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5 09:02:02
序論:在您撰寫思想品德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素質 逆反心理 厭學情緒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老師,一定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甚至是親人、朋友關系,上課也要時刻保持微笑,擁有親和力,同學們才敢放松戒備,大膽發(fā)言。但也要把握好度,能放出去,也要收得回,放松中不失嚴謹,和藹中不失敬畏。
課前預習充分,做到心中有數(shù),上課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才不會掉隊,為了能督促學生做好這一點,我把課后練習提前做,由小組長每節(jié)課上課之前進行檢查,不按時完成的,施加一定的“懲罰”,譬如掃地、唱歌、扣分等等,這樣做一方面可督促學生預習,一方面也可以讓其從中找出不懂的地問題,上課時也會更加留心。
教學方式的選擇,決定了學生對這節(jié)課是否喜歡,是否感興趣,是否能在“娛樂”中學到知識。任教六年以來,在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路之下,我將一些開放性、生活化的教學問題引入了課堂,拓展學生思維的同時,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了課堂活動中去。歸納起來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政治,特別是法律板塊,最常用的應該就是這種方法。即:講述一個案例,學生分成小組討論,然后分組展示成果,在錯與對的碰撞下,總結歸納知識要點,這種方式不但能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而且會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學以致用。
例如:上到繼承權這一板塊時,我曾用過一個案例,“有對新婚夫婦,在去度蜜月的過程中出了車禍,男的在送往醫(yī)院的過程中死亡,女的則在醫(yī)院的手術臺上死亡。他們倆共同買了一套房子,價值30萬元。男的上無老下無小,僅有一個胞弟;女的也是僅有一個胞姝,那你認為這30萬元房產應該歸誰繼承?為什么?”聽完案例,同學們很感興趣,討論十分熱烈,有的認為應該歸胞弟,有的認為應該歸胞姝,但大部分同學則認為應該平分,各式各樣的理由五花八門。其實,所有財產應該歸胞姝繼承,當聽到這樣的答案時,大部分同學驚然了,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想很快知到理由。這時,我又請答對的同學來給全班分析,有不足的我再做補充。此案例主要設及“法定繼承”中繼承順序的問題以及夫妻共同財產如何繼承的問題,理論很簡單,但在這樣的討論與合作中,同學們不僅記憶深刻,輕輕松松就把知識點牢記,而且會對知識點的應用有更深的了解。
(二)小品演繹法。
這種方法,其實是將某些案例,用小品的形式展示出來。此方法,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思維疲勞,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表演能力等。
例如:在上到“自信、自負、自卑”這一板塊時,為了很好地區(qū)別三者的關系,在我的指導下,同學們自己設計了一個小品?!叭齻€學生面對期中考成績,一個趾高氣揚,不懈老師的講解;一個虛心聽老師的分析,并對老師說聲謝謝;一個則只會哭鼻子,埋怨自己太笨,什么也聽不進去?;丶液?,一個認為自己是天才,這么簡單的東西根本不用學,甩手去玩了;一個雖然考了90分,但認為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于是抓緊時間學習,相信自己下次能考第一;一個則埋怨課本知識太難,看也看不懂,還不如不看。期末考,第一個同學成績下滑,再也不是第一;第二個同學通過努力,考上了第一;第三個同學成績更是一塌糊涂。你猜他們誰是自信,誰是自負,誰是自卑,為什么?”案例雖然簡單,一說同學們都懂,但表演出來效果卻大不一樣,同學們惟妙惟肖的表演贏得了陣陣掌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給同學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而且還讓同學們輕松掌握了自負、自卑和自信三者之間的區(qū)別、表現(xiàn)以及它們和成功的關系,更重要的是鍛練了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這比“死”讀書效果要好得多!
(三)情景創(chuàng)設法。
在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這一板塊,我經常會用此方法,即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某件事情所帶來的一些心理感受,潛移默化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如上到“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這一板塊時,我設計了幾個假如,“假如你想好好聽課,旁邊的同學卻講話影響你時,你心理怎么想?假如你剛打掃完衛(wèi)生,別人‘刷’一下吐了口毯在你面前,你會怎么看?假如……”許許多多的假如都來源于我們真實的生活,所以,我專門請平時有這些不良習慣的同學來感受這些“假如”,讓他們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引導他們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尊重別人。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一種靈魂的共鳴!
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來滿足自己的自尊心。作為學生的導師,我們更不應該吝嗇,更應該懂得善于欣賞、鼓勵學生。也許一個小小的鼓勵就可能撐起一個學生的未來,帶來無法估量的正面效應。
2012年春季學期開學,我負責宏志6班政治教學工作。在“理解與謙讓”的主題班會上,有一個學生讓我感觸很深,而在這之前的半學期,他從未
引起過我的注意,連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但就在這節(jié)班會上,我對他有了深深的印象。班會開始前,我把學生分成了八個小組,圍繞當天的班會主題每個小組準備10分鐘,然后推舉一個人上臺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好的有獎。
這個班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特別是女生根本不用操心,準備充分,暢談自如,可是男生卻要遜色很多。當輪到第五組時發(fā)言時,竟然沒有一個敢大膽的站起來,面對全是男生的尷尬,全班發(fā)出了嚅嚅的嘲笑聲,這時,只見一個男生懦懦的舉起了右手,全班爆以熱烈的掌聲。
他發(fā)言了,可是他的身體在哆嗦,手不知在亂動什么,聲音也在發(fā)抖,鄉(xiāng)村方音夾雜了不成熟的普通話,引來了全班的轟堂大笑,連我也聽不清楚他在講什么,但我還是一直保微笑并加以鼓勵,就在他發(fā)言的結尾,不知他說一句什么搞笑的話引得全班哈哈大笑,并爆以熱烈的掌聲。我趕緊抓住機會說到:“你還挺有幽黙潛質的嘛,能讓同學們這么快樂,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今天是第一次登臺,有些緊張,很正常,以后多上幾次,你會相當不錯的,可千萬別浪費了你的幽黙哦!”,全班又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他……
全班討論主題結束了,可是時間還很長,為了能讓同學們輕松一下,我把獎勵換成“讓每個組都來表演一個節(jié)目,給全班帶來快樂”。
這次,剛才懦懦的那位男同學主動舉手了,全班向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他給同學們表演了一個“豬不會急轉彎”的小品,惟妙惟肖的神態(tài)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我再次對他幽黙的潛質加以肯定。
過了一會兒,其他組表演得也差不多了,下課時間也快到了,我正準備總結,這時,只見這位同學再次把手舉得高高的,全班熱烈的掌聲讓我無法打斷他們的熱情,只好讓這位同學第三次登臺表演,他給同學們唱了一首歌——《我的未來不是夢》,歌聲久久蕩漾在宏志6班的教室里……
從此,我知道了這位學生的名字,也開始慢慢關注起他,他的座位從倒數(shù)換到了第三排,然后跑到了第一排。上課經常能聽到他發(fā)言的聲音,那個/!/曾經一直躲在角落不敢發(fā)言的羞澀男生不見了......
試想,假如他的第一次發(fā)言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與肯定,甚至“實事求是”地說上一句:“你講的什么啊,我怎么都沒聽懂?!蹦敲磿兴牡诙?、第三次主動上臺嗎?
思想品德教學效果良好,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樹立偉大的理想和信念,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探索,激發(fā)學生不斷追求新的知識。思想品德教學效果良好,意味著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完善個人的道德人格、自覺培養(yǎng)德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人格,逐漸具有集體意識,從而促使自己更具有人格魅力。思想品德教學具有實效性,可以促使學生加強道德自律,幫助學生不論在哪里、無論何時、無論干什么都能時刻牢記道德準則,能夠深刻地領悟思想品德的本質,從而調節(jié)自我的道德行為進行道德自律。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最終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個人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能否促使思想品德認識和道德行為達到統(tǒng)一狀態(tài),就在于思想品德思維的催化作用是否強烈,良好的思想品德思維習慣是良好的道德認知以及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的根本動力。
二、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道德情感的現(xiàn)狀
(一)教育理念沒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時進行改變新課標已經在全國全面展開,但是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師并沒有對新課標的要求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思想品德的教學,“以人為本,德育為主”的教學理念完全被教師拋之腦后,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缺少生活性內容,最終還是以應試教育的模式死記硬背一些思想品德理論。這樣,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完全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顯而易見思想品德教學效率欠佳。
(二)思想品德教學設計欠佳
1.教學內容沒有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往往不能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講解相關教學內容,而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甚至有時候學生提出了與生活相關的思想道德現(xiàn)象教師也往往回避,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于思想品德的學習絲毫提不起興趣,學生也不會認可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而陳舊死板的教學也會導致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效果欠佳。
2.教師自身教學技能欠佳,導致教學方式單調,沒有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學生情感體驗。目前思想品德的教學課堂,往往只是教師一個人唱著空洞乏味的“說理戲”,這樣機械呆板、沒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感悟的教學過程,學生也很難提起興趣來學習相關思想品德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不能簡單地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而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樣、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從而促使學生“道理都懂,也愿意去做”。
3.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的互動情感交流和溝通。教師作為思想品德的講授者,能否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培養(yǎng)的效果。而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學往往存在著師生關系不融洽、教師教學時情感不夠豐富、教學嚴重欠缺藝術性的弊端,導致學生的情感發(fā)展也呈現(xiàn)扭曲的趨勢,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學偏離了教學的本質。
4.教學目標沒有實現(xiàn)思想品德的教學與培養(yǎng)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有機統(tǒng)一。進行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的根本和最終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實現(xiàn)思想品德理論的教學與培養(yǎng)良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習慣的有機統(tǒng)一為教學目標,否則學生即使在思想品德基礎知識的考試中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也不能深刻透徹地理解道德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家庭、學校、社區(qū)、社會四者有機整合不足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單單只靠教師的講授、學校的教學是完全不夠的,家長對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形成、社區(qū)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對于學生思想品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應當實現(xiàn)家庭、學校、社區(qū)、社會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xiàn)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高效。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具體有效策略
(一)以境育德,課堂情境生活化
1.設置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多提問一些能夠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和積極探究的、新而有趣的發(fā)散性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夠根據問題情境合作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從而加深自己對相關專題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相關道德行為。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安全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在日常生活中,用電、用水、用氣方面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安全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你們知道哪些安全常識呢?”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鼓勵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展開討論并且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小組結論,從而使得課堂氛圍輕松活躍,學生也能夠深刻真切地感知安全問題并積極自主探索。
2.創(chuàng)設模擬情境。小學中高年級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生動形象的東西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錄像、視頻、電影、音頻等多媒體手段真實地再現(xiàn)一些相關課題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和加深學生的感性認知。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學看平面圖”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搜集一些平面圖的視頻或者圖畫制成ppt,使學生在極具感染力的視頻介紹和評論中真切地了解平面圖的知識,從而知道如何看懂平面圖。如此,教師就能夠相對順利地完成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
3.創(chuàng)設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活動情境。我們應當利用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生活情境進行道德教育,從而提高學生以道德認知指導實際行動和作為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說聲‘謝謝’”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說“謝謝”的場合和情境,來進行一次說聲“謝謝”的話劇表演,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并且深刻了解“謝謝”的本質含義以及說聲“謝謝”對于人際交流和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諧的重要性,提醒學生要養(yǎng)成說聲“謝謝”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二)以情育德,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師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文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品德與社會教學效果的好與壞。試想,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以關愛學生的態(tài)度來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又怎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高尚情操?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關心你,愛護他》一單元第一課“讓爺爺奶奶高興”的教學中,可以提前布置家庭作業(yè),做一件“讓爺爺奶奶高興的事并說明爺爺奶奶高興的原因”,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學會關心爺爺奶奶,知道爺爺奶奶的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并且懂得如何去做一些實事去關愛爺爺奶奶,最終能夠明白“愛”的初等含義。之后思想品德教師在上課時以此為導向,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都做了什么事情讓爺爺奶奶高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是什么,然后根據教材講解“讓爺爺奶奶高興”這一課來激發(fā)學生對爺爺奶奶的種種情感,鼓勵學生平時學會關心他人,尊敬、愛戴長輩,自然思想品德教學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以踐育德,教學目標生活化品德與社會學科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而新課標提倡學校教育應該是開放的,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把課堂教學轉換到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中去,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社會參觀等實踐活動,從而達到“教學做合一”的目標,從而增強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關心你,愛護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大家進行一次社會實踐的活動,鼓勵學生以小組或者班級為單位走訪福利院,了解福利院老人的生活困難,實際體會他們的心理心態(tài),并且給他們送去關愛,盡力幫助他們。這樣的實踐活動比課堂教學更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一、重視激發(fā)動機,調動主體積極性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葉克斯--多德森(YerkersDodson)律向人們揭示了,在一定范圍內,動機增強,學習效率也隨之增加,動機過弱不能激起學習的積極性。目前,相當一部分中學生不大重視語文學習,認為字會識,書會讀,少上幾課沒關系。有的學習只為應付升學考試而學。在經商潮的影響下,他們認為當作家那是愚人的事,當語文教師那是實現(xiàn)不了自身價值的事,搞文獻研究那是老學者的事。學習動機不強是影響當前中學生語文學習的效果的重要原因。我們應從外部和內部兩方面來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以推動中學語文教學。從學習的效果來看,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動機是提高語文學習效果的手段,但從長遠的教育目標來看,由于穩(wěn)定的動機特征是構成個人的人格特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學習動機的形成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基于這種認識,我曾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是課堂還是社會實踐》的辯論。辯論中正反雙方各執(zhí)一辭,據理力爭。一些學生持之有據,可就是辭不達意,結結巴巴。甚至有個別學生表達不出,只得旁觀,心急如火。會后大家深感語言能力確實是參加社會活動的第一重要的能力。我抓住機遇,深入引導,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當代社會的信息越來越密集,人際交往越來越廣泛,只有較好地掌握語言這個工具,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才有可能在更廣闊的領域里完善自己,發(fā)展自己,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在語文教學中,模擬是一種值得重視的實踐活動,它讓學生在扮演某一角色中體驗深刻的道理,模擬不僅能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與內在動機,而且還增進了情感學習,比之抽象空洞的說教,更適合當代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和獨立批判性大為增強的現(xiàn)實。為了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我在教《一面》時,抓住作者對魯迅外貌由遠及近的三次描寫,講述人物肖像描寫的作用及方法,并迅即引導學生訓練,要他們寫身邊熟悉的人物,可以粗線條勾勒,也可以特寫細描。大家積極動腦,寫得各有特色,有的寥寥幾筆勾出《雨中師生情》、《克盡職守的老門衛(wèi)》,也有的細細寫出《漫不經心的營業(yè)員》,《令人捧腹的小調皮》等。緊接著,我又把較為成功的習作作為第二范文講評,作者們聽到老師介紹自己的“成功之作”,心里甜滋滋的,既消除了范文不可攀的神秘心理,又鼓動起大家學習語文的欲望和熱情。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讓學生及時仿作,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結果,會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因為學生及時知道自己學習的成效,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成效,可以激起進一步學好的愿望。同時,通過反饋作用又可以及時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改正,激發(fā)起學好語文的上進心。正確的評價,適當?shù)谋頁P,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活動進行肯定的強化,能鞏固和發(fā)展正確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樹立起學好語文的信心和勇氣。
二、強調自主意識,克服依賴性
自主性是指人們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斷,并自己尋求解決的行為方式。語文學習效率不高的另一原因是學生自主精神欠缺,沒有形成“人自為學”的生動局面。教什么,就學什么,布置什么作業(yè),就完成什么作業(yè),不懂得自己應是學習的主體。布魯納認為: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除了盡可能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以外,“還應當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而自動的思想家”。誘導學生發(fā)揚自主精神,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教本到多媒體影視文化學習語文,正是我們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
首先要適時鼓勵,定向誘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例如筆者在漢字規(guī)范化教學中,針對社會上錯別字多、繁體字濫的現(xiàn)象,要求學生留心觀察,認真收集,加以訂正。學生積極性很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結果比教者單方面講解羅列好得多。教說明文時,為了讓學生學習說明書的寫法,我要學生各自找一份新產品說明書,然后交流,歸納寫法,在此基礎上再練習寫作,效果頗佳。同樣,教學通訊,我就組織采訪;教學新聞,就讓學生先看電視,讀報紙,聽廣播。久而久之,學生“自主而自動”的意識就增強了,“要自學,靠自己學”的風氣開始形成。
其次,要授之以“法”,學生的自主精神才能持久。強調自主,并非否定教師的引導,尤其在學生“自主而自動”,遇到困難或挫折時,適時授之以法就顯得更為重要。如能通過教者的“導”,讓學生不斷“悟”出學習語文的方法,那么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會發(fā)揮得更好,也就會少走彎路,自學的效率也就更高。我在實踐中,注意引導學生不斷探尋學習語文的方法,曾先后和學生一起歸納出“預習法”、“不同文體分析法”、“課堂筆記法”、“復習法”,“作文素材積累法”等多種方法。實踐證明,指導學生探尋科學的方法,能大大增強他們自主學好語文的信心。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種種法則”。我特別重視推廣學生中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對“土生土長”的方法,倍感親切,用起來也得心應手。我還適時組織交流,促使他們成為學習中的“勝利者”,學習的主人。學習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學會“自得”的本領,那么學生的依賴性就能真正得到克服,他們就會逐步邁入語文學習的“自由王國”。
三、啟發(fā)生疑,引導積極思維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薄吧伞?、“質疑”、“釋疑”就是積極思維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教者要積極啟發(fā)學生生疑,引導他們思維,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素質。
筆者在應用文《電報》的教學中,為了講清電文的基本要求,向學生介紹了一個因電文歧義引起的案例:河南某公司向廣州某公司訂購一批貨,要求春節(jié)前運達河南,后因貨物未能及時運到,而銷售旺季已過,造成貨物嚴重積壓。于是河南一方即想退貨,打電報征求廣州方面的意見,廣州方面立即回電:“不要退貨”。河南方面接到電報后很滿意,迅速將貨退回廣州,而廣州一方拒絕接收退貨,引起了一場官司。結果廣州一方敗訴。案例介紹完,學生產生疑問:廣州因何敗訴?教者立即啟發(fā)質疑:法院判廣州敗訴是不公正的:人家不是明明電告“不要退貨”嘛?同學們紛紛參加爭論。經爭論不難看出:按電文不加標點的要求,河南一方的理解“不要退貨”是正確的,廣州當然敗訴。如廣州回電為“不能退貨”就不會出現(xiàn)歧義了。經過爭辯,大家意見趨于一致,且對電文不加標點這一基本要求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我又提出兩個問題(1)廣州方面敗訴,是僅僅因為電文擬得不當嗎?(2)河南方面退貨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利用電文的歧義嗎?要大家深入進行分析思考。當時同學們的思維更活躍了。有同學說:“購物肯定有合同,廣州一方貨未及時到,造成貨物嚴重積壓,責任本來就該由廣州一方承擔,這才是廣州敗訴的根本原因?!币灿型瑢W說:“經商也要機智,河南一方就是利用了電文的歧義,進一步贏得了主動權?!辟|疑討論把學生從課堂引入“商界”,教者由課本知識的傳授到實踐知識的介紹,使學生不僅懂得了應用文語言準確明白等基本要求,還懂得了商業(yè)經濟合同上條款“一字千金”,要運用知識和智慧來維護自身利益。如此啟發(fā)生疑,幫助學生釋疑,有起有伏,就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狀態(tài),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鼓勵求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
學習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創(chuàng)新是學習的目的。我們教學的對象是跨世紀的一代新人,他們有責任感,有上進心。教學中我們要倍加愛護,積極引導,尤其要發(fā)揚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此,我鼓勵他們探索,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性思維。
筆者在教小說《項鏈》,分析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性格特點時,學生都不難歸納出主人公愛慕虛榮,追求享受等等,可是有位同學卻舉手補充說:“小說的第四部分寫道:‘路瓦栽夫人懂得窮人的艱難生活了,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她就設法償還。她辭退了女仆,遷移了住所,租賃了一個小閣樓住下?!@段文字反映了主人公能面對現(xiàn)實,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蔽也粌H肯定其讀書認真,善于思考,并且表揚他勇于發(fā)表獨到見解的創(chuàng)新精神,號召大家向他學習。試想如果根據參考資料提供的答案,去否定該生新的獨特的見解,那么,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受挫,剛點燃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就會在瞬間熄滅。
生活化教學就是從生活中提取教學內容,從而引申到課堂內容,間接性的提高初三學生思想品德成績,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對課本內容深刻了解的素養(yǎng),還要可以全面的加強學生尤其是初三學生對于時事的相應分析能力和敏銳度。換句話說,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真正目的不應當是應付考試,對課本中的知識點背誦一下就可以的,而是應當通過已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自身能力的提高,包括辨別是非的能力,對時事的分析能力以及敏銳度或者是對實際事物的認識能力等,因此,生活化教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于思想品德主觀題的理解和應答十分有幫助,這也響應了新課改的號召。
2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應當為課堂的主體,老師要切實起到引導作用,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手段,都應當首先考慮到學生,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初中尤其是初三階段,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從而使其具備一個學習的良好態(tài)度,這些內容在初三思想品德課程中都有所涉及,責任意識一旦樹立,就會隨之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起到引導作用,而不是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樣,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知識的一個群體。初中尤其是初三的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才是認識的主體。雖然老師在知識方面以及教學手段教學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很大,但終歸都是外因,學生本身作為內因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使學生能夠響應新課改的號召與要求,教師就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質的變化。
3注重合作的重要性
注重合作的重要性也是新課改背景下教學過程中應當實現(xiàn)的一項任務,作為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式,在初三的思想品德教學中當然也不例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劃分小組是最常見的方式,創(chuàng)建小組的細致性問題之一是要保證先組成員異質,也就是最好不采用自愿結組的方式,因為學生的個人意愿在小組的整體水平上容易拉開差距,略作參考即可,因為自愿結組的方式可能會導致組別之間水平懸殊。
結組之后的學習過程中,老師的引導作用就要體現(xiàn)出來,深入各個小組的學習狀況之中,引導學生開發(fā)思維,換句話說,要放手但不放任,積極的引導學生合作進行某一任務,并參與到當中。之后進行課堂評價時,著重點要落在合作組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其次才是結果,對于合作以及善于合作的小組,要進行積極的肯定以及表揚,使得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4結語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學習興趣;實踐探究
思想品德是初中學習的重要學科,更是初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將起到奠基作用。特別是現(xiàn)在新課標實施后,對思想品德學科進行全方位改革,將這門學科完全與學生的生活緊緊扣在了一起,很多課文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很多課文正是學生好奇的知識,課本中又安排了很多實踐活動,每課都有學生參與的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學習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法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點看法: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好第一堂課。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而有的學生認為,學習思想品德課用途不大,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厚。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首先使學生知道學習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性。在教學時我十分重視第一堂課的教學,因為對第一堂課學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問頗多,如:這門課究竟是一門什么課程?我們學習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樣?能使我喜歡它嗎?這個老師講得怎樣?它的語言、動作、表情、知識能吸引我嗎?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的老師”,要想學生喜歡思想品德,首先,作為教師得想辦法讓學生喜歡你。一般,上課有激情,親和力強,善于鼓勵學生,欣賞學生,知識面廣,且對學生嚴中有愛的教師都比較討學生喜愛。博得了學生的喜愛,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有利因素,趁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喜歡思想品德學科。其次,在教學中,要做到先易后難,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如七年級的入學教育,可以從學生進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談起,然后引導學生去進一步觀察、了解整個學校,幫助學生怎么樣去適應新的環(huán)境等等。讓學生感覺到思想品德是一門既好學又好玩的學科。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這樣為以后的學習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引導學生善于從實踐中探究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絕大多數(shù)都來源于學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識都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體會、感悟。由學生自己探究的知識既容易理解又記得牢?,F(xiàn)在的思想品德教學,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而且課本中也設計了很多這樣的活動,只要我們認真利用,精心組織好這些活動,一定會對教學有幫助的。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也真正認識到自己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充分體現(xiàn)了當代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到教與學有機結合。
加強訓練,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備課、上課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課后鞏固也必不可少。學生課堂上聽得再好,如果課后不及時消化,效果會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上學年我只要求學生在聽課時一定要認真且做好筆記。課堂上,氣氛確實很好,學生覺得輕松,感覺課堂上效果也不錯。上完一個單元后,組織了一次測試,結果就讓大家比較失望了,試題的答案很多口水話,知識零亂。并且,還有一些學生都是憑自己的感覺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調查,就發(fā)現(xiàn)學生不知道怎樣將平時所學知識運用到答題中去。所以,學生上課聽懂了,課下再進行一些典型習題的訓練或花上短暫的幾分鐘或十幾分鐘搶記,趁熱打鐵,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學生不僅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將課堂上所學知識通過練習得以提升、拓展。只要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不會覺得所學知識不知如何運用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做題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又讓學生知道了本課所學知識,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個知識經常會出現(xiàn)哪種題型,哪個知識應該怎樣運用。這樣對學生今后的自學也有很大的幫助。從某種程度上說,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及時總結,勤于肯定。學了,記了,用了,還得檢驗。當然這個檢驗,可以是實踐活動,也可以是書面的。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得及時。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還沒掌握,哪些知識還得強化。當然對于學生做得比較好的方面,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的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學生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表揚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表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表揚可以拉進師生之間的關系。表揚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如: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習慣性的給予真誠的稱贊,這樣就能讓學生培養(yǎng)自信,激起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多老師都說學生到了八年級,就不愛回答問題了,我不這樣認為。每次,我上課,課堂氣氛都很不錯的,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和老師配合得也很好。而且,我還總結出了一個經驗:學生能積極參加教學,教師的發(fā)揮就能更好,更自如,效果當然更好。也就是說,可能備課時老師沒想到的地方,學生想到了,這樣通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彌補了教師教學上的不足。真正做到了一舉兩得。
總之,思想品德的教學,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門藝術。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新課標中的開放互動式教學模式為新形勢下的思想品德課提供了新視野,提出了新挑戰(zhàn)。為了應對這一挑戰(zhàn),我們應勇于探索,積極落實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為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思想品德》新課程散發(fā)出它應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
1、以情感激情。
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性。所謂感染性,就是以情動情,就是使情感刺激者和情感感受者的內心產生相同的情感體驗,即師生的感情共鳴。只有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產生心靈感應,產生動機,形成信念、世界觀。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感染學生。
其一般作法有三:
(1)根據學生崇拜名人和對榜樣的心理需要,以名人、榜樣之情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進行自我教育,產生強大的內驅力??山M織學生參觀先進人物事跡展覽,可請名人、英模報告,可宣講英模故事,可閱讀名人傳記,建立名人名言錄等。
(2)可就近用本校本班的優(yōu)秀學生的動人事跡,來啟發(fā)、感染學生,使其學有榜樣。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只有用道德情感來激發(fā)、感染學生,才能使其實行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以情境激情。
情感具有綜合的情境性。這種情境性就是在各種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種綜合情勢氛圍。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不同的情境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為了喚起、培養(yǎng)和強化某種情感,就應盡力創(chuàng)設適合于教育教學內容需要的情境氛圍。這猶如演員登臺表演,要靠音樂、布景等藝術手段進行烘托一樣,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也需要情境的協(xié)調和配合。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學生便會有一種好的情感,如參觀現(xiàn)代化工廠、實驗室,訪問科學家,就可喚起學生愛科學的情感;游覽祖國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革命圣地,就可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等。以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要注意兩點:
(1)抓住最佳教育時機,如國慶節(jié)講《熱愛祖國》,教師節(jié)講《尊敬老師》,新的班集體組成時講《愛護集體》。
(2)在有條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有特殊意義的場所(烈士墓前、十字路口、圓明園遺址、萬里長城……)、錄相、影片、錄音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采的道德情境和看得見、摸得著的感情材料,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氛圍中,受到品德教育。
3、以行為實踐激情。
行為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豐富情感的途徑和推動情感發(fā)展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要知道,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為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精神財富。”學生只有經過具體實踐,才能把道德認識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我們如何創(chuàng)造實踐條件以行激情呢?可否從下面三點作出努力:
(1)開展豐富多采的集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鳴。
課型不同,課堂結構亦應有所不同。這正是分課型教學的意義所在。要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我在長期的思想品德教學中,對不同課型的課堂結構進行了探索?,F(xiàn)拋磚引玉,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圖畫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圖畫型課文的課堂導入一般應開宗明義,即要首先闡釋課題,因為此類課文以低年級多見,學生很難“望圖生義”。教師還可采用新奇的教具、提問式的談話等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讀圖: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一般是從局部到整體,讓學生細細“讀”圖,使學生知道圖上畫了些什么,特別要知道圖上有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等,使學生充分感知畫面,獲得對圖畫的整體印象。
3、導圖:運用情景,比如放大的課文插圖和圖畫、燈片等,引導學生在想象中自覺地進入畫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道德是非判斷和道德行為導向。
4、析圖: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fā)式,對圖畫中人物的道德行為進行分析、評價,挖掘課文的深刻內蘊,使畫面充實起來,讓學生多弄懂幾個“為什么”。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觀點對課文中人物的道德行為展開評價。
5、議圖:是對課堂知識的實際運用,一般不要就圖論圖,而要力求走出畫面,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深化道德認識。
6、演圖:在圖畫教材中,有正面教材,也有反面教材,演圖一般以正面的教材為宜,以防學生模仿不良的榜樣行為。這種表演能使畫面更加生動活潑,即使演得不好也不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無須課前預演。
7、總結:教師總結課文觀點,按照課文提出的道德要求,指導學生道德行為。
故事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新課:一般不要直接接觸課題,可用故事導入,輔以音樂渲染氣氛,效果更好。
2、展示形象:可以通過閱讀課文展示形象,也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展示形象,還可通過表演展示形象,有條件的最好采用電化手段,將形象搬上屏幕,能獲得更為直觀的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
3、分析形象:①抓故事的主線,復述基本情節(jié)。②閱讀課文中的有關句段,初步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人物的心理和言行,思考他們有什么思想品質,并要注意設計好板書。
4、傳知明理:揭示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接觸課題,使學生按照課題的要求明理。
5、延伸擴展: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用學生身邊的故事教育學生,更親切,更有說服力。
6、練習鞏固:布置幾道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檢測教學效果。
7、反饋矯正:檢查練習情況,幫助學生訂正不正確的地方,說明改正的理由。
8、總結導行:總結強化課文觀點,指導道德行為,防止學生“買櫝還珠。”
事例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新課:多以揭題導入,采取先入為主的辦法,使學生對課題了然于心,便于下一步“擺事實,講道理”。
2、列舉事例:是說明道理的主要依據,應充分加以利用,還要從其它地方搜集有關資料。當然列舉事例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選擇典型,最好有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如附以圖片、數(shù)據等,則更能收直觀教學之效。有些也可以用故事啟發(fā)。
3、揭示道理:把事實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再讓學生反復閱讀有關句段,牢記這個結論。
4、延伸擴展:針對實際,列舉學生熟知的事例加強說服力。
5、練習鞏固:除常規(guī)練習之外,可讓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讓大家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事例”,以活躍課堂氣氛。
6、反饋矯正:檢查練習或討論情況,收集反饋信息,糾錯補漏。
7、總結觀點:總結全文,強調觀點,指導行為。
論說型課文課堂結構
(附圖{圖})
實施要領:
1、導入激趣:論說型課文最忌生硬說教,在導入新課時,要十分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取的手段有:①問題導入式;②插圖導入式;③故事導入式等。
2、提出論點(問題):此類課文多見于高年級教材,有的開篇提出論點,有的則提出問題。整個課堂教學都應圍繞這個核心。
3、進行論證: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思維能力的過程,要求以理服人。教師應分析教材,運用教材中的材料作論據,通過推理判斷等,使論點成立。其中很多課文仍然是以故事或事例為主的,要注意思維過程的前后呼應和連貫,而不能僅僅只對材料作些表面的簡單的分析,注意發(fā)揮榜樣激勵、名言啟迪、典型示范等作用,使教學既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又做到生動活潑,情理交融。
4、得出結論:通過上述論證,引導學生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懂得怎樣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使學生對課題的理解深刻而明朗。
5、練習鞏固:對課后的練習題組織討論或要求學生自己思考,對道德觀點起強化和鞏固的作用;或是先要求學生讀閱讀材料,再提出有關問題,對教學起延伸作用。
6、反饋矯正:檢查練習閱讀情況,糾正錯誤??疾鞂W生中還有哪些錯誤觀點和模糊認識,加以疏通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