活動環(huán)境中,進行建構嘗試,如何建的高、建的穩(wěn)、建的美觀,就成為他們的興趣,在建構中,對大小、形狀、對稱、空間位置等的分析和比較也自然融入其中。在開放、底結構的建構游戲中,不僅幼兒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教師也可以在自然狀態(tài)下更充分的獲得幼兒數(shù)學學習和發(fā)展的真實有效信息。
二、清楚交待操作的要求和做法
操作活動是幼兒在自己“擺弄”材料的過程中,獲得數(shù)學感性經驗和邏輯知識的一種活動,具有一定的目標性。因此,教師在幼兒操作活動前務必交代清楚,使幼兒知道操作的目的和規(guī)則,明白操作的方法,這樣,才能保證目標的實施。
1.設計科學的操作過程,引導語言應清楚明確,有條有理
幼兒的年齡差異、個體差異決定了他們操作學習的層次存在差異性,根據不同的教育目標,教師應設計科學可行的操作組織形式,將全班、分組、個別操作活動,合理互補貫穿運用于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相對自由地進行操作、比較、探索、積累感性經驗,并進行有關歸納、概括。教師安排操作的語言應清楚明確,先說什么后說什么,應從操作的實際順序和幼兒的思維習慣這兩者的結合上做中和考慮,使幼兒一聽就知道要做什么,該怎么做。
2.與講解演示相結合
在幼兒操作前,教師可結合難易程度配以講解、演示、示范等,讓幼兒知道應該怎樣做。如在第一次進行“按物體數(shù)量排序”的活動中,就要向幼兒演示“排列的物體數(shù)量是從多到少,還是從少到多,是每遞增“1”(遞減)還是“2”,還是有什么其它規(guī)律,演示動作要規(guī)范利落,要讓幼兒都能看到,并配以適當?shù)恼Z言引導,要突出重點和難點,運用的范例要清楚、規(guī)范、美觀、大小適宜。
三、增加操作活動的游戲性,激發(fā)幼兒的操作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游戲既是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途徑,也是數(shù)學教學的方法。通過有游戲情節(jié)的操作活動,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擺弄材料,變?yōu)橛腥の兜氖帜X并用的活動,可使幼兒多次反復操作而不感到單調厭倦,有利于幼兒保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如在學習《5以內各數(shù)的加法》時,我設計了一個《闖關》的游戲。今天,我們要去開啟一個寶藏,寶藏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們要闖過3關才能進入寶藏。第一關,我給每個小朋友分別發(fā)1、2、3、4面不同數(shù)量的小旗,要求每人找到一個朋友,兩人的小旗數(shù)合起來是5面,兩個好朋友可手拉手一起進入;第二關,發(fā)給每人兩張數(shù)字卡,每人按照兩數(shù)字的和進入相應的門,(如拿1和3數(shù)字卡的小朋友進入4號門);第三關,我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張題卡(如1+4=?),答對得數(shù)的就可以進入寶藏尋寶(玩各種新玩具)。這樣反復進行幾次游戲活動,幼兒經過了從實物到題卡的不斷練習,鞏固了對“5以內各數(shù)加法”的運算能力,在充滿樂趣的游戲中輕松、愉快的完成了目標。
四、注重觀察幼兒的操作活動,給以適當?shù)闹笇?/p>
1.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活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操作活動經常采用新舊知識相結合的方法,對于新的內容,幼兒往往有陌生感,因此,教師應特別關注,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在操作時的問題。有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幼兒不清楚操作材料的用法,不清楚操作的要求和做法;第二,幼兒的操作是盲目的、隨意的、不按要求去做;第三,幼兒完成操作有困難,進行不下去了,教師都要及時發(fā)現(xiàn)。教師還應特別注意觀察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新方法并及時的給予肯定。如在學習“數(shù)的組成”時交換位置的方法。
2.分析原因,予以指導
在幼兒操作中,教師要通過觀察、了解、分析操作情況,給以適時、恰當?shù)闹笇?。在指導時可采取以下做法:第一,幫助調換材料,一些操作材料對某幼兒正確實施過難,就應幫助幼兒選取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材料,讓幼兒經過努力就能做到;第二,幼兒對操作目標不明白時應重新講解、演示使幼兒明白;第三,要正視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的水平進行個別指導,促進幼兒在各自不同的程度上得到發(fā)展;第四,應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急于指導,過分指導,不適當?shù)母深A,不給幼兒思考的余地,不給幼兒發(fā)展的空間;二是放任自流,教師圖省事,放棄了對幼兒的指導,這兩個極端都是不對的。#p#分頁標題#e#
2、掛倒檔向前推掛倒檔。
3、掛一檔向后推掛前進一步掛1檔。
4、掛二檔向后推兩步掛前進則掛2檔。
5、倒擋注意事項1檔與2檔壓力正常,倒檔壓力低,其原因為倒檔離合器活塞油封(活塞環(huán))損壞或箱體開裂。應檢查箱體倒檔油缸是否有裂紋,然后,再檢查油封是否損壞。倒檔油缸出現(xiàn)裂紋的原因一般為系統(tǒng)壓力過高。
6、二擋注意事項1檔與倒檔壓力正常,2檔壓力低。主要原因是2檔總成軸端與變速箱端蓋結合處旋轉油封損壞,或端蓋與箱體結合面的油封損壞;2檔離合器內的活塞密封件損壞。應拆解2檔,檢修旋轉油封及相關密封件,必要時更換。
關鍵詞:實習教學;示范操作;必要條件;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9-0224-01
示范操作是生產實習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用形象的語言、規(guī)范的動作,幫助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它能夠把抽象問題具體化,理論問題感性化,深奧問題通俗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為學生掌握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示范操作安全第一
廠礦企業(yè)安全第一,技工學校實習教學也要安全第一。因此必須把安全始終如一地貫徹在示范操作當中。示范操作一是防止自傷,如減速器傘齒輪壓鉛絲時,左手旋轉一軸,而右手伸進箱體前必須扣好或扎緊袖口并且脫去手套,這樣伸進箱體的手既可以感覺到鉛絲的下落,又不致被齒輪絞傷。二是防止他傷或傷他,如打擊工件時一要檢查工具(如榔頭與把的安裝可靠性);二要檢查工件夾持、固定程度和工件即將離體時的趨勢、去向,嚴防飛出或墜落傷人;三要有足夠的操作距離,嚴防相互擠碰。三是防止拆裝時損壞工件,要放好位置,選好工具,根據結構和工藝要求進行拆裝。四是電氣帶電、誤送電、未放電操作等,液、氣壓帶壓、未卸荷操作等。
二、做好示范操作的前提
較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是做好示范操作的前提。技工學校是傳授操作技能,培養(yǎng)合格的中、高級技術工人的學校。實習指導教師必須具備大專以上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高級工以上的操作技能,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僅有文化和專業(yè)理論知識,就不能很好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能把理論上的具體要求,通過示范操作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如果僅有實際操作而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就不能把操作技能、技巧的深刻內涵體現(xiàn)出來,就不能生動地做好示范操作。
我們技校實習指導教師有的是留校學生或大、中專院校的分配生,有的是來自廠、礦單位的技術工人或工程技術人員。他們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不足。如何提高實習指導教師的素質是做好實習示范操作的一大課題。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工作。
1.有計劃地開展教學規(guī)范的訓練。根據技術等級和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標準,結合教學內容,按時間和工藝等方面要求制定各層次實習教師具體標準,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然后由主管部門評定,在訓練的過程中提高操作技能。
2.開展教師業(yè)務素質的交流。實習指導教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各不相同,但各有優(yōu)勢。在安排任課時,應根據教師的素質和特點合理搭配,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
3.定期培訓。一是抽出一段時間在校內進行集中培訓,提高基本功。二是有計劃地組織實習教師下廠、礦了解企業(yè)生產狀況,學習現(xiàn)場經驗,使學校與現(xiàn)場緊密結合。三是到先進的職業(yè)院?;颥F(xiàn)代化企業(yè)參觀,學習新工藝,掌握新技術,更新知識,開闊視野。
三、做好示范操作的必要條件
掌握實習教學規(guī)律是做好示范操作的必要條件。實習教學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實習教師必須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學》、《教學指導》等教學理論。在示范操作中充分發(fā)揮實習教師的主導作用,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各種示范操作要靈活運用、相互協(xié)調,要掌握示范操作的廣度和深度,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發(fā)揮模仿作用,使學生盡快地掌握操作技能。
四、提高示范操作效果的重要保證
充分集中學生注意力是提高示范操作效果的重要保證。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當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僅是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而是要使其有效地分配在示范操作中。一是從時間上分配,讓學生把主要時間集中注意在主要目標的同時,不斷的抽出較少時間注意其它有關方面;二是從感官上分配,讓學生的不同感官分別注意不同的情況;三是從動作上分配,使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活動的變化方向上。教師在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要組織好學生的觀看位置,使每個學生均能看清楚示范操作。如:鑿巖機示范操作過程中,讓學生不但觀看拆卸動作,還要看清氣路和水路的走向,并對拆裝技巧加以講解,這樣就可以把注意有效地分配到示范操作中,提高示范操作的效率。
五、提高示范操作的根本保證
步驟清晰、動作準確是提高示范操作的根本保證。在示范操作過程中實習教師的操作動作一定要規(guī)范,要掌握好示范操作的準確性、協(xié)調性、操作速度、自動化程度、技巧程度,切忌遺漏、多余和不規(guī)范動作。實習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由示范―模仿―練習―熟練―創(chuàng)造的過程,沒有模仿就沒有學習,沒有學習就沒有創(chuàng)造。如果教師的示范操作有多余動作、遺漏動作或不規(guī)范動作,學生模仿后將給留下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陷。
六、發(fā)揮示范操作在實習教學中的作用
1 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1 教師專業(yè)素質缺乏。很多教師根本沒有工程實踐經驗,對操作系統(tǒng)內核知識可能自己都沒弄明白,所以教給學生的知識也就有限了。
1.2 操作系統(tǒng)的后續(xù)學習課程,比如:計算機網絡、網絡操作系統(tǒng)等,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學生在學習操作系統(tǒng)初都是非常認真的,主觀上都有強烈的想學好該門課程的愿望,但是隨著課程的日益深入,由于課程理論較深較抽象,課程特征不斷顯露,特別是該門課程的實驗內容對前導課程(比如:數(shù)據結構,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組成原理)的依賴很大,實驗中打擊了一部分學生學習熱情,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因前導課程沒有學好而放棄了操作系統(tǒng)實驗的完成。
1.3 教學內容與實踐內容脫節(jié)。傳統(tǒng)的操作系統(tǒng)教學中,側重于操作系統(tǒng)理論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講解,同時又沒有一個功能強大而逼真的操作系統(tǒng)實驗教學環(huán)境,從而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jié)。
1.4 開設了實驗課的,課程實驗只停留在驗證性實驗和模擬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很少或者沒有,更談不上項目設計、工程設計。部分學校操作系統(tǒng)課時較少,只讓學生了解操作系統(tǒng)用戶界面、用戶接口和操作實現(xiàn)方式,做一些觀察性的實驗[3];部分學校受師資、教學環(huán)境,學會素質與能力等方面的影響,操作系統(tǒng)實驗室只是對一些具體的算法進行模擬實驗,做一些模擬實驗。而且實驗課時又偏少,學生只接觸到一些皮毛,根本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的目標。
1.5 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實驗考核標準。實驗教學,很多學校采用代碼閱讀方式,教師帶著學生分析實驗和實驗代碼,然后讓學生編譯運行通過,這樣就算完成任務了,根據沒有真正得到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考核就是看學生程序代碼是否調試通過和實驗報告的方式,學生用大量的時間去填寫實驗報告,而且有的實驗是無法用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的。
2 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對策
2.1 提高教師素質
目前,國內很多工科教師都缺乏工程經驗,所以在指導學生實驗時力不從心。針對這種狀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4]:(1)定期的或利用學術假期派專業(yè)老師去工業(yè)界工作或學習。(2)學校要和企業(yè)在科研和教學項目中大力合作。這樣企業(yè)可為學校提供操作平臺,教師也將自己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同時提高教師項目管理與研發(fā)能力。(3)把工程經驗作為平庸和提升教師的條件,這樣可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2 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速度,確立相應的教學層次,以適應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和最佳發(fā)展期的教學。之所以要開展分層教學,是因為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學生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差距。[5]
操作系統(tǒng)實驗可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實驗。每個小組人數(shù)5-6人,不宜太多,小組成員優(yōu)、良、中、差適宜搭配,有一個小組長,以便帶領實驗過程的討論。好的學生帶動差的學生,調動所以學生的積極性。
2.3 精心設計實驗內容
分層次設計實驗內容,把實驗分為易、中、難三個層次。容易的是驗證性實驗,通過驗證性實驗,學生理解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簡單的分析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不要求寫復雜的代碼來模擬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處于中間的是模擬實驗,通過模擬作業(yè)調度、進程調度、內存空間分配與回收、虛擬存儲管理中的地址轉換和缺頁中斷等,使學生加深理解操作系統(tǒng)算法;難的是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對學生要求較高[6]。在設計實驗內容時,還可從趣味性、真實性、綜合性、工程性等方面考慮,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得到培養(yǎng)。
2.4 合理的實踐教學方法和實踐考核方式
常用的實踐教學方式有代碼閱讀式、功能模擬式、內核擴展式、獨立設計式[7]。為了適應新世紀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可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提高自己的有效方法。操作系統(tǒng)實驗中,根據不同的實驗內容、學生層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1)項目驅動的方式。每次實驗前,教師給定要完成的任務和最終要達到的效果,并從項目研發(fā)的經驗、常用的方法等引導學生。(2)實例引導。選擇一些貼近實際的實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 “代碼閱讀”現(xiàn)有的一些開放源代碼系統(tǒng),理解后進行功能模擬,在可能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由于實驗采用了分組實驗,每次實驗教師選取設計和實現(xiàn)做的好的小組進行匯報答辯,給予加分。每組的總評成績按其設計的項目難度系數(shù)、組內、組間、教師打分進行綜合評分。組內成員按其在項目中擔任的任務、所做的貢獻,小組長給予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