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網絡管理相關知識范文

時間:2023-08-24 16:50:29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管理相關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網絡管理相關知識

第1篇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學;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3-0020-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學勢因

網絡管理學是關于網絡管理理論與管理過程的科學,網絡管理學是管理學的互聯網延伸,是管理技術和管理理論信息化的體現。隨著互聯網技術在高校的深入和普及,網絡管理已經廣泛的運用在高校網絡教學、網絡德等各個領域。恩格斯指出:“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全是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雹俑咝K枷胝谓逃\用網絡管理學知識開展工作,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同樣具有其目的性和自覺性: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特性使然。2004年頒布施行的中央第16號文件明確規(guī)定了“要堅持教育和管理相結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將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確立下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直接與學生接觸,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也是班級事務的管理者、組織者。專職教師通過課堂和書本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設計、組織授課、考核考評等過程也是管理的過程。高校教務的管理者、課改的實施者、輿論的宣傳者、引導者直接承擔著高校的管理、運行責任,是直接的管理者。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發(fā)展的需要。與傳統管理一樣,網絡管理包括了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和反饋等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都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借鑒和吸收網絡管理學的相關知識,可以將網絡管理學的科學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績效??梢载S富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創(chuàng)新。可以充分發(fā)揮管理的激勵、懲罰、控制、反饋等功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機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管理的困境

借鑒和吸收網絡管理學的知識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在借鑒和吸收網絡管理學知識,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網絡組織管理不規(guī)范,經驗管理性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是一種目標管理,最終是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校的普及和建立,推進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同效果的實現。②這一過程,即是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標、管理績效的過程。

在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網絡組織管理上存在著不規(guī)范的現象。主要是經驗管理貫穿了教育的全過程,影響了教育效果的實現。網絡組織管理的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在:實施網絡教學的目標不明確、網絡管理與一般管理的權界不清、缺乏專業(yè)的管理隊伍、網絡德育缺乏實質性的領導體制和獎懲機制等。在具體工作中,管理理念陳舊,管理知識缺乏,經驗管理占據主要位置、缺乏科學的管理思維和方法,對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應對不力。這些情況的存在,直接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制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科學化的效力。

(二)網絡管理過程僵化,缺乏創(chuàng)新和人文關懷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是主要客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導的“客體中心主義”,將客體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這與當前我們倡導的“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方針不謀而合。而在開展網絡德育、網絡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存在管理僵化、缺乏創(chuàng)新和人文關懷的情況。

一是網絡管理主體,即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對自身角色認識不到位。網絡管理不僅僅是對具體的計算機業(yè)務的管理,更是一種全局化的科學管理方式。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網絡辦公、網絡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承擔起網絡德育講師、網絡教學專家的責任。而由于對這一點認識不到位,使得管理主體的角色、職責單一,認為管理者只負責行政事務,與具體的教學任務無關。管理者只負責發(fā)號施令,負責獎懲和監(jiān)督,這樣的理念使得管理者對管理的過程只求穩(wěn)定,不求突破。管理模式和方法顯得單一和僵化,缺乏創(chuàng)新性。

二是具體的施教者,專職教師和輔導員服務學生、服務管理的意識不強。在網絡教學、網絡德育、網絡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沒有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尤其是在當下流媒體、微網絡全面深入宿舍、深入課堂的情況下,在引導學生應對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網絡輿情等方面關懷不夠。利用網絡知識,做好網絡班級管理,實時了解學生動向,心理變化等方面應對能力不足。在管理過程中,由于對網絡管理知識、管理經驗的缺乏,使得管理方法簡單,難以獲得學生的認同和支持。

(三)網絡管理機制不健全,效率與效果不成正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網絡管理機制不健全,效率和效果不成正比的情況。

首先,管理定位和認識不到位,沒有形成聚合力。一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有人懷疑這樣的管理是否存在。在行政管理的主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管理,從屬于學校的整個行政權力管轄之下,網絡德育、網絡教學的管理顯得相對乏力。

其次,理論指導具體實踐不足,理論借鑒缺乏科學性。網絡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同,網絡管理理論側重于實踐指導、機制構建等方面。因此,需要進行專門的培訓和學習。目前高校網絡德育的管理,主要由與大學生直接接觸的輔導員和專職教師承擔。因此,從知識構成上來說,輔導員和專職教師對網絡管理理論相對缺乏,對理論的運用也缺乏規(guī)范化。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網絡管理理論的實踐指導不足,網絡管理的科學性和實踐性較差。

再次,管理機制建設滯后,管理效率與效果差距大。管理要發(fā)揮其優(yōu)勢和效果,就不得不保證其管理機制的正常運轉。在管理中,競爭機制、績效機制、激勵機制、反饋機制和控制機制等都是必須要具備的。而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機制,依然從屬于行政管理,網絡管理機制的重要地位沒有得到凸顯。在追逐管理效率的影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效果難以呈現,行政管理的高效率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弱效果相對突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學構建

針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重新認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的重要性,構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和科學管理的認同機制是必然選擇。

(一)加強網絡組織管理,實現經驗管理向規(guī)范管理的轉變

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管理是科學管理的前提,是實現管理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的必要條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網絡管理,需要在科學管理的指導下開展。加強網絡組織管理,實現經驗管理向規(guī)范管理的轉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出路。

首先,要明確管理目標,建立目標管理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網絡管理屬于目標管理,通過網絡德育平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育、引導,最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學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網絡管理的目標,要建立網絡目標管理體系保障管理活動的開展。建立目標考核體系、明確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權限職責、建立專門的網絡管理隊伍、開展網絡管理技能培訓、建立網絡獎懲機制等是組織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規(guī)范管理的基本條件。

其次,要樹立科學管理理念,促進網絡管理的規(guī)范化轉型。目前高校德育網絡管理,依然停留在經驗管理的層面。經驗管理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從科學管理的角度而言,經驗管理是基本的經驗總結,算不上科學管理的理論。而且由于經驗往往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和個體性,因此經驗管理很難做到與時俱進。在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時,經驗很難發(fā)揮其作用。因此,通過加強組織管理,開展管理技能和知識培訓,樹立科學管理理念,實現經驗管理向規(guī)范管理的轉變是實現管理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重要舉措。如圖1.1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的模式構建:

從圖1.1中可以看出,學校黨委及教務管理者、輔導員和思想政治課教師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三個主體運用網絡德育管理平臺實施教育,通過實施網絡管理的目標化和科學化,最終形成績效機制,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實現。

(二)創(chuàng)新網絡管理方式,凸顯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和服務性

管理的過程對管理目標的實現極其重要,法國著名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認為管理是以計劃為中心的、各個管理職能交替發(fā)揮作用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因此,法約爾的管理理論也被稱之為“管理過程理論”。在他提出的14條管理原則中,幾乎囊括了管理過程理論的所有思想。管理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直接決定了管理目標能否實現,管理效果能否達到。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網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管理的過程著手,創(chuàng)新網絡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營造積極和諧的管理氛圍,凸顯教育管理的服務性和人文性是應對之策。

一是管理者要更新管理理念,重新認識和定位自身角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既是網絡行政管理過程的控制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過程的控制者。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網絡管理是一種全局化的管理方式,網絡管理是行政辦公與網絡德育的契合,管理者應承擔起作為網絡德育講師、網絡德育專家的責任,既要做合格的行政事務辦理者,也要做優(yōu)秀的德育網絡教師、德育網絡管理者。

圖2.1展示了影響網絡德育工作開展的幾個主體,學校黨委和教務管理者、學生輔導員、思想政治課教師以及德育組織協會構成了網絡德育工作的四個主體,其中前三位主體屬于網絡管理組織體系,四個主體通過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實現。

二是具體的施教者,專職教師和輔導員要樹立管理即服務的意識。管理即服務,這是管理的本質體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網絡管理中,也要突出這種服務意識。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認真學習和考察流媒體、自媒體、微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影響,在實施網絡德育、網絡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出現的問題有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在網絡管理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應對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網絡輿情等網絡管理問題的出現,建立網絡心理咨詢室和網絡班級管理制度,實時了解學生的動向和心理特征。要加強網絡技能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和網絡應急處置能力。

(三)健全網絡管理機制,實現管理效率與效果的統一

針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網絡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效率與效果不成正比的問題,應從健全網絡管理機制,充分發(fā)揮機制的管控作用方面做起。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管理的重要地位,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網絡管理的長效機制,形成聚合效力,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開展。要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網絡管理上升到教務管理、戰(zhàn)略管理的層面,凸顯高校網路德育管理的重要性,盡量減少行政管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的影響和干預。建立與網絡行政管理機制相區(qū)別的管理機制,形成獨立的網絡管理體系,實現高校德育網絡管理的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改變逐漸被邊緣化的局面。

其次,健全和完善網絡管理機制,實現管理效率與效果的統一。要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網絡管理的組織機制、控制機制、獎懲機制、培訓機制和評估反饋機制。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特點,建立適應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滿足學生實際需要,彰顯服務和個性的網絡管理機制。將管理的效果放在第一位,同時堅持管理效率的提高。實現管理的高效率與效果的高質量的統一,彰顯高校網絡德育管理的實效性。如圖3.1所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的績效管理過程,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從圖3.1可以看出教育主體通過德育網絡開展教育工作,明確崗位職責。在進行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德育目標指導績效的實施開展,并通過網絡管理與控制進行調節(jié),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績效改進和導出,完成績效管理,最終實現網絡德育目標績效。

再次,加強培訓教育機制建設,建設網絡德育管理隊伍。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為突破口,以高校輔導員和專職教師為主力。組織和建立專門的管理人才培養(yǎng)機制,加強管理教育培訓,編寫管理教材,組織管理競賽。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輔導員和專職教師的隊伍構成,更新管理者、輔導員和專職教師的知識構成,加強管理者、輔導員和專職教師的管理學知識培訓。建立培訓考核機制,著重檢驗受訓者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實現網絡管理理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融合,實現理論借鑒的科學化、實踐化。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網絡管理,需要從認識上、理論上、機制上獲得突破。借鑒和吸收網絡管理學的知識,不但能夠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網絡化、信息化的難題,也能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43頁。

②俞吾金,意識形態(tài)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頁。

參考文獻:

[1]張再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2]秦在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論[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方世南.網絡管理學與管理學科的創(chuàng)新[J].學海,2000,(6).

第2篇

[關鍵詞] 人際情報網絡 知識管理 影響因素 知識管理系統 競爭情報

[分類號] G352

1 引 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知識經濟的蔓延,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將目光聚焦到了企業(yè)知識管理上。目前中國企業(yè)知識管理整體上已經走過初始階段與認知階段,進入重用階段。知識系統化、組織化的管理,實現企業(yè)內知識轉化、共享,進而達到知識創(chuàng)新,已成為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而人際情報網絡則是通過將企業(yè)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源挖掘共享,充分利用“誰知道什么”、“誰知道怎樣做”等隱性知識的提煉和管理,將各種知識信息傳遞到依據它進行決策的人手中,從而提升企業(yè)競爭力。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人際情報網絡在企業(yè)知識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深入分析兩者融合的可行性后,提出了人際情報網絡對企業(yè)知識獲取、組織、利用和知識管理系統可持續(xù)應用這四個方面的影響因素模型。四個模型的提出不僅闡述了人際情報網絡是如何對傳統的知識利用并發(fā)揮作用的,而且首次分析了如何從最大程度上去激發(fā)和促進企業(yè)員工知識搜尋和貢獻意愿的形成,使兩者達到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從而促進知識管理系統持續(xù)性應用。

2 人際情報網絡與企業(yè)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賦予了人際情報網絡豐富的內涵和理論基礎,而在企業(yè)的知識管理過程中,人際情報網絡的應用也對其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兩者的融合能使各自的效用達到更高。

2.1 人際情報網絡概述

人際情報網絡是一種關注人際交往中的信息流動,獲取和提煉隱性知識,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競爭情報,從而實現組織特定目標,有效提升其競爭力的工具。其發(fā)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點,例如廣泛性與多樣性,動態(tài)性與交互性,弱鏈接與強連帶并存性,小核心、大輻射范圍性等。但隨著競爭環(huán)境的變化,新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也在逐步呈現。

目前人際情報網絡為競爭情報和企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成功的機會和組織保障。它不僅幫助企業(yè)高度聚集社會資本,將個體信息網嵌入更大的社會生態(tài)人際網絡:幫助組織知識創(chuàng)新與共享,更好地實現信息交流,提煉有價值信息,還成為了企業(yè)獲取利用隱性知識,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平臺。

2.2 人際情報網絡與知識管理的融合

企業(yè)知識管理是企業(yè)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構建企業(yè)內、外部知識網絡進行內、外部學習,有效地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互相轉換,并在轉換過程中創(chuàng)造、運用、積累和擴散知識,從而最終提高企業(yè)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系統過程。在知識管理中,能否充分挖掘和利用隱性知識是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而隱性知識的挖掘主要是取決于知識人員的知識需求與共享意愿。這也是知識以人為本的特性所在。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重視知識共享、知識創(chuàng)新和知識應用的知識管理越來越為各類公司、組織所青睞。美國生產力與質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Quality Center,APQC)的報告中指出,有6個因素可以鼓勵企業(yè)員工之間實現知識共享,人際情報的力量即為其中一個關鍵因素。

2.2.1 隱性知識的挖掘與應用上兩者的融合 相對于顯性知識的易獲取性而言,隱性知識更能幫助企業(yè)形成持續(xù)的競爭優(yōu)勢。對知識的關注必須是將隱性知識的承載者――知識個人和組織聯系起來。能否較好地梳理知識擁有者的個人和組織之間的關系既是知識管理的重點也是人際情報網絡所研究的范疇。

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人際情報網絡,為企業(yè)提供了一個暢通無阻的隱性知識的交流平臺。通過搜集、分析、提煉企業(yè)內外部的各種信息源,集成專家?guī)?、知識庫、知識社群、知識地圖等,提高企業(yè)知識管理效率(見圖1)。

從內部信息源來看,企業(yè)內部的技術部門人員,他們的知識優(yōu)勢主要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技術動向方面;財務部門人員則對各種融資渠道、財務分析知識較為熟悉;人事部門的人員了解更多的是勞動力市場、競爭對手的組織機構管理人員等;信息和公關部門人員掌握的主要是競爭產品信息和售后服務優(yōu)缺點、市場綜合戰(zhàn)略等信息;采購部門人員熟悉的則是原材料及供應商的相關信息。

從外部信息源來看,廣告商會對競爭對手的市場定位、戰(zhàn)略、廣告費用、新產品較為熟悉;銀行人員則可能會提供一些關于競爭對手貸款、經營等方面的信息;用戶和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評價、建議、需求信息也很重要;銷售部門可提品市場份額,銷售渠道方面的信息;供應商則對供貨價格、品種、質量、貨源給出有價值的建議。

通過這些人際情報源的挖掘和提煉,我們可以形成有價值的知識資源庫,實現知識數據流的順暢交流,從而保證知識的有效利用。從企業(yè)內外部挑選專家,將他們的聯系方式、擅長領域公布,形成專家?guī)?,構建良好的人際網絡組織,在企業(yè)遇到各種突發(fā)問題時,可以輕松自如地找到合適的人員來幫助解決;將搜集提煉的有價值的知識源匯集成知識庫,成為提供分類、搜尋、分享個人化資料的存儲中心;通過網絡社群活動建立知識討論區(qū)、專欄、BBS、讀書會等,促進知識共享;對企業(yè)員工進行知識評級,挖掘其各種突出的工作能力,分類提煉出特定工作所需的知識,制成知識地圖,使得一旦遇到疑問,就知道如何查找解決之法;建立知識地圖導航幫助企業(yè)員工快速找到有用信息,保證知識數據交流的通暢性。

2.2.2 “以人為本”的企業(yè)文化上兩者的融合

人際情報網絡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對于知識管理而言同樣如此?!叭恕笨梢酝ㄟ^“人際網絡”這一途徑進行知識信息的有效收集,這無疑是兩者共同涉及到“人”的作用的重要方面。而“人”在人際情報網絡中最重要的作用,實際上是通過“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全體員工關注企業(yè)生存狀況的積極性,自愿貢獻分享自身信息資源,營造出一種“全員重視人際情報與知識共享”的企業(yè)文化。良好的企業(yè)文化能夠很好地協調人際關系,使人們煥發(fā)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同時對員工的行為產生良好的軟性約束。而以大力推崇“創(chuàng)新”和“交流學習”為特征的“知識管理”當然也需要充分發(fā)揮企業(yè)文化的積極作用。良好的人際知識交流,能使企業(yè)員工工作更有干勁,團隊凝聚力更強。

2.3 人際情報網絡在知識管理中的作用

人際情報網絡在知識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企業(yè)人際關系資源進行規(guī)范管理、追蹤企業(yè)人際網絡中的個體行為、分析個體的行為特征、評估個體的價值、密切企業(yè)與人際網絡個體之間的互動交流、幫助開發(fā)和引導個體知識貢獻等。如圖2所示:

其作用主要有:

?人際網絡分析。提取網絡中各種信息,描繪企業(yè)人際網絡的組成,分析網絡中個體問的關系,將分析結果存入人際網絡知識庫。

?個體行為跟蹤。綜合知識庫中一段時間的信息,分析個體的動向。

?個體行為分析。通過分析找出個體的興趣愛好、專業(yè)特長、研究方向、所獲成果等,將分析結果存入人際網絡知識庫。

?個體價值評價。根據個體行為跟蹤和分析的結果,評估個體帶給組織的機會和威脅。

?行動提示。根據人際網絡中的信息,在重要紀念日和重要節(jié)日自動向相應個體發(fā)送祝賀郵件,提醒企業(yè)開展公關活動。

?知識推送。對網絡中個體所感興趣的專業(yè)信息進行適時推送,幫助其提升知識水平。

該模塊通過對人際情報網絡的把握,實現了企業(yè)知識數據流的交互。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對關鍵人物的跟蹤和價值評估,是獲取高價值知識的前提。

3 影響因素模型

人際情報網絡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yè)知識的獲取、組織、利用這些傳統知識管理的生命周期過程,同時在對知識管理系統可持續(xù)應用方面的影響也正日益突顯。清晰地了解和掌握這些影響因素及影響過程,將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yè)知識管理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

3.1 對知識獲取的影響

人際情報網絡所搜集的信息大多都是關系企業(yè)市場競爭、戰(zhàn)略規(guī)劃、決策提出、知識創(chuàng)新、實際運作的:①它通過自動采集功能對內部數據庫、局域網、BBS等信息進行獲??;②通過隨時情報錄入功能,使競爭情報人員將自己通過人際網絡得來的信息及時錄入到軟件中;③通過聯系人信息采集功能,自動采集聯系人的相關信息;④通過人際網絡管理功能,對企業(yè)內的人際關系資源進行管理,方便競爭情報人員利用人際關系獲得有價值的知識信息;⑤通過熱線情報監(jiān)控,對用戶指定的熱線(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進行監(jiān)控,一旦出現新信息可自動進行處理并存儲到軟件數據庫;⑥通過文件、數據導入功能將不同格式的文件和數據導人數據庫;⑦通過在線交流功能,例如在線對話等,采集相應人際信息。以上獲取的這些信息會存入知識管理系統的知識庫中,形成有價值的知識數據,實現知識的有效獲取。如圖3所示:

3.2 對知識組織的影響

知識在有效獲取后,下一步需要的就是對眾多知識進行組織和提煉。人際情報網絡每天獲取的信息可謂成百上千,其中不乏有很多冗余信息,因此人際情報網就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即時調整,刪除無效信息,整合同類信息,提煉價值信息。通過將個體信息進行組織分類,合并為組織信息,從而實現知識增值。人際情報網絡提供的分類工具具有自定義功能,用戶根據不同權限可自定義類目,因此自動分類的效果比較理想(見圖4)。

3.3 對知識利用的影響

在知識管理中,知識利用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要使知識能夠很好地被利用以至知識創(chuàng)新,提高用戶的滿意度是一個重要方面。人際情報網絡中的知識推送和行動提示等功能,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根據人際網絡中的數據,在重要紀念日(例如個體生日)和重要節(jié)日(例如春節(jié))自動向相應個體發(fā)送祝福短信。另外根據用戶個人信息的分析或者根據其在知識管理系統中登記的個人專業(yè)興趣及定制的相關知識專題,系統自動搜集新人庫的信息制作成簡報,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推送給相應的用戶,使知識利用率大大提高。如圖5所示:

3.4 對知識管理系統可持續(xù)應用的影響

知識的持續(xù)共享是知識管理系統生存與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企業(yè)知識管理系統要想得到可持續(xù)的應用和發(fā)展,歸根結底需要的是知識信息的有效輸入和輸出。而保證其長期有效性的關鍵是每個與企業(yè)相關聯的個體有強烈的知識共享意愿,人際情報網絡的建立,會從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和促進這種意愿的形成,使知識的貢獻和搜尋達到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

為了保證知識管理系統的可持續(xù)應用,我們通過人際交流網絡的相關功能提出了一個個人知識貢獻和搜尋意愿模型(見圖6、圖7)。該模型適用于連貫且持續(xù)的知識貢獻和知識尋求背景,以解釋各種潛在地持續(xù)知識共享行為因素,保證各用戶更加積極地去貢獻和搜尋知識。

?過程A1、B1:用戶的知識貢獻與知識搜尋意愿是保證知識持續(xù)性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對用戶更加微小習慣的把握從而更好地捕獲和衡量其行為。人際情報網絡可以從其信息庫中,提煉分析出相關意向信息。

?過程A2、B2:組織的支持、創(chuàng)造各種便利條件,為員工提供培訓或者各種充分的知識資源,實現激勵知識的傳遞和共享。

?過程A3、B3:個人的習慣可以很好的調和意向和行為之間的關系,越是習慣性的行為,越能表示出個人的意向。所以通過人際情報網絡的分析能夠對個體習慣有一定的把握。

?過程A4、B4,A5、B5,A6、B6:個人的知識獲取和搜尋的信念、態(tài)度都會對搜尋意愿產生影響。若用戶在知識搜尋或貢獻方面有積極的信念和態(tài)度,也就預示著有強烈的去使用系統的意愿。同時人們所持有的態(tài)度是從關于某一事物的一系列信念中獲得的,例如一個用戶認為在系統中貢獻知識能讓其獲得愉悅的感受,那他就更有可能保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去使用該系統貢獻知識。

?過程A7、B8,過程A9、B9:用戶的滿意度已經在理論和實踐中被證實為用戶態(tài)度的指示劑。同時用戶的確信度是影響其持續(xù)滿意度和信念的關鍵因素,用戶越確信其貢獻或搜尋電子知識的行為對提高個人形象、實現組織激勵、增強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等有幫助,越能增加其滿意度。

以上各環(huán)節(jié)在人際情報網絡的作用范圍內,充分保證了個體知識搜尋和貢獻的動態(tài)平衡,從而實現知識管理系統的可持續(xù)化應用。

4 結語

第3篇

關鍵詞:網絡安全;氣象;技術管理;制度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6-0000-01

City Weather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Pan Hongxiang1,Xu Qiongfang2

(1.Xiantao City Meteorological Bureau,Xiantao433000,China;2.Qianjiang City Meteorological Bureau,Qianjiang4331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raight Bureau of Meteorology weather network characteristics,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 security,analysis of the straight pipe city weath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features and network security issues,from personnel management,supply,equipment,operating systems,network,virus,data backup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ystems management,security management aspects discussed the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measures.

Keywords:Network security;Weather;Technical management;System management

一、直管市氣象局現有的網絡

氣象網絡,簡而言之,指的是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氣象領域,使氣象信息網絡化,信息化,方便人們的使用。直管市氣象局現有的網絡結構有:

(一)氣象部門內網,此網要求安全等級極高,實現了全國氣象部門互聯,日常的業(yè)務報文、資料、辦公應用、notes等都是通過此網絡來完成。

(二)公眾互聯網,通過電信寬帶接入氣象網站,日常新聞瀏覽,與外部門業(yè)務聯系,本局的氣象門戶網和興農網,vpn氣象網絡備份都是通過此網絡來完成。

(三)12121光纖,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通訊部門的氣象服務答詢電話通過這段網絡實現。

(四)財務光纖,與當地財務結算中心連接,負責財務轉賬、打印票據等。

(五)政務光纖,專用于與當地政府相連,組成政務機要網,負責傳輸市委、市政府的政務指令、會議通知等。

二、直管市氣象網絡的拓撲結構

12121光纖,財務光纖,政務光纖,接入這三條光纖的計算機業(yè)務應用較少,可各組一套網絡,雖然與外界信息交不是很多,卻又是必不可少。同時還要與局域網連接,實現與氣象信息和硬件設備的共享。據統計,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現今60%以上的病毒是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因而要保證局域網安全,與網絡組網方法有很大關系。目前,直管市氣象局氣象部門內網與公眾互聯網接入方法有兩種接法,為設備物理隔離方法和共用物理設備方法。

仙桃局利用交換機的基本功能對訪問不同網絡通過自動判斷走不同路徑,真正實現了公眾互聯網與氣象部門內網自由訪問,此法方便實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節(jié)約了硬件資源,但更容易受病毒攻擊和感染,全局網絡維護壓力較大。仙桃局就是采用該方法。

三、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和技術解決措施

影響氣象網絡安全的因素很多,以下從人員技術、硬件故障、系統故障、氣象常規(guī)軟件故障、病毒侵襲、資源管理等方面進行論述,并淺談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管理人員缺乏。直管市氣象局業(yè)務有其獨特的特點,既不像省局、地市局業(yè)務繁多,需要大量計算機和網絡設備,有網絡保障部門和專職的網絡管理人員,也不像縣局那樣業(yè)務單純,計算機較少,網絡管理相對簡單。在直管市當中,業(yè)務應用上,除不向下一級臺站指導預報產品外,其他業(yè)務并不比地市級少,而直管市氣象局受編制限制,業(yè)務人員少,且都有兼職,往往是一個人包攬氣象臺預報、測報、12121、短信、網絡、以及辦公的公文寫作和各種雜事等,疲于應付。

(二)電源管理。配電房的電氣裝置、電源線路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電氣規(guī)范。許多事實表明:電源質量低劣是大多數電子設備損壞及其運行發(fā)生故障的元兇。常見電源質量問題有:電壓過高或過低,電網突波和雜波干擾,電力供應中斷或瞬間斷電等,都會對電子儀器和電器設備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壞。一般電子儀器和電器設備都允許輸入電壓,在一個范圍內波動均可正常工作,但對于電網干擾(包括突波和雜波干擾)就容易引起嚴重后果。以計算機為例,常出現“沖程序”的CPU控制紊亂問題。電源及線路要有專用的防雷接地設施,配備相應的穩(wěn)壓電源及應急UPS。

(三)設備管理。網絡故障中,路由器、交換機、網線、計算機都有可能出故障。為便于判斷,每根網線兩端要標號,使每條線路走向明確,利于判斷各種設備故障。路由器設置好后要存盤,以防斷電重啟后數據丟失;同時要將路由器的設置以最方便最直接的文本文檔保存存檔,便于及時恢復路由器數據,減少故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四、現網絡安全的規(guī)章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人員網絡安全意識,每個單位都制作有網絡安全流程,有明確、嚴格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機房管理、設備管理、軟件管理、殺毒軟件安裝等。直管市也有針對本單位特點的管理制度。基層氣象局由于職工計算機水平的高低參差不齊,且無專職網絡管理人員,使氣象網絡的安全潛伏著極大的危機,以下幾條制度對直管市氣象局網絡管理特別重要。

參考文獻:

[1]湖北省氣象信息與保障中心.湖北省市縣氣象寬帶通信網建設技術培訓教材[R].武漢,2006

第4篇

2.教室內的所有設備,應按統一要求分類編號、貼上標簽,做到定位放置。

3.網絡教室的設備要按要求建帳,做到帳物相符。每學期結束,由分管領導組織帳物核對。

4.管理人員在使用設備前檢查電壓,每天早晨開窗換氣,做好保潔工作,下班時要切斷電源。

5.管理人員要建立“機房管理手冊”,正常記載每天的溫度、濕度、日常工作和偶發(fā)事件。

6.霉雨季節(jié)及多雨天氣每天至少開機2小時,暑假期間切忌長期關閉,常規(guī)管理不能中斷。

7.教室內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盜措施,并責任到人。

8.師生進入網絡教室要換鞋或加鞋套,嚴禁閑雜人員進入,外來參觀人員盡量不進教室。做好網絡教室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保持網絡教室整潔。

9.每臺網絡要建立保養(yǎng)、維修等情況的技術檔案,要嚴格控制外來磁盤使用,定期做好病毒檢測和機器的殺毒工作。

第5篇

【關鍵詞】知識共享網絡組織;運行管理機制;利益機制;信任機制;風險管理機制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yè)生產經營環(huán)境發(fā)生深刻變化,知識更新加快,企業(yè)組織很難僅僅依靠自身力量來滿足消費者和應對競爭對手,迫使企業(yè)尋求外部知識來源。組建知識共享網絡組織,開展合作知識創(chuàng)新,開始成為企業(yè)組織的重要戰(zhàn)略選擇?;趯浹a知識缺口的需求以及構建組織知識優(yōu)勢的需要,企業(yè)需要與外界組織建立廣泛的知識合作關系,實現知識在不同組織間的交換與共享,從而構成集知識共享、知識整合和知識創(chuàng)新等功能的網絡結構體系,即知識共享網絡組織(knowledge networking organization,KNO)。本文研究這種由獨立組織構成的,以知識共享與創(chuàng)新知識為運作目標的具體網絡組織——知識共享網絡組織,具有特殊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是由企業(y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知識中介服務機構等獨立組織以知識共享與創(chuàng)新為運作目標而形成的松散的、動態(tài)的網絡型組織,具有自組織性,其形成與運行過程不存在外部指令,而是按照某種相互默契的“規(guī)則”行事。首先,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是激發(fā)成員組織積極性的關鍵所在,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有效運作的動力機制。其次,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運行強調合作伙伴之間信任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信任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不可或缺的協調機制。再者,知識共享網絡組織具有臨時性、動態(tài)性、多利益主體性,風險管理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正常運行的保障機制。

一、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涵義

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是主要由企業(y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知識中介服務機構等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組織為結點,以成員組織所擁有的核心知識能力為運作基礎的動態(tài)開放的新型組織模式,其目的是通過結點組織相互之間的知識交流、傳遞和轉移,實現知識的共享和創(chuàng)新,滿足組織發(fā)展過程的知識需求。

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內涵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1)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是由一定數量的、能相互提供互補性知識資源的組織構成;(2)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成員組織是基于自身知識管理活動的開展來參與網絡組織運作,其運作過程體現為知識鏈的重新構建;(3)建立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成員組織之間相互學習與合作,實現知識的共享與創(chuàng)新,從而滿足組織發(fā)展過程中對知識的需求,以此獲得未來收益;(4)作為一種具體的組織運作模式,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運作強調通過知識的共享與創(chuàng)新來體現其合作宗旨,從而獲取并提高組織的競爭優(yōu)勢,而非在缺乏實際溝通與知識交流的情況下,僅僅利用不同運作領域組織間的分工合作,獲取暫時的最大收益的情況。

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形成深刻地揭示了網絡組織發(fā)展的一種新趨勢,它突破個體組織的有形界限,通過對整個網絡知識資源的有效整合,彌補單個組織戰(zhàn)略發(fā)展過程中知識儲備的不足,實現知識低成本交流與共享。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特別強調的知識資源在網絡運行過程中所體現的重要作用,突出組織在尋求自身發(fā)展的同時,積極尋求同外部的知識合作,倡導知識的相互交流與共享,以一種“知識網”的形式來實現知識在整個運作領域的再分配和再利用,加快知識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速度,從而促進每個成員組織和各個領域的發(fā)展。

二、利益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有效運行的動力機制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組織面臨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增加,知識共享網絡組織這一新型的組織模式己經成為組織快速響應市場機遇和滿足知識需求的主要競爭戰(zhàn)略。這種戰(zhàn)略顯示了組織在速度、技術、成本和風險分擔等方面的合作優(yōu)勢。然而它的集成性和開放性也極大地增加了知識共享網絡組織運行管理和控制的難度,特別是網絡成員間的收益分配問題。由于各個成員組織所處環(huán)境、價值觀和在合作過程享有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對同一收益分配方案產生不同的認識,從而難以形成各方認可的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而收益分配合理與否又會反過來影響組織積極合作或退出的態(tài)度。因此,公平合理的分配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正常運作的重要保證,也是激發(fā)成員組織積極性的關鍵所在。

利益分配問題是合作型組織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傳統利益分配的理論基礎是邊際生產率分配理論,它主張用市場機制解決利益分配中的問題。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知識資源和智力資本重要性的不斷凸顯,傳統的利益分配理論和模式己經無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于以知識為核心資源的知識共享網絡組織而言,動態(tài)的組織結構和大量的隱性資源(主要包括隱性知識等)投入等原因使得利益分配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而且,在知識共享網絡組織運作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不僅很難準確地計算出每個合作伙伴各自在合作中所做貢獻的大小,而且所獲得隱性收益也難以觀測和計量,許多分配問題不能通過市場機制得到解決。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風險收益分配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得以高效運行的制度保障,是支持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有效運行的主要動力機制。

三、信任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不可或缺的協調機制

信任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成員伙伴之間彼此溝通與有效合作的基礎和前提,信任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基本運行機制和主要協調機制。通過信任,組織之間的交易成本得以大大降低。首先,信任可以有效降低處理事務的管理成本、防范投機行為,而且也能有效降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將成員組織導向良好的合作行為,從而促使網絡組織內部的知識資源得到更合理的應用,從而提高組織的合作成效。其次,知識共享網絡組織中的信任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生產性社會資本,它可以減少搭便車和其它機會主義行為,提高信任的可獲得性,降低信息搜尋和商業(yè)交易成本,它為技術上和法律上相互分離的成員組織間創(chuàng)造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討價還價的條件。通過成員組織間的持續(xù)互動,知識共享網絡組織不僅可以相互了解而且可以發(fā)展出基于知識的信任或平等的標準,而且這種基于信任的反復交易對具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合作者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它提供了分享機會和有價值信息的渠道,成為網絡成員知識共享與創(chuàng)新,共同創(chuàng)造知識價值的基礎。

參與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網絡成員最擔心的是其他伙伴成員的機會主義行為和合作者行為的可預測性。詳細的合同是合作者行為變的可預測的一種機制,但由于合作知識創(chuàng)新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合同作用的發(fā)揮受到很多的約束,作用效果有限,而信任是另一種重要的機制。來自相互認可的基于知識的信任,共同的行為準則在合作關系中創(chuàng)造了自我約束的力量,這可以成為正式合同約束的有效替代。在信任存在的地方,知識合作的機會主義行為都可以減少,組織不必選擇詳細的合同作為確保行為可預測性的手段。通過持續(xù)互動而在網絡成員之間培育信任,這種信任將會成為知識共享網絡組織一種重要的協調機制。

四、風險管理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正常運行的保障機制

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yè)組織運營模式,知識共享網絡組織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然而,盡管知識共享網絡組織能夠帶來單個企業(yè)組織無法獲取的網絡利益,并通過利益分享使網絡成員組織實現共同成長,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識共享網絡組織都能取得成功與輝煌業(yè)績。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是一種介于市場和企業(yè)之間的制度安排,市場治理的價格機制和科層治理的命令機制失去了作用基礎,它是一種極難管理的“中間組織”形式,存在著很高的運行風險,只有通過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才能為網絡組織的順利運作創(chuàng)造條件。

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風險主要是由于知識交流與共享過程中給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整體和各成員組織帶來的各種風險。例如,由于市場競爭領域發(fā)展的不確定性而給網絡組織帶來的總體運作風險;由于伙伴組織的不穩(wěn)定性給網絡組織知識合作帶來的管理風險;再者,知識共享網絡組織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性,現在的合作伙伴可能隨著知識共享網絡組織合作任務的結束而成為未來的競爭對手,從而在合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知識共享網絡組織的成員組織本身核心技術的外泄和核心能力的喪失的情況,導致技術與知識產權風險將大大增加,等等。具體來說,在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構建階段存在的主要風險有因選擇了不適宜的組織成員而導致的合作伙伴選擇不當風險;各個成員組織合作目(下轉第60頁)(上接第58頁)標不一致而產生的目標沖突風險;因各成員組織組織文化不兼容而可能產生的文化沖突風險等。在知識共享網絡組織運行階段存在的主要風險有由于組織成員間信息不對稱等原因而產生的委托風險;因知識提供方的管理疏忽或知識接受方的非法侵占而導致的知識泄漏風險;知識合作項目不能按期完成的工期延誤風險。因此,如何針對知識共享網絡組織上述各類風險因素建立風險防范與控制并舉的風險管理機制,是知識共享網絡組織有效運行的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1]李丹,俞竹超,樊治平.知識網絡的構建過程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2,(6):620-623.

[2]黃哲.基于知識網絡的協同知識創(chuàng)新聯盟構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博士本文,2005.

[3]李丹.知識型網絡組織的構建問題研究[D].東北大學碩士學位本文,2003.

[4]Jutta Gruenberg Bochard,Petra Kreis Hoyer.Knowledge-networking Capability in German SMEs:A Model for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9 (7):117-142.

[5]Escribano A.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flows: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Researeh policy,2009,38(l):96-105.

[6]Cowana R,Jonard works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4(8):1557-1575.

[7]Jenifer Spencer.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t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2008 (24):217-233.

[8]ExPósito-Langa M.,Molina-Morales F.X.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Industrial Distriets: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Regional Studies,2010, 44(l):98-122.

[9]Capaldo 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The leveraging of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etive relationale apability[J].Strategie Management Joumal,2007(28):585-608.

[10]Greve H R.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heterogeneous social structure[J]. Organization Studies,2005,26(7):1025-1047.

[11]Stefan Kr?tke.Regional Knowledge Networks:A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to the Interlinking of Knowledge Resources[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10(1):831-864.

[12]Yen Ting Helena Chiu.How Network Competence and Network Location Influe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2009(1):1137-1159.

第6篇

一、在網絡聯盟制造中實施項目管理的可行性

由于客戶需求、市場發(fā)展形勢、競爭態(tài)勢等各方面的變化,企業(yè)為了更好地適應制造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從而產生了網絡聯盟制造模式。這種網絡聯盟制造模式也可以視為機遇驅動型組織形式,也就是說市場機遇就是聯盟的主要驅動力,而聯盟的主體通常都是資源互補的,聯盟的盟主不會直接控制資源,通常都是由聯盟中的成員控制資源,盟主最多也就是項目技術管理以及項目資源管理的人,盟主的職責應該和其他盟員之間保持良好、順暢的溝通,避免個別項目不能實現最優(yōu)化。因此,一旦發(fā)現有市場機遇,以期組建聯盟達到最終業(yè)務目標的盟主企業(yè),一定要和潛在盟員共同商談所有項目資源。另外,網絡聯盟僅僅是一個臨時組建的組織,如果項目目標消失或者完成,這個聯盟就會解散。在網絡聯盟中,只有最高管理層確定了最重要的市場機遇,就會確定和這個機遇有著密切聯系的人員以及資源,并且使聯盟成員能夠對其代表的聯盟核心競爭力表示絕對忠誠,使這些盟主企業(yè)可以靈活運用價值最高的一些資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項目管理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方法。項目管理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利用特殊的管理技術以及管理重構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項目管理也是一種項目驅動型管理模式,項目經理具有全權負責項目資源以及項目技術管理的權利,可以根據項目的實施情況及時調配資源。另外,項目管理也是一種臨時性的管理結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企業(yè)常規(guī)業(yè)務的干擾。由此可見,網絡聯盟制造和項目管理之間有很多契合點,在網絡聯盟制造中實施項目管理是可行的。實施項目管理后,有利于提高網絡聯盟的有效性,增強聯盟的核心競爭力,使聯盟越來越成熟。

二、網絡聯盟制造項目管理分析

網絡聯盟制造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將各盟員的核心競爭力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構建一個全方位都可以得到優(yōu)化的目標組織。在網絡聯盟制造中實施項目管理,是為了能夠有效控制項目執(zhí)行進度、項目成本,并且優(yōu)化配置資源。項目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把握市場機遇、確定訂單、分解項目、選擇與評估合作伙伴、分配項目任務及控制和協調生產進度等。在網絡聯盟制造中,項目管理必須支配很多分布企業(yè)組織,而且需要協調、控制很多復雜的工作流程,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由此可見,網絡聯盟制造項目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考慮到每一個盟員企業(yè)的信譽度、地理位置、生產能力以及整個產品的生產周期等。整個網絡聯盟制造系統主要包括項目定義、選擇伙伴、分解任務和分配任務、制定項目進度計劃、執(zhí)行任務和協調評估等六大功能模塊,項目管理也應該分模塊進行管理。出現市場機遇后,開始建立網絡聯盟制造企業(yè),然后在整個項目執(zhí)行中都應該貫穿項目管理,一直到完成整個項目為止。下面筆者就網絡聯盟制造項目計劃管理以及協調兩大要點進行分析,總結其中的管理要點。

(一)項目計劃

1.分解NAM任務項目是建立網絡聯盟制造的重要基礎,也是維系各個合作伙伴企業(yè)盟員的重要紐帶。各盟員需要承擔的任務也就是子項目,將項目分解后再分配給各盟員企業(yè)。通常,各盟員企業(yè)都是承擔自己比較擅長的子項目,這樣才可以實現優(yōu)勢互補,充分利用資源。盟主制定項目的全局計劃時,不僅應該考慮到各企業(yè)執(zhí)行子項目時的復雜依賴關系,而且要決定應該由哪個盟員負責每個子項目。分解任務,確定每個盟員負責的子項目的同時,盟主也要明確規(guī)定完成子項目的具體日期以及執(zhí)行進度。具體而言,盟主應該根據各子項目執(zhí)行順序,計算最先完成的子項目,最早實施時間以及結束時間,這樣各盟員可以根據自己承擔任務在整個項目中的重要性、承擔不同項目的重要性以及使用資源的情況,最終確定一個最早可以完成盟主分配項目任務的時間。這樣可以給予一定的彈性,確保項目全局計劃的可執(zhí)行性以及最優(yōu)化。2.分配任務分配網絡聯盟制造任務的過程中,關鍵的核心就是將子項目分配給最適合的盟員企業(yè),從而使網絡聯盟制造系統效能達到最大化。如果從分配任務的角度分析,項目分配需要盟主和各盟員相互協調、配合,才可以完成。盟主可以根據加工分類或者其他合理的分類方式,將項目分解成幾個子項目,然后每一個盟員結合自己的實際生產能力以及生產計劃進行投標,企業(yè)被選擇為盟員后,盟主就要結合每個盟員的優(yōu)勢,合理分配子項目。

(二)項目協調管理

第7篇

1.1能夠實現教育社會化。

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個網絡快速發(fā)展社會,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提供了基本便利條件。網絡的特殊性在于它更接近于對現實社會的真切體驗,它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的高速變化發(fā)展保持一致性的根本要求?;ヂ摼W傳播是一種網狀分布式傳播結構,網絡本身就是含有豐富資源的信息庫,這種傳播結構使互聯網具有交互性、虛擬性、開放性等特性?,F代傳媒方式也正演變?yōu)樯鐣臏贤ê徒涣?,大學生們也不再被動地接受信息,已經參與到創(chuàng)造信息的活動中。同時,由于社會本身的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是與進步的同步的,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局限于某一種固定的方式,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形勢發(fā)展變化帶來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來不斷調整和反思教育的內容,從而使我們教育的內容實現教育社會化,這不僅僅是某一個個人的發(fā)展,而是廣泛的參與社會實踐的人的共同發(fā)展。

1.2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的要求。

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給現代高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網絡不僅是傳播信息的紐帶、反映民情的窗口,而且是學校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施工具?,F階段在我國的互聯網環(huán)境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這對于增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幫助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具有積極意義。時代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要求我們培養(yǎng)實際參與社會實踐的合格大學生,只有首先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才能進一步具有更高的道德水準,才能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為人們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了更多自由可支配的時間,從而形成全社會團結奮進的發(fā)展力量。

1.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規(guī)范大學生網絡行為的需要。

當前高校育人環(huán)境正發(fā)生著深刻變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入研究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活動的新情況、新特點和新方法。如今,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心理發(fā)展和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并將傳統的思想教育方法現代化,在計算機網絡中,為思想教育所使用的哲學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方法穿上現代科技的外衣,從大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考慮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滿足學生需求,尊重學生個性,考慮學生學習習慣和接受特點,促進了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和發(fā)展。

2扎實搞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2.1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

首先,推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與一些好的網站進行鏈接,持和強化大學生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教育、優(yōu)秀文化教育以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建立具有鮮明的立場觀點。其次,創(chuàng)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注重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利用現代先進的網絡信息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和渠道,拓展了空間,延伸了時間。實施網上輿論引導,宣講政治經濟形勢,根據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解答理論難點和重點,擴大了覆蓋面,提高了時效性,堅持以學生為本、強化導向、提升素質、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召力。第三,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和前提。要努力建設一支理論功底扎實、善于聯系實際、老中青相結合,并且熟悉網絡語言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要選拔政治素質和思想作風好,學歷層次高,具有較強管理能力,善于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師。

2.2加強實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制度化。

互聯網的發(fā)展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它可以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及時性和影響力。切實解決好網站的地位、功能、目標、內容、隊伍、經費等一系列問題,搞好這項工作,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在人、財、物、技術等方面大力支持,確保其實施。因此,我們要“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做好典型宣傳、熱點透視和輿論引導工作,建立起校內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立體綜合信息平臺。要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和廣泛運用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高科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時代意識、知識含量和技術理性。對待思想已經產生極端想法的學生,老師、同學應該采取相關措施如與該類同學交流、使他們逐步走出思想的誤區(qū)。通過對學生做思想工作,可以使學生看問題的角度多樣化,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2.3加強對計算機及其網絡使用的管理。

第一,定期掃描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要及時的給操作系統打補丁。及時了解網絡安全和病毒的各種最新信息,升級系統、查殺病毒,下載安裝安全補丁,是解決問題的基本途徑。第二,以宣傳教育為主導,強化保密意識。為加強計算機及其網絡的保密管理,防止計算機及其網絡泄密事件的發(fā)生,確保國家秘密信息安全,在計算機網絡管理人員以及操作計算機的領導干部、人員中強化計算機保密安全意識,多種渠道對計算機保密相關人員進行宣傳教育。第三,建立計算機管理檔案。檔案內容包括使用人、安全防范軟件的安裝使用情況、是否為計算機、維護情況等,實行一機一戶一檔,并進行統一編號管理。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