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8 11:43:57
序論:在您撰寫中職學校數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1.體現出數學教學的魅力,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學校數學教材的難度并不高,以中職學生的水平是能夠完全理解的,之所以會出現理解困難,主要就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響.中職學校學生的自控水平較差,對于數學學習普遍缺乏動機,而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時必須要有學習動機的支持.要想有效的提升數學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采取科學的方法來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動機.在數學課堂上,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密切的結合,創(chuàng)設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索動機,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與小組互助式學習,不斷的優(yōu)化數學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專業(yè)來開展數學教學,例如,對于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多列舉一些與學生專業(yè)學習息息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作用,明確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與迫切性,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學生擁有興趣,數學教學成果才能夠得以提升[3].
2.應用分層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中職學生在中學學習階段基礎水平一直較差,成績不理想,常常受到教師的忽視與冷落,在這種因素下,很多學生都開始質疑自己,對學習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與自卑感.為了扭轉這種局勢,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積極的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在其中,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內容,讓較差的學生可以查缺補漏,讓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實現自我的提升.這樣,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任務,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發(fā)展空間[4].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好重點與難點,根據學生的總體水平進行講解,尊重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讓他們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收獲.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展示自我,逐步的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這對于學生后續(xù)的發(fā)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構建出新型課堂,排除學生的數學學習障礙
一、數學文化在教育中的育人價值
(1)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茖W史表明,一些劃時代的科學理論成就的出現,無一不借助于數學的力量。馬克思曾明確指出:“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笔聦嵣希瑪祵W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幾乎影響了人類智力活動的所有領域。數學以其特有的精確性、簡潔性、邏輯性和抽象性進入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2)充滿理性精神。數學對于人類理性精神發(fā)展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亦清楚地說明數學作為整個人類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成分的重要性。正如M·克萊因指出:“在最廣泛的意義上說,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得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美的程度。亦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有關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求和確立已經獲得知識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內涵。”
(3)理性的藝術。通常人們認為,藝術與數學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風格與本質都迥然不同的兩類文化產品。兩者一個處于高度理性化的巔峰,一個居于情感世界的中心;一個是科學(自然科學)的典范,另一個是美學構筑的杰作。然而,在種種表面上無關甚至完全不同的現象背后,隱匿著藝術與數學極其豐富的普遍意義。藝術與數學都是描繪世界圖式的有力工具,都是通用的理性化的世界語言,都具有普適的精神價值。
二、數學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在數學文化的教育中,知識與方法的傳授是伴隨著數學精神的熏陶同時進行的。數學文化教育摒棄把數學當作單純的科學工具的數學教育觀,而推崇以理性主義和實事求是為基準的數學化的人格與品性。數學文化教育把育人放在首位,把弘揚科學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建立科學的世界觀放在首位。從數學教育看,在升學教育的制度下,我們過分地關心學生概念、定理的掌握,解題的技巧;而恰恰忘記了怎樣把數學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品格灌輸給學生。因此,數學教育的本質不是別的,而只能是數學文化教育。
三、教科書中數學文化的體現
(一)數學精神
美國應用數學家M·克萊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數學》中指出:“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fā)、促進、鼓舞并驅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求和確立己經獲得知識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內涵。”因此,充分認識數學精神及其教育價值,確立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新教育價值觀,是全面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嶄新課題。
齊民友則進一步地認定數學精神集中地體現為“徹底的理性探索精神”,他特別強調數學文化對人類精神生活的重大影響。之所以如此強調數學精神,是因為它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數學精神水平上的數學教育是一項著眼于人的素質不斷發(fā)展和提高的教育,也許它將代表著未來數學教育發(fā)展的新方向。
(二)數學觀念與數學意識
《標準》與以前的教學大綱的最大區(qū)別是對數學觀念與數學意識的強調?!稑藴省吩凇瓣P于學習內容”中明確指出了“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與應用意識”等數學觀念與數學意識,旨在促使這些原本處于“隱性”狀態(tài)的數學,成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習內容和新的數學課程的主題。
(1)數感的體現。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數感,目的就在于使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學會用數學的方法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數感在教科書中有多處體現,比如在認識數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身邊的數,生活中用到的數,如何用數表示周圍的事物等,會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運用數可以簡單明了地表示許多現象;還有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學號、自己家所在的街道號碼、住宅的門牌(或單元)號碼、汽車和自行車牌的號碼;估計l頁書有多少字、1本故事書有多少字、1把黃豆有多少粒等。對這些具體數量的感知與體驗,是學生建立數感的基礎,這對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會有很大的幫助。
(2)符號感的體現。符號是數學的語言,是人們進行表示、計算、推理、交流和解決問題的工具。符號表示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學生懂得符號的意義、會運用符號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本身的問題,發(fā)展學生的符號感。符號感主要表現在: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并用符號來表示;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比如從第二學段開始接觸用字母表示數,是學習數學符號的重要一步。從研究一個個特定的數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數,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要盡可能從實際問題中引入,使學生感受到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肖剛.有效性教學理論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
[2]曹瓊.有效性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4.
[3]洪瑋.課標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福建中學數學,2007,(10).
一、創(chuàng)設質疑氛圍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钡牵壳暗恼n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還是串講串問,牽著學生走,沒有留給學生積極思維的空間。要將“質疑”引入課堂,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明確提問不僅是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大膽質疑,積極探索。由于學生間存在著個別差異,在質疑問難時,往往不能提在點子上、關鍵處。這時,教師應以鼓勵為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fā)他們質疑問難的熱情。如果遇到學生沒有問題或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與學生互換角色,提出重點問題,同時發(fā)揮小組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自由討論,嘗試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寬松、活躍的質疑氛圍。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有“疑”可質
從心理學角度說,好問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求知欲的表現。教師要善于利用兒童這份天性,教給質疑方法,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可讓學生這樣想:概念:為什么這樣表述?能否增加或刪改一些字詞?在概念內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質疑。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引導學生對分數含義的關鍵詞質疑,如“為什么單位‘l’的‘l’字要加引號?”計算: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在“理”字上下功夫質疑。例如,在教學“一個數除以小數”56.28÷0.67時,可質疑“為什么一定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而不是把被除數化為整數?”應用題:列式的依據是什么?力求尋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學“分數工程問題”時,可問“為什么可以用單位“l(fā)”來代替具體的數據。”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任何一個問題都去探索,或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學生或老師一時也想不到的問題,這是學會質疑的關鍵。有時學生質疑的涉及面廣,顯得“多而雜”。這時老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哪些問題問得好,哪些問題不著邊際,不是教材的內容和重點,引導學生逐步由“多而雜”變?yōu)椤吧俣薄V灰龑У梅?,學生就能有所發(fā)現,逐漸學會質疑。
三、明確目的,處理質疑、釋疑的關系
“疑難”對學生來說是暫時還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沒有能力排除的?!坝幸烧邊s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睂W生發(fā)現、提出了問題,怎樣解決?這是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質疑是手段,釋疑才是目的。如果對學生的質疑置之不理,將壓抑學生的積極性,釋疑的方法不妥,也將影響質疑問難的作用。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輕易否定,如果把問題交給學生去討論,老師起組織作用,得出正確結論必然會產生更深刻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平行”概念時,生問:“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內?”師:“(若有所思)是啊這正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研究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誰來口答?”老師的話既肯定了這個學生的發(fā)問,又喚起了全體學生探索的熱情。
四、發(fā)揮主導作用,做好質疑
要使學生做到非“疑”不質,是“難’才問,要注意如一下控制:
時間控制。首先,要把握質疑的時機,特別在講授課時和新課結束后,讓學生質疑。其次,質疑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才能有所發(fā)現。三是,準許學生有疑就問,不懂就問,不要怕打亂原來的教學程序。四是,要防止時間不夠,學生“問”一無所得,或尚未“解惑”,流于形式走過場。
盡管近幾年中等職?;ㄙM了大量經費購置了一些硬件設備和部分教學資源,但是由于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歷史背景所限、專業(yè)門類眾多及教學資源開發(fā)人員奇缺,加上可移植性教學資源較少等原因,在常態(tài)教學過程中數字化教學還是沒有發(fā)揮好應有的作用,主要是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嚴重匱乏及建設滯后所致。
(一)缺乏整體統(tǒng)一規(guī)劃
目前,大部分中職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仍停留在硬件投資上,對軟件建設還不夠重視,存在著有路有車而無貨的現象。對于教學資源庫建設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購置教學軟件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造成了有些專業(yè)教學軟件重復投資,而有些專業(yè)教學資源又嚴重老化的現象。自制資源缺乏管理,校內教師自主開發(fā)的教學課件、軟件、教案等教學資源,往往是學科教師根據課程實際需要而開發(fā)制作的,缺乏規(guī)范性、完整性,資源內容重復、形式單一。有些中職校在著手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時,缺乏交流溝通環(huán)節(jié),使許多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的資源庫中重復,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又造成了資源內容的冗余。[1]
(二)缺乏優(yōu)質教學素材
目前,中職校教學資源形式比較單一,僅僅能滿足傳統(tǒng)信息化教學,交互性差。大部分素材仍局限于一些文字材料、圖片、積件、單機版課件以及試題,即使有動畫也只是二維動畫,缺乏三維動畫,缺乏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料以及中職校迫切需要的網絡課件、網絡課程、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等高質量的實用教學資源。
(三)缺乏專業(yè)特色資源
中職校教學資源庫的開發(fā)仍處于邊緣化狀態(tài),沒有一家教育機構、軟件開發(fā)商能提供一套針對中職校的教學資源庫(不包括單獨開發(fā)的專業(yè)學習軟件),遠不及中小學教學資源豐富,中小學教學資源有專門軟件開發(fā)商、教學儀器生產商和出版機構。中職校購買的大多數資源庫都是由商業(yè)化的非職教經歷人員開發(fā)的,既粗糙又不能直接運用。有些專業(yè)教師從網上下載的資源也需要進行二次加工,主要是中職校專業(yè)門類太多所致。(四)缺乏校際與校企合作由于中職校普遍實施數字化教學的要求較晚,沒有專門管理與研究機構,因此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都在按照已有的經驗、想法各自為戰(zhàn),使有限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未能得到交流共享和有效利用,更沒有在中職校間的交流與合作。另外,很少有學校在軟件開發(fā)時聘請行業(yè)專家參與,在教學資源庫結構、資源內容組織形式、資源文件類型和技術處理方式等方面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標準,這不僅給使用者帶來了不便,也影響了教學資源庫之間信息的交換和共享。[2]
二、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有效途徑
由于中職校專業(yè)課程門類多、教學資源嚴重匱乏和教學軟件開發(fā)人員緊缺,應當從建立教學資源建設隊伍、完善數字化教學設施入手,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框架體系,加速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進程,從而加快中職校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建設。
(一)組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隊伍
根據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首先應當建立由學校領導、課程專家、軟件企業(yè)專家、學科骨干教師、學校軟件開發(fā)人員組成的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指導委員會,負責指導與審核學校各專業(yè)、學科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其次以專業(yè)或學科為單位建立以學科(專業(yè))骨干教師、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資源開發(fā)團隊,同時聘請相關專業(yè)軟件公司技術人員擔任顧問,進行項目論證與評估;然后在此基礎上以學校學科(專業(yè))教研室為單位,組建教師和管理人員全員參與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運用與評價團隊,通過具體教學過程的實施,提出相應整改意見和新的需求,供教學資源庫開發(fā)團隊進行調整或二次開發(fā)參考。在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fā)過程中應當根據具體校情,除學校組織教師自主開發(fā)外,還可以通過校際合作、校企合作方式進行,利用教學設施供應商和出版社的教學素材資源進行開發(fā)。對于目前有些學校暫不具備條件開發(fā)的教學軟件如虛擬仿真實驗系統(tǒng),應當采用先購買、后合作開發(fā)的方式進行,并在合作開發(fā)的過程中提升學校教師開發(fā)與運用軟件的能力。
(二)完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設施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設施除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高配置計算機和一體化編輯機外,還需要有一系列圖像、動畫、音視頻和編輯軟件,需要百兆乃至千兆接入、百兆到桌面到校園網系統(tǒng),需要海容量的儲存系統(tǒng)和各類服務器群,甚至需要云計算機技術的支持。為了使教學資源得到較好的運用,不能停留在一個學校有幾臺液晶投影儀,而需要裝備多媒體網絡教室。在目前全面實施數字化教學環(huán)境下,學校除了為所有教學人員配備筆記本電腦,所有教學場所裝備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系統(tǒng)外,還得配備標清或高清智能錄播室,利用多方位標清或高清攝像頭、自動拾音儀器用于全自動采集師生教學過程,并自動合成教學資源,而對于技能教學場所可以采用移動式定位型自動采集系統(tǒng)進行,從而提高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效率。
(三)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框架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必須遵循在數字化教學環(huán)境下的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角色觀的改變原則。因此,在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tǒng)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重視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具體體現在:支持教學過程的多樣性,實現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講授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等多種教學與學習模式;支持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實現師生間暢通無阻地交流與協(xié)作;體現網絡化的特點,具備大容量、大規(guī)模、開放式、共享性、共建性、實時性等特性;體現資源豐富的特點,形式多樣;充分體現多媒體的特點,信息顯示多媒體化,交互界面設計友好,建立超文本鏈接,管理及使用便捷,能應用于各教學與學習環(huán)節(jié),為全方位、多層次的數字化教學提供服務。[3]
三、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運用效能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可提升教師收集、整理、加工和開發(fā)教學資源能力,可以實現多種教學模式,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傊?,教學資源庫是動態(tài)變化和開放的,可以延伸學生學習時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終身發(fā)展。
(一)提升了教師信息素養(yǎng)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字化信息技術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融合起來,更新了教學理念,掌握了數字化教學理論,從而使教師具有高效獲取信息與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和開發(fā)能力,具備數字化備課和課程整合的能力。
(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中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成后,教師在網上備好課后,可將課件存儲在與中心交換機直接相連的資源體系服務器上,或上傳到個人教學網站的相應位置,上課時,利用教室內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tǒng),調用已備好的文件進行上課。這種課件圖、文、聲并茂,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與熱情。
(三)構建了新型教學模式
數字化教學模式是依托數字化教學環(huán)境,綜合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數字化教學工具,師生通過對數字化教學信息的展示、收集、利用、探索、發(fā)現、創(chuàng)作、重組等方式進行的各類教學活動的模式。這種模式讓自主交互式學習模式、網絡資源利用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和基于Internet的遠程教學模式更有利于教學。
(四)提供了開放學習資源
1.學生文化水平、美術專業(yè)基礎差別較大
針對于藝術類專業(yè)高考熱,中等職業(yè)教育美術設計專業(yè)在前些年招生困難,大部分熱愛美術的學生都選擇高考入大學,選擇職業(yè)學校的少之又少,近兩年來美術設計專業(yè)招生形勢才有好轉。其中一部分是有著美術功底、文化課等基礎課極差的學生;另一部分是沒有美術功底,喜愛美術的學生。在就讀美術設計專業(yè)后,其文化基礎、專業(yè)基礎的不等造成美術教學的諸多困擾。
2.美術設計教育的培養(yǎng)方式與市場需求錯位
中國制造業(yè)的強大是急需美術設計人員的,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制造的產品最缺乏的就是創(chuàng)意設計和自己的知名品牌,優(yōu)秀設計人員的缺口急需得到補充。一方面,企業(yè)需要大量的各種不同專業(yè)方向、不同層次的設計人才,另一方面美術設計專業(yè)的熱潮興盛不衰,每年培養(yǎng)的專業(yè)學生大部分卻擁擠在廣告、包裝、室內設計等以裝飾為主的服務行業(yè)中,一些制造產業(yè)急需的設計專業(yè)如家電、家具、玩具、珠寶首飾等卻不見一席之地。
3.課程設置及師資結構不合理
中職美術設計專業(yè)由于多年來受到高職、大學的打壓,未能形成成熟的美術課程體系,針對中職教育學生培養(yǎng)目標,設置適合中職學生的專業(yè)課程。很多學校授課方式還是以繪畫或美術基礎為主,加上工藝與簡單的設計課程,大部分都在“畫設計”,而對設計藝術相關知識了解不多,更缺乏對現代設計藝術的本質認識。另外,師資結構不合理,美術設計專業(yè)的課程絕對不是簡單的以繪畫基礎加設計或工藝課程,更需要一些相關專業(yè)的滲透,如廣告設計需要有市場營銷、消費心理學等師資,但是大部分學校依然是設計專業(yè)教師教學,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中職美術設計專業(y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的現狀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yè)教育辦學的重要形式,是職業(yè)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增進辦學效益、辦出特色的基石,是職業(yè)教育的本質特征,是職業(yè)教育應當遵循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工學結合的實質是工作與學習相結合,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一致,在專業(y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職業(yè)化的基本訓練,這種訓練的基本方法是“教學做”一體化。校企合作是實現工學結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徑,其實質是強調學校與企業(yè)共性溝通、互通有無、互幫互助,實現共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整體共贏)。中職美術專業(y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yè)積極性不高、認識不到位
當前中職學校在與企業(yè)的合作中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組織者、策劃者和主要的實施者,受益者主要是學校和學生,多數企業(yè)沒能直接受益,這是企業(yè)在校企合作中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美術專業(yè)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合作方式讓企業(yè)覺得有利可圖,更無法讓企業(yè)愿意合作。很多企業(yè)普遍認為教育和培養(yǎng)人才是學校單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企業(yè)沒有對教育投入的責任。而且企業(yè)對美術設計的用人沒有向一線工人那么大的用人量,合作起來比較麻煩,學校沒有給企業(yè)動力。
2.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機制
國家雖然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yǎng)模式,建立企業(yè)接收職業(yè)學校學生實習的制度,做好學生實習中的勞動保護、安全等工作,但對企業(yè)的約束并不大,表現為學校“熱”,企業(yè)“涼”,這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在推行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3.中職學校自身存在的問題
(1)實訓基地建設條件距工學結合的教學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由于中職美術設計招生能力決定學校再美術設計專業(yè)的投入一般不會很大,導致實習實訓基地設備不足,“教學做”一體化專業(yè)教學實現不充分。(2)教學管理不適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要求。正因為校企合作不深入,無法形成有效機制,使得中職美術專業(yè)教學管理無法滿足要求,不能做到在教學管理運行中,有行業(yè)企業(yè)的參與,工學交替進行,工學銜接合理。
三、中職美術設計專業(yè)開展校企合作的建議
1.與企業(yè)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美術設計專業(yè)要找到校企合作的突破口,與企業(yè)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例如,在校內成立設計工作室,幫助企業(yè)設計宣傳冊、廣告單、包裝等等,為企業(yè)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學校以低廉的收費優(yōu)質的服務成為企業(yè)的好助手,吸引企業(yè)與其合作。
2.加強學校與企業(yè)的溝通與交流
學校應加入到設計行業(yè)活動中去,多邀請美術行業(yè)、相關企業(yè)的專家來校講座,讓美術設計的學生對設計有更本質的認識,要有認同感。中職學生見識不高,心智不夠成熟,多與專家交流、學習,才會有更深刻的感受。企業(yè)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會更了解學生,從而能夠參與到學校的美術專業(yè)建設中來,讓專業(yè)了解企業(yè)的用人需求,確定美術設計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
3.建立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
美術學生就業(yè)特點是比較分散,難以管理。學校必須有較為完善成熟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有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管理機構,讓企業(yè)對用人放心,學生呆得住,干的好,能成長,才會吸引企業(yè)對學生的關注,進而加深校企合作。
4.良好的師資隊伍
學校的美術設計專業(yè)教師,都應是有企業(yè)工作經驗的人,不但可以從校企合作中通過實習實踐對實際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更可以幫助企業(yè)從事一些培訓、設計工作,為企業(yè)服務。而企業(yè)的資深設計人員也可以到學校講學,將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教給學生。這樣的師資隊伍構成,將會為美術涉及學生的人才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5.建設實訓、實習基地
(一)師資力量沒有配齊配足
大多數中職學校因為教師編制緊張,為了節(jié)省辦學成本,在專業(yè)課程教師尚未配齊的情況下,藝術課程教師只能成為可有可無的陪襯,因此藝術課程師資短缺就不難理解。據調查,60%的學校沒有穩(wěn)定的專職藝術課程教師,即使部分學校開設了藝術課程,其師資要么是把一些對藝術愛好的文化類富余教師兼職教授藝術課程,要么是通過外聘兼職教師來實現。由于學校藝術課程專業(yè)教師數量不足,素質不高,難以保證學校開齊、開足課程,制約了學校藝術教育全面、深入、有效地開展,嚴重影響了藝術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更談不上充分利用美育途徑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生活的幸福指數,從而導致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藝術教學設施沒有增量增質
從辦學成本來看,職業(yè)教育遠大于普通義務教育,但就政府對職業(yè)教育的投入與普通教育來比較,就顯得相形見絀。而藝術教育課程又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學,是職業(yè)教育中的身價較高的“貴族課程”,需要專門的教師、配套的設備設施和場所,比如多媒體教室、鋼琴、舞蹈室等,需要投入不少的資金。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專業(yè)實訓基地教學及實訓設備的投入,但卻無專項經費投入到藝術教育方面軟硬件建設,使得學校藝術教育缺乏應有的物質保障。我國目前擁有中職學校3萬余所,但大多規(guī)模較小,設施簡陋。由于受城鄉(xiāng)校際差異和中職學校辦學經費影響,大多數縣(市)級學校辦校歷史較短,藝術教育教學條件很難達到要求,有些不但藝術教學設備、場館設施和器材達不到要求,甚至沒有符合中職學生特點的藝術課程的教材。調查顯示,有近七成的學校沒有藝術教材,更別提專門的藝術教室和藝術教育器材,即使部分省份城市中職學校開設了藝術課程,但藝術項目不齊全,有些課程也僅限于提供些唱歌、舞蹈等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為藝術教育比賽及相關展演活動的場所及平臺。
(三)藝術教育方式沒有入心入身
中職階段的學生大多15-18歲,且不少是獨生子女,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叛逆期及人生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期。盡管他們對藝術教育有需求,但受多重因素影響。一則不少學生學習習慣欠佳,學習興趣不濃。同時對生活中的善惡美丑缺乏辨別能力,容易被低級趣味、感官刺激的東西所吸引,主要表現在舉止不文雅,易沖動,自制能力不強。二則受學制短,專業(yè)技能學習任務繁重、就業(yè)壓力等因素影響,學生很難心情愉悅地接受藝術教育的熏陶。另外,學校對藝術教育的思想認識不夠,藝術教育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不健全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藝術教育的實施。比如,有些中職學校配了藝術課程教師,但是極少參加外出學習與培訓,長期以來沒有更新學科知識,跟不上藝術教育領域內容及技術手段的更新速度,教學內容陳舊,傳授方式單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四)藝術教育評價機制沒有入局入流
當前,不少中職學校舉辦者及學生對藝術教育的認識仍然十分膚淺。一方面藝術教育在中職學校課程設置中處于邊緣和角落,另一方面學生對藝術教育的價值及功能認識不足,并且我國尚未建立中職學校藝術教育的評價機制,更缺乏統(tǒng)一的測評體系和標準。藝術教育課程的開設、授課、管理、考核流于形式,從而導致藝術教育跛足甚至部分縣市職校成了“藝術荒漠”。
二、中職學校加強藝術教育的功能及價值
(一)加強藝術教育是符合我國現代職業(yè)教育
發(fā)展趨勢的需要藝術教育不僅能起到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完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教育部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加強美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yǎng)”,對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再一次明確指出:“要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2014年度新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中要求中職學生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更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在職業(yè)教育階段,實現藝術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發(fā)展是時展的趨勢和潮流。
(二)加強藝術教育是展示學校外部形象的需要
藝術教育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能力,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而且也是一個學校形象外化不可或缺的需要。如許多中職學校通過參加全國中等職業(yè)學?!拔拿黠L采”競賽,攝影比賽、微電影制作等比賽活動,很好地實現了藝術教育與課堂教學活動相結合,與德育實踐活動相結合,與實訓實習相結合,與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為廣大中職學生提供展示精神風貌和才華的平臺,增強了德育工作的時代感,提高了德育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充分體現職業(yè)教育和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也進一步擴大了對外宣傳的效果和影響,對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加強藝術教育是學生自我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針對當前中職學校學生年齡偏小、心理素質較差、心智發(fā)展不健全,是非辨別能力不高的階段特點,再加上中職學校學生文化根基淺,藝術素養(yǎng)底子薄,受學業(yè)壓力和升學就職影響,不少部分學生容易遭受挫折,易于敏感,缺乏自信,甚至部分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心理障礙,導致厭學、輟學率的上升,增加了學校教學及管理的難度。因此,通過進行藝術教育,可以適度轉移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宣泄壓抑的情緒,緩解學習及生活中的心理壓力,有利于調節(jié)情緒,促進學生身心和諧。
(四)加強藝術教育是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的需要
隨著產業(yè)的轉型和升級換代,企業(yè)對從業(yè)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的“唯技能論”的培養(yǎng)和評價模式已經不適應市場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通過藝術教育及實踐活動,既可以增強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又可以錘煉學生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情操和堅強的品質,使學生能夠形成敬業(yè)、樂業(yè)的良好職業(yè)態(tài)度。因此,開展藝術教育,對學生享受當前學習的樂趣、提升今后職業(yè)幸福感和終身發(fā)展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筆者一直關注學生的就業(yè)問題,并就藝術對中職生求職應聘的影響進行了多年的跟蹤調查,發(fā)現有一定藝術特長的學生在求職時更具有競爭力,即便已經就業(yè),有一定藝術特長的同學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三、中職學校實施藝術教育的途徑及策略
(一)合理設置藝術教育課程,豐富藝術教育內容
藝術教育既然已經成為衡量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尺,那么藝術教育課程在職業(yè)教育的課程模塊中理應占據“一席之地”,而不應成為“點綴”或“旁門左道”。當前,加強藝術教育課程的開發(fā)就顯得愈發(fā)迫切。首先,對藝術教育課程的開設要“從嚴”對待。要按照教育部文件規(guī)定的課時量不打折扣嚴格執(zhí)行,開齊開足規(guī)定課程,同時要建立藝術教育課程標準,執(zhí)行嚴格的教學計劃。其次,藝術教育課程設計要“從寬”拓展。教師要充分挖掘本區(qū)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藝術資源,不斷充實教學內容及教學資源,使學生在美育教育中成長,在成長中提高審美能力和水平,同時還能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再次,藝術教育課程設計要“從深”發(fā)展。在兼顧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統(tǒng)一,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統(tǒng)一,內容美與形式美相統(tǒng)一的同時,也要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有針對性地篩選藝術教育,科學合理地設計不同的藝術課程,從而實現技術教育與藝術教育融通,達到培養(yǎng)專門人才的質量和要求。比如占我省數量比例較大的中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在開設護理禮儀課同時,可以考慮融入藝術舞蹈課,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tǒng)一;服裝設計或機電專業(yè)學生可相應開設工藝美術課,提升學生對美的領悟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更能提升職業(yè)教育的吸引力,為中職教育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助力。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藝術教育工作機構
根據教育部規(guī)定,全國各階段、各類學校均需配有專職的藝術教師,對于規(guī)模較大的學??蓡为毘闪⑺囆g教研部。學校應該將藝術師資素質的發(fā)展列入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整體規(guī)劃通盤考慮,統(tǒng)籌核定藝術師資隊伍的數量規(guī)模,制定藝術師資素質標準。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可采取“引育”結合方式進行,條件允許的學校,可以直接從高校招聘藝術專業(yè)人才,為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注入新鮮血液;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可以采取自己培育的方式進行。此外,還應積極組織學術交流研討活動,選派教師外出進修學習,不斷提高其業(yè)務水平。同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大美育”功能,成立專門美育機構或納入學校德育機構統(tǒng)一管理,要求校團委、班主任、學生會等部門要把美育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管理中,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美帶來的藝術享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別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三)完善設施設備,強化藝術教育物質保障
一是政府部門要把藝術教育納入專項辦學經費,用于保障并改善藝術教備設施、添置和更新消耗性器材、舉辦校園藝術活動等。在辦學經費中,條件允許的學??杀WC藝術教學所需的專用教室,比如音樂欣賞課,需配備音響教室和多媒體音響設備。二是學校要重視藝術專業(yè)設施建設以及設備的更新和充實,科學設計符合藝術專業(yè)特征及需求的基礎設施,保證藝術教學設備配備充足。三是可適度引入社會資助,可以采取企業(yè)冠名的形式獲取一定的資助,盡可能地為學生開展藝術活動提供條件,比如學校的元旦文藝晚會、成人禮宣誓、藝術節(jié)等大型藝術活動,由老師指導,學生全面參與文體活動舞臺的布置,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四)完善藝術教育手段和方法,激發(fā)藝術素養(yǎng)
一是拓寬藝術教育領域,把美育貫穿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通過多種途徑、方式把美育教育滲透到相關專業(yè)學科領域中,在激發(fā)學生對藝術課程興趣的同時,提升專業(yè)教學效果。二是豐富藝術教育手段,把美育貫穿到校園及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校園廣播、校園網及校園刊物海報等渠道,加強藝術教育宣傳,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藝術文化氛圍。三是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課堂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四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筛鶕W生的不同興趣、特點,成立音樂協(xié)會、繪畫協(xié)會、攝影協(xié)會、合唱團、舞蹈團等文化藝術社團,舉辦音樂、美術、攝影等活動,拓寬藝術視野,提高綜合素養(yǎng)。
(五)完善教育評價機制,促進藝術教育健康發(fā)展
學校采用的教材普遍較為滯后,存在著知識陳舊的問題,而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例如教材大多講解的是由分立元件構成的模擬電路,而現在大多使用的是集成的數字電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一些典型電路上,在典型電路講解的過程中插入一些新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
二、優(yōu)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多數學生選擇中職學校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初中繁重的理論性知識學習讓學生失去了繼續(xù)學習的勇氣和動力。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重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必須在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下功夫。電子技術這門課的理論性較強,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教師“滿堂灌”,只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很難讓學生理解。例如,在學極管的內部結構時,它的內部“是由一個PN結和兩個電極”構成的,但“PN結”只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是很難用語言描述清楚“PN結”到底長什么樣,具體又是怎么形成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理論性、概念性的知識,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室、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用多媒體機房代替教室,電腦顯示屏代替黑板,鼠標代替粉筆,將復雜的知識用課件、視頻、動畫、圖片等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使抽象的知識更形象、更立體、更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不受實驗條件的限制,更好地掌握知識。例如,我們可以用Flas的形式,展現“PN結”內部電子和空穴的擴散,“有些不能移動的帶電粒子集中在P區(qū)和N區(qū)交界面附近,形成了一個很薄的空間電荷區(qū)”,就是PN結。
三、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中職學生結束三年的學習生涯后,有一部分通過對口高考進入大學的校門,大部分的學生會選擇直接就業(yè),成為一名專業(yè)技術工人。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本著“理論輔助實踐”的原則盡量減輕理論知識的分量,增加實踐動手操作的分量。在實踐課上,采取“小課題、小目標”,將課本八個單元的內容分成不同難易程度的課題,分階段地“逐人過關”。課題中應先確定學習目標,通過任務的引入與分析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攻克課題中涉及的理論知識,然后提供實習器材,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實訓內容,最后由各個小組交流學習,老師總結與鞏固。這樣,可以直觀地使學生看到本課題中理論知識的應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實習過程中教師的嚴格要求,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扎實的基本功,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