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單元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01 16:32:07

序論:在您撰寫單元教學設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單元教學設計

第1篇

一、單元教學設計前需要考慮的幾個基本問題

“單元”由誰來定?

單元既然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方法和態(tài)度基礎有關,與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有關,那教師就必須是單元的最終決定者。

教師決定單元還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教師決定哪些教材構成一個單元。例如,高一英語教材(下)中的第20、21、22話題的題目是“Humour”,“Bodylanguage”,“Aworldoffun”,而其中的語法內容是“ing”的學習,英語教師問,能不能合成一個單元?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學生的學習需要決定。另一層是教師決定單元中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課時的安排。例如小學科學三年級教材中的第四單元“太陽、月球和星空”安排了7課時,具體如下:第一課“太陽”,第二課“月球”,第三課“星空”,第四課“太陽系”,第五課“形成認識”,第六課“人類對星空的觀測”,第七課“人類的星際旅行”。在教學中教師們感覺,形成認識并不需要單列一節(jié)課,而應該貫穿在對太陽、月球、星空的認識中,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對星空的觀測和星際旅行同樣應該與對太陽、月球的認識同步。于是,授課教師將這個單元調整為6課時,具體為:第一課“認識太陽”,第二課“觀測太陽下物體的影子”,第三課“認識月球”,第四課“觀察月相變化”,第五課“太陽系”,第六課“星空”。

教師決定單元要基于對學生的了解。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師是與學生一起決定單元的。有的教師在學生們拿到新的教材時引導學生瀏覽教材,請學生發(fā)表對教材的看法和自己學習教材的想法,一起決定教材的學習順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經驗、知識、認知、態(tài)度等各種因素最終設計和決定單元。

單元教學設計的靈魂是什么?

單元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載體和過程,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和靈魂,對于這個道理,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但在實踐中卻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現(xiàn)象:

在教案中將教學過程及相應的活動作為了教學設計的重點而忽略了教學目標的設計。

將課標中的相關要求照抄下來作為教案中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比較清晰,而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表述卻往往非常抽象、不易落實。

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目標的關注,不能根據目標對整個過程進行監(jiān)控或者根據過程中的問題對目標進行反思。

在單元教學設計中,直接將單元教學目標作為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考試和評價與教學目標不相關。

……

單元知識目標設計的關鍵是什么?

單元知識目標設計的關鍵是尋找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之間的差距,是基本概念的不斷追問,以及在追問中觸及方法和態(tài)度。

教師教授知識往往會從概念出發(fā),而學生理解知識或者說新的概念是從自己原有的經驗即日常概念出發(fā)的。學生不知道科學概念但卻常常具有日常概念。因此,概念教學是一個從日常概念到科學概念的過程。

另外,一節(jié)一節(jié)備課、上課,結果導致知識以“點”的狀態(tài)存在,要等到考試前復習的時候才能將知識串起來。其實已經晚了。單元知識目標設計就是要確定需要教給學生的知識結構而不是一個一個的知識點。而建立知識結構的過程就是對更基本的概念不斷追問的過程。“責任”是什么?是對行為后果負責,那怎么樣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需要三思而后行。為什么要三思呢?思考就是要作出選擇?選擇什么?選擇的是眼前利益還是長遠利益,是自我利益還是他人利益?為什么自己作出選擇還要考慮他人利益?因為任何人都生活在社會關系中,都有一定的角色??赡苡薪處煏枺@么深究,學生能理解嗎?只有在不斷追問中,教師才能深入淺出,只有深入思考,學生才能真正理解。

在單元知識目標的設計中,隨著知識理解的深入即知識水平的提高,從而觸及知識形成的思維方法和主體生活經驗和生活目的,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態(tài)度,才能真正體現(xiàn)知識學習的根本價值。

單元方法目標設計的關鍵是什么?

單元方法目標設計的關鍵是對基本概念的方法論的思考,是尋找學生已有思維方法與基本概念背后的科學思維方法的差別,以及將學生思維方法的發(fā)展過程顯性化。

筆者所提的方法不是具體的方法而是學科中重要的思維方法,例如歷史學科中的多中心的或者比較的思想方法,數(shù)學中公理化的思想方法等。在任何學科的發(fā)展歷史中,這些方法往往蘊涵在學科中基本概念的提出中。并且只有結合基本概念理解思維方法,學生才能體會方法的生動性和具體價值。這里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教師需要對學科發(fā)展史有一定的了解。

方法的培養(yǎng)如同知識一樣,是從學生已有的思維方法出發(fā)走向科學的思維方法。例如,正弦函數(shù)圖像的畫法,學生開始采用的是平均選點的畫法,發(fā)現(xiàn)平均選點遺漏了關鍵的點,走向了五點畫圖法,最后走向了幾何畫法。只有當學生的思維方法跟進的時候,新知識才會被真正理解。

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往往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在板書和多媒體上也多是呈現(xiàn)關鍵概念和公式等。實際上,直觀教學最重要的價值是將隱性的內容顯性化。思維方法是比較隱性的內容,通過直觀的方法將其顯性化,便于學生形成內省能力。這對于學生發(fā)展是極其重要的。還以上面提到的正弦函數(shù)的學習為例,是畫法重要還是畫法背后的思維方法重要?是將三種畫法呈現(xiàn)在黑板上重要還是將三種畫法背后的思維方法的變化過程呈現(xiàn)在黑板上重要?顯然,將三種畫法背后的思維方法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體會到思維方法的遞進及其價值,幫助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思維更重要。

單元態(tài)度目標設計的關鍵是什么?

單元態(tài)度目標設計的關鍵是對基本概念和方法論背后的態(tài)度的思考,是尋找學生已有態(tài)度與基本概念和方法背后的科學態(tài)度的差別,以及將學生態(tài)度的發(fā)展過程顯性化。

筆者這里所提的態(tài)度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體的。態(tài)度只有與概念和思維方法相聯(lián)系時才是具體的,也才能被學生真正地理解。例如,學生只有在從“魏晉南北朝”到“清朝”等歷史時期民族融合的史實中才能具體理解民族之間相互學習的關系,逐漸建立一種開放、多元的歷史觀,并逐漸形成一種開放、寬容的歷史態(tài)度。再比如,某學生在解關于“判斷兩條線是否平行”的題時,在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三條依據中常常只能想起其中一條或兩條,大大影響了他的解題能力。當告知應該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這三條依據(其實三條依據在本質上是一個東西)并從而提高了該學生的解題能力時,該學生對“聯(lián)系”的思想和態(tài)度才有了真正的理解。

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是具體的,還指的是要與學生態(tài)度的起點和發(fā)展需要相結合。我們常常會說,這個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積極,但具體在什么方面不積極和為什么不積極,卻不清楚。這樣籠統(tǒng)的判斷是沒有什么用的。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教師特別關注了班里的幾位學習不積極的學生,讓他們多讀,多回答問題。其中有一個小男孩,據筆者觀察,在課上有這樣一些重要的表現(xiàn):(1)每次讀課文或者跟著老師讀黑板上的字詞的時候,他都是無精打采地晃悠著從半截讀起。(2)當老師問誰能舉一個生活中幫助別人自己感到快樂的例子時,他很快舉起手回答:“小狗看家很快樂!”在課后當問起其他同學對課上的哪個內容感興趣的時候,不少同學說喜歡“小狗看家很快樂”。(3)在課結束之后,研討會主持人告訴同學們可以放松一下并進行演說時,大多數(shù)同學無所事事,而他卻回過頭去認真琢磨起攝像機來,一直到老師喊起立才轉回頭來。這些表現(xiàn)說明了什么?顯然不能籠統(tǒng)地說這個小男孩學習不積極,關鍵是對什么積極和對什么不積極。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應該基于這些具體的分析。

通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都是“捎帶手”的,處于有意無意之間的,缺乏計劃性。即使有計劃也往往只有老師心里清楚并慢慢滲透在教學之中的。其實,適當?shù)睾蛯W生一起分析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說,需要將態(tài)度的發(fā)展過程顯性化,讓學生真正把握自己。

確定單元的依據是什么?

單元是由教師最終確定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教師可以隨意確定單元呢?不是,確定單元是要有客觀依據的。確定單元教學目標主要有四個依據:教材、課標、學生、考試評價。四者的順序是按照確定過程來定的。

教師拿到教材后,要對教材的單元設計意圖進行研究,然后與課標要求相對照判斷教材單元安排的合理性。在教材與課標之間,教師要以課標為綱。有時候,教材可能會出現(xiàn)教師們所說的“超綱”或與此相反的比綱要低的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以綱為綱,也就是以課標為綱。/

根據課標確定了教材的合理性之后,需要根據學生發(fā)展需要確定單元的合理性。在教材、課標與學生之間,要以學生需要為綱。為什么在課標與學生之間要以學生為綱,其實,道理很簡單,課標中對學生的要求是針對一般的學生提出的,可是我們在學校中面對的學生是非常具體的。記得筆者聽過一節(jié)小學的英語課,教師是根據課標和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的,課堂上學生也很積極。但課后筆者在學生訪談中了解到全班絕大部分同學對課上所學的知識早已經掌握了。這節(jié)課實際是白上了。教師要在學生需要的調查中根據相似的普遍的需要精心設計單元教學,同時也要盡可能根據不同的個別的需要進行個別指導。

在根據學生發(fā)展需要確定了單元之后,還需要從考試評價的角度審視單元。說到這里,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中學教師往往會首先根據考試試題的變化來調整設計自己的教學。這顯然是必要的。例如,近兩年數(shù)學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了“平面向量與解析幾何”方面的試題,而這往往是學生丟分的題。原因是,平面向量是高一學習的內容,而在高二的解析幾何教學要求中并沒有明顯的體現(xiàn)要將平面向量與其進行結合或整合。于是,教師們只好將它們作為高三復習中的重點,但存在的困惑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與教師討論的是,要讓學生更好地解決各種幾何問題,是否需要向量?向量是如何在人類解決幾何問題的過程中被提出來的?也就是說,向量對于解決幾何問題的價值是什么?其實,學生對向量的需要與數(shù)學發(fā)展史中科學家對向量的需要在本質上是相似的。教師如果能夠從幾何研究的歷史去理解向量在解決幾何問題中的價值并清晰地啟發(fā)學生理解坐標在解決幾何問題中的價值和局限以及向量在本質上就是“自由坐標”的話,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把握就會更到位。實際上,不考慮考試評價進行教學設計是不現(xiàn)實的,但或首先或僅僅考慮考試評價,其結果并不能很好地解決提高學生成績的問題,同時也說明教師缺乏專業(yè)自主。

二、單元教學設計的過程和步驟是什么?

單元教學設計的過程和步驟不是絕對的,以下安排主要是想表達如何通過過程和步驟體現(xiàn)“單元”和“單元教學設計”的思想。

1.認真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可能的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價值。

²研究新教材與舊教材的不同。

²研究新教材單元編排的意圖。

²研究借助教材可以實現(xiàn)的三維目標,進而研究教材與課標的關系。

2.認真研究課標,初步確定三維目標和三維單元。

²從總體上,三維目標指的是基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但各學科的提法不完全一樣(有的學科提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而且三維目標的提出并在各學科課標中具體表述還是新生事物,因此需要大家共同在實踐研究中不斷修正與完善,而不是簡單接受。

²要研究三維目標在本學年、本學期的具體目標。

²要研究所用教材中涉及的知識、技能、方法和態(tài)度等內容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目標要求與本學年本學期的目標要求之間的關系。例如,初一思品課中有一個單元講責任,而責任是一個從小學一直講到高中的重要內容。小學已經講了六年了初一應該怎么講?因此,教師必須從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或者整個中小學發(fā)展階段的要求來確定本年級單元教學的目標。通俗地說就是要由整個中小學教育的“大過程”決定單元這個“小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在宏觀上不出現(xiàn)重復教育或者教育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保證學生的發(fā)展。

²在研究課標的基礎上初步確定本學年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以及對教材進行初步的單元組合,即哪幾章、哪幾個單元或者哪幾個話題可以組成相應的知識、方法和態(tài)度單元(即三維目標和三維單元)。

3.認真研究學生,確定三維目標和三維單元。

備課要備學生,這是所有教師都清楚的。但現(xiàn)實問題是,有多少教師真正備學生了?不同學生由于基礎不同,其發(fā)展需要便不相同。也就是說,學生達到的知識、方法和態(tài)度的目標是不同的。/

那備學生備什么,也就是說研究學生應該研究什么?過去,教師往往主要備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而筆者認為,不僅如此,還應該了解(備)學生的已有的經驗、思維方法和態(tài)度的基礎。有的學生知識基礎不好但有關的生活經驗很豐富,或者思維敏捷,或者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這些都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的基礎和資源。具有同樣知識基礎的學生,由于思維方法、思維品質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不同,其知識的建構方式和能力會有所不同,也就是發(fā)展方式和速度會不同。這種不同成為單元長短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因此,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或者成績好壞導致的可能是資源的浪費和機會的錯過。

怎么備學生?在備學生時,教師們往往會分析學生已經學過了什么。這樣備學生只是備了學生已有的書本知識,而沒有了解學生已有的經驗、思維方法和態(tài)度等,因此是遠遠不夠的。根據學生的經驗、思維方法和態(tài)度需要以及具體內容采用訪談、作業(yè)分析、學習過程觀察等方式加以了解。因而,研究學生不是教師坐在辦公室里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師真正走進學生中,學會學生調研的基本方法,尤其是養(yǎng)成課堂觀察和訪談的習慣。筆者提出,學生研究是單元教學設計不可逾越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4.認真研究考試評價,進一步明確三維目標和三維單元。

考試評價是教育的指揮棒,根據考試評價設計教學是非常現(xiàn)實和必要的。在實踐中筆者甚至深切地感受到,不考慮考試評價的教學研究或者課題研究對于教師們來說是不具有說服力的,也自然無法真正得到大家的歡迎和支持。

問題是,如何根據考試評價設計教學?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教師根據考試評價設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1)應付考試的辦法往往是一張一張地做題,而對學生在做題中實際存在的困難缺乏關注。(2)學生跟著試題走,至于能跟多快主要靠學生自己的悟性。(3)考試與教學目標之間缺乏緊密的聯(lián)系。筆者分析,產生這些現(xiàn)象的關鍵是,教師沒有將終結性評價轉化為形成性評價。也許有教師會質疑,我們有月考等各種小考,不就是將終結性評價轉化為了形成性評價嗎?實際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的重要區(qū)別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后者重在分析影響學生學習進步的原因。

實際上,要想學生在最后的終結性評價中獲得好的成績,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形成性評價,也就是要將終結性評價轉化為形成性評價。否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不能處于主動的地位。

將終結性評價轉化為形成性評價的標志是,過去評價主要是在教學過程結束后進行,而現(xiàn)在需要在教學過程之前基于評價設計教學目標。

筆者認為,研究考試評價的根本意義在于,在明確終結性評價之后教師能夠將其更加清晰地轉化為形成性評價的內容,進一步明確單元的教學目標,并將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5.將單元目標分解為課時目標。

在設計課時目標時,教師往往容易照抄單元目標。而實際上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之間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一般與具體的關系。單元教學目標是通過每一課時的教學實現(xiàn)的,因此在制定好單元目標之后必須把單元目標分解和落實到課時,變單元目標為課時目標。因此搞好課時目標的設計是完成單元目標的關鍵。這也是將終結性評價轉化為形成性評價的關鍵。

課時目標相對于單元目標要更具體,具體到可以采取措施,可以通過教學內容、活動和環(huán)境實現(xiàn)。

6.根據課時目標設計問題、內容、活動和環(huán)境。

課時目標確定之后,要將目標轉化為教與學的行為,即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問題,結合教材確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認知特點確定設計相應的活動和所需要的環(huán)境。

教學目標需要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實現(xiàn)。問題是推動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教師可以直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也可以設計一系列幫助學生產生問題的情景。后者的難度更大,但對學生更有價值。在某種意義上,內容、活動和環(huán)境是學生產生問題的情景,也是學生思考的媒介。

為了確保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需要不斷追問,問題、內容、活動和環(huán)境與目標一致嗎?

6.做好在教學過程中驗證和生成教學目標、問題、活動和環(huán)境的準備。

第2篇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主題單元設計可以幫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題單元教學的學習內容,歸納學習內容。它可以:

1、幫助我指導學生仔細讀單元主題,帶著單元主題走進每個環(huán)節(jié)。

2、老師在指導學習每個環(huán)節(jié)時,緊扣單元主題,讓學生從模塊中構建思路。

3、學完內容要進行梳理總結時,圍繞單元主題,抓住內容引導學生鞏固與綜合運用。

4、同時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能力,構建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為學生學習、研究及自主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此次的學習,我了解了單元學習規(guī)劃的重要性,使我對如何利用好本資源,做個優(yōu)秀的引導者更有信心了。

單元教學設計心得(2):

1.什么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指教師在對課程標準,教材等教學指導性資源進行深入地解讀和剖析后,根據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以及學生的情況和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形成相對完整的教學主題,并以一個完整的教學主題作為一個單元的教學。這里的單元是一個教學主題,由若干節(jié)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課所組成。這些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若干節(jié)課相互間形成一個有機的教學過程,其知識、方法、態(tài)度等內容也集合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板塊,不能簡單理解為單元就是“教材的單元”。一個教學單元應該有多大,并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要根據目標、內容、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等方面來確定。

2.為什么要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第3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 綜合板塊 單元話題 語言運用

譯林版英語各單元內容主要以話題作為編排的主線,每個單元的話題都不一樣,這些話題都緊密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很感興趣。單元話題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和鞏固提供了豐富的交流素材。各單元中的綜合板塊的教學內容相對較為零散,且看似毫無聯(lián)系。教師應圍繞單元話題,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再處理,創(chuàng)設情境,優(yōu)化教學設計,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本文將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5 Signs綜合板塊教學設計為例,具體談一談綜合板塊中如何圍繞單元話題,提高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一、引發(fā)話題、呈現(xiàn)目標

1.揭示課題,呈現(xiàn)目標

T:Boys and girls.Today we’ll go on talking aboutsigns.(板書課題signs)

Here are today’s learning aims.How many stars willyou get this lesson?Try your best,OK?

Ss: OK.

2.主線人物,引發(fā)話題

T:Look!This is our new friend Cherry.She designeda sign just now.What does it mean?Guess,please.

S:Does it mean…?師板書:Does it mean…?Yes,itdoes./No.it doesn’t.

T:Yes,n means“Listen carefully”.Today you willdesign a sign。too.

T:First let’s follow Cherry to enjoy a song.Whatsigns did you see in the song?

S:I saw…

T:What does it mean?

S:It means…

T:Can we litter/walk on the grass?(教師追問與學生保持話輪。)

S:No.you Can’t./…

[設計意圖]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師設定了learning aims,學生首先了解學習的要求,星級任務的挑戰(zhàn)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新朋友Cherry是串聯(lián)各板塊的主線人物,她的出現(xiàn),為課堂增添了一種神秘氛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Cherry設計了一個標志,是什么?該問題圍繞單元話題,激發(fā)學生積極運用本單元所學的語言進行猜測,達到了運用語言交流的目的,也為最后學生自己設計標志活動做了鋪墊。

二、基于話題,體驗語言

1.圍繞話題,激活舊知

T:Do you know the other signs?

Ss:No picking!No feeding!/…(學生自由表達。)

2.任務引領,導入新知

T:Now.you know many signs.Cherry will check you.She has two tasks for you.

Task1:Listen and choose.Task2:Look,read and judge.

[設計意圖]任務一中,通過呈現(xiàn)兩幅顏色不同的標志,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總結出含義不同之處,了解了不同的標志不同的含義。在任務二的游戲活動中,學生通過看標志、讀句子進一步辨識標志并理解其含義,學生對單元話題的功能進一步明確。

T:Look at Cherry.She is very happy today.Why?Let’s listen and answer.

Ss:Because today is her birthday.

Students 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computer.(指導學生先聽錄音,再跟讀模仿。)

Students read in different requireS.(學生選擇不同的要求練習讀chant.)

a.正確讀出b.iE確且流暢讀出c。正確、流暢、快速讀出

Q1:What’s the sound of letters ir?

Q2:Can you say more words with letters ir?

Q3:Can you use these words to make a new story?

T:I’ll be the first.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gift.

S: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girl.She was in the redskirt.

S:…

[設計意圖]語音板塊的教學內容與本單元的主題毫無關聯(lián),教師充分利用該板塊中小女孩的圖片,抓住她開心的表情,為什么那么開心?該問題的提出,自然過渡到語音板塊的教學。在教學完該板塊內容后,基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對小詩的朗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學生們積極參與體驗語言的樂趣。用所給單詞編故事的活動是對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的同步訓練,進一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考察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適度拓展,體驗文化

T:Today is Cherry’s birthday.She’ll have a party at home.Her friends will come.How will they go?Guess!

Ss:By…?

T:Let’s have a look.They will gO there by metro.But what do people call it in the U.K./U.S.?Listen and an-swer.(教W:underground、subway)

Metro該詞在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已學,教師以舊帶新拓展教學metro在不同國家的表達(見圖1)和thefirst metro的知識(見圖2)。

T: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languages.

[設計意圖]從Cherry過生日要開生日聚會,她的朋友準備怎么去參加聚會?自然過渡到文化板塊的教學,進一步加深單元話題的學習。教師應善于鉆研教材,適度拓展文化板塊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文化視野。

三、深化話題。運用語言

1.在情景中體驗語言表達

T:They will go there by metro.On the way to the Metro Station,they see some signs(見圖3).What do theymean?(教師將標志貼在黑板上并教學)

At the metro station,they see some signs,too(見圖4).(教師將標志貼在黑板上并教學)They get to Cherry’s house and have a party there.

[設計意圖]生活中的標志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教師應圍繞單元話題,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文本情境,拓展補充一些學生常見的標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在觀察中歸納語言運用

T:Look at all the signs here.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s?(見圖5)

S1:Different colours.

S2:Different shapes.

S3:…

T:Can you classity these signs?(學生將標志進行分類,教師講解。)(見圖6)Now,you know more signs.How Can we talk about signs?

Sl:Does it mean…?

S2:What does it/the/this/that sign mean?

S3:Where can we see/find/put it?

3.在活動中活用語言知識

T:Now,you know a 10t about signs.I think you fol-low the signs.But some people don’t.Let’s enjoy somepictures.(學生看一些生活中不文明行為的圖片。)

T:Let’s try tO design a sign for public places.Thentalk about the sings with your partner.

第4篇

50米快速跑,50米跑是快速跑的全程跑,它包括:蹲踞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以及途中跑和終點沖刺跑等基本技術和技能。它對發(fā)展速度、靈敏協(xié)調、下肢力量和速度耐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刻苦鍛煉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教學目標

1.基本掌握50快速跑的正確方法。

2.提高下肢力量,發(fā)展協(xié)調、靈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

3.體驗勤練互助的學習樂趣,學會簡單的動作評價。

4.培養(yǎng)探究和積極競爭的意識,養(yǎng)成相互鼓勵、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三、指導思想及思路

根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本次課程改革的要求,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fā)展和側重點,對于義務教育階段來說,它更加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生運動的愉。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為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它強調學生的運動體驗、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它將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角度,重視學生健康三維觀的培養(yǎng),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本課力求靠近這些新的教學理念,所以大膽設計以多種游戲貫穿于教學中,旨在“游戲中練,游戲中表現(xiàn),游戲中指導,游戲中提高”,寓教育、教學于游戲中。

四、教材內容

1.跑的練習:快速跑

2.負重練習:搬運

五、場地布置與器材

場地:結合我校場地小的特點,場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場多用。布局面做到規(guī)范合理,便于教師的操作和學生的練習。

器材:錄音機、磁帶、實心球、接力棒

六、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本班全體學生,這些學生各方面素質比較好,同學間團結互助,班集體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但與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難,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但存在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xiàn)象。

1.有利因素:

由于學生對體育活動興趣普遍較高,好勝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因此對本次課內容將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求知欲,只要激發(fā)得當,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很容易調動的。

2.不利因素:

由于學生受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出現(xiàn)“老師教、學生學”的依賴心理,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厭學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將會給本次課增加不小難度,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采用有趣性的組織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七、教學過程分析

體育課的結構是人體的參與活動,根據人體機能活動的變化規(guī)律,過去一般把體育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幾個部分進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把本節(jié)課的主體內容融成了一個整體。

根據人體的運動規(guī)律,人體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必須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一部分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快樂的學習氣氛。

1.教學常規(guī):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和提出相關的要求,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之進入課的良好狀態(tài)。大概2分鐘時間。

2.導入熱身:采用“音樂準備操”--自編跆搏操。

復習老師所授的跆搏操,同時課前讓學生搜集資料分組編操,讓學生嘗試編操的樂趣,教師加以指導幫助,組合成一套適合同學們自己的操。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集體合作認真參與,課堂氣氛活躍,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為進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準備。大概8分鐘時間。

而課的主體部分,是“教”與“學”的重點,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積極啟發(fā)學生進行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由于學生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強的教學,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新穎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比較喜歡,學習興趣較高。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了多種教學方式、方法:

(1)快速集合游戲(情景模擬:雷鋒具有的時間觀念)。老師運用啟發(fā)教學法引導出情景,學生練習,要求學生聽清哨聲,迅速集合,練習學生的反應能力。大概2-3分鐘。

(2)快速起跑游戲(情景模擬:雷鋒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助人)。老師導出情景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讓學生采用各種起跑方法練習起跑方式。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自主練習,體會何種起跑方式最快?老師提問,學生總結。大概5-6分鐘。

(3)快速跑游戲(方法:一人搬運實心球一個,可單手或雙手將球放在體前、體側、體后沿直線足跑練習)(情景模擬:雷鋒幫旅客搬東西)。導出情景,老師示范,要求學生練習時眼視前方,腳要盡量落在一條直線上跑。在休息之余,引導學生思考影響快速跑的因素,總結動作要領,學生針對自身特點,提高動作技術。大概8-10分鐘。

(4)兩人一組的快速跑游戲(方法:兩人搬運一個實心球,可并排搬,可前后搬,可兩臂交叉搬)(情景模擬:雷鋒與同事之間合作幫助學習)。要求全組同學合作、探索哪兩個人組合最好,而且兩人合作哪種跑步方式速度最快。大概6-8分鐘。

(5)快速跑接力游戲(情景模擬:我們現(xiàn)在接過雷鋒同志助人為樂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傳下去)。大概需要5-6分鐘。

最后是人體活動由動態(tài)恢復到靜態(tài)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運動如學生自編操,可以使學生身心疲勞得到恢復,這大概3分鐘時間。課快結束時,學生自我評價本節(jié)課學習的情況,教師做個小結同時點一下在現(xiàn)在的社會怎樣學習和發(fā)揚雷鋒精神?再提醒體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課。大概2分鐘。

八、效果評價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通過學生自評、組員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預計本課所能達到所制定的教學目標。

九、課后小結

1.學生能說出正確的跑步姿勢,并且能夠判斷動作的對與錯。

2.學生在跑的活動中能夠有意識的聯(lián)系所學的跑的知識。

第5篇

【關鍵詞】引導文教學法 高職英語教學 教師 學生

一、引言

引導文教學法起源于20 世紀70 年代的德國,是德國行為導向教學理念下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深受國內外職業(yè)教育界青睞。

二、引導文教學法的六個步驟

引導文教學法分為六個步驟:資訊、計劃、決策、檢查以及評估階段。

1.資訊階段

學生明確“要做什么”。通過引導文,學生了解學習任務、學時、目標以及評價方式。

2.計劃、決策階段

學生要明確“如何做”,確定工作步驟。各小組根據任務要求做出團隊工作計劃表。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工作計劃的可行性,對于計劃中的較大錯誤予以修正,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之處予以表揚。

3.實施階段

即各小組根據團隊工作計劃表完成任務階段。在此階段,教師是監(jiān)督者、協(xié)助者、啟發(fā)者。監(jiān)督學生的工作進程,啟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協(xié)助學生解決難題,并糾正學生的錯誤,幫助優(yōu)化各團隊工作結果。

4.檢查、評估階段

由教師提供評分標準,根據這份評價標準進行考核評估,包括自評、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三項。其中自評可以讓學生學會公正地看待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思考自己如何改進提高;小組互評可以使學生學會客觀地看待別人,互相督促提高;教師評價可以彌補自評和小組互評產生的偏差。評價也可以暴露出學生哪方面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教師專門強調,督促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彌補。

三、引導文教學法單元教學設計

學習領域:新視野英語2冊。

學習任務:“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學時:2課時。

1.任務描述

開展對如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話題的采訪與討論活動;以模擬面試場景形式表演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的主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情感表達和語言溝通交流能力;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圖片或PPT形式展現(xiàn)表達出來,有利于鍛煉學生的信息搜索處理加工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

2.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練習掌握重點詞匯和短語;掌握重點句型和習慣表達法并進行對話練習;復述故事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信息歸納整理能力。

(2)能力目標:具有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能聽懂主題相關的材料,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3)素質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外語應用能力、與人交往與人合作能力、信息處理、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表達和語言溝通交流能力。

3.引導問題

Step 1 leading in

(1)What is your ideal job after your graduation from college?

(2)What is your first consideration when you are looking for a job?

(3)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a successful interview?

Step2 Preparation

Part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

Step 2 Presentation Make dialogues based on the text and play the roles

4.教學活動設計

(1)資訊階段。教師采用多媒體展示學習任務、學時、目標以及評價方式,將學生按每組5- 6 人分成7 個小組,確定小組負責人。然后各小組仔細閱讀引導問題。

(2)計劃、決策階段。請各小組根據要求做出團隊工作計劃表。工作內容:學生聽錄音回答問題。各小組進行內部分工指定1-2 名責任人具體負責工作內容。讀課文,總結出找工作的句型和習慣表達法, 標出難點,各小組進行內部討論,教師巡回協(xié)助學生。

(3)實施階段:兩個小組各推選一名代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各小組沒解決的難點大家一起分析,教師從旁協(xié)助引導,直至完全理解;面試場景模擬:首先,設計對話,組織句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討論,進行分工并寫出詳細對話;接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面試場景模擬。

(4)檢查、評估階段。由教師提供評分標準,以表格形式展示。根據以上評價標準進行考核評估包括自評、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三項,其中自評占30%,小組互評占30%,教師評價占40%。

四、結語

引導文教學法本是為專業(yè)課教學而開發(fā)出來的,但是教學法本身是活的,本文嘗試用它來指導高職英語教學,因為它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和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

第6篇

高中數(shù)學單元教學設計活動(以下簡稱單元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從總體上把握高中數(shù)學教材,為此,單元設計分別從數(shù)學的視角、課程標準的視角、教材比較的視角、教學方法的視角、教學目標的視角、學生學習特征的視角、 教材重難點的視角等七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所選的單元教材,可以是教材的一個章節(jié),也可以是一個專題。如果所選的單元是某個專題,又可以分知識方面的專題和能力方法等方面的專題。活動中,在前述七個方面分析的基礎上,首先確定總的單元教學目標和分課時教學目標,科學準確地體現(xiàn)三維教學目標,力求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其次設計總的教學流程,對本單元教學內容進行課時分解,描述每節(jié)課教學之間的關聯(lián)及與單元總目標之間的關系,分析單元的重、難點。然后,基于單元教學設計理念,選擇本單元的一節(jié)課進行教學設計。最后是自我反思,從整個單元教學設計的角度,反思自己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的得與失,提出改進建議。

活動邀請高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首都師范大學王尚志教授開設培訓講座,對參賽教師的單元教學設計展示課堂進行點評。前期還邀請北京市開展單元設計的實驗教師介紹經驗,與參會教師交流互動,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活動以團隊形式參與,對于選定的教學單元,充分發(fā)揮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利用集體力量解決問題。本次活動除評出若干優(yōu)秀展示課獎項外,還評選了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和優(yōu)秀組織獎,為后續(xù)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傳統(tǒng)的說課、公開課、觀摩課等活動,授課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某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上,專心鉆研設計課堂教學過程的細節(jié)。雖然有時也考慮諸如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內容,但總的來說,這種一招一式的“磨課”容易出現(xiàn)“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況,難以從整體上宏觀地把握教材。實際上,常見的情況是,從教多年后,大部分數(shù)學教師將高等數(shù)學的思想、觀點、方法和內容遺忘殆盡,日常教學僅局限于高中數(shù)學教材所涉及的狹小范圍之內。這既影響了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又影響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與傳統(tǒng)的教研形式不同,單元設計努力從總體上把握高中數(shù)學教材。備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教學過程的細節(jié),還要從數(shù)學的角度通盤考慮,按課程標準的要求精心設計,要在教材比較的基礎上,琢磨教材編寫者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對相關教材的處理。這種思考使得教師必須時刻回顧高等數(shù)學相關知識,重溫有關的教育教學原理,全面考慮所教教材的教學問題。這種做法使數(shù)學教育界追求的“高觀點下的中學數(shù)學教學”成為現(xiàn)實,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找到了有力的突破口,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7篇

【關鍵詞】鍵連接;微課;教學設計

1前言

一臺機器往往由不同的零部件組合而成,當組成機器的零部件之間要形成一個運動整體來傳遞運動時,就需要把它們連接起來。連接的方式很多,如鍵連接、銷鏈接、螺紋連接等。其中,機器中的軸及軸上零件間,不僅需要進行軸向固定,還需要對其進行周向固定(即通常所說的軸轂連接),以傳遞轉矩,而鍵連接是最常用的軸轂連接方法,因此有必要掌握鍵連接的設計。

2教學背景分析

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的《機械基礎》課程開課學期一般為第三學期,在大一階段,學生學習了《機械制圖及測繪》課程,其中,測繪部分的項目載體基本為減速器,因此,學生對減速器中的平鍵連接已有直觀的感性認知,但此階段的認識屬于“知其然”,至于鍵連接中的平健外形尺寸、軸上鍵槽及齒輪上鍵槽尺寸該如何確定,鍵槽尺寸上下極限偏差為什么要那樣標注還完全無意識。不過,有了對平鍵連接測繪的基礎,一旦進入《機械基礎》課程學習,則可完成學生對平鍵連接“知其所以然”的學習。鑒于鍵連接在很多機器設備中的廣泛應用,因此,如何對《鍵連接》的單元教學設計及實施,讓學生學會鍵連接設計的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3教學過程設計

3.1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課程40分鐘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設計普通平鍵鏈接。以減速器中的軸、齒輪周向固定——鍵連接為例,根據已知軸段的直徑和長度、齒輪孔徑,教會學生如何通過查閱鍵連接設計的國家標準,讓學生學會確定平鍵的長、寬、高;軸上鍵槽的寬度、深度及其公差標注;轂(齒輪)上鍵槽寬度、深度及其公差標注。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考慮到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進度不一致,教師在備課時,專門把查閱國家標準確定平鍵連接設計的過程,制作成微課,助教助學,教學效果明顯改善。本次課的具體教學目標細分如下:知識目標:了解鍵連接的類型、特點;掌握平鍵連接設計方法。技能目標:會查閱國家標準,設計平鍵連接。素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及遵守國家標準的習慣。

3.2教學內容及步驟

3.2.1任務導入、分析通過播放鍵連接的動畫(動畫截屏見圖1),讓學生對鍵連接有直觀認識,然后提出本課程的學生任務:健外形尺寸如何確定,軸、轂(齒輪)上鍵槽尺寸如何確定,軸、轂(齒輪)上鍵槽尺寸公差如何確定并正確標注(見圖2)。3.2.2教學內容(1)鍵連接的組成;(2)鍵連接的類型及特點(播放視頻);(3)平鍵連接相關知識;(4)平鍵連接設計。鍵尺寸選擇、軸上鍵槽尺寸及極限偏差確定、轂(齒輪)上鍵槽尺寸及極限偏差確定及其在零件工作圖上的標注。3.2.3任務實施布置設計任務,按事前分好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完成表1中各對應組號的平鍵連接設計。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作巡回指導。3.2.4出歸納、總結各小組匯報設計結果,相互評價,最后由教師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4重、難點突破

本次課的重點是平鍵鏈接尺寸的確定,難點是零件圖上鍵槽尺寸偏差的標注。據以往經驗,在講解重點,突破難點時,基本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啟發(fā)引導+講授法,教學內容靜態(tài)顯示,因此,在講授過程中,盡管教師一再強調重、難點,可是當學生去完成平鍵鏈接設計任務時,問題多多,感覺他們沒學過相關的知識,效果總是不理想。針對這,在對該單元備課時,事前把設計過程制作成微課,助教助學。借助微課,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結合動態(tài)的微課,更好的講解教學內容,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完成設計任務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某個步驟不太明白,則可以重新播放微課視頻,從而較好的完成設計任務。實踐證明,信息化技術的采用,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

5結語

鍵連接設計,是高職類《機械基礎》課程中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本文從分析教學背景出發(f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微課助教助學,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通過隨堂布置設計任務,提供學生參與機會,助推教學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海萍.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