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quán)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古代文化常識歸納范文

時間:2023-11-25 09:40:57

序論:在您撰寫古代文化常識歸納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古代文化常識歸納

第1篇

關(guān)鍵詞:古代詩文;古代文化常識;繼承;梳理;文化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7-0063-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了解相關(guān)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tǒng)文化積累。2015年全國新課標Ⅰ涉及“登進士第”“兵部”“廟號”“太子”等關(guān)于古代科舉、職官、姓名等方面內(nèi)容,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精神與要求的一次變化。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與歸納,激發(fā)趣味性,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顯得意義重大。

通過研究,對人教版必修教材古代詩文部分進行歸納,形成相對完整的古代文化常識。歸納時,一是結(jié)合注釋,在簡單的解釋中挖掘豐富的內(nèi)容,二是在一定時期進行整體分類,三是在文本敘述的過程中,于無疑處生疑,四是盡量進行追根溯源的豐富,厘清本源,激發(fā)興趣,在有趣中積累,而非死記硬背,同時也要把握好深究與拓展的度,不可本末倒置。

《沁園春?長沙》中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詩句,其間的“萬戶侯”注釋為:食邑萬戶的侯爵。在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侯爵”地位很高,享有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很多方面的特權(quán)?!叭f戶”是說所食戶數(shù)是一萬戶。在古代地廣人稀、人口數(shù)相對今日較少的情況下,可以想見“萬戶侯”的優(yōu)越地位與顯赫權(quán)勢。而詞人卻說“糞土當年萬戶侯”,把極高的權(quán)勢地位視為糞土一般,表現(xiàn)出詞人和戰(zhàn)友們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關(guān)于官職,在古代散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如果簡單告知學生是一個官職,就如同向大海投擲一枚石子,不會泛起任何的漣漪。了解官職的職屬,對于學生把握作品中人物行事用語、經(jīng)歷乃至人物形象和精神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史記》在文末有“太史公曰”,這里的“太史公”指的是司馬遷,司馬遷繼其父“太史令”,掌天文圖書等,古代主天官皆尚公,所以稱司馬遷為“太史公”?!稄埡鈧鳌分杏小鞍驳垩怕労馍菩g(shù)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的句子,這里的“太史令”,學生可能望文生義,理解為和歷史有關(guān)的官職,實則就是掌管天文、稽定歷法的官。張衡在此職位上所為就可以理解了:“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p>

再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其中的“行李”注釋為:出使的人。在備課過程中,要有于無疑處生疑的精神?!靶欣睢焙汀俺鍪沟娜恕笔侨绾温?lián)系在一起的?這個問題,雖然對于理解文本可能不是一個障礙,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研究,培養(yǎng)質(zhì)疑探究精神。

再比如,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古代社會,大到國家政治活動,小到家庭生活、人們的交往,都要在“禮”的約束和指導下進行。禮儀的制度化,使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倫理道德色彩?!吨芏Y》把禮儀分為五類,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等。任何一種文化的存在,都是和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的。從禮法角度來看,有一些是等級制度下的貴賤尊卑的體現(xiàn),讓學生加以了解,對文本閱讀不造成障礙即可。比如,古人出使禮節(jié)講究繁復,有信物:《蘇武傳》“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持節(jié)”之“節(jié)”:旄節(jié),以竹為竿,上綴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有禮物:《荊軻刺秦王》“持千金之資幣物”,指的是錢財禮物;有儀式:《廉頗藺相如列傳》“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之“齋戒”,說的是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潔身清心,以示虔誠。這些禮節(jié),或表明蘇武始終如一的愛國忠貞情懷,或表明荊軻在完成使命時的聰明智慧,或表明藺相如在秦廷之上為不辱使命而表現(xiàn)出的沉著鎮(zhèn)定。小小禮節(jié),彰顯人物性格,這是不可小覷的。教者可以進行整合,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古人出使禮節(jié)系統(tǒng),體會人物形象時,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而有些禮節(jié),教師要密切聯(lián)系當下生活,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禮儀教化,實現(xiàn)語文的德育熏陶功能。如《滕王閣序》中的“他日趨庭,叨陪鯉對”,這里的“趨”就是走過君長面前時小步快走,是對長者尊者表示敬意。在古代有“成丁禮”,近似今天的成年禮,程序相對是復雜的:由父親在宗廟主持儀式。要選定日期、參加儀式的來賓,行禮時加冠三次,分別表示有治人權(quán)、服兵役、參加祭祀權(quán)等。繁復的禮節(jié)其實表明成人之后所具有的權(quán)利,當然還有義務(wù)、責任的擔當。從這個角度說,“成丁禮”是極具教育意義的一種形式,對于青少年而言,成就人生關(guān)鍵在于責任和擔當意識的形成。涉及此類古代文化常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禮儀習俗、衣食住行、姓氏稱謂方方面面,雖龐大卻有序有趣。對于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梳理探究,應該可以體現(xiàn)趣味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對于古代文化的學習與傳承,意義在于思考當今的價值。就是說讓所謂久遠的、似乎沒有生命力的文化,在當今尋找到它的影子,挖掘出當展前進的根?;诖说奈幕瘜W習,才是最具意義的學習。

參考文獻:

第2篇

一、文化常識題考查回顧

高考對文化常識題的考查是社會選擇的結(jié)果。高考初創(chuàng)與探索時期(1952-1965年)以作家作品常識為主,文體知識(1956年)和表達方式(1957年)各出現(xiàn)一次?;謴透呖己?,自1981年始,文學常識題再次被納入高考考查內(nèi)容,1983年改“文學常識”題為“語文常識”題,考查內(nèi)容愈加豐富,包括默寫、文體常識、作家作品常識、古代文化常識、漢字構(gòu)字知識和文體知識。

到2001年止,歷年高考都以文學常識的考查為主。其中有幾年涉及古代文化常識,如1992年考查對“太行山、江表、關(guān)西和百越”四個地理名詞解釋的正誤辨析,1993年要求考生判斷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這首詩的傳統(tǒng)節(jié)令,1994年考的是傳統(tǒng)禮貌稱謂“令和家”的正確使用,1995年又是考古代人物稱謂“名和字”的解說,這四年連續(xù)考查某一文化現(xiàn)象,而1998年則同時涉及古代的教育科舉、職官沿革和紀年紀時等文化現(xiàn)象,真題如下: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九品中正制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

B.國子監(jiān)的掌管人員為祭酒、司業(yè),進國子監(jiān)讀書的統(tǒng)稱為監(jiān)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舉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環(huán)相配得60組,古代既可用來紀年,也可用來紀日。

此題考查的的文化常識較以前有很大變化,因沒有上下文可供參考,難度較大,但不能不說這是對古代文化常識考查的一大亮點。

遺憾的是,1998年后的幾年又只是考查文學常識而不見文化常識題了,而且2002年以后直到2013年全國卷乃至各省市高考試卷基本上都沒有出現(xiàn)對文學文化常識的直接考查。

二、古代文化常識命題特點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全國大綱卷終于有了古代文化常識的身影,2015年和2016年的新課標卷繼續(xù)出現(xiàn)。較以前不同的是此題放在了文言文中,需要結(jié)合具體語境解讀,而非像1998年的單獨命題,這就要求學生既要有相關(guān)的文化常識的積淀,又要能結(jié)合給定的文言文作出正確的判斷。綜觀這三年的命題,大致呈現(xiàn)以下特點:

1.考查形式固定不變

古代文化常識題都是放在文言文中考查,該文言文都選自《二十四史》,如《新唐書?韋湊傳》(2014全國卷)、《宋史?孫傅傳》(2015課標Ⅰ)、《北史?來護兒傳》(2015課標Ⅱ)、《宋史?曾公亮傳》(2016課標Ⅰ)、《明史?陳登云傳》(2016課標Ⅱ)、《明史?傅傳》(2016課標Ⅲ),所選材料都是正面歷史人物的傳記文章,篇幅在700字以內(nèi)。四個選項的詞語都出自該文言文,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xiàn),位于三道客觀題的第二題,要求判斷錯誤選項,分值三分,題干措辭沒有變化,是“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考查內(nèi)容穩(wěn)中有變?nèi)绫?/p>

(1)三年的古代文化常識題都考了職官沿革這一內(nèi)容。(2)對姓氏稱謂的考查頻率較高。

(3)古代典章制度多有涉及。(4)另外還考了文化典籍名詞。

3.考查范圍廣而有據(jù)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歷法樂律、典章制度、職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區(qū)劃、教育科舉、宮室建筑、禮儀習俗、姓氏稱謂、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名目繁多,而且由于年代久遠,社會變遷,很多歷史事物已難于理解,這對廣大考生來說的確是一道難于逾越的溝坎。不過高考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雖然很廣,但是還是有據(jù)可循的,@連續(xù)三年的六套真題的考查點基本上和教材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

(1)見于教材課文的

故事(2014年):“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六國論》);

名/字、謚號(2015年):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識?姓名字號”;

兩京(2016年):“衡乃擬班固《兩都賦》作《二京賦》”(《張衡傳》);

教坊(2016年):“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有司(2016年):“召有司案圖”(《廉頗藺相如列傳》),“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

陛下(2016年):“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保ā短K武傳》)。

(2)見于教材注釋的

春秋(2014年):《燭之武退秦師》注釋①,“《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它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的順序”;

嗣位(2015年):《虞美人》注釋①:李煜,字重光,南唐中主李Z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稱南唐后主;

兵部(2015年)/禮部(2016年)/吏部(2016年):《獄中雜記》中有“余在刑部獄”,注釋為:刑部,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國刑法、獄訟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機關(guān);

太子(2015年):《陳情表》中有“當侍東宮”,注釋為:東宮,指太子,因太子居東宮。

(3)跟教材內(nèi)容有聯(lián)系的

解褐(2014年):《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乃使其從者衣褐”句,注釋為:穿著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裝成百姓。按:“解褐”指脫去平民穿著的粗布衣服,換上官員服飾,比喻開始進入仕途;

南面(2014年):《鴻門宴》中有“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卑矗喊垂糯Y儀,賓主之間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為侍坐,故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又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帝王諸侯見群臣,或卿大夫見僚屬,皆面向南而坐,所以“南面”用以指居帝王或諸侯、卿大夫之位;

詣闕(2015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城闕輔三秦”,《水調(diào)歌頭》中有“不知天上宮闕”,《滿江紅》中有“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按:“闕”是宮門兩側(cè)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廟號(2015年):《過秦論》中有“一夫作難而七廟隳”,《伶官傳序》中有“入于太廟,還矢先王”。注釋為:七廟,天子的宗廟;太廟,帝王的祖廟。按:“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莊宗;

登進士第(2015年):《師說》注釋①言韓愈“25歲中進士”,《書憤》注釋①言陸游在“宋孝宗時賜進士出身”。按: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jīng)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

致仕(2016年)/移疾(2016年):《張衡傳》中有“上書乞骸骨”,注釋為:封建社會,大臣年老了請求辭職為“乞骸骨”。按:“致仕”指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guī)定年齡而離職;“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quán)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

中宮(2016年):《長恨歌》中有“六宮粉黛無顏色”“后宮佳麗三千人”“西宮南苑多秋草”。按:“六宮”指古代皇后的寢宮,正寢一,燕寢五,合為六宮?!昂髮m”指天子或諸侯的宮室,此處當為“後宮”,指妃嬪所居的宮殿。“西宮”指離宮,別宮?!爸袑m”指皇后居住之處,因以借指皇后;

契丹(2016年):高適《燕歌行》中有“漢家煙塵在東北”,注釋為:“東北”是指開元十年至天寶初,唐與東北奚、契丹的戰(zhàn)爭持續(xù)不斷。按:“契丹”是古國名,后來改國號為遼,先后與五代和北宋并立,與中原常發(fā)生爭端;

首相(2106年):《論語?侍坐篇》中有“愿為小相焉”,注釋為:相,諸侯祭祀或會盟、朝見天子時,替國君主持贊禮和司儀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個等級,小相是最低的士這一級。《張衡傳》中有“出為河間相”,注釋為:相,漢朝王國的相,職權(quán)相當于郡的太守。《蜀相》中有“丞相祠堂何處尋”,丞相,古代輔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長官。按:首相,謂宰相中居首位者;

建儲(2016年):《陳情表》中有“當侍東宮”,注釋為:東宮,指太子,因太子居東宮。按: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的兒子中被預定繼承君位的人。周時天子及諸侯之嫡長子,或稱太子,或稱世子。秦因之。漢天子號皇帝,故其嫡子稱皇太子。金元時,皇帝之庶子亦稱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術(shù)。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稱皇太子,親王之嫡子稱世子。因為太子是被皇帝封為儲君的兒子,所以建儲就是立皇太子。如宋蘇軾《范景仁墓志銘》:“公在仁宗朝,首開建儲之議?!?/p>

三、古代文化常識備考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知,近三年高考文化常識題的考查點基本來自所學文本,有的來源于課文,如“有司”;有的來源于注釋,如“太子”;有的跟教材某知識點密切相關(guān),如“南面”??忌鷤?nèi)粢〉霉糯幕WR題質(zhì)的飛躍,則需立足文本,夯實基礎(chǔ),適當拓展,由點及面,聯(lián)系現(xiàn)實,深化認識。

首先,要精益求精,深挖內(nèi)涵。例如,“陛下”一詞在必修一《荊軻刺秦王》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荊軻攜秦武陽來到秦國,“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書中注釋為:“陛,殿前臺階?!蹦敲础氨菹隆眲t是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漢蔡邕在《獨斷》中作如下解釋:“漢天子正號曰皇帝,自稱曰朕,臣民稱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zhí)兵陳于階側(cè),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笨梢姟氨菹隆笔菍Φ弁醯淖鸱Q。此詞又見必修四《蘇武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贝穗m為李陵的勸降之詞,對朝廷的不滿之意,但“陛下”的稱呼則流露出自己仍為大漢之臣,且對大漢帝王之忠誠,不言而喻。

其次,要勾連相關(guān),比較歸納。某一文化常識的出現(xiàn)往往不是單一孤立的,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比較歸納,勾連相關(guān)知識點,形成一知識網(wǎng)絡(luò)。必修五的古代文化常識部分就天文地理、紀年紀時、姓名字號和禮儀制度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究梳理,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但是中國古代文化浩如煙海,皓首窮經(jīng)亦只能見其冰山一角。雖然如此,我們在梳理探究某一文化現(xiàn)象的時候,還是要盡量盡可能多的掌握,知其一一定要知其二。比如教材中拋出這樣的問題,“河內(nèi)、河外、河東、河西、河南、河北,要分清楚是指黃河流域的那個地區(qū)”(見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我們就一定要明確:“河內(nèi)”,古代指黃河以北的地區(qū);“河外”,春秋晉人指河西與河南地區(qū);“河東”,黃河流經(jīng)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指山西省境內(nèi)黃河以東的地區(qū);“河西”,春秋、戰(zhàn)國時指今山西、陜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之西;“河南”,指黃河以南地區(qū),具體所指范圍廣狹有異,秦漢時代稱今河套以南地區(qū);“河北”,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qū)。這樣“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必修一《鴻門宴》),以及“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必修三《寡人之于國也》)中的相關(guān)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要溫故知新,聯(lián)系實際。必修二《游褒禪山記》中,有“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句,此處“華山之陽”是指華山的南面,因為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可是如此記憶,有些學生反而容易混淆,這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喚起學生的回憶,以故記新。學生初中學過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有“衡陽雁去無留意”,此處“衡陽”就是衡山之南。又《愚公移山》中,一開篇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此處“河陽之北”即黃河北岸的北邊;該文結(jié)尾處是“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此處的“漢之陰”,即漢水的南岸。水之陰陽就是水之南北,一目了然。其實今天我國很多地名都與此文化現(xiàn)象有關(guān),如湖南的衡陽市(衡山之南),陜西的華陰市(華山之北),無錫的江陰市(長江之南),武漢的漢陽區(qū)(漢水之北)等。如果學生能夠?qū)舅鶎W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則難者亦易矣。

參考文獻:

[1]劉漢軍 《高考文學文化常識命題特點及應試對策》 臨沂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 1993年第1期。

第3篇

1.第一維度:建立以教材復習為主的橫坐標(x軸)

教材是依據(jù),是根本,是學習文言知識最熟知的語境,是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實詞、虛詞、句式等知識點的活標本。教師可采用串講、點撥、分析等方法進行文言文的第一輪復習,讓學生利用早晚讀進行誦讀、清理、歸納等工作,減少“背誦默寫”的壓力。(有些篇目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師通過對重點文言課文(或者“必修模塊”)中文言知識的串講,能夠使學生從熟知的語境中迅速把握一些關(guān)鍵的字詞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識積累的效率。這種將教材橫向聯(lián)系起來整合文言知識的方法,效果比較理想。

2.第二維度:建立以考點復習為主的縱坐標(y軸)

考點復習體現(xiàn)了備考的針對性,選擇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復習資料,可以幫助學生將書本中的文言知識進一步系統(tǒng)化,進一步提升學生文言知識復習的廣度和效度。同時,考點復習結(jié)合往年的高考真題來講解,并且圍繞一些經(jīng)典的模擬題來幫助學生訓練提高,都符合知識掌握的一般規(guī)律。而學生縱向地訓練近幾年的高考真題,有助于進一步明確考點中的重點。比如120個實詞中哪些是經(jīng)??嫉降?,在經(jīng)??嫉降膶嵲~中,哪些義項是經(jīng)??嫉?。在特殊句式、詞類活用等方面學生也都可以進行相關(guān)的反思總結(jié),形成自己的“訓練筆記”。

教師除了讓學生讀懂文段練習考題之外,還可以圍繞考點,幫助學生進行相關(guān)的考點知識清理。教師根據(jù)考點,進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導,加上學生反復的縱向訓練和歸納,文言字詞句落實了,文言知識鞏固了,運用能力也在無形中加強了。

3.第三維度:建立以針對復習為主的豎坐標(z軸)

學生在橫向清理與縱向歸納的基礎(chǔ)上,還應該將備考繼續(xù)引向深入,即根據(jù)自身的復習實情,主動建立重難點突破的第三坐標。比如,“斷句和翻譯題”,其實斷句和翻譯的知識根基還是文言字詞句的落實。怎么突破翻譯?怎么突破斷句?教師可以加以引導,比如,給學生提供一些簡短的文言趣文,讓學生進行自我翻譯。也可以拿往年高考試題中的文言文段直接進行翻譯,既規(guī)范又可以達到訓練的效果。至于斷句,當然也可以拿高考試題中的文言語段讓學生進行整體的斷句訓練。

對于古代詩歌鑒賞,慣常的復習備考常常是圍繞“語言、內(nèi)容、手法、主題、風格”等指標來進行的。其實,在學生的實際閱讀鑒賞中,最大的難點依然是怎樣有效地讀懂一首詩歌的字面意思。因為任何鑒賞都離不開最本質(zhì)的語言載體,而對最本真的詩句的解釋與分析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二、如何對詩歌的字詞句進行有效解讀

1.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詩歌意象

中國古代詩歌大多離不開意象,意象經(jīng)過詩人的不斷感知、體認,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學生在復習中有意識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詩歌意象,無疑對詩歌文句意思的解讀具有重要意義。

2.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常識

古代詩人寫詩常常講究一字傳神,講究煉詞、煉句與煉意,所以考場里需要鑒賞的字詞句大多與詩歌的情感或主旨有關(guān);古代詩人寫詩,特別講究音韻和諧,多用整句、對仗句,這些句子語義常常相關(guān)、相近或者相反,這就為我們解讀詩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聯(lián)系理解的可能。另外,為了平仄押韻的需要,詩人常常將文句內(nèi)容進行必要的倒裝。

3.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識

關(guān)于古代的文化常識,可以讓學生從古代文言閱讀中積累,也可以由教師進行專門傳授講解,對一些常見常用的文化常識進行整理歸納,以幫助學生豐富儲備。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識

古代詩歌是古代詩人在文言的基礎(chǔ)上寫成的,對一些詩句的理解依然要依靠文言基礎(chǔ)知識,所以對很多詩歌字面意思的解讀都離不開文言翻譯的功底。這一點,學生也要特別加以重視。

第4篇

2016年2月18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高等教育雜志》上刊登了名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nèi)容改革”的文章,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方向。無論是其發(fā)言的身份,還是探討的話題,堪稱權(quán)威重磅。他強調(diào)在高考命題中,要高度重視傳統(tǒng)文化對于立德樹人的獨特功能,弘揚和考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高考為國選材的重大使命。這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谶@樣的背景,在課堂教學中滿足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期待具有重要意義。

在復習備考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滿足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期待。

一、關(guān)注文化常識

貴州省采用的全國課標Ⅱ卷在2015年首次出現(xiàn)了對文化常識的考查,由于之前的關(guān)注度不夠,導致這道題的得分率較低。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我認為在新一輪的復習備考要加大對文化常識的關(guān)注。

文化常識比較零散,需要對其歸納。大致可以歸納為十一類:人的稱謂、古代職官、天文歷法、古代地理、科舉制度、風俗禮儀、飲食器用、音樂文娛、文史典籍目、錄辭書、古代軍制。由于這塊知識系統(tǒng)性不強,很多學生在記憶時都靠死記硬背,這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我認為可以在梳理的過程中尋找相關(guān)知識的邏輯性來滿足學生對這塊知識的期待。

以科舉制度為例,可以將科舉相關(guān)的知識按學生――學校――教師――學習內(nèi)容――考試級別――錄取這樣的思路進行歸納整理。

如考試級別可以歸納如下:

這樣,學生就能在理解和聯(lián)想的基礎(chǔ)上來記憶,既省時又牢靠,可以在考試中準確作答。

二、關(guān)注文化類人物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即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開展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guān)愛教育;開展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yǎng)教育。

貴州省采用的全國課標2卷12題實用類文本閱讀幾乎都是人物傳記,進幾年選擇的人物涵蓋了科技界、軍事界、文化界。隨著傳統(tǒng)文化熱的興起,在今年的模擬題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文化界人物,如龐樸、湯一介、季羨林、朱自清、葉嘉瑩、楊絳、閻肅等。首先,這些文化界的人物本身就是各類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傳承的有傳統(tǒng)詩詞、有文藝散文、有音樂;其次,他們身上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弘揚的愛國主義精神、家國情懷、社會關(guān)愛、人格修養(yǎng)。如朱自清先生拒絕領(lǐng)取美國救濟糧體現(xiàn)了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葉嘉瑩女士一生奔波體了對古典詩詞的執(zhí)著堅守,閻肅老人嘔心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對音樂的癡愛。這些精神和品質(zhì)對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高中生而言無疑是最好的精神之鈣。

因此,在復習備考中,加大對文化類人物的關(guān)注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寫作部分積累寫作素材。

在具體的積累過程中,又可以將這類人物進行分類。如下圖所示:

積累了相關(guān)人物的素材文章后,可以利用時間集中閱讀,尋找類文的規(guī)律,暢談閱讀啟發(fā)。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應對12題的解答,又能為寫作部分積累到寫作素材,還能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

三、關(guān)注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有三個層次:一、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二、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三、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關(guān)心人,尤其是關(guān)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

現(xiàn)代教育,歸根結(jié)底是人的教育,其宗旨是通過教化而培育人格健全和精神完善的人,然后讓這些人走向社會,去實現(xiàn)個體生命的價值。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旨在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完善。所以,關(guān)注人文精神意義重大。

2015年,全國課標卷Ⅰ卷和Ⅱ卷中出現(xiàn)的任務(wù)驅(qū)動型材料作文在更高層面上考查了學生的健全人格和精神完善。Ⅰ卷中女兒檢舉揭發(fā)父親的不當行為,意在引導學生在面對親情和法律之間怎樣抉擇,Ⅱ卷中要求學生在三個風采人物中進行比較權(quán)衡,意在讓學生對不同的精神品質(zhì)進行評價。無論是Ⅰ卷還是Ⅱ卷,都在考查學生的人文精神。

關(guān)注人文精神,可以利用各類作文材料來實現(xiàn)。如下圖所示:

通過對大量作文材料的分析,既可以達到審題訓練的作用,又可以豐富學生對人文精神的理解。

第5篇

政治復習三要點

高考作文:時代 理性 人文

地理失分的六種原因

數(shù)學不是“攔路虎”

古詩鑒賞復習指導與強化訓練

用圓錐曲線的定義求點的軌跡方程

向量在解析幾何中的應用

解析幾何復習檢測題

非謂語動詞的命題規(guī)律及考點導向

哲學常識(下) 重要考點例析與精練

政治常識重點、難點、易錯點例析與精練

中國近現(xiàn)代史重點難點分析

海水性質(zhì)及其運動規(guī)律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xiàn)象

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

背斜、向斜、斷層的圖上判別及其實際應用

寬容是陽光

走出高考復習中的“高原現(xiàn)象”

成功寶藏之二:發(fā)掘你的內(nèi)在潛能

珍惜思想的靈魂

高考語文點睛

數(shù)學復習中值得重視的幾個問題

政治命題發(fā)展方向及學習對策

記性·韌性·悟性——語文學習“六字真言”

自己的路自己走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在總結(jié)與反思中提高解題能力

三角形內(nèi)的三角函數(shù)問題

含參數(shù)不等式問題求解策略

高考動詞時態(tài)的考查及解題技巧

“一……就……”英語表達法歸納

經(jīng)濟常識(下) 重難點和易錯點舉要

哲學常識(上) 重難點和易錯點例釋

中國古代文化專題綜述

中國古代民族關(guān)系和對外關(guān)系專題復習與練習

關(guān)于“立竿見影”影長變化問題的探討

幾種日照圖的辨析

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氣候知識的復習與備考

地理計算綜合類例題解析

相約飛翔——刊詞

深化概念 夯實基礎(chǔ) 激活思維 提升能力

關(guān)于語文總復習的幾點建議

把握文綜測試核心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淡化“特技”強化“通法”復習導數(shù)

走下去

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在解題中的運用

冠詞和代詞的命題規(guī)律及考點導向

形容詞和副詞的命題規(guī)律及考點導向

經(jīng)濟常識(上)重要考點例釋

中國古代史政治專題整合

倍感孤獨怎么辦?

中國古代經(jīng)濟專題綜述

高考地理復習的原則

構(gòu)建《地理》主干知識結(jié)構(gòu)

“一題一議”話基礎(chǔ)

地理圖表知識及學法建議

第6篇

一、高考語文《新大綱》修訂的內(nèi)容變化

《新大綱》更注重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基礎(chǔ)性和綜合性,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1.能力目標設(shè)計學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層級的思維能力,如鑒賞評價能力。

2.適度增加閱讀量,考查信息時代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的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

3.《新大綱》取消選考模式,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nèi)容。

4.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nèi)容。

5.名言名句默寫,必背篇目由原來的64篇擬調(diào)整為75篇。

二、高考語文試題變化預測

1.高考語文考試時間、試題總分不變。但原來的試題結(jié)構(gòu)、題型和賦分會有較大變化,預測: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古詩文閱讀35分,語言應用20分,作文60分,總分仍為150分。

2.總體上選擇題型會增加,主觀題減少。增加考試的區(qū)分度,考生的分差將會進一步拉大。

3.閱讀量增加,閱讀文體增多,備考范圍也將隨之擴大。2017年后變化最大的將是閱讀。

4.試卷整體難度將保持穩(wěn)定,難度不會因為增加閱讀而降低,試卷文字量會增多,留給考生思考的時間將很緊,試題將會著力考查學生在快速閱讀背景下的信心篩選、整合歸納,綜合表達等語文核心素養(yǎng)。

5.詩歌鑒賞極可能變?yōu)橐坏肋x擇(五選二),一道主觀題。理解性的、詩歌表面的內(nèi)容分析放在選擇題里考,提高主觀題的含金量。詩歌鑒賞今后將會注重考查鑒賞評價能力。

6.考題中增加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核內(nèi)容,會繼續(xù)像2015、2016年那樣在文言文中集中考查。

7.命題選材立意突出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fā)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特別在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語言運用材料的選取上更加突出。

三、高中語文教學應對策略

1.教學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考綱變化,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高中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是能力為本和學科素養(yǎng)。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是應試能力,要教“真語文”而不是教“高考”,應多做思維型訓練而不是海量做題。

2.務(wù)必上好閱讀課和寫作課。堅持語文教學中閱讀與表達的雙軌模式。閱讀教學要全面化,重點訓練學生閱讀習慣,要訓練閱讀的速度和質(zhì)量,使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將五種文本閱讀完畢,根據(jù)題干要求篩選和整合各類文本信息,并學會鑒賞和評價。表達要改變以往只重閱讀課而輕寫作課的嚴重教學弊端,注重寫作教學,從研究任務(wù)驅(qū)動型作文寫作要求出發(fā),就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主旨、技法等方面進行循序漸進式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對材料的思考、辨析能力,并從材料中去感悟自己擅長寫的一個點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進行寫作,展現(xiàn)自己對生活的認知與思考。

3.重視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梳理。梳理教材,鞏固古代詩文知識。重點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知識點要全面歸納梳理;要特別重視在文言閱讀語境中理解、積累古代文化常識,切忌太難太偏。

4.擴大必修和選修教學范圍,優(yōu)化教法。要將選修中《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和《中國現(xiàn)代小說學欣賞》等選修教材納入教學范疇,重視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擴大學生閱讀量,訓練學生快速閱讀和歸納能力。同r要注意對教材的取舍,切不可求全責備,力量平鋪。優(yōu)化教法,不必拘泥于范文的精講和訓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的習慣和較好的閱讀與表達能力。

5.把基本題型訓練貫穿于平時教學訓練之中。即要在平時教學中有計劃地開展針對性訓練。不斷擴大成語積累訓練;病句訓練要準確、典型、有區(qū)分度;銜接題的考察要注意語境義的推敲;圖文轉(zhuǎn)換的訓練務(wù)必準確、明晰,不能讓學生漫無邊際地猜。名篇名句要通曉其意,理解背誦,強化默寫。對于新增的名句名篇的篇目要加大關(guān)注力度,寬備窄用。

第7篇

一、學生應走近作家作品

理解題目的含義,明確文章的文體、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了解作家的自然情況和生平經(jīng)歷。比如,我們在學習《荊軻刺秦王》時,應先了解燕太子丹派遣荊軻劫刺秦王這一歷史事件的背景及相關(guān)資料,然后明確《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及它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二、學生應積累文言知識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闭Z文的學習離不開積累,學習文言文尤為如此。我們要對文章中的各種文言知識和文言現(xiàn)象作全面的歸納和總結(jié),包括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重點實詞和虛詞、特殊句式幾個方面。如《荊軻刺秦王》中的“丹不忍以己之私”一句中的實詞“私”是名詞,翻譯為“私心”;而“乃遂私見樊於期”中的“私”是形容詞,翻譯為“私下”,其他文言知識也應注意歸納和積累。

三、學生應掌握文化常識

一個民族的文言文,包含著這個民族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常常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而成為我們閱讀的障礙,這就需要我們弄清相關(guān)的文化知識。在文言文《鴻門宴》中,我們要了解古代座次的常識,在古代,君臣議事于朝廷之上,以向南的座位為尊,但在賓主之間,一般以向東的座位為尊。按照當時的禮節(jié),項羽應請劉邦“東向坐”以盡賓主之禮,可他卻一反常禮,自己“東向坐”,居于尊位之上,可見項羽狂傲自大。了解了這一座次上的常識,有助于我們準確判斷人物的性格。

四、學生應解讀寫作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