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糖尿病診斷標準范文

時間:2023-03-07 15:16:52

序論:在您撰寫糖尿病診斷標準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糖尿病診斷標準

第1篇

糖尿病的諸多類型中,2型糖尿病是主體,大約占該病患者總數(shù)的90%~95%。所以,有必要將2型糖尿病的概念和診斷標準再作些介紹。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高血糖狀態(tài)是由兩個因素導致的:一是胰島素分泌缺陷和分泌能力減弱,二是胰島素作用不好,簡稱為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島素作用障礙。這兩個因素都導致胰島素在降低血糖的過程中作用差。大家一定會問,高血糖就是血糖增高,為什么叫代謝性疾病?因為胰島素量少或者作用差,表面癥狀是血糖增高,但胰島素的作用遠不僅僅在于糖代謝,胰島素對脂代謝、蛋白質代謝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高血糖除了已經(jīng)知道的三多一少癥狀外,實際上還會對身體的各種組織特別是眼睛、腎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腦血管系統(tǒng)引起長期損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糖尿病導致的慢性并發(fā)癥。

糖尿病的臨床表現(xiàn),最典型的是三多一少。首先是多飲,喜歡喝水,吃飯喜歡吃稀的;第二多食,吃不飽,容易饑餓;第三多尿。如果這三個癥狀比較,第一個應該是多尿,因為血糖一高,腎臟就是滲透性利尿,所以高血糖第一癥狀是多尿,多尿后血滲透壓增高,導致多飲、多食。有些人雖然患有糖尿病但癥狀不明顯,這是因為血糖要高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xiàn)“三多”。但并不是到了“三多”時,高血糖才容易引起并發(fā)癥,實際上引發(fā)并發(fā)癥的血糖點,就是我們診斷糖尿病的點,但在這個“點”患者是可以沒有癥狀的。因此,典型的三多癥狀是在中等程度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才出現(xiàn)。一少是體重減輕。血糖高了以后,糖不能進入細胞內作為組織消耗的能量,而是隨著尿大量流失。高血糖必定帶有高尿糖,大量糖分丟失,體重就會減輕。所以說,如果出現(xiàn)了三多一少,糖尿病的程度已經(jīng)不輕了。糖尿病還有其他一些癥狀,雖然不是典型的、糖尿病特有的癥狀,但卻是經(jīng)常伴隨的癥狀,比如容易皮膚瘙癢、皮膚干燥、饑餓、視物不清,非常容易疲倦,經(jīng)常感覺乏力。如果有了這些癥狀,無論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都應該及早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做糖耐量實驗。糖耐量實驗全稱是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被檢測者喝下75克糖,用空腹血糖和服糖后2小時血糖的數(shù)值判斷。目前糖尿病診斷值為,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爾/升(mmol/l),和/或飯后2小時大于等于11.1毫摩爾/升。有糖尿病癥狀者隨機血糖到達這個數(shù)據(jù)就可以確診。多數(shù)患者早期沒癥狀,但血糖數(shù)值已到達糖尿病的診斷標準。60%新診出的糖尿病患者過去都不知道自己有病,因此糖尿病可以是早期無癥狀,尤其是空腹血糖在10毫摩爾/升以內,往往癥狀不多,但實際上高血糖已經(jīng)有危害了。

(邊哲) 空腹血糖5.6已是危險值 198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首次制定了診斷糖尿病的標準:空腹血糖≥7.8毫摩爾/升,血糖在此水平以下的應為達標人群。后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服糖后兩小時血糖≥11.1毫摩爾/升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診斷更敏感,而此時相應的空腹血糖應在7.0毫摩爾/升。因此WHO于1999年將診斷標準中空腹血糖值下調到≥7.0毫摩爾/升。并且提出,當空腹血糖已增高但不夠此標準時(6.1~6.9毫摩爾/升)稱為“空腹血糖受損(IFG)”,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種。 2003年,美國糖尿病學分會經(jīng)過研究討論,又將IFG的診斷下限由6.1下調至5.6毫摩爾/升。根據(jù)當時的研究資料,空腹血糖在5.6毫摩爾/升以上時,糖尿病的發(fā)生概率增大。但很多患者并未注意到這個下限已下調,往往認為空腹血糖5.6毫摩爾/升還在正常范圍內(上限不低于3.9毫摩爾/升)。雖然IFG僅是一種危險狀態(tài),但它很可能會發(fā)展成糖尿病。 IFG并不需要住院,只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具體來說就是要控制飲食,減少飽和脂肪,以及增加運動(每周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適度運動)。對于腰圍粗的患者需要將啤酒肚先減下來。 (唐委)

第2篇

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腎病無臨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檢測出微量蛋白尿。臨床糖尿病腎病早期惟一的表現(xiàn)為蛋白尿,蛋白尿從間歇性逐漸發(fā)展為持續(xù)性。

開始由于腎小球濾過壓增高和濾過膜上電荷改變,尿中僅有微量白蛋白出現(xiàn),為選擇性蛋白尿,沒有球蛋白增加,這種狀態(tài)可持續(xù)多年。隨著腎小球基底膜濾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而出現(xiàn)非選擇性臨床蛋白尿,隨病變的進一步發(fā)展,尿蛋白逐漸變?yōu)槌掷m(xù)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3 g/日,是預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腎病患者蛋白尿的嚴重程度多呈進行性發(fā)展,直至出現(xiàn)腎病綜合征。

糖尿病腎病早期尿中白蛋白排出量增加,應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法才能檢測出,是所謂的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出量為20~200 μg/分,正常人為15~20 μg/分)。微量白蛋白尿起初為間歇性或運動后出現(xiàn),后轉為持續(xù)性蛋白尿。在1型糖尿病發(fā)病的最初5年內,一般不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但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出現(xiàn)較1型糖尿病早。隨著腎臟病變的加重,蛋白尿加重且呈非選擇性。糖尿病腎病一旦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期,即出現(xiàn)持續(xù)蛋白尿(>0.5 g/日),病程往往>10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尿蛋白定量一般

水腫 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一般沒有水腫,少數(shù)病人在血漿蛋白降低前,可有輕度水腫,當24小時尿蛋白>3 g時,浮腫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全身水腫,僅見于糖尿病性腎病迅速發(fā)展者。

部分病人由于大量蛋白尿(>3.5 g/日)引起腎病綜合征,發(fā)生率5%~10%,甚至有報道占26%,這些病人預后不良,存活很少>5年。糖尿病腎病水腫較嚴重,對利尿反應差,其原因除低蛋白血癥外,部分是由于糖尿病腎病時水鈉潴留超過一般腎病綜合征。

高血壓 高血壓在糖尿病性腎病患者中常見。嚴重的腎病多合并高血壓,而高血壓能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和惡化,故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是十分重要的。

在1型無腎病的糖尿病人中,高血壓患病率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壓較多,但若出現(xiàn)蛋白尿時,高血壓比例也升高;在有腎病綜合征時患者伴有高血壓,此高血壓大多為中度,少數(shù)為重度。為糖尿病腎病的晚期表現(xiàn)。有資料表明,糖尿病腎病早期血壓水平與白蛋白排泄率之間存在明顯正相關,微量白蛋白尿者血壓雖然在正常范圍內,但明顯高于尿白蛋白正常的患者。升高的血壓可促使其較早轉變?yōu)榕R床蛋白尿階段。臨床糖尿病腎病時1/2~3/4的病人出現(xiàn)高血壓,后者加速腎臟病變的發(fā)展和腎功能的惡化。

腎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腎病一旦開始,其過程是進行性的,氮質血癥、尿毒癥是其最終結局。糖尿病腎病進展快慢有很大的差異。有的病人輕度蛋白尿可持續(xù)多年,但腎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發(fā)展出現(xiàn)腎病綜合征,腎功能逐漸惡化,最終出現(xiàn)尿毒癥。

持續(xù)性蛋白尿至終末期腎衰平均7年,早期控制高血壓、血糖及低蛋白飲食等可使此間期延長。在未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速率平均為每月1 ml/分,到后期50%~70%有腎功能損害,當GFR低于正常1/3時出現(xiàn)明顯氮質血癥。近1/3患者進入尿毒癥。糖尿病腎病腎衰患者耐受力較其他慢性腎衰患者差,主要原因:①糖尿病腎病常有外周神經(jīng)病變,使尿毒癥癥狀更重;②自主神經(jīng)病變致膀胱功能異常,神經(jīng)性膀胱,尿潴留,故加速腎衰進展,自主神經(jīng)病變尚可誘發(fā)性低血壓;③高鉀血癥常見,系低腎素低醛固酮血癥所致,加重了慢性腎衰時代謝性酸中毒;④隨著腎功能惡化,高糖滲透性利尿作用喪失,水、鈉排泄障礙,加上高血糖使細胞內液體移至細胞外,故血容量負荷過重,肺水腫多見。腎功能衰竭時常出現(xiàn)心、腦血管及外周血管病變。冠狀動脈疾患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貧血 明顯氮質血癥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輕度至中度的貧血,用鐵劑治療無效。貧血為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可能與長期限制蛋白飲食,氮質血癥有關。

其他臟器并發(fā)癥 心血管病變,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神經(jīng)病變,如周圍神經(jīng)病變,累及植物神經(jīng)時可出現(xiàn)神經(jīng)源性膀胱;糖尿病腎病嚴重時幾乎100%合并視網(wǎng)膜病變。

診斷糖尿病腎病的輔助檢查

尿糖定性是篩選糖尿病的一種簡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腎病可出現(xiàn)假陰性或假陽性,故測定血糖是診斷的主要依據(jù)。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 μg/分,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當UAE持續(xù)>200 μg/分或常規(guī)檢查尿蛋白陽性(尿蛋白定量>0.5 g/24小時),即診斷為糖尿病腎病。尿沉渣一般改變不明顯,較多白細胞時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紅細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糖尿病腎病晚期,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核素腎動態(tài)GFR增加和B超測量腎體積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腎病。在尿毒癥時GFR明顯下降,但腎臟體積往往無明顯縮小。

眼底檢查,必要時作熒光眼底造影,可見微動脈瘤等糖尿病眼底病變。

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應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腎功能、腎臟病理及糖尿病并發(fā)癥等進行綜合判斷。診斷應符合下列條件:①較長的糖尿病史(一般至少5年才出現(xiàn)應激狀態(tài)微量白蛋白尿,>10年才出現(xiàn)持續(xù)性微量白蛋白尿);②尿中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或尿蛋白陽性,并可排除高血壓或其他腎臟疾病。因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均屬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故可同時合并存在,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有力佐證。有研究證實呈現(xiàn)腎病綜合征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絕大多數(shù)(>90%)合并視網(wǎng)膜病變。

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6個月內連續(xù)查尿白蛋白>2次,尿微量白蛋白達20~200 μg/分或30~300 mg/g或30~300 mg/24小時,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原因和泌尿系統(tǒng)感染、運動、原發(fā)性高血壓、心衰、酮癥酸中毒等。

第3篇

既然糖尿病這么可怕,潛伏又深,那么怎么才能知道有沒有得糖尿病呢?這就要從診斷糖尿病的標準說起了。

雖然糖尿病是因患者解出的尿液有甜味而得名,但尿中出現(xiàn)糖卻是由于血液中的糖濃度升高造成的。自從認識到這一點以后,人們對糖尿病的關注就轉移到了血糖。

但是血糖的高低變化是連續(xù)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于是以多少作為判斷糖尿病的標準便成了個大問題:定高了的話,會造成漏診,病情被耽誤;定太低的話,可能會誤診,讓沒有得糖尿病的人接受不必要的治療,造成浪費。

近30年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經(jīng)歷了多次變化。總的來說,人們希望在血糖的變化范圍中找到一個截點,以此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997年,通過大規(guī)模的流行病學研究,美國糖尿病學會將診斷標準定為空腹血糖≥7.0mmol/L和口服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俗稱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這個標準也基本為WHO所接受,此后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

但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狀態(tài),一兩個點的血糖檢測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因而可能不能準確反映這種高血糖狀態(tài)。因此人們開始考慮使用反映較長期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中最重要的成分是HbA1c,因此一般用HbA1c來代表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指標,但當時的檢測方法等硬件條件還不成熟,所以沒能推廣。如今,檢測HbA1c的方法已經(jīng)標準化,而且最新的結果表明,HbA1c檢測與血糖檢測相比,誤差小、對樣本儲存條件要求更低、對并發(fā)癥的預測至少與后者一樣準確。因此,專家們提出,以HbA1c水平≥6.5%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截點。

2009年12月29日,美國糖尿病學會公布的2010年糖尿病診療指南中,在糖尿病的原有診斷標準之外又增加了一條,即HbA1c≥6.5%也可診斷糖尿病。美國臨床內分泌學會和美國內分泌學院也采納了這個標準。這個變化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何為糖化血紅蛋白?

第4篇

【關鎮(zhèn)詞】妊娠期糖尿?。辉\斷標準;篩查時機

妊娠期糖尿?。℅DM) 是產科常見的并發(fā)癥,其是指在妊娠期首次發(fā)現(xiàn)或者發(fā)生的糖代謝異常,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若得不到及時診治,可嚴重威脅母嬰的生命健康[1]。目前國際上尚未有GDM的統(tǒng)一診斷標準,目前其主要診斷標準包括《婦產科學》第6版的診斷標準、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以及美國國家糖尿病數(shù)據(jù)組(NDDG)的診斷標準[2]。為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及篩查時機,我院選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妊娠期糖尿?。℅DM)患者69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妊娠期糖尿?。℅DM)患者69例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損(GIGT)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參照第6版《婦產科學》的GDM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年齡21-37歲,其中68例初產婦,33例經(jīng)產婦。

1.2 診斷方法

使用二步法確診GDM,首先在妊娠24-28周對所有行產前檢查的孕婦進行50g葡萄糖篩選試驗(GCT),作為GDM的初篩試驗,患者于受試前3天正常飲食,于受試日上午8時給予空腹口服50g葡萄糖,將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一次性口服,1h后抽取靜脈血檢測其血糖水平,若患者1h的血糖量超過7.8mmol/L,則需要進行口服75g葡萄糖的耐量試驗(OGTT),若OGTT試驗有兩項或者兩項以上出現(xiàn)異常,即可確診為GDM,若僅一項出現(xiàn)異常診斷為妊娠期糖耐量受損(GIGT)。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試驗前3天可正常飲食,然后受試當日禁食8-10h后檢查空腹血糖水平,然后口服75g葡萄糖,75g將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5min口服完,從開始服糖水開始計時,分別于1h、2h以及3h抽取靜脈血,檢測患者的血漿葡萄糖值。

1.3 診斷標準

第6版《婦產科學》、ADA以及NDDG 3種診斷標準中2項以上為陽性即為GDM,1項為陽性即為GIGT,4項均陰性即為正常,見表1.

3 討論

由于目前國內外尚未有GDM的統(tǒng)一診斷標準,中華醫(yī)學會圍產醫(yī)學分會妊娠合并糖尿病協(xié)作組與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分會產科學組共同起草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推薦指南》,以逐漸規(guī)范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以盡可能降低母嬰的相應并發(fā)癥,該指南推薦采用NDDG或者ADA作為GDM的診斷標準,由于這2種診斷標準是基于美國人的標準而制定的,能否適合于我國孕產婦的臨床診斷還需通過循證醫(yī)學的驗證[3]。通過本組資料研究顯示ADA 診斷標準診斷GDM檢出率與第6版《婦產科學》診斷最為接近,明顯高于NDDG診斷標準,ADA診斷標準將更多的孕婦納入診斷,利于進行早期干預治療,對于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對于預測巨大兒具有更高的敏感性[4]。

由于GDM可通過多種機制導致不良的妊娠結局,因此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積極干預,對于改善GDM孕婦和新生兒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早期及時進行GCT糖篩查對于診斷GDM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本組患研究顯示,GDM發(fā)生時間主要集中在孕期24-28周,占79.71%,明顯高于其他時間,尤其可見GDM主要發(fā)生在妊娠中期,主要是由于處于該時期的孕婦糖類代謝以及胰島素敏感性會發(fā)生明顯改變,因此此期更容易檢出GDM[5]。綜上所述,采用ADA診斷標準作為GDM的診斷標準具有較高的檢出率,篩查時機以妊娠中期為最佳,值得進行臨床推廣和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月輝.兩種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妊娠結局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23): 39-41.

[2] 徐國珍,魯成林.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實驗室檢測指標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29(14):138-139.

[3] 楊慧霞,魏玉梅,孫偉杰.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新里程碑[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0,13(3):177-180.

第5篇

惠州市中大惠亞醫(yī)院,廣東惠州 516081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期糖尿病不同的診斷標準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1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新標準前后,臨床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及母兒妊娠結局的差異。結果 采用新標準后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17.44%)較舊標準發(fā)病率(6.81%)明顯升高。但妊娠期糖尿病并發(fā)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機率、初次剖宮產率、巨大兒/大于胎齡兒、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率新標準組均低于原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新標準雖致發(fā)病率大幅升高,但通過孕期積極的規(guī)范化干預,明顯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更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母兒結局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c)-0100-02

[作者簡介] 劉婕(1973.7-),女,湖南邵陽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研究,郵箱:liujie-73@hotmail.com。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二種情況,其中80%以上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常見并發(fā)癥,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國內外學者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意見存在分歧。隨著國外多中心大樣本關于高血糖與妊娠不良結局關系研究(HAPO)結果出臺,修訂了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且這一標準迅速在學術界達成共識[1-2]。該研究就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新標準前后其患病率,母兒近期妊娠結局進行臨床對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及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黃埔院區(qū)正規(guī)產檢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初產婦,分別為94例和280例。2009年孕婦年齡平均(30.7±3.7)歲,2011年孕婦年齡平均(31.1±3.4)歲。

1.2 方法

將2009年按原標準診斷[3]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為a組,2011年按新標準診斷[4]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為b組,兩組患者孕期均規(guī)范化予以糖尿病宣教、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適當運動、必要時予胰島素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并發(fā)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率、巨大兒/大于胎齡兒、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等情況的差異。

1.3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11.5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

2009年共分娩1512例,診斷妊娠期糖尿病103例,其中初產婦94例,a組發(fā)病率為6.81%。2011年共分娩1 732例,診斷妊娠期糖尿病302例,其中初產婦280例,b組發(fā)病率為17.44%。二者間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母兒妊娠結局

a組并發(fā)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1例,剖宮產35例,巨大兒/大于胎齡兒21例,新生兒低血糖3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12例。b組并發(fā)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6例,剖宮產64例,巨大兒/大于胎齡兒24例,新生兒低血糖6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23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該研究提示采用新標準后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大幅升高至17.44%,此與近年來生活方式改善,育齡婦女中肥胖和2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以及2011年ADA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新標準血糖切點下降,新標準中僅需1項值異常而非二項就可明確診斷妊娠期糖尿病有關。眾所周知,孕期嚴重的血糖升高可導致流產、胎兒畸形、胎死宮內、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危及母兒生命。然即使是輕度的血糖異常,通過孕期血糖的管理,該研究證實也可明顯降低母親胎兒新生兒不良妊娠結局如剖宮產、巨大兒/大于胎齡兒、新生兒低血糖等風險。此與HAPO研究結果一致,且大多數(shù)并發(fā)癥無風險閾值[5]。

目前提出的健康與疾病胎兒起源學說,認為成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發(fā)生的影響因素作用始于孕前配子的生長發(fā)育環(huán)境(配子質量取決于其祖父母的營養(yǎng)健康狀態(tài)),孕期(胚胎,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受到母體的多方面影響)和生后2年內的快速生長階段(營養(yǎng)供給和生長環(huán)境因素產生的作用),且可持續(xù)至成年[6]。新生兒出生體重與其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呈“U”形關系。胎兒暴露于高血糖,營養(yǎng)供給過剩,脂肪組織堆積均增加胰島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目前我國孕期營養(yǎng)缺乏明顯減少,但營養(yǎng)過剩對胎兒乃至成年健康的影響值得重視。

鑒于妊娠期糖尿病日趨增加的發(fā)病率及對母兒健康的嚴重危害,一方面應加強對育齡及孕產婦宣教,使其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更需要廣大醫(yī)務工作者重視孕期營養(yǎng)管理,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與規(guī)范化的診治,從而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 (1):13-60.

[2] 楊慧霞. 推進循證依據(jù)在妊娠期糖尿病診治實踐中的應用[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1(14):193-195.

[3] 樂杰. 婦產科學[M].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50-154.

[4] Metzger BE, Gabbe SG, Persson B, et 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eemia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 , 2010, 33:676-682.

[5] The HAPO study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N Engl J Med, 2008,358:1991-2002.

第6篇

順義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北京 101300

[摘要] 目的 分析國際妊娠與糖尿病研究組織(IADPSG)妊娠期糖尿病(GDM)診斷標準對母兒結局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采用NDDG診斷標準的2011年住院分娩的產婦116例(NDDG組)和采用IADPSG診斷標準的2012年住院分娩產婦805例(IADPSG組)的母兒結局,從孕婦并發(fā)癥、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結局三分面對比分析。結果 兩組孕婦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羊水過少、剖宮產率、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畸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采用IADPSG診斷標準GDM能有效降低母兒不良結局的發(fā)生率。

[

關鍵詞 ] 妊娠期糖尿??;診斷標準;孕婦并發(fā)癥;分娩方式;新生兒結局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5(a)-0032-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出現(xiàn)的糖耐量異常,妊娠前糖代謝正常。目前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已經(jīng)成為危機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達1%~5%,近年來有明顯增多趨勢[1]。長期以來,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在國內外未達成一致,在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也隨之在我國歷經(jīng)了改變。鑒于此,我國衛(wèi)生部于2011年12月對我國統(tǒng)一實施國際妊娠與糖尿病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 IADPSG)制定的新的GDM的新診斷標準[2],北京市順義區(qū)婦幼保健院于2012年1月1日起開始采用了這一新的診斷標準。為了解新的診斷標準應用以來GDM孕婦的孕期管理及母兒結局的情況,我們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以來的相關病例,也為我們以后對GDM的管理及相關圍產期結局的改善提供更多的提示和指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共5558例孕婦住院分娩,其中采用美國糖尿病資料小組(National Diabetes Data Group,NDDG)推薦的GDM診斷標準,診斷GDM的孕婦429例,入組NDDG組116例;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6195例孕婦住院分娩,采用IADPSG診斷標準,診斷GDM的孕婦1942例,入組IADPSG組805例。入組病例除外以下因素:在院外分娩,同時合并其他內、外、婦科疾病、性傳播疾病、妊娠期高血壓、人工助孕、骨盆異常等,排除其他因素對圍產結局的影響。兩組孕婦入組年齡18~47歲,平均年齡(24.26±3.35),分娩孕周32~41周,平均孕周(39.12±1.65)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孕產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以下從母嬰圍產期相關并發(fā)癥進行分析比較。

表1 兩組孕婦一般情況(x±s)

1.2 方法

孕婦篩查范圍在孕24~28周行糖篩試驗(glucose challenge test, GCT),50 g葡萄糖粉溶于200 mL水,5 min內服入,1 h后測血糖,如≥7.8 mmol/L,為糖篩陽性,進一步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challenge test, OGTT),即空腹8~12 h后(上午9點前)取肘靜脈血測定空腹血糖后,將75 g溶于300 mL水中口服后測定1、2、3 h血糖。

1.3 診斷標準

1.3.1 NDDG診斷標準 空腹、服糖后1、2、3h血糖上限為5.8、10.6、9.2、8.1mmol/L,如任何兩項高于正常值,診斷為GDM,如一點高于正常值,診斷為糖耐量受損(impaired glucose test, IGT)。

1.3.2 IADPG診斷標準 空腹、服糖后1、2、3h血糖上限為5.1、10.0、8.5 mmol/L,有一項或一項以上高于正常值即診斷為GDM。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理論頻數(shù)<5采用Fisher精確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孕婦主要的并發(fā)癥

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IADPSG組羊水過少發(fā)生率明顯低于NDDG組(P<0.05),見表2

2.2兩組孕婦分娩方式

IADPSG組剖宮產率顯著低于NDDG組,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圍產期結局[n(%)]

注:兩組相比,*P<0.05。

2.3新生兒結局

IADPSG組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畸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NDDG組,見表3。

3討論

隨著妊娠進展,妊娠早中期血糖水平逐漸降低,妊娠中晚期孕婦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此時若胰島素代償性分泌不足,易發(fā)生GDM[3]。在我國,由于對于GDM公眾教育缺乏,孕婦飲食結構不合理,不重視體重的控制,更多的孕婦發(fā)展為GDM。GDM的胎兒長期曝露于宮內高糖環(huán)境,胎兒發(fā)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相應升高[4-5],通過圍產期對孕婦血糖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降低母兒近遠期結局。為此,GDM的診斷標準也在為了這個目的,經(jīng)歷了多次的變革。2011年IADPSG診斷標準被采納為新的診斷標準以來,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對院內14593例GDM孕婦做了回顧性分析提示IADPSG診斷標準的GDM發(fā)生率明顯增加,按該標準診斷的GDM孕婦如未經(jīng)管理和控制其圍產期并發(fā)癥明顯增加[6]。

在本研究中,雖然更多的孕婦被納入了GDM人群,經(jīng)過合理的飲食調節(jié)、運動鍛、胰島素綜合治療,本研究中雖然孕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除羊水過少外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剖宮產發(fā)生率顯著降低,新生兒合并癥明顯降低,讓更多的母兒避免了不良的結局的發(fā)生,也說明了IADPSG診斷標準的采用行之有效。孕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未有效降低,是否與對孕婦孕期管理、教育、孕婦自身的配合及重視程度等方面存在問題,有待我們在不斷改進和完善GMD診療的工作中去得到答案。

綜上所述,IADPSG診斷標準雖然增多了GDM管理人群,也給我們醫(yī)務人員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但其有利于降低母兒結局,提高全民的生命質量。這就要求我們在提高對該病的診療水平的基礎上,加強對孕婦的教育和管理,最終讓更多的人受益。

[

參考文獻]

[1] 侯素珍.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影響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23):57-58.

[2] The HAPO study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 N Engl J Med, 2008, 358:1991-2002.

[3] 王冬梅.妊娠期糖尿病診治新進展[J].職業(yè)與健康,2011,27(8):925-927.

[4] 孫淼,沈文娟,苑程鯤,等.妊娠期糖尿病和胎盤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3):75-76.

[5] 常穎,陳敘.宮內暴露高糖環(huán)境與兒童肥胖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2):57-59.

第7篇

【關鍵詞】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s a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iabetes

Pan lin

(Dazhu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6351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value a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iabetes. Study the past 2 years to our hospital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and 286 patients with HbA1c checks.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OGTT confirmed diagnosis of diabetes was 70%, specificity of 82.55%,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0.32%.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the curve connecting points more meaningful

【Key words】glycosylated hemoglobindiabetes

1對象

為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意義,我們收集了就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的價值進行探討。研究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到我院為確診糖尿病而進行OGTT及HbA1c檢查的就醫(yī)者286人。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26例。年齡56±11.78歲,32歲-82歲。

診斷標準:血糖標準按照1997年ADA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mmol/L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

2方法

受檢者于晨空腹進行OGTT。先收集空腹靜脈血漿標本,隨后口服葡萄糖75克,2小時后再次收集靜脈血漿標本,分別測定空腹葡萄糖(FPG)及餐后2小時血糖(2hPG)和HbA1c值。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

3統(tǒng)計學處理

根據(jù)1997年ADA診斷標準發(fā)現(xiàn)病例數(shù),再以HbA1c≥6.5%及≥6%兩切點,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其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及陽性預測值。

4結果

286例受檢者進行OGTT,其中單項FPG≥7mmol/L者15例;單項2hPG≥11.1mmol/L者19例;FPG及2hPG均達到診斷標準者166例。未達到診斷標準者86例。

經(jīng)OGTT確診為糖尿病200例患者中,再按HbA1c≥6.5%為切點,符合者112例;未達到診斷標準者86例。未達到診斷標準者86例,仍以HbA1c≥6.5%為切點,符合者7例。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其診斷敏感性為56%,特異性為91.86%,陽性預測值為94.11%。再以HbA1c≥6%為切點,診斷符合140例。86例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者中符合19例。對糖尿病診斷敏感性為70%,特異性為82.55%,陽性預測值為90.32%。

5討論

糖尿病的診斷近30年來巳經(jīng)歷了3次大的變革。1979年美國糖尿病數(shù)據(jù)組(NDDG)基于血糖值與糖尿病明顯代謝失調及糖尿病癥狀的相關性,提出了以FPG≥7.8mmol/L,2hPG≥11.1mmol/L的血糖值為診斷標準。隨后,由于對血糖水平與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深入研究,專家委員會在總結分析了幾宗大型流行病學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某個血糖值水平以下的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DR)發(fā)生率低,這些數(shù)據(jù)顯示了血糖和DR的風險之間存在明確的相關性。從而提出了替代以前把發(fā)生有癥狀的糖尿病的風險的血糖什作為糖尿病診斷的依據(jù)的觀念。1997年由ADA提出將以往診斷糖尿病空腹的血糖值降為7mmol/L,餐后血糖值未作變動。

HbA1c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能更好地反映長期血糖水平與慢性并發(fā)癥的關系。HbA1c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能更好地反映長期血糖水平與慢性并發(fā)癥的關系。由于HbA1c檢測的穩(wěn)定性,可以隨時取血,不受空腹與進食的限制,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谂c視網(wǎng)膜病變的相關性,專家委員會選擇HbA1c的切點為≥6.5%,需要二次測量以確認。對于切點問題,學術界還未達成共識,專家組認為6.5%>HbA1c≥6%可以作為糖尿病高危性的標志。把在我院經(jīng)OGTT明確診斷的糖尿病與同期檢測的HbA1c的值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若以HbA1c6.5%為切點,診斷糖尿病的敏感性為56%,特異性91.86%,陽性預測值為94%。以HbA1c6%為切點,則敏感性為70%,特異性82%,陽性預測值為90.32%。

結論,血糖與HbA1c相比,用血糖值診斷糖尿病以某“一點”對糖尿病進行診斷,似有不足之處且血糖在體內代謝中波動較大。而采用多點聯(lián)合診斷價值較大,故以前以OGTT,連接幾點的曲線進行診斷意義更大。若能聯(lián)合FPG、2hPG共同診斷糖尿病,將更加全面及準確。特別是在臨床有癥狀,而HbA1c<6.5%時,更應該多查幾次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以減少漏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