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數字化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5:16:10

序論:在您撰寫數字化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數字化教學論文

第1篇

盡管近幾年中等職?;ㄙM了大量經費購置了一些硬件設備和部分教學資源,但是由于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歷史背景所限、專業(yè)門類眾多及教學資源開發(fā)人員奇缺,加上可移植性教學資源較少等原因,在常態(tài)教學過程中數字化教學還是沒有發(fā)揮好應有的作用,主要是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嚴重匱乏及建設滯后所致。

(一)缺乏整體統一規(guī)劃

目前,大部分中職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仍停留在硬件投資上,對軟件建設還不夠重視,存在著有路有車而無貨的現象。對于教學資源庫建設缺乏統籌規(guī)劃,購置教學軟件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造成了有些專業(yè)教學軟件重復投資,而有些專業(yè)教學資源又嚴重老化的現象。自制資源缺乏管理,校內教師自主開發(fā)的教學課件、軟件、教案等教學資源,往往是學科教師根據課程實際需要而開發(fā)制作的,缺乏規(guī)范性、完整性,資源內容重復、形式單一。有些中職校在著手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時,缺乏交流溝通環(huán)節(jié),使許多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的資源庫中重復,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又造成了資源內容的冗余。[1]

(二)缺乏優(yōu)質教學素材

目前,中職校教學資源形式比較單一,僅僅能滿足傳統信息化教學,交互性差。大部分素材仍局限于一些文字材料、圖片、積件、單機版課件以及試題,即使有動畫也只是二維動畫,缺乏三維動畫,缺乏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料以及中職校迫切需要的網絡課件、網絡課程、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等高質量的實用教學資源。

(三)缺乏專業(yè)特色資源

中職校教學資源庫的開發(fā)仍處于邊緣化狀態(tài),沒有一家教育機構、軟件開發(fā)商能提供一套針對中職校的教學資源庫(不包括單獨開發(fā)的專業(yè)學習軟件),遠不及中小學教學資源豐富,中小學教學資源有專門軟件開發(fā)商、教學儀器生產商和出版機構。中職校購買的大多數資源庫都是由商業(yè)化的非職教經歷人員開發(fā)的,既粗糙又不能直接運用。有些專業(yè)教師從網上下載的資源也需要進行二次加工,主要是中職校專業(yè)門類太多所致。(四)缺乏校際與校企合作由于中職校普遍實施數字化教學的要求較晚,沒有專門管理與研究機構,因此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都在按照已有的經驗、想法各自為戰(zhàn),使有限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未能得到交流共享和有效利用,更沒有在中職校間的交流與合作。另外,很少有學校在軟件開發(fā)時聘請行業(yè)專家參與,在教學資源庫結構、資源內容組織形式、資源文件類型和技術處理方式等方面都沒有一個統一標準,這不僅給使用者帶來了不便,也影響了教學資源庫之間信息的交換和共享。[2]

二、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有效途徑

由于中職校專業(yè)課程門類多、教學資源嚴重匱乏和教學軟件開發(fā)人員緊缺,應當從建立教學資源建設隊伍、完善數字化教學設施入手,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框架體系,加速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進程,從而加快中職校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建設。

(一)組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隊伍

根據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首先應當建立由學校領導、課程專家、軟件企業(yè)專家、學科骨干教師、學校軟件開發(fā)人員組成的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指導委員會,負責指導與審核學校各專業(yè)、學科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其次以專業(yè)或學科為單位建立以學科(專業(yè))骨干教師、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資源開發(fā)團隊,同時聘請相關專業(yè)軟件公司技術人員擔任顧問,進行項目論證與評估;然后在此基礎上以學校學科(專業(yè))教研室為單位,組建教師和管理人員全員參與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運用與評價團隊,通過具體教學過程的實施,提出相應整改意見和新的需求,供教學資源庫開發(fā)團隊進行調整或二次開發(fā)參考。在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fā)過程中應當根據具體校情,除學校組織教師自主開發(fā)外,還可以通過校際合作、校企合作方式進行,利用教學設施供應商和出版社的教學素材資源進行開發(fā)。對于目前有些學校暫不具備條件開發(fā)的教學軟件如虛擬仿真實驗系統,應當采用先購買、后合作開發(fā)的方式進行,并在合作開發(fā)的過程中提升學校教師開發(fā)與運用軟件的能力。

(二)完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設施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設施除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高配置計算機和一體化編輯機外,還需要有一系列圖像、動畫、音視頻和編輯軟件,需要百兆乃至千兆接入、百兆到桌面到校園網系統,需要海容量的儲存系統和各類服務器群,甚至需要云計算機技術的支持。為了使教學資源得到較好的運用,不能停留在一個學校有幾臺液晶投影儀,而需要裝備多媒體網絡教室。在目前全面實施數字化教學環(huán)境下,學校除了為所有教學人員配備筆記本電腦,所有教學場所裝備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系統外,還得配備標清或高清智能錄播室,利用多方位標清或高清攝像頭、自動拾音儀器用于全自動采集師生教學過程,并自動合成教學資源,而對于技能教學場所可以采用移動式定位型自動采集系統進行,從而提高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效率。

(三)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框架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必須遵循在數字化教學環(huán)境下的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角色觀的改變原則。因此,在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重視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具體體現在:支持教學過程的多樣性,實現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講授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等多種教學與學習模式;支持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實現師生間暢通無阻地交流與協作;體現網絡化的特點,具備大容量、大規(guī)模、開放式、共享性、共建性、實時性等特性;體現資源豐富的特點,形式多樣;充分體現多媒體的特點,信息顯示多媒體化,交互界面設計友好,建立超文本鏈接,管理及使用便捷,能應用于各教學與學習環(huán)節(jié),為全方位、多層次的數字化教學提供服務。[3]

三、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運用效能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可提升教師收集、整理、加工和開發(fā)教學資源能力,可以實現多種教學模式,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傊?,教學資源庫是動態(tài)變化和開放的,可以延伸學生學習時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終身發(fā)展。

(一)提升了教師信息素養(yǎng)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字化信息技術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融合起來,更新了教學理念,掌握了數字化教學理論,從而使教師具有高效獲取信息與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和開發(fā)能力,具備數字化備課和課程整合的能力。

(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成后,教師在網上備好課后,可將課件存儲在與中心交換機直接相連的資源體系服務器上,或上傳到個人教學網站的相應位置,上課時,利用教室內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調用已備好的文件進行上課。這種課件圖、文、聲并茂,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與熱情。

(三)構建了新型教學模式

數字化教學模式是依托數字化教學環(huán)境,綜合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數字化教學工具,師生通過對數字化教學信息的展示、收集、利用、探索、發(fā)現、創(chuàng)作、重組等方式進行的各類教學活動的模式。這種模式讓自主交互式學習模式、網絡資源利用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和基于Internet的遠程教學模式更有利于教學。

(四)提供了開放學習資源

第2篇

(一)推行數字化教學方式是提高職教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教育法》明確提出職業(yè)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勞動就業(yè)的重要途徑”。在國家高度重視、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今天,作為高等教育補充的職業(yè)教育不僅肩負著培養(yǎng)大批專業(yè)技術人才的任務,更關系到地方經濟乃至全國經濟的發(fā)展,具有地方性與行業(yè)性、技術技能性、市場導向性等特色。然而職校的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成績較差,普遍不適應‘書本—課堂’這一教育模式,我們無法短期內解決職校的生源素質問題,但我們可以去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去適應學生,讓他們更有興趣參與到學習中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數字化教學因其利用數字化幻燈、投影、音頻、視頻、網上教學資源等多媒體教學材料開展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具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符合職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習興趣;同時,數字化教學在擴大課堂容量、彌補職校實訓實習基地不足、教學模式改進、師資培養(yǎng)及教學管理等方面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數字化教學在職校教學中的應用

數字化教學在職校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輔助教學、技能訓練、教學模式、師資培養(yǎng)、教學管理等方面,下面就我校教師教學中的數字化應用情況做一簡單概括。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由文本、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組成的多媒體課件,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計算機課程flash制作的教學中,在悠揚的音樂旋律中,幾片葉子飄飄晃晃的從樹上落下來……,在此過程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闡釋“落葉歸根”的真諦,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自然而然的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運用“flash”軟件,制作優(yōu)美的落葉畫面?2.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職業(yè)教育專業(yè)課教學中經常會有理論性較強的概念性知識需要學生掌握,而我們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薄弱,這又大大增加了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通過利用視頻、flash等動感較強的數字化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功能,將抽象的概念或重難點形象、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如“血管”這一教學內容是畜牧獸醫(yī)專業(yè)課《畜禽解剖生理》中非常重要且又非常抽象、學生難以掌握的部分,在講到及特色時,教師通過提問“我們肉眼可見的手上血管中流動是靜脈血還是靜脈血?”引導學生思考、談論,接著通過播放‘動脈血—心房心室—靜脈血’的小動畫,形象、直觀的總結出了動物體內血液流動的大途徑。由此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教學難點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3.數字化在實驗、實訓課中的應用利用傳統方式難以完成的可視性差的實驗通過數字化模擬或者其他手段再現場景,并形象的演示實驗過程或結果。縱觀全球置業(yè)教育發(fā)展我們發(fā)現: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成為許多歐美國家職業(yè)教育的主流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國內職業(yè)教育中的虛擬現實技術雖遠未達到普及地步,但已經在數控機床、模具、汽修、機械制作、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等專業(yè)中得到了應用,將抽象、難懂或看不見的東西通過模擬再現,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突破了難點,達成了教學目標,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實訓費用。

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建設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建設是數字化教學的核心,直接關系著數字化教學方式能否在職校得到推廣應用及能否引領、推動職校的教學改革。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建設要以“突出職教、面向學生,突出專業(yè)、貼近教學”為宗旨,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并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以除此之外,個人認為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深化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認識

認識一: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不應僅局限于單一課件、視聽媒體,來自行業(yè)、企業(yè)的數字化專業(yè)使用手冊、工程案例、虛擬技能訓練的軟件等更應該成為我們職校實現培養(yǎng)企業(yè)合格技能人才的數字化資源。認識二:數字化教學資源主要是由專業(yè)人員開發(fā)建設的資源,但也可以是將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改造或是師生創(chuàng)作的電子作品。因此資源建設不僅僅是開發(fā)部門的職責,教師不僅僅是資源的使用者,更應是資源開發(fā)建設的主角,可成立教師團隊集體開發(fā)數字化教學資源,每個團隊再配以一定數量的企業(yè)專家與計算機教師提供技術與專業(yè)支持。由此,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fā)與運用的過程,也是教師專業(yè)獲得發(fā)展的過程。認識三:在設計和開發(fā)數字化教學資源時既要考慮教學的需要,堅持實用原則,又要不斷創(chuàng)新,兼顧學生興趣,并強調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讓學生獲得更大的學習空間和自由,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重視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體系化、標準化建設

目前,數字化教學方式在許多職業(yè)院校被逐漸采用,但學校各專業(yè)、各課程教師一般都是根據各自需求開發(fā)課程素材或講義,比較單一分散且缺乏專家層面的標準支持,不能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理念,因而無法有效支撐教學和促進課改。因此,學校要根據教育部學科專業(yè)及資源建設規(guī)范,對學校教學資源進行統一規(guī)劃、規(guī)范開發(fā)和有效管理,以期實現學校課程教學資源的體系化和標準化。

3.科學開發(fā)與建設三維模擬教學資源

職業(yè)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和普教,它強調的是學生動手實踐及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但如果學生都是在固定的模式下,學習固定的設備故障,那么一旦進入實際工作崗位,還是不能學習如何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因此,職業(yè)教育中的虛擬現實技術具備有容錯能力的交互性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衡量學校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為培養(yǎng)出企業(yè)實際需要的人才,職業(yè)教育的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要隨著相關領域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因此,學校教學使用的三維課件必須是可以編輯的,這樣教師可根據每個地區(qū)的實際用工情況和要求,進行個性化改造,使學生更符合企業(yè)用工需求。

4.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是職校實施數字化教學可靠保證

第3篇

數字化教學就是把投影機、電腦、錄像機、攝影機等一些先進的信息化設備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這種教學手段對于學生知識能力的建構、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乃至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與音樂學科中的其他科目相比聲樂教學是一種非常抽象性的教學。其除了外在的聲樂演唱與表演外,其他如歌唱中呼吸的支點、運動的方向、聲音的高位安放、腔體打開下的共鳴獲得、聲音的靠前靠后、音色的明暗硬柔等歌唱器官的活動狀態(tài)不再具備直觀性。因此,“聲樂是音樂學科中最難教和最難學的科目”這種說法也就有了立足之本。但是,數字化教學技術的運用,可以改變原有的對聲樂學科抽象難學的觀念。藝術嗓音的塑造是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要想唱出好的聲音,首先必須要了解歌唱發(fā)聲原理、發(fā)聲狀態(tài)以及各個發(fā)聲器官的效能。在傳統聲樂教學中,對發(fā)聲器官的生理結構和發(fā)聲的肌體活動狀態(tài)等內容講解時,大部分采用圖片掛圖和口頭講授的方法進行闡述,而學生也僅僅了解一點關于歌唱外在的大概情況。利用數字化現代技術,可以將歌唱訓練時的發(fā)聲過程,呼吸流動的方向、深度,聲音流動的線條等各種歌唱運動狀態(tài),以直觀形象性的三維動畫形式反映出來,利用數字化技術模擬圖形將歌唱的重點部位放大、亮顯、定格,并將歌唱的復雜運動過程以慢鏡頭展現,再利用高清圖像處理聲音的“擠與撐”“直與尖”“虛與白”等發(fā)聲弊病,以及恰當運用數字化圖形模擬解決一些聲樂教學重難點的直觀形象演示,都可以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歌唱運行狀態(tài)。

二、數字化教學手段輔助高師聲樂教學,有利于學生聲音的客觀化及課堂教學的延續(xù)

在聲樂教學與訓練中,往往以圓潤柔和、松弛通暢、明亮有穿透力作為評價美妙動聽歌聲的主要標準,但是也常常存在或出現學生演唱時發(fā)聲狀態(tài)的感覺,和聽者對其產生的聲音效果的感覺有顯著差異的現象。我們在聲樂教學與訓練中,學生歌唱發(fā)聲中的弊病是靠聲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指導糾正,但是僅靠課堂上有限的幾次訓練和指導很難形成正確的聲音概念,學生又因為課下沒有參照而失去歌唱的感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利用數字化的錄音功能和聲譜波形分析技術,將現場歌唱的聲音繪成不同頻率的振幅圖形,顯示記錄下的可供聲音分析的聲譜波形數據,再對聲音進行加工、編輯或控制,就可以憑借數字化的聲譜分析軟件等儀器進行聲譜波形數據的分析,通過聲譜就可以看到學生自身現場演唱聲音的強弱變化、力度變化、音色變化,使歌唱抽象的聲音可視化,能夠親耳聽到自己歌唱的真實聲音。那么,在以后的聲樂教學和訓練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重點把學生歌唱時的聲音錄下來,在屏幕上進行聲音波形對比分析,再通過聽覺和視覺反饋來的信息來調節(jié)自己的歌唱發(fā)聲狀態(tài),使聲樂學科教學過程轉變?yōu)槎?、眼相結合的可視形象性教學過程。由此,進行正確而客觀的聲音評價及強化訓練,就有了較為科學和形象的對照標準和參照依據。另外,還可以運用數字化來獲得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建立正確的歌唱感覺,以便把聲樂課堂上的感覺較長時間地留存,加強和鞏固藝術嗓音的狀態(tài)塑造,使聲樂課堂教學具有延續(xù)性,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數字化教學手段輔助聲樂教學,可提高學生舞臺駕馭能力和聲樂演唱能力

目前高師聲樂教學中,還有兩個比較突出也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問題:一是學生實踐演出的機會少,缺乏舞臺表演經驗,音樂表現力缺乏;二是由于傳統的聲樂教學都是聲樂教師用簡譜即興伴奏,伴奏能力欠佳且欠規(guī)范和標準,一旦上臺使用規(guī)范的鋼琴伴譜和伴奏帶時,就出現跟不上伴奏、節(jié)奏錯位、跑調及其他問題。利用數字化的伴奏功能和錄像功能,可將學生現場演唱的過程適時地錄下播放,大家再一起來觀看,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扮演“挑剔的”觀眾,通過對演唱的評價分析,讓學生親眼目睹自己的演出實況,對自己演唱的優(yōu)勢和缺點也有更清楚的了解。這樣,進行糾正訓練時針對性會更強,更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利用數字化手段巨大的信息儲存處理功能、査閱資料方便的特點,可以把富有前瞻性的、有利于學生形成敏感問題意識、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于世界各地從古到今各種音樂的聲、圖、文資料以及中外著名音樂家不同時期、流派、風格、層次的代表作和各種聲樂資料進行層層篩選、分類,將重點、相關內容制作成數字化課件保存在計算機數據庫中,供聲樂課堂教學和學生上網訪問時使用。教師還可以運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匯集國內外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選擇聲樂教學中不同流派、風格、層次、特點的多個教師的教學進行比較,或通過遠程教學體系啟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從而提高其處理聲樂作品的技巧和各種音樂的表現能力。

四、結語

第4篇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科學與藝術藝術設計教學

藝術設計是藝術、科學和技術的交融結合,從本質上看,即是藝術與科學技術統合的產物,它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用藝術設計的方式創(chuàng)造實用與審美結合的產品,為人類的生活服務,滿足人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多種需求。當下設計不再僅僅是一門技術,或是一門技術和藝術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文化。它不僅關系到產品的設計,而且肩負著對新的生活方式的設計。所以,設計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就成了設計教育的主體內容,設計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力的現代設計人才,而教育、教學的方法和目標則是關鍵。

一、藝術設計教學必須與時俱進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到信息時代,計算機與網絡的應用日益普及,計算機作為設計工具在現代藝術設計領域里已是必不可少。計算機的普及與互聯網的應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和數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現必將給我們的設計理念、設計方式帶來巨大的革命,傳統的設計教育理念、設計教學方式也亟待改革和重新整合。我們說21世紀是“創(chuàng)意經濟時代”,亦是“設計時代”,經濟建設急需具有現代設計觀念、具備相當專業(yè)設計水平的設計藝術人才。因此現代設計教育應該緊跟時代的變化,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不斷發(fā)展,認真地研究如何與現代技術結合。

信息社會,高新技術在層出不窮地涌現,譬如電子藝術、新媒體藝術的發(fā)展,正在沖擊著傳統藝術的載體;材料科學的進步,納米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促使產品的加速更新換代;建筑科技的發(fā)展,也正在使智能建筑、生態(tài)建筑走進人們的生活,這些都令我們應接不暇。信息時代需要新型的設計藝術人才,這對設計教育提出了一項新課題,即必須立足設計教育發(fā)展趨勢,推進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更新觀念,樹立新型的現代設計教育思想,把藝術與科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把高新技術直接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這就要求在現代設計教育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有強烈的時代概念,高校的教師更要不斷地學習,以使自己的思維跟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國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改革規(guī)劃中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更新培養(yǎng)模式,調整課程結構,用現代文化、科技發(fā)展新成果充實和更新教育內容,逐步實現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

二、數字化技術給藝術設計教學拓展了一個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目前在我國教育領域已經廣泛采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并由此引發(fā)的教育觀念、教育手段、教學模式和教育結構的改革已成為共識。高效率是生存的前提。因此,在講究時間和效率的現代社會里,教育應該毫無疑問地更加重視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以藝術設計教育為例,將數字化多媒體引入課堂,能明顯地使課堂變得更生動直觀,可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通過計算機將藝術學科的主要課程連接起來,可以優(yōu)化課程結構,節(jié)約課時,減少繁瑣的表現技法的練習,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構思和創(chuàng)意上。計算機的智能化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讓教師和學生及時看到藝術創(chuàng)造預想的效果。設計教學中欣賞、啟發(fā)和參與極為重要,它們使我們能真正認識到設計的真實內容。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數字化技術使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程體系及課堂結構發(fā)生巨大變化,也使藝術設計教學具有了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

1.數字化技術能夠有效地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多媒體數字化技術進入課堂發(fā)揮了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通過數字化教學手段把學生難以直接感知和領會的事物現象在短時間內直接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擴大了學生的視野,還能啟發(fā)和引導他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抓住自己的感覺,融入自己的理解,表現出自己創(chuàng)意設計的精神。判斷、捕捉并保住自己在汲取他人設計養(yǎng)分中出現的既能符合設計美學原理,又能發(fā)自內心的點滴新意,并不斷積累、融通和表現,是設計創(chuàng)作乃至形成自己設計風格的重要因素。利用多媒體數字化技術教學,也有利于照應設計專業(yè)學生個性差異。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程度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的難度加以控調,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解決了學生個體對事物領會過程中構成的理解差異,使整個課程進度保持統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從發(fā)散性思維中選出最佳方案,并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如何分析、解決問題,把教學、試驗、科研有效結合起來。

2.數字化技術有利于信息交流、教學互動、資源共享

第5篇

關鍵詞:數字化/直觀化/運用/拓展

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正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音樂課教學中。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鋼琴集體課、視唱練耳、樂理、配器等課程已基本上采用了數字化教學手段,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的科學性和優(yōu)越性已得到人們充分的肯定。那么在聲樂教學中能否引入數字化教學手段呢?可以。

一、數字化教學手段使聲樂教學直觀化

聲樂教學不同于音樂學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學。它是一種非常抽象性的教學,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備直觀性,因此有人說聲樂是音樂學科中最難教和最難學的科目。

聲樂教學要能夠象一些音樂理論課程和器樂課那樣直觀化就好了,很多教師和學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科技的發(fā)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為聲樂教學的直觀化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并正使它逐步變?yōu)楝F實。

傳統的聲樂教學,幾乎全憑經驗和感覺,教與學的雙方往往要負出巨大的體力代價與時間代價。比如,老師要求學生某字或某段聲音要“圓一點”、“亮一點”、聲音位置要“高一點”、“低一點”等,這往往要在課堂上反復練習多次才能達到;再者,傳統方式下的聲樂教學是沒有自身參照物的,有的參照物是教師的演唱和大師的錄音磁帶,學生無法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教學中無法保持學生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和瞬間產生的歌唱靈感;對磁帶的模仿又容易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削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創(chuàng)造能力,而現在,一臺普通的多媒體電腦再加上一塊數字音頻卡(或能錄音的聲卡)及音頻軟件,就可以使聲樂教學變的直觀化了,這就是在聲樂教學中利用數字化技術對聲音的波形進行分析,使聲音能夠看的見,從而使聲樂教學直觀化,這種直觀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自己的身音為參照,切實感受聲樂學習中的點滴,如聲音的位置、咬字、音準等,這在下面的文章中將分制闡述。

二、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實施環(huán)境

聲樂教學所需要環(huán)境要求不是很高,各單位可根據自身的條件決定,條件較好的單位,可以將數字化教學設備的檔次配置的好一些,條件一般的單位只需配置一些基本設備就可以了??偟恼f來,利用數字化設備進行聲樂教學,在設備硬件上應選用586檔次電腦,一塊數字音頻卡(或較高檔次能錄音的聲卡),一支麥克風和一對監(jiān)聽音箱,以及相應的數字音頻軟件,如CoolEdiePro、Mw3、CakeWalk6.0以上的軟件等;在外部環(huán)境上,上小課要求有一間相對獨立的房間,大課可單獨設立或與音樂多媒體教室共用,只要環(huán)境對錄音影響不大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麥克風和監(jiān)聽的選擇上,有條件的單位可盡量購置好一些的器材,上大課的地方對監(jiān)聽要求高一些,以提高聲音的保真度。此外,還要求教師要有熟練的音頻軟件操技能及相關設備的操作能力。

2.以分析波形文件為參照,提高學生對聲音的認識和客觀評價能力

前面已經提到,傳統的聲樂教學是非常抽象的,不具備直觀性,我們在使用數字化教學手段時,應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使聲樂教學變的直觀化。其做法是:有針對性地把學生演唱的段落錄下來,把幾次演唱的聲音做比較,幫助學生找出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使學生感受到如何調動自己的歌唱狀態(tài)才是正確的。下面我們以歌曲《松花江上》(男高音演唱)為例來談數字化教學手段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1)歌唱狀態(tài)與音色的修正在正式進入歌曲演唱的教學前,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練聲訓練。必要的練聲訓練,是教學生把握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的基本途徑,這時我們可選擇地把學生沒有進入狀態(tài)前的聲音和進入狀態(tài)后的聲音錄下來,進行波形對比分析,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波形狀態(tài)是,未進入狀態(tài)前的聲音振動不明顯,聲響力度弱,進入狀態(tài)后的波形振動明顯且規(guī)則,聲響力度較強,通過對這兩條直觀的波形狀態(tài)分析,能夠使學生認識、感受到歌唱狀態(tài)下身體的運動狀態(tài),明白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協作,從而加強歌唱狀態(tài)的記憶。隨著歌唱狀態(tài)的進入,教師可向學生講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區(qū)的聲音特點,幫助學生找到良好的聲音位置,抓住練習中出現的瞬間靈感,以獲得較強的歌唱記憶。如在練習至高聲區(qū)時,教師常說口腔打開,氣息下沉支持等。說起來非常容易,但學生做起來就未必輕松,這時教師可將學生在高聲區(qū)的練聲全部錄下,直至最好的一遍停下,聽錄音、看波形、分析并找出良好狀態(tài)下的波形段落,讓學生對比音色變化的細微感覺,如口腔未充分打開時的“扁”,氣息不足及上浮時的“白”與“澀”,學生在對照錄音后可再次練習、比較,這樣可使學生較快地找到聲音的正確位置,并且還不容易丟失這種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2)咬字、吐字的糾正歌曲《松花江上》的開頭處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區(qū)(1=bE),“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歸韻時間長的錯誤,從而浪費音符時值,影響樂曲的表達。這時教師可用鉛筆工具修整波形時值或修改音頭,標出歸韻的時間點,把前后波形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取舍,這比教師說做多遍示范要便捷的多,學生的主客觀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礦”一句中的“那”字,聲母發(fā)音是“L”還是“N”,通過錄音對比學生很容易找出;在歌曲“爹娘啊”一句中,“爹”字需要用較強烈的音頭來表達,但學生在演唱時常會顧忌音高、情緒等多種因素,把強調“爹”字的歸韻形成很慢,教師此時會常停下來講情緒,“爹”字要一氣呵成,可往往是說了半天,學生仍然找不準點,收效不明顯。如果教師面對屏幕,用鉛筆工具先做出一個音頭,標出時間點供學生參考使用,這會使學生一下就找出問題所在,從而省時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準的糾正:這里所說的音準問題是指因歌唱狀態(tài)的不正確而引起的音準問題。聲樂演唱中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在特定的音區(qū)中,演唱者常會因聲音的位置、氣息等原因造成音準問題,這一問題很難解決,尤其是對于歌唱技能還不能夠熟練運用的學生而言,更難解決此時的音準問題,因為在這種狀態(tài)下,歌唱者的內心音高是準確的,是歌唱技術的不成熟造成了音準差異,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演出者難以察覺,而聽者一聽就明白了。如“爹娘啊”這一句,“爹”字是樂曲的最高音,又是閉口音,很不好唱,音準容易偏低,此時,教師可將音高不準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問題,然后修正音高,樹立聽覺上的準確,再告訴學生應將歌唱狀態(tài)做細微的調整,如氣息不夠,咽腔打開不夠,聲音位置偏低等,這樣可使學生在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下達到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夠音高”。

(4)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教師在完成聲音和歌曲演唱的訓練后,便開始強調歌曲情感處理的問題。這是學生學習歌曲表達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先講解作品,然后分段唱,再合成。這種方式對于還夠成熟的學生來說要一次合成,難免有不到之處,效果往往也不盡人意,因為這不但有對作品理解上的問題,也有歌唱技術上的問題。在采用數字化教學手段時,教師可這樣做;先向學生講解作品的背景、創(chuàng)作手法、情感表達等,甚至可用課件來激發(fā)學生的演唱情感,再讓學生不做停頓地演唱歌曲,這樣錄上一兩遍,再選擇較好的一遍進行演唱指導,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幫助學生改進。如在《松花江上》中,“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共有兩句,分別位兩個樂句的開頭,這兩句在演唱處理上就有著不同的區(qū)別,第二句應當比第一句要唱的稍激動些。教師可以用鉛筆工具修改學生的演唱,調整兩句的音響度與個別字音頭,使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感情表現豐富的“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一段中,漸強與漸弱的處理非常明顯和重要,教師可用鉛筆工具對波形進行處理,勾畫出樂句處理輪廓,幫助學生找準漸強與漸弱點及時間、段落,從而快速把握樂曲的處理,此外,在需要有氣口的位置處,教師也可在波形上做出氣口,以幫助學生找出位置點。

三、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對聲樂教學的拓展

把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運用于聲樂教學,不但可使聲樂教學直觀化,而且還可對聲樂教學進行拓展。

1.使聲樂課堂教學具有延續(xù)性傳統的聲樂課堂教學不具備延續(xù)性,在上課結束后,學生只能憑記憶去練習,很容易丟失上課時正確的感覺。如果把上課的錄音復制給學生,這就可使課堂教學有延續(xù)性,學生可按自己在課堂上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去練習,以自身為參照,對比清晰,可把課堂上的感覺較長時間地保存,加強和鞏固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以及準確地把握樂曲的處理。

2.把風格音樂教學引入聲樂教學中傳統的聲樂課,都是以鋼琴伴奏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隨時適應學生的主觀處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鋼琴自身的音準問題,二是隨時可變的“跟節(jié)奏”方式無法給學生以準確的節(jié)奏感及風格感訓練。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則可預先做好歌曲的樂隊伴奏,強調風格與節(jié)奏,使學生能夠樹立較強的節(jié)奏觀念和風格觀念,從而達到表達的準確性,提高對歌曲的表達能力。不但如此,數碼音樂教學方式還可將多聲音樂教育引入聲樂小課課堂,使學生在學習演唱同時,還能接受多聲演唱訓練。

3.把舞臺表演引入聲樂教學在有條件的單位,可在計算機上加載數碼攝像頭,即可將學生的演唱過程適時地錄下播放,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及舞臺表演能力。

第6篇

關鍵詞:數字化/直觀化/運用/拓展

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正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音樂課教學中。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鋼琴集體課、視唱練耳、樂理、配器等課程已基本上采用了數字化教學手段,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的科學性和優(yōu)越性已得到人們充分的肯定。那么在聲樂教學中能否引入數字化教學手段呢?可以。

一、數字化教學手段使聲樂教學直觀化

聲樂教學不同于音樂學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學。它是一種非常抽象性的教學,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備直觀性,因此有人說聲樂是音樂學科中最難教和最難學的科目。

聲樂教學要能夠象一些音樂理論課程和器樂課那樣直觀化就好了,很多教師和學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科技的發(fā)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為聲樂教學的直觀化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并正使它逐步變?yōu)楝F實。

傳統的聲樂教學,幾乎全憑經驗和感覺,教與學的雙方往往要負出巨大的體力代價與時間代價。比如,老師要求學生某字或某段聲音要“圓一點”、“亮一點”、聲音位置要“高一點”、“低一點”等,這往往要在課堂上反復練習多次才能達到;再者,傳統方式下的聲樂教學是沒有自身參照物的,有的參照物是教師的演唱和大師的錄音磁帶,學生無法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教學中無法保持學生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和瞬間產生的歌唱靈感;對磁帶的模仿又容易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削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創(chuàng)造能力,而現在,一臺普通的多媒體電腦再加上一塊數字音頻卡(或能錄音的聲卡)及音頻軟件,就可以使聲樂教學變的直觀化了,這就是在聲樂教學中利用數字化技術對聲音的波形進行分析,使聲音能夠看的見,從而使聲樂教學直觀化,這種直觀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自己的身音為參照,切實感受聲樂學習中的點滴,如聲音的位置、咬字、音準等,這在下面的文章中將分制闡述。

二、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實施環(huán)境

聲樂教學所需要環(huán)境要求不是很高,各單位可根據自身的條件決定,條件較好的單位,可以將數字化教學設備的檔次配置的好一些,條件一般的單位只需配置一些基本設備就可以了??偟恼f來,利用數字化設備進行聲樂教學,在設備硬件上應選用586檔次電腦,一塊數字音頻卡(或較高檔次能錄音的聲卡),一支麥克風和一對監(jiān)聽音箱,以及相應的數字音頻軟件,如CoolEdiePro、Mw3、CakeWalk6.0以上的軟件等;在外部環(huán)境上,上小課要求有一間相對獨立的房間,大課可單獨設立或與音樂多媒體教室共用,只要環(huán)境對錄音影響不大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麥克風和監(jiān)聽的選擇上,有條件的單位可盡量購置好一些的器材,上大課的地方對監(jiān)聽要求高一些,以提高聲音的保真度。此外,還要求教師要有熟練的音頻軟件操技能及相關設備的操作能力。

2.以分析波形文件為參照,提高學生對聲音的認識和客觀評價能力

前面已經提到,傳統的聲樂教學是非常抽象的,不具備直觀性,我們在使用數字化教學手段時,應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使聲樂教學變的直觀化。其做法是:有針對性地把學生演唱的段落錄下來,把幾次演唱的聲音做比較,幫助學生找出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使學生感受到如何調動自己的歌唱狀態(tài)才是正確的。下面我們以歌曲《松花江上》(男高音演唱)為例來談數字化教學手段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1)歌唱狀態(tài)與音色的修正在正式進入歌曲演唱的教學前,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練聲訓練。必要的練聲訓練,是教學生把握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的基本途徑,這時我們可選擇地把學生沒有進入狀態(tài)前的聲音和進入狀態(tài)后的聲音錄下來,進行波形對比分析,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波形狀態(tài)是,未進入狀態(tài)前的聲音振動不明顯,聲響力度弱,進入狀態(tài)后的波形振動明顯且規(guī)則,聲響力度較強,通過對這兩條直觀的波形狀態(tài)分析,能夠使學生認識、感受到歌唱狀態(tài)下身體的運動狀態(tài),明白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協作,從而加強歌唱狀態(tài)的記憶。隨著歌唱狀態(tài)的進入,教師可向學生講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區(qū)的聲音特點,幫助學生找到良好的聲音位置,抓住練習中出現的瞬間靈感,以獲得較強的歌唱記憶。如在練習至高聲區(qū)時,教師常說口腔打開,氣息下沉支持等。說起來非常容易,但學生做起來就未必輕松,這時教師可將學生在高聲區(qū)的練聲全部錄下,直至最好的一遍停下,聽錄音、看波形、分析并找出良好狀態(tài)下的波形段落,讓學生對比音色變化的細微感覺,如口腔未充分打開時的“扁”,氣息不足及上浮時的“白”與“澀”,學生在對照錄音后可再次練習、比較,這樣可使學生較快地找到聲音的正確位置,并且還不容易丟失這種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2)咬字、吐字的糾正歌曲《松花江上》的開頭處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區(qū)(1=bE),“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歸韻時間長的錯誤,從而浪費音符時值,影響樂曲的表達。這時教師可用鉛筆工具修整波形時值或修改音頭,標出歸韻的時間點,把前后波形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取舍,這比教師說做多遍示范要便捷的多,學生的主客觀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礦”一句中的“那”字,聲母發(fā)音是“L”還是“N”,通過錄音對比學生很容易找出;在歌曲“爹娘啊”一句中,“爹”字需要用較強烈的音頭來表達,但學生在演唱時常會顧忌音高、情緒等多種因素,把強調“爹”字的歸韻形成很慢,教師此時會常停下來講情緒,“爹”字要一氣呵成,可往往是說了半天,學生仍然找不準點,收效不明顯。如果教師面對屏幕,用鉛筆工具先做出一個音頭,標出時間點供學生參考使用,這會使學生一下就找出問題所在,從而省時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準的糾正:這里所說的音準問題是指因歌唱狀態(tài)的不正確而引起的音準問題。聲樂演唱中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在特定的音區(qū)中,演唱者常會因聲音的位置、氣息等原因造成音準問題,這一問題很難解決,尤其是對于歌唱技能還不能夠熟練運用的學生而言,更難解決此時的音準問題,因為在這種狀態(tài)下,歌唱者的內心音高是準確的,是歌唱技術的不成熟造成了音準差異,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演出者難以察覺,而聽者一聽就明白了。如“爹娘啊”這一句,“爹”字是樂曲的最高音,又是閉口音,很不好唱,音準容易偏低,此時,教師可將音高不準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問題,然后修正音高,樹立聽覺上的準確,再告訴學生應將歌唱狀態(tài)做細微的調整,如氣息不夠,咽腔打開不夠,聲音位置偏低等,這樣可使學生在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下達到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夠音高”。

(4)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教師在完成聲音和歌曲演唱的訓練后,便開始強調歌曲情感處理的問題。這是學生學習歌曲表達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先講解作品,然后分段唱,再合成。這種方式對于還夠成熟的學生來說要一次合成,難免有不到之處,效果往往也不盡人意,因為這不但有對作品理解上的問題,也有歌唱技術上的問題。在采用數字化教學手段時,教師可這樣做;先向學生講解作品的背景、創(chuàng)作手法、情感表達等,甚至可用課件來激發(fā)學生的演唱情感,再讓學生不做停頓地演唱歌曲,這樣錄上一兩遍,再選擇較好的一遍進行演唱指導,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幫助學生改進。如在《松花江上》中,“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共有兩句,分別位兩個樂句的開頭,這兩句在演唱處理上就有著不同的區(qū)別,第二句應當比第一句要唱的稍激動些。教師可以用鉛筆工具修改學生的演唱,調整兩句的音響度與個別字音頭,使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感情表現豐富的“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一段中,漸強與漸弱的處理非常明顯和重要,教師可用鉛筆工具對波形進行處理,勾畫出樂句處理輪廓,幫助學生找準漸強與漸弱點及時間、段落,從而快速把握樂曲的處理,此外,在需要有氣口的位置處,教師也可在波形上做出氣口,以幫助學生找出位置點。

三、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對聲樂教學的拓展

把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運用于聲樂教學,不但可使聲樂教學直觀化,而且還可對聲樂教學進行拓展。

1.使聲樂課堂教學具有延續(xù)性傳統的聲樂課堂教學不具備延續(xù)性,在上課結束后,學生只能憑記憶去練習,很容易丟失上課時正確的感覺。如果把上課的錄音復制給學生,這就可使課堂教學有延續(xù)性,學生可按自己在課堂上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去練習,以自身為參照,對比清晰,可把課堂上的感覺較長時間地保存,加強和鞏固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以及準確地把握樂曲的處理。

2.把風格音樂教學引入聲樂教學中傳統的聲樂課,都是以鋼琴伴奏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隨時適應學生的主觀處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鋼琴自身的音準問題,二是隨時可變的“跟節(jié)奏”方式無法給學生以準確的節(jié)奏感及風格感訓練。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則可預先做好歌曲的樂隊伴奏,強調風格與節(jié)奏,使學生能夠樹立較強的節(jié)奏觀念和風格觀念,從而達到表達的準確性,提高對歌曲的表達能力。不但如此,數碼音樂教學方式還可將多聲音樂教育引入聲樂小課課堂,使學生在學習演唱同時,還能接受多聲演唱訓練。

3.把舞臺表演引入聲樂教學在有條件的單位,可在計算機上加載數碼攝像頭,即可將學生的演唱過程適時地錄下播放,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及舞臺表演能力。

第7篇

(一)現行各類學校在快速發(fā)展的新教育環(huán)境需要,新的課程思維教育與教學執(zhí)行力。

在快速發(fā)展的教育形勢下,如果依舊遵循傳統的課程思維模式,就無法適應“新教育、大教育觀”建設中提出的新觀點、新形式、新問題。達不到學校要求的效果。由此,就要不斷地探究和摸索課程思維教育與教學執(zhí)行力,不僅運用簡單疊加的各種課程思維手段,而且還通過在整體課程思維資源的有效整合,用積極正面的教育引領現行各類學校形成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氛圍。

(二)現行各類學校與教學執(zhí)行力機制的改革創(chuàng)新需要課程思維教育與教學執(zhí)行力。

提高現行各類學校課程思維力度、強化學校整體教育意識水平是改革和完善學校與教學執(zhí)行力機制的重要途徑。學校在堅持已有的合理與教學執(zhí)行力方法和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上,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求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數學的快速發(fā)展中將學校課程思維中與教學執(zhí)行力帶進去,現行各類學校注入新的教育和血液,形成高效和充滿生機的健全體制。在體制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現行各類學校要充分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學校改革的大局中,實現各學校高層和基層之間的良性互動,更好地促使課程思維教育與教學執(zhí)行力的影響力的擴大和生命力的加強。

二、小學數學教學人員教學思維與執(zhí)教觀念思考

數學學科是基礎教學階段的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的學科。在學生抽象思維培養(yǎng)的形成以前,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小學數學的學習。從現行小學教學和當前教學大教育觀的宏觀背景出發(fā),對教育進行整合與思考是極為必要的。作為數學教學人員來說,也是教育教學出發(fā)基礎。

(一)以正確的數學學科教育為導向,全面提升現行所教各類課程思維觀念與教學執(zhí)行力效能。

現行各類學校的數學學科課程思維教育與教學執(zhí)行力效能的是有待于提高的,要堅持圍繞數學學科為中心,為學科大局、學生的課堂管理體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與教學執(zhí)行力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內容。同時要進行與基礎數學教學執(zhí)行力方式方法革新的課程思維的學習,注重創(chuàng)新載體的課程思維,要把現行各類學校課程思維與教學執(zhí)行力放到整體教育大局中去考慮和觀察,使教學過程中所進行課程思維與教學執(zhí)行力能夠在良性開放的環(huán)境中生存和推行。目前,網絡教育迅速發(fā)展,形形的網絡信息在網絡平臺上流傳,數學教學人員必須要利用正確的網絡信息,同時,引導學生如何利用網絡進行數學的自我學習。

(二)在小學教學階段,數學教學人員要進行以開展任務教育為主要形式,鼓舞和引導現行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參與,以體驗思維和開拓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為導向。

學生在不同的發(fā)展時期,數學教師在教學執(zhí)行力的任務和重點也是根據教學人員的發(fā)展變化的,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學校課程有所把握,對數學現行所體現的思維以及基礎教學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同時也要正視當前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特點,有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這就是開展數學任務式教育的目的。它要求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結合數學教學人員與管理人員的與教學執(zhí)行力技能特點,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在“興趣和任務”的期待下完成具體的數學知識的學習。

(三)從根本上來講,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