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學教學策略范文

時間:2023-02-23 02:12:25

序論:在您撰寫化學教學策略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化學教學策略

第1篇

【關鍵詞】教學;策略;實驗

教學, 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富有個性,具有獨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經驗、知識的學生。他(她)們有思考、有靈感、有興趣、有潛能。他(她)們進入"學堂",期待著、等待著我們去挖掘、開發(fā)、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要講策略,古人云:"供人一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好的教學策略,才能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就九年級化學教學,略談自己教學實踐中的一點策略。

走進實驗,師生邊實驗邊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在"做中"進入化學世界,探索化學知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中的一種方式,又是學習化學的一條重要途徑。走進實驗,在"做實驗"中學習化學知識是我歷年來最常用的最重要的一種教學策略。學好化學,關鍵是課堂幾十分鐘,學生只要專心認真,已經取得了十分之一的成功。為了提高學生聽課的有效性,指導學生直接在教材上相應的地方"標、增、注"。"標":用各種自己常用的符號表示知識掌握的程度。把重要內容,比較重要內容,關鍵詞、字,重要段落,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如催化劑概念中"質量""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中的"化學"兩字。"增":對書中難以理解的字詞給予簡要的文字說明,如原子相對質中的"標準",課本中沒有,需補在教材上的一定要補上,"注":在課本對應位置注明哪部分是重點、難點,要求層次,便于復習時按目標進行。

眾所周知,要想學會游泳,即使你有最好的教練,教練教你最好的方法,而且你很用心、很專一,把教練教的全都銘記于心而且能重述。假若你不下水去體驗、去感悟,你也不會游泳。有句諺語說得好:"親身下河之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我們學生學習也一樣。

走進實驗,做化學實驗,在"做中學"。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戴安邦說:"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做好化學實驗,首先請學生認真閱讀實驗室規(guī)則、管理規(guī)定,實驗細則,常用儀器的名稱、用途、使用時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shù);知道實驗儀器和藥品儲存地點,在哪兒進行學生實驗;明白實驗為什么必須遵守規(guī)范操作?如何設計、觀察、記錄、分析、交流、討論、反思、報告實驗。其次,更重要的是讓每一位同學對化學基本操作實驗熟練。

進入課題教學,積極準備、認真組織、精心設計、科學指導,師生互動,教師作為"首席"在講桌上演示實驗,同時帶著學生,讓學生在自己實驗桌上跟著、效仿著做實驗。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富有個性地探究學習。將課本靜態(tài)的知識變?yōu)閯討B(tài)的探究對象,就會使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的發(fā)展這些九年級化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使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學生自己找到了學習化學物質的結構、組成、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方法,從中體會到化學的神奇,領略到化學的魅力,感悟到化學的真諦!

課后,學生告訴我:"老師,我們非常喜歡上您的課,非常喜歡您設計的這樣的'學堂'。在這樣的生動有趣的學堂中,我們非常興奮、激動、樂此不疲、欲罷不能,嘗到了'實踐出真知'的甜頭,徹徹底底的弄懂了化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不但是學會了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會學習知識了。老師,我們真的很感謝您!"

的確,聽來的記不住,看到的記不牢,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了,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這種"做中學"的方式把學生的學習情感和生活經歷融為一體,表現(xiàn)了知識的無窮魅力。

這難道不就是教學從"學會"到"會學",從"傳承"到"創(chuàng)新"嗎?適者生存,因為未來社會的文盲,將不是沒有掌握一定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

第2篇

【關鍵字】優(yōu)化 化學教學策略 評價

化學教學策略是指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為提高教學效率而有意識地選擇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與靈活處理教學問題的過程。其明顯的特征是:①對教學目標具有清晰的意識和方向感;②具有對有效作用于教學實踐的一般設想;③在目標實現(xiàn)過程中對具體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選擇和創(chuàng)造?;瘜W教師根據(jù)從各個方面以各種方式得到的評價信息可以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側重從反饋教學信息,調整和改進教學策略兩個方面探討在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策略的建構。

一、反饋教學信息

化學課程評價主要的功能是為化學教師提供反饋信息。教學決策過程是化學教師依據(jù)化學課程標準,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資源和社會需求等信息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通俗的說,教學決策是化學教師依據(jù)教學目標確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授多長時間以及效果如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判斷:

1.化學教學計劃是否適合學生?化學教學計劃的制定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水平,利用安置性評價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安置性評價,也叫摸底測驗,即在教學開始之前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利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確定學生的初始學習能力,也可以知道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習慣。這不但為教師確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位置打下基礎,而且為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同時該信息可以作為教師決定有效教學的起點。

2.怎樣組織教學才能促進更有效的學習?(教師自編的測驗以及以往成績的記錄)

3.學生是否作好了下一階段學習化學的準備?(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預測,以往成績的記錄)

4.學生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師自編的測驗、課堂作業(yè)、提問、觀察等)

5.學生有哪類學習困難?(診斷測驗、提問、觀察、學生成長檔案袋、學生咨詢等)

6.什么時候復習最為有效?(階段考試、提問、觀察等)

7.怎樣給學生評定分數(shù)?(綜合所有的評價信息)

8.哪些學生缺乏自我了解?(自我評定)

9.我的教學效果如何?(成就測驗、上級的評定,自我評定等)

對以上的問題及信息,教師必須作出合理的、更準確的分析,你才會清楚地知道教學過程的最終結果應該是怎樣的,以便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認識情況,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

對于學生的評價要綜合考慮學生各個方面的因素。不但考慮學生的測驗分數(shù),而且要考慮學生平時努力的程度及“化學檔案袋”評價;不但要考慮學生的實驗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要考慮周圍同學的建議,這樣的評價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二、調整和改進教學策略

化學教師可以從經過精心編制的測驗中得到教學信息,也可以從學生選擇成長記錄袋內容及自我評價和同伴的評價中得到學生變化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使教師知道:①教學方案的可行性;②教學資源的利用程度;③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化學教師總是借助于安置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經過分析、綜合,同時考慮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得知自己或他人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學提供信息,從而進一步調整和改進教學策略。

1.根據(jù)形成性評價及時調整教學

形成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檢測教師教學和學生進步情況的評價。教師可以以此了解自己的教學進展情況,也可以知道學生學會與否的實際情況。由此可以調整教學,更好地指導的學習。這種評價是重在發(fā)展的評價,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和幫助者。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求知過程、探究過程,關注學生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只有關注過程,評價才能深入到學生發(fā)展的進程中,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了解學生在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才能了解學生付出的努力及獲得的進步。這樣,教師對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提高才能進行有效的指導。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加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2.利用診斷性評價改進教學

診斷性評價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揭示學生學習困難及其原因的評價。教師借助診斷測驗的結果,分析學生化學學習的障礙,制定矯正計劃。因為診斷性測驗經過特殊設計,診斷的內容和水平有差異,在分析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確定學生在認知結構上的缺陷,可以作為教師實施補救教學的參考。測量后的習題分析,還可以提供編制試題的統(tǒng)計特征(難度、區(qū)分度),從而找出不良試題所在,以確保教師所編試題屬于優(yōu)良的試題,并保留在題庫內供日后使用。這些信息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個別教學,也有利于補救教學的策略。

3.通過總結性評價尋找努力方向

總結性評價是在學期教學結束時的評價成績。根據(jù)這種評價成績,教師一方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同時得知自己的教學情況。盡管這個評價是以分數(shù)表示的,但是為評價教學提供了具體信息。化學教師根據(jù)總結性評價結果,對照課程標準進行分析,哪些達到了要求,存在哪些缺陷,找出自己努力的方向。這既可以和自己的以前作縱向比較,檢查自己的進步程度,也可以和同行作橫向比較,找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應該強化成績,吸取經驗,調整自己的目標,修正出現(xiàn)的錯誤,引發(fā)前進的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第3篇

【關鍵詞】教學策略 化學教學 中職教育 情境化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8-0172-01

引言

中職化學教師不僅僅是完成中職化學教學任務的執(zhí)行者,還必須是中職化學教學活動的決策者。為實施有效性的中職化學教學,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構思中職化學教學方案時,必須進行整體性的謀劃中職化學教學活動、思考中職化學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媒體等項活動,即智慧性的設計中職化學教學。這就必然的涉及中職化學教學策略的制訂和實施的問題。

1.教學策略涵義

教學策略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確定性的界定,但許多研究者對它已有以下三點共識:(1)教學策略具有明顯的目標針對性;(2)教學策略具有設計有效教學的智謀性;(3)教學策略具有選擇教學方法和技能的靈活性。根據(jù)策略的這些特點,筆者認為教學策略是:為實現(xiàn)一定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智慧性的教學方略或教學行為。

教學策略不是教學理論但以教學理論為基礎對解決問題的教學行為進行選擇或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也不完全等同于教學方法,而是有著明顯圖謀意識的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或創(chuàng)新。

2.形成認知結構的教學策略研究

按照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就是形成一個認識上、態(tài)度上、動機上和能力上有意義的相互關聯(lián)的趨于完善的認知結構。認知結構就是認知者頭腦中的知識結構。對于個體而言,外在的知識結構并不等于內部的認知結構,但是知識結構通過個體的學習可以轉化為認知結構,并且認知結構與知識結構的吻合度越高,合理性就大。只是這種轉化不是機械性的而是以個體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與外界相互作用下生成的。形成認知結構就是讓知識在頭腦中依據(jù)內在關系形成彼此聯(lián)系的知識網絡。

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的教學策略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和安排:

一、盡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組織教學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組織教學,容易使新知識在原有的觀念中找到固著點而與其發(fā)生同化或順應的聯(lián)系,使學習變得容易和有意義。

例如,講氯離子的檢驗時,可以先從復習電離方程式開始: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微型潛水員潛入NaCl2溶液、鹽酸中,“看到”了氯離子,又在硝酸銀溶液中“看到”了Ag+,這些離子是怎么產生的?再通過實驗看到氯化銀沉淀的生成,來理解氯離子的檢驗原理和步驟,之后再進一步的引入離子反應的概念。

二、注意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梳理和提煉

一般說來,教師對學科的知識結構會爛熟于心中,頭腦中有著較高水平的認知結構,但這些都不能代替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學生的認知結構只有依靠他自己來建構,教師只能起個幫助的作用,但這種幫助的方式是很值得研究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梳理知識間的內在關系并加以提煉即整理知識。常用的整理知識的方法一種是做課后小結(節(jié)小結、章小結),一種是做概念關系圖(單概念圖、多概念圖、節(jié)概念圖、章概念圖),還可以是別的方式。

例如,學習完溶液這一章后,可依據(jù)本單元小結和學生共同回憶、討論相關概念及其間的關系,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閣,就會真正收到鞏固知識、理清思路、把握關系的功效,為后邊的酸、堿、鹽及電解質溶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重視本單元小結之類的章小結的處理可幫助學生形成整理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3.合理呈現(xiàn)信息的教學策略研究

合理呈現(xiàn)信息的教學策略就是從利于學生信息接受的角度安排教學信息的呈現(xiàn)方式,以促進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高效表征的教學策略。從教學的角度,為便于學生的信息加工,還有一個怎樣將信息合理的呈現(xiàn)出來的問題。研究告訴我們,根據(jù)內容的需要和條件的許可,要盡可能地使用多種媒體來傳播教學信息,以增強信息的可接受性。同時還要注意,不管使用什么樣的媒體,教學內容都需解決系統(tǒng)化和結構化的合理性問題。即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高效表征,教學內容不能以彼此孤立的、散裝態(tài)的面目呈現(xiàn)。學生頭腦中的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一方面來自學習之后的整理,另一方面也來自源頭上的信息輸入。如果教師在課前不能夠將知識作以系統(tǒng)的結構化的處理,而且把一個一個的概念、一個一個的結論散亂的擺在學生面前,學生不知道該想些什么、怎樣去想,茫然地跟著教師聽,這種學習是被動和低效的。因為等教師講授了知識,學生才恍然大悟遠不如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沿著知識的脈絡去思考和探索??朔W生茫然現(xiàn)象的教學策略之一就是向學生交底,交給學生章或節(jié)的學習路向圖。交給學生章或節(jié)的學習路向圖,就是要讓學生在開課伊始就能明白學習的思路或者是所要解決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有利于他全局在胸,處處主動的去思考。

如學習元素周期律時,可先一些預備知識:周期性變化、元素性質的所指、元素—單質—化合物性質間的關聯(lián)性;要求學生認真理解元素原子結構的周期性變化這一重點內容。經過這樣不費時也不費事的鋪墊,再去學習元素周期律,學生的思路清晰,理解和歸納課本知識都較輕松和容易,有效的消除了因學生思路混亂造成知識對接性差的困難狀態(tài)。還有,給綱要信號式的板書留有一席之地。隨著計算機輔教手段的廣泛使用,板書似乎被擠出了課堂,其實板書有板書的優(yōu)點,特別是那種既點清知識內在關系又能靈活多變的綱要式板述在教學中還應有一席之地。

4.結束語

對中職化學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 其目的是為了給中職化學教師一個良好的教學策略借鑒,幫助同行們更高效的進行教學,培養(yǎng)出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陶春華.中等職業(yè)學校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9.

[2]胡苗霞.中職化學教學改革的探究[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23):24-25,28.

第4篇

一、根據(jù)教學目標構思教學策略

化學教學目標,通常指與學生智力發(fā)展有關的認知目標,與學生情緒體驗相聯(lián)系的情感目標以及與學生實驗技能發(fā)展有關的技能目標。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時首先必須明確:通過教學,學生在本單元、本課時中必須達成什么目標;怎樣去努力達成這些目標?其次必須考慮對目標教學效率的評測和調控等等。

1.就認知目標而言,在教學時必須注重以下策略:(1)因教學時間和知識體系所限,期望學生在本單元的所有內容上達到較高的認知水平是不現(xiàn)實的,這就要求教師選出那些對促進學生形成教育水平的思維能力有價值的知識點(也稱重點),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對那些只求“常識性了解”的知識點到即可。(2)從理論上講,學生要達到較高水平的認知,必須從較低水平開始。但所有重點知識的較高認知水平(如綜合水平)無一例外地由低到高逐級推進,機械而費時,并不是最優(yōu)的教學路線。這就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作系統(tǒng)設計,除縱向深入外(如從“摩爾”概念到有關摩爾的綜合計算),必須注意橫向遷移(如從化學平衡計算到電離平衡計算),簡縮學生的思維歷程,力求提高教學效益。(3)因學生接受能力所限,有時同一知識點往往分階段重復出現(xiàn)(如“氧化-還原反應”等),其難度、深度和復雜性也相應提高。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區(qū)分同一知識點的單元目標和最終目標,在教學進程中把握分寸,適度地加深和提高。(4)認知目標是否達到,必須配以針對性的測驗。測驗的編制應以目標為依據(jù),教什么,考什么。

2.就情感目標而言,涉及到思想品質、道德情操、情感態(tài)度、動機興趣、意志個性、行為習慣、價值觀念等,需通過多方面的作用方可“潛移默化”。因此,情感教學必須重視以下策略:(1)充分挖掘化學教材本身蘊藏的大量情感因素,恰到好處地插入一些激發(fā)學生情感的事例,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他們逐漸從被動地接受、作出反應到主動追求,形成價值觀念,直至“內化”成品質。(2)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自身的情感,言傳身教,使學生感受到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的積極情感和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促發(fā)他們形成良好的態(tài)度和個性品德。

3.就技能目標而言,化學教學中側重表現(xiàn)為實驗操作技能和相應的心智技能。在技能教學中必須考慮以下策略:(1)教師要在“怎樣做”的指導上下功夫,以規(guī)范動作引導學生模仿,掌握操作要領,并不斷強化,使之趨于熟練。(2)幫助學生明確“為什么這樣做”,注意協(xié)調身體的肌肉活動和大腦的思維活動,學會邊動手、邊觀察、邊分析,啟迪學生結合實驗現(xiàn)象積極進行科學思維。(3)設計實驗習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給他們提供必要的練習機會。

二、根據(jù)教學原則構思教學策略

化學教學原則是化學教學規(guī)律的反映,也是設計教學策略的重要依據(jù)。教學原則包含的內容很廣,層次也不同。常見的教學原則對任何學科的教學均有指導意義,如目的性和方向性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原則、教為主導與學為主體相結合原則、傳授知識與發(fā)展智能相結合原則、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xié)同發(fā)展原則等等,這些原則在化學教學設計時都應考慮到。將一般原則與化學學科特征、化學教學經驗融合后提煉而成的教學原則,則是具有明顯學科性和教學指向性的指導性策略,如實驗引導與啟迪思維相結合、歸納共性與分析特性相結合、形式訓練與情境思維相結合、年齡特征與化學語言相適應等等。

1.實驗引導與啟迪思維相結合,要求教師組織、運用好各種實驗,充分發(fā)揮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中的獨特作用。這里講的“實驗引導”,指的是在學生做實驗、觀察演示實驗和實驗掛圖以及聽教師講述實驗史料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具體、生動的事實,活躍學生的思維?!皢⒌纤季S”往往與“實驗引導”同步進行,教師必須及時提醒學生重點觀察什么,怎樣觀察等等,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深入。同時,抓住實驗中出現(xiàn)的典型現(xiàn)象適時穿插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例如,“當少量金屬鈉投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為什么不下沉,反而浮在水面上激烈反應并熔成小球?”“硝酸鉛固體加熱分解得到的混合氣體中氧氣僅占20%,但為何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即可立即復燃?”等等。引導學生從觀察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的宏觀現(xiàn)象入手,進行科學思維,有助于掌握物質的本質屬性和變化規(guī)律。

2.歸納共性與分析特性相結合,要求教師在歸納共性的同時,注意揭示特性和反例,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完備的知識、面對繁雜的化學事實,歸納是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例如,元素周期律正是在歸納氫、氧、碳、氯、硫、鈉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基礎上形成的。通過研究典型、歸納共性,可以使許多復雜、離散的化學知識變得簡單、有序。但是,隱藏在共性背后的特性既是教學的難點,也是學生常見的知識障礙,因而切不可忽視。例如,硫酸除酸的通性外,必須研究濃硫酸的氧化性、脫水性和吸水性三大特性;鹵素的一些通性不能兼顧氟,必須強調氟單質及化合物的特性;講解羧酸的共性時,不能忽略甲酸具有醛基的特性;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隨化合價的升高而增強,但氯的含氧酸卻反之。處理好共性與特性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3.形式訓練與情境思維相結合,要求教師重視解題模式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在基礎階段,“定套路、講例題、做習題”的形式化訓練必不可少,有助于學生形成扎實的解題基本功。例如,化學計算種類繁多,但“列已知、設未知、找關系、解方程”這一基本格式有廣泛的適用性,經常性的規(guī)范化訓練,能完整而清晰地反映學生解題的操作程序。又如,對一些復雜的化學問題,借助“差量法”,“守恒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等技巧予以簡化,能提高解題的速度。但是,平時教學如一味追求“技巧”或某些“萬能公式”,不免使學生的思維因定勢而“鈍化”。偏重形式訓練,會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難以適應變化中的化學問題。“情境思維”是針對形式訓練的不足而提出來的,所謂“情境”實質上是問題的背景信息。當問題情境涉及的知識或方法在中學化學教材中沒有明確的“落點”,有的甚至是最新的化學發(fā)現(xiàn)或實驗現(xiàn)象的原始記載,隱含的化學規(guī)律往往需要學生通過“現(xiàn)場自學”的方式去提煉,無法從平時的形式化訓練所積累的經驗中找到解題的“支撐點”。因此,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靈活、開放的化學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學會情境思維,即較少地依賴熟悉的解題模式而通過閱讀、組合、類比、聯(lián)想等方式加工信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

4.年齡特征與化學語言相適應,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有計劃地運用化學語言體現(xiàn)化學思想?;瘜W語言系統(tǒng)的形成,是化學有別于其它學科的又一特征,它既是交流化學信息的載體,又是化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簡單到復雜、由表及里的方式逐步引入化學語言以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結構,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階段,多用生動、具體、淺顯的自然語言和比喻、列舉等形式說明化學概念;先學會用文字表述化學反應,再逐漸過渡到符號組合。到高年級,化學概念、原理和反應的敘述趨于簡約、概括,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采用化學語言概括化學過程,描述物質結構將逐步成為一種主要方式。

三、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構思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是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并能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因而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與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τ嘘P。教師必須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顧”為制定教學策略的準則,在掌握知識的程度、能力發(fā)展目標的高度、教學節(jié)奏的強度、習題和測驗的難度等方面做到“適度”,既不使學生因畏難而放棄努力,也不讓學生因“吃不飽”而挫傷積極性。從發(fā)展的眼光進行教學設計,使一定的難度和高度恰好“落腳”在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克服和達到的潛在能力上,使他們經常處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情境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并視學生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課堂教學速度和習題訓練強度。在具體操作上要各有側重:

1.對優(yōu)等生居多、整體學習水平較高的班級而言,由于學生有較豐富的知識積累和較強的形成“思維鏈”的能力,因而可考慮采用明(直接了當引出課題)、快(教學節(jié)奏強)、多(問題呈系列)、變(習題變式豐富)等方式進行教學,立足基礎,重在引伸,啟迪學生的思維向縱深方向發(fā)展,教學測評的重點放在思維的敏捷性、獨創(chuàng)性和解決問題的質量上。

2.對學習基礎和發(fā)展水平中等的班級,教師必須重視課本,按教材本身的內在邏輯有序地組織教學,力求通過多種方式理清知識線索,挖掘知識內涵,形成知識網絡;注意方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對整體學習水平較低的班級,重在三方面考慮教學策略:一是通過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方法啟迪學生思維;二是對教學內容作精加工,采用“小步子”方式循序漸進,經?!盎仡^觀望”,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的難易程度以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三是發(fā)現(xiàn)學生因新舊知識“銜接”不良難以遷移時,教師應即時制定針對性的復習對策,如講解“中介性”知識幫助學生“過渡”,要求學生自學指定材料,課堂提問、書面作業(yè)和補充實驗等,以彌補不足。對降低要求情況下仍然困難較大的學生,教師應予個別輔導。力求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方式的交替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此外,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因思維能力上的差異,制定教學策略時也應分別對待: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雖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仍以經驗型抽象思維占優(yōu)勢,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實驗、圖表、實物、模型、參觀等直觀手段的作用,盡量做到從實驗現(xiàn)象和實物展示中揭示化學概念,解釋化學反應導出化學原理,也可結合化學游戲、自編卡片、口頭競賽等形式將相對集中、抽象和枯燥的化學用語變得分散、具體和充滿樂趣。對高中學生而言,理論型抽象思維逐漸占優(yōu)勢,思維的獨立性、學習的自覺性和自我評價能力有所加強,因而教學設計可考慮增加理論分析和專題討論的比重。到高中階段后期,學生的思維水平已接近成年人,教師要多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勵他們獨立進取、積極創(chuàng)新。

轉貼于 四、根據(jù)知識內容構思教學策略

不同類型化學知識各有特點,在制定教學策略時應予考慮。

1.對化學基本概念而言,力求講解通俗又不失科學性,重點放在分析定義的關鍵字詞,揭示概念的內涵,引導學生列舉概念的外延,從而把握概念的本質特征。有關物質性質、變化、實驗等方面的概念,宜突出直觀,注重實驗引導;有關物質微觀結構方面的概念,宜采用形象比喻、模型展示、掛圖分析等方式講解;有關化學量、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方面的概念,可通過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等途徑,強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2.對化學基本原理而言,因其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教學時必須分兩步走:一是講清原理,要求教師抓住學生直接感知到的具體實例進行歸納,或通過演繹的方式進行聯(lián)系,以引出新的化學原理,講解時力求突出形象性和論證性,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理解原理,嚴格的推導幫助學生掌握原理。二是應用原理,在講清原理內容的基礎上,要求教師結合各種化學問題,特別是一些實際問題,運用化學原理去分析并作出合理的闡釋。值得指出的是,在應用原理之前必須使學生明確原理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3.對無機元素化合物知識而言,根據(jù)其比重大、分布廣、內容雜等特點,可采用多種策略進行教學:對能通過實驗驗證的內容,盡可能讓學生形成感性認識;對難以用實驗證明或理論解釋的反應,教師必須用肯定的語言介紹;可以通過同族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進行相似類推的知識,在講清共性的同時必須指出差異;對可以通過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去解釋的反應,要重視理論的指導作用;對相互聯(lián)系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盡可能按章或單元作及時的小結,串成“系列”或連成“網絡”;對那些與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相關的知識,教師應充分挖掘利用,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對有機化學知識而言,根據(jù)其按官能團編排的特點,教師首先必須將重點放在官能團的結構特征及其對反應性能的影響上,運用實驗或模型引導學生認識典型物的化學性質,并由此引伸出同類官能團構成的有機物的共性;其次,同中求異,解析某些有機物的特性;再次,了解同類有機物的通式、命名和同分異構現(xiàn)象,幫助學生學會運用通式進行計算和推理,寫出規(guī)定條件下某分子式所代表的各種可能的同分異構體。

5.對化學實驗而言,總的要求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實驗心理品質。實驗類型不同,教學策略也有差異:課堂演示實驗要求教師結合實驗現(xiàn)象設置一系列問題,啟迪學生思維;邊講邊實驗,要求教師配合教學適時下達實驗指令、巡視學生實驗、控制教學進度;學生分組實驗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實驗前的指導,課前檢查提問,課中巡回指導,課后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驗記錄寫出實驗報告,分析實驗現(xiàn)象,揭示實驗本質。

6.對化學計算而言,教學設計時必須考慮如下策略:一是引導學生明確化學計算的化學依據(jù),如化學反應、化學定律和化學公式等,以此獲得化學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合理推斷的前提條件,以區(qū)別于單純的數(shù)學計算;二是訓練學生運用教學工具的能力,包括建立等量關系、方程變換、數(shù)字運算、估計簡化、過程表達、答案檢驗等,使學生熟練化學計算的規(guī)范格式;三是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和思維策略,使學生通過計算了解更多的化學思想;四是改變化學計算相對分塊集中的編排,分散難度,逐步提高,在定性為主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中逐課落實計算,以計算帶知識,以知識促技能。

五、根據(jù)學習反饋信息構思教學策略

來自課堂提問、書面作業(yè)及各類測驗中有關學生掌握知識程度和形成能力水平的信息,對教學策略的制定至關重要。

1.課堂提問,根據(jù)學生的表情、踴躍程度和抽查結果,可粗略地估計出全班同學對問題的理解。當大多數(shù)學生對問題一籌莫展時,必須考慮到問題的要求是否超越了學生的實際水平,此時可作適當提示以縮小范圍,或設計系列問題逐級推進,消除學生的知識和思維障礙。當大多數(shù)學生對問題充滿信心并能輕易作出正確解答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將問題進行轉換或進一步延伸,將學生的思路繼續(xù)引向深入。例如,對問題“在碳陽板和鐵陰板構成的電解池中電解飽和食鹽水,得到什么產物?”而言,因教材中有詳細敘述,學生容易把握,如教師繼而再問“當將電源接反繼續(xù)電解較長時間,可得什么產物?”,則轉換成難度較大的一個新的問題情境。值得指出的是,課堂提問容易導致學生一系列的心理變化,尤其是伴隨焦慮、緊張引起的思維與語言障礙,因而要對反饋所得信息的可信度作出正確的估價后再決定采用何種策略進行教學。

2.書面作業(yè),是反映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主要信息來源,也是教師教學調控的重要依據(jù)。當批改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存在共同的錯誤時,應及時制定整體補救措施,如新課之前先作針對性的復習、作業(yè)講評并作舉一反三的練習等。對個別成績突出和學習困難較大的兩類學生,集體輔導難以得到理想的結果,此時在作業(yè)評語上對優(yōu)等生應提出更高的要求,補充一些能力型題,對差生則給予更多的鼓勵和幫助。因人而異進行個別化教學,將收到更好的效果。

3.教學測驗,當學生在某些試題上普遍得分較低時,意味著這些試題所對應的目標并未達到,因而教師必須及時分析原因,是有關的知識本身難度較高,還是自己在教學中沒有講清關鍵,再以此確定是降低目標要求使之符合學生的實際,還是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予以“補償”。當測驗告知多數(shù)學生確實存在學習“癥結”時,可根據(jù)測驗提供的問題序列進行“定位”并查找原因,繼而有指向性地實施矯正訓練策略。當測驗所反映的是思路或方法方面的不足時,教師必須結合問題,引導學生從幾種可供選擇的解題方案中找出最優(yōu)的思維路徑,在求異、求簡、求新和思維變通性上下功夫,使他們形成明確的觀念:許多比學問題的解題思路并不是唯一的,粗讀題目即將思路“固化”在文字表述上,往往“欲速則不達”,只有仔細審辨、上下連貫,靈活運用化學原理,方可找到最優(yōu)思路。

六、根據(jù)教師的優(yōu)勢能力構思教學策略

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學的方法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補償可能性,因而同一種任務可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來解決。這往往要靠教師發(fā)揮其長處”(巴班斯基著,論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 15頁)。這里所指的“長處”,就是教師的“優(yōu)勢能力”。任何教學策略最終要靠教師去實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自身的能力,因而在充分考慮諸多因素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仍應“揚長”發(fā)揮。例如,善于表達的教師,可通過生動起伏的講解,扣人心弦,設疑解疑,突破教學難點;善于動手實驗的教師,可以在學生困惑時推出一些新奇的小實驗,既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又從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和推理中導出教學的重點;善于繪畫的教師,則可利用鮮明、形象逼真的板畫,勾畫出所要認識的化學現(xiàn)象的外在形態(tài)和微觀特征;善于分析的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思維坡度較大的化學問題,引導學生從復雜的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中逐步理清頭緒,激起探索的欲望,將思維推向。

以上六方面探討了如何構思化學教學策略,從中概括幾點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1)化學教學策略的制定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它既要考慮教學的基本模式,又要根據(jù)教學實際中諸多的動態(tài)因素去不斷地調整模式,將已有經驗、理論預測、教學風格和教學機智融于其中,從而形成更具操作性、指導性的教學策略,同時也為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提供良好的基礎。

(2)化學教學策略的構思是基于“如何教好”這樣一個前提展開的,往往由教師本人根據(jù)對各種教學因素的綜合認識和本人所長而設計,“教無定法”在這里同樣適用:不同教師對同一課題和相近水平的學生可能形成明顯不同的教學策略,有時同一教師選用不同策略去完成某種教學任務也能獲得相同的效果,這就是教學策略的靈活性。

第5篇

關鍵詞:形成過程;學習策略;認知矛盾;類比同化;變式訓練;螺旋上升

文章編號:1008-0546(2012)05-0009-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03

化學概念是化學知識體系中重要的內容,是學習其他化學知識的基礎。化學概念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化學知識的學習。研究化學概念的教學策略,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下面根據(jù)化學概念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概念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注意概念的形成過程

根據(jù)教育心理學的有關理論,知識的理解一般要經過兩個階段:對學習內容的直觀和對學習內容的概括。對學習內容的直觀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得感性知識的活動,它主要是使學生對知識形成形象化的理解和表征,是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作感性加工的階段。對學習內容的概括是指將對學習內容的直觀獲得感性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等加工,最后獲得對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的認識,是獲得理性知識的活動。所以概念的形成一般也要經過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兩個過程,對概念的感性認識是對概念真正理解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對概念的感性認識主要是在直觀中完成,直觀一般分為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所以在學生初始學習概念時,要根據(jù)學生先前知識經驗,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呈現(xiàn)給學生直觀、形象的感性概念知識,讓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去偽存真,構建對新概念理解。如“化學鍵”是個摸不著、看不見的抽象概念,在學生初始學習時,我們可以聯(lián)系生活,先給學生一個具體的認識:水在常溫下都可以變成水蒸氣,在0℃以下可結成冰,水的三態(tài)變化是物理變化,水分子不變,水在電解或2000℃以上可變成氫氣和氧氣,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但金剛石很堅硬,而石墨較軟;然后播放氯化鈉受熱熔化的錄象、用Flash播放原子間的吸引和排斥等直觀的動畫,讓學生初步認識化學鍵;最后讓學生分析化學鍵的特征信息,將有關的知識抽象化后形成化學鍵的概念。

二、引導學生注意概念學習的策略

1.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內涵是指概念的本質屬性,而概念的外延則是指概念的適用對象、范圍等。如在習題中經常出現(xiàn)的“四同”(同位素、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構體)問題,是學生易混淆的幾個概念,如果我們能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來給予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外延來分析,“同位素”討論對象是原子,“同素異構體”討論的是單質,“同分異構體”與“同系物”討論都是化合物(中學一般指有機化合物)。如O2與O3是單質,而“同分異構體”與“同系物”討論對象是化合物,所以兩者不可能互為同分異構體或同系物,“同位素”討論對象是核素,也不屬于這一范疇。如果給出的討論對象屬于我們討論范疇,我們再從內涵來分析,“同位素”要求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或質量數(shù))不同,“同素異構體”要求同種元素組成,結構不同,“同分異構體”要求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同系物”要求結構相似(一般含有官能團的種類、個數(shù)及連接位置都必須相同)。

2.引導學生注意概念所描述的現(xiàn)象與本質的關系

有些概念的描述與其所包含的本質有很大的區(qū)別,有的學生只抓現(xiàn)象不看本質,就容易被搞糊涂。如“電解質”的概念:“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學生對SO2溶于水中能導電,錯誤認為SO2是電解質。其實,SO2溶于水能導電的本質原因是其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電離出一些離子導電,SO2本身不能電離出離子,所以不是電解質。電解質本質上要求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自身能電離出離子才可以的。

3.引導學生從類屬加以比較

在概念習題的教學中,精選概念習題,通過不同概念的對比,讓學生搞清楚相近概念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即類屬關系。如在有機化學學習中,學生對芳香烴、芳香族化合物、苯的同系物、烴等幾個概念有些模糊,如果我們能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概念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要求學生從包含與被包含的角度來分析,畫出直觀圖表(如下圖)來顯示類屬關系,學生就會一目了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制造認知矛盾,“”學生認知不足

從心理角度看,凡經過否定質疑的知識,在學生中才有較高的確信度,才有深刻的印象。教師在概念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能引起學生產生認識沖突的教學情境,使其作蠶自縛,不能“突圍”,在自困中反省,從而達到正確順應新概念的目的。如定義電池負極時,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活潑金屬一定做原電池的負極,對于這一問題,教師也不要急于解釋,可用鋁及鎂做電極,分別用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做電解質做原電池的對比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電流方向,直面實驗事實,通過分析、對比、綜合,從本質上認識電極,構建自己的科學概念。

四、多角度變式訓練,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知識的整合與深化理論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習得的知識,可以有許多不同層次的理解水平。對于概念的學習,僅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與解釋水平是不夠的,只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才能有利于學生今后的遷移和運用。教師應幫助學生從眾多的比較中來理解、掌握相關的概念。有些概念的描述與其本質有些區(qū)別,導致有些學生只抓現(xiàn)象,不見本質。如有些學生認為,CaO的水溶液能導電,CaO是電解質,SO2的水溶液也能導電,SO2也是電解質。所以,為了加強學生對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真正理解,我們可設計如下的問題來多角度變式訓練,讓學生構建對概念深刻理解。

問題:

1.Cu能導電,銅是電解質嗎?氯化鈉水溶液能導電,氯化鈉水溶液是電解質嗎?為什么?

2.SO2的水溶液能導電,SO2是不是電解質?

3.CaO的水溶液能導電,CaO是電解質嗎?為什么?

4.什么是電解質,什么是非電解質?

5.Cu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嗎?SO2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嗎?

6.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相同點在哪里,不同點在哪里?

7.該物質不是電解質必定是非電解質嗎?

8.該化合物不是電解質一定是非電解質嗎?

9.電解質有哪些分類方法?強電解質一般有哪幾類物質?

10.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本質區(qū)別是什么?強電解質的導電能力一定強嗎?

五、通過類比,引導學生同化新概念

建構主義認為,教師應把學習者的舊有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關注學生的心理結構和信念基礎。在抽象概念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將學生貯存在長期記憶中的儲備知識轉移到短期記憶,縮短學生已有儲備知識與新的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撮合學生將已學概念與新概念進行類比,把舊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來構建新知識。如“物質的量”是個抽象的概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思維障礙,我們可做如下的引導:

【快樂回憶】1.同學們在初中學習了1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10-23克,試計算12克碳有多少個碳原子?一桶水有多少個水分子呢?

2.用“個”為單位來表示宏觀物質中含有微觀粒子的個數(shù),方便嗎?

3.如果我們用“毫克”為單位來表示水泥廠的年產量,方便嗎?如何表示更方便?從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發(fā),如何表示宏觀物質中的微觀粒子數(shù)更方便?

4.物質的量與常見物理量的類比。

【閱讀思考】

閱讀課本,談一談你對物質的量與摩爾的理解與認識?

第6篇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學化學;教學策略

Chemical Teaching Strategy

Zhang Su Xuan

【Abstract】In this era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not only about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students, but also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teachers are constantly learning, trying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spirit and philosophy of the new curriculum, expectations can be better used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talked about for the basic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Some Experience.

【Key words】Quality of education; Chem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能力決定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國際競爭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國民素質的提高、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依賴于教育,基礎教育階段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關鍵階段,因而中學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重任。中學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及現(xiàn)代教學手段著力尋求實施素質教育下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改變以應試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的發(fā)展打基礎,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出跨世紀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有利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樹立批判精神,能權衡地對接觸的知識進行判別,明確學習方向、目的,對學習充滿興趣和信心,形成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優(yōu)秀品質。

首先,要使學生明白學習化學的意義。學習化學知識不是簡單地做練習題,也不是單純地為了應付初高考?;瘜W與我們息息相關,學好化學知識,也是愛國主義的一種體現(xiàn)。例如,在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對周邊環(huán)境的認識,可以意識到隨著區(qū)域的不斷開發(fā),各種各樣的污染不斷加劇,資源不斷消耗,環(huán)境不斷惡化,促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其次,要使學生明白學習化學應該成為一種滿足自我的需求,可以利用化學知識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例如,很多人都知道,飯后桌子上的油漬用酒去抹掉比用水管用許多,這就是化學反應在我們身邊的體現(xiàn)。有了這種需求意識,學生便不會再硬著頭皮為了考試而學,而是把學習化學知識當成一種樂趣,對學習化學保持一種好奇、渴望的態(tài)度。

最后,要使學生明白學習化學知識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在這一點上,化學老師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少而精的作業(yè)往往比多而雜的作業(yè)更受學生歡迎,更能提高學習效率。作業(yè)太多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題海戰(zhàn)術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適得其反。作業(yè)雖少,但只要精煉,恰到好處,便能事半功倍,取得較好的效果。學生利用多余的時間可以自由地思考、了解與化學有關的相關知識,拓展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也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膶W習方法,真正使自己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學生。

2. 掌握化學課堂教學的應變技巧

(1)繞道迂回,調節(jié)難度。 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當原來設計的問題失去對學生思維的鍛煉效能時,應及時調節(jié)難度。如果原來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大,要適當變換角度或適當補充鋪墊繞道迂回,放緩思考的坡度或化難為易;如果原來設計的問題過于淺易,要追加問題,以調節(jié)難度,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的。

(2)因勢利導,變被動為主動。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使課堂陷入被動,這時可想辦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因勢利導,把出現(xiàn)的事情與教學聯(lián)系起來,扭轉被動局面,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 沉悶的課堂氣氛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但過于喧嘩的課堂又難以使學生冷靜思考。教師應及時把握教學中學生的情緒,及時調控課堂使學生的思維保持興奮活潑狀態(tài)。如在課堂教學中,將實驗設計得更具有突發(fā)性,儀器安裝更具有審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將思考題設計得具有連續(xù)性、階梯性、跳躍性;教學語言的選擇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懸念的巧設和思維路徑的變異等都是創(chuàng)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有效途徑;當機立斷,對癥下藥。當學生的發(fā)問或回答出乎意料,而根據(jù)要求必須做出明確回答時,應當機立斷,給予果斷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復,以避免因猶豫不決而帶來的課堂混亂和學生思想上的彷徨。

(4)善于反詰和回避。 當學生所提問題的實質要澄清,或者問題的依據(jù)不明確時,要善于反詰,讓學生在新的條件下思考。如當有學生問:碳酸鈉溶液遇無色酚酞試液變?yōu)榧t色,碳酸鈉屬于堿嗎?反詰的問題是:碳酸鈉中含有氫氧根離子嗎?如果學生所提問題不屬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以后學習中還要研究)或重點時,應予以回避,可以婉轉加以說明,適可而止,避免節(jié)外生枝,糾纏不清,小題大做,喧賓奪主,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傊荒茏寣W生牽著鼻子走,教學的主動權應始終控制在教師手中。

3. 課外活動中強化環(huán)保教育 把環(huán)境保護教育與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以適應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和興趣愛好廣泛的特點,激發(fā)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主動性,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用先進的科學知識指導工業(yè)生產,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保護環(huán)境,美化地球。

為了使環(huán)保教育更結合生產實際,我利用課外活動和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到一些工廠去參觀。如參觀制藥廠,首先讓學生知道制藥廢水已成為重要的污染源,其次向學生介紹制藥廢水的處理方法,通過現(xiàn)場對比,讓學生了解各種處理方法的優(yōu)劣,寫出有關環(huán)保方面的調查報告,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提出合理的工藝優(yōu)化方案;組織學生成立化學興趣小組,利用閑暇時間對空氣及附近工廠的廢水進行采樣分析化驗,當學生觀察到排放出來的廢水使周圍的水變色,使池塘中和小河中的魚蝦死亡時,不僅會感到污染就在自己身邊,而且認識到污染危害的嚴重性。同時引導學生尋找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污染,找出污染引起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等。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親身體會到污染的危害性。我指導學生開展環(huán)??萍蓟顒樱焕煤诎鍒蠛蛪蟮冗M行宣傳和展覽日常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的實例。如節(jié)約能源,節(jié)約用水,不亂扔廢舊電池,使用環(huán)保購物袋代替塑料袋,不使用毒性大的殺蟲劑,勸告父母少開車,使用無氟冰箱,拒食野生動物,少用罐裝食品及飲料,使用無磷洗衣粉,多植樹造林,等等;聘請環(huán)保部門的專家來校作講座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擴大環(huán)保教育的影響,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結合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加深學生對環(huán)保意義的認識,利用3月12日植樹節(jié)、5月31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等紀念日,提高學生對環(huán)境管理和環(huán)境文化方面的認識。

總之,新課程改革既是一次挑戰(zhàn),又是一次機遇,教師只有適應新課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體驗、認知結構,科學地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貼近社會生活,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技能和方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劉運華.中學化學中的素質教育途徑探析.科技信息,2010.24.

第7篇

關鍵詞:基礎化學;非化學專業(yè);專業(yè)特色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也逐漸從原來單一的知識傳授模式向現(xiàn)在的全方面人才培養(yǎng)模式轉變,這種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使得化學課的性質也發(fā)生了轉變[1]。因此,高校教師在進行非化學專業(yè)基礎化學教學時,就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一、河北農業(yè)大學渤海校區(qū)基礎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河北農業(yè)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渤海校區(qū)在食品類、海洋科學類和水產養(yǎng)殖類專業(yè)中開設了基礎化學課。目前,基礎化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如課程內容較多,而課時安排相對較少;再如,面對不同的開課專業(yè),該類課程的教材、課程大綱、考核標準均相同,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忽略了不同專業(yè)對化學基礎知識的不同需求,無法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色完成基礎課與專業(yè)課的銜接[2]。

二、非化學專業(yè)基礎化學的教學策略

(一)針對專業(yè)特點選擇教學內容

從各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及培養(yǎng)方案來看,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需求及應用存在明顯差異。食品類專業(yè)其培養(yǎng)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學課程包含儀器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而基礎化學課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是食品類專業(yè)學生學習化學課程的基礎。海洋類專業(yè)其培養(yǎng)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學知識包括化工原理、儀器分析、化工熱力學以及海洋化工技術,而基礎化學課程中分析化學是儀器分析化學的基礎課程,無機化學中化學熱力學部分、化學動力學部分以及四大化學平衡等內容是學習化工原理以及化工熱力學的先行知識。相對來說,該類專業(yè)的學生對有機化學知識的需求較少。養(yǎng)殖類專業(yè)對化學知識的需求側重于化學物質的分析及生化分析,其培養(yǎng)方案中涉及到的后續(xù)化學課程主要包含動物生物化學、水產動物藥學與藥理,該類課程的開展需要學生以部分有機化學的內容為基礎知識。根據(jù)不同專業(yè)對知識的需求及使用情況,可以將授課內容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全書詳細講解層次,其適用對象主要是食品類專業(yè)的學生,該類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需求程度較高,化學知識在后續(xù)課程的應用面積較廣。因此,可對基礎化學三門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全書講解;第二層次為部分講解和部分自學層次,該層次的適用對象主要是海洋科學類專業(yè)的學生,該類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有一定的需求,但其聯(lián)系又不是十分緊密,對知識的把握重在理解,而非以此為基礎的應用;第三層次為側重講解和廣泛性自學層次,該層次的適用對象主要是水產養(yǎng)殖類專業(yè)的學生,該類專業(yè)的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內容需求較大,而其他化學內容則僅限于簡單的了解。因此,該層次的授課則側重于有機化學的講解與學習。

(二)授課模式的改革

教師應根據(jù)各類別學生的專業(yè)特色及實際情況,逐漸轉變傳統(tǒng)課堂講授模式,將理論知識和專業(yè)需求及實踐情況相結合。此外,該類教學活動的授課對象均是非化學專業(yè)的學生,這類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十分薄弱,所接觸到的化學知識也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此為切入點,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以知識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在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勢必要根據(jù)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學習內容要求等合理設置考試方式,可以采取課堂作業(yè)、實踐情況及試卷考試按一定比重結合的方式給出學生的最終成績[3]。由于學生的教學層次不同,各類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也應不同,如對于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要求較多的專業(yè),應增大試卷成績在總成績的比重;而對于側重知識理解的專業(yè),則應增加實踐及課堂作業(yè)在總成績中的比重。

三、結語

采取分類針對性教學,能夠結合我校的現(xiàn)狀實際考慮不同專業(yè)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需求,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因專業(yè)而教,與學生的發(fā)展及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相適應。

參考文獻:

[1]何娉婷.淺談非化學類大學化學教學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2009(2):122-123.

[2]陸時洪.大類招生下非化學專業(yè)《分析化學》課程分類教學模式探索[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37(3):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