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物科學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17 16:19:07

序論:在您撰寫生物科學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生物科學的重要性

第1篇

新《課程標準》確定的課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其中的“倡導探究性學習”是舊課程當中最缺少的??茖W探究作為發(fā)現科學事實、揭示科學規(guī)律的過程和方法,在科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知識,還要使學生習得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目標才能落到實處。所以,在生物教學中貫徹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現代生物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顯然,生物科學素養(yǎng)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必須改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就要變學生被動的聽講為動手、動腦的主動參與活動。而科學探究活動有利于知識的建構,有利于技能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的形成,特別是在探究活動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培養(yǎng)實踐能力,使提高全體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目標落到實處,并為不同潛質的學生提供了選擇和發(fā)展的空間及機遇,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實驗、收集、分析和解讀數據、推理、判斷和反思等探究活動中,既能理解、掌握和應用知識,又發(fā)展了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還將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富有個性化,對情感的體驗、科學態(tài)度的養(yǎng)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課程標準中把科學探究列為我們生物教學理念中重要的一個方面來倡導,就是要求我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予以貫徹。面對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三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不可偏廢。它既是課程和教材改革的理念,也是指導教學實施的基本理念。我們可以用它來規(guī)范自己的教學行為,用它來啟迪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

其次,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在好奇心驅使下,以問題為導向、學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這是根據青少年身心特點提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茖W探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幾個方面:第一,要結合課標,探究后要求學生闡明問題、方法、對照組、變量的選擇與控制、實驗的誤差,要求他們對指導科學探究的概念和理論框架進行思考和說明。高中學生的探究活動最終應該構造出一種解釋方案或一個模型,同時要求他們的解釋更加精致。根據學校、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適當的探究目標和計劃,制定計劃時要注意一定的梯度和難度。第二,確定適當的教學方法。適合探究的內容才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學。如:陳述性知識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實驗性知識、策略性知識采用完整探究。具有足夠的探究資料才采用探究式教學,否則將造成無病的尷尬狀態(tài)。第三,收集整理相關信息資料。一個課堂無法探究較大的題目,我們需要把探究題目變小。為了能夠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準備足夠資料和整理有用資料是很必要的。第四,尋找合適的探究點,設計探究問題。教師計劃讓學生做的探究活動、所探究的問題應當是學生渴望知道答案的問題,探究所用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當是學生基本具備或經過學習可以具備的。在具體實施探究活動中,更要注意“度”的把握,既不能讓學生感到無從探究,又不能讓活動過分活躍。

最后,作為教師,帶領好學生完成科學的探究活動,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思考的??茖W探究也是需要科學方法的,包括哲學層次的方法、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學科內的特殊方法。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要在生物課中重點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觀察、實驗、調查等獲取經驗材料的方法和推理、判斷、分析、綜合等思維方法?,F代生物實驗教材重視科學方法教育,但不是孤立地講授科學方法,而是把科學方法教育與具體的學生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活動領悟科學方法。同時,要組織好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就要掌握好教材規(guī)定的各個探究性活動要求達到的目標的側重點:有的活動是要求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探究的問題的性質并不復雜,結論也是容易獲得的;有的活動需要通過實驗收集證據,重點在如何控制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上。因此,一項探究活動的教學過程,仍然有非常切合實際的、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而且,組織好探究活動,要特別重視探究的過程,而不是結論。想成功組織好探究性學習,教師要學會控制好課堂,要會組織、會制造氣氛、會導課、會提問、會總結和會評價。

總之,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就是要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就是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學生自己主動地提出問題、與同學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探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現代公民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是生物教學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是探索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整合。我們每一名高中生物教師,要意識到探究教學的重要性,意識到教師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助手、引路人、促進者、學生學習的研究者。

第2篇

關鍵詞:實驗課;興趣;效率;主體;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4-0041-01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上好實驗課是探究生物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實驗能使學生直接接觸生物,觀察生命現象,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但在個別學校,由于實驗條件受限,學生完全依靠老師滔滔不絕的講授來獲取知識。結果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對許多非常抽象生物知識無法弄懂,學生只得憑借書面的文字表達和陳述一知半解進行掌握,許多生活現象的解釋顯得蒼白無力,缺乏說服力。因此,要讓學生能夠切實掌握生物知識,就必須借助于實驗教學。我市為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專門開設了中招理化生試驗考試.無形中為試驗課的開展起到了大力的促進作用.實驗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學科的性質決定了生物實驗課的重要性

生物學科又被稱為實驗科學,是因為它的產生、發(fā)展、形成科學的整個過程都是以一定的實驗為基礎的。1665年,英國物理學家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植物細胞,從而將生物學推到一個嶄新的領域。19世紀德國施萊登和施旺通過實驗依靠自身豐富的生物知識提出了細胞學說,奠定了現代生物科學的基礎。同一世紀中葉,達爾文在對野生和家養(yǎng)的動植物進行了調查研究,總結出以自然選擇為中心的進化學說,孟德爾經過八年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了遺傳因子分離和重組的假設。前人在許多生物領域取得的科學成就都是在生物的實驗的基礎上取得的,同樣在生物教學中也離不開生物實驗。

2實驗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觀察、標本的采集和制作等教學手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基礎知識,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和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因為興趣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心理表現,是一個人獲得知識、開闊視野、努力學習的一種強有力的內部驅動力。實驗除了具有真實、直觀、形象、生動和易于激發(fā)學生的直接興趣之外,還具有一種目的性操作活動的特點,使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滿足他們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通過動手動腦,克服種種困難,最后獲得實驗成功,此時由學習成功的喜悅而產生興趣和學習的愿望轉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質和志向。所以說,實驗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演示實驗,它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演示實驗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與否關系重大。演示成功能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以后的教學。如關于吸水失水的演示實驗,它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細胞吸水放水的作用原理,而且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很想自己動手做。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對以后的幾個實驗及教學內容的興趣。學生最喜歡實驗教學尤其是親自動手做的實驗。迎合學生的好奇心理,微觀世界里豐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和神奇的生命現象深深地打動著學生,只要教師加以合理的引導,學生就會對生物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也為今后生物課單調理論知識的學習點燃了星星之火。所以開好實驗課程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獨立解決和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學認識,更有助于今后生物學科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3實驗課有助于學生理解生物概念,掌握生物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在生物教學中有許多原理概念要求學生記憶掌握。然而幾乎任何一個概念原理都是由生物實驗得來的,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識記這些概念和原理,面對目前開放式試題的出現,題型靈活,思維發(fā)散,僅靠以前盲目的背誦是無法達到目的的。只有讓學生了解這些概念是怎樣驗證的,如何得來的,讓學生真正理解它們,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效果。這一過程就是靠實驗來完成的。新課程學習在實驗課中,學生充分利用實驗器具真實地再現概念原理的發(fā)現過程,從而驗證相關知識點。這樣不僅讓學生親自驗證了課本內容,而且動員學生身體的多種感官參與,充分發(fā)揮了大腦的記憶能力,可以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4實驗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點。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其它能力的提高是我們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在生物教學中,通過進行各種實驗活動,是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并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怎樣去獲取知識。就是說教育要成為一種工具,利用這種工具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按照科學的方法思考和對待所遇到的問題。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水平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敏捷、活潑好動的性情,實驗課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場所和機會,讓他們可以親自動手動腦,想一想相關的知識是從何而來的,用自己的想法去驗證課本知識,從而在此過程中掌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鍛煉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在實驗課中學生的眼睛、大腦、手等應同時被調動,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必須借助已有知識通過細心的觀察、合理的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通過觀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物課多是以觀察入手,符合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guī)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親眼看、親手摸、親自分析研究。這樣就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各種能力的提高。

5實驗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觀

任何一項結論、定理都不是說對就對的,而是通過實驗來求證,在長期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同樣,任何一項結論定理都是經得起實驗驗證的。實驗課就要求學生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去做實驗,而不是抱著驗證的態(tài)度去做實驗。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對數據和結果要正確地進行報告填寫,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建立起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6實驗課要敢于放開學生的手、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3篇

    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主要包括:科學觀念,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的實踐能力等方面。生物科學作為由眾多生物學事實和理論組成的知識體系,是在人們不斷探究的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生物課程是自然科學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方面有著重要任務。

    實驗是一種以認識為直接目的的探索活動,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事物、性質和規(guī)律,從而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進入 21世紀以來,生物科學的發(fā)展尤其以現代生物科學理論和現代生物學實驗作支撐。因此,生物學實驗是生物科學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是中學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達成高中生物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和方法。21世紀的人才應該是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高素質的人才,高中生物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具有實驗、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未來社會人才的任務。所以,生物學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基礎,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方法。

    實驗內容是高中生物新課程“內容標準”的重要組成之一。與現行教學大綱相比較,高中生物新課程的實驗內容、數量和類型都有顯著地變化。《標準》中必修1模塊列有實驗5個,探究4個,資料搜集和分析2個,參觀1個?!洞缶V》中列有實驗6個,研究性課題1個?!稑藴省分胁粌H實驗數目多,而且有各種實驗類型,通過這些多樣的實驗可以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例如,通過《標準》中的《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等實驗,培養(yǎng)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觀察能力;通過5、6、8和9等實驗,接受科學探究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通過5和10,培養(yǎng)其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11和12搜集有關細胞研究和應用方面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其中實驗和探究,一方面緊扣學習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涉及多種方法和技能。但是,《大綱》中的6個實驗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比較單一。

    另外,在必修2“遺傳與進化”和必修3“穩(wěn)態(tài)與內環(huán)境”的《標準》中包含的實驗內容和類型也都明顯多于《大綱》,它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領悟假說——演繹、理解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取樣調查等方法,而且對于學生全面領悟科學方法也十分重要?!稑藴省分羞x修1“生物技術實踐”的內容全部是實驗課,共選擇了13項課題,其中包含的具體實驗內容,多數將設計成探究性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收集證據等科學探究的能力,增進學生對生物技術應用的了解。而《大綱》中選修部分僅列有實驗2個,實習1個,形式和能力培養(yǎng)方面都很單一。

    新課程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非常重視能力目標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能夠根據觀察所得的現象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實驗中,經常存在著對實驗最后結果的記錄,而輕視對實驗過程中間出現某些現象的記錄,重視結果而不重視分析結果,重視對成功實驗的肯定,而不重視對實驗中的失敗查找原因等現象,這些都非常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在顯微鏡的某個視野中,要讓學生了解為什么看到的細胞多數為間期的細胞。在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要讓學生了解液泡的體積大小、顏色變化如何。在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四種色素彼此分離的原理是什么,這一原理單靠高中教科書中的知識還不夠,應讓學生了解濾紙是一種吸附劑,四種色素的化學結構和性質不同,它們在濾紙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種色素隨著層析液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就不同,胡蘿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擴散速度快,葉綠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擴散速度慢。

    新課程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例如,讓學生明確實驗儀器的原理和藥品的特性,掌握選擇實驗儀器、實驗材料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它們的能力的基礎。對儀器的原理、藥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來就會帶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學生在對低倍鏡和高倍鏡的選擇上,經常不能根據觀察對象的特點和觀察目的進行合理的選擇,學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驅使和對低倍鏡、高倍鏡特點的不了解,總是一開始就用高倍鏡,認為高倍鏡總比低倍鏡觀察清楚。這種盲目性,是由于學生不了解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鏡放大倍數高,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視野小。因此,高倍鏡只適宜觀察局部和細節(jié)。低倍鏡放大倍數低,但看到的細胞多,適宜觀察材料的整體結構,以及尋找觀察目標。只有學生了解了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確選擇和使用低倍鏡、高倍鏡。

    新課程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非常注重強化過程訓練。實驗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各項基本技能,如顯微鏡使用、臨時裝片制作等,還要求學生能使各項實驗基本技能系統化、整體化,并達到融會貫通,熟練運用到新情境中去解決新問題。因此,實驗教學必須強調過程訓練。以探究性實驗為例,具體要求是:觀察要仔細、客觀;根據觀察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假設是經過周密的思考,針對問題提出的一種答案,用來解釋觀察的現象;實驗要設計正確的方法和步驟,為了增強說服力,還需要設置對照組,實驗常常要重復多次,結果才可靠;得出結論要有充分的事實依據。

第4篇

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主要包括:科學觀念,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的實踐能力等方面。生物科學作為由眾多生物學事實和理論組成的知識體系,是在人們不斷探究的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生物課程是自然科學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方面有著重要任務。

實驗是一種以認識為直接目的的探索活動,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事物、性質和規(guī)律,從而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進入 21世紀以來,生物科學的發(fā)展尤其以現代生物科學理論和現代生物學實驗作支撐。因此,生物學實驗是生物科學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是中學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達成高中生物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和方法。21世紀的人才應該是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高素質的人才,高中生物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具有實驗、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未來社會人才的任務。所以,生物學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基礎,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方法。

實驗內容是高中生物新課程“內容標準”的重要組成之一。與現行教學大綱相比較,高中生物新課程的實驗內容、數量和類型都有顯著地變化。《標準》中必修1模塊列有實驗5個,探究4個,資料搜集和分析2個,參觀1個?!洞缶V》中列有實驗6個,研究性課題1個?!稑藴省分胁粌H實驗數目多,而且有各種實驗類型,通過這些多樣的實驗可以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例如,通過《標準》中的《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等實驗,培養(yǎng)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觀察能力;通過5、6、8和9等實驗,接受科學探究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通過5和10,培養(yǎng)其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11和12搜集有關細胞研究和應用方面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其中實驗和探究,一方面緊扣學習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涉及多種方法和技能。但是,《大綱》中的6個實驗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比較單一。

另外,在必修2“遺傳與進化”和必修3“穩(wěn)態(tài)與內環(huán)境”的《標準》中包含的實驗內容和類型也都明顯多于《大綱》,它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領悟假說——演繹、理解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取樣調查等方法,而且對于學生全面領悟科學方法也十分重要。《標準》中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的內容全部是實驗課,共選擇了13項課題,其中包含的具體實驗內容,多數將設計成探究性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收集證據等科學探究的能力,增進學生對生物技術應用的了解。而《大綱》中選修部分僅列有實驗2個,實習1個,形式和能力培養(yǎng)方面都很單一。

新課程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非常重視能力目標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能夠根據觀察所得的現象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 在實驗中,經常存在著對實驗最后結果的記錄,而輕視對實驗過程中間出現某些現象的記錄,重視結果而不重視分析結果,重視對成功實驗的肯定,而不重視對實驗中的失敗查找原因等現象,這些都非常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在顯微鏡的某個視野中,要讓學生了解為什么看到的細胞多數為間期的細胞。在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要讓學生了解液泡的體積大小、顏色變化如何。在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四種色素彼此分離的原理是什么,這一原理單靠高中教科書中的知識還不夠,應讓學生了解濾紙是一種吸附劑,四種色素的化學結構和性質不同,它們在濾紙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種色素隨著層析液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就不同,胡蘿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擴散速度快,葉綠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擴散速度慢。

新課程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例如,讓學生明確實驗儀器的原理和藥品的特性,掌握選擇實驗儀器、實驗材料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它們的能力的基礎。對儀器的原理、藥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來就會帶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學生在對低倍鏡和高倍鏡的選擇上,經常不能根據觀察對象的特點和觀察目的進行合理的選擇,學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驅使和對低倍鏡、高倍鏡特點的不了解,總是一開始就用高倍鏡,認為高倍鏡總比低倍鏡觀察清楚。這種盲目性,是由于學生不了解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鏡放大倍數高,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視野小。因此,高倍鏡只適宜觀察局部和細節(jié)。低倍鏡放大倍數低,但看到的細胞多,適宜觀察材料的整體結構,以及尋找觀察目標。只有學生了解了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確選擇和使用低倍鏡、高倍鏡。

新課程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非常注重強化過程訓練。實驗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各項基本技能,如顯微鏡使用、臨時裝片制作等,還要求學生能使各項實驗基本技能系統化、整體化,并達到融會貫通,熟練運用到新情境中去解決新問題。因此,實驗教學必須強調過程訓練。以探究性實驗為例,具體要求是:觀察要仔細、客觀;根據觀察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假設是經過周密的思考,針對問題提出的一種答案,用來解釋觀察的現象;實驗要設計正確的方法和步驟,為了增強說服力,還需要設置對照組,實驗常常要重復多次,結果才可靠;得出結論要有充分的事實依據。

第5篇

關鍵詞:生物;初中學習;中考;知識

這些年來各方面呼吁學生減負,初中的升學考試不再考生物這門學科,生物這門學科在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心中地位下降,生物學科也沒有足夠的地位。各種考核績效壓的老師喘不過氣,學生忙于升學,生物中考不算分數,家長和學生重視不夠,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生物安排的時候不合理,這樣很明顯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制約,學生對生物沒有興趣可言。

生物學不管是對學生的生活還是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課的時候,我會跟學生講解清楚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原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還有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合作用的原料以及光合作用的產物等等,這一部分的知識對初中生學習化學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學習酵母菌的時候,要讓學生清楚酵母菌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可以拿生活中蒸饅頭或者釀造甜面醬醞釀美酒來舉例,課前讓學生在家里親自動手嘗試下,這樣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增添了生活樂趣;還有生物中有一個學生都想回避的課時――生理課,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大大方方地給學生傳授,告訴學生不應該害羞,這是科學,這些內容對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的學生來講很重要,家長容易忘記或者不好意思告訴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就很重要,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學生青春期不注意衛(wèi)生,影響成長中的健康。

多年從事生物教學,我認為學好生物知識很有作用,下面列舉幾條供大家參考:

一、生物學科的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有很好的作用

初中生物課堂以外所需要的科技活動,受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以開發(fā)科技成果作為目的,顯然不實際,換個角度來說,就是課上去了解掌握一些生物知識,課下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休息中有興趣地嘗試一些生物方面的科學小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把壓在學生心理上感覺科學活動遙不可及的心理抹掉,培養(yǎng)學生從小就樹立研究科學的自信心,使其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二、學生非智力因素可以發(fā)展學生智力

意志、情感、興趣等方面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內容。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這兩方面非智力因素都起推動和調節(jié)的重要作用。在人才成長中非智力因素有更大的作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生物界的絢麗多彩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男生偏愛動物,女生偏愛草花,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可調動學生開展科技活動,比如,飼養(yǎng)蚯蚓、種花賞花、幫助學校樹木掛牌等活動吸引學生。開展這些活動,學生要付出勞動,教師要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失敗和成功都經歷后,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和勞動觀念,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更好、更高的學習品質也會形成。

三、生物學習可以加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第6篇

關鍵詞:課堂教學 高中生物 課堂導入

導入不僅僅是宣告一節(jié)課的內容,更是調整學生學習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起點。一節(jié)課導入的效果將直接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些生物課堂導入方法。

一、利用圖片內容直觀地導入教學

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對于不熟悉的圖片,馬上就會產生疑問:“這是什么東西呀?”“今天又要學習什么內容了?”由此,就可以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一)通過課本相關圖片導入

例如,在學習與免疫有關的疾病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展示艾滋病感染者的圖片。通過圖片,學生會感受到艾滋病患者的痛苦、病毒對身體的摧殘。學生就會產生是什么原因使人的身體受到這樣嚴重的摧殘如何預防等等一些疑問。這樣,學生一上課就關注患這種疾病的病因,帶著問題去學習,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

(二)熱點、焦點新聞圖片導入

例如,在“人與生物圈”的教學中,要關注大氣污染所產生的“溫室效應”的環(huán)境問題,直接告訴學生溫室效應是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過多造成的,學生印象不深。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我就展示了普通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將來買什么樣的汽車,并問詢學生選擇汽車的標準是什么。我根據學生的選擇做出評價,引導學生根據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標準購車,同時根據為什么要選擇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車,引出我們關注環(huán)境問題,即“溫室效應”的產生原因和解決的辦法。這樣,學生通過圖片的引導,發(fā)現自己對“溫室效應”的認識還不全面,激發(fā)學生要認真地去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

二、利用影音資料導入,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生活中有了越來越多的影像資料。在生物教學中利用這些影像資料開展教學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學“人與生物圈”時,我就利用了一些影像資料作為教學的導入,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我通過為學生展示 “藏羚羊的遷徙”片段,讓學生感受人類活動對藏羚羊遷徙的影響,利用人與藏羚羊的關系導入“人與生物圈”的教學。通過影片的介紹,學生感受到了藏羚羊遷徙的壯觀還感受到人類對藏羚羊的影響??赐旰螅麄兊乃季S還停留在人與生物的關系上,這時我順勢開展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以及學習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利用學生實驗觀察導入教學

通過實驗,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引起思考,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分析問題,探索規(guī)律。這樣,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學到了技能。同時,學生通過實驗操作,既動腦又動手,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形成一條學習“鏈條”:實驗驚奇興趣產生學習積極性(學習需要)探索(積極思維)獲取知識能力。

例如,在講述“滲透吸水”這一知識點時,自己提前一天讓一個學習小組準備一個小實驗,實驗過程是:準備兩個大小相似的馬鈴薯,并在馬鈴薯上挖兩個大小相同的洞,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和30%的蔗糖溶液,標記初始液面高度。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由參與實驗的學生先介紹操作過程,并展示實驗結果。(放清水的液面下降,放蔗糖的則液面上升;放清水的馬鈴薯硬,放蔗糖的馬鈴薯軟。)再聯系日常生活,給蔬菜噴灑清水能保持新鮮,而腌制咸菜時會出現大量的水滲出的現象,使學生建立一個植物細胞在高濃度溶液中失水,在低濃度溶液中吸水的基本印象,然后再進一步通過半透膜的實驗來揭示滲透吸水的實質。

四、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導入

教師應通過生產、生活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新技術或者新產品等,啟發(fā)學生關注生活,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和實用感,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知識源于生活――生活實際問題導入法

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我提前一個月讓三到四名學生在自己的教室養(yǎng)一盆觀賞葉類的花,要求他們注意給花及時澆水,不要改變花盆的方向和位置,注意觀察莖的生長方向。到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讓學生直接觀察這盆花的莖生長方向,會看到莖是朝向窗戶的方向生長的。然后,我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們種植的花卉總是朝著窗戶的方向彎曲生長呢?”在學生初步討論之后,我進一步設問:“什么物質與這種現象有關呢?”通過設問,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對新知識強烈渴求,這樣就為教學活動的展開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

(二)知識能創(chuàng)造財富――生產技術應用導入

在講授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和利用這節(jié)課時,我利用投影展示在一次農業(yè)成果展中展出的“番茄樹”圖片資料,讓學生觀察這棵“番茄樹”與我們平常見到的番茄在長勢、產量方面有什么不同。學生會說出“長得高大,產量高”。然后,我提出問題:“為什么這棵‘番茄樹’能夠在無土的條件下很好生長,下面的培養(yǎng)液為它提供了哪些營養(yǎng)?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可以討論,然后根據討論的結果有針對性地講解和分析。最終得到結論,植物生長需要的是礦質元素和水。學生還結合礦質元素的吸收原理,認識到在生產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通入一定量的空氣。

五、形象、幽默的語言導入

形象幽默的語言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并且還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抽象的知識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我們可以利用各種與生物教學相關的諺語作為課堂導入。例如,在介紹食物鏈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污泥”導入;在講解遺傳學時可以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等諺語導入。又如,講到保護生物資源,闡述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價值時,我推薦了《屎殼郎出國記》和《蒼蠅的免疫力》這兩篇課外讀物。學生極感興趣,同時明白了不起眼的生物或暫時有害的生物,將來也許就是寶貝。

第7篇

引言

生物是一門綜合性與實驗性非常強的學科,它包含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基因學、人體學與遺傳學等內容,重點與難點都比較多。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老師在課上講,讓學生們在課下死記硬背,那么教學質量與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即使讓學生記住理論知識,也未必能使學生們理解內涵,這與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是背道而馳的。在生物課程上開展實驗課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法,開展實驗教學,有助于解開生命的奧秘,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生物課程,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等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生物開展教學實驗課是非常重要的[1]。

1.初中生物教學開展實驗課程的重要意義

1.1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

生物課程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相對枯燥的,因為生物課本都是些靜態(tài)的缺少生機的圖片,也沒有優(yōu)美的文字吸引學生,所以單純講述課本的理論知識,不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可以降低生物的枯燥感,并且能慢慢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動物細胞結構的時候,老師首先講授理論知識,緊接著教會學生們使用顯微鏡、制作細胞標本、涂片與裝片等,學生們對親手操作實驗興趣度比較高,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在快樂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理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2]。

1.2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生物的理解能力

生物理論知識是比較籠統的,有的知識點超出了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如果強硬地讓學生們記住,那么其效果是不好的。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們直觀地剖析重點與難點,從而降低學生們的理解難度,降低學生們的心理負擔[3],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生物課程的積極性。例如,在講“植物花的結構”時,可以借助采摘的桃花動手嘗試。在放大鏡下,能更好地理解桃花雌蕊、雄蕊的形狀和組成,同時將花的各個結構與概念相對應,從而將書本上靜態(tài)的枯燥的知識活化,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理解記憶。

1.3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

現在的初中生動手能力普遍偏弱,“高分低能”的現象比較嚴重,掌握理論知識卻不能靈活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生物實驗,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在親自操作實驗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動手操作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親自動手探索未知事物的習慣。

1.4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與觀察能力

實施生物實驗課程,可以引發(fā)與啟迪學生們思考。例如,草履蟲為什么能夠趨利避害呢?它能趨向培養(yǎng)液而不是鹽水,是因為它有應激性,所以它才能把好的與壞的區(qū)分開來。因此,生物實驗有利于學生們形成發(fā)散思維。再者草履蟲非常微小,只有借助顯微鏡細致地觀察才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4]。

2.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2.1實驗教學必須緊密聯系課程

實驗教學要與課程緊密聯系起來,如果生物課程與教學內容無關,對教學質量與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生物課程的興趣就只能適得其反。所以,老師在設計生物實驗課程教學時,要嚴格備課,強化生物實驗教學的實際效果[5]。

2.2實驗教學目的要明確

實驗教學的目標要明確,方法要適當。例如,在人體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其教學目標有,讓學生掌握物鏡、目鏡、載玻片等調整方法,使學生學會涂片、裝片,使學生知道細胞核、細胞膜、細胞液等知識內涵與各自的功能與作用等。通過明確的目標,才能讓學生們知道要學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并能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

2.3實驗演示可視度高,易于學生們觀察。

在生物老師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實驗器材要求可視度高,以便學生們觀察。如果學生們沒有觀察到實驗的詳細過程,那么該生物實驗課程無疑是失敗的。實驗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驗過程要放慢,如果學生看不清或者沒有弄明白,實驗就要重做,直到學生明白為止。例如,演示“觀察葉片結構”實驗中的徒手切片,可以通過投影儀放大,老師邊操作邊講解,學生們就能更好地觀察實驗方法和其中要注意的細節(jié)處,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2.4實驗教學力求簡便,易于學生們理解。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不要太復雜,力求簡便易懂,強化實驗的實際效果。因為初中生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還比較有限,所以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設計實驗,以便學生們吸收與消化所學的知識。例如,在“觀察動物細胞”實驗中,只要輕輕地用牙簽刮下口腔內側壁,然后把牙簽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涂抹幾下,蓋上蓋玻片,就制成臨時裝片了。

2.5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啟發(fā)學生們思考。

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演示實驗,這樣的效果是不佳的。要多多與學生們交流,可以采取問答方式,也可以采用互動方式,交流有助于提高學生們參與實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深學生對實驗的印象與了解。例如,在介紹草履蟲的實驗時,我會問草履蟲細胞內的細胞質是流動的還是靜止的?為什么會不停流動呢?通過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們思考,并得出細胞質流動有利于其進行物質交換的知識點。

2.6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生物教學。

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課程中一定要考慮學生們的心理特點與承受的能力選擇教學內容,一些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開展青蛙或者魚類的解剖實驗,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只能適得其反,因為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開展動物的解剖實驗,已經超出了學生們所能夠承受的心理能力。如果選擇動物活體實驗,就只能選擇低等的生物作為標本,而不能選擇脊椎動物。

3.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目標

3.1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

在生物實驗課堂上,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機械地演示實驗,如果只是演示則教學效果是非常低的,只有在演示過程中不斷地與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才能引發(fā)學生們思考生命的奧秘與自然的奧秘,提高學生們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例如,在細胞實驗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對細胞進行形象的比喻,方便學生們理解,同時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世界上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不只是讓學生們死記硬背理論知識。

3.2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講臺上演示、學生在下面聽講的模式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還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動手能力?,F在初中生的動手能力都比較弱,要按部就班地引導學生們動手,在開展學生動手實驗以前,要對學生們進行必要的培訓,以免損毀器材。例如,做細胞實驗時,要使學生們掌握安裝顯微鏡,調整目鏡、物鏡與涂抹玻片等。

3.3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將課堂知識聯系實踐的能力。

生物實驗教學在室內實驗非常重要,在室外實驗也同樣重要,因此,有必要將生物實驗課堂轉移到室外。例如,學習生物的根系,老師吩咐學生們每人拔出一根雜草,分別要學生們指出根尖、根冠等,可以將教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幫助學生們吸收與消化籠統的理論的知識。

4.結語

初中生物實驗課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依然以教授理論知識為主,而忽視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使教學實際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積極開展初中生物實驗課程可以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有助于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樹立實驗教學的意識,并且注意教學方法,這對提高我國生物教學的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林仁雄.初中生物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探討[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2]劉勝剛.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與實驗教學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1(01).

[3]徐世英.初中生物比較法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