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課堂大數據分析范文

時間:2023-06-07 15:57:03

序論:在您撰寫課堂大數據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課堂大數據分析

第1篇

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資源的搜集整理更加便捷,傳統(tǒng)教學方法雖然總結了足夠的經驗,但如果不能隨著時展進步,必然會落后。文章針對一種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在網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從使用方向以及技術功能等方面來進行,為網絡課堂教學任務的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并提升系統(tǒng)運行使用期間的資源利用率。

【關鍵詞】大數據分析 移動端 網絡課堂教學

1 大數據分析環(huán)境下開展移動端網絡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

基于大數據分析環(huán)境下所開展的網絡課堂教學,充分利用了網絡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并對常規(guī)教學中所總結的經驗進行拓展應用,移動端是近年來網絡發(fā)展的主流方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但同時這也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機遇,充分利用網絡的先進性,結合大數據分析的準確定位,可以幫助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營造出更加高效趣味的學習環(huán)境。如何利用好大數據分析來促進移動端網絡課堂教學任務開展,也成為現(xiàn)階段重點的研究課題,這也是文章中將要進行探討的,無論是技術還是應用方法上,都應該做出創(chuàng)新,為教學任務的發(fā)展落實打下有利基礎,為教學任務的落實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 大數據分析移動端在網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形式

2.1 在課堂交流中運用移動端

交流時知識點鞏固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常規(guī)教學任務完成后,剩余時間很難滿足學生有關于知識點交流的需求,借助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來開展網絡教學,有關于知識內容的交流也不再受時間與地點的影響,能夠隨時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且大數據分析系統(tǒng)所提供的知識內容也是十分可靠的,能夠幫助解決常規(guī)教學方法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也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知識方面的學習。移動端的優(yōu)勢在于便捷與快速,這一點是傳統(tǒng)網絡課堂所不具備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也能夠將自己的思路與同學進行分析,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學習成績,實現(xiàn)共同進步。

2.2 實現(xiàn)便捷性資源共享

移動端網絡課堂可以通過APP下載來實現(xiàn)學習,注冊后可以將個人的學習情況記錄在其中,這樣在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時也不容易遺忘。每一個注冊的賬號在大數據分析系統(tǒng)中都具有記憶功能,這樣學員在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后,也能夠通過系統(tǒng)的記憶功能查看輕松了解這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并通過平臺所的信息輕松進行一個階段的學結,與同學之間實現(xiàn)零距離的資源共享。大數據分析背景下所進行的資源共享更新更加及時,不會受到時間以及距離的影響,并且移動端還存在網絡可選擇的優(yōu)勢,即使在共享過程中受到網絡中斷的影響,系統(tǒng)也能夠自動保存,以免造成重要信息的丟失,為接下來教學任務的開展奠基了有利的基礎。

2.3 模式選擇多樣性

網絡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與教師的教學習慣有很大關系,在移動端背景影響下,進行網絡系統(tǒng)模式選擇時,擁有更多的可選擇性,可以根據學生的聽課喜好以及習慣來對現(xiàn)場進行控制,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所進行的教學任務也能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應用前首先要確定教學的內容,并根據所總結出的信息來進行云系統(tǒng)下的框架設計,將大數據分析系統(tǒng)結合到其中,這樣接下來所進行的工作內容也會更加的順利。移動端的網絡課堂教學軟件是可以不斷更新的,可以根據學員的喜好來對個人界面進行自定義,這樣應用起來也會更加的方便。由于移動端的存儲能力是有限的,在大數據分析系統(tǒng)中還會進行內存拓展,應用解決移動端應用期間內存不足的問題。

上述幾點是應用期間的具體功能以及有效方法,有目標的對系統(tǒng)進行設計,能夠避免出現(xiàn)教育資源、網絡資源浪費的現(xiàn)象,也是現(xiàn)階段十分需要的。除此之外,在應用期間還需要進行技術方面的創(chuàng)新以及強化,降低網絡不穩(wěn)定所帶來的影響,可以將大數據分析結合多種網絡技術來共同進行,提升系統(tǒng)運用的工作效率,在處理數據過程中也會更更加的穩(wěn)定可靠。

3 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未來發(fā)展方向

隨著電子設備的不斷更新,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在發(fā)展中也會逐漸提升穩(wěn)定性與運算效率,在框架設計上必然會更加的簡便,這樣在運行使用過程中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空間,對網絡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提升也能起到促進作用。靈活性也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之一,使用者可以對應用界面進行定義選擇,在應用過程中更符合學員以及教師的操作習慣,在使用性能與穩(wěn)定性上自然也會有明顯的提升,降低系統(tǒng)運行使用期間漏洞出現(xiàn)的可能性。

4 結語

人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網絡技術并不能夠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但是近年來人們最為關心的卻是如何使用可以利用的網絡技術在網絡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的今天,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有助于提高外語能力的網絡資源才是未來真正的研發(fā)核心,因此,未來的研究應著眼于分析不同的學習目的下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網絡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黃曉濤,王芬,吳馳,龍濤.云計算平臺下網絡課堂生成性教學設計框架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08).

[2]楊俊鋒.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跨文化混合同步網絡課堂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10).

作者簡介

王冠(1982-),江蘇省徐州市人。碩士學位。現(xiàn)為徐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信息網絡中心講師。研究方向為數字資源建設、校園信息化。

第2篇

關鍵詞:起點調查;高中信息科技;課堂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5)20-0036-04

在教育領域中,大數據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基于學生全息數據的分析催生了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學習分析,就是一個明顯的佐證。學習分析(Learning analytics)是運用先進的分析方法和工具預測學習結果、診斷學習中發(fā)生的問題、優(yōu)化學習效果的一類教學技術的集合。[1]學習分析著眼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對學習過程進行評估[2],發(fā)現(xiàn)學習過程中隱藏的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對策。學習分析的興起受益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云計算平臺的大規(guī)模應用助推教學資源的網絡化和基于網絡化、碎片化學習方式的普及。

學習分析帶給一線中小學教師的不僅僅是信息技術支持下利用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的教育應用,也應該是一種基于學生學習數據開展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的教育理念。在這一理念的啟迪下,筆者開展了基于以下調查數據分析的高中信息科技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2014學習水平起點問卷調查簡介

為了了解上海市高中生信息科技學習水平的情況,上海市教研室于2014年9月組織了上海市中學生信息科技學習水平起點問卷調查。起點問卷調查共26題,分三個模塊,即學生基本情況、學生學習興趣傾向、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與技能。

學生基本情況模塊主要包括學生初中學習信息科技的年數、獲得信息科技知識與技能的途徑、解決家中計算機故障的方式、上網設備、上網地點和上網時間、網上信息搜索的方式和維護信息安全的方法。

學生學習興趣傾向模塊主要包括擁有博客或微博的情況、使用微信或飛信或易信的情況、上網所做的事情、對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發(fā)展熱點的關注度。

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與技能主要包括對計算機(智能手機)硬件及性能指標的了解程度、是否會安裝和卸載軟件(計算機、平板或智能手機)、系統(tǒng)軟件的辨識、常見的網絡知識的了解程度、曾經使用過的程序設計語言和圖像處理軟件、算法與程序設計的掌握程度、平面設計與創(chuàng)作的掌握程度。

三個模塊的試題不僅涉及了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情況,也反映了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各種問題的現(xiàn)狀,為高中信息科技教師了解學生信息科技的學習水平起點、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原始而真實的數據。

閔教院附屬中學2014學習水平起點問卷調查數據分析

閔教院附屬中學是一所美術特色學校,學生的錄取成績是上海市高中錄取分數線,因此,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學習能力也有些欠缺。閔教院附屬中學參加2014學習水平起點問卷調查的學生一共111人,占高一年級學生總數的97.37%,基本能夠反映我校全體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水平起點情況。

從調查問卷的數據來看,學生基本情況較好,在初中階段上過(1年、2年和3年)信息科技課的學生占93.69%,沒學過信息科技的占6.31%。在上網方面,有98.2%的學生經常上網或偶爾上網,智能手機是學生上網的主要設備,有93.69%的學生在家中上網,說明接入互聯(lián)網的學生家庭占比較高。學生獲取信息科技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信息科技課和閱讀網上教程,說明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較為單一。

在學生學習興趣傾向模塊上,有71.17%的學生有“自己的博客或微博”,但是經常使用的學生只有55.86%,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上網時間與自由度不夠。在“你一般上網做什么?”的選項中,居于前三位的分別是聊天、聽音樂、看視頻。而查找學習資料、搜索信息、看網絡書籍三個選項占比分別是66.67%、45.05%和39.63%,說明學生主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比例不高,這也是學生家長、學校教師一直限制學生上網的原因所在。在當今社會信息科技的發(fā)展熱點上,學生能夠有所關注,但是對熱點的專業(yè)性與深度了解不夠,這一點可以從有83.78%的學生了解3G/4G,但是對IPv6、Web2.0的了解比例分別只有8.11%和50.45%看出。

在學生現(xiàn)有知識與技能模塊上,學生對計算機(智能手機)硬件及性能指標的了解程度非常不理想,只有21.62%的學生認識一些部件,知道部件性能的指標。這表明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計算機的硬件知識雖然簡單,但仍需要重點介紹。此外,該問卷調查還暴露出學生“基礎不扎實、知識面窄”的特點,如“以下屬于系統(tǒng)軟件的是”一題,有45.05%的學生竟然選擇了“Office軟件”,31.53%的學生選擇了“Flash軟件”,38.74%的學生選擇了“IE瀏覽器”。Linux和Unix兩個選項的選擇比例分別是11.71%和6.31%。

綜合三個模塊的情況來看,我校學生的信息學科知識、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意識與區(qū)里的整體情況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課堂教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彌補上述差距,才能讓學生經過一年的高中信息科技課程學習獲得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基于2014學習水平起點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的高中信息科技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1.明確高中信息科技課程教學目標,找準學生現(xiàn)狀與課程目標之間的距離

上海市普通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是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本載體,以學信息技術、用信息技術、懂信息技術、與信息技術一起學為基本學習過程,融知識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體的重要的基礎課程。課程總體目標是以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為主線,以全面提高所有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其具備信息科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總體目標。高中階段的課程教學目標是拓展信息科技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善于選擇和使用合適的信息技術工具,提高自主學習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使用信息和信息技術的評價標準的信息道德。[3]

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課程的目標,不僅對學生所應掌握的信息科技課程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各種問題的信息素養(yǎng)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還對基于信息素養(yǎng)所形成的道德價值判斷以及對社會所肩負的責任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014學習水平起點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閔教院附中學生整體現(xiàn)狀與課程目標的要求,在基礎知識的了解廣度和掌握程度、以基礎知識為基石的信息素養(yǎng),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

2.抓住主體,分層教學

學生的整體基礎不是很理想,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與基礎不錯。為了解決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吃不了”,少部分學生“吃不飽”的問題,筆者在教學設計時對課程內容進行了重新的梳理和分層,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基礎掌握內容和提高選修內容。基礎掌握內容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是學業(yè)水平考試中明確規(guī)定的內容,而提高選修內容是供學有余力且有興趣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用,教師在課堂上預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這部分學生的自學提供幫助。通過這樣的設計,以達到抓住主體,實施分層教學,整體提高,保證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如案例一)。

案例說明:之所以這樣劃分,是因為“二進制數與十進制數的相互轉換;二進制數與八進制數的相互轉換;二進制數與十六進制數的相互轉換”是課標和考綱中明確規(guī)定重點考查的內容,近三年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出題情況也體現(xiàn)了這一要求。“十進制數與八進制數的相互轉換;十進制數與十六進制數的相互轉換;十進制數與R(任意)進制數的相互轉換”在課標和考綱中作為拓展內容,近三年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并沒有作為重點考查內容出現(xiàn)在試題中。

3.夯實基礎,突破重難點

上海市屬于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閔教院附屬中學的學生對一些發(fā)展前沿的信息技術多少都有所接觸,雖然涉獵廣,但層次較淺,專業(yè)知識面較窄,而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擁有較廣的知識面,還需要對課程知識有較深程度的掌握和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解決問題的遷移應用能力。

因此,筆者在課程教學實踐中,對課程的基礎知識和重難點知識根據學生的情況重新進行了梳理,制定了基礎知識、重難點知識表,并在教育教學中做到夯實基礎,突破重難點,拓寬知識面的同時,深入挖掘知識點的深度(如案例二)。

案例說明:信息技術工具知識點梳理調整表只是高中信息科技必修模塊中的一個單元的調整表。將“軟件的分類”從“基礎/知道”調整為“重點/理解”,是綜合本次調查數據結果和以前的教育教學經驗而進行的,因為閔教院附屬中學的學生經常會將常用的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的分類混淆。將“常用軟件的卸載與安裝”從“重點/理解”調整為“基礎/知道”是基于98.2%的學生會安裝也會卸載軟件的調查數據而做的決定。

4.調整課堂結構,讓學生自由“想”,充分“做”

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課程由統(tǒng)一模塊和選修模塊兩個部分組成,閔教院附屬中學選擇的選修模塊是設計與創(chuàng)作。該選修模塊由設計與創(chuàng)作理論知識、Photoshop平面作品設計和Flas創(chuàng)意設計三部分組成。

2014學習水平起點調查問卷數據顯示,有94.59%的學生使用過Photoshop、FireWorks、金山畫王、光影魔術手、美圖秀秀或其他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這說明學生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已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不需要從零開始,教學的重點應是作品整體設計能力與創(chuàng)意的提升,而非軟件工具的使用。

針對這一教學起點,筆者在Photoshop平面作品設計的教學上,將傳統(tǒng)的教師作品展示、教學演示,學生按照要求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保存、提交和師生評價,調整為教師作品展示、作品創(chuàng)作說明,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作品、保存、提交和師生評價(見下頁的課堂結構調整示意圖)。雖然課堂結構的改變不大,但是給予學生更多自由設想、充分創(chuàng)作的時間。學生進行設想與創(chuàng)作的時間由在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上只有10分鐘左右增加到20~25分鐘。在新的課堂結構中,教師需要盡量花最少的時間把需要講授的新內容與學生一起探討清楚,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創(chuàng)作與實踐[4],以提高學生在實踐中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5.關注課堂細節(jié),引導樹立信息倫理意識,規(guī)范提升信息道德水平

在信息化社會,社會公民不僅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還應具備良好的信息道德水平。針對我校學生信息意識薄弱、學生對信息道德和信息倫理認識不全面的情況,筆者在課堂教育教學中做了以下探索。

(1)面對、引導和處理課堂細節(jié)上的信息倫理問題。

在學習設計與創(chuàng)作模塊的內容時,經常會用到從網上下載的圖片,或者學生軍訓的照片。網上下載的圖片會涉及版權問題,而學生的軍訓照片會涉及學生的肖像權問題。這時,教師需要從正面引導學生注意在作品中標注作品素材的來源,以保護原作者、原網站的版權。使用學生的軍訓照片,原則上應該取得學生本人的同意,取得肖像權的許可。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在版權保護、肖像權的使用等信息倫理問題的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2)設置信息倫理討論問題,讓學生對網絡道德有全面認識。

在學習第四單元《信息技術與社會》的“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的內容時,結合第三單元《計算機網絡》,就新聞報道上的網站賬號泄密、銀行卡遭盜刷、棱鏡門事件等熱點話題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到這些事件不僅違反法律法規(guī),還有違網絡道德和信息倫理要求,讓學生“樹立在信息化社會中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個人自律能力”[5],避免學生在今后的網絡生活中因為對法律法規(guī)和網絡道德不了解而走上網絡違法犯罪的道路。

高中信息科技課堂教學改進實踐反思

1.課堂教學工作應依據學生學習數據開展

課堂教育教學是基于師生互動開展的知識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效果的好壞不僅取決于教師能否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支持,教學策略設計的優(yōu)劣,教學科研能力的高低等,也受到學生已有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能夠自覺做到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學習數據,在教育教學中依據這些學習數據開展課堂教育教學,而不能夠游離于學生的基本現(xiàn)狀主觀地開展無效的教學。

2.分層教學目標的制定與落實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可以更精細化

基于條件的限制和對學生數據收集的局限性,對學生的分層還沒能做到兼顧每一位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整體分層,基于這一定程度上的整體分層教學目標的制定還存在不足。因此,若有大數據分析系統(tǒng)的支持,教師便能夠方便地了解到學生全面的學習數據,學科課程教育教學目標的制定與落實可以更加精細化,可以做到以數據為指導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研究工作,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意義的及時調整。

參考文獻:

[1]李青,王濤.學習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述評[J].中國電化教育,2012(8):129.

[2]蔡婷.大數據背景下學習分析技術對教學模式的變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4(33):201.

[3][5]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試行稿)[EB/OL].http:///link?url=niUXK9E8XXZNdS60JmFY8jVOcPlThpZBo1SyaW6EoFh7ppAbRmJbz4CiW2bTzfxyexoYA3HGHJNBpmWLvO3qq5g5_1KZ_ZlPCO8-Nd76lUC.

第3篇

關鍵詞:大數據分析;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一、引言

在大數據的影響之下,我們的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正在發(fā)生著劇烈的改變,大數據分析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未來的大數據分析必然會對教學產生巨大的作用,因此,研究大數據分析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二、大數據分析的概念

對于數據的本身來說,是用來記錄信息的,但是隨著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這相應地帶來的是各種數據的處理方式更加的復雜,數據的數量以及涉及的規(guī)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大數據的特點可以和經濟學的觀點一樣,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來理解,但是目前大多數對大數據有研究的專家來說他們都是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大數據的定義的。大數據處理的數據數量很多,即使新數據也能很快地進行處理,這些數據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涉及很多的領域,而且處理的數據具有真實性。大數據分析的重點在于分析,就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大數據分析的優(yōu)勢明顯,哪怕你的數據量非常大,但是分析也能快速地完成,并且還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大數據分析的目的是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和解決,進行科學的總結,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性和模式,同時結合穩(wěn)定的動態(tài)流數據預測事物發(fā)展的未來趨勢。

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的大數據分析

(一)更新高中數學教學思想,以此構建數據分析的概念。很多的老師因為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的影響,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都已經模式化了,并沒有樹立數據分析的教學觀念,俗話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如果老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及時更新的話,那么,教學行為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還是不會出現(xiàn)根本性的變化,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國家新的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數據分析”這一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標著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的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數據分析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各位老師應該牢牢把握住數據分析的觀念,在實際教學中,幫助學生構建數據分析的知識框架。(二)勇于探索,在數學教學中嘗試分層教學。現(xiàn)在的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還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固定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已經是一種既定的模式,對知識接受不同程度的學生他們上課的內容是相同的,這樣接受能力強的學生的潛能得不到發(fā)揮,接受新知識能力弱的學生跟不上老師講解的內容,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早在幾千年之前,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準確地把握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知識的傳授,不錯過任何學生的潛力,同時進行不同類型的教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層次地教學生。一班上有不少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個人和個人之間的差異,不同學生的不同類型的教學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學課堂。個人差異和個體差異明顯的小學生,也可以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模式,面對個人差異,分不同層次的分析教學給他們,這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也充分挖掘學生在數學上的潛力。(三)學習分類和重視數學知識的積累。高中數學是一個強大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需要有更大的知識量,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分類,分類各種數學知識,這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數學知識的靜脈,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會學得更好。另外,還要強調數學知識的積累。

作者:馮雄德 單位:武威第七中學

參考文獻:

[1]宋顯微.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16(14).

[2]賈慧梅.基于云平臺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

第4篇

【摘 要】 在高等教育領域已經儲備有海量教學過程數據的背景下,強調了教學過程數據的價值,提出了大數據思維下基于教學活動

>> 通信行業(yè)大數據分析及應用研究 大數據時代電子稅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研究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理念研究 信息時代背景下數理統(tǒng)計在大數據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大數據分析 煉鋼―連鑄生產過程數據分析及在仿真中的應用研究 大數據分析方法及應用初探①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問題研究 教育大數據分析研究與典型應用 極課大數據及教學應用研究 基于大數據分析評測電網調度能力的方法研究及應用 電信企業(yè)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及發(fā)展策略研究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低壓臺區(qū)降損系統(tǒng)研究及應用 油田生產中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研究及應用 基于大數據分析下的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基于大數據的學業(yè)、教學過程評價系統(tǒng)的應用與研究 探究大數據下的智能數據分析技術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理念框架探討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的主要變化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理念探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Chen, E., Heritage, M., & Lee, J. 2005.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Students’Learning Needs With Technology[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10(3),309-332.

Duhon, R. 2014. Mapping Learning into the Experience API. Retrieved May 13, 2016, from https:///Publications/Magazines/TD/TD-Archive/2014/01/Mapping-Learning-Into-the-Xapi

Global Pulse. 2012. Big Data for Development: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Retrieved May 13, 2016, from http:///upload/2012-07/12071822344575.pdf

Glossary of Education Reform. 2013. Learning Experience. Retrieved May 13, 2016, from http:///learning-experience/

第5篇

大數據必將給教育帶來巨大的改變,曾經依靠經驗和靈感的授課過程,將被以數據分析為主的決策分析所代替。而計算機教學既是大數據技術的傳播載體,更是最應率先應用大數據技術的課程。無論如何,大數據已經就在我們眼前,已經悄然改變著教學過程,也必將深度改變學校的計算機教育模式。

(一)計算機教學內容的變化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和大數據分析的成熟,大數據技術及應用必然會成為各高校重要課程?,F(xiàn)在,美國的學校已經開設相關課程,比如,大數據分析統(tǒng)計基礎、大數據分布式計算、大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等。國內一些高校也正在嘗試開設大數據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大數據,學數據分析。下一步,大數據基礎、大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的核心技術等等,必將成為計算機專業(yè)的必學內容,也會成為高校重要的基礎課程。另外,計算機智能教學系統(tǒng)和教育測評軟件將更多地使用在教學中,以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而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也必須熟練掌握大數據技術和分析方法。

(二)計算機教學思維的變化

原來的計算機教學基本是灌輸式教學,老師教授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C語言編程的模式、數據庫的基本架構,等等。大數據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必然會改變這種授課方式,使知識的接受方式呈現(xiàn)多元化傾向。隨著移動互聯(lián)的發(fā)展,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lián)網更便捷的獲取學習內容。而課堂上單純的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將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維,以更多的案例和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尋找“芝麻開門”的鑰匙,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待在課堂。同時,大數據帶來的將是對海量教學案例的數據分析,讓教師對計算機教學的難點及教授方法優(yōu)劣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不必依靠教學經驗去判斷教學效果,完全可以駕輕就熟地進行互動教學,啟發(fā)學生尋找最優(yōu)解決方案,將是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教學的突出特點,這是對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思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三)計算機教學模式的變化

目前,計算機教學主要模式是備課—教授—上機—測試,教師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課前備課。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將會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后分析上,形成“備課—教授—上機—測試—數據分析—改進”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中,課后的數據分析將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對一個班的學生進行整體學習行為評價,可以對學生上機測試情況進行細化分析,可以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學習評估,分析學生的學習中偏好、難點以及共同點等,從而得出學習過程中的規(guī)律,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四)個性化教學的深入開展

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使建立覆蓋學生學習全過程、全要素的信息庫成為可能,學生大量的試卷、課堂表現(xiàn)留存,學生的學習經歷及成長軌跡,學生的家庭情況等等,都將被涵蓋在大數據分析中。另外,前述的計算機智能教學系統(tǒng)和教育測評軟件,將詳細記錄學生每次答題的背景、過程和結果。這些信息讓教學分析變得更加容易,教師可以利用數據挖掘的關聯(lián)分析和演變分析等功能,依靠學生的某些學習特征,比如答題持續(xù)時間,具體回答步驟和內容(可以細化到每次擊鍵和每個筆劃),答對的要素和答錯的要素等等,在學生管理數據庫中挖掘有價值的數據,并分析學生的日常行為,研究各種行為的內在聯(lián)系,來據此形成針對學生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小結

第6篇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預測性;數據分析能力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重大的變革,大數據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在高校教育評價、課堂教學、教育模式等各個方面。課堂教學是高校教育中最為有效的教育途徑,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效課堂教學發(fā)展趨勢,值得廣大教育者重點關注研究,這可以加強大數據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高教學質量。

一、大數據相關概述

大數據主要指在高速發(fā)展的網絡信息技術下,所呈現(xiàn)的巨量數據信息以及隨之而產生的相關處理技術。大數據具有龐大的數據量,涉及的數據類型多種多樣,數據價值的密度相對較低,并且對數據的時效性要求較高。其技術能夠將復雜信息中有價值的數據篩選出來,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廣泛運用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將會推動新技術的快速發(fā)展。

二、大數據時代對高校課堂教學的影響

高校的學科發(fā)展越來越復雜,尤其是交叉學科,需要教師不僅能夠掌握本學科的相關知識,還要時刻關注其他學科的發(fā)展動態(tài),并不斷學習相關聯(lián)的學科知識。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教師能夠通過多重技術手段獲取需要的信息數據,并利用信息的共享性,不斷挖掘學科前沿信息,預測其發(fā)展動態(tài),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大數據技術,利用與教學內容相符的視頻等資源,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理論知識?;蚴抢么髷祿夹g演示具有危險性的實驗,避免危險實驗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并利用回放功能加深學生印象,使學生既避免了實驗的危險性,又提升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學校減少了一筆昂貴的實驗經費。

很多學校的學生課堂行為都會被攝像系統(tǒng)記錄,大數據時代的技術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等進行整理分析,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趨勢

1.增加預測性判斷

教育過程具有計劃性,教師與學生通常是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活動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將會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依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日常行為進行整理分析,教師可以充分了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理論實踐方法等,進而對課堂教學的方法、內容和時間進行相應調整。大數據技術還可以預測學生思想、行為的發(fā)展傾向,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有效預防。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課堂教學,將會增加預測性判斷,提升教師的教育主動權,約束學生行為,提高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綜合型人才。

2.發(fā)揮教師數據分析能力

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來適應數據支持的決策文化。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直接影響,是教師專業(yè)性和教學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師對教育數據的分析能力,也逐漸成為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需要在復雜的數據中,找到與學生相關聯(lián)的、有價值的信息,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其數據分析能力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在高校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數據分析能力,已成為高校課堂教學的必然發(fā)展趨勢。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高校應適應市場需求,轉變傳統(tǒng)觀念,增加開設數據分析課程,積極培養(yǎng)專業(yè)性強并且數據分析能力高的復合型教師人才。

3.個性化教育

大數據技術能夠將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留下的所有信息進行總結,對學生過去的行為數據進行分析,教師可以通過分析結果,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征、行為特點等進行了解,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明確學生的差異性,適當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方式及時間安排,對學生因材施教。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教師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學生,以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高校課堂教學也將趨于個性化教育發(fā)展,更加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不斷調整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社會上各個領域都產生了一定影響,高校課堂教學也深受大數據時代的影響,開始廣泛運用大數據技術,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增加預測性判斷、提高教師數據分析能力、個性化教育已經成為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廣大教育工作者應更加深入研究,加強大數據時代高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推動高校教育的健康、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 實驗教學改革 經管類 大數據

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經管類專業(yè)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學生不僅要熟練地掌握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強調以數據為基礎進行研究,并快速做出決策[1],不僅對掌握大數據思維和技術的人才需求量擴大,而且對經管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2],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應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對經管類專業(yè)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性,科學全面地構建面向數據分析和管理的實驗教學體系,以適應大數據背景下經管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

大數據擴寬了信息的來源,提高了信息獲得的速度,分析對象從傳統(tǒng)的結構化數據過渡到非結構化數據,因此對經管人才需要更全面地掌握大數據思維方式和分析流程。對工商管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而言,需要其更注重利用多種類型的企業(yè)運作的數據,通過對其進行整理分析,幫助企業(yè)進行業(yè)務流程改革,提升企業(yè)運營效率,提高經濟效益[3]。對于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專業(yè)而言,應學會利用大數據技術探索新商業(yè)模型,分析營銷網絡,評估投資風險及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4]。而對于和大數據技術緊密相關的信息管理專業(yè)來說,需要更全面地從數據采集、分析到數據挖掘多個方面轉變傳統(tǒng)的數據分析思維,以適應大數據環(huán)境下知識管理與智能決策的需要[5]。

1.實驗目的不合理,實驗設計不當。

目前,對于經管理類專業(yè)的大數據實驗教學體系還處于基本概念階段,與科研前沿脫節(jié),實驗目標大多只要學生掌握數據采集、統(tǒng)計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就學會對給定的數據進行分析。但是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數據分析和挖掘需要針對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等用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方式解釋分析結果,并用于智能輔助決策及知識發(fā)現(xiàn)。因此,大數據實驗課程應與時俱進地適應大數據的要求,開展多樣化、啟發(fā)式的實驗項目,不僅讓學生掌握如何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還要解釋隱藏在數據背后的潛在規(guī)律。

2.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

傳統(tǒng)實驗課是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和給定的數據,學習各種數據分析方法。實驗內容設計單一,沒有針對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實驗訓練項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在大數據實驗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團隊協(xié)作、自主設計完成。同時,分層次制定針對不同知識結構背景的實驗項目,便于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和能力自主選擇實驗項目。

由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已不能滿足大數據背景下的經管類專業(yè)人才對數據分析和處理的新需求,在實驗教學方式、實驗教學內容等多方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才能培養(yǎng)出順應時代背景的優(yōu)秀經管類人才。

在大數據背景下,經管類人才應該具備: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收集整理數據和信息的能力及理解分析數據的能力。對此,我們從教學方式、課程體系、技能與經驗三方面入手,開展實驗教學改革,以適應大數據時代對于經管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3.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方式。

大數據時代,書本和課堂不是獲取信息的唯一選擇,網絡資源、各種移動端應用程序等方式都擴展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實驗教學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數據的技術,還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可以提供多種獲取大樣本數據的渠道,學生組隊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設計算法,進行相關分析直到最后撰寫出分析報告,整個流程全部由學生獨立完成。

4.完善大數據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

對于經管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實驗目的主要是讓他們掌握數據分析的主要流程、主要算法的基本原理,具備大數據應用的初步能力。另外,考慮到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知識結構不同,我們構建多層次的經管類大數據實驗課程、基礎實驗,以驗證和演示實驗為主,強調掌握數據分析工具和分析算法,理解數據分析基本流程。專業(yè)實驗,以簡單設計性實驗為主,強調利用現(xiàn)有的數據分析工具,較完整地體驗從數據采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到數據挖掘的全過程,并編寫簡單的數據分析代碼。綜合性實驗,采用自助式、合作式模式,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數據,團隊合作分析問題,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各種數據分析工具,自主設計算法,進行相關分析,直到最后分析報告,初步具備大數據的應用能力。

5.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和增加實踐活動。

積極開展大數據應用相關的實踐活動,提供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與大數據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在提高專業(yè)水平的同時,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合理利用現(xiàn)有慕課、微課等在在線課程作為實體課堂的有益補充,引導學生深入學數據技術。另外,積極聯(lián)系軟件企業(yè)提供各種實習途徑和崗位,讓學生真正參與與大數據的各種項目開發(fā),強化課堂的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提高專業(yè)級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數據挖掘能力。

大數據作為近年來的熱點研究問題,已經廣泛應用于經管類學科當中。經管類專業(yè)學生只有更好地掌握并懂得如何利用大數據,才能在大數據時代擁有更多的優(yōu)勢。因此,本文從教學方式、課程體系、技能與經驗進行創(chuàng)新,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更好地培養(yǎng)經管類學生的數據分析的專業(yè)能力,適應大數據環(huán)境下知識管理與智能決策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沈德梅.基于大數據的教育技術研究新范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3(10):5-13.

[2]朱懷慶.大數據時代對本科經管類統(tǒng)計學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9):35-37.

[3]李永,劉玉紅.大數據時代大學生學習模式轉變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35(4):38-41,100.

[4]邵舉平,沈敏燕,樊星.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魯東大學學報》,2015,32(4):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