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語法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17:12:35

序論:在您撰寫語法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語法教學論文

第1篇

案例一:在教語法各種時態(tài)時,不免要將各種時態(tài)放在一起比較。老師常常要花大量時間去解釋:1.動作發(fā)生在過去要用一般過去時,動詞要用動詞的過去式2.發(fā)生在將來要用一般將來時,動詞用原型。3.動作正在發(fā)生要用正在進行時,要用動詞的現在分詞。4.習慣性的動作要用一般現在時,動詞用原型,主語為三人稱單數時動詞用三人稱單數形式。結果解釋了半天概念:什么是一般現在時,什么是一般過去時,什么是動詞過去式,學生完全迷迷糊糊似懂非懂。而更有學生站起來問道:“老師為什么現在時動詞用原型,一般過去時用動詞過去式,正在進行時用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俊笨梢娫谡Z法教學中光清晰地向學生解釋概念是沒多大用的,因為初學英語的中國學生腦子里還沒有時態(tài)這個sense,聽起來像霧里看花,更別指望他們能立即運用到口語中去了。

解決:聽到學生這么一問我不好意思地向他說:“英語里本來就是這么規(guī)定的,沒有什么為什么你只要記住就好了?!保ㄆ鋵嵾@句話是我小時侯學英語時老師常對我們說的,或者老師被問煩了還會說學英語:少問為什么,多記是什么)不好意思用老師的權威去壓制這么有鉆研精神的學生,又要回答學生的問題。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回答的辦法:在肯定學生問了個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后,我給他打了個比方,我問:

大家想老師今天去游泳穿什么衣服?(游泳衣)

睡覺穿什么衣服呢?(睡衣)

參加晚宴又穿什么呢?(晚禮服)

“不同場合和時間老師得穿不同的衣服,對吧?對!同樣在英語中動詞在不同的時態(tài)中當然也得穿上不同的衣服了?!?/p>

然后我給學生列舉了一組例子:

1.我昨天打籃球了。Iplayedbasketballyesterday.(play穿游泳衣)

2.我現在正在打籃球Iamplayingbasketball.(play穿睡衣)

3.我明天要去打籃球Iwillplaybasketballtomorrow.(play未穿衣)

4.他經常打籃球Heusuallyplaysbasketball.(play穿晚禮服)

學生腦子里馬上浮現出一幅動詞穿衣服的畫面,他的問題也得到了滿意的答復。知道了為什么不同時態(tài)要用不同形式的動詞,同時再通過簡單的數軸圖形學生知道各時態(tài)分別所表示的動作發(fā)生在什么時候,趁機還給他們解釋了什么是動詞的現在分詞、過去式等等。

V動詞原型(動詞未穿衣)

Vs/Ves動詞的三人稱單數形式(動詞穿職業(yè)裝)

Ved動詞的過去式或過去分詞(動詞穿泳衣)

Ving動詞的現在分詞(動詞穿睡衣)

二、學生喜歡看各種圖形,利用圖形講理會在學生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比如在講英語里的量詞時,最通常的做法是把杯、瓶、罐、聽等詞直接教給學生,在A班上課我是用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好象覺得這些不就是我們常用的嗎?聽聽也就過去了。可是第二次做復習課時,我發(fā)現學生根本記不住,掌握不了。于是在B班我改變教學方式,我將這些相同的內容加上可愛的圖示,講的時候發(fā)現學生都特別認真,還認真地把我隨手畫的圖畫都搬到了筆記上,結果在第二次復習時,這個班的學生個個都舉手回答。還有個喜歡漫畫的學生一臉期待地對我說:“老師,我會,我還會畫出來呢?!?/p>

一杯水aglassofwater

一杯咖啡acupofcoffer

一瓶酒abottleofwine

一盒牛奶acartonofmilk

一聽可樂acanofcoke

一罐魚罐頭atinoffish

一罐蜂蜜ajarofhoney

除了以上這些圖畫,還有很多,只要大家動腦筋,想出些可愛形象,也方便學生記憶的圖形,無疑能給教學帶來很好的效果。

三、學生喜歡聽各種故事、笑話和典故

老師如果能講出一些好聽的故事和典故,學生會佩服老師,覺得老師一點也不悶,知識淵博。其實不止是學生,任何人都喜歡聽一些輕松的、幽默的,不喜歡板起臉嚴肅的說教。

1.比如在將honey這個詞的時候,我穿插一段和的故事,說兩人喝過洋墨水,所以結婚后以honey作為彼此的呢稱,講完后教學生讀幾次,讀的時候讓他們感覺honey的詞境是否甜蜜而溫馨,學生都覺得是。為了活躍氣氛,再讓班上的“一對”來當場給全班做示范(因本人教的是成年人,未成年人就不要這樣了),結果全場氣氛好得不得了,同時學生也在輕松愉快中記住了這個單詞。后來還真聽說有學生從此不叫另一半叫老公,而改叫honey了,我也小有成就感,想想當老師能改變別人的生活呢。

2.同樣,在講husband這個單詞時,我告訴他們hussy(輕佻的)+band(繃帶)=husband,能綁住輕佻女子的人,就是丈夫了,幽默一下學生立刻記住這個單詞了。

3.在講各種銀行時:

中國建設銀行CBC存不存?

中國銀行BC不存!

國家開發(fā)銀行CDB存點吧!

中國農業(yè)銀行ABC啊!不存!

匯豐銀行HSBC還是不存!

中國工商銀行ICBC愛存不存!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比如順口溜:來是come去是go等等。

四、公式化的語法結構更能讓學生接受,這與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接受的教育有關

在教授比較級和最高級時,我發(fā)現學生不是忘了比詞than就是忘了加er或是est,怎么提醒都沒用,做作業(yè)錯一大堆。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以前不是學過數學嗎,有個求根公式,任何方程只要帶值進這個公式就能得出正確的解。我何不借用一下,也給學生造一個寫句子的公式,讓他們套公式,大家就可以省很多工夫了。于是我將比較級和最高級寫句子的公式總結如下:

比較級:A+V+形容詞或副詞比較級+than+B

最高級:A+V+the+形容詞或副詞比較級+比較的范圍

這樣再讓他們練習造句,他們就會自己套公式,一般不會出錯。除此之外,我還可以讓他們按照這個標準相互檢查,檢查partner寫的句子,這樣可以他們加強鞏固知識點,學生還能過一次當老師的癮。如法炮制,還能總結出各個時態(tài)的寫句子的公式,以供學生記憶和使用。

一般現在時:主+V+…或he/she/it+Vs/Ves…

一般過去時:主+Ved+…

一般將來時:主+will+V+…或主+be(is/am/are)goingto+V+…

現在進行時:主+be(is/am/are)+Ving+…

現在完成時:主+have/has+Ved+…

過去完成時:主+had+Ved+…

五、學生喜歡在課堂上聽到自己的名字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自我關注”,就是任何人都會首先關注到自己,其次才是別人。不信你拿出一張集體照,每個人第一反映都是找自己的位置。何不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規(guī)律來加強教學效果呢?因此在上課的時候常常用自己班上的學生來舉例子,會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講到最高級我會舉例:Tinaisthemostbeautifulgirlintheclass.(Tina是漂亮女孩)Stevenisthetallestboyintheclass.(Steven身高最高)BarbraistheyoungeststudentinclassA.(Barbra最?。㏕inplaysbasketballthebestinourclass.(Tin打籃球很棒)每個聽到自己名字的學生這節(jié)課都會很認真地聽講,很用心地抄筆記。特別調皮,不愛聽講,性格內向,或成績不佳的學生,對他們多用此法。他們會有一種被關注被重視的感覺。會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蛘咴诮淌诒硎救宋镄愿竦膯卧~時,不妨列出單詞讓學生自己對號入座。比如Steven大方慷慨generous;Tina溫柔t(yī)ender;Barbra聰明smart;Tin幽默humorous等等。學生能將這些詞記憶的很牢固。第二天復習時讓某同學站起來,班上其他同學回憶說出代表此同學性格的形容詞,這樣不但復習了還可以讓班級氣氛變融洽。

六、讓學生通過自己比較得出結論,會印象深刻

記得自己在學英語時little,few,alittle,afew,some,many,much,alotof這些詞總是分不清哪個修飾可數名詞,哪個修飾不可數名詞,哪個表示的數量多哪個少,因為它們都表示一點,一些。而老師也一遍遍給我們重復:little修飾不可數名詞,few修飾可數名詞……回家很用心的背下來了,就是一考試就寫錯,一張口就用錯,氣得老師吐血。后來自己摸索總結了一個好方法:讓學生自己比較得結論。

我在講課前先在黑板上寫下二組例句:

Ihavelittlemoney.(1)IhavefewfriendswhenIfirstcametoGuangzhouin2004.(1)

Ihavealittlemoney.(11)Ihaveafewfriendsin2005.(3)

Ihavesomemoney.(111)Ihavesomefriendsin2006.(6)

Ihavemuchmoney.(1111)Ihavemanyfriendsnow(20)

Ihavealot/lotsofmoney.(1111)Ihavealotof/lotsoffriendsnow(20)

解釋左邊例句的時候我先拿出1元錢說:“Ihavelittlemoney”??蓱z,誰能借我10元?(這時候很多人掏錢包),有了11元我就對學生說:“Ihavealittlemoney.”。然后我再裝做掏口袋找出100元,有了111元后我說:“Ihavesomemoney.”。在最后我說:“等發(fā)了工資我就有1111元,那時候我就可以說Ihavemuchmoney.或者Ihavealot/lotsofmoney?!敝v完這些我讓學生自己比較這些詞表示的數量,學生馬上比較后總結出little<alittle<some<much.我再問看看money是可數還是不可數名詞呢?學生馬上回答:不可數名詞。在我的提示下學生立即意識到這些詞都是修飾不可數名詞的。同樣學生能通過第二組例句自己比較得出few<afew<some<many,它們修飾可數名詞。于是整個復雜的內容被簡化為二個式子:

little<alittle<some<much/alotof/lotsof(不可數名詞)

few<afew<some<many/alotof/lotsof(可數名詞)

七、讓學生自己總結語法規(guī)律,學生會很有成就感并且記憶的很牢固

在講不可數名詞時我事先不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樣的詞是不可數名詞。我先考學生單詞,比如水,牛奶,可樂,酒,油用英語怎么說。這個簡單,學生會七嘴巴舌的說,我同時在黑板上寫下這些單詞,并表揚能拼寫正確的同學,這會給他們信心,覺得這節(jié)課不難。列出所有詞后我在前面留個空如下:

________water,milk,coke,wine,oil,tea,beer…

然后我再問學生:“這類詞有什么共同特點呢?能數嗎?能用1,2,3……去計數嗎?”學生馬上能總結出:數不清,沒法數,共同點都是水,是液體的。我趁機在事先留好的空上寫下“液體類物質”。于是黑板上列出了不可數名詞的第一類:

液體類:water,milk,coke,wine,oil,tea,beer…同理列出其他的

食品類:butter,bread,cheese,cake,chocolate,jam…

質地疏松類:rice,wheat,flour,hair,dust,sand…

物質材料類:wood,metal,plastic,cotton,paper…

學生自己總結出語法規(guī)律后不失時機的夸(下轉第172頁)(上接第170頁)一下他們:“你們真厲害,自己把語法規(guī)律總結出來了,你們可以坐我的位置了,我下崗”。這樣教室氣氛輕松,學生也自豪,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發(fā)明的東西,會特別重視,自然記憶也會特別深刻。

做完這只是第一步,還有要讓學生在課上記下這些內容也不容易。我的方法供大家參考:1.擦掉上黑板上的中國字,問學生:今天我們學了幾類不可數名詞?分別是什么呢?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因為這些是他們自己的成果。2.給學生二分鐘讓他們記住黑板上所有單詞的中文意思,接著二分鐘后請4名(成績中等的)學生回答。這也不難,因為黑板上有單詞提示。3.再給學生二分鐘記住黑板上所有英語單詞,二分鐘后再請4名(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回答,一般能順利答出。

這時我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只要能記住這幾類詞是不可數就證明這節(jié)課學到東西了,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同學若能背下這些例子就最好,成績好的同學要能拼寫這些單詞。這樣做是因材施教,成績平平的同學也覺得學到了東西,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不會討厭語法課。中等的學生會努力做到對自己要求嚴格,因為記住例子這個目標不是遙不可及,經過努力很容易就能達到。而成績好的同學做到記住所有單詞會更自信。

課后練習鞏固不可少,同時提醒學生復習,因為下次課還會檢查提問。老師檢查的時候不妨多檢查成績中等的同學因為他們的回答更具代表性,便于老師檢查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楊孟萍.教育心理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第2篇

語法教學是語言運用的基本準則,也是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點。為此,我采取了結構教學法,運用公式化的方法,讓學生探究各個語法教學項目的結構,為靈活運用該語法教學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例如,在進行8AUnit1中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教學中,我先收集一些物品,每樣物品都準備三個,并突出它們在大小、長短和輕重等特性的明顯差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每組物品并呈現相應的句型。然后,再出示另外幾組物品,讓學生用相似的句型來描述。對特征詞形有變化的詞,我就把這些詞的變化形式寫出來,同時把具有相同變化形式的詞歸類書寫在黑板上,并把五種變化形式同時呈現出來。接下來,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這種句型的結構和詞形的變化規(guī)律,并對討論結果加以明確。最后,讓學生用比較級和最高級造句。在這一過程中,我先呈現例句,接著出示任務,讓學生仿照例句用不同的形容詞造句并加以歸類。接下來,四人一組合作探討其用法規(guī)律,最后把它用到真實的生活中去描述身邊的事物。整個教學活動中,圍繞著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指導著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實踐運用,而學生則完全由自己通過觀察、思考、判斷、小組討論等形式得出結論并加以運用。學生不僅掌握得快,而且印象深刻,記得牢,當然感興趣。

二、對話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領悟

在這節(jié)課中,重點是掌握購物的一些常用語。這是學生特別喜愛的一個話題。對此,我一改以前“聽錄音講解課文對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先看類似視頻,然后準備各種商品,把教室布置成一個簡單的supermarket,學生組成人數不等的買賣小組,逛超市,趕市場。在此過程中練習有關購物用語,等常用語,也可在課前就讓學生參照Unit1中的來預習掌握,上課時,學生就不會再依賴老師細致的講解,而是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有人扮演shopassis-tant,有人扮演customer,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會講、能講的就多講一點,不會講的,只要用最簡單的語言買到shoppinglist中的一個或幾個商品即可。在實際操作中,我發(fā)現學生對此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就連平時幾乎從來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也主動和別的同學組成小組參與到活動中,不時冒出一兩句發(fā)音不太標準或語法教學有問題的英語句子來。更令我吃驚的是,學生不僅準備了能夠輕易準備到的實物,而且對于像服裝鞋帽類不方便攜帶的物品,為了活動,他們自己想辦法,請繪畫基礎好的同學動手畫出這些商品的圖片,以圖片代替實物。當有客人來詢問有關商品信息時,他們把這些圖片貼到身上,并說:我現在就是這個服裝的model了,這一下子將活動的熱烈氣氛推到了沸騰的境界,所有的學生都沉浸在對新的語言探究和運用的趣味之中,沒有人再感到膽怯,沒有人再感到學習的疲憊,他們感到的只有輕松和快樂。整節(jié)課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在如此真實而又愉悅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們學得非常輕松,語言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學收到了超預期的好效果。

三、閱讀教學———問題引領,簡述輸出

閱讀課文是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不僅含有許多語言點和知識點,更是老師們用來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素材。為此,我首先要求學生把課文當成信息的載體,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去獲取信息;然后設計活動或讓學生自己聯想到能夠應用的情境,并利用獲得的信息來完成交際任務。如在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就這個題目提出一些他們想知道的有關問題,看哪組提出的問題又多又好。同學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想出了如下問題呈現這些問題后,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并搜尋信息來解決這些問題,列出文中難理解的詞句(或由學生自己提出),和學生們一起討論,進一步理解課文。在此過程中,我摒棄以前細致講解的方法,利用班班通等多媒體,通過Google地圖中的衛(wèi)星地圖功能,把本課中的“tourofLondon”路線圖中的幾個景點展示在白板上,請一位同學扮演guide,指著Google地圖邊講解邊帶領我們重新走一遍該旅游線路。由于是London的實物街景,學生們感到新奇,這個活動淡化了語言學習的任務性,把語言學習轉化成娛樂活動,于是大家都爭著上來做一次tourofLondon的導游。在游戲過程中,通過解答游客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語言信息輸出。

四、結語

第3篇

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進行交流打基礎的。語法是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手段,缺乏語法知識會嚴重影響運用能力。因此高中英語的語法教學是很必要的。關鍵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教語法。我認為,語法的教育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出發(fā),再授之以良好的語法學習方法。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想讓自己的教學獲得成功,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英語語法教學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語法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多年的教學經驗,使我總結出幾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一)制定計劃

無論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都必須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學習也是一樣,有計劃就有了學習目標,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努力方向,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制定一個長遠的目標,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每節(jié)課或每一個單元認知小目標,讓學生不斷受到目標的激勵,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課前預習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預習時相當重要的。如果不搞好課前預習,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預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老師要教導學生預習的方法,課前預習,找出不懂得問題,理解新文章中的生詞。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對新的一課有了基本的認識,對自己不懂得地方也有了準確的定位,帶著問題學習,是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三)專心上課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思維,盡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積極培養(yǎng)有意注意,在課內有意識地識記該課生詞、短語、句型、重點句子,力爭在課內就把這節(jié)課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記住,當堂消化。

三、英語語法學習

英語是一門語言教學課程,就課程本身來說,重點就在于對語言的運用,而語言運用的重點就是單詞和語法的運用,單詞是只需要不斷積累,對我國高中生而言,英語語法是一個難點,這是由于,我國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差異較大。所以要想教好英語,語法傳授方法是重點。

(一)加強實踐教學

語法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者能過合理使用語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基本目的是:加強學生的口語交談能力和加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基本的做法是:鼓勵學生再日常的學習生活交流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當然是懂英語的家長)的交流中,盡量運用英語交流;在看國外電影,電視時,盡量聽英語,學習地道的口語;多給學生訂閱英文報刊、書籍,并就其中的內容提問。

(二)突出重點,精講易懂

外語語法教學要想重點突出,就要精講。一節(jié)課要解決哪個語法要點,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有時老師發(fā)現參考書或語法書上有很多好例句,就搬到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起來,內容顯得很充實,但針對性不強,可能會適得其反。英語教師為了講明某個語法要點時,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列舉適當的例句,例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講得越細越好。教師應注意精講,教給學生的語法形式應盡量簡單明了。例如在定語從句的教學中,什么是定語從句,它的位置,定語從句應由哪些關系詞引導,什么情況下可以省略關系詞等,就不必祥講,因為課本上已經講清楚了,教師應該對學生最感困難的關于如何選擇關系詞講清楚講透徹。告訴學生選擇關系詞第一要點是看先行詞,第二是根據所要選擇的關系詞在定語從句中所作的句子成分。并給出合適的例句,另外還須重點講清定語從句在應用中的一些特殊情況。

(三)運用歸納法

任何一門知識,都是系統性的,英語也不例外。在英語這門語言知識中,各個知識之間都有著一定的聯系,都有他的共性和個性,我們教育學生學習英語,就是要在掌握它們的共性同時,區(qū)分了解它們的個性。而掌握和了解的最好方法就是歸納總結。從所學知識中招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并通過它們的共性、個性歸納出各項知識的規(guī)律,在以后的學習中,這種歸納出來的規(guī)律便成為了一種公式,可以套用。當出現例外情況時,老師在加以重點說明,就可以逐步完善這些歸納,從而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以新帶舊

“溫故而知新”高中新教材是以初中英語教材為基礎的,在語法編排上有連續(xù)性、反復性。為此,在學習高中新的語法項目的同時應注重以新帶舊,溫故知新,有計劃地復習鞏固學過的語法知識,向新的廣度和深度引導。例如: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部分,既有人稱、時態(tài)變換,也是復合句的再現與延伸。

(五)加強試題革新

考試是檢驗學生學業(yè)成績、反饋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書面解答技巧的一種教育手段?,F行的英語試題雖已有了很大的改進,但仍存在著一些弊端,如基本上采用標準化試題模式,主客觀試題比例不合理等。在試題中嘗試調整主客觀的比例,加大主觀題的比重,增大客觀題的選擇項,優(yōu)化試題類型,使考試考查既要有筆試,也要有口試和聽力測試,真正實現英語的全面測試,培養(yǎng)學生提高實際運用語言能力。語法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從自己的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fā),選擇適當的語法呈現方式,并且要同時指導學生學習外語語法的方法,例如:(1)善于自己發(fā)現錯誤因為自己發(fā)現的錯誤,會記得更牢并能很好的糾正它,所以不要等別人來指出你的錯誤,要努力靠自己去發(fā)現它。(2)學習語法規(guī)則學生們一定要背會,記熟語法規(guī)則。(3)避免重復錯誤要幫助學生首先學會和理解這些規(guī)則,做些適當練習,多看看語法書和教科書,不懂就問,從而避免重復錯誤。(4)通過文章學語法學生們可以多閱讀文章,從活生生的語境中總結和復習已學過的語法規(guī)則。(5)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耐心學習,下苦功學語法,切不可操之過急。

第4篇

盡管外語教學一度數次出現改革熱潮,但是語法翻譯法由于其根深蒂固的起始地位,仍然在外語教學中占有不應有的分量。誠然,國內的英語教師對一些比較新穎的教學法日益耳熟能詳,如“聽說領先教學法”、“交際英語教學法”、“情景英語教學法”、“直接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還有隨著2001年新課標的大力推行逐漸進入中小學課堂的“任務型教學法”。然而有了這些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并不代表這些教學方法真正能夠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切實實施,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必須加以考慮,如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客觀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等,這些都可以影響特定教學方法的選定。如果教師英語口語能力欠佳就很難采用“自然法”或“直接法”教學,缺乏語音設備、教師口語水平又不理想的地方就很難實施“聽說領先教學法”等。(李建夫,2001)教學人員的更新換代需要數十年的時間,而意識層面的更新則是一個緩慢的漸進過程,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語法翻譯法的教學思維定勢不是短期內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會在長期內與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并行。目前形勢下,迫切需要廣大教師警惕和主動克服的語法翻譯法給人帶來的思想惰性和思維慣性,要有意識地變教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接受這種十幾年不變的知識點講解方式為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和感受知識、教師指導和點撥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往課堂教學中輸入新鮮的血液,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因時制宜、因人而異的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這樣的英語課堂才會重新煥發(fā)出活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論是早期的行為主義理論

20世紀80-90年代的認知主義學習理論還是90年代日益盛行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都強調了學生在語言習得中的主體地位,即學生感受外部刺激———接受信息———加工處理、消化吸收———主動建構知識意義,最后轉換為有用的信息輸出,從而使得語言學習中的輸入與輸出有機結合(胡偉華,2002)。隨著國內外語學習熱和教學改革的繼續(xù)升溫,國家也對英語教學非常重視,曾數次發(fā)文提出改革要求。其中九十年代以來,國家教委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指導性改革要求,要變原來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填鴨式教學為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s-centered)的實際能力培養(yǎng)教學。教育部于2001年7月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曾明確提出:“本課程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使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而十年后,即2011年剛剛的《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如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等,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修訂后的英語課程標準既保證了與實驗稿在理念上的一致性,又鼓勵教師在嘗試采用任務型教學這一先進教學途徑的同時,根據需要采用其他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任務型教學時建立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基礎上的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語言教學模式,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英語教育的最新發(fā)展成果。它是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與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在“用”中學,體現了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外語教學方法。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一些有志于英語教學方法改革的有識之士已經在嘗試進行學生自主學習,任務型的教學方式。如黃月圓和顧曰國曾提出過“自發(fā)治學理論”(黃月圓&顧曰國,1996),就是基于“學生自發(fā)學習的效果遠遠超過非自發(fā)、甚至強迫學習”這一常識性認識,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的大膽嘗試。此外,鄭樹棠曾主張采用“學習---中心的原則”,甚至直接提出了“Task已成為交際語言教學課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鄭樹棠,1997)。無論是國外走在教學研究前沿的學者專家還是國內這些外語教學改革先行者們的自發(fā)嘗試,都證明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走出傳統教學誤區(qū),培養(yǎng)高層次外語人才的關鍵所在。

3.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角色需要正確定位

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教學絕不意味著教師責任的減輕和對學生放任自流。其實事實正好相反,若想在真正意義上實施好任務型教學,教師的責任和擔子其實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是加重了。作為一個教師,以下這些都應該是時時要考慮的問題:如何制定適合學生、可操作性強的任務?如何不僅在任務前、任務中還要在任務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恰當的引導學生?如何對學生的“輸出”進行恰當的監(jiān)控?這些問題的充分考慮為每次任務型教學的圓滿實施和完成提供必不可少的保證。因此,如何切實有效的實施這一教學方法,不讓其流于形式是每一個進行任務型教學的老師應當深思熟慮的問題。布置任務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把任務圓滿收回,同時給予學生正確及時的反饋,讓學生在執(zhí)行任務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知道如何改正或是改進。有的老師布置學生閱讀任務,課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派每組找代表陳述自己組的看法,每個組依次說完就算結束。這樣的操作過程,學生確實是占了主體地位,但是老師的作用卻被降到了最低點。沒有了老師的點睛之言和適時的監(jiān)督和指導,正像初學繪畫卻無人指點一樣,繪畫者總是在低水平重復,很難達到質的飛躍。因此,后期的反饋尤其重要,這是學生對下一個任務保有熱情的重要條件,也是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能力、最終成長成為高水平英語人才的重要保證。

4.結束語

第5篇

現階段,需要對高中英語課程進行不斷的改革和發(fā)展。情景教學法的運用能夠使高中英語教學適應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并且使英語語法的用法、形式以及意義得到充分的結合。通過情景教學法的運用,學生能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更加容易的學習英語,在比較真實的英語語法應用中學習好英語知識、技巧和運用方式,還鍛煉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和效果。高中英語語法有著非常多的形式,因此在教學中要非常重視對英語語法知識材料的運用。只有合理的運用情景,才可以讓學生輕松的領悟到英語語法的要領。例如學習動詞時態(tài)、語態(tài)時,可以例舉“Ifitrainstomorrow,I’llstayathome”.“Heisalwaystellingusthesamestory”.“Hesaidthathedidn’tknowme”等等,這些都是高中英語語法中比較經典的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例句。通過這些情景的運用,讓學生更易掌握。

2、借助情景掌握語法功能

英語語法有著非常多的功能,掌握好一些功能對學生的語法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因此,英語教師對語法內容構思與設計時,需要充分的考慮語法的一些運用要點,明確語法的構造和句子的特點,確保將要進行講述的英語語法內容和設立的情景相一致,讓學生對此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更容易的理解語法知識。在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時,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不能夠偏離英語語法的功能,避免給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帶來困難。例如,有一部分語法內容是“should(not)havedone,ought(not)tohavedone”,教師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授課時,必須清楚的給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講解,告訴學生該語法的運用技巧和語法的意思。對于“should(not)+havedone,ought(not)to+havedone”這個語法而言,它的主要意思是對以前發(fā)生的事情感到后悔,含有責備和遺憾等情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相應的情景,要含有一定的后悔、遺憾的情緒,這樣就通過情景將該語法運用到實際中去。每一個語法都能夠找到與之對應的情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語法情景中了解語法的運用,就必須在教學中引入相應的情景。例如,動詞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運用能夠有不同的表達形式,“Hisfatherhasbeendeadforsixyears”、“Hisfatherdiedsixyearsago”、“It’ssixyearssincehisfatherdied”,這些例句都是對一件事情進行描述的,卻能夠有幾種不同的表達形式,這也說明英語語法是非常靈活的。為了能夠讓學生輕松的記住這些語法的運用,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一個相應故事情景,通過此情景給學生講解動詞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運用。另外,分詞語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Theweatherthissummerisdisappointing.”、“You’dbetterhave(get)yourhaircut.”,這個例句就很好的運用了分詞語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個互動,看到某個學生頭發(fā)太長時,可以利用這個語法和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領悟語法的運用技巧。講解一些語法功能,輔以情景鞏固,能夠讓語法教學更加的輕松容易。

3、在情景中鍛煉語法應用能力

一個好的情景能讓學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比較復雜、難以理解的英語語法,并且還能夠在創(chuàng)設的英語語法環(huán)境中進行相應語法的鍛煉。例如,英語教師在開始“adverbialclausesofconcessionwithalthoughandthough”這部分內容的講解時,可以結合班級的干部選舉安排相應的情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英語知識將句子補充完整。這樣學生既能在課堂上有機會鍛煉自己的英語知識,也能掌握好該語法中的讓步狀語從句中的主句和從句的語義邏輯關系,從而理解讓步狀語從句語法的運用技巧。例如,教師在進行介詞短語作狀語內容的講解時,可以引入“Intheclassroom,theboyneedsapen.”、“Beforehismother,Tomisalwaysaboy.”、“OnSundays,thereisnostudentinclassroom.”等例句,并且能夠根據例句的意思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輔助教學的進行。通過地點狀語、條件狀語以及時間狀語等形式清晰的講述該語法的運用技巧,并讓他們在情景中鍛煉語法,學生的應用能力大大增強。

第6篇

2、情景教學法即教師應利用真實的環(huán)境或設置模擬情景進行語法教學。其中包括利用實物、真實的語境、狀態(tài)語言、非語言手段及多媒體手段,使語法教學更加形象化、直觀化、真實化和趣味化??衫脠D片實現語法情景化。比如教師講begoingtodo…when這個句型時,教師可以用flash制作兩幅有聯系的圖片。如一幅是女孩開門出去,另一幅為電話鈴響的情景。教師先做提示,讓學生理解圖意,然后說:Thegirlwasabouttogooutwhenthetelephonerang。學生理解后,教師呈現出句型,然后再出示幾組意義有聯系的圖畫,練習后讓學生以小組方式用所學句型造句。通過這幾種情景活動,可把抽象的語法知識具體化,降低了難度,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學以致用。3、活動教學法即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語言,調動起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主體意識。這也可以說是充分地發(fā)揚了高職學生性格比較外向的優(yōu)勢。學生思維活躍,記憶就會更深刻。教師應把語法規(guī)則活化為活動,把教學活動活化為交際活動。設計巧妙、難度適宜的游戲活動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練習if引導的虛擬語氣時,教師可設計“接龍游戲”,即一個學生說完一個由if引導的虛擬語氣的主從復合句后,下一個學生造句時須將前一個學生所說的主句內容作為自己從句內容。比如:S1:Ifyoucamehere,youwouldknowthetruth.S2:Ifyouknewthetruth,youwouldchangeyourmind.S3:Ifyouchangedyourmind,youwouldflytherewiththem。S4:Ifyouflytherewiththem,youwouldhaveanusualexperience。這種開放式的練習,既練習了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語法現象的理解,同時學生造句不乏幽默與樂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

總之,現代教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講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形式,語法教學也應該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規(guī)律,在運用中掌握語言。切記在教學語法時要把握好尺度,不能過分強調,如果把語法當作知識來教,有可能會使學生學成啞巴英語或是文盲英語,且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興趣。如果不教學語法,學生僅靠單純的模仿很難學好英語,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些方法既避免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在教學中滿堂灌輸語法知識,忽視了對學生的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特別是在一定交際情景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具體化、生動化,使學生能夠學生在運用語言的實踐中比較輕松地逐步熟練和掌握語法。同時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們學會如何學習,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Yalden,Janice.1983.TheCommunicativeSyllabus:Evolution,DesignandImplementation.Oxford:Pergamum。

2.安美華,2000,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種種,《外語界》第3期。

3.陳慧媛、吳東旭,1998,任務難度與條件對EFL寫作的影響,《現代外語》第2期

第7篇

對外漢語教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理解指多媒體漢語教學,如影視教學、電化教學、函授教學、個別教學、自學等。狹義的理解即課堂教學。盡管多媒體教學發(fā)展得很快,但目前課堂教學依然占據著中心位置。可以說,設立對外漢語教學專業(yè)的國內高校,都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仍然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主要方式?!坝嘘P對外漢語教學的總體設計和構想、教學的原則都要靠課堂教學去落實;各種課型的教學目的和任務要靠課堂教學去達到和完成;對外漢語教學的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具有聽、說、讀、寫諸項基本技能,從而達到能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也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實現。”既然課堂教學占有這么重要的位置,那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對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語法教學也就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外國留學生在基礎漢語學習階段是從零開始的,為培養(yǎng)漢語方面的語言技能,必須進行大量的語言練習。這是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唯一途徑,也是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特點?;蛘哒f,學生的語言技能,單靠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學生自己也要勤學苦練。如果在課堂上忽略了這一特點,教師講得再多也無濟于事,有些教師甚至使用外語講課,這更是犯了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大忌”。教師應該把課堂時間盡量留給學生,讓學生大膽開口,多加練習,直至能夠流利運用為止。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留學生在語言習得過程中遇到的難點與中國學生不盡相同。留學生的難點往往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或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師要善于發(fā)現這些難點:一方面要精心備課。在備課中對“難點”做出初步預測估計;另一方面要在課堂上積極引導,發(fā)現“難點”。在課堂上可以采取由學生直接提問或教師在課堂練習中尋找的方式。例如,一個學生在讀課文時念道“馬飛,快地跑過來”,那么教師馬上就能知道,他不懂“飛快”一詞的含義,所以斷句斷錯了。這時教師示范朗讀就等于糾正了學生的錯誤,或者再領讀一下,效果會更好。

二、對外漢語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真正有經驗的教師上課是順其自然的,是“教無定法”的,即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這里簡單談一談教學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一)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心理,有的放矢地教學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集體是由幾個國家的學生組成的。首先,教師要從總體上了解教學對象所在國家的概況,包括政治、歷史、文化、風俗等;其次,要了解每個人的學習目的、心理特征及其所掌握的漢語程度等。

據筆者統計,外國留學生來華情況有如下幾類:

1.外國公司派來的,來自日本、韓國的居多;

2.國家間互派的,以第三世界國家的學生居多;

3.對中國感興趣,以后想在中國工作的;

4.所學專業(yè)與中國文化有聯系的;

5.旅游、經商、消遣或者看朋友的。

因前四種情況來華的留學生學習目的比較明確,有學習動力。而“旅游、經商、消遣或者看朋友者”則只想學點兒口語,目的性不強。教師對他們既不能強迫學習,又不能放任自流,應該采取積極引導的教學方式。不管學生抱什么目的而來,只要走進我們的課堂,教師就有義務教好他們,讓他們學有所獲。他們都是成年人,自尊心都比較強,教師要盡量多引導啟發(fā),少批評說教,鼓勵他們多開口說,還要讓學生都有同等的練習機會。

(二)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寓教于樂”是中外教育學家總結出的一條教育原則。學生在愉悅中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任何課堂教學都需要的。此點對外國留學生尤為重要,多數外國留學生比較看重“自我”,如果他們覺得乏味,就會喪失學習漢語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引導他們在娛樂中學習??墒?,在有限的漢語水平制約中,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呢?有人曾提出把“腦筋急轉彎”引入到對外漢語的語法教學中來,以促進留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形象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腦筋急轉彎”是作為一種益智類語言游戲出現的。巧妙運用漢語中語音、詞匯、語法以及文字、修辭等語言現象創(chuàng)作的“腦筋急轉彎”,能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漢語這種獨特的符號系統自身具有的美學功能。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也“腦筋轉了一下彎”,嘗試著把“腦筋急轉彎”這種語言游戲運用于對外漢語教學中,達到教師“潤物細無聲”,學生“輕松學漢語”的良好效果。具體做法是:把“腦筋急轉彎”當作一個“引子”,由它引入所要講的語言知識點,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漢語語言現象。把它當作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調節(jié)劑,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漢語中的一些語言現象。

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法教學中巧妙運用“腦筋急轉彎”,有利于學生理解所要講的語法點。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但在語法教學各個階段的側重點和講解方法問題上,人們卻各持己見。但總的來說,必須堅持的原則是語法教學不宜過分強調,不能為了講語法而講語法,而是應該讓學生接觸語言事實。正如趙金銘所言:“與其講語法不如讓學生接觸有關的語言材料,這也許是掌握語法的最好途徑。”的確,課堂語法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教師的“腦筋”也要嘗試著“轉彎”,讓學生在“轉彎”中輕松學語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點撥式教學和隨機教學,排除學生學語法的畏懼情緒。教師在講語法時可以嘗試加入“腦筋急轉彎”這種引子和調節(jié)劑,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下面我們來看具體教學方法中“腦筋急轉彎”的運用:

1.趨向補語的教學

趨向補語是留學生在漢語學習中普遍存在的一個難點問題,即對漢語趨向補語的掌握和運用問題。如何使學生掌握趨向補語的趨向意義和引申意義,正確地理解并加以運用,需要一個很好的“引子”。教師在講解趨向補語時可以舉這樣一個經典的例子:

(1)——一個人走在獨木橋上,當他走到橋中央的時候,抬頭一看,前面過來了一只狼,扭頭往后一看,身后站著一只老虎。可是這個人卻過去了。問:他怎么過去了?

——昏過去了。

這是典型的動趨結構,即“V+復合趨向補語”的用法,并且涉及趨向補語的另一個重要用法,即趨向補語“過去”的引申義。趨向補語“過去”有三個相關意義:單個詞的意思是,離開或經過說話人或敘述的對象所在地向另一個地點去;用在動詞后的一般用法。如:把球踢過去,把信封翻過去等;用在動詞后,表示失去原來正常的狀態(tài),如:病人暈過去了。是利用“過去”的多義雙關的第三種用法。我們還可以引申到“過去”的婉辭用法:“死亡”。從而引出一個專題:“趨向補語的引申用法”,讓學生了解一個系統的趨向補語的用法。

2.“比”字句的教學

(2)——為什么青蛙能跳得比樹高?

——因為樹不會跳。

這兩句對話真實信息的語法結構應當是“青蛙跳得比樹跳得高”,而非“青蛙跳得比樹高”。前一個句子利用語音的歧義,通過省略把一個比較狀語從句結構變成了后一個句子中的補語結構。我們用這個“腦筋急轉彎”是為了引入“比字句”的結構和用法,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語法結構之間的關系。

搞好課堂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師的根本任務,而要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活潑、生動、有序的課堂氛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學方法要靈活,也就是首先要具有搞活課堂氣氛的意識。這也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的特殊性、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漢語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差異的特殊性等因素對對外漢語教師的要求。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語文教學時就曾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因此,教師備課和課堂操作要在“活”上下工夫。教師通過“腦筋急轉彎”這種靈活的形式,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漢語中生動有趣的語言現象。對外漢語教師必須具有隨機應變的教學機智,做到“樂教”和“善教”,寓教于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中運用“腦筋急轉彎”,需要教師在充分而合理地運用教學機制的基礎上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選材取例上要難度適中。由于對外漢語教學對象的特殊性,針對不同等級水平、不同學習階段的留學生,要考慮他們已經掌握的語言技能及其所達到的水平,選擇不同難度的“腦筋急轉彎”,內容上也要與他們的生活有聯系,這樣才能生動有趣。

第二,發(fā)“問”要巧。由于“腦筋急轉彎”主要由提問和回答兩部分構成,目的在于通過問答句來引入語言現象,這就需要教師特別注意敘述問題和答案的技巧和方式,正確地引導到所要講的語言點上,做到巧妙而又讓學生有所收獲。例如,引入趨向補語的方式,例(1)問“他怎么過去了?”要比“他怎么過去的?”更有提示作用。而有時候為了制作“腦筋急轉彎”而故意設置的語言障礙要在游戲之后給學生予以糾正,敘述正確而完整的表達方式。

(三)對漢語語法難點講解過程中語境理論的運用

關于對留學生漢語語法的教學,有人曾提出運用語境理論來進行對漢語語法難點的講解,希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境,即語言環(huán)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語境即語言本身的環(huán)境,指語言結構中的上下文;廣義語境指使用語言時起制約作用的各種因素,包括言語交際活動中的主、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如使用語言者的身份、職業(yè)、修養(yǎng)、處境、心情等,客觀因素如交際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等,也包括語言的社會環(huán)境,如時代、民族、地區(qū)、社會文化的特點。

目前的語法課教學,仍然偏重于講解語法學知識,片面、孤立地分析說明一些語法規(guī)則、結構等,沒有聯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忽視了語言的實際運用。其實,有些令教師和學生都感到棘手的語法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1.關于“了”的用法

一般的對外漢語教材及相關的語法書都把“了”分為動態(tài)助詞“了1”(在動詞后)和語氣助詞“了2”(在句子后),但留學生通常都不理解為什么有的句子中“了”在前而有的句子中“了”在后,因為有時候語氣助詞“了2”也是表示動作或行為的完成,如:

(3)我買到書了。

(4)我買了一本書。

例(3)中的“書”是特指,交際雙方以前談論過關于這本書的話題,因此,雙方有共享預設,說話者強調的是一件事情的完成。例(4)中“一本書”是個新信息,說話者著重說明的是動作的執(zhí)行。聯系語境來說明,比起讓學生簡單地記住用“了1”與“了2”的語法規(guī)則要更為有效。

再比如:

(5)在韓國學習漢語一年了。

(6)開學以前,我想在我們班至少有兩個男同學,不料連一個人也沒有了。

(7)早上的空氣很涼快了。

(8)在西安過了三天了。

上述句子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是成立的,但聯系到學生使用時的實際語言環(huán)境,便都成了病句。例(5)的說話人如果在韓國,這個句子沒問題,表示已經學了一年漢語,并且還要繼續(xù)學下去。但是說話人現在已經在中國,因此不能用“了2”,應改為“在韓國學習了一年漢語”。例(6)的說話人希望班里至少有兩個男生,但實際上一個也沒有,而按照字面解釋,好像是說本來至少有兩個,后來沒有了,因此,也不能用“了2”。例(7)的說話人如果在北京已生活了一段時間,體驗到氣候的變化,那這個句子是對的,實際上說話人剛來北京,所以也不能用表示變化的“了2”。例(8)句的說話人如果還在西安,句子可以成立,但如果已回到北京,那么也不能用表示繼續(xù)的“了2”。

留學生在學習“了”的用法時,最大的困惑是不知何時該用何時不該用。目前使用的對外漢語教材與語法書中,通常把句子當作最大的單位,沒有擴展到句群、段落,也就沒有講清用“了”與不用“了”的句子交叉使用的情況。

我們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9)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會后,自己便在路邊的石頭上坐了下來。他也在遠遠的一塊石頭上坐下,把槍橫擱在腿上,背向著我,好像沒我這個人似的。

(10)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和三十日,我采訪了陳俊華和郝永云夫婦。與郝永云交談時,他們可愛的小女兒正在床邊玩耍。她不時地扭過頭來,好奇地睜著大眼瞅著我和她的媽媽。她顯然是出生于地震之后。將來,這個天真活潑的小東西會知道,這個世界上原本不會有她。因為,一場震災險些奪去她父母親的生命。那會兒,他們剛剛結婚。

(11)星期天上午,阿婆早早地弄好了飯,待一家人吃過飯,收拾完了,阿婆說要帶我去外邊走走。我們一起來到展覽館。展覽館里有許多字和畫,玻璃柜里還有雕塑和古董。阿婆什么也不看,只在那些字幅前面走來走去。阿婆看不懂字,連標簽上的價錢也看不懂。她不停地問我,這幅多少錢,那幅多少錢。那些字都很貴,最便宜的要三百元,最貴的要六百元。阿婆說,想不到真有這么貴的字,一幅字就是好幾千斤谷,難怪你爸爸要心疼哩。

上面三個例子都是以句群為單位的。在這些句群中,第一個句子與后面的句子是連貫的,并且后面的句子大多是描寫性的。因此,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在敘述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時,第一個句子是強調事情的發(fā)生與完成,所以要用“了”,而描寫之后發(fā)生的動作時,往往不需再用“了”。在某一個具體語境中,這種交叉情況是一個連續(xù)體。

2.關于“是”的用法

現代漢語中,“是”表示肯定,有“的確、實在”義,需重讀,不能省略。如:

(12)昨天是冷,一點不假。

(13)他手藝是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再看下面幾個句子:

(14)溥儀的童年是比較開心。

(15)日語和漢語是在很多地方不一樣。

(16)寫信是不太好。

從語法形式上看,例句(12)(13)與(14)(15)(16)是一樣的,換句話說,例句(14)(15)(16)從語法上看沒有錯。但是,例句(12)(13)的交際雙方對于“昨天天氣冷”與“他手藝高明”有共識,也就是說,這兩個句子是有前提的,而聯系例句(14)(15)(16)的上下文,卻沒有共享預設,因此,這幾句中的“是”都不能用。

運用語境學的理論,能夠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這也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總結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目的在于教給留學生正確的漢語語法規(guī)則的輸入,使留學生能夠在交際過程中正確運用漢語語法,從而達到有效交流的效果。將“腦筋急轉彎”這種益智的語言游戲應用到對留學生漢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留學生快速掌握漢語語法。將語境理論應用到對留學生漢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也能夠幫助留學生深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了解并掌握漢語語法的具體使用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將這兩種方式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以提高教學質量。

論文關鍵詞:漢語語法腦筋急轉彎語境理論

論文摘要:漢語語法一直是學習漢語的留學生感到頭痛的一大難題,所以,如何對留學生進行語法教學就成了理論界爭論的焦點。課堂教學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結合課堂教學中“腦筋急轉彎”這一益智游戲與語境理論來探討對留學生漢語語法的教學,提倡將這兩種方法結合使用,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未.語境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江蘇社會科學,2000,(6).

[2]趙金銘.教外國人漢語語法的一些原則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2).

[3]張文元.激發(fā)興趣感在現代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咸陽師專學報,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