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0:48
序論:在您撰寫七年級歷史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一、指導思想
教學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chuàng)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擔任的是七年級三個班的歷史,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欲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學習自覺性差,學習上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學生對歷史認識不夠,認為歷史只是副科而不夠重視;二是部分學生求知欲強,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三是部分學生缺乏綜合歸納能力,學習不夠積極主動。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勺x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fā)展,共21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發(fā)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四、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認真細心備課,耐心輔導。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突出第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第二、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1、目標統(tǒng)一,準確。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為依。 3、體現統(tǒng)一要求與個性發(fā)展統(tǒng)一。
第三、每講完一單元后把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以便學生系統(tǒng)掌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識延伸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進嘗試教育教學為指導,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蓮~山課件 ]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 突出學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加強常規(guī)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從小學升入初中,表現為:好奇、好動、上進心強、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yè)、課堂吵鬧、學習習慣差。四個班每個班級人數在45人左右,各個班級在班風、學風上存在著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著老師思路轉,但仍有學生回答問題跑調。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較難,整體看來不愿讀書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從起始年級就要抓課堂常規(guī)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嚴格管理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消化,力求每一節(jié)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勺x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單元,敘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2課。
本教學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課文個性鮮明、異彩紛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輕視學法的弊病。注意了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饒有趣味。
教材第一單元主要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共三課,從最早的人類講起到華夏族的形成。使學生統(tǒng)分認識了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的生活面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發(fā)展和衰亡及社會的變革,使學生深刻認識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的影響。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fā)展,使學生從學習中認識秦漢對后世的影響。第四單元講述了政權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發(fā)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趨勢。培養(yǎng)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fā)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lián)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找到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 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通過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抓好后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fā)現不足,及時總結。
五、周活動安排
周次
時間
內容
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11)21-0018-04
理解歷史需要經驗。易中天先生主張40歲以后讀史,他說,30歲以前不懂事,讀歷史書也是白讀[1] (p.150)。意即:人生經驗不足,讀歷史但不能理解。的確,少年時學歷史,多半是看熱鬧,聽故事。中學歷史課程從初一年級開始,初中一年級的歷史教學,最主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什么樣的課程目標都無法實現。培養(yǎng)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yǎng)歷史想象力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講故事,說細節(jié),在初中一年級主要就是培養(yǎng)想象力。這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基礎。本文以七年級歷史教學為例,依據人教版歷史教科書,探討初中一年級培養(yǎng)想象力的課堂教學路徑,響應《歷史教學》雜志的征文。不當之處,敬請指教。
歷史想象要有歷史依據
歷史不能復制,但可以想象。歷史想象應是有根據的想象,沒有根據或根據不足,在教學中就不宜引導想象。語文也需要想象,但文學的想象可以是完全的形象思維,按照文學創(chuàng)作常說的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歷史的想象不能高于歷史,不能沒有依據。強調依據就是說,歷史的想象要接近歷史事實,想象只能彌補不能復原的空白。歷史依據來自學術研究。學術研究依據歷史留下來的材料,將歷史還原到能夠還原的程度,這樣,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就有了一個基本的輪廓。這樣的歷史被寫進教科書,教師依據教科書的描述,在備課時充分了解了教科書描述的依據,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引導想象。假如教科書的描述依據不足,或不恰當地提出想象的問題,教師又沒有認真?zhèn)湔n,那么,要求學生想象,結果不僅不能培養(yǎng)想象力,而且會導致學生漫無邊際地瞎想。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但創(chuàng)造所需要的是有科學根據的想象,瞎想培育不出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糾正學生的胡亂瞎想,為形成更縝密的歷史思維打下基礎,才能達到培養(yǎng)思維素質的目的。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主要介紹了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北京人是俗稱,應為“北京中國猿人”。教材說,“他們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教材“動腦筋”欄要求“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這是否可以想象呢?我們首先要討論想象的依據。
“想像北京人的一天”,前提要搞清楚:北京人是不是人。北京人如果不是人,就不能讓學生按照人的生存狀態(tài)去想象;北京人如果還屬于野獸,人對于野獸可以通過觀察去想象。眾所周知,北京人是俗稱,應該叫“北京中國猿人”。在古人類學上,北京人屬于直立人?,F在世界公認,晚期智人是現代人的直接祖先。他們生活在距今5萬至1萬年前,山頂洞人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晚期智人的體質已經趨向于現代人,因此有人打比方說,如果給晚期智人穿上現代人的衣服,恐怕沒有人能辨別出他的生存年代。而直立人生存在距今150萬年至20萬年前,學者根據其腦量,推測直立人可能具備了初步的語言能力。但也有研究推斷,由于直立人的脊髓不具有足夠的神經組織,因此不可能像現代人那樣很好地控制呼氣,不能像現代人這樣表達復雜的思想,至多能發(fā)出簡單的哼哈聲和各種叫聲[2] (p.7)。因此,直立人是介乎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中間的另一種最原始的人類[3]。這個物種現在沒有可供參照觀察的對象,學者們也只是“推測”“推斷”。人和野獸的區(qū)別更多的是無形的特征,比如人有智慧、有意識、有語言,這些不是化石能完全證明的。以制造工具作為人的標準,也存在爭議。因為至今只有間接的證據:制造的工具。而這不是人類本身的化石。裴文中先生很早就指出了其中的問題[3]。
“想象北京人的一天”不能以人的生存狀態(tài)去想象,也不能以動物的狀態(tài)去想象。黑猩猩估計已經存在了500萬年以上,是和人類比較接近的猿類,也可以說是人類在演化上最親的親戚。但黑猩猩畢竟還屬于野獸。如果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最接近20萬年前的狀態(tài),只有去動物園觀察黑猩猩。但人和現代存活的猿在進化過程中已經是分道揚鑣。這樣的觀察只有具備了豐富的人類學知識才有意義。如果強調制造工具這個特征,用制造工具去想像北京人的一天,最不好解釋的是考古的專業(yè)問題。打制石器是由天然石塊發(fā)展而來的,天然石塊的碎石與人工的碎石,在考古學上有一定方法來區(qū)別,這其中的知識太復雜、太專業(yè)了。
“北京人的一天”不宜提出想象的問題。因為教師無法指出學生想象中的合理與不合理成份。歷史想象必須強調歷史依據,沒有依據的想象沒有學科教育意義。
歷史想象的依據和邏輯
歷史想象的依據大致有文物和文字記載兩種。初中一年級學生沒有古漢語的基礎,先秦的古漢語又是比較難懂的文字,因此,如果用文字記載的材料作為想象的依據,首先要解釋古漢語的問題,這在課堂時間上不允許。初一教學的一節(jié)課要帶領學生進入想象的境界,用直觀的材料展現。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3課“燦爛的青銅文明”,對培養(yǎng)想象力,并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是可行的。
青銅文化在中國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應該在教學中使學生充分認識青銅器及其文化意義。初一年級的學生太小,認識青銅文明還比較困難,但對于青銅器及青銅工業(yè)的發(fā)達,可以通過直觀的圖片激發(fā)想象力,形成深刻的印象。以往教學只停留在觀察青銅器的精美,至多講解到青銅制作的復雜工藝。其實,從培養(yǎng)想象力的角度設計教學,教師大有可為。
觀察青銅器的實物大多數初級中學做不到,即使是現代制造的仿品,也難搬到課堂上去。但是無論哪種版本的教材,圖片總是有的,找到更精美的圖片也不難。這就很容易解決直觀性的問題。啟發(fā)想象力在于教師的講解和問題的設計。
第一,教師要說明青銅是一種質地細密、堅硬又相對柔韌的材料,既可以用來鑄造祭祀使用的禮器,也可以制造成鋒利的武器??梢杂脠D片展示不同用途的青銅制品,并指出,青銅禮器是當時貴族權力與地位的象征,是當時普遍的觀念。
第二,告訴學生,青銅制品是銅和錫、鉛;銅和錫;銅和鉛的金屬合金。根據不同的用途,合理地搭配銅、錫、鉛的比例,能夠滿足不同功能的需要。銅的延展性好,但強度低,鑄造性能差;加入一定比例的錫可以降低熔點、提高鑄造性、強度和硬度。加鉛也是為了降低熔點、提高鑄造性,但加鉛同時也降低了強度和延展性。
然后圍繞青銅器的制造環(huán)節(jié),逐步提出想象的問題。
青銅器是多種技術和多種工藝的結晶,制作青銅器既要改變原材料的物理性質,同時也要改變其化學成分,制造過程遠比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等復雜得多。首先要到山區(qū)找礦,商周所在的中原地區(qū)沒有,需到山區(qū)尋找礦山。以那時的技術條件,古人怎么才能發(fā)現礦藏?找到礦苗,還要解決采礦、選礦和冶煉問題。那時沒有鐵器,工具用什么?古人怎樣采礦、選礦、冶煉?煉出銅料后,古人怎么發(fā)現加錫可以增強硬度?怎樣掌握加多少的比例?有些青銅器不同部位的合金比例都不一樣。然后才是鑄造問題,體量龐大、造型復雜的青銅器是怎樣制造出來的?青銅質地的武器,如刀劍、斧戈,怎樣使之鋒利?銅鏡怎樣使之光亮?
引導學生想象這些環(huán)節(jié),不是為了探究這些環(huán)節(jié)是怎么解決的,主要目的,一是看他們能不能想到這些環(huán)節(jié),圖片上的文物就是依據。二是糾正想象的偏差,具體知識學生未必具備,但歷史條件應該得到提示。而且想象也是有根據的。比如找礦,主要是根據地表征兆;開采有露天式的和打井、打斜巷式的;冶煉是用豎爐,等等。這樣的想象主要就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引導想象要有依據。在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想象中,邏輯也很重要。制造過程有生產和工藝的邏輯,解決各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有歷史條件的邏輯。有邏輯才能克服沒有價值的臆想。
甲骨文也是可以想象的。甲骨文造字本身就有想象的因素,如果完全是象形,就造不出那么多字,現代人認識甲骨文也有很多想象的成分。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字,甲骨文一個,是人字;兩個,為什么是“從”字?我們的解釋是會意,前后向從,其實就是想象得出來的,但不是瞎想。因為現在的“從”字是由繁體的“”字簡化而來的,兩人相從有行走之意,在楷書形成時在“從”下面加腳,左面加行,表達行走之意;太復雜了,于是在實行簡化字時借用古體字,還原到“從”[4] (p.18)。理解漢字造字的會意和指事,特別需要想象。對初一年級學生不必非明確說什么叫“會意”,什么叫“指事”,提倡想象力都能夠解決問題,而且還有趣味性。
在想象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不能要求初一年級的孩子理解歷史,但可以通過教學使他們對學過的歷史留下比較準確而深刻的印象。這也需要培養(yǎng)歷史想象力。臺灣清華大學的張元教授在“一課時講完隋唐史的實驗”中,講到隋煬帝,連續(xù)提出“范文瀾說隋煬帝是浪子,浪子的條件是什么?”第一次問,學生說是會花錢,他說不是,是長得帥,然后用材料證明隋煬帝很漂亮;第二次問,學生還是說會花錢,他說不是,是頭腦聰明,再次用材料證明自己的說法;然后才是胡亂花錢[5]。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腦子里的隋煬帝豐滿了,可以想象了。以后再說到隋煬帝,學生腦子里一定會跳出張老師給的“浪子”的印象。這是“準確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也展現了有依據的歷史想象。
其實,寫歷史就需要想象力。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代,但是他筆下的鴻門宴,猶如他本人在場親眼所見一樣,他筆下的許多細節(jié)都是合理的想象。學歷史也需要想象。沒有想象,歷史就成為死水一潭;沒有想象,歷史課堂就缺乏吸引力。比如七年級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教科書說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前。幾十萬年的時間是怎么判斷得知的呢?從教科書的表述可以得出:化石是證明遠古人類的證據。那么,僅僅發(fā)現牙齒、頭蓋骨的化石就能夠證明遠古人類的存在嗎?在考古學上,化石發(fā)現的地層所屬的年代、與化石同一地層發(fā)現的動植物化石,都是證明遠古人類化石的證據。那么,在嚴謹的教學中,教師就應該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你發(fā)現一塊很像人類牙齒、骨骼的化石,是不是就可以認定為遠古人類的發(fā)現?與遠古人類同時存在的動植物是可以想象的。
第6課“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教科書在課文后提出的兩個問題,很有意思?!笆窌涊d:長平之戰(zhàn),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多萬人。真夠狠的!”對應的另一個問題:“史書記載未必可靠??託②w國四十萬降卒,秦將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萬人。他上哪兒找那么多人?”這兩個問題設計的非常好。其實,這件事學術界曾有過質疑。“坑殺”四十多萬,怎樣坑殺?四十多萬豈是個小數字,逐個殺頭都費些時間呢,挖坑談何容易?為何非要坑殺?趙國原來有多少士兵?秦國全國有多少士兵?四十多萬這個數字為什么不可靠?這里面的細節(jié)啟發(fā)學生想象,質疑到每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想象可激發(fā)興趣,也有潛在的識別證據的意義。
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zhàn)”,要講昭君出塞。王昭君在現在湖北省興山縣長大,利用地圖指出興山縣在湖北宜昌以西、長江北面。在地圖上再指出南匈奴所在的現今內蒙古與華北接壤的一帶,即長城以北地區(qū)。這兩地的自然條件差別很大。草原大漠風云變幻,氣候不像南方那樣溫暖。游牧民族的飲食習慣與長江一帶的漢民族,又有很多不同。游牧民族也沒有很好的衛(wèi)生習慣。王昭君33歲就死了,她為民族和睦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有了這些鋪墊,讓學生想象昭君出塞所遇到具體生活困難,他們才會產生情感,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15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教材有一幅“絲綢之路”的地圖。絲綢之路的艱難要啟發(fā)學生想象。教師應該充分準備地理知識,利用多媒體讓學生了解沙漠,了解中亞的地形地貌,告訴學生:往返絲綢之路一趟,時間短的,兩三年;時間長的,七八年。那時,通過絲綢之路的貿易量應該不會很大。
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也需要用想象力去體驗。因為,按照教材所繪制地動儀,文字解釋說是銅質的。那么,圓體內的銅柱有多粗?用細銅柱,附近有車馬過也會產生震動,銅柱也會發(fā)生傾斜。用粗一些的銅柱,多粗的銅柱合適?銅柱是立在圓體內底上嗎?這樣的地動儀能測到千里以外發(fā)生的地震,但儀器沒有地下部分怎么會產生感應?這個地動儀要做成多大體積的?這樣的想象也是探究,盡管老師也不能給出完整的答案,但對啟發(fā)學生思維是有意義的。
我們還能舉出很多類似的例子,說明想象力在學習歷史中是非常必要的。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初學歷史,主要以感知歷史為主。感知需要想象,有了想象才能夠進入歷史情景,才能留下深刻印象。歷史的想象力需要培養(yǎng),不是看了歷史課本就自然會產生想象。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歷史想象力,研究教學中具有典型的想象力價值的內容,啟迪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這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
【作者簡介】鄭春紅,女,1971年生,中學高級教師,吉林省延邊州教育學院歷史教研員,主要從事初中歷史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易中天.閑話讀書時間[J].新華文摘,2011(9).
[2]安家媛.北京人的發(fā)現[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裴文中.談“人”與“不是人”[J].歷史教學,1962(8).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進嘗試教育教學為指導,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 突出學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加強常規(guī)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從小學升入初中,表現為:好奇、好動、上進心強、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yè)、課堂吵鬧、學習習慣差。四個班每個班級人數在45人左右,各個班級在班風、學風上存在著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著老師思路轉,但仍有學生回答問題跑調。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較難,整體看來不愿讀書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從起始年級就要抓課堂常規(guī)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嚴格管理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消化,力求每一節(jié)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可讀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單元,敘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2課。
本教學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課文個性鮮明、異彩紛呈??朔俗⒅亟谭ㄝp視學法的弊病。注意了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饒有趣味。
教材第一單元主要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共三課,從最早的人類講起到華夏族的形成。使學生統(tǒng)分認識了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的生活面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發(fā)展和衰亡及社會的變革,使學生深刻認識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的影響。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fā)展,使學生從學習中認識秦漢對后世的影響。第四單元講述了政權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發(fā)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趨勢。培養(yǎng)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fā)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lián)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找到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 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教學。
關鍵詞: 七年級歷史教學 學習興趣 激發(fā)方法
七年級是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期,也是生理、心理和思想的過渡期。七年級學生剛進入初中,一切都是新的,新環(huán)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而且他們活潑好動、熱情天真,雖然認知能力不強,判斷力不高,但是記憶力不錯,積極性很高,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特征,做好七年級的歷史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了解基本的歷史知識,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總的來講應該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教育。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如何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我認為可以通過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做到潤物細無聲。首先我們可以在校園里設置櫥窗、在櫥窗里和教學樓走廊及教室里張掛歷史名人的頭像和簡介的掛圖或者歷史名人名言,讓學生一進校園就可以感受到校園文化,同時激發(fā)起學習歷史的興趣。其次,可以通過學校板報、班級黑板報、手抄報設計等途徑增加同學們接觸歷史、了解歷史的機會。
二、融洽師生關系,移情激趣。
首因效應十分重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即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學既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又是師生雙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歷史教師要明確這種移情效應,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投入,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尊重及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敢于大膽提問、回答。甚至進行歷史劇等方面的表演。所以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始終本著愛學生、尊重學生的原則因材施教。這樣,就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達到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的目的。
三、注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的采用對一節(jié)課的成敗起到關鍵作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亡》,可以以講述法為主,先讓學生看一下《封神榜》的一些視頻片段,然后講解王朝更替的經過,用討論法讓學生討論: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有什么共同之處,最后用總結法小結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通過綜合運用講述法、觀看視頻、討論法和總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了課堂教學,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要把課堂教學與活動教學統(tǒng)一性的有機結合。
傳統(tǒng)教學觀往往把活動課當做是“第二課堂”或“課外活動”,認為它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真正的人才培養(yǎng)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有些甚至把課堂教學與活動課教學對立起來。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錯誤的。人教版教材在歷史活動課教學的設計中就提醒廣大歷史教師要走出這一誤區(qū),每個單元都安排活動課。如,活動課“秦始皇功過的辯論”,這節(jié)課如果組織得好,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精神。這種辯論式的歷史活動課,在知識的積累與技能的培養(yǎng)方面是單一模式的課堂教學所難以實現的。因此我們要一改課堂教學單一化、程式化、標準化的現象,以學生為主體,拉近課堂教學與歷史活動課教學的距離,將二者有機結合,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五、注意教會學生了解歷史,理解歷史,巧記歷史的方法。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線索來記憶歷史知識,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了解、記憶、理解歷史的能力,讓歷史知識有規(guī)律有次序地存放在學生的大腦里。如用數字記憶法記憶隋朝大運河相關的知識:一個目的,兩個作用,三個城市,四條干渠,五大水系,六個省份來強化記憶;再如用對比記憶法或歸類記憶法來記憶中國古代史上出現的盛世名稱: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武周政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用圖示記憶法來記憶代疆域乃至分布狀況,還可以用來記憶朝代政權更替情況;用串聯(lián)記憶法來記憶商鞅變法,主要整理出商鞅變法的時間、人物、內容、目的、結果、性質、指導思想和啟示等知識點連成的線索。
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所說:“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痹跉v史教學中注重學生情感與興趣的激發(fā)和引導,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開發(fā)和歷史認識的升華,幫助其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在本學期,擔任七年級(6)個班的歷史課,根據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和本學期的特點,結合初一學生的實際水平,開展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學會歷史知識的一些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在本學期要很抓學生的基礎知識,指導學習方法,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工作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欲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二、教材分析
1、教學特點。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勺x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學內容《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fā)展,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教材重點在于與歷史發(fā)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三、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認真?zhèn)浜谜n,在備課中真正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
第二、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
1、目標統(tǒng)一,準確,
2、以的要求為依據。
3、體現統(tǒng)一要求與個性發(fā)展統(tǒng)一。、
第三、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動腦筋、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fā)現不足,及時總結。
第四、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勵學生參與歷史小制作,通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跡、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的知識面,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究學習能力。加強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第五、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周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第六、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后評議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進度
一、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學生總體水平查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欲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可讀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fā)展,共22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