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語文教改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2 17:44:06

序論:在您撰寫語文教改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語文教改論文

第1篇

長期以來,語文學科的發(fā)展一直為低下的教學效益所困擾。對此,我校語文教改課題組教師通過學生學習狀況調查以及對自身教學過程的反省,發(fā)現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益低下主要反映在兩方面:一是過多機械訓練和過多分析,引起單位內容教學時數浪費;二是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褪去色彩的內容引發(fā)不起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流于形式。此兩種,尤以后者為根本原因。

對此,課題組決定精減課時總量,“讓學生用比別人少的時間學完課本”。一方面,實驗教師以現時學生生理特征和智力水平為依據,減少單位教學內容的用時。如將漢語拼音教學由通常的8周濃縮至3周完成,以及適量增加識字量為閱讀提前作準備等舉措,均收到較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實驗教師將部分時代間隔遠、學生較難理解的課文,以泛讀、速讀等方式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經試驗調整,我校常規(guī)課程精減為原課時總量的50%?!坝帽葎e人少的時間學完課本”,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綜合能力提供了足夠空間。

“課本之外,學生更需要些什么”,這一直是我們課題組教師思索的焦點。通過對學生個案調查,我們發(fā)現,由于受家庭及周邊環(huán)境、影視等媒體影響,如今的小學生對社會實際問題的了解和關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現有教材的時間滯后和空間狹窄,與學生個體成長需求形成鮮明反差,除了“聽、說、讀、寫”之外,學生的情感體驗、知識面開闊、眼界拓寬、對事物認知的形成有效判斷等得不到應有的發(fā)展。引不起興趣的內容,最終成為學習的負擔。

為此,課題組教師大膽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開設學生自選課程,由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將自己喜愛和感興趣的作品推薦到課堂上,再加上教師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精選文章,由課題組匯編成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自選輔助讀本,使一大批學生喜聞樂見、充滿情趣的作品躍入學生的視野。

在對現有的教材補充完善之時,我們課題組教師還認識到,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有賴于興趣的引發(fā),還需要在學生自覺的交際活動中得到激發(fā)和形成。為此,課題組為學生設計了系列活動課程。從低年級的“自我推薦”、“講身邊小故事”,中年級的“自編故事”和“辯論賽”等,豐富多采的課型為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交際與思維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自由翱翔,各種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挖掘培養(yǎng)。

就以“辯論賽”為例:在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活動往往只能按照教師精心設計和期望的軌道,“小心翼翼”地進行,不能有所偏離。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受到抑制。然而,從辯論課中,我們則看到:無論是辯題的確定,論點的選定,還是正反雙方人員組成,學生不必履行課堂教學中的循規(guī)蹈矩,可根據辯題,自由選擇觀點,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組合。這些無不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進而為了使本方的觀點獲勝,在分頭各自準備收集材料的基礎上,小組成員開會討論、交流;刪選整理材料;設想各種情況,研究制定對策。這種在一般教學活動中較難實現的“積極參與、交往合作”的效果,在辯論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辯論課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比課堂教學更廣闊的展現自我的舞臺。在辯論會上,學生把平時“唱主角”的老師“冷落”在一旁。學生不必對自己的問答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老師的意愿而顧慮重重,學生也不必受選舉手后發(fā)言的紀律約束,對各自所持觀點,可根據自己已知的事實,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起或事先精心準備好的事例,暢所欲言,闡述觀點。同時,對對方所執(zhí)觀點,合力進行駁斥。在雙方的唇槍舌戰(zhàn)之中,學生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成就欲得到了滿足,師生間、學生間的主動交往也增加了。

隨著辯論課的進行,我們還驚喜地看到:孩子們內在的潛能、智能得到了挖掘、拓展和培養(yǎng),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冷靜的頭腦、敏銳的捕捉力、應變的智慧、出口成章的口才、互相協作的團隊精神逐步形成。更讓人高興的是:學生們學會了表達感情,學會了交流思想,學會了運用語言,學會了自己學生,學會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們想:這些綜合能力培養(yǎng)不正是素質教育實施的目的所在嗎?

第2篇

改革開放的20年,是不平凡的20年。從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學改革講,它同樣是不平凡的20年。20年來,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學改革譜寫出了一曲又一曲輝煌的樂章。

一、更新了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的變化是改革教學的先導。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加之后來“”十年的動亂,語文學科的性質被抹煞,致使廣大中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混亂,教學無所適從。

黨的制定的路線,不僅給全國的經濟吹進了春風,也給中學語文教學撥開了云霧。繼“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之后,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學也漸漸地舉起了“改革”的旗幟。不過,要改革,統(tǒng)一認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第一要著。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師是怎樣更新教學觀念的呢?

(一)破“滿堂灌”為“啟發(fā)式”

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是扼殺學生活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實質是不信任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正因為如此,教師教學只是一人唱獨角戲,把知識嚼得細細的,一口一口地喂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在聽教師講課時可以不動腦筋,只要能像“容器”一樣裝進知識就行。不管你消化不消化。是懂了還是沒有懂,教師是不多過問的。換句話說,教學任務的完成只是以教師講授文章數量的多少為標準,例如一冊《語文》課本內有30篇文章,教師全部“講”了,那就算這位教師一學期的教學任務完成了。這是一種只看數量不問質量的衡量標準,是極其片面的。如若不改變這種狀況,教學質量是難以提高的。

當然,我們只是認識到“啟發(fā)式”教學是沖破“滿堂灌”教學模式的最佳途徑,于是,1982年我們就在全省范圍內提出了“改革課堂教學必須堅持啟發(fā)式”的研究課題,通過報告會、示范課等形式提高教師的認識,轉變觀念,努力實踐,提高效率。

現在,湖北省中學語文啟發(fā)式教學研究仍在深入探討之中。

(二)破“講堂”為“學堂”

在啟發(fā)式教學研究的啟發(fā)下,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師對“教師中心論”有了進一步認識,一致認為,啟發(fā)式教學不僅僅是一個方法問題,它是對“教師中心論”的否定,同時,要正確運用啟發(fā)式教學,還必須進一步明確教學的實質,弄清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地位,掌握啟發(fā)式教學中的技巧性的問題。否則,啟發(fā)式教學就會流于形式?!皾M堂問”就是“滿堂灌”的一種變式,一種翻板。于是,1983年我們又在全省范圍內提出了“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的研究課題,真正解決教學的方向問題。

從那時起,這一研究課題不僅在我省范圍內,而且在全國范圍內也油然興起,其影響是深遠的。

(三)破“無序”為“有序”

在課堂教學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漸漸地把目光投向了作文教學的研究。其中,就是要解決作文教學中的“無序”問題。閱讀教學教師還有課本,作文教學呢,教師手中無遵循的憑據,一上作文課,教師就摸腦袋,處于盲目性和隨意性狀態(tài)。這如何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基于這種情況,我們開展了作文教學的調查及作文序列的研究,并編寫了《初中作文自能訓練序列叢書》。

不僅如此,為了切實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我們還開展了作文教學全程性的指導研究活動,積極開展學生的文學社團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省學生的作文競賽,等等。

現在,湖北省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面貌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

(四)破“教書匠”為“教育家”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有效地解決教師隊伍中的“斷層”現象,我們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把培養(yǎng)青年教師作為一項戰(zhàn)略任務來抓,使他們能迅速地成長起來,成為教學能手,直至教育專家。我們的措施是:舉辦各種類型的理論培訓班;舉辦各種類型的研究活動;舉辦青年教師的優(yōu)質課競賽及其論文評比活動;提供實驗科研課題,鼓勵他們參加課題研究等。

20年來,湖北省已涌現出了一批教壇新秀。有不少教師在全國已贏得了榮譽,被稱為教育專家了。

二、結出了豐碩果實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20年來,經過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已結出了豐碩果實。下面列舉幾例:

(一)單元教學研究初見成效

1988年至今,湖北省中學語文單元教學課題研究已有11個年頭了。課題名稱是:三段六步多課型能級遞進式單元教學?!叭巍?,是從學生學習的年段而言的;“六步”,是體現每一單元教學的步驟或環(huán)節(jié);“多課型”是針對不同的課文內容在每一單元內的地位所采用的不同教學方式;“能級遞進”,是指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具體地講,就是從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到鑒賞。這個“遞進”是循序漸進的,是滾動式發(fā)展的。我們之所以確定這樣一個研究課題,主要是因為它能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體現單元教學整體性原則,以及所要達到的培養(yǎng)目標,即能級遞進。這個課題的名稱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它是從實踐教學中漸漸明確的。從而也說明了一點,我們在單元教學研究中也走過了一段從蒙朧到逐漸認識的曲折過程。

現在,單元教學課題研究不僅深入人心,而且在全省范圍內已廣泛開展起來。起初只是在初中開展實驗,現在已有不少高中教師也在運用單元教學的原理實施教學。

實施單元教學后,教學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從教師方面講,普遍增強了三個意識:目標意識、整體性意識、流程意識。從學生方面講,普遍增強了三種能力:自學能力、綜合能力、遷移能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實施單元教學后,避免了過去教學中機械重復的現象,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增加教學的容量,而且能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正如有的教師說:“傳統(tǒng)的一課一教,貪多求全,胡子頭發(fā)一把抓,輕重不分,主次不明,樣樣要求學生掌握,學生囫圇吞棗,食而不化,死記硬背,惡性循環(huán),造成學生過重的負擔。單元教學要求圍繞單元目標,在一個單元內按規(guī)律、有序列地完成一兩個重點教學任務,突出單元內相對集中的主要目標,分清主次,重敲輕點,完成單元教學任務。這樣不僅強化了重點,增強了教學力度,同時,相應地減輕了學生的負擔?!?/p>

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這正是我們教改的目的。單元教學能達到這一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證明了單元教學的可行性及其推廣的價值。

今年下半年,根據全省單元教學的發(fā)展狀況,我們將準備邀請專家評估驗收,作階段性的小結,探討深化問題。

(二)課內外銜接研究粗具規(guī)模

在單元教學研究的基礎上,研究的領域又有所拓展,1993年,湖北省宜昌市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即“課內外銜接語文能力訓練”?,F在,這一課題研究已經歷了五個春秋了,遍及宜昌市的城鎮(zhèn)和農村,平原和山區(qū),深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1998年,劉國正先生兩次到宜昌,第一次是進行實地考察,第二次是進行深入探討。特別是第二次,他帶領了人教社及全國中語會的領導、學者、專家一行10人對課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影響是深遠的。

為什么該課題能迅速發(fā)展并受到專家們的高度重視呢?正如國正先生所說:“語文教學一與生活相聯系,必將面目一新。宜昌搞的課內外銜接實驗,本質就是語文教學同生活相聯系。語文教學要聯系生活,只靠課內是不行的,還必須把腳伸到課外去。”他還以《語文教學與生活》、《展開雙翼才能騰飛》為題充分肯定了實驗課題的方向。

正是因為方向對頭,所以實驗見效很快。對語文課,現在宜昌市的語文教師普遍樂教,學生普遍樂學。他們的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他們的校園環(huán)境增添了文學氛圍,學生的視野開闊,知識面寬,自學能力強,談吐明快,舉止大方。這就是該項實驗所帶來的效果。

不過,這項實驗雖經歷了五年,但畢竟只是剛剛起步,還有許多問題有待研究,不斷完善。今后要加強研究的力度,突出課題特點,在“銜接”二字上下苦功夫;加強科學管理,使實驗納入科學化的軌道。

(三)素質教育研究正在深入

實施素質教育是近幾年提出的一個新的研究課題,我省廣大中學語文教師不僅十分關注,而且也積極參與了研究活動,特別是鄂西邊遠的山區(qū)——鄂西自治州,那里的教師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申報了該項課題的研究。我們可以這樣說,該項課題研究在湖北省是全面性的。為什么在“應試教育”籠罩下的今天,教師對素質教育研究還有這么高的熱情呢?這與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提高不無關系。特別是語文學科,教師看到它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更增添了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我們的基本作法是:

第一,加強素質教育宣傳力度,努力使教師轉變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在全面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基礎上,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及其創(chuàng)新精神。

第二,突出語文學科的性質、特點,梳理知識內容,明確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有機滲透道德情操、民族意識、個性心理等教育內容,使學生早日成為“四有”新人。

第三,占領課堂主渠道,遵循教學原則,努力改革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正確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尊、自信的精神,積極學習,提高能力。

第四,倡導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密切聯系社會生活,不斷擴大知識視野,在實踐活動中提高綜合能力,為今后學生走入社會打下基礎。

第五,改革考試的內容和方法,發(fā)揮考試的正確導向作用,有利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利于改革課堂教學,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等等。

第六,提高教師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不僅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業(yè)務能力,還要求教師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為人師表。同時,教師還要懂得教育規(guī)律,用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方法,促進兒童少年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否則,就會迫使學生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所以,我們要下大力氣抓好教師隊伍素質提高。

現在,素質教育課題研究還只能說剛剛起步,阻力還很大,但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是有信心和決心堅持下去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初步看到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發(fā)展狀況,它是有領導、有計劃地把改革逐步引向深入的,而且有一條明晰的發(fā)展軌跡。其間,我們還大力地鼓勵個人的鉆研精神,積極開展教改活動,如武漢市六級教師洪鎮(zhèn)濤的“本體”課題研究,荊州市沙市區(qū)教研室特級教師鄧嗣明的“情感目標”課題研究等都在全國頗有影響,為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增添了光彩。

三、看到了美好前景

回顧20年來我們所走過的路,的確令人欣喜。它為我們證明了一條真理: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改革,才能興旺;只有改革,才能發(fā)展。

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20年時間只不過是一次短暫的停留,今后,教學改革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面向21世紀,不知有多少新的課題等待著我們去開掘,現有的課題還需要我們去深化,任重而道遠??!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為了湖北省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美好的明天,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加倍努力。為此,我們還必須注意:

第一,積極學習教育理論,努力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教改實驗已經證明,沒有教育理論指導,教改的成效不會大,甚至堅持不下去,依然走回頭路。即或有的實驗有些成效,但因缺乏理論而失去了指導的意義,因此,掌握理論依據是教改成敗的關鍵。當前,我們引進的國外先進理論不少,國內許多教育專家總結的經驗也不少,特別是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三老”的教育思想,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我們只有掌握了這些理論,才能站在理論的高度、時代的高度去審視問題,才能大膽地去開拓進取。

固然,時代在發(fā)展,科技在飛躍,許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開始運用,但這只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對大多數教師來講,“科盲”現象還比較普遍,我們搞改革實驗,仍然停留在落后的小手工勞動狀態(tài)行嗎?起碼,當前掌握電腦操作,采用多媒體教學已是迫在眉睫了。否則,你的教改實驗又有多大的價值呢?

第3篇

1.教師沒有從本質上意識到教育工作

在傳統(tǒng)教育的限制下,教師的教育事業(yè)還不夠開闊,仍是以單純的“教”“學”模式存在于課堂上。在小學課堂上,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沒有得到體現,仍是被動學習。

2.學生語文知識認知不夠深

一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將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的腦海中,卻忽略了學生是否從根本上理解這些內容。這些致使學生增強了學習語文的難度。

二、如何有效地實現小學語文教改

1.教師需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

在實行語文教改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思想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將教師當作良師益友。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為學生構建民主、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

2.設計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

小學生仍處于孩童階段,上課時難以靜下心來,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符合小學生心理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要提供具有童趣的、生動的教學模式,以此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且,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探索性問題,以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在課后尋找資料解決。如此,不僅提升了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培養(yǎng)了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3.實施分層教學

每一個小學生的生存環(huán)境不同,他們的智力、基礎、性格、愛好也不盡相同,故而教師若使用同一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是不合理的,其效率也不高。由此,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力水平為參考基礎,制訂適合該小學生的教學方案。當然,教學方案的不一致,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如此,才能使整個班級的學生語文水平都能獲得提高,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所有人的教育。

第4篇

1、城鄉(xiāng)差別的影響

農村中學教育與城市教育相比,相對來說比較落后,無論是師資力量的配備,還是教育投資都比較少,因此上級主管部門對農村中學的語文教改既沒有嚴格的要求,也沒有評價機制,更談不上在農村中學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因此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只要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2、農村中學生源的影響

農村中學近年來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形成新一輪的高峰期,在這表面繁榮的現象背后,不難看出新生學齡兒童的銳減,預示著三五年后,現有的教師不是缺編,也不是飽和,而是嚴重過剩。一般的鄉(xiāng)村又沒有資格和資源辦高一級的學校,相反城里的高一級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這樣既有遠見又有實力的優(yōu)秀教師紛紛涌進城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和轉崗的教師留守在農村中學,語文教師也不例外,這樣農村中學語文教改就無從說起。

3、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

在當今競爭的時代,各級教育行政管理者深感自己的生存危機,一味地追求政績。他們逐層逐級下達政績責任指標。農村中學管理者為了完成目標,為了自己短期內的政績,不得不忽視人性管理,這就很自然地把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又轉到應試教育上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重視傳授雙基。忽視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積極情趣和意志理念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不尊重、不公平、不公正、不民主的現象屢見不鮮。語文教師只管完成教的任務,而不善研究學生學的方法。惟一能檢測學校尺度的是中考和高考。中考和高考成績決定著師生的命運,決定著學校管理者的命運。這樣導致了學校急功近利,千方百計迫使學生考高分、完成上級的指標數。

4、師生創(chuàng)意衰退的影響

由于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只注重結果,不問過程,語文教師也就不談素質教育和新課改了。他們總結出“千說萬說,數據落腳”。備課程式化,工作“工匠”化,學生的學習被動化,作業(yè)任務化,學生的生活機械化,教師不思趣味性、靈活性,更談不上創(chuàng)意性。他們教出的學生共性多,個性少,模仿多,創(chuàng)意少,套話多,真話少,模式多,動手少,抄襲多,動腦少。有些老練的農村語文教師公開地指出“改一步成先進,改兩步成先烈”。這也道出了農村中學語文教改的癥結所在。

二、改變農村中學語文教改現狀的對策

1、改變評價機制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領導者要站在歷史的高度,摒棄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分率和名牌學校的上線率。尤其是對農村中學語文的課堂評價標準應重新制定。

2、給學生一個啟發(fā)的課堂

所謂啟發(fā)課堂,就是創(chuàng)造性教學,它是將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思想運用于教學活動中,把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相結合的一種嘗試,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教師變化教學方式,其目的是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表現,增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

3、教育政策的傾斜與平衡

第5篇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現實意義具體路徑

從啟蒙階段開始,語文便與每個人的教育經歷形影不離。時代愈發(fā)進步,各類學科的教學工作也應積極順應社會的需求。在此形勢下,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置身于改革的十字路口,在探索中追尋前行的方向,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中學語文教學作為基礎教育格局中的必備一環(huán),同樣面臨著改革的契機。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陷入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藩籬,無法形成開放且有活力的教學環(huán)境。語文作為一門兼具理論深度和實踐廣度的綜合類學科,未能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傳達出它的內涵與意義。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推動教學工作的和諧、健康發(fā)展,中學語文教育的改革工程亟待展開。

一、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

何謂改革?改革便是沖破舊有思維的限制,與時俱進地開創(chuàng)出一番新氣象。積極、正確的改革舉措,將更好地彰顯出自身價值,并推進整個時代的進步。中學語文教學改革正是適應形勢的現實之舉,其現實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發(fā)揮語文的工具性能

毋庸置疑,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學科。通過長期、持續(xù)的語文學習,學生將具備基本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并有可能提升審美情趣和人文素質,從而達到身心的均衡發(fā)展。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卻部分“遮蔽”了語文學科的價值,阻礙了中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耙越處煘橹黧w,以教材為模板,以講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教師、學生、教材之間難以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如此一來,中學語文教學便面臨著現實的困境。因此,唯有實施中學語文教學改革,方能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彰顯語文學科的應有之義。

1.2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契合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不是一項建造“象牙塔”的工程,而是為社會服務的人才“補給站”。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將密切貼近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在教學模式中融入更具現實性、實用性的因素。在改革思潮的沖擊下,中學語文教學將開掘出學生的語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素質、人文涵養(yǎng)等綜合素養(yǎng)。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路徑

知悉了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之后,應明確接下來的改革道路應如何邁步。中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路徑應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并且需要教學者在實踐中靈活運用,以期達到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2.1注重情感引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教師應充分重視情感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力,在教學實踐中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況,并對之進行科學的情感引導。中學語文中包含了大量的語法基礎知識以及古代文學知識,既考驗了記憶、理解能力,也提升了對學生的語感要求。部分學生因基礎較差、理解能力不強等客觀原因,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繼而產生了懈怠心理。這時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重新建立起樂觀、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另外,教師還應在課堂和評價成績時,多表達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從而讓學生擁有繼續(xù)學習語文的信心。

2.2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喚醒學生的自覺學習熱情

無論在哪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應該站在最顯著的主體地位,中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教師應適當地退居引導地位,在教學實踐中開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應該是通融、和諧的,集體共享關于語文知識的信息以及觀點。為了進一步活躍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說,就“古代詩歌與現代詩歌的比較”這一話題,組織班級展開小組討論。小組成員間先進行交流,繼而形成小組觀點,隨后小組之間再展開對話與討論。這樣一來,每一位學生都能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并可以無拘束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對于一些有新意、蘊含著創(chuàng)新價值的觀點,教師應予以鼓勵。在合作與競爭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成為教學過程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

2.3倡導生活化、情景化教學,打破語文教學的狹隘空間

中學語文包含較多的理論知識以及內容艱澀的文言文,僅憑單一的書面學習,難以促成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教師應重視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學理念,立體形象地呈現語文知識,讓學生在豐富的感性認知中達成知識的內化、掌握。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用圖片、聲音等載體來表現詩詞的意境。又或者,在學習“被”字句與“把”字句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具體場景,讓兩個小組進行模擬表演。其中,一個小組只能用“被”字句,另一個小組只能用“把”字句,諸如此類的情景化教學方式,將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狹隘空間,真正建立起一份和諧、廣闊的教學視域。

參考文獻:

[1]陳金明.緊緊把握住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J].中學語文教學.2007,(07).

第6篇

關鍵詞: 大學語文教學 教學改革 創(chuàng)新

大學語文是高等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它對于提高大學生理解和運用漢語的能力,對于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增長大學生的見識,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傳承中華文明等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大學語文的公共課性質,在教學中遇到了不少困境,亟待在實踐中進行改革。

一、大學語文教學困境

大學語文課開設的面比較廣,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多,將共性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與中學教材有重復,教與學兩方面受局限。雖然現行高?!洞髮W語文》教材中有多個版本,但在編排體例上基本都沿用高中語文的,甚至所選的有的篇目在高中期間就上過了,是中學語文課程的重復。中學教學及學習的慣性自然或不自然地就會帶入到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難以跳出中學教學方式的窠臼,學生難以產生太大興趣。

2.缺乏硬指標,學生沒有學習壓力。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普通的公共課,與其他公共課比較,既缺乏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權威性,又沒有外語四六級考試那樣的“尚方寶劍”,學校對大學畢業(yè)生的語文水平也沒有硬性規(guī)定,因此不少學生因為專業(yè)課學習壓力大,就放松了對大學語文的學習。放棄了大學語文的學習,也就是放棄了很重要的掌握語文工具的一個機會,無形中削弱了掌握和運用其他知識的能力。

3.課程地位低,教師沒有動力。大學語文是一門公共課,每一所高校都開設,按理說是比較重要的,但事實上,相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來說,其地位明顯偏低。部分中文教師僅僅將大學語文視為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選擇,不少優(yōu)秀教師不愿承擔大學語文教學任務,個別教師甚至認為擔任大學語文教學是專業(yè)水平低受歧視的表現。大學語文在教師心目中如此重要,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4.課時數量少,效果難以保證。同樣作為基礎公共課,大學語文同思想政治理論課、外語課的課時安排很不一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權威性使得任何一個大學不能任意刪減課時,外語課因為有四六級考試,很多學校都十分重視,課時開設較多。一般來說,政治理論課開設一學年,大學英語開設二學年,而大學語文開設一學期、30多個學時,有的專業(yè)根本就沒開大學語文課,過少的教學時數,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二、造成大學語文教學困境的原因

造成大學語文教學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歸結為三方面:

1.受高?!爸貙I(yè)技能、輕文化素養(yǎng)”的人才觀的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經濟建設領域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多,特別是國家建設需要大批的工業(yè)化、信息化、農業(yè)現代化等方面的人才。面對這種社會現狀和實際所需,削減綜合性大學,發(fā)展理工科的專門院校成為一種趨勢。近年來,大多數從師范??菩律究频母咝6歼x擇了理工方向;老牌本科院校多選擇維持或縮減人文學科,多發(fā)展理工、經濟、管理專業(yè),造成了高等教育重理工、經管,輕人文的結構特征。另外,在學生就業(yè)方面,用人單位多以專業(yè)水平高低決定聘用與否,影響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課程選擇。

2.社會人文精神的失落。市場經濟的建立,為整個社會人文精神的構建帶來了競爭、平等、民主的新鮮血液,但同時也強化了人們對自身物質利益的追求。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和道德觀念的涌入,整個社會出現了急功近利的傾向,人們的價值觀念更趨功利化,人文精神因此逐漸走向失落。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屬于人文精神領域的大學語文課程遭到社會的冷落就不足為奇了。

3.西方強勢文化的擠壓。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國文化在我國相互交流碰撞,這對于具有深厚底蘊的漢民族文化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民族文化如何在這種多元文化的碰撞中生存、發(fā)展,不僅是我國面臨的一大問題,而且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雖然“孔子學院”已在許多歐美國家設立,但其文化傳播內容的局限性,以及外來文化在我國的大行其道,依然反映出漢民族文化受到的沖擊。

要改變大學語文教育越來越弱勢的局面,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總的來說,要從理念和技術方法兩方面著力,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大學語文教改理念創(chuàng)新

大學語文作為非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把握這些特性,創(chuàng)新教改理念是大學語文教改的基礎。

1.強化工具性特征,明確課程定位。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fā)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敝袊Z文作為母語,是我國大學中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交流溝通的工具、學習接受其他學科知識的橋梁,可以說,它是我們學習一切科學知識的工具,沒有中國語文,中華文明就無法傳承。作為具有明顯工具性特征的基礎課程,大學語文應明確課程定位,強化工具性特征的重要性,將教學目標定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判斷和表達能力上,提高學生運用這一工具學習其他知識的能力。

2.強化審美性特征,提高人文素質。中國語文的人文性明確了大學語文教學不僅是字詞句、行音意、判斷、推理等工具性知識傳授,還是一個人文教育和審美教育的過程。它需要在知識灌輸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強化審美性特征,將情感、美感、韻感教學融入其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從片面的工具目的教學轉向素質教育教學,提高教學實效和學生能力。大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優(yōu)美的詩歌、散文篇章能夠陶冶性情,給人提供美感和愉悅的享受。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潛心體驗和感受其中的自然美、藝術美、人情美和人格美,在作品的動人風采中完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影響和熏陶。這有助于大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有助于弘揚民族文化。

3.強化專業(yè)輔,進行兼容式教學。目前,高等教育有著明顯的專業(yè)化傾向,各專業(yè)有著各自的教學內容和特點?!洞髮W語文》作為一門在非中文專業(yè)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在教學中需結合不同專業(yè)的不同特點授課,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情感心理實際調整教學內容,選用不同教學方法,以期與各專業(yè)學科知識相結合,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當然,教學時應盡量使各專業(yè)知識合理地融于其中,避免牽強附會。寓大學語文教育于各門專業(yè)知識教育之中,是避免人文知識與理工技術知識“兩張皮”現象,保持大學語文教育魅力的根本所在。

四、大學語文教改的技術方法創(chuàng)新

1.增加授課時數。大學語文是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干課程之一,一個學期、每周兩節(jié)的課時很難滿足師生教與學兩方面的需要,要改變這種狀況,(1)可增加課時量,將大學語文課開設一至兩個學年,特別是理工科的學生更有增加的必要;(2)開設一定專題的公選課,既相應增加大學語文的課時量,又滿足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不同審美情趣的學生的需要。

2.改進授課方式。傳統(tǒng)的大學語文授課方式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單篇作品分析與欣賞為主,師生互動少、內容銜接差、學生主動性弱等不足很明顯。要改變不足,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很有必要。(1)采用專題講座的方式授課??刹捎谩耙焕蠋熞粚n}”,也可采用“一老師多專題”的方式授課。每個專題以時間或內容作為一定的緯度排列,讓學生心中有一個清晰的框架結構;老師圍繞某一專題深入剖析,指導學生吃透作品;專題與專題之間銜接自然,使整個大學語文課程系統(tǒng)、完整。(2)引導學生參與。在專題講座式的課堂講授之外,還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是開列必讀書目――文本細讀――質疑討論的教學思路,要求學生通過文本細讀的方法,以自己的心靈觸角探索文本中的另一個心靈世界。二是設計鑒賞理論教學――鑒賞示范――學生自己欣賞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模仿創(chuàng)造中找到成就感。(3)堅持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課內嘗試多種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學生寫作、演講能力,課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促進學生與社會的融合,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3.優(yōu)化教學手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越來越不適應大學語文教學的需要。為了搞好大學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大膽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備系統(tǒng)性、網絡式、立體化、大信息的教材要求教師運用開放性、多元化的思維觀,“淺化”與“深化”相結合的思想,駕馭教材,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教學精講與泛讀相結合,搞好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樹立課外自學相結合的學習觀。

4.改進考核方式。大學語文教育的目的是整體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而不是死記硬背的能力,所以在考核上應以綜合考查方式對學生進行成績評定。一是把整個動態(tài)學習過程納入考核目標,增大平時成績比例,平時成績評定范圍可包括學習態(tài)度、搜集的研究材料、論文的質量、發(fā)言的見解水平、知識掌握的靈活性,等等。二是期末考試形式要多樣化,既可以是閉卷考試,又可以是開卷考核,還可以是論文式。三是將學生參與各種人文競賽的獲獎情況納入成績評定,主要是反映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對問題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寫作競賽、演講競賽、文學創(chuàng)作競賽等。通過考核改革,綜合評定學生的表現,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活力的、具有廣闊前景的事業(yè),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zhàn)。在教改過程中,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大膽實踐、勇于開拓,只有不斷地探索、改革,大學語文課程才能釋放魅力。

第7篇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人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就是雖然從整體上來看語文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不能盡如人意,但每個學校、班級總有少數語文尖子生,問他們經驗,大多回答得益于課外閱讀。呂叔湘先生在《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的問題》一文中也談到了這種情況:"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得益于課外看書"。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會發(fā)現,無論是中學生中的語文學習尖子,還是一些知名的學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時代有過大量自由閱讀的經歷,大量課外閱讀是他們通向成功之門的必由之路。例如劉紹棠、叢維熙、葉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通過大量閱讀走上寫作道路等。大量閱讀還使曾一度被認為是低能兒的學生奇跡般地改變了命運,進入了優(yōu)等生的行列,作家權延赤、特級教師錢夢龍等都談到了自己少年時代的這種經歷。顯然,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學生閱讀水平、語文能力乃至認知思維水平的提高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為什么課外閱讀會有這種作用呢?這是因為它是一種真實的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閱讀者是為了了解內容而去閱讀的,通過閱讀,他獲得了新的信息,而閱讀者語言能力在這種大量的持續(xù)的閱讀實踐中自然得到了提高。換句話說,就是閱讀者和閱讀材料之間存?quot;信息落差",閱讀者為了獲取未知信息,啟動自己的語言習得機制,與閱讀材料進行了信息交流,從而自然習得了母語書面語能力。正如兒童習得自己的母語口語,并沒有什么人給他系統(tǒng)的講解詞語涵義、句子結構,他通過和周圍環(huán)境的語言交際,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自然習得了母語的口語能力。此外,課外閱讀對學生往往有極大的吸引力。我們發(fā)現,雖然學生對語文課和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但對課外閱讀卻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國外閱讀學研究中有一?quot;杰克現象"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一個叫做杰克的學生在學校被老師們認為缺乏閱讀興趣,他常常到原課文太沒有味道,不精彩,然而在家里父母卻埋怨他過分迷戀閱讀,以致于一份雜志、一張舊報紙,甚至一頁廣告他都百看不厭??磥磉@種現象的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是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放在課本以外,學生津津樂道,愛不釋手,一旦入選課文,一到課堂上就精彩非昔了。一位叫做卡羅爾的閱讀學家形象地把它概括為"課內海明威沒有課外的海明威精彩"。其實,并不在于是課內還是課外,只要我們進行的?quot;真實的閱讀","課內海明威"是可以和"課外海明威"一樣"精彩"的。

與課內精讀和語言學習相比,真實的閱讀(包括課內和課外)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它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閱讀,是一種大量、真實的閱讀實踐活動。真實的閱讀既不需要像語言學習那樣在閱讀后對閱讀材料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分析講解,也不需要像一般閱讀能力訓練那樣在讀后完成各種閱讀檢測題。真實的閱讀首先是真實的,閱讀者為需要而閱讀,為獲取信息而閱讀,為實用而閱讀,為興趣而閱讀,它關注的是文章的內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閱讀者通過閱讀獲得了未知信息。因此,真實的閱讀要求把說明文當說明文來讀,把議論文當議論文來讀,把文學作品當文學作品來讀。讀說明文能獲得新知,讀議論文能了解新的觀點,讀文學作品能受到感染熏陶,只要讀懂了文章的內容,閱讀的過程便是語言能力習得的過程。其次真實的閱讀時實踐的,語言習得論認為,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學生在閱讀活動中自然習得的,而不是僅僅通過老師對閱讀材料的分析講解和對閱讀方法的介紹提高的。而且這種閱讀實踐是真實的、負載信息量的,不同于閱讀訓練中針對閱讀技能的閱讀實踐。第三,真實的閱讀是大量的,只有大量、持續(xù)的真實的閱讀,才能使學習者語文能力不斷得到提高。由于真實的閱讀減少了課文分析和閱讀訓練,也使大量閱讀成為可能。事實證明,許多老一輩的專家學者,無論是文學工作者還是自然科學工作者,他們杰出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就主要是通過這種真實的閱讀獲得的。

從教學理論上看,真實的閱讀很容易在現存的語言學習理論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個體母語水平發(fā)展系統(tǒng)中,它與兒童母語習得一起反映了從口語習得到書面語習得的母語水平發(fā)展到全過程;在語文教學系統(tǒng)中真實的閱讀與語言學習和語言訓練共同構成了科學的語文教學體系;在語言教學系統(tǒng)中,真實的閱讀和真實的交際分別在語文教學和外語教學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目前,通過大量自由閱讀來提高學生書面語能力的觀點已經得到了國內外語言教學專家和廣大于語言教師的普遍認同。美國著名語言教學理論家克拉申在談到如何提高美國人母語識字讀寫能力時,特別推薦一種閱讀方法--隨意自愿閱讀(freevoluntaryreading簡稱FVR)。"FVR是自愿進行的一種閱讀。讀自己愛讀的書,不用寫讀書報告,要求在每章閱讀后回答問題,也不要求查閱生詞,碰到不愛讀的書就放下,去另找一本",他認為,如果能堅持這樣做,"閱讀和寫作水平就會得到提高"(《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一期)。顯然,FVR就是一種真實的閱讀,不過,真實的閱讀包括的內容比FVR更廣一些。

從教學實踐上看,幾乎所有成功的語文教學者和語文學習者都注重發(fā)揮了真實的閱讀在提高語文能力方面的主導作用。一些大型的語文教改實驗方案也是如此。上海市有一個"擴大閱讀,課時分段式"教改實驗方案,這個方案從高中的5課時,初中的6課時中分別劃出2課時來讓學生自由閱讀各種書籍,學生們對這種自由閱讀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通過大量閱讀,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大幅度的提高。(詳見《語文學習》1989年第七期)目前,湖北宜昌市正在實施的初中語文"課內外銜接"語文能力訓練教改實驗,也將大量課外閱讀放到了語文教學中的突出地位,將它作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手段。無獨有偶,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有兩個成功的語文教改方案也是以大量課外閱讀為主要特征的,一個是由國家教委發(fā)文推廣?quot;注音識字,提前讀寫"教改實驗;一個是山東煙臺市小學語文"大量讀寫,雙軌運行"教改實驗。前者突破了小學低年級不能進行閱讀和作文的模式,在兒童入學不久,尚不認識漢字和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利用漢語拼音使識字和閱讀、寫作同時起步,交叉進行,寓識漢字于閱讀之中,發(fā)揮了閱讀對識字、說話和寫作的促進作用。后者把小學階段的閱讀和寫作總量分別提高了5倍和4倍,把語文教學時間一分為二,一部分用于課堂教學,一部分用于課外自由閱讀。在三~五年級每周開設三節(jié)課外自由閱讀課,建立了課內閱讀教學和課外大量閱讀相結合的閱讀教學"雙軌運行"新機制。這兩個實驗都取得了大面積大幅度提高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顯著效果。不僅如此,實驗對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發(fā)展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等也起了積極的作用。(詳見《人民教育》1992年第10期和《小學語文教師》1995年第10期)

那么如何將真實的閱讀和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結合起來呢?首先,我們必須堅持"大大語文"的語文教改方向,堅持語文教學和社會生活結合,堅持在語文教學中弘揚人文傳播民族文化。因為從語言習得論的觀點看,語言能力只有在聯系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時傳遞同時加工的真實的語言活動中形成,不負載信息量的語言活動不是真實的語言活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使真實的閱讀占據主導地位,使閱讀活動緊扣時代脈搏,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突出語言的民族文化特色,這些也是語文作為負載文化的交際工具的性質決定的。

其次,我們要堅持在大量真實的閱讀實踐中提高語文能力,這一點和目前具有廣泛影響的語感教學論是基本一致的。按照語言習得論的觀點,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是習得的,而不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更應大幅度增加閱讀實踐在教學中的比重,減少對課文的講析,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同時,我們還要注意這種閱讀實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現代文閱讀能力訓練,而是主要關注內容的真實的閱讀,所以我們還要減少作業(yè)量,使學生從書山題海中解放出來,有充分的時間進行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真實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