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課外閱讀課題研究范文

時間:2023-10-08 10:21:37

序論:在您撰寫課外閱讀課題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課外閱讀課題研究

第1篇

【關鍵詞】中學生;語文教學;課外閱讀

老師常常在口頭上說:“同學們,課余的時間你們一定要多讀文學作品?!本唧w讀什么?怎樣讀?老師們往往沒有下文。學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稀里糊涂。聽話的學生可能去翻翻,但看什么,如何看,心里沒譜兒。此時,他們的語文老師是有責任的。在幾年的教學中,筆者還發(fā)現(xiàn)一個這樣的現(xiàn)象:班里有一男生甲和一女生乙。男生甲上語文課時不認真聽講,只是埋頭看他的課外書;女生乙認真聽課,專心做筆記,但課后只做數(shù)理化作業(yè)??荚嚦煽円怀鰜恚猩椎恼Z文成績遠遠超過了女生乙。其中原因眾所周知,女生乙的語文成績差,是她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她的課外閱讀十分欠缺。盡管女生乙在課堂上非??炭嗾J真,但成績不盡人意。由此可見,語文的學習,課外閱讀是分外重要的。

美國著名教育理論家比克洛克說:一個人一生的閱讀可以分為生存閱讀和性情閱讀。[2]在語文學科中,我們從狹義的范圍去理解,生存閱讀就是精通教材,熟讀課文,該背誦的一定要背下來。如果某語文教師把課外閱讀僅僅定位在生存閱讀上。筆者認為學生的課外閱讀的進行肯定是不會成功的。不信,不妨一試。我們命令全班同學必須一周看一部名著,并且看完之后一定要寫心得,談感想。帶著這樣的目的,也就是帶著寫作業(yè)的目的,我敢肯定的說,收效一定不大。(效果是有的,畢竟是去看了名著。)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認為是老師要我讀,而不是我要讀。這種強制性的閱讀怎么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考慮好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從要我讀到我要讀這一過程的轉變,筆者認為性情閱讀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性情閱讀,通俗地說,就是學生憑著興趣去讀自己喜歡讀的作品。當今學生喜歡什么作品呢?經過調查,班上的同學普遍喜歡讀言情小說、武狹小說,還有網絡小說和卡通。他們討厭讀文學名著,如《戰(zhàn)爭與和平》、《約翰?克里斯朵夫》等。他們一致認為這些作品遠離現(xiàn)實生活,看不懂,也不愿看。

一位語文教師難道不應該立足于現(xiàn)實,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暫時拋開那些所謂的文學名著嗎?學生喜歡讀言情小說、武狹小說、網絡小說和卡通。我們完全可以投其所好,積極地維護并且參與他們的這些閱讀。

現(xiàn)在物質條件比過去優(yōu)越得多了,十四、五歲的少男少女們發(fā)育得很快。他們喜歡閱讀言情小說,完全在情理之中。就拿本班來說,不少男女生喜歡看瓊瑤小說。針對這一現(xiàn)狀,在課外,筆者與學生一起閱讀,一起探討,多聽他們發(fā)表意見。要求一條:只講優(yōu)點,不說缺點。同學們侃侃而談,興致盎然。瓊瑤小說就是寫得好,內容感人,人物時時讓人牽腸掛肚。也有同學感慨說若我有那一段愛情人復何求。筆者也摻和進去,“于我心有戚戚焉”!學生視筆者為知己。他們的閱讀興致大增。等看了五部、六部……之后,他們就開始埋怨起來了,怎么老師老叫我們看瓊瑤小說。她的小說不怎樣嘛;來來去去的就是你愛我,我愛你,沒有什么內容嘛;男女主人公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刻畫人物的手法也太單一了嘛;看來看她的小說其實只要看一本也就足夠了嘛。何必浪費這么多時間!這時候筆者站出來了,指出同學們這段時間的閱讀是卓有成效的。同學們在閱讀過程感受了瓊瑤小說中愛情的美,同時也能看出其創(chuàng)作的不足。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的閱讀鑒賞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怎能說是浪費時間呢?學生聽后倍受鼓舞。最后筆者告訴學生,瓊瑤小說的創(chuàng)作大多都能在前人的創(chuàng)作中找到影子,尤其是她的小說題目和詩詞,比如《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說完馬上把準備好了的歐陽修的《蝶戀花》、《詩經》里的民歌給同學們誦讀。學生真切感受到我國古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比空談有用得多。

同樣對武狹小說、網絡小說、卡通也用類似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讓他們在閱讀自己喜歡的作品中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對作品有一定的理性認識。長此以往,學生對作品在質量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時我們再去積極引導他們閱讀一些文學名著也不遲。

事實證明,性情閱讀能夠促使學生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少學生說,一天不閱讀,好像缺少了點什么。

閱讀習慣的形成,是學生學好語文的一個成功保障。當然不能說閱讀習慣形成,學生的語文水平一定會提高。華東師大教授曹礎基說:“提高語文水平的關鍵在于多讀書?!盵3]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課外,同樣非常有必要系統(tǒng)地指導學生去讀什么,然后是如何讀?

筆者在教學的實踐中,采用了如下幾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著重培養(yǎng)理解、分析散文的能力,筆者指導學生閱讀了大量的散文名篇。有時進行專人專項閱讀,有時進行審美閱讀;對閱讀的作品,可以概括藝術特色,可以寫讀后感。當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寫,但要與老師交流其對作品的看法。同學們在一年的時間里閱讀了老舍、巴金、茅盾、梁實秋和泰戈爾等眾多散文大師的作品。同學們收獲不小。

在第二階段,著重培養(yǎng)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筆者指導學生閱讀的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給同學們一份導讀材料,他們選讀自己看得懂、感興趣的作品。筆者選擇晚自習、節(jié)假日舉行閱讀之夜、閱讀周諸如此類的活動。有時要求同學們摘抄其中精彩片段,當眾朗讀或背誦出來;有時要求同學們根據(jù)小說的情節(jié)編寫短劇,自導自演。學生興致勃勃,踴躍參與。

在第三階段,著重培養(yǎng)研討、評價作品的能力,筆者主要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閱讀大量的反映時代特色的文章。有暢銷小說、獲獎作品、爭議著作,有科普文章、社論社評、雜文隨感。錄制《新聞周刊》、《子午書簡》、《電視散文》等這樣的節(jié)目播放給同學們看。同學們的視野開闊、胸懷天下。

在這里著重指出一點,我們需要重視傳統(tǒng)古詩文的誦讀。關于古文背誦,要求同學們一定把教材須背下來的古文能夠全文默寫。古文閱讀主要是從《古文觀止》選材。古代詩詞側重唐詩、宋詞,要求同學們起碼能背誦50首?,F(xiàn)代詩歌側重中外的愛情詩歌,如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戴望舒的《雨巷》等。當然當代一些頗具影響力的詩歌也是大力向同學們推薦的。

經過三年下來,除了課本之外,學生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有了這個量的積累,學生在寫作時,恐怕不會出現(xiàn)古時一秀才因肚里無貨而寫不出文章的尷尬與可笑了吧。

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博觀厚積是在興趣這個大前提才能達到的。在博觀厚積的過程中,在與前賢和大師的對話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思維品質、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4]鑒于此,一位語文教學工作者,沒有理由不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

參考文獻:

[1]《審美閱讀(高一)》.龍門書局出版,2000年

[2]《美國教育大觀》.漓江出版社出版,1994年

第2篇

據(jù)專業(yè)人士調查,學生在閱讀上所花費的時間,大約有1/3是用在閱讀教科書上,而2/3用在閱讀課外書籍上,用在科普讀物上的時間只占1/10。目前小學生課外閱讀仍然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呈現(xiàn)出很強的功利性特征,課外閱讀科普讀物僅僅是憑個人的興趣愛好。如果不大量閱讀科學書籍,不經常閱讀科學書籍和科普讀物,就談不上對科學的興趣,學生也跳不出科學課本的框框,知識面就非常狹窄。

我們著力于構建課外科普閱讀體系,創(chuàng)建科普網絡閱讀平臺,開展課外科普閱讀部落活動,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科普書籍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主要策略】

1、營造科普閱讀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學校圖書室開辟“科普角”,廣泛實行開架借閱,大范圍提高圖書室科普書籍的利用率,加大流通面,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望。班班建立科普圖書角,動員學生把自己的一部分科普書搬到班級圖書角,實現(xiàn)資源共享,讓學生可以隨時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破站W絡閱讀平臺上開辟專題欄目,一方面給學生呈現(xiàn)更加豐富的科普閱讀資源,一方面促進學生之間的閱讀交流。

2、組建科普閱讀部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設立個性化的課外閱讀部落??破臻喿x部落根據(jù)文學作品的體裁分又細分為“科幻小說部落”“科普童話部落”“異想天開部落”。每一個部落分別設置部落游民、部落村民、部落使者、部落護法、部落長老、部落酋長六級。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優(yōu)勢自由選擇一到兩個部落??破臻喿x部落采用積分制來激發(fā)學生自覺閱讀的激情。分數(shù)達到規(guī)定,就可以升級,獲得相應的權限??破臻喿x部落由科學老師和活動優(yōu)秀的同學共同管理。

(2)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閱讀部落活動。為了使學生更為強烈地感受、分享科普閱讀的歡樂,我們在科普部落中定期開展一系列活動,為學生體驗科普閱讀的愉悅提供平臺。例如:組織學生閱讀《十萬個為什么》《不知道的世界》等書籍并舉行智力競賽;觀看《南極大冒險》等科幻影片,寫觀后感;組織學生閱讀科普童話、科幻小說等,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寫作,優(yōu)秀作品還向《學習方法報》科學版專欄投稿,一學期就有十幾篇稿件被錄用。

(3)推進網絡閱讀平臺的交流。為了促進科普閱讀部落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在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共享,學校開發(fā)了“科普網絡閱讀平臺“。網絡閱讀平臺上以論壇的形式開設了各個閱讀部落的專頁,設立了部落書架,還另外開設了公共推薦欄(學生、家長、教師推薦美文、好書、精華帖)、各類排行榜、版主專區(qū)、酋長專區(qū)和長老專區(qū)。我們還把網絡閱讀平臺鏈接到“學校電子圖書館”,學生可以在網絡書架中盡情閱讀,可以在部落論壇中發(fā)帖交流科普閱讀中的感受、展示科普閱讀的收獲。這樣,把每一個學生的科普閱讀情況展現(xiàn)出來,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使他們在不斷地競爭、收獲、被肯定的氛圍中快樂閱讀。

(4)推薦課外閱讀部落的書目。科普部落會向學生推薦適合不同年齡和知識水平的書籍,指導學生閱讀。我們推薦的科普書籍,題目新穎,內容豐富。既有經典版的《十萬個為什么》《昆蟲記》等,還有最新版的《地球家園》《環(huán)游世界》等書籍,大大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此外,教師和學生都可以不斷充實推薦書目。

【初步成效】

1、家庭重視學生的課外科普閱讀。越來越多的家庭認識到科普閱讀對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從而重視學生的課外科普閱讀。

2、學生的科普閱讀興趣日趨濃厚。豐富的科普閱讀部落活動和自由的交流空間,使學生對課外科普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和科普書籍交上了朋友。科普閱讀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明顯提高。在學校濃厚的科普閱讀氛圍的浸潤下,漸漸和科普書籍交上朋友。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廣泛,課堂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問生答的局面,形成你問我答的課堂教學氛圍。

4、老師的教學觀念得到了轉變。通過組織科普閱讀部落活動,提高了教師對科學教學的理解,明白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得不僅局限于課堂的四十分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自己閱讀科普書籍的興趣。我們在積極進行科學課堂教學的改革的同時,將課內外打通,構建課外科普閱讀體系,正在形成新的科學校本課程體系。

【具體案例】

為了改變學生的課外科普閱讀現(xiàn)狀,使學生能自覺、主動、有效地去進行課外科普閱讀,享受閱讀的歡樂,通過實踐,我校構建了趣味十足的課外科普閱讀部落。

首先,我校充分發(fā)揮了家長的作用,向家長發(fā)出了倡議,讓家長明白:讓科普書籍成為孩子的終身朋友。通過家校溝通,讓家庭為學生的課外科普閱讀創(chuàng)設了有利的條件。

其次,學校也為學生的課外科普閱讀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開放學校圖書館,創(chuàng)建“科普電子圖書館”網絡書架,建立班級書架,推薦科普部落閱讀書目。當然推薦怎樣的科普書籍顯得尤為重要,那些讀者層次定位準確、知識程度把握適當、形式靈活新穎、信息量大且新奇的科普讀物普遍受到孩子們的青睞。例如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十萬個為什么(新世紀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孩子的疑問》、《不知道的世界》;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少兒科普知識精彩問答》等。但是一些內容過于龐大、形式呆板、信息陳舊的科普讀物卻不并適合學生閱讀。

第3篇

關鍵詞:提高;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是識字的主要途徑,有利于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lián)系。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僅僅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能力。而目前在農村小學,由于受辦學條件的影響,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少,導致作文能力低,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如何針對農村的教學實際情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興趣閱讀

(一)談自己的讀書感受讓學生樂于讀書

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xiàn)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二)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想去閱讀

教師要經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因為古往今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結果。由于小學生關于形象思維的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學生容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適合孩子的口味,他們才會對書感興趣。

(三)發(fā)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

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娓娓宣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結局之際,教師嘎然收聲告之孩子:故事情節(jié)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

二、學會閱讀

(一)略讀法

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jù)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學生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系,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或上網查閱)。而且要指導學生去圖書室借閱相關的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寫科學小論文,以培養(yǎng)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二)精讀法

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jù)典,情節(jié)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jù),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三)默讀法

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fā)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默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四)摘抄評價法

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蔽恼轮懈挥薪逃饬x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

(五)寫心得體會法

教師要鼓勵學生經常寫日記或讀后感。也就是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后,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想法,并在課外閱讀活動課上進行交流。讀寫聽說緊密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快樂閱讀

(一)開發(fā)圖書室

圖書館是學生讀物的主要來源,信息時代要求我們的學校要提高學生利用圖書室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識的能力。有了圖書室,可以組織學生上課外閱讀指導課,這樣讓學生感受到圖書室是一個學習的樂園,是遨游知識的好場所。每個農村小學就逐步完善教學設施,定期給圖書室增添更換圖書期刊。

(二)建立班級圖書角

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

(三)給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閱讀時間

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xiàn)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yè),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除了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既可朗讀所教的課文,也可翻閱課外的書報,還可每周劃出一、二節(jié)課時,保證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四)優(yōu)化讀書環(huán)境

在窗明幾凈的教室內,裝點上幾幅書畫作品,增添了文化氣息。讀書時,放上一首優(yōu)雅舒緩的鋼琴曲,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盡情地讀書,平和的心境,互相感染,融入書海而不亦樂乎!

四、堅持閱讀

(一)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

如以學?;虬嗉墳閱挝?,開展“古詩朗誦會”、“課本外的故事比賽”、“童話化裝表演會”、“文藝節(jié)目會演”、“小小讀書討論會” 、“課本劇比賽”及出墻報、展覽讀書筆記等課外閱讀擴展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總結讀書成果,交流讀書心得和經驗。

(二)密切配合使學生堅持讀書

廣大教師和家長應互相配合,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善讀書,增強課外閱讀積累。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做到:一是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半途而廢。二是定時。針對學生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選擇讀書的時間,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是要定量。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能力,制定出一個讀書計劃,并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課外閱讀關鍵在于堅持,教師及家長要經常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執(zhí)行情況,督促學生完成閱讀任務。

總之,在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時我們要處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名著

一、初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

語文課標把課外閱讀視為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在教學實踐中卻并非如此,學生們每天花在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有些甚至從不閱讀課外書。

(一)考試的壓力削減了課外閱讀時間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一進入初中,時間顯得很緊,學習壓力不斷加大,為了應付單元考試、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等等,早已陷入題海之中。學生每天完成作業(yè)都心力交瘁,沒時間閱讀課外書籍,連休息日也被各種名目的培訓和補課占用。

(二)影視文化代替了課外閱讀

看電視沖淡了讀書看報的興趣。影視的聲光音像具備、聲情并茂,感覺豐富,生動活潑,這是書報無法比擬的,它充塞了學生應有的課余時間,影視文化代替了課外閱讀。除了傳統(tǒng)媒體電視外,網絡也日益侵占了初中生的業(yè)余時間,但極少利用網絡進行閱讀,這些娛樂時間占用了他們原本就不多的課外閱讀時間。

二、初中語文輕視課外閱讀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對名著的樂趣難以抵抗娛樂的誘惑

由于學生所處的時代與多數(shù)名著經典作品的寫作年代相隔久遠,很多名著的思想內容令現(xiàn)在的年輕人無法理解。再加上中學課業(yè)負擔沉重,使他們閑暇時只想做一些輕松快樂的事情,即使閱讀他們也愿意選擇更輕松的讀物,很多名著只能被束之高閣而無法逃避被疏遠、被冷落的命運。

(二)家長對考試的期待遮蔽了課外閱讀的作用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輻射到初中孩子身上,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拔高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對孩子的初中學業(yè)要求是“唯分數(shù)至上”,視課外書為無用的閑書,視閱讀課外書為浪費時間的無聊行為。因而,家長嚴重的急功近利心態(tài)導致多數(shù)家長不鼓勵孩子花過多的時間于課外閱讀。

三、提高初中生課外閱讀效果的對策

基于初中學生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學生缺乏興趣、家長功利主義、教師缺乏指導等問題,需要從多角度著手,讓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一)形成重視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思想

要發(fā)揮課外閱讀拓展學生視野、提升人文涵養(yǎng)的作用,教師、家長和學生都需要轉變思想,重視課外閱讀,常抓不懈。作為語文教師,要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看成是語文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家長,從孩子成長的角度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為孩子的課外閱讀提供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持。

(二)培養(yǎng)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是引導學生自覺課外閱讀的最好切入點,閱讀的興趣是構成閱讀品質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讓學生養(yǎng)成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形成了積極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才能使學生進入閱讀的境界。當前初中生對網絡有一種天生的敏銳感與親切感,教師應因地制宜利用教室的電教設備,給學生播放精彩的影像資料以吊起學生的課外閱讀胃口。

(三)指導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1.指導初中生確立課外閱讀目標。切實保證每位學生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課標所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要求,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一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的課外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閱讀有精讀和略讀兩種基本形式,讀書時應根據(jù)讀物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形式。精讀的對象主要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和內涵較深經得起推敲的文章,對于這類優(yōu)秀作品,要培養(yǎng)學生整體的課文賞析能力。略讀是一種瀏覽式的閱讀。了解一個大概,對讀物能有一個初步印象,以便心中有數(shù)。略讀不注重詞句,通覽全書,取其精華。

(四)推薦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讀物

書海浩淼,書市也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因此,教會學生怎樣正確選擇課外讀物就尤其重要。語文老師除了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書籍外,還必須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一是選擇引人追求“真、善、美”的好書,多讀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魯迅、、巴金等大家的作品,提升人生境界,培養(yǎng)起他們對人的終極關懷,奠定堅實的人文底蘊。二是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好書。三是選擇符合學生個性與愛好的好書,如對于酷愛探險的學生,可以推薦讀《魯濱遜漂流記》、《探險科學幻想》等既富有探險樂趣又富有文學性經典書籍。四是選擇讀書節(jié)或其他重大紀念日推薦好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一些重要的紀念日開展閱讀,形成一套有主題系列的讀書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切實發(fā)揮課外閱讀提高學生涵養(yǎng)、傳承經典文化、陶冶博大情懷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5篇

我作此課題的研究所運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也就是將課題研究貫穿于教學之中,邊學習理論,邊指導研究。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問題中進行研究。具體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進行了理論方面的學習。通過對國內一些關于閱讀教學理論書籍的閱讀,我確立了自己課題的研究方向,同時也為此課題的研究找到了依據(jù)。

2.依據(jù)課題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標和內容,有計劃地實施。目標由簡到難,內容由容易到復雜。

(1)現(xiàn)代閱讀理念所倡導的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學生還沒有體會到,沒有嘗試到;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那么讀什么的問題也要解決,這是源頭活水。很多孩子,家長甚至包括我們老師也不太清楚到底讓孩子讀些什么;我們在自主學習的實驗中確定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的教學模式,那么學生的課外閱讀同樣也需要探索一些指導策略,至今我們還沒有成熟的可以推廣的策略;任何學習活動都離不開評價,課外閱讀的評價就更難以把握,這無疑就影響到閱讀效果。

(2)對學生閱讀情況的分析其實就是尋找問題。問題即課題,解決問題就是探索研究。主要發(fā)現(xiàn)了如下問題即研究對象:第一,解決孩子讀什么的問題。課外閱讀必須解決量的問題,量變才能達到質變。首先建立班級小圖書角但是要與以往做法不同。我們現(xiàn)在只是簡單得讓孩子捐書,我一直在試著探索一種新捐書模式。我覺得應該通過網上查詢,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指標,給學生列出相關的書目,發(fā)動學生的力量,去購買書籍,這樣,我們班每個學生圖書的擁有量就不是3本、5本,而是上百本,而且是高質量的。第二,引導孩子樹立課外閱讀的主人翁意識,也就是確立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本著這樣的理念: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所以應“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圖書,自己確定在多長時間內讀完一本書,自己選擇讀書的時間,自己選擇閱讀后成果的展示形式(目前我們的展示形式有閱讀筆記積累、美文背誦比賽、講故事、預備鈴前十分鐘的時間向同學們讀自己喜歡的文章等形式),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體現(xiàn)出來了,教師必須督促和調動學生,讓學生學會做計劃,學會確定目標。雖然僅僅半年時間,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關于課外閱讀的評價,我擬想從閱讀習慣、閱讀態(tài)度、閱讀能力、閱讀效率四個方面進行評價。但目前評價機制還沒有落實。

第6篇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集聚力量;課型模式;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2-0055-01

語文學習中,推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就是實施大量有效的閱讀。為了避免學生課外閱讀的隨意性,教師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閱讀進行指導。

一、推薦課:激發(fā)興趣,形成期待

(1)創(chuàng)設懸念,燃起閱讀欲望。對客觀世界充滿好奇是兒童與生俱來的天性,在閱讀推薦課上強化閱讀懸念的設置,是激活學生認知效益、激活學生閱讀期待的重要策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書目封面、插圖賞析、片段閱讀、目錄估猜等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例如,在執(zhí)教《負鼠比利大叔奇遇記》這本閱讀書目時,可以采用依托目錄進行猜想的方式。執(zhí)教者先出示書本的目錄,并告訴學生目錄不僅僅應該會讀,更要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于是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看到目錄,我就覺得這本書一定很有趣,我想現(xiàn)在就去讀;我覺得這本書的主人公應該是負鼠大叔比利;我發(fā)現(xiàn)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別的事物……借助目錄,喚醒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引領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介入到書本的閱讀中去。

(2)遴選內容,明確方向。學生的認知特點在于理性思維較為薄弱,而感性思維則較為豐富,只有極富形象性特征的內容才能真正喚醒他們的閱讀期待。因此,教師應該選擇最能貼近學生內在心靈的內容作為推薦的突破口,喚醒學生的閱讀意識。仍舊以《負鼠比利大叔奇遇記》為例,這本書蘊藏著十幾個學生喜歡的故事,教師應該作何甄別呢?可以從書目中的第一個故事入手,引導學生思考:住在森林里的負鼠比利大叔為什么會突然來到養(yǎng)雞場,并出示書本中描寫生動的語句,引導學生悉心品味,深切感受到書本語言描寫的精彩和趣味。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正是借助書本中最具特色的地方,了解文本基本的言語風格和主人公的基本特點,為學生日后的深入閱讀指明了方向。

二、提升課:集聚力量,引向深入

(1)以學生為基礎,合理設置內容。課外閱讀提升課旨在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既有成果的分享,又形成明顯的認知動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的閱讀狀態(tài)以及作品內在的特點,通過有層次、有維度地設置一些指導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在充分實踐中習得閱讀方法,提升課外閱讀的效果。例如,在閱讀《鐵絲網上的小花》這本書時,教師意識到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性閱讀感受到納粹軍人的殘暴,更能意識到猶太人民所遭受的殘害,但學生未必能體悟到 “象征”“暗示”等表達手法。這就要求教師要選用書中的典型章節(jié)和語段,真正讓學生的課外閱讀超越故事情節(jié),轉向對書本主題的思考與領悟。如此教學,才真正實現(xiàn)提升課的最大價值。

(2)以語言為圓心,習得閱讀方法。課外閱讀指導課應該給予學生實踐閱讀中的方法,并在方法的運用下自主探究感知文本的典型人物,品味文本中的經典片段,從而習得文本的語言,感受語言表達的基本特點,促進學生課外閱讀品位的提升。以《夏洛的網》為例,教師可以在提升課中挑選能夠代表這本書語言表達特點的幾個典型語段,讓學生在自主品悟、情感體驗等方面共同去探究威爾伯生命成長的內在軌跡,并感受其無私奉獻精神對于其成長過程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三、分享課:形成體悟,交流分享

(1)精心準備,全體參與。分享課旨在讓學生將閱讀過程中形成的體驗和成果得以展示,要鼓勵學生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合作互動。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則要想方設法將教室的課堂演變?yōu)閷W生展示成果的舞臺。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進一步燃起學生讀書的激情。例如,在閱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學生都覺得自己沒有這樣的體驗,對于書本中人物所經歷的艱辛也只能是表層的感性認知。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教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形式:作為盲人,海倫能夠騎馬射箭、閱讀寫作……假如你來完成這些事情,你會有這樣的經歷嗎?讓學生以自身經歷揣度文本人物的感情,有效地激活了學生內在的生命意識,學生對文本中提到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紛紛以自己的方式呈現(xiàn)海倫的經歷,成果分享得到了進一步落實。正是通過自主分享,學生在交流中對書本的解讀更為通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強化點撥,深處漫溯?,F(xiàn)代課程理論指出,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學生在分享閱讀成果時,也不能完全退隱到課堂后臺,而要對學生形成的閱讀成果進行及時調整、點撥,從而促進學生對書本更加完善和深度的感知。例如,課堂中,學生在分享時一直將教學的關注點聚焦在書本人物的生活經歷上,此時教師為了將探究的層次引向深入,就要對課堂的走向進行調整,使學生充分意識到讀書的最高境界在于聯(lián)系自我,在書本中讀出自己的影子和態(tài)度。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是學生自主性閱讀的過程,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切不可將課外閱讀放任自流,而要在閱讀實踐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讀有所獲。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 外報外刊 閱讀課程 時效性

作為英語教學的傳統(tǒng)經典課程,外報外刊閱讀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方面一直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此2007年教育部頒發(fā)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將“能讀懂國內外英語報刊”作為高校英語教學評估要素之一,要求大學英語課程以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并對學生報刊閱讀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全面擴展到英語教學各個領域,受到師生普遍歡迎。然而,由于外報外刊時效性強、內容繁雜、語言地道等特點,教學中師生往往很難做到閱讀最近最新的時事新聞報道,課時少又影響了學生對新聞事實報道的深入了解而只停留在理解上。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在上海杉達學院英語系從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內容選編、教學方法、評估方式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提高外報外刊閱讀課程的時效性,發(fā)揮其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1.外報外刊閱讀課程的理論基礎

外報外刊閱讀能提高學生英語能力,其理論依據(jù)主要為克拉申的輸入假設理論和窄式閱讀理論,以及語篇分析理論。

1.1輸入假設理論

輸入假設理論(input hypothesis)是克拉申(Krashen)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核心部分,認為學習者要想自然習得語言知識和技能,就必須置身于適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中獲得適當?shù)恼Z言輸入。這種輸入應該是可理解的、有趣的、大量的。學生對大量的可理解輸入進行吸收、加工就會很自然地使用語言??死赀€認為輸入語言材料的難度應稍高于學習者目前已掌握的語言知識,他用“i”代表學習者當前的語言水平,“1”代表稍高于學習者目前水平的部分。語言輸入只有稍高于“i”達到“i+1”水平時,學習者才容易理解輸入語言,再通過不斷積累語言知識而逐漸習得語言能力。

外報外刊能夠為英語學習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輸入。外報外刊具有大量的語言和文化信息,文字地道時新,話題有趣并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容易讓學生產生閱讀并習得英語的興趣。此外,外報外刊文章因其不斷產生的新詞,特殊句法、修辭等的使用和大量西方文化的融入而對英語學習者的語言知識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戰(zhàn),因此外報外刊輸入符合克拉申“i+1”的理論假設。

1.2窄式閱讀理論

窄式閱讀(narrow reading)是克拉申提出的一種外語學習策略,指學習者通過閱讀同一風格、同一主題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提高閱讀能力。窄式閱讀能夠協(xié)調閱讀過程,因為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所偏愛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寫作風格,每一個話題都有與之相關的詞匯及篇章結構,窄式閱讀能為讀者提供這樣的內在視角。窄式閱讀還能為讀者提供更多的與題材有關的背景知識,并且?guī)椭鷮W習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識閱讀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與文章。

外報外刊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窄式閱讀的內容和機會。西方主流報刊和雜志都有其各自獨特的辦報辦刊歷史和風格,也會聘請專欄記者、評論員、作家等撰寫時事報道與評論,因此能實現(xiàn)讓學習者閱讀同一風格、主題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提高閱讀、詞匯、篇章結構理解等能力。此外,不同報紙雜志對同一新聞時事、專題領域等的報道還能體現(xiàn)不同的觀點、論調等,因此,通過對比閱讀與分析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

1.3語篇分析理論

語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理論是語言學研究的成果。語篇分析就是使讀者科學、系統(tǒng)地分析語言材料在文中的相應位置及其如何產生意義,并識別語篇中的結構模式及其規(guī)定這些結構模式標記的語言手段。該理論認為閱讀過程不僅是復雜的、多層次的,而且是動態(tài)的,因此要注重語言形式和功能、背景知識對閱讀的影響,并側重從語篇的整體出發(fā)分析和理解語篇信息。語篇分析模式強調從篇章宏觀結構入手,分析主題,以及支持主題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分析詞與詞、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以及邏輯思維的連貫,從而在篇章層次、句子層次、詞匯層次上達到對語篇的整體把握的目的。

外報外刊文章有其自身的文體特征和語篇結構,在用詞、句法、修辭上也有自身的特點,因此,閱讀外報外刊文章并對其語篇深入分析與學習有助于學習者掌握文章主題與大意、辨別作者觀點、理清文字邏輯關系,提高綜合語言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等思維能力。

2.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時效性的界定

“時效性”是一個新聞術語,通常作為評價新聞價值的標準。“時”,即“及時性”,強調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效”要求新聞從業(yè)者以最快速度把讀者最關心的信息傳播開來而讓讀者迅速了解。外報外刊閱讀課程中的“時效性”則體現(xiàn)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教學目標各個方面,并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能自覺閱讀最新的新聞事實報道并把閱讀新聞報道作為一種興趣、習慣和生活方式。

2.1課程內容與時效性

在課程內容上外報外刊閱讀的時效性體現(xiàn)在選取、組織最新的時事材料提供給學生上。教師每年更換一批教學材料以保證每一屆學生都能在此課程中閱讀到最新的時事新聞。此外,除了選擇、安排、及時更新材料之外,教師還要充分關注所選材料的題材、體裁和風格,做到題材廣泛,體裁合理(以敘述、議論、新聞報道類為主),風格多樣。

2.2教學方法與時效性

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教學方法的時效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作用上,把教師在課堂中的話語權與主動權轉移給學生,教師扮演“引導者”與“幫助者”的角色,通過聽、說、讀、寫、譯多渠道給學生提供語言輸入與輸出練習,并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使用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

2.3評價方式與時效性

傳統(tǒng)紙筆閉卷考試考查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但不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不能考查學生在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學習后有沒有發(fā)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是否培養(yǎng)起課后自覺閱讀新聞時事的興趣與能力。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的評價方式應該采用過程性評價,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新聞收集與播報、撰寫新聞小結與評論、制作新聞簡報等多種形式的評價,對學生綜合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良好的興趣、習慣等進行全面評價。

2.4教學目標與時效性

任何教學活動的效果都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專業(yè)知識與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上。外報外刊作為一門閱讀課程,教學效果首先體現(xiàn)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上。其次,外報外刊閱讀課程還必須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外報外刊知識和閱讀外報外刊的興趣與習慣,最后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通過閱讀報刊獲取信息與知識的生活習慣。因此,外報外刊教學效果的時效性就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上。

3.提高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時效性的實踐研究

2011~2013年筆者在上海杉達學院英語系開展了提高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時效性的教學實踐研究,具體措施與實施方案如下。

3.1持續(xù)開發(fā)課程內容

要改善以往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教學內容陳舊,新聞變舊聞的局限,教師就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更新閱讀材料,保證學生閱讀到最近最新的時事新聞報道與評論。同時,為了避免自選教材缺乏系統(tǒng)性與邏輯性的問題,選材也要參考傳統(tǒng)教材的體例安排。此外,選材還要考慮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需求。因此,本課程綜合傳統(tǒng)教材與自選教材的優(yōu)勢,結合學生在問卷調查中的反饋,設定了“娛樂與名人”、“體壇掠影”、“信息時代”、“拯救地球”、“經濟與金融”、“西方風云”、“中國崛起”和“反恐戰(zhàn)斗”8個題材作為教學單元。圍繞這8個單元,教師從西方主流外報外刊上選取近三年相關報道,再從中選取適合學生閱讀水平與能力的六篇文章作為課堂教學主要內容。為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教師每年都會收集、積累上述8個領域最新的動態(tài)與時事新聞,為下一輪外報外刊課程教學內容更新做準備。被替換的教學內容作為課外閱讀資料以增加學生相關領域的背景知識。通過這種“每年收集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替換并保留原有教學材料”的方式,本課程形成了一種可持續(xù)性的開發(fā)模式,同時由于研究者始終圍繞一定的領域收集資料,保證了所收集資料的系統(tǒng)性與連續(xù)性,能讓學生在某個領域的知識得到積累,從而能夠把握某個領域、事件發(fā)展的來龍去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與閱讀興趣。這種有針對性的持續(xù)關注與閱讀特別有助于提高學生在經濟、政治等領域的知識與閱讀興趣和能力。長此以往,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就會形成既有傳承,又凸顯時效性的豐富的課程資源與內容,使課程的時效性得以真正的體現(xiàn)與實現(xiàn)。

此外,外報外刊閱讀材料對多數(shù)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難度,如果沒有相關背景知識,學生光靠理解語言文字就很難達到預期學習目標,更可能會阻礙學生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相關中文新聞的收聽與閱讀能為學生更好理解英文新聞報道提供幫助。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內容的時效性還體現(xiàn)為鼓勵、督促學生多聽多讀中文時事新聞。

3.2綜合運用多種媒體與教學手段

傳統(tǒng)外報外刊閱讀教學與精讀、泛讀等閱讀課程教學方法區(qū)別不大,以教師講、學生聽并記筆記為主要方式,學生不能從中體會到本課程時效性強的特點,單調的上課形式使學生喪失閱讀的興趣,在課外也不懂得去哪里尋找可供他們閱讀的外報外刊。此外,媒體業(yè)在網絡時代也有了很大發(fā)展,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渠道已不僅僅局限于報紙雜志、網絡、微博、移動終端等大行其道,尤其在年青一代中更是和世界聯(lián)系的紐帶。因此,本實踐研究探索綜合運用多種媒體和教學手段,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方式出發(fā),把課程的觸角伸出課堂,綜合運用傳統(tǒng)報刊、網絡、移動終端等現(xiàn)代設備,豐富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教學方式。在學期開學初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西方主流報紙雜志和新聞媒體的網址與網站信息,并為本課程設置了專門的公共信箱與空間供學生與教師及時交流、分享課程相關信息。授課也選擇在能夠上網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方便教師在課堂中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提供最新時事報道與評論。

3.3探索多種作業(yè)與評價形式

時效性強的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旨在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外報外刊的興趣與習慣,并發(fā)展學生分析、批判與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在“意識、興趣、習慣、能力”各個方面得到發(fā)展。因此,實踐研究為外報外刊閱讀課程設置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作業(yè)形式。

教師對教材8個單元的6篇文章分別設計了不同形式與目的的作業(yè)。對于主干文章(Text A和B),教師設計了詳細的課文閱讀理解題目,包括是非判斷題、填空題、同意釋義、翻譯、簡答等,考查學生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對于延伸閱讀文章(Text C和D),教師則要求學生在課后閱讀并撰寫100—150字的內容小結,綜合考查學生英語閱讀、歸納總結和寫作能力。教師批改后再結合學生的問題對文章進行講解與分析。對于兩篇專門針對專八考試的文章,教師則要求學生在課后限時閱讀并完成閱讀理解題。這樣,一部分課堂時間通過作業(yè)的形式留給了學生,鼓勵了他們在課前就對教學內容進行閱讀,并通過閱讀理解題、寫作等作業(yè)形式檢驗閱讀能力、發(fā)現(xiàn)閱讀問題,從而在課堂上更有針對性地聽課,提高了學習和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此外,詞匯一直是學生閱讀外報外刊的最大障礙,很多學生因為詞匯量小,往往在閱讀時碰到生詞就放棄閱讀。因此,本課程專門設計了“My Vocabulary Bank”表格,放在每篇課文后面,要求學生摘錄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和短語等,通過上下文猜詞義、查閱詞典等方式了解該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每個學生都相當于擁有了一個外報外刊的詞匯庫,并形成了良好的詞匯學習方式。為了鼓勵學生堅持記錄生詞,教師要求每篇課文由一位同學具體負責,歸納總結課文的單詞、短語和美文美句,經過教師批閱后在全班分享,學生之間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共同提高詞匯量和學習興趣。

為了維持學生堅持聽新聞、讀新聞、了解時事的興趣與習慣,實踐研究還要求學生分組為8個單元的題材收集近兩年最重大的新聞,并在課堂內進行新聞綜述播報。學生要為每條硬新聞提供相關評論性的軟新聞,供感興趣的同學深入閱讀。新聞綜述播報要求學生綜合運用閱讀、寫作、口語等語言能力,還要求學生有敏銳的新聞洞察力、搜索信息、分析、歸納、總結和計算機應用等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對學生的專業(yè)和綜合知識與能力進行全面考查。這種作業(yè)方式也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此外,教師通過鼓勵學生收集新聞時事報道,也能從側面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學生收集的材料也能成為外報外刊閱讀課程資源的一部分,從而實現(xiàn)課程內容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保證教學內容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Prenice-Hall International,1988.

[2]Krashen,S.D.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J].TESOL Newsletter,15,23.1981.

[3]Dubin,F(xiàn).& E.Olshtain.Course Desig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Yalden,J.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端木義萬主編.英美報刊閱讀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6]曹曉敏.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銅陵學院學報,2010(2):127-128.

[7]李柏榆.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導刊,2009,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