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理念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15:04:33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理念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教育理念論文

第1篇

美國的廣告教育,最早始于1893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ofPennsylvaniainWhartonSchoolofBusiness)的JosephF.Johnson教授第一次在課堂上講授廣告課,八年后的1905年紐約大學(UniversityofNewYork)將廣告學作為一門完全正式的大學課程在其商學院開設,而1913年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ofMissouri)在其新聞學院里始建了美國的第一個廣告專業(yè),使美國的廣告教育由此正式成為一門專業(yè)步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而從20世紀初葉美國開設廣告課程和廣告專業(yè)開始,其廣告教育的理念即開始萌發(fā)并不斷演變。百年后的今天,根據對美國諸多大學廣告學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理解與分析,美國當代的廣告教育理念從一般意義上說具有兩個顯著特點。

1重視綜合技能與應用素質的教育

美國大學廣告教育的主力是本科教育,今天的美國大學廣告本科教育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美國發(fā)達的廣告業(yè)及其他傳播業(yè)未來的從業(yè)者提供綜合技能與應用能力的教育和訓練。這一辦學理念貫穿于美國許多大學廣告專業(yè)的教育體系之中。

如美國西肯塔基大學(WesternKentuckyUniversity),其設在新聞/傳播學院的廣告專業(yè)的辦學理念是“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yè)、最好的工作!”(“TheBestSchool,TheBestProgram,TheBestJobs!”),其具體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就是通過該廣告專業(yè)最佳的技能素質教育。并使畢業(yè)的學生能夠“為其廣告的真正客戶進行工作并獲得報酬;在被雇傭期問,能充分展現這些學生的優(yōu)秀表現及銷售和設計技能?!蓖瑫r,學校將為畢業(yè)的學生“建立一個具有深刻影響的龐大完整的人際網絡;并可到芝加哥、亞特蘭大、紐約和辛辛那提(美國俄亥俄州西南部的一個城市)去訪問那些成功的廣告公司?!?/p>

美國西部的圣喬治州立大學(SanJoseStateUniversity)設在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的廣告專業(yè)同樣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與實務能力。它的廣告教學理念非常簡潔:“在實踐中學(Learnbydoing)”,因此,在它所開設的10門廣告主修課程中,非常重視學生到業(yè)績良好的廣告公司實習的實踐課程及有關信息環(huán)境與新技術應用的必修課程,而且規(guī)定所有的主修課程一律由電腦授課。同樣,美國羅斯福大學fRooseveltUniversity)設在傳播學院的廣告專業(yè)的教育理念與上述的西肯塔基大學、圣喬治州立大學幾乎一樣,即它將向選讀該校廣告專業(yè)學生“提供靈活的課程,包括平面設計、照相、印刷等最新的技術課程,以滿足傳統(tǒng)和非傳統(tǒng)學生的需要”。

再如,南密西西比大學(UniversityofSouthernMississip-pi)大眾傳播,新聞學院廣告專業(yè)所確立的教育理念則比上述幾所大學更為明確清晰:學生應該“實踐從未有過的廣告和公關,創(chuàng)建一個強有力的學術基地,努力學習獲得成功所需的應用技能。并積極參與AAF(美國廣告協(xié)會廣告分會)和PRSSA(美國公關研究協(xié)會)的實踐活動?!?/p>

而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TexasChristianUniversity)設在新聞系的廣告與公關專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則是:“在美國最有活力的媒體市場上,你能夠獲得廣告與公關碩士學位,同時,你也能夠在美國第7大媒體市場追蹤你的廣告與公關生涯?!?/p>

2加強理論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如前所述,美國許多傳統(tǒng)廣告專業(yè)的教育理念偏重于實務和注重技能。但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新媒體的不斷出現,傳統(tǒng)教育理念受到了現實世界的嚴峻挑戰(zhàn),由此,從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的廣告學界就對當時美國高校廣告學偏重于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理念與模式提出了質疑,2001年的美國廣告教育峰會的報告中提出了在新形勢下“我們將通過何種方式使學生取得最大的進步?”這一命題。而在美國廣告專業(yè)于20世紀60年代后逐漸歸屬于新聞/傳播學科、并提高了廣告專業(yè)的理論性與學術性之后,美國許多一流大學廣告專業(yè)在強調職業(yè)化訓練重要性的同時,已將培養(yǎng)具有理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級廣告人才作為自己的主要教育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

如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設在新聞,傳播學院的廣告專業(yè)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戰(zhàn)略性傳播領域里的領導角色(leadershiproles)”,為此,佛羅里達大學提出“盡管我們堅信自己能夠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但我們更是營造一種環(huán)境,激發(fā)強烈的學習自覺和學習欲望。成功取決于學生以下能力:1)批評性思考。有效地用語言文字方法溝通,3)對建設性批判的積極接受和反應,4)對自己的行為的負責?!彼麄儼褜W習能力、思考能力、反應能力培養(yǎng)作為廣告教育的主要導向。

對于偏重新聞學的密蘇里大學來說,他們的教育目標與佛羅里達大學相同,“我們培養(yǎng)未來具有戰(zhàn)略溝通能力的業(yè)界領導者”(theindustry’sfuturelerdersinstrategiccon—munication),其具體目標是:他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將是美國“未來的藝術主管、公關專家、平面造型藝術家、市場主管、創(chuàng)意開發(fā)者、廣告文案者、財務經理、研究者等等?!雹?/p>

同樣,霍華德大學(HowardUniversity)新聞學院廣告專業(yè)的教育理念是“培育明天的廣告與公關界的精英們”(Ad-vertisine/PublicRelationsIndustryLeaders)。而美國唯一一所具有廣告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的著名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The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廣告系的教育目標則是:“一貫被公認為美國頂尖廣告學專業(yè)之一的德克薩斯大學廣告學專業(yè)在授予學士,碩士,博士的各階段,我們都實踐融匯理論和實踐為一體的教學策略,”“我們強調的重點是幫助有著聰明頭腦的學生們能夠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他們將專注于廣告創(chuàng)意、設計和媒介方面的學習”,因此,“我們的學生無論在廣告知識的深度上還是在廣泛創(chuàng)意的培養(yǎng)上,德克薩斯大學都是美國最好的大學”。

二、美國學界對高校廣告教育的期望目標

2001年4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舉辦的廣告教育峰會(AdvertisingEducationSummit)上,與會的學者明確提出了對美國高校廣告本科教育的兩項目標要求。

一是要求高校廣告專業(yè)加以注重對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它包括4項具體的內容:1、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扎實的寫作技能(solidwritingskills);2、要使學生具有熟練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演講技巧(speakingandpresen—tationskills);3、要讓學生畢業(yè)時具備廣泛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技能(Broadbaseofknowledgeandskills);4、要教會能使學生終生受益的技能(Teachskillstolastalifetime)。

二是要求高校廣告專業(yè)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它包括3方面的內容:1、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workinteams);2、激發(fā)學生對專業(yè)領域的研究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3、向學生教授廣告的原理,策略和理論知識(principles,strategies,andtheory)的同時,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abstractthinking)。

同時,該次峰會的與會學者也明確提出了美國高校廣告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加強對他們的理論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其具體要求有8條之多:1、指導和鼓勵研究生們在讀期間發(fā)表專業(yè)論文;2、強化研究生獨立思考問題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IndependentthinkingandCriti-calthinkingskills);3、培養(yǎng)研究生具有躍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專業(yè)實踐的能力(Abilitytoleapaheadofprofessionalprac-tice);4、要教育研究生懂得他們的事業(yè)成功與否取決于他們的知識深度(depthofknowledge)6、鼓勵研究生積極表現他們的領導才能(leadershipskills)7、教會研究生有能力處置復雜的問題(tomanagecomplexissues)8、需要研究生懂得市場營銷、預算編制、投資(understandmarketing,budgetingandinvestments)

上述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既代表了絕大多數美國大學廣告教育者的理想,也凸顯了美國廣告業(yè)界對未來廣告人才基本素質的急切期望。

自然,美國學界在對高校廣告教育提出期望目標的同時,也對廣告教育的師資提出了與其教育目標相一致的要求,早在1978年的美國4A中心區(qū)會議上,J托馬斯如瑟爾就提出:“在教授學生們廣告學的工作中,我們(教師)到底需做什么樣的工作”的這樣一個命題。因此他提出了廣告教育工作者同樣需要具備專業(yè)技能、學術修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1、教授們是否會定期與學生交流:2、專業(yè)教職人員是否是當地的廣告社團機構的成員;3、專業(yè)教職人員的思想是否與時俱進?他們是否得到鼓勵去進修,參與暑期教員實習。或是積極地定期參加廣告商業(yè)活動;4、課堂教學內容是否與廣告公司實踐結合起來,以便營造一個真實的廣告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環(huán)境(arealisticadvertisingsituation)。

美國高校廣告專業(yè)積極倡導的綜合技能與應用能力、理論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是美國長期以來重視廣告教育與其發(fā)達的廣告(包括傳播)產業(yè)互動發(fā)展的結果。

第2篇

1.藝術審美課程的研究,可以引領教師不斷學習和深入領會有關幼兒美術、音樂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并用新的理念來重新審視我們的藝術教育,為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出科學、有效的教育行為提供了很好的成長平臺。為逐步培養(yǎng)一支有較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的研究型的教師隊伍奠定了基礎。

2.藝術審美課程的研究,使得幼兒藝術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材料都更加適應幼兒發(fā)展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審美感受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

3.藝術審美活動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進幼兒藝術教學的內容,使其更加全面、系統(tǒng)、有效,內容的研究進一步完善了我園藝術特色課程的建構,為幼兒園幼兒藝術領域的研究提供豐富的實踐研究經驗。

二、激勵教育理念課題研究的階段進程

本課題的研究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

課題負責人帶領課題組成員進行相關理論學習,完善研究方案的主要構想,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分工,明確子課題的研究內容,起動課題研究文獻檢索工作,學習課題相關的研究操作方法,對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材料等方面的現狀進行回顧。

2.實施階段(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

有了明確的研究目標和清晰的研究思路,課題組成員就主題的選擇、建構和實施三個階段分別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我們認為:

(1)主題的選擇。既要細致分析主題內容所包含的豐富的審美教育價值,又要深入了解幼兒現階段的審美需要。只有價值和需要相吻合,主題的選擇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2)主題的構建。既要考慮到幼兒的審美認知經驗(包括感受)的豐富,又要考慮幼兒審美表達(包括技能)能力的提高。

(3)主題的實施。既能關注預成計劃的有效實施,又能充分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自然、合理、有效地調整教育教學內容。經過多次的實踐研究和不斷地思考,我們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大量的調整,使其更加全面、合理。隨著研究的深入,參與研究的教師越來越多。課題組負責人組織課題組核心成員對主題的類型、構建的主要路徑、實施的有效方法進行了分析、梳理和總結。并將結果分發(fā)到每一位教師的手中,有效地提高了全體教師構建和實施主題的能力。在此期間我園教師有四十多篇論文、教學案例在全國、省、市、區(qū)獲獎。多次接待幼教同行來園進行教學實踐觀摩活動。還將我們的經典教學案例,如“美麗的螺旋畫”、“猴子商店”、“面跳舞”等與幼教同行進行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這大大激發(fā)了我們研究的熱情,使得我們更加精益求精,更加關注構建和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力求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發(fā)展。

3.激勵教育理念總結階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

本階段主要是完善、提煉與總結課題研究成果。開展課題研究四年多以來,課題組積累了大量的鮮活的原始材料。課題組對照研究目標和預期成果要求,整理了適合小、中、大班開展的美術主題式課程、主題式音樂課程;整理了豐富而鮮活的過程性資料;整理了一節(jié)節(jié)成功的教學案例、一次次深入而有效的研討記錄,還有厚厚的獲獎論文和案例、幼兒創(chuàng)作的生動的繪畫、手工作品及再現的一個個精彩的音樂作品等。每一份資料都凝聚了課題組全體成員的汗水和喜悅。

經過課題組長期認真的研究,基本完成了原定的課題研究任務,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過研究,本課題組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的結論:

1.藝術審美課程內容,突出了學習內容的連貫性、系統(tǒng)性、審美性、層次性和有效性。

2.以審美認知(包括感受)經驗為顯性線索,審美表達(技能)能力為隱性線索的主題構建思路,很好地實現了審美認知、感受和表達的完美統(tǒng)一。

3.幼兒的審美創(chuàng)造絕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厚積薄發(fā),因此,適宜而有層次的內容,能有效促進幼兒審美感受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

4.通過課題的研究,教師更加關注主題實施過程中幼兒的觀察、思考和表達,為幼兒細致觀察、積極思考、清楚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發(fā)展平臺。

5.藝術審美課程研究,不僅有效地促進幼兒園園本課程的建構,而且提高了藝術課程建構的水平和質量,對主題設計和實施的不斷反思,促使教師持續(xù)地思考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初步形成美術教學活動的方式———欣賞+創(chuàng)作,音樂教學活動的方式———欣賞+表現,使幼兒獲得更大的收益。

6.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在主題實施過程中有效利用具有審美價值的家長資源、社會資源,可以提高主題實施的效益,增進教師、孩子、家長之間的情感交流。本課題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原教材比較重視內容的有機聯(lián)系,多領域的整合,但對于幼兒創(chuàng)造性表達過程中的技能支撐有所忽視。在深入研究階段有所改善,使得主題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層次更加分明。《幼兒園教師課題論文匯編》———課題研究的大量階段性成果在這里得到呈現,此本匯編中,幼兒教師、幼兒保健教師、保育員、園長等各類人員都有自己的收獲,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年輕教師和骨干教師們在課題研究中,教育觀念、教育技能、教育行為方面的提升和轉變?!墩n題研討實錄匯編》———這本匯編選取了課題組長期以來形成課題研究的實況記錄。包括課題組核心成員關于主題建構的思考,課題實施過程中有關課例的觀摩和研討,課題組研究中期和結束后的交流,從中可以看到課題組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教師是如何建構主題、實施主題、反思和調整主題的。

三、激勵教育理念課題研究的主要觀點討論

在四年多的研究中,我們反復學習《綱要》,并對照藝術領域的核心價值,審視我們的主題內容、核心價值、設計理念,并對我們課程中的內容進行調整。教育內容構建流程:我們分別在實施過程中對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進行深入的研究。

(1)幼兒的觀察能力。觀察是獲取豐富審美經驗的有效途徑,也是理解作品豐富情感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基礎。

(2)幼兒的思維能力。幼兒思維能力發(fā)展的主要方式包括想象、比較和歸納三個方面。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可以獲得豐富的審美經驗和情感體驗。比較,可以加深幼兒對審美對象的認識和感受,了解不同的藝術表現方法,積累豐富的審美創(chuàng)作經驗。歸納,可以將零散的審美經驗按線索整理,為幼兒的創(chuàng)作提供思路。

(3)幼兒的表達能力。幼兒的表達分為兩個階段:審美認識感受階段和審美創(chuàng)造階段,審美認識感受階段要關注的是幼兒的語言表達,審美創(chuàng)造階段要關注的是幼兒的創(chuàng)造過程。課題研究的目標指向是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標志是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教育技能的熟練、教育行為的適宜以及不斷發(fā)展豐富的如何教的知識和能力,如何把握幼兒學的能力。在四年多的時間里,我們的教師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支具有正確教育理念、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正在逐漸形成。

四、激勵教育理念課題研究問題的思考

開展課題研究是幼兒園科研興園的極好途徑,但是,對教育規(guī)律的探索和把握是一件十分復雜、十分精細的事情,需要十分嚴謹、十分科學的態(tài)度,在我們開展研究的過程中,還存在著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問題,我們認為這樣才能把課題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和層次上來。

1.藝術課程的進一步研究

目前,我們的藝術活動內容雖然相對以前而言,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精彩得多,但是還不能涵蓋所有的藝術教學內容,現在的狀況是兩者并存,教師自由把握。在下一個階段的研究中,如何融合、全覆蓋,是我們要深入研究、逐步合理解決的。

2.活動過程中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雖然我們一直在做,并對欣賞材料的選擇、圖片的呈現等相關問題也作了比較細致的研究。但是,教育是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關于教學內容是否適宜、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問題指向是否明確,工具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兒的創(chuàng)作等等問題,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研究,我們認為,只有細致而嚴謹的研究,才能帶來高效的教學。

3.主題實施過程中幼兒的學習品質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研究

幼兒的學習品質和社會性發(fā)展是每個領域都必須關注的問題,而且針對現階段的孩子而言,它顯得尤為重要?,F根據《指南》精神,我們把它提出來,去深入地研究為幼兒健康人格奠基。

4.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幼兒發(fā)展的研究

第3篇

論文關鍵詞:高等學校;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

長期以來,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高校教育理念已根深蒂固,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和向新經濟時代邁進的時候,這些理念已顯得滯后并嚴重制約著高等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必須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

一、高校教育價值理念的創(chuàng)新

首先,我國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價值理念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需要,那種僅僅將高等教育視為消費業(yè)、純社會公益業(yè)、政治工具的理念是不利于我國高等教育適應我國當前社會變革與發(fā)展要求的,同時,對高等教育自身的發(fā)展也是有無益的。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是與社會的發(fā)展相適應的。社會的發(fā)展決定高校教育的發(fā)展,高校教育必須反映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是高校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從這一點上來說,在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和新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現實中,高等教育就不能不通過自身的知識與智力優(yōu)勢,發(fā)揮其在經濟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無論接受高校教育者還是社會都是受益者,都能從高校教育中獲得一定甚至可觀的經濟收益。尤其是對個人而言,其收益率不僅大于社會收益率,而且大于其他各類教育的個人收益率。這樣,當高校教育尚屬于稀缺資源還不能滿足所有人需要的情況下,適當運用經濟手段向接受高校教育者收取一定的費用,用來補充或增加高校教育的有效資源,這不僅有利于高校教育的發(fā)展,也是符合社會公平原則的。因此,堅持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價值理念,不僅與我國社會發(fā)展的現實相違背,而且對高等教育自身的發(fā)展也是不利的。

其次,堅持高校教育是一種產業(yè)的觀點,并不是說高校教育與其他社會產業(yè)一樣,它是一種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的知識產業(yè)。這是由高校教育的本質所決定的。高校教育具有產業(yè)性和生產性,高校教育能夠直接和間接地為經濟發(fā)展服務,這是不爭的事實。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期和新經濟時代即將到來之際,高校教育的經濟價值得以充分彰顯,高校教育的經濟功能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是應當承認的也是合乎規(guī)律的現象。但是,這些尚不足以使我們確立高校教育是一種產業(yè)的理念,因為要說高校教育是一種產業(yè),它必須符合產業(yè)的一般特性。它必須能夠不僅間接地而且主要是直接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即符合投入與產出的原則,不僅使受教育者和廣大社會受益,而且也能使高校教育的舉辦者獲得一定的利潤。不過,高等學校不是也不能夠成為企業(yè),高等學校的舉辦者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更不能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高校教育或高等學校不能完全按經濟或企業(yè)的模式運作,而應主要遵循培養(yǎng)人的教育規(guī)律。所以,高校教育的產業(yè)性或生產性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因如此,我們不能一般地認為高校教育是產業(yè)或簡單地說高校教育產業(yè)化,而應當堅持高校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產業(yè)的觀點。

二、高校教育發(fā)展理念的創(chuàng)新

受經濟發(fā)展水平、計劃經濟體制與高校教育規(guī)模等的直接制約,精英教育和單一模式的發(fā)展理念主導著我國高校教育的發(fā)展。這是與新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很不相適應的。加快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確立大眾化和多樣化的高校教育發(fā)展觀是我國高校教育迎接新經濟挑戰(zhàn)的客觀要求。

我國實現高校教育大眾化必須突破保守的高校教育發(fā)展理念,應當充分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我國社會發(fā)展特別是經濟快速發(fā)展對高校教育發(fā)展的緊迫性,要求把高校教育乃至整個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首先要把實現高校教育大眾化作為我國高校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目標;其次在經費上給予充分的保證,為高校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充分的物力與財力上的支持。再次,改革制約高校教育發(fā)展的各種制度,特別是那些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制定的已經明顯不適應高校教育大眾化的舊制度。

高校教育的大眾化決不是規(guī)模上的簡單擴大,在確立高校教育大眾化理念的同時,必須具有高等教育多樣化的理念。高校教育的多樣化內涵豐富,包括高校教育目標上多樣化,即培養(yǎng)適應社會和個人需求的各級各類人才;舉辦主體的多元化,即完全打破政府包攬舉辦高校教育的局面,使集體(包括各類社會組織、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都能成為高等學校的舉辦者,調動社會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投資渠道的多樣化,即鼓勵不同主體以各種形式或途徑在財力與物力上支持高校教育的發(fā)展;發(fā)展形式上的多樣化,即不能追求高等學校的單一化,鼓勵舉辦形式或模式的多樣化,支持以各種形式和途徑接受高校教育;結構上的多樣化,即在類型結構、層次結構、布局結構等方面體現的多樣化;高校教育評估標準上的多樣化,要求決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評價不同的高等學校與所有的受教育者的質量。

三、高校教育時空理念的創(chuàng)新

在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時空觀里,高校教育是一次性的和有一定地理(校園)限制的,也就是說,高校教育是指在高等學校里進行的有一定修業(yè)年限的教育。這種教育看重的是在高等學校度過的學歷。隨著知識更新率的加快、電子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這種理念正逐步落后于時代,更不適應于即將到來的新經濟時代。高校教育的終身化、信息化正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潮流。適應這一發(fā)展潮流,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時空觀必須轉變,確立高校教育終身化和信息化的新理念。

關于高校教育終身化,在我國雖然早有人倡導,但至今基本上還流于口號,尚未深入人心而為人們真正重視和實際接受。就高等學校來說,對于開展回歸教育和知識更新性質的教育觀念模糊,廣泛開展的所謂的繼續(xù)教育名不副實,實際上是第二條進行高等學歷教育的途徑,最多是與普通高校教育并行的學歷教育,目的是滿足沒有高校教育學歷的成人的需求。要確立高校教育終身化的觀念,首先在社會上改變只看學歷不重視知識和能力的現狀,形成一種人人尊重知識而不是尊重文憑、尊重人才而不是尊重學位的新風尚。

其次,取消學歷終身制,實行學歷再認制度,對獲得學歷一定年限(假如10年)者,必須有一定的繼續(xù)教育年限和必修的課程記錄或有相關的成果等,否則,取消學歷或在職業(yè)變動、晉級晉職時原有學歷不予認可等。

再次,高校教育機構要為接受繼續(xù)教育者提供機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繼續(xù)教育,使當今的繼續(xù)教育名副其實。這樣才能使社會成為學習的社會,才能加快新經濟時代的到來。

關于高校教育的信息化,隨著近幾年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廣泛應用,正逐步顯現出來,但是,這一趨勢并沒有引起高校教育界的普遍重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在我國還沒有廣泛確立。不少高等學校信息技術手段欠缺,還有些高等學校雖然有不少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但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仍占主流甚至在一些高等學校里一統(tǒng)天下。要實現高等教育信息化,就必須具備必要的信息技術設備,實現教學手段的信息化;普及信息技術知識,使師生掌握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技能,實現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信息化;選擇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主要是網絡)所提供的信息,作為教學或學習的內容,并納入常規(guī)課程,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就是高等學校的虛擬化,這就是正在崛起的網上大學或虛擬大學等。信息技術所帶來的高等教育的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在日益顯露。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新經濟時代高校教育的特點,因此,加速高校教育信息化也是高等教育迎接新經濟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四、高校教育人才理念的創(chuàng)新我國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人才理念的內容有三個要點:一是主張同一模式,即通過相同的方法、內容、要求培養(yǎng)同一類型的人才,忽視甚至輕視個性的培養(yǎng);二是注重專才培養(yǎng),即過于強調專業(yè)教育而忽視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培養(yǎng)目標比較狹窄,重視一技之長、專業(yè)對口,不重視全人的養(yǎng)成;三是強調繼承性教育,即突出對前人知識的傳承,忽視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顯然,傳統(tǒng)高校教育人才理念與新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完全背離的。

一般而言,高校教育個性化觀念有兩個層面,首先是宏觀意義上的個性化,包括一個國家高校教育的民族性、一所高等學校的辦學特色等;其次是微觀意義上的,即關于教育對象的個性問題,具體是指發(fā)現和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培養(yǎng)和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從人才觀或培養(yǎng)目標的角度來探討的高校教育個性化,就要針對教育對象或學生的個性。這種意義上的高校教育個性化的內涵是,在全面的普通教育基礎上,實施專業(yè)教育;教育要有助于每個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這是全面發(fā)展教育觀在高校教育中的具體表述。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普通教育和專業(yè)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建立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的,高校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就是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但是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內涵是使每一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而不是使所有人都達到同樣的發(fā)展程度成為同一種模式的人,也不是使每一個人的天賦得到均衡的發(fā)展,所以,個性發(fā)展是全面發(fā)展的應有之義,沒有個性的發(fā)展,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fā)展。我們倡導的高等教育個性化,就是要使學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礎上接受專業(yè)教育,使其成為全面發(fā)展并具有個性的專業(yè)人才。

創(chuàng)造性是新經濟時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當今知識總量快速增長,更新率加快,傳統(tǒng)的傳承性和注重現有知識、技能掌握的教育觀已無法適應新的需要大學畢業(yè)生如果在學校里只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而沒有學會學習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的能力,那么他們就不可能在新經濟社會里有所作為。創(chuàng)造性不僅是我國傳統(tǒng)高校教育所缺少的,也是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畢業(yè)生所欠缺的。我國的大學畢業(yè)生所掌握的知識是西方大學畢業(yè)生所比不了的,但是,大學畢業(yè)生在創(chuàng)造性和動手能力方面,我國卻遠不及西方,這是公認的事實。這不是我國的大學畢業(yè)生天生如此,而是我們的高校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缺乏創(chuàng)造性所致。適應新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就必須首先在理念上確立高校教育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新觀念。提倡創(chuàng)造性的高校教育,就是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作為高等學校的基本目標。二是學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的關系。創(chuàng)業(yè)是創(chuàng)造性的具體化,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體現??傊瑒?chuàng)造性教育應當成為21世紀或新經濟時代高校教育的特色,當然,筆者主張用創(chuàng)造性教育改造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并不是要徹底否定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而是對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進行揚棄,使之成為適應新經濟發(fā)展要求的新型的高校教育。

五、高校教育辦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新經濟是開放性的經濟,經濟全球化是新經濟的重要特征。傳統(tǒng)的高校教育基本上是比較封閉的。高校教育觀念的落后保守是傳統(tǒng)高校教育封閉性的主要方面之一,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校教育或高等學校與社會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高校教育處于社會的邊緣,高等學校被稱為“象牙之塔”;二是國與國之間的高校教育缺乏必要的交流、通融或交流、通融不夠、不充分;三是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知識與國際眼光,這顯然是不適合新經濟社會的要求的。確立高校教育社會化和國際化的理念,是高校教育迎接新經濟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

加強與社會的廣泛而有機的聯(lián)系是高校教育社會化的基礎。新經濟使高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高校教育由社會的邊緣正走進社會的中心,真正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原動力。高等學校也由“象牙之塔”成為社會的“軸心機構”。高校教育社會化的觀念,要求高校教育要更多更廣泛更直接地服務于社會,高校學校要成為社會重要的服務機構。但是,強調高校教育直接服務于社會的功能和高等學校成為社會性的服務機構,不是要使其成為被動適應社會或成為社會的應聲器,而是要求高校教育或高等學校依據自身的知識和智力優(yōu)勢,提供與其身份相符的各種服務。

第4篇

論文摘要基于音樂在人的教育領域里的多種功效,使得音樂美育越來越引起了人類的高度關注,而對于學生這一主要受教群體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強,但音樂素養(yǎng)普遍偏低,又急需藝術教育的營養(yǎng),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對普通的學生施以音樂鑒賞方面的教育,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因為“對于一個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音樂美育也將隨之而不斷地進一步地深化,并將起到更為廣泛而有效的作用。

長期以來,音樂鑒賞作為普及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深受廣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睞,多年來在學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著積極而有效的推動作用。那么如何針對普通學生特點,更有效地滲透音樂鑒賞教育理念,使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和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據大學生的音樂欣賞層次和階段性的主要特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教會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體會來進行音樂欣賞

就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獨奏曲《獻給愛麗斯》而言,其創(chuàng)作源泉來自于貝多芬自身的一段戀情,音樂家貝多芬將他與自己的學生——美麗少女馬爾法之間純潔、美好的愛情。以及其間所發(fā)生的矛盾、沖突和最終和好的愛情歷程,寫在了五線譜上,并通過音樂這種特有的形式表現了出來,但恰恰是這種生活當中最真實、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卻被音樂家變成了不朽的樂章:這就足以證明藝術來源于生活,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頭都是都來自于生活。每一部音樂作品的誕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種體現、高度升華和凝結。

對于普通的學生,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處于青年時期,這一時期決定了他們具有思想敏銳、情感豐富等顯著特點,如果在教授音樂鑒賞課的過程中,能教會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情感體會來欣賞音樂作品,將會使學生更容易領略和掌握音樂鑒賞的方法,并且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教會學生運用“通感”的方法進行音樂欣賞

“通感”是指性質和形式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所給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過這樣的一段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里的“月光”與“影”同“梵婀玲”上奏著“名曲”看似毫無相似之處,可細細體味它們之間那種美妙、寧靜、輕靈、飄渺、諧和的感覺是相同的。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教會學生運用這種“通感”。結合音樂主題,再結合自身的一種感受,進行音樂鑒賞將更有益于音樂欣賞課的授課效果。這就是音樂鑒賞當中的“通感”。即視覺與聽覺之間的一種通感,如果將這種“通感”運用到音樂鑒賞的講解過程當中,會使學生很容易從作品當中體會一種來自于身邊的切身的感受,對于音樂欣賞課的講解是非常有幫助的。

對于普通學生而言,他們的理解能力強、知覺豐富,如果在音樂鑒賞課當中適當地將“通感”的方法運用到其中,將會提高音樂賞析課的授課效果。

另外,我們還應當告訴學生音樂語言不同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接觸的說話的語言,音樂語言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完全是利用音樂所特有的音的特征來表達的,當音樂所帶給人的感受和人類內心對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產生共鳴時,我們認為我們所說的“通感”產生了,有了這樣的通感,我們就很容易與作曲家跨越時空產生共鳴,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音樂鑒賞課也自然會達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樂欣賞講授過程中應當運用的三個“過渡”

對于普通的學生,由于音樂基礎相對薄弱,但理解能力強所以在對他們講解音樂鑒賞課時,應力求做到深入淺出,由淺到深、逐步過渡,根據這一原則,筆者總結歸納出了三個過渡。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最易于欣賞和接受的莫過于聲樂作品了。因為聲樂作品結構簡單,有歌詞,并且歌詞的內容,與旋律所要表達的情緒,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樂欣賞課時,應當首先由講解聲樂作品入手。不僅是因為聲樂作品易于欣賞,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有歌詞的音樂的欣賞,了解音樂的表現、發(fā)展、和欣賞的規(guī)律,更準確地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含義,從而逐步過渡到器樂作品的欣賞。在講解聲樂作品時,首先應讓學生了解作品詞、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歌詞的含義。通過舉例和講解。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音樂旋律發(fā)展的特征,并鍛煉學生在脫離掉歌詞的基礎上,依然能夠欣賞歌曲的旋律,通過旋律進一步理解音樂。這樣的過渡會使學生在進入到器樂作品欣賞部分時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無所適從。

2、由民間音樂欣賞過渡到西方音樂欣賞

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語言。雖然人們常說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但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審美習性,音樂作為一種民族特有文化。有時會像血液一樣融入到人的身體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與生俱來的。比如說每每播放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詳的民族樂曲,如果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我們能首先將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介紹給學生,會使學生感覺親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樂作品欣賞,尤其是在講解作品結構時。學生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逐步過渡到西方音樂,比如說《命運交響曲》、《藍色多瑙河》、《仲夏月之夢》等等,這樣會使學生對于音樂語言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從而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的鑒賞興趣。

3、由器樂獨奏曲逐步過渡到交響音樂

第5篇

(一)人格教育與“語文人格教育”

興起于本世紀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反對僵化、機械地知識傳授,提倡教育應把培養(yǎng)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作為教育的核心和最終目標。按照程紅兵老師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主動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用心理學、教育學的方法,對正在成長的每一位正常的個體實施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促進人格健康發(fā)展的社會活動?!本腿缛烁竦男纬煞窍忍煲粯?,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須依靠教育的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擁有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人來滿足社會需要,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理論來源于實踐。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程紅兵老師逐步認識到語文學科較之其他學科具有實施人格教育的非常優(yōu)勢,進而明確提出了“語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命題。程老師認為,所謂的“語文人格教育”指的是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語文知識、掌握語文技能僅僅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徑,有明確意識、有具體計劃和措施地對學生實施人格教育的活動才是語文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而且,這一活動是語文教師積極主動施行、學生踴躍自主參與,通過對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學生的健全人格。而且,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人文教育,是通過對經典文化典籍的學習明教化、懂人倫,以“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理想的道德教育??梢哉f為現當代的語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語文學科也在不斷地建設和豐富,形成了一整套先進、系統(tǒng)的理論和方法,積累了許多教學實踐的成功經驗。

(二)語文人格教育的終極目標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我國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紅兵老師的語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對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讀。程紅兵老師認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獲取心靈的自由,教育的最終價值就在于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健康的人。自然地,通過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養(yǎng)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為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這種對語文教育終極目標的認識是源于程紅兵老師對基礎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說是我國教育的一顆“毒瘤”,只追求升學率,只追求高分數,只追求所謂“有用”的東西,傳統(tǒng)的教書育人本末倒置,變成了“教書育分”!據此,程紅兵老師提出:“學語文不是只學雕蟲小技,而是學語文學做人,語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闭Z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數,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釋放語文學科的內涵和魅力,實現“語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為核心、以發(fā)展為主線、以人格為目標’的完人教育?!?/p>

二、程紅兵語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啟示

在“重術輕人”這種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程紅兵老師善于思考,敢于質疑,更勇于探索實踐,把學生的人格教育問題重新明確提出,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關注國家教育發(fā)展的人們的重視和研究,應該說至少在以下幾方面帶來了有益的啟示。

(一)以人為本,互為主體的師生觀

理解學生,正確認識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客體關系,這是程紅兵語文人格教育理念實施的先決條件。程紅兵老師認為語文教學必須把學生當“人”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從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即把學生當做完整的、有獨立個性的人,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力求培養(yǎng)其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為出發(fā)點,在語文人格教育過程中,師生主客體關系應該是互為主體的漸變關系。教師和每一個學生都是作為平等主體而存在,他們之間是一種主—主關系,而且兩個主體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是逐漸變化的。學生的主體作用隨著年齡增長在不斷地增強,具體表現在教師作用由支撐—扶持—引導的變化;相應的,根據學生的變化,教師不斷調節(jié)自身的主體作用,逐漸隱蔽、逐漸減少,最后實現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理想目標。因此,程紅兵老師理解的師生觀是一種平等的益友觀念,教師和學生互尊互敬,互愛互助,一起交流,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程紅兵老師尊重學生、尊重教師,把學生和教師都當作具有完全、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這種互為主體的師生觀不僅對語文學科教育意義重大,對其他學科的教學來說對也有深遠的影響。雖然在語文學科中實施人格教育得天獨厚,但其他學科教學中的人格教育資源也十分豐富。隨著全國范圍內教育改革的不斷開展,素質教育、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就整體的教育現狀來看,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養(yǎng)成健康人格為目的教學實踐仍不樂觀,特別是在理科學科的教育教學中??梢姡烁窠逃繕说淖罱K實現任重而道遠。

(二)“自主與探究”的語文教學模式

從程紅兵老師的個人成長經歷來看,閱讀廣泛、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研究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征,而這種思想性格也對他的語文教育教學實踐產生了重要影響,其直接結果就是“自主與探究”———語文教學模式的出現。簡單來說,自主與探究性語文教學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完全主控、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讓學生形成一種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研究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更加注重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語文教學模式的實施旨在指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自主總結的自主型學習方法,改變了學習的被動地位,通過自主探究去獲取知識。實際上,自主與探究———語文教學模式的提出是來源于研究性學習這一教育思路??梢哉f研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必備條件,而程老師的“自主與探究”不僅僅強調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拓,更加重視自主與探究的這一學習方式的實踐過程,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理解程度、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學生對知識成果的反思,等等??梢?,“自主與探究”的語文教學模式也是程紅兵老師實施語文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徑,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會,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語文教師自身人格的示范力量

第6篇

因此倡導和建立校園舞蹈的教學實踐體系,提供生動、活潑、切實可行的教材,對當前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素質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我國各地方學校,特別是大學校園,沒有一套適合非專業(yè)學生舞蹈教學的教材及教學思路和方法,這給校園舞蹈的普及和整體水平的提高帶來相當的困難,因此建立一套科學的教學理論,將校園舞蹈教育定位在面向校園、面向普通學生和文化階層,探索舞蹈的教育新理念,十分必要。

一、國外舞蹈教育與我國舞蹈教育的對比

21世紀的國際競爭無疑首先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人才的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正是基于這一戰(zhàn)略意義上的考慮,美國舞蹈、音樂、戲劇和視覺藝術這四門藝術教育的全國性組織,在聯(lián)邦政府的直接干預下,早在1994年就制定出版了《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該《標準》有一個副標題,意指每一個年輕的美國人在藝術中應該知道和能夠做什么。這種全新的“素質教育”思路是對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叛逆,它規(guī)定藝術等同于數理化等核心學科,這顯然是以全球宏觀的文化視角來關注人的教育和人的發(fā)展,也符合人類渴望心靈感知和審美體驗的本性?!稑藴省窂娬{藝術教育不是少數“天才”的專利,所有學生,不論其背景、天賦,即便殘疾,都有權享受藝術教育及其提供的豐富內容。

反觀我們的藝術教育,不能說毫無作為,但是我們也深知“缺乏基本的藝術常識和技能的教育絕不能稱為真正完整的教育”。而讓我們無奈的是至今還沒有一套科學而又便于操作的藝術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我們有不少舞蹈藝術??茖W校,選拔人材基本上仍源于教師的伯樂相馬,如體型“三長一小”適合跳舞,給他們的最佳出路便是升和入正規(guī)的藝術大學學習,以求將來技驚四座,拿個大獎什么的,徒喜師榮。這樣的學生除了所學專業(yè)學科的知識、技能,旁的學科的知識、技能則很貧乏。而絕大多數的學生卻被這樣偏科的教育體系剝奪了對藝術教育的渴望和權利。有些酷愛藝術的學生,甚至會被只注重高考升學率的老師要求暫時把提琴或舞鞋放下,去應試。撞過終點的幸運者,如果愿意,才可以補續(xù)藝術教育這一課。然而,大多數的落選者面臨生存為第一需要時,恐怕也沒心思再去接受藝術教育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素質教育真的還沒有起步。美國人的《標準》是著眼于保證下一代在與世界對話時仍能處于不敗之地。這一次,他們在智力思維和藝術教育實踐方面又走在了世界前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也應考慮制定一套符合國情的素質教育大綱,以切實提高從幼兒園到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教育理念的轉變至關重要

校園舞蹈教育應定位在面向校園、面向文化階層,不斷探索舞蹈教育的新理念十分必要。在多年的表演和教學中筆者認為以下一些教育理念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

1.要相信所有的學生是能夠教育好的。

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一個人的舞蹈才能是要有天賦的,舞蹈教育只是一部分人的專業(yè),而在普及舞蹈教育的今天,教師對學生有了正確的觀念,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位教師如果認為某學生好,那么在他的影響下,這個學生的成績會越來越好;反之,如果教師認為根本不行,那么這個學生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諾在美國3000多所學校進行實驗:有20%的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參加測試,用他的教學方法后,其中70%的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提高。這說明學生的潛力是比較大的。能否開發(fā)潛力,關鍵在于教師教的是否得法、是否善于調動學生的心理因素、是否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來進行教學。

2.要承認學生是學習舞蹈的主體。

通過對舞蹈參與主體在舞蹈方面是否有主觀能動性的微觀分析,發(fā)現學生能否學習好舞蹈,與他的主觀能動性有直接的關系。

學生學習的時候是有選擇性的。有興趣的,他就接受;反之就不接受。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活動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重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愿望進行培養(yǎng)和激發(fā)。興趣是學生探求新知識的內在動力,興趣也是一個人終生追求事業(yè)成功的內在動力。使用精彩、新穎而富有啟發(fā)性的導語,能體現教學的難點與重點,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谥v課伊始,教師巧設一個引人人勝的藝術導語,激發(fā)學生認知的興趣和情感,啟發(fā)引導學生思維,以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喚起學生對知識技能探求的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此時,才是數字的良機,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是實現整體藝術效應的關鍵一步。

3.要承認學生之間是有差別的。

教師對“差”的學生要寬容。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是要挖掘學生的潛能。每個學生的潛能是不一樣的,因此對學生的成長要因材施教,各展其長。要給孩子以成功的體驗,這樣孩子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接著會追求下一個成功。這種成功感對每一個人終身的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4.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

健全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舞蹈教育事業(yè)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舞蹈學習到了關鍵時刻,不是比技術,而是比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有時起決定作用,像冰上舞蹈家申雪、趙宏博,他們在相當多的情況下能達到技術和藝術的完美表現;但有時心理素質較差,就屢有小的失誤,最終與冠軍無緣。所以,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舞蹈的基礎教育中應當作為非常重要的任務來抓。很多學校在心理素質方面開了課,有心理咨詢輔導,這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5.要把德育,也就是把教育學生做人放在首要位置。

克服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學校要堅持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將“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的要求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一個人在知識上的缺陷,不至于影響他的一生,而在做人方面的缺陷則會影響他一輩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做人方面的要求也是不斷發(fā)展的,應增加新的內容,讓學生進入社會以后,能很快適應這個社會。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社會,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長大以后,要誠實守信,有職業(yè)道德,對他人有愛心,能與他人建立溝通與合作。

6.要重視讓學生掌握現代的信息技術,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信息技術發(fā)展非???,它將對學校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拔磥淼奈拿ぃ遣粫\用現代技術的人”,網上教學、網上舞蹈信息的交流、網上視頻及面對面的溝通,這些都會為舞蹈教育的普及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舞蹈藝術向我們走來

素質教育有點像體育的全能比賽,我們可能會在某個單項上保持優(yōu)勢,但總成績卻可能被遠遠甩在后頭。魯迅先生說,中國人做事太不認真了,干什么事好象一掛招牌就成功了。

人們應把真善美作為人生最重要的價值,并視為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因素。通常富庶的生活并不一定令人滿足,甚至會使人失落。人們逐漸認識到美好的生活并不決定于物質,而取決于人生的態(tài)度。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可以使人在有限的人生體驗中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好,持這種態(tài)度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素質全面且身心和諧的人。藝術教育是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藝術教育不滿足于“陽春白雪”乃至“孤芳自賞”,藝術教育與美育密不可分,在現代社會里它們已深深地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

第7篇

生本教育的提出基于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由于我國傳統(tǒng)課堂教學多以知識講授或者說灌輸為主,學生只是課堂教學的被動者,傳統(tǒng)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不高。與此同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對全球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以下幾種能力: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fā)展。由此,全世界掀起了教學改革的浪潮。一些教育研究者提出,教育應當面向學生,重視學生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力求實現五個方面的突破:其一,在學科為主的學習內容上有所突破;其二,在學習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其三,在目標層次和課程多樣方面有所突破;其四,突破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最后,在研究方向上有所突破,即促進研究成果向教學實踐的轉變。生本教育理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2生本教育理念的具體內涵

顧名思義,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它是由郭思樂教授最先提出的一種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生本教育是在全球教育改革的洪流中誕生的,也是適應我國教學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模式,其本質就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的內涵包括以下幾點內容:首先,“一切為了學生”。這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目標和宗旨。一切為了學生,就要求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制定、教學方式的安排等等,都要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最終目的都是要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其次,“尊重學生”。這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教學方式方法問題。學生也是有生命的獨立個體,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而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見解,甚至是疑問。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尊重,才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才能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最后,“全面依靠學生”。這是說教師要把課堂和學習的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們要改變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經濟法教學改革實踐

3.1注重經濟法教學的實踐性隨著高職高專學生就業(yè)壓力的加劇,法律專業(yè)學生對司法考試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司法考試的實用性較強,對學生各方面要求也較高。那么,對司法考試應該怎樣教學呢?其與法律教育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下面筆者針對這兩個問題重新設計了經濟法教學的內容和方式: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結,尤其是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將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課堂向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轉變。教師課堂上進行重點講解,討論專題案例。組織專題討論和講解重點時,要基本遵循“基本法理+比較法學習+法條研讀+司考仿真題練習+案例討論/模擬+綜合點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組合編排上,筆者在基礎理論、法條解析、案例研討、比較法學習等板塊比率上進行了調整,適當降低了對基礎理論的講授,而比較法學習、法條解析與案例研討等實踐環(huán)節(jié)則列為課程的主要內容。第三,在研究性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在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經濟法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將近年來經濟法學的最新理論研究和立法發(fā)展反映在教學中,對近年來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做出積極探討,使教學具有鮮明的時代感。最后,優(yōu)化課程考核評價機制,定期安排學生撰寫論文、案例分析、模擬演練作為平時的作業(yè),平時作業(yè)與期末考試分別占課程成績比重的30%和70%,考核題目偏向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類型,引導學生關注與經濟法相關的重大現實問題。

3.2注重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促進師生互動的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教學案例,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傳統(tǒng)案例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的,針對文本中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對各情況所蘊含的經濟法知識進行解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并不能真正融入到案例情境中去。而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會有明確的身份概念,也會針對自身所處的位置具有更加深切的認識,對案例中所包涵的經濟法知識會有更加清晰的辨別意識。同時,角色扮演的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角色扮演所產生的其他作用也很多,例如,師生之間或者生生之間的互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而且,學生無需走出課堂便可感受到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境,還能在角色的矛盾與抉擇中凸顯自我的個性??梢哉f,角色扮演是進行案例教學的最好手段和方法。

4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