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華陰老腔范文

時間:2023-03-10 14:59:22

序論:在您撰寫華陰老腔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第1篇

關鍵詞:中國民族音樂 華陰老腔 發(fā)展及現狀 混搭

中國民族音樂的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種類繁多,形式各異,因地區(qū)、民族、語言、習俗、宗教、樂器等不同而組成了我國龐大而又復雜的民族音樂體系,僅民間歌曲,就分成勞作時的勞動號子、抒發(fā)感情的山歌、流行于城鎮(zhèn)集市的民間小調、敘事抒發(fā)感情的長歌以及多見于西南、南方的多聲部民歌等等。它的產生與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發(fā)揮過不同的作用,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

建國以后我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呈現出良好態(tài)勢,也整理創(chuàng)造出了一些膾炙人口的民族歌曲和音樂,成為幾代人的美好記憶。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我國經濟迅猛發(fā)展帶來的與各個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在各領域都受到了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文化影響,這些同樣體現在了我國的音樂方面,西方音樂旋律線條明顯、節(jié)奏鮮明、時代感以及文化的侵略性,迅速占領了我國音樂市場,而我國民族音樂卻明顯落后于時代的步伐,與多元素和時代感非常強烈的現代音樂相比,其市場受歡迎度完全無法相比擬。我們也曾經看到過一些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的嘗試性探索,但是取得的成果有限,直到2015年在東方衛(wèi)視的《中國之星》中《給你一點顏色》的橫空出世。

《給你一點顏色》將陜西地方性的民族音樂與搖滾樂完美結合,取得的成功是空前的,以至于非常多的音樂人從自己的專業(yè)角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分析,并且得到了各專業(yè)和非專業(yè)聽眾的一致贊賞,因此是對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相結合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其對音樂的探索過程與現象,對于民族音樂未來的發(fā)展道路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是值得我們做一番分析研究的。

一、中國民族音樂的歷史發(fā)展及現狀

1.中國民族音樂的產生、發(fā)展及各個時期的演變

音樂在人類的歷史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的音樂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六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最初的骨哨和陶塤已經有兩三個音所構成旋律了,音樂是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正因其與勞動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是生活真實的體現,音樂的內涵以及功能隨之擴展,一直發(fā)展到奴隸社會,無論從樂器、材質、功能性到音律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有了七聲音階,同時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發(fā)展,音樂理論也開始逐步完善,到了秦漢時,產生了“樂府”這種行政性的音樂管理、創(chuàng)作、演奏專門機構,這時的音樂已經是由復雜的樂器合奏、演唱和舞蹈構成了。而自三國到南北朝期間,在誕生了很多名曲的基礎上,還開始了小型戲曲的萌芽。到了隋唐時代,政治經濟的穩(wěn)定,國家政策的開放,此時我國的音樂以歌舞為主要藝術形式,開始了全面的發(fā)展,并很快達到了頂峰,且音樂理論也逐步完善,一些律法的缺陷也逐步解決,樂器的制作和使用也基本定型,而且有些記譜方式一直到近代還在使用,例如用來記載古琴譜的減字譜。而宋朝到元朝時的音樂開始以市民音樂為主,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隨之提升,以宋代詞牌音樂和元曲為代表,這時候誕生了很多戲曲大師級的人物,例如南宋姜夔、郭楚望、元代“六大家”,他們共同把傳統(tǒng)音樂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同時這時期的戲曲演唱理論和音韻學已經有了系統(tǒng)的論述,是后世音樂發(fā)展的奠基石。資本主義的萌芽,音樂因隨著城市市民階層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在普通民眾中開始普及,此時戲曲的發(fā)展達到了高峰,各種唱腔和流派異彩紛呈,同時多器樂的合奏已經成型并且完善。到了近代,民族音樂終于達到了頂峰,這是出現了一些傳世名曲及以瞎子阿炳、京劇名角們?yōu)榇淼淖吭降拿耖g藝人,同時受西洋音樂的影響,我國開始了對初次的中外音樂融合的嘗試,但是隨著西方音樂開始在中國推廣,民族音樂的活力開始逐漸喪失,有一些民族音樂甚至成了瀕危樂種,例如華陰老腔,就已面臨消亡,且被錄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史,我們可以看出其伴隨著中華文明無數風雨,是我國必須傳承下去的國粹。

2.民族音樂特點及各地區(qū)的代表作

(1)區(qū)域性特點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域、人文風光、民族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音樂地方特色,古人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說法,形象的描述了我國因地域原因而產生的不同,在音樂上也有著非常具體的表現。漢語的方言特征明顯,我們以四川為例,僅目前還存在的地方性戲曲,就有:川劇、川北燈戲、川北大木偶戲、四川盤子、四川清音、四川揚琴,戲曲劇種按各自同類性質的唱腔來分布,因此聲腔系統(tǒng)就成了各劇種分類的主要系數,戲曲中的語音與音樂所呈現的藝術特征是區(qū)分各劇種的重要標志。

(2)民族特色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不同的歷史發(fā)展導致民族音樂的差異巨大,例如蒙古族抒情婉轉的長調,維吾爾族充滿異域風情的阿拉伯風格音樂,壯族即興編詞演唱的山歌等等,這些音樂帶著明顯民族烙印的風格,讓我們幾乎一聽就能分辨出是哪個民族的曲風。

(3)語言性特點

我國的語言種類繁多,同時地方方言差異也很大,同是漢族,北方人對于粵語基本上是聽不懂的,而這也造成了北方的京劇與廣東的粵劇和四川的昆曲在語言上有著巨大的差異,也正是如此,才形成了我國多姿多彩的音樂風格。

(4)文化性特點

文化對音樂的影響巨大,以華陰老腔為例,陜西自古以來民風彪悍,三秦大地始終戰(zhàn)火不斷,造就了陜西人個性張揚、寧折不彎的品性,在音樂上表現為曲風激越、悲壯、深沉、高亢,聽起來如烈火般粗獷,而南方人自古性格委婉、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就有了粵劇的唱腔婉轉、抒情的藝術風格。這種差異在我國的各個地區(qū)都有所體現。

(5)各地區(qū)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

我國對于民族音樂的保護與挖掘,已經日益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重視,并作出了一些努力,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民族音樂因為其受眾偏小,地域性太強,缺乏傳承人等等因素,導致其處于瀕危的境地,例如華陰老腔。

同時,近年來我國少數民族的音樂通過挖掘和傳播,逐漸為外界所熟知,充滿異族特色的曲風也屢有佳作問世,同時也有部分少數民族的音樂人對本民族音樂的改編作出了一些嘗試,在漢族音樂方面,有不少以京劇旋律作為創(chuàng)作元素的現代流行音樂面世,可以看得出很多音樂人對傳統(tǒng)音樂的保護與努力。

3.中國民族音樂在近代所作出的努力與探索

我國對民族音樂的探索是多方面的,國家對此也非常重視,對一些地方性音樂制定了各種保護政策,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挖掘與探索,同時也積極鼓勵這些音樂的自我完善和創(chuàng)作,通過各種方式發(fā)現和支持各種民族音樂的人才。例如通過電視選秀節(jié)目發(fā)現的陜北民歌歌唱者阿寶、朝鮮族音樂組合阿里郎、彝族音樂組合山鷹,以及將民族音樂元素融入流行音樂的歌曲《月亮之上》等等,都取得了比較積極的反響。在器樂方面,很多作曲家做過各種嘗試,將民族音樂融入到西方當中,尤其是鋼琴與小提琴,誕生了不少佳作,其中以《牧童短笛》《春江花月夜》《化蝶》等最為著名,為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二、華陰老腔的歷史及現狀

1.華陰老腔的產生、歷史與發(fā)展

相比較而言,華陰老腔的歷史并不是很長,它誕生于明朝末年,本來是陜西華陰縣泉店村張家的家族戲種,所謂的家族戲,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絕活不外傳,而規(guī)定只能傳給本族的一種戲曲,做為老腔來講,它其實是藝人們在表演皮影戲的時候,把戲文通過演唱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戲曲,也就是皮影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在化州開始流傳,一直到今日。因為它是家族戲的這個特點,目前我國正在加強保護力度,以避免這個寶貴劇種的消亡。

2.華陰老腔的音樂特點

老腔分為兩種,一種叫做阿宮腔(或者遏宮腔,或者北路秦腔),這一路原本是純粹的用于皮影戲戲文的演唱,其特點是基本沿襲了秦腔的表演方式,唱腔文雅委婉,剛健有力、慷慨激昂,拖腔常有“咦咽”音,然后用假嗓翻到高音,然后唱出來,它屬于板式戲曲的變化體,聲腔有歡、苦兩種音調,前者用以表達歡快開朗的情緒,后者用以表達悲傷、痛苦和怨憤的情緒,再加上樂器中使用板胡取代了二胡,極大的增強了音效的力度,同時用梆子、鼓板、鐃鈸等,極大的加強了想要表達的效果。

另一種是弦板腔,唱腔種類很多,用于皮影戲演出時,樂隊人員較少,形式較單調,唱腔基本上就是上下兩句的反復,在樂器伴奏時,通常是伴奏句子中段或者末尾,唱腔比較清楚,既文雅又易懂。

3.華陰老腔與現代音樂的“混搭”

在華陰老腔與譚維維的合作曲目《給你一點顏色》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演唱風格的相通性,秦腔的高亢與陜西方言的音調和重音的使用方式是分不開的,它使得秦腔與其它地方戲種相比,顯得比較“兇”,其情緒的表達在語言中更加具有沖擊力,而正是由于這些特點,秦腔經常被稱作中國的“搖滾樂”,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純正的搖滾樂就是咧開嗓子大聲嘶吼的,這源于我們國家第一次與搖滾樂接觸時,初期的一些作品都是這種類型的。而在《給你一點顏色》這首曲子里面,基本上使用的是重金屬搖滾的風格,其樂器的使用都非常典型,因此在這兩種風格相似度極高的情況下,就更加容易的相互融合了。其次,這首歌在編曲上面是非常用心的,作為主歌的老腔部分,在傳統(tǒng)樂器與流行音樂樂器通力協(xié)作下,既表露出原汁原味的中國搖滾,又完美的融合進了流行音樂的曲風,由老腔穿空裂石的開啟,逐漸過度到副歌部分,客觀地說,副歌的表現并不如主歌部分,除了歌詞意義的表達,在音樂上的表現中規(guī)中矩,并多少沒有突出的地方,但是僅有八句的副歌很快結束,音樂又回到了主歌部分,逐漸拔高的幾個小結回到八分音符上以后,秦腔的沖擊力重新出現,將聽眾剛剛有些放松的情緒拉了回來,最后以原味老腔結束,整體效果堪稱完美。

三、從華陰老腔的“混搭”探索民族音樂的“混搭”方式

1.華陰老腔“混搭”成功的意義

《給你一點顏色》的成功,所帶來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這次成功,為我們民族音樂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范例。從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的選擇、交融,到編曲的思路,以及相互間特點各自突出又相互統(tǒng)一的整體性,都給其他民族音樂指出了一條發(fā)展方向,具有極強的借鑒作用。同時為我國比較低迷的民族音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對我國其他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作出巨大的了貢獻。

2.民族音樂所作出的嘗試

其實我國的民族音樂一直在做著各種嘗試,從京劇改編革命樣板戲,到將民族音樂進行各種鋼琴曲、小提琴曲、甚至交響樂的改編,既有成功也有失敗,自改革開放以來,世界進入了多文化元素交流空前發(fā)展階段,信息的高速傳遞,使得交流更加頻繁,音樂的傳播也愈加廣泛,以歐美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將自己的文化理念通過音樂對全世界進行了傳達,而我國作為一個比較注重傳統(tǒng),且文化生命力強勁的文明古國,一貫是抱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借鑒,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但正是因為我國文明強大的生命力,在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很難被同化掉,這就使我國的音樂工作者在民族音樂的發(fā)展方面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既能保持我國文化的傳統(tǒng),又能將新的血液注入到傳統(tǒng)文化中。

3.如何借鑒華陰老腔的成功“混搭”,將民族音樂華麗轉身

第2篇

被稱為中國最古老搖滾的華陰老腔,最早發(fā)源于陜西省華陰縣(現華陰市)的雙泉村,是一種板腔體戲曲劇種,也是皮影戲的一種。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采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jié)奏。從明末清初開始,該劇種世代流傳,久演不衰。2006年,華陰老腔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眾人幫腔滿臺吼”的老腔戲

今年正月,在西安曲江寒窯廟會上,我有幸觀賞了在春晚亮相的華陰老腔原班人馬的現場表演,近距離感受了華陰老腔那獨有的高亢豪放、蕩氣回腸的韻味。

在張燈結彩、熙熙攘攘的廣場正中,有一個小型舞臺。“伙計們,都準備好了嗎?”忽然間,一位穿紅衣的老漢跳上了舞臺開始招呼眾人?!昂昧?!”參加表演的老漢、媳婦們,呼啦啦扛著各種樂器奔上舞臺?!俺一?,曳一板!”紅衣老漢懷抱著六角形月琴,站在中間指揮著大家。人們一下就認出了他就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張喜民。隨著張喜民的吆喝聲,一時間,鑼鼓聲、月琴聲、二胡聲、梆子聲、鈴鐺聲,奏響了華陰老腔悠揚豪邁的曲調。

“女媧娘娘補了天,剩塊石頭就成了華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條犁溝就成了黃河。”張喜民手執(zhí)月琴,引吭高歌,唱到,其余10人齊聲附和,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這些臺上的農民藝人,唱到盡興之處,用力跺地,群情激昂,蒼涼雄渾的歌聲回蕩在空中。

忽然,一位坐在舞臺后側板凳上的老漢,一手拿著木塊,一手掄起一條長凳來到臺前。只見他掄圓了胳膊,變換著姿勢用驚木猛烈地敲擊條凳的不同位置。隨著他的發(fā)力,一聲聲節(jié)奏鮮明、聲音清脆的巨響迸發(fā)出來,真可謂是“眾人幫腔滿臺吼,驚木一擊泣鬼神”。

華陰老腔的前世今生

臺上老腔藝人們一段剛剛唱完,臺下頓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張喜民帶領的老腔演出團,春節(jié)前一直在緊張地排練央視猴年春晚的節(jié)目。央視春晚演出后,老腔藝人們顧不得休息,又來到寒窯廟會上,一下午要演3場。

趁著表演間隙,張喜民給我們講起了華陰老腔的前世今生――

據說早在西漢時期,在黃河、渭河、洛河三河交匯的地方(今華陰縣衛(wèi)峪鄉(xiāng)雙泉村的土塬上),有一座“西漢京師糧倉”,因而就有了一座西通長安的水陸碼頭。碼頭上有一群船工,每到拉船時,帶頭船工為了統(tǒng)一大家的動作,一邊喊著船工的號子,一邊用木塊敲擊船幫,眾人緊跟著齊喊,這就是老腔的由來。后來,起頭喊號子的人演變?yōu)橹鞒?,跟著一起喊的眾人演變?yōu)閹颓粷M臺吼,木塊擊板也成了樂器。接下來,老腔演變成了戲,有了唱腔。這種浸潤著黃土高原和黃河風情的原汁原味的唱腔,經過漫長的演變與完善,在明清至民國時期發(fā)展到鼎盛。唱腔沉雄古樸,粗獷豪放;劇目題材多為春秋列國、三國、唐宋戰(zhàn)爭故事;表演程式則以征戰(zhàn)、列陣、廝殺,以及擂鼓吶喊為主,因而又稱“英雄戲”、“好漢戲”;演出形式以皮影為載體,只要五六人即可完成,一出戲由一人主唱,生末凈旦丑全擔,邊彈邊唱,還要打板打鑼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別負責板胡、大號、手鑼、勾鑼、梆子、鈴鐺和木塊擊板,還負責幫腔。華陰老腔這一古老劇種,以其獨有之長世代流傳。

華陰老腔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民族精神價值,被稱為中國戲曲“活化石”。2006年,華陰老腔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幾年,華陰市文化部門為了搶救瀕臨滅絕的古老劇種,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把華陰老腔的表演推到前臺,使華陰老腔煥發(fā)新光彩。

張家的老腔“家戲”后繼乏人

張喜民介紹說,華陰老腔皮影戲原本是張家時代祖?zhèn)鞯摹凹腋C戲”,用于自娛自樂,并且明確規(guī)定只傳本宗本族男性。張喜民1947年生于華陰市雙泉村,15歲開始隨家人學老腔皮影戲,父親把家傳的六角琴傳給他。張喜民學藝5個月后就登臺演出,憑一出《羅成征南》出了名。因他當時年齡小,又是主唱,初出江湖就名聲大噪。

后來,張喜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老腔班社,名聲也越來越響。華陰及周邊幾個縣城,甚至與陜西交界的山西、河南,都留下過這個戲班的足跡。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后期,老腔班社的生意一落千丈。2005年,林兆華在話劇《白鹿原》里,大量使用老腔曲調,老腔才又被外界所知。此后,老腔從華陰走向全國,甚至還遠渡重洋,到日本、美國等地演出。

第3篇

本文將研究和探討華陰老腔這種民間藝術未來的發(fā)展及傳承,同時也討論一下華陰老腔將要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關鍵詞:華陰老腔;戲曲;挑戰(zhàn);機遇

2016年春節(jié)晚會上著名歌手譚維維和華陰老腔藝人為全國觀眾帶來了一首特別的音樂作品《華陰老腔一聲喊》,他們將古老的藝術形式與搖滾曲風相結合,搬上了中國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使得這一歷史悠久的戲曲藝術被更多人熟識,以至于后來在全國各地甚至去國外演出。這個作品給全國的觀眾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也讓華陰老腔流行于城市間與村莊里。從藝術作品角度來看,《華陰老腔一聲喊》這種混搭式的風格從作品本身來看給人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這一古老的藝術在現代社會中又重新迸發(fā)出新的生命力,其中的文化傳承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調查及探究。

1 老腔藝術現在傳承中存在的問題

古時的華陰人創(chuàng)造了本土戲曲--華陰老腔,它是主要流行于陜西省境內。 一般有六到十位在中國眾多傳統(tǒng)藝術形式中,華陰老腔是一種具有兩千年歷史的板腔體戲曲劇種,是皮影戲的一種,唱戲人在后臺是皮影戲,唱戲人跑到前臺吼唱就是老腔。長期以來,久為華陰縣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人員進行現場表演,唱歌高調,激動。張喜民和王振中兩位老人都是主唱。 在表演藝術的過程中,表演人員往往穿當地平民服裝,接近生活表演,有站立,蹲,坐等方式,時常用木頭敲擊桌子,起到像驚堂木一般的警示作用,以提高大家的注意力。老藝人們演唱的曲目主要根據三國、唐代的故事改變的,表演時高亢,挺胸抬頭,和古代的軍姿氣質很像。尤其是在時期―很多文化受到了破壞,老腔藝術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繼承了數百年的老腔藝術,在群眾中的影響逐漸減弱,只在少數人在傳播;在現代的社會中,外地的人缺少對老腔文化的認知,而本地年輕人也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財富放棄了從事老腔藝術的傳承。年輕人大多趨于對流行音樂的追捧,像華陰老腔的這種古老藝術,現在學的人少之又少,將來很可能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局面,有些曲目殘存紙張已經破損,有些曲目從古代流傳到現代已經失傳,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2 華陰老腔的保護和推廣方式的討論

我國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進行的“民g文化保護工程”,其中就收錄了就有非凡特殊藝術形式的華陰老腔。中央、省、市對文化遺產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包括資金撥付、場地租賃、時間安排等。華陰老腔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2.1 國家、省、市等對老腔文化采取的措施

國家、省、市、縣等對老腔文化各個方面大力支持,資金撥付及時到位。

1. 物資的投入。藝人進行身體全面的檢查,一旦有疾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保證他們的身體康健,全力支持他們收集各方面的素材,能夠創(chuàng)作新劇本,免費提供場地進行排練及演出,發(fā)放文化學術研究津貼。

2.創(chuàng)造全國表演的方式。陜西省華陰市和國家有關部門、相關城市進行了合作,組織老腔藝人上臺表演,傳播華陰老腔文化,使廣大群眾受到耳濡目染,喜愛上這種文化,并傳播老腔文化。

3.文化藝術社團的建立。08年9月,老腔文化保護中心成立了培訓班,本次培訓班共招收40余人。培訓了一年,然后以這些學員為基礎成立了藝術社,進行全國表演,由于普通大眾沒有見過這種表演形式,所以場場爆滿,并進行了加場演出。老腔保護中心的新近編排錄制的節(jié)目《關中古歌》曾榮獲我國首屆農民文藝舞臺演出特等獎。

2.2 與影視、音樂等藝術融合表演

1. 2006年林兆華導演在演出的經典話劇《白鹿原》中首次加入了老腔表演藝術, 觀眾的內心里被原生態(tài)的老腔一下子砸中了,產生了非常大的轟動效應。06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就有華陰老腔,新加坡、德國、加拿大都有老腔演出。世界為老腔藝術關上了窗,卻打開了門。

2.老腔與電影藝術融合演出繼話劇后,2012年上映的電影《白鹿原》,用老腔藝術的同時,也承擔了敘述故事元素,正可謂是別出心裁。電影中兩次出現了老腔藝術。一次是歌曲《將令一聲震山川》;一次是歌曲《征東一場總是空》; 老腔藝人渾厚動人的唱腔配上濃厚歷史韻味的曲詞,對老腔審美表達的贊頌與共鳴,也得到了廣大觀眾的情感認同。

3 啟示與總結

保留到現在的這種原生態(tài)的藝術--華陰老腔,在當今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依然顯示出了像春天的小草般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現在還能領略到它的獨特魅力。

華陰老腔首先出現在華陰民間,然后通過春晚走向全國,在當今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世界中,老腔的演繹方式、內涵、曲目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在如今藝術形式百花爭艷、百家爭鳴,相互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老腔非常幸運地得以延續(xù)而不是像其他藝術慢慢的消亡。然而,在當前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大前提下,挑戰(zhàn)與機遇并列存在是華陰老腔所必須面對的。

年輕人中少有人學習是老腔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作者在老腔當地實地訪問過程中了解到, 幾位年齡都比較大的老腔藝人仍然活躍在舞臺上,其中最大的已經將近耄耋,年齡最小的都已年近半百。一直以來,年輕學習者非常少,如果這一情況持續(xù)進行下去,老腔藝術將會瀕于消失。僅有四十人報名華山老腔藝術發(fā)展保護中心,五十歲左右的人占大多數,而且大都是沒有任何文化藝術基礎的,這使老腔藝人們悲喜交加。 “自己每次給孫子買玩具或者小零食的方法讓其學習老腔藝術,保證藝術后代有人學習藝術,使藝術流傳下去。在不久的將來還有人會這個技藝”。 老腔藝人張喜民說:“因為年輕的朋友們對各種歌曲更感興趣,他們對周杰倫、蔡依林等比較熟悉,還有人把他們作為偶像崇拜?!边@讓他感慨萬端。藝人們?yōu)榱藗鞒?,必須虛心聽從群眾的反應,保證創(chuàng)造的曲目受到大家的歡迎。老腔在當今發(fā)展所遭受到的問題,一方面華陰老腔文化和現代文明進行了相互影響,相互都需要吸收對方的優(yōu)點以彌補自己的不足,這對文化的流傳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華陰老腔在當展的機遇來自于當代流行文化的包容性。老腔由一個不知名的小戲走到相對繁榮的過程正說明當今人類的審美視角正在發(fā)生轉折性的變化,同時,返樸歸真、回歸自然也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心理?,F代都市擁有博大的胸懷,廣闊的包容性,這其中就包括演出的形式、方式。同時,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當地人民政府一個人的事情,群眾也要提供必要的幫助。如果文化遺產只有政府在推廣,群眾不參與,群眾不熱愛、不去欣賞,這種藝術也有可能也傳承不下去。華陰老腔也為其他文化傳承樹立了很好的實踐探索的典范。

總而言之, 我們人類自身決定著像華陰老腔、京劇、黃梅戲等的古老藝術傳承的未來命運。當然,在對于老腔形式如何改革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比方說,老腔原始特征和美學價值不應只為滿足當今時代美學觀點而改變其原本的藝術特色,這是變化了的藝術,所以, 我們要重視并研究對老腔藝術的理性創(chuàng)新以及革新的程度。比如老腔為了適應當今社會,進行了自我剖析,并吸收了其他文化中的精髓,進行了融合創(chuàng)新,受到人民的喜愛和追捧。時代在改變,藝術形式也應該隨著人們鑒賞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與之適應,與時俱進,這樣才能立足于百家爭鳴的文化領域中。

參考文獻

[1]劉曉靜.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IJ].藝術教育,2011,07:86

第4篇

“教科書級的中國搖滾樂”

現在只要談起“華陰老腔”這四個字,人們不免要想起春晚上的譚維維和華陰縣老腔藝人們。一曲《華陰老腔一聲喊》像是窗外突起的驚雷,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心靈上的巨大震撼,隨后更是以27.71%的高得票率榮登了“我最喜愛的春晚歌舞類表演節(jié)目”榜首。在一片叫好聲中當然也有人發(fā)出了“假唱”、“陜西話蹩腳”、“詞不好”、“用力過猛”等質疑聲,不過如同她的鍵盤手謝鴻飛所說:“對稀有民間藝術的保護,維維至少意識到也開始做,不管你喜不喜歡,行動永遠比調侃批評更有意義?!?/p>

不過《華陰老腔一聲喊》其實并不是為了春晚而創(chuàng)作的,它的首次亮相是在去年12月初的一檔綜藝節(jié)目《中國之星》。在那里譚維維和老腔藝人們完成了搖滾與華陰老腔的第一次碰撞,那時它還不叫《華陰老腔一聲喊》,而叫《給你一點顏色》。當時的譚維維是崔健戰(zhàn)隊的選手,他們的音樂一直堅持以搖滾為內核。一開始,譚維維想將搖滾和秦腔結合,那時的她對老腔還一點都不熟悉。但看了樂隊制作人劉珈寧和飛飛給她推薦的電影《白鹿原》里的老腔唱段后,譚維維激動得久久不能平靜,于是決定要將華陰老腔這個小眾的民間藝術搬上一個更大的舞臺。

《中國之星》的演出當晚,譚維維和老腔藝人們同樣技驚四座,現場一共300位觀眾投票,她以299票毫無懸念地拿下了當期冠軍。崔健更高度稱贊這次表演為“黃土給城市霧霾人口的震撼”、“教科書級的中國搖滾樂”,后來,歌曲的表演視頻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被瘋狂轉發(fā),它還成為英國諾丁漢大學藝術學院的教學素材。

如果說這次搖滾和老腔兩種音樂形式的結合是一場冒險,那么譚維維不僅帶著華陰老腔登上了山頂,還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動人的風景。

“我以前總想得第一”

譚維維最早被大家認識是在2006年的“超級女聲”里。那時的她憑借高亢的歌聲和靚麗的外形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摘得了亞軍??墒?,譚維維之后的音樂路卻沒有比賽時那么一帆風順。 那段時期,她一度拒絕參加公司為她安排的商演,卻主動以低于商演多倍的價格參加了一部長達兩年的音樂劇巡演,只想以此為精神依托使自己走出迷茫。譚維維連續(xù)發(fā)行了兩張專輯,反響平平,后來開了酒吧,又賠了錢……她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清晰而合適的定位。

這一切從遇見高曉松時開始有了變化。起初,譚維維想要高曉松給自己的羌族歌曲《花夜》提提意見,高曉松聽后對她說:“你做這個做不出來,我這個人特別不吝,你眼睛里已經沒有那一抹藍了,你已經變得很浮躁了?!痹掚m然直接、不中聽,卻一針見血。再后來,高曉松看到譚維維自己寫的歌詞,發(fā)現了她骨子里的搖滾氣質,便決定幫助她撕掉原有的“乖巧”的標簽,促使譚維維做自己――一個搖滾青年。

2010年,從與高曉松合作的專輯《譚某某》開始,譚維維便堅定了“搖滾文藝”的線路,但她真正開始以“搖滾女王”的形象走紅卻要從2015年參加《我是歌手》說起。在《我是歌手》中,大家不僅見識到了有強大的唱功、多變的可塑性和不懈的音樂追求的譚維維,更看到了一個把自己放在塵埃里的謙卑、低調的譚維維,而她也依托《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和《中國之星》等現場節(jié)目被大眾所認可。

相比搖滾樂,譚維維與民族音樂的淵源似乎更深。她的第一張專輯是2004年與涂惠源老師合作的現代民族美聲音樂專輯《高原之心》,那時,她已經進行了將流行樂與民族音樂結合的嘗試:《走進》是流行音樂與藏族音樂的結合,《阿娃茲古麗》是流行樂與維吾爾族音樂的結合,《烏蘭巴托之夜》是流行樂結合蒙古族音樂……后來她與劉洲合作改編了更多少數民族音樂。所以,當譚維維與華陰老腔一同站在臺上時,一點都不難理解。 在《中國之星》上,譚維維和華陰老腔藝人一起演出《給你一點顏色》

“東方正兒八經的搖滾樂”

張喜民在《中國之星》的舞臺上說:華陰老腔是我們東方正兒八經的搖滾樂。

據《華縣志》記載,“華陰老腔”盛行于乾隆元年至十年,是陜西省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又名“老腔皮影”和“拍板調”,2006年便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說在西漢時期,華陰縣有個軍事糧倉,漕運直通都城長安,為了統(tǒng)一船工的動作,大家便一邊敲擊船幫,一邊喊號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老腔”,而敲船幫也成了后來舞臺上令人驚訝的敲板凳。

傳說在明代中期,有個叫孟兒的人,從湖北老河口來到泉店村賣唱,當地的張氏大戶經常請他到家里說唱,張家弟子也耳濡目染,隨后改進成為了張家的家戲。現在的張家正宗傳承人為張全生,他們家保存著老腔自乾隆年間傳下來的百余個戲本,與譚維維合作的老腔藝人張喜民、張新民等便是“老腔正宗”張全生的兒子。華陰老腔唱起來有一種波瀾壯闊的畫面感,每一個音符都堅實強大――砸在地上有坑,砸在心里難忘。

看著華陰老腔藝人們彈起月琴、板胡,拍著板凳,唱著、喊著,譚維維汗毛豎立、心跳不止。第一次去華陰縣采風時,看到村里很多人都會唱老腔,張喜民的大哥們表演時,鄉(xiāng)親們都會在旁邊自然地和,譚維維十分感動:“他們的音樂是有著黃土地上生長的豪邁的,那個畫面是非常震撼的。有人可能覺得‘搖滾’是喊所以覺得我們像,但在我看來搖滾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有著活生生的落地感和面對生活的自我救贖感?!?/p>

然而,同老腔藝人們的合作起初并不容易。因為習慣了自由,老藝術家們對規(guī)定的節(jié)奏掌握起來會有些許困難,合唱總是陷入僵局。磨合之后,大家決定在編曲中加入小镲這個樂器,它不是老腔的傳統(tǒng)樂器,只是一個提醒老藝人們亮嗓子的工具。而在歌曲方面,考慮到老人們都上了年紀,記憶力遠不如年輕人,譚維維沒有對老腔的歌曲做出很大的改動,這也正是張喜民所希望的――“老腔不能胡改,老腔要像老腔”。經過多次的排練,月琴和貝斯合上了拍,板胡和鍵盤卡上了調,華陰老腔和搖滾樂終于完美得結合在了一起。

第5篇

【關鍵詞】華陰老腔;英譯;原則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270-02

華陰老腔作為陜西地方戲曲之一,萌生于西漢華陰縣衛(wèi)峪鄉(xiāng)雙泉村一帶,由最初纖夫與船夫的號子漸變?yōu)橐愿輷舸恼f唱表演,后演變成以驚木擊板的老腔,唐宋時期,老腔開始以皮影戲為載體,成為獨立的戲曲劇種,到了明清時期,老腔進入輝煌階段,當時華陰縣內活躍著10余個老腔戲班。但是,建國后,因為種種原因,華陰老腔開始沒落,說唱表演一度終止。改革開放后,華陰市相關部門對老腔進行過搜集整理工作,但由于搶救保護措施力度不夠,以致老腔瀕臨危亡。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華陰老腔于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華陰老腔說唱詞英譯意義

保護并傳播華陰老腔。黃友義認為,中國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出多遠、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翻譯工作的質量[1]。事實上,華陰老腔曾先后在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演出,但觀眾大多是海外華僑,外國觀眾很少。除了不了解中國文化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華陰老腔表演語言是中文,確切地說是陜西方言,而目前并沒有華陰老腔劇本被完整地譯成英語,語言上的障礙極大地限制了華陰老腔的傳播。因此,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瑰寶,華陰老腔英譯研究,不僅能保護華陰老腔這一瀕危文化遺產,而且能促進華陰老腔在世界范圍的傳播,提高絲綢之路語境下陜西地區(qū)形象乃至國家形象。

擴大華陰老腔觀眾群。隨著華陰老腔系統(tǒng)翻譯研究的開展,從事翻譯實踐、教學的教師、學生、圖書編輯乃至翻譯界與圖書出版界會逐漸廣泛接觸到華陰老腔,深層次地了解華陰老腔劇本故事、發(fā)展史、藝術特色以及承載的地域文化特色等。

豐富戲劇翻譯實踐。華陰老腔英譯研究能豐富中國戲曲翻譯實踐活動,完善戲曲翻譯理論,引起翻譯界對瀕危地方傳統(tǒng)戲曲的關注,更好地推動我國瀕危地方傳統(tǒng)戲曲的英譯推介。而且華陰老腔英譯研究可以促使華陰老腔多語種翻譯,進而讓全世界更多的民族來分享和欣賞具有大西北色彩的傳統(tǒng)戲曲形式,為保護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盡到應有的責任。

二、華陰老腔說唱詞英譯現狀

目前,國內外不少翻譯家就京劇、昆曲、評劇、川劇、蘇劇、黃梅戲等進行系統(tǒng)完善的翻譯實踐與理論研究,代表人物如楊憲益和戴乃迭、汪榕培、Mulligan、Scott、Dolby等人。相比之下,華陰老腔一直沒有引起國內外翻譯界的關注,除了在電影《白鹿原》里英文字幕里出現過華陰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的英文翻譯,目前并沒有對華陰老腔說唱詞進行系統(tǒng)的翻譯實踐及研究,華陰老腔英譯研究亟待進行。

三、華陰老腔說唱詞英譯原則

國內戲曲英譯方面成就最大的應屬楊憲益和戴乃迭、汪榕培等人。楊和戴認為,戲劇語言翻譯須簡明通俗,以便讀者欣賞并理解其中文化[2]。汪榕培提出“傳神達意”的戲曲英譯翻譯標準[3]。

國外一些學者在翻譯實踐的基礎上對中國戲曲英譯進了深入研究,提出一些翻譯理念。Birch提出了元明戲劇英譯時有關節(jié)奏因素的折中處理策略,來解決中國戲劇用語英譯文演出的問題[4]。Crump認為,在元雜劇曲牌翻譯時,應按原作節(jié)奏和句格來處理譯文[5]。Wichmann以《鳳還巢》為例,探討了以演出為目的、由國外演員演出、并最大限度保留原作韻味的戲曲翻譯問題[6]。國外的戲曲翻譯大多提出歸化譯法,鞏固了英語語言的霸權地位,不利于保持異國情調,甚至損害中國文化形象。

而筆者認為翻譯目的論對于華陰老腔翻譯更具指導意義。Hans Vermeer提出翻譯目的論,他認為翻譯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轉換,還是一種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有目的有意圖的人類行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過程[7]。華陰老腔英譯目的是為了幫助外國觀眾了解劇情發(fā)展,讀懂劇本內容,促進華陰老腔在國外的傳播及影響力,從而傳播中國文化,而非用英文進行華陰老腔表演,所以本研究將華陰老腔英譯目的定位為劇本可讀性,而非表演性,譯文對象為對華陰老腔感興趣的外國觀眾。華陰老腔英譯的終極目的是傳播中國文化,所以,如果英譯過程中一味使用歸化翻譯原則,遷就目標語觀眾的語言表達習慣而忽視華陰老腔文化特征,傳播華陰老腔及中國文化的目的就實現不了。而另一方面,如果為了傳播中國文化而一味使用異化翻譯原則,完全無視目標語觀眾的語言表達習慣,那么譯文將生澀難懂,保了形卻失了神,會讓目標語觀眾不知所云,最終也無法了解華陰老腔劇本內容。因此,筆者認為,華陰老腔英譯應遵循異化歸化結合,力求達意傳神,確保譯文順達。

四、華陰老腔說唱詞英譯難點

A陰老腔說唱詞英譯過程中,筆者發(fā)現華陰老腔英譯存在以下困難:

韻律美難體現。華陰老腔最大的特點是格式化,說唱詞大多押韻,具有內在的韻律美。常見句式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如“將令一聲震山川,人披衣甲馬上鞍,大小兒郎齊吶喊,催動人馬到陣前”便是七字句式,押an韻。再如“白綢子黑段子都閃賊光,長袍子短褂子都是衣裳,大麥面小麥面都能搟面,剩下個玉米面咱打攪團”便是十字句式,前兩句押ang韻,后兩句押an韻。由于漢英語言的差異性,格律韻腳很難在翻譯中體現。

修辭美難保留。華陰老腔常使用各種修辭方法來描繪事情,刻畫人物,抒情達意,其中,比喻和對比的使用最是常見。要保留華陰老腔說唱詞中的修辭,又要譯文形音俱美,這對譯者而言是很大的挑戰(zhàn)。

質樸美難處理??谡Z化是華陰老腔的另一大特點,唱詞貼近百姓生活,使用大量諺語和歇后語。如“女媧娘娘補了天,剩塊石頭就成了華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條犁溝就成了黃河?!笨谡Z化的說唱詞以及承載的民俗文化讓華陰老腔彰顯著大西北黃土地的質樸之美,同時也給譯者提出了難題。

古典美難傳遞。華陰老腔很多傳統(tǒng)劇目皆源自中國古代,唱詞中有很多文言駢句,極具古典美。如《羅成征南》中羅成的一段說白,“豈不聞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蔽难愿袷降恼f唱詞本身對于譯者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將其準確無誤地譯入目標語,同時傳遞出說唱詞所體現的古典美,也為華陰老腔翻譯制造了一定的難度。

五、結語

華陰老腔英譯研究對于華陰老腔“走出去”起著橋梁作用,只有對華陰老腔進行英譯研究,華陰老腔才能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像京劇、昆曲等傳統(tǒng)戲劇一樣,為更多的國外觀眾所了解,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黃友義.發(fā)展翻譯事業(yè),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繁榮[J].中國翻譯,2008,(4):6-9.

[2]曹廣濤.戲曲英譯百年回顧與展望[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7):142-145.

[3]汪榕培.我和中國典籍英譯[J].當代外語研究,2012,(5):1-4.

[4]Birch,Cyril.元明戲劇的翻譯與移植:困難與可能性[A].微周等譯.白之比較文學論文集[C].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72-87.

[5]Crump,J.I.Chinese Theater in the Days of Kublai Khan[M].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0. reprint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0:186-187.

第6篇

【關鍵詞】學風建設,校園文化,就業(yè)質量

目前,大學生就業(yè)形勢持續(xù)嚴峻。2008年12月,總理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座談時說,政府必須把大學生的就業(yè)擺在首位。2010年2月27日總理在回答網友關于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的提問時說,我們十分關注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給大學生就業(yè)制定了許多優(yōu)惠政策,政府始終把大學生就業(yè)擺在重要位置。2012年7月17日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表彰大會??偫碓跁h上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yè)形勢將更加復雜、更加嚴峻,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yè)的任務十分繁重,必須作出更大的努力。指出要堅持就業(yè)優(yōu)先戰(zhàn)略,繼續(xù)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yè)政策。把就業(yè)完成情況納入政府綜合考核體系??梢姡髮W生就業(yè)工作是今后一個相當長階段的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它不僅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直接體現,更是高校生存發(fā)展的制約條件?,F階段抓就業(yè)工作還存在階段性突擊的狀況,低年級基本沒有涉及,大四開始突擊,從效果來看,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就業(yè)如何從基礎抓起,本文談一些看法。

一、建設優(yōu)良的學風是就業(yè)工作堅實的基礎

(一)學風建設與就業(yè)工作的目標是一致的

高校的學風建設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求知欲,結合自身特點確立合理的學業(yè)生涯目標,是為了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高校就業(yè)工作則是使學生了解當前國家相關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政策、社會人才的需求情況,幫助學生合理定位、樹立正確擇業(yè)觀,全面提高個人職業(yè)能力。學風建設的目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就業(yè)工作就是要通過教育指導幫助把這些有用的人推薦到社會去發(fā)揮作用和接收檢驗,所以,學風建設目標和就業(yè)工作的目標是一致的。

(二)學風建設與就業(yè)工作是相互作用的

當前,用人單位更加注重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因此更應該注重自身全面發(fā)展,而這就與學風建設密不可分;培育優(yōu)良學風,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學生普遍關心的就業(yè)工作為學風建設的切人點,以培養(yǎng)就業(yè)能力和素質為目標,指導學生規(guī)劃自身的職業(yè)生涯,能在學生將來的就業(yè)中未雨綢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狀況不僅是一個學校的教育成果體現,也是學風建設成果的重要呈現形式;較好的就業(yè)率和就業(yè)質量要有學生良好的基本素質作保證,高素質的畢業(yè)生與優(yōu)良學風的培育是分不開的。

(三)要充分認識并真正重視學風建設的基礎性地位。

高校學生的學習是以自主學習為主,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氛圍顯得尤為重要。綜合感覺,高校對學風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四多四少”:診斷的多,開藥的少;指責的多,指導的少;看表面多,深度思考少;片面認識多,綜合分析少。對學風建設的基礎性地位認識上到位,實踐上缺位,有的崗位雖與學生密切相關,但認為學風建設事不關己,以至于學風建設工作齊抓共管的局面沒有達到很高的目標。高校應把整體工作的興奮點部分的遷移到學風建設方面,對一線輔導員工作多鼓勵、多肯定、多指導,而不是邊緣化;讓輔導員的服務型勞動和教師的知識傳授型勞動一樣受到尊重。讓輔導員和老師一樣,在學校中不同領域享有獨特的話語權。努力實現學工管理干部雙路徑以至多路徑發(fā)展。學生的課堂應得到有效的管控,教師應該用嚴謹、嚴格和認真的習慣去帶動和要求學生,課堂風氣差,教師應該反思和擔責。

(四)以培育優(yōu)良學風打好就業(yè)基礎,以就業(yè)教育促進學風建設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目標、對象等不斷變化,對就業(yè)和學風建設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這兩項工作應貫穿大學教育的始終。當前學校的就業(yè)教育重視畢業(yè)生,忽視其他年級,沒有形成全程教育體系。就業(yè)工作應依托學風建設,學風建設也應著眼就業(yè)需要。

(1)開展新生啟蒙教育,明確學習目的

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起點,起著大學學習的“導航”作用,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角色適應轉變。主要應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新生專業(yè)思想教育。新生對自己專業(yè)的了解不多,暫不能建立正確的目標與方向,需要進行專業(yè)思想教育,解讀專業(yè)前景、學科特色、課程設置、就業(yè)去向等;幫助學生了解專業(yè)特點,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樹立正確可行的個人目標。

二是把學生的大學生涯規(guī)劃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相結合。高校的就業(yè)工作應從階段性工作轉為全程性指導工作,新生入學后同時進行大學生涯規(guī)劃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幫助學生合理規(guī)劃大學四年學習生活,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yè)知識,培育優(yōu)良學風,正確認識大學生活與職業(yè)選擇、自身發(fā)展的關系,學會自我定位、合理選擇,鼓勵學生為不同層面的目標而努力。

(2)做好大二、大三學生的就業(yè)引導工作

一是人文關懷。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為本科生開設人文講壇、勵志講壇。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陶冶、浸潤學生的情操和心靈;培育學生自強不息的人文精神,激勵大學生正確面對人生逆境與順境,扎實地的規(guī)劃人生之路。

二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為實現應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將第一課堂知識與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活動相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競賽、學術科研創(chuàng)新活動,選拔優(yōu)秀人才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學習各門課程的實際意義,開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平臺。

三是加強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業(yè)是新時期學生就業(yè)的一種新的選擇,是豐富就業(yè)形式、拓寬就業(yè)渠道的新舉措,能為畢業(yè)生提供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發(fā)展舞臺。加強創(chuàng)業(yè)教育,開辦創(chuàng)業(yè)講堂,邀請企業(yè)家、成功校友講授創(chuàng)業(yè)知識及創(chuàng)業(yè)經驗,逐步形成體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品質,應對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的一切困難,促進學風建設和學生的成長成才。

(3)加強畢業(yè)生就業(yè)教育

一是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對畢業(yè)生開展求職禮儀、面試技巧、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及責任意識培養(yǎng)等課程,開展就業(yè)困惑答疑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端正就業(yè)心態(tài),提升就業(yè)競爭力,增強學習動力與針對性,從而促進學風建設的有效推進。

二是實現就業(yè)層次性、區(qū)域性平衡。畢業(yè)生在就業(yè)選擇上更傾向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效益好的企事業(yè)單位。因此,學校應幫助學生分析當前整體就業(yè)需求、往屆學生就業(yè)去向,本著平衡、協(xié)調發(fā)展的原則,特別要強調低重心就業(yè)戰(zhàn)略,從基層做起,經過有效的鍛煉和儲備,后發(fā)制人,實現自我價值。

二、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就業(yè)有著強力推動作用

用人單位除了看重專業(yè)的操作能力外,越來越重視應聘者的責任感、事業(yè)心、道德修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培養(yǎng)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塑造健全的人格,為大學生多元化就業(yè)提供可能。因此,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是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的重要途徑。

(一)校園文化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特殊功能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價值取向,精神追求,是非制度化的行為規(guī)范,是學校的辦學理念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在人才培養(yǎng)和提升就業(yè)質量中有特殊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規(guī)范。校園文化是以其特有的精神環(huán)境和物質環(huán)境及制度規(guī)范有意無意地使生活在校園中的個體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響,形成的一種軟規(guī)范。校園文化的諸多顯性元素如校訓、?;?、雕塑、校園建筑、典禮儀式和校園活動等都以一種無形的力量規(guī)范著全體師生的行為。校園文化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的規(guī)范性有約束功能。

2.全面。校園文化包涵著學校的教育理念、頂層設計、辦學方向、治學態(tài)度、教育環(huán)境、管理方式等,融合著物質、環(huán)境、精神內容,具有多方面多層次的含義,體現著一個學校的價值觀、人才觀和對社會的態(tài)度。學校通過校園文化活動,構建特殊的教育環(huán)境,對學生產生全面的影響。因此校園文化不是某一個方面、某一個層面的,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是立體的和綜合的。

3.特色。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特色,它是學校與學校的主要區(qū)別。不同的校園的歷史不同,辦學和教育實踐過程不同,因而產生具有不同教育理念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的特色體現在校園的各種文化建設陣地和建設路徑上,也體現在學校制度、教學管理、學習生活等方面,學生在這種無處不在的文化雨露的浸潤和滋養(yǎng)下,認同并形成了校園文化的自覺,逐漸打上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的印記。

4.社會化功能。校園文化的社會性決定了校園文化活動是青年大學生了解社會的重要載體,有助于青年大學生社會化。大學常被人們稱為象牙塔,但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有機體,大學必將和社會深入地融合、滲透,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發(fā)揮自己在社會中的作用,是高校及其師生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但第一課堂教學內容固定、滯后,不能很好地幫助大學生完成“融入社會”這一任務。而校園文化活動則是師生社會化的載體和平臺。高校作為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專門人才的特殊場所,不僅是大學生學習求知的地方,還應成為學生接受實踐鍛煉和提高實踐本領的訓練營。必須通過大量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能力,增加參與社會競爭的經驗,為走上職場做好充分的準備。

當然,校園文化還有其他方面比如輻射、滲透等諸多功能。

(二)校園文化促進大學生就業(yè)作用的具體表現

1.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去企業(yè)就業(yè)已成為主流。但大部分學生并不了解市場,就業(yè)期望偏高,一心想去大機關、大城市、大企業(yè)去掙大錢;這些不適當的就業(yè)定位使大學生就業(yè)的難上加難。良好的校園文化,會通過陶冶、凝聚等內化力量,給大學生以崇高的理想和奮進的目標,使得他們在就業(yè)過程中有正確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自覺抵制極端個人主義、利已主義和享樂主義。正確認識個人與國家、貢獻與索取、現實與未來等的關系,有正確的就業(yè)觀和客觀的就業(yè)定位。

2.能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在大學生就業(yè)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在面試中,用人單往往采用觀察、談話或考試的方式,主要對人文素養(yǎng)方面進行考察。在這里,人文素養(yǎng)甚至成為比操作能力更為重要的因素。在試用期間,雖然操作技術能力占有主導地位,但依然無法離開責任心、交際能力及個人德行等因素,許多大學生是因這些因素而被淘汰。校園文化則可通過講座、導讀、社團活動等方式,營造人文氛圍,把學生培養(yǎng)成品德高尚、社會責任感強的優(yōu)秀人才,極大增強大學生就業(yè)競爭力。

3.能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大學畢業(yè)生初出茅廬,在就業(yè)方面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和承受能力,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他們則會出現過度惶恐、自卑、壓抑等情緒,也會出現逃避的現象,這些人格上的缺陷會影響他們順利就業(yè)。校園文化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美麗的校園、標志性建筑、校園雕塑、豐富的圖書館藏、知名的教授、良好的校風學風以及心理教育課程、校園廣播、知識講座,豐富多彩的文化能從思想、情操、精神、人格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引導、陶冶和訓練,能使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提升自信和勇氣。當巨大的壓力來臨時,他們能堅定和頑強,去戰(zhàn)勝困難、消融壓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

4.為大學生多元化就業(yè)提供可能。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就業(yè)選擇中容易目光短淺而僵化,不能以開闊的視野對待自己的職業(yè)選擇,總是拘泥于傳統(tǒng)的專業(yè)對口;或者除了專業(yè)優(yōu)勢之外,看不到自己還能勝任什么工作。一旦選擇受阻,專業(yè)不但不能成為崗位選擇的強項,反而成職業(yè)選擇的制約。校園文化的異彩紛呈,可以彌補專業(yè)教育的單調和不足,特別是一些創(chuàng)新社團、興趣小組,素質拓展等使得文理滲透、學科交叉、優(yōu)勢互補,拓展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意識,這樣大學生能在職業(yè)選擇中立足專業(yè)基礎,統(tǒng)籌相關崗位,使多元化的就業(yè)成為可能。

三、結語

就業(yè)能力儲備和就業(yè)素質的訓練過程中,學風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是除專業(yè)學習之外的兩條基本而重要的途徑。進行有效的學生管理,形成校風正、學風濃的局面,以及在學風建設中學生養(yǎng)成的自律、文明、規(guī)范、有序等,能為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思想、組織和紀律保障,而校園文化的滲透性使其潤物無聲地強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容易引導學生對其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產生親和、信賴及認同,形成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于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和班風有積極的反推作用。學風建設和校園文化活動作為專業(yè)課堂以外的課堂,是兩條特殊的教育渠道,能夠取得專業(yè)課堂無法替代的特殊效果。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和高標準的學習風氣、學術風氣時時體現著一種尊重科學、追求真知的進取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這種精神長期感染和熏陶,能夠使青年大學生人淡薄名利,渴求進步,虛心學習,實事求是,以開放的胸懷對待社會,以敏銳的目光洞察事物,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些不僅是學生作為入職以前的雄厚的儲備,也是提高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在職場上發(fā)展成長的源頭活水。

參考文獻:

[1]夏玉欽.學風建設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3(5):137-139

[2]胡亞娥.以就業(yè)為導向開展學風建設[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6(06)

[3]高長梅,吳玉紅. 校園文化建設全書[M]. 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

第7篇

【關鍵詞】 老年病人 角色行為強化 心理特點 護理干預

1 臨床資料

典型的患者角色強化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在65~85歲,職業(yè)為退休老人,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子女多的老人。有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腦萎縮,冠心病等,這些病人有一共同點都是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血壓降至正常,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心臟功能也可以,但每天查房患者的表現都是不舒服,在與患者交談過程中,發(fā)現患者角色適應不良,有角色行為強化的表現?;颊呓巧袨閺娀谋憩F為對自我能力表示懷疑、失望,自信心不足,情感幼稚,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但自己不做,凡事都依賴醫(yī)護人員和家人,不敢下床活動,特別擔心行走時會摔倒而致病情加重,仍然安心于已經適應的患者角色。

2 當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

2.1 失落和孤獨 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資歷老、貢獻大、經濟好,現在閑呆著心里難免會產生失落感。性格就比較暴躁,順從性較差,喜歡周圍的人能尊重并恭順他們,表現為自以為是、固執(zhí)己見、獨斷專行、易激怒、好挑剔責備他人。而有的老年患者特別害怕孤獨寂寞,由于生活單調,與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溝通,患者常常易產生被拋棄感,因而導致性格、行為的改變。如果住院了,家人,兒女就會來看望照顧他,親戚朋友就會來探望,他們認為自己才被重視了。

2.2 恐懼和焦慮 由于老年人的各種器官功能下降,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可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加上慢性病長期吃藥,治療,在飲食、睡眠等各方面都不太好,從而精神上產生恐懼和焦慮,認為自己年齡也不小了,恐懼死亡的來臨。

2.3 敏感和猜疑 老年患者常敏感多疑,推測猜想自己的病情很嚴重,懷疑醫(yī)生、護士甚至家人都在對他隱瞞病情,每次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句無意的話語,都可能引起他的猜疑,加重其心理負擔。當患者可能出現與不治之癥患者某一相似癥狀時,就對自己的病產生疑心。

3 對老年患者角色強化的護理干預

3.1 尊重、理解、關愛老人 從溫暖的家庭到陌生的醫(yī)院,對周圍一切環(huán)境不適應,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對疾病認識不足而產生焦慮、恐懼情緒,作為和患者密切接觸的護士,首先要尊重、關心他們。講話禮貌,態(tài)度和藹,耐心聽取他們的主訴,對老人的健忘和啰嗦給予諒解,對老人的要求盡量滿足,讓患者相信護士。

3.2 鼓勵和贊揚 對自尊心強和虛榮心強的老年患者,應以鼓勵和贊揚的口氣,在尊重的基礎上,讓患者樂于接收你的治療和護理,適時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3.3 消除孤獨情緒 由于老年人依賴性強,易孤獨,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業(yè)余時間陪伴,尤其是喪偶老人,他們有“感情饑餓”現象,特別需要護士關心,所以護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視,在生活起居上多給予協(xié)助,多與他們交談,聆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對護理人員信賴。同時,鼓勵家人、親友常探視。對病情較輕的老人,動員他們到院內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酌情做些喜歡的活動或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鍛煉,鼓勵他們與周圍的病友多交友聊天,看看電視,聽聽廣播,閱讀各種書刊雜志。培養(yǎng)多種興趣,豐富生活內容,以達到分散注意力,調節(jié)緊張情緒,消除孤獨寂寞心理,增強戰(zhàn)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使其永保良好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

3.4 增加信任度 改善醫(yī)護患關系對于好猜疑的老年患者,我們必須滿足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有關知識的需要,一味的隱瞞,只能事與愿違,要盡早取得他們的信任,減少猜疑和誤會。在交談中,要講究方式,對疾病認識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語言、形體和情感傳遞的技巧。遇問三思、仔細斟酌,該解釋的一定解釋清楚,需要保密的既不能直言相告,又要給予其一個可以接受的答復。盡量讓他們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和護理。

3.5 維護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療的必備條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現明顯變化,我們時時處處應給予理解、尊重、同情、體貼,以科學態(tài)度給予實事求是的解答,以維護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使病人能有效地應對疾病,改變影響認知的心態(tài)和行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軀體癥狀,幫助病人消除心理危機,解除疑慮,堅定信心,使病人主動接受和配合治療。

3.6 家庭與社會的支持 子女要關心體貼老年人,鼓勵老年人重視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吸煙、少喝酒、不偏食、食量適當。父慈子孝,會使老人感到溫暖,家庭成員間和睦,才能使老人倍享天倫之樂。發(fā)揮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不斷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指導老人過好晚年生活。老年人的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才能積極地戰(zhàn)勝疾病。

相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