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4:19
序論:在您撰寫高校輔導員師德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當代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年齡結構跨度較大,但其主體是80后群體,這個群體指的是1980年以后、1990年以前出生的人群。中國經濟社會發(fā)生巨大轉型和快速發(fā)展是80后輔導員的成長背景,他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一方面,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80后的輔導員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一出生就是每個家庭的中心,在各方面都備受家庭的精心關懷與呵護,長期的“被中心”家庭培養(yǎng)模式,使得他們自幼就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同時,他們獨立能力較強,對他人的依賴較少,可以獨立開展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80后的輔導員在大學受教育期間,國家實行繳費制度,畢業(yè)生流向不再包分配,而是實行市場化的自主擇業(yè)、雙向選擇政策,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社會背景強化了80后輔導員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同時,80后輔導員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的選擇上更加多樣化,傳統(tǒng)的師德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80后輔導員的師德建設需求。
(二)90后大學生是輔導員工作的客體
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客體,即當代高校在校生,他們是輔導員工作的服務對象,這個大學生群體都是90后,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首先,90后大學生成長于一個信息開放的時代,從網絡上學習和接收了大量知識和信息,接收的新事物、新思想比較多,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相比以往的大學生接收能力比較強,同時他們勇于嘗試,喜歡冒險,思維比較活躍,學習知識的速度快,創(chuàng)新能力強,解決同一個事情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斷,喜歡另辟蹊徑,不滿足于現狀。其次,90后大學生獨立意識強,但獨立能力不足。他們具有強烈的個人獨立意識,注重個人隱私,不愿被人影響。90后大學生與他人互動合作的能力不夠強,不善于主動與同學、老師溝通一些小矛盾,很多人不太樂意敞開自己的心扉,不樂意交流,這就導致90后大學生情感上的依賴與不善交流的矛盾,很多問題的堆積最終導致較多的心理問題。
二、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現狀及師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
現狀高校輔導員正是以“立德樹人,培育精英”為神圣使命和職責的特殊教師隊伍,與教學崗位的教師相比,高校輔導員與學生距離最近,參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更加頻繁,在關心大學生發(fā)展、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方面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具體。目前,80后輔導員隊伍的主流積極向上、認真負責,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輔導員師德建設方面的不足也不容忽視。如少部分輔導員放松了對理想、信念的追求,長此以往,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很難站到一定的高度,不能在理論上融會貫通以指導實際問題的妥善解決,對于時事熱點與難點問題時時出現困惑與不解。其次,個別學校忽視專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致使輔導員配置不能滿足基本的師生比要求,將少兵多,工作任務重,工作類別多,上面一根針,下面千條線,使輔導員工作的內容繁雜,輔導員崗位的職責模糊。
(二)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1.價值觀、人生觀的沖突是輔導員師德失范的社會根源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市場開放、發(fā)展經濟是當前的主要任務,但伴隨的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對80后高校輔導員價值觀念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風險精神缺失了,提的個人要求多了,職業(yè)倦怠現象凸顯了。
2.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方向不明朗是80后輔導員職業(yè)倦怠的重要原因目前,高校輔導員的實際工作內容有序繁雜,事務性內容占主要,工作的重心偏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多數高校輔導員未受過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即非思想政治教育者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80后高校輔導員朝向職業(yè)化高校輔導員的道路發(fā)展比較困難,也就很難要求他們把輔導員工作當作終身的事業(yè)來做。80后高校輔導員對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明確和發(fā)展方向的不明朗產生了焦慮,從而在工作中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這個因素也成為制約輔導員師德的瓶頸。
3.僵化不變的評價和管理制度是80后高校輔導員師德失范的體制因素高校師德建設提及了很多年,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出臺了有關的德育規(guī)范,但是沒有實際可操作性,并且內容上陳舊,更多的要求是思想及境界的高尚性。各高校都有相應的管理和評價考核制度,但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對高校師德起到了一定的約束效果。
三、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對策
(一)強化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培訓環(huán)節(jié)的職業(yè)道德教育
他律與自律相結合高校輔導員如果能夠轉變對輔導員工作的認識和態(tài)度,把輔導員工作當作一份事業(yè)來做,而非僅僅一個職業(yè),就可以提高其職業(yè)認同感,在工作中獲得充足的職業(yè)幸福感。部分高校培訓中強調較多的是輔導員職業(yè)對于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而沒有從根本上去引導和激發(fā)輔導員的職業(yè)認同感和價值感。情感的認同只有通過人與人的內在情感溝通才具有堅實的基礎和永恒的活力,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內心認同自身的職業(yè)后,輔導員能夠在自己的工作中嚴格自律。他律為輔、自律為主,輔導員即使再忙碌和勞累,也能感受到付出所取得的價值,忙并快樂,累并快樂。
(二)明確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向思想政治教育主線靠攏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的具體職責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反觀我們當前的實際情況,高校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主要內容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代之以具體繁雜的日常事務。各高校要對輔導員合理定位,把輔導員從瑣碎的日常事務中分離,這樣,輔導員才能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線上來。輔導員對自己的職業(yè)性質有了準確定位,工作內容有了主線,就有足夠精力深入開展日常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充分的時間上好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才能真正在管理與教學工作的相輔相成中把教書育人落到實處。
(三)完善高校輔導員的考評機制
關心輔導員的個人發(fā)展高校輔導員的師德建設不僅僅是瞄準道德目標,還要考慮輔導員個人發(fā)展,師德建設與個人發(fā)展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輔導員隊伍中積極開展職業(yè)化培訓,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yǎng)輔導員骨干,樹立、宣傳、學習典型的優(yōu)秀輔導員事跡。創(chuàng)造機會讓輔導員外出參加學習交流,高校輔導員的培養(yǎng)也是高校教育師資提升的重要一環(huán),要把輔導員的培養(yǎng)納入學校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中。同時在待遇上給予保障,讓輔導員安心培訓才能達到培訓的初衷。跟蹤考察優(yōu)秀輔導員,讓優(yōu)秀輔導員參與到學校的發(fā)展與管理事業(yè)中,給予他們提升和發(fā)展的機會,解決好輔導員的出口問題,讓表現一般的輔導員有目標、有方向、有期待;對于表現一直一般的輔導員,要下狠心、不講人情地落實淘汰機制,保證輔導員隊伍的良性成長。
四、總結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傳播者,是高校學生思想的啟蒙者、價值觀念的引領者、人生成長的培育者。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情操如何,不僅展示著輔導員群體素質的高低,更直接影響著高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高度出發(fā),對于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同時對于打造優(yōu)秀高校教師隊伍、提升人才培育質量、推進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對于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研究主要通過外部的途徑來實現,比如加強師德宣傳、開展師德專項培訓、嚴格師德考核、注重師德激勵、嚴肅師德懲處等,這些方式和方法對于提升師德、減少師德失范有一定的作用。但師德的強烈主觀性使得這些途徑存在不足,因此基于自我領導的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就顯得重要。
2自我領導的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內涵
自我領導這一概念是在特定背景下提出來的,主要是源于領導科學理論中研究重心的下移。1986年Manz在《管理學學會評論》上發(fā)表了《自我領導:組織中自我影響過程理論的拓展》,這篇論文被公認為是自我領導理論形成的奠定文獻。在這篇論文中,自我領導被解釋為領導自我朝著目標績效趨近的自我影響過程,不管任務的完成是源于內在激勵還是外在激勵。自我領導的概念在后來的研究中,不同的學者分別給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本文采用趙國祥、梁瀚中(2011)的定義:自我領導是個體基于自身的特征、認知和需求,采取一定的自我引導和自我激勵行為策略,從而達成目標績效的自我影響過程。它包括三個維度行為聚焦策略(自我觀察、自我目標設定、自我獎勵、自我懲罰、自我提示)、內在獎賞策略(思維聚焦于內在獎賞)、建設性思維策略(預想成功表現、自我對話、評價原有信念和假設)?;谧晕翌I導的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主要內涵是強調一種由內而外的師德修養(yǎng)提升過程,它通過高校輔導員的行為聚焦、內在獎賞和思維模式三種策略來達到師德建設效果。師德建設的行為聚焦策略旨在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自我認知,充分認識到自身道德修養(yǎng)提升的重要意義,自我進行師德建設目標設定,自我觀察和自我提示修正師德失范行為,從而引導自我進行行為管理,鼓勵能達成良好師德目標的積極、意愿行為。師德建設的內在獎賞策略的目的在于使高校輔導員注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務管理或其他工作中令人愉快的部分,重在使高校輔導員享受工作本身,從而獲得工作中的勝任感、自主感。師德建設的思維模式策略目的在于使高校輔導員和學校形成積極的思維模式,抑制消極或扭曲、極端的思維方式,制定有效的輔導員師德評價、考核方式,從而幫助高校輔導員有效達成師德建設目標。
3基于自我領導的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策略
道德修養(yǎng)和品質是非常主觀的,只會通過人的行為在客觀世界反映出來。道德修養(yǎng)只有真正地內化于心才能實實在在地外化于形。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策略,已有的堅持價值引領、注重宣傳教育、強化崗前培訓、規(guī)范政策保障等提升方式往往是滯后的、被動的,基于自我領導的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則是突出強調高校輔導員由內而外的師德修養(yǎng)提升,強調在外部影響的基礎上更要注重輔導員的自我領導。
3.1強化師德建設的行為聚焦
將師德建設擺放在高校輔導員選拔和培養(yǎng)的首要位置,突出強調高校輔導員德育教育過程中的自我觀察、自我目標設定、自我獎勵、自我懲罰、自我提示。自我觀察就是要求高校輔導員查驗自我?guī)煹碌男袨?,這樣便于提高高校輔導員的自我認知,使他們明白良好的師德與師德失范,明白哪些需要強化,哪些需要減少。在自我觀察的基礎上,高校輔導員更能有效地設定師德建設目標。師德目標的設定可以分為隱性的和顯性的,隱性的目標建構在自己的內心中,而顯性的目標則是展露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而自我獎勵則可以用來強化高校輔導員那些令學生、學校和社會滿意的行為,從而有效地達成目標。同樣,自我懲罰也可以有效地塑造高校輔導員的意愿行為,只不過是從自我獎勵相反的角度,即通過減少師德失范等消極行為的方式。自我提示用來鼓勵積極行為,減少消極行為,比如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寫師德評價表或列任務單等方式來把精力集中于塑造師德養(yǎng)成目標??傊?,就是要求高校輔導員通過一系列自我約束、自我提高、自我管理的途徑,提高師德建設的自我認知,強化師德建設的行為聚焦。這種強化的師德建設的行為聚焦,真正從心理層面使輔導員的師德建設轉化成一種強烈的自我認知,有助于輔導員完成良好價值觀念、理想信念的樹立。
3.2突出師德建設的內在獎賞
堅持從品德優(yōu)秀、成績優(yōu)異、能力突出,致力于高校教育事業(yè)的師資隊伍中選拔高校輔導員。通過師德教育重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視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成為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中令人愉快的部分。高校輔導員追求良好的師德、優(yōu)秀的作風是一件愉悅的過程,而這種愉悅的過程既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學校教育環(huán)境的一部分。使輔導員享受工作或任務本身,從而獲得工作或任務中的勝任感、自主感。一方面要在社會上營造一種尊師重道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要在高校輔導員德育教育中優(yōu)化德育教育方式,采用高校輔導員喜聞樂見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電視、網站、微信等新媒體方式,增強高校輔導員德育過程的愉悅性。同時,學校要培育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把培育良好師德師風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挖掘師德楷模、展示優(yōu)秀事跡,形成一種積極、健康、快樂的師德建設氛圍,使師德建設轉化成一種持續(xù)性的內在獎賞,增強師德教育的有效性。在構建輔導員自我激勵方面,側重制定一些能夠真正激發(fā)他們內在動力的條款,輔導員自己可以制定師德教育自我獎勵機制,利用一些小獎勵激勵自己強化師德教育;學校層面則可以探索更多渠道,比如予以更多的自,更多地參與學校管理事務的權利,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能夠采用更靈活的方式等。
3.3創(chuàng)新師德建設的思維模式
(一)80后輔導員是當代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主體
當代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年齡結構跨度較大,但其主體是80后群體,這個群體指的是1980年以后、1990年以前出生的人群。中國經濟社會發(fā)生巨大轉型和快速發(fā)展是80后輔導員的成長背景,他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一方面,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80后的輔導員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一出生就是每個家庭的中心,在各方面都備受家庭的精心關懷與呵護,長期的“被中心”家庭培養(yǎng)模式,使得他們自幼就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同時,他們獨立能力較強,對他人的依賴較少,可以獨立開展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80后的輔導員在大學受教育期間,國家實行繳費制度,畢業(yè)生流向不再包分配,而是實行市場化的自主擇業(yè)、雙向選擇政策,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社會背景強化了80后輔導員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同時,80后輔導員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的選擇上更加多樣化,傳統(tǒng)的師德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80后輔導員的師德建設需求。
(二)90后大學生是輔導員工作的客體
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客體,即當代高校在校生,他們是輔導員工作的服務對象,這個大學生群體都是90后,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首先,90后大學生成長于一個信息開放的時代,從網絡上學習和接收了大量知識和信息,接收的新事物、新思想比較多,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相比以往的大學生接收能力比較強,同時他們勇于嘗試,喜歡冒險,思維比較活躍,學習知識的速度快,創(chuàng)新能力強,解決同一個事情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斷,喜歡另辟蹊徑,不滿足于現狀。其次,90后大學生獨立意識強,但獨立能力不足。他們具有強烈的個人獨立意識,注重個人隱私,不愿被人影響。90后大學生與他人互動合作的能力不夠強,不善于主動與同學、老師溝通一些小矛盾,很多人不太樂意敞開自己的心扉,不樂意交流,這就導致90后大學生情感上的依賴與不善交流的矛盾,很多問題的堆積最終導致較多的心理問題。
二、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現狀及師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現狀
高校輔導員正是以“立德樹人,培育精英”為神圣使命和職責的特殊教師隊伍,與教學崗位的教師相比,高校輔導員與學生距離最近,參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更加頻繁,在關心大學生發(fā)展、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方面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具體。目前,80后輔導員隊伍的主流積極向上、認真負責,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輔導員師德建設方面的不足也不容忽視。如少部分輔導員放松了對理想、信念的追求,長此以往,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很難站到一定的高度,不能在理論上融會貫通以指導實際問題的妥善解決,對于時事熱點與難點問題時時出現困惑與不解。其次,個別學校忽視專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致使輔導員配置不能滿足基本的師生比要求,將少兵多,工作任務重,工作類別多,上面一根針,下面千條線,使輔導員工作的內容繁雜,輔導員崗位的職責模糊。
(二)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1.價值觀、人生觀的沖突是輔導員師德失范的社會根源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市場開放、發(fā)展經濟是當前的主要任務,但伴隨的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對80后高校輔導員價值觀念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風險精神缺失了,提的個人要求多了,職業(yè)倦怠現象凸顯了。2.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方向不明朗是80后輔導員職業(yè)倦怠的重要原因目前,高校輔導員的實際工作內容有序繁雜,事務性內容占主要,工作的重心偏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多數高校輔導員未受過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即非思想政治教育者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80后高校輔導員朝向職業(yè)化高校輔導員的道路發(fā)展比較困難,也就很難要求他們把輔導員工作當作終身的事業(yè)來做。80后高校輔導員對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明確和發(fā)展方向的不明朗產生了焦慮,從而在工作中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這個因素也成為制約輔導員師德的瓶頸。3.僵化不變的評價和管理制度是80后高校輔導員師德失范的體制因素高校師德建設提及了很多年,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出臺了有關的德育規(guī)范,但是沒有實際可操作性,并且內容上陳舊,更多的要求是思想及境界的高尚性。各高校都有相應的管理和評價考核制度,但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對高校師德起到了一定的約束效果。
三、當代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對策
(一)強化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培訓環(huán)節(jié)的職業(yè)道德教育,他律與自律相結合
高校輔導員如果能夠轉變對輔導員工作的認識和態(tài)度,把輔導員工作當作一份事業(yè)來做,而非僅僅一個職業(yè),就可以提高其職業(yè)認同感,在工作中獲得充足的職業(yè)幸福感。部分高校培訓中強調較多的是輔導員職業(yè)對于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而沒有從根本上去引導和激發(fā)輔導員的職業(yè)認同感和價值感。情感的認同只有通過人與人的內在情感溝通才具有堅實的基礎和永恒的活力,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內心認同自身的職業(yè)后,輔導員能夠在自己的工作中嚴格自律。他律為輔、自律為主,輔導員即使再忙碌和勞累,也能感受到付出所取得的價值,忙并快樂,累并快樂。
(二)明確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向思想政治教育主線靠攏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的具體職責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反觀我們當前的實際情況,高校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主要內容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代之以具體繁雜的日常事務。各高校要對輔導員合理定位,把輔導員從瑣碎的日常事務中分離,這樣,輔導員才能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線上來。輔導員對自己的職業(yè)性質有了準確定位,工作內容有了主線,就有足夠精力深入開展日常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充分的時間上好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才能真正在管理與教學工作的相輔相成中把教書育人落到實處。
(三)完善高校輔導員的考評機制,關心輔導員的個人發(fā)展
高校輔導員的師德建設不僅僅是瞄準道德目標,還要考慮輔導員個人發(fā)展,師德建設與個人發(fā)展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輔導員隊伍中積極開展職業(yè)化培訓,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yǎng)輔導員骨干,樹立、宣傳、學習典型的優(yōu)秀輔導員事跡。創(chuàng)造機會讓輔導員外出參加學習交流,高校輔導員的培養(yǎng)也是高校教育師資提升的重要一環(huán),要把輔導員的培養(yǎng)納入學校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中。同時在待遇上給予保障,讓輔導員安心培訓才能達到培訓的初衷。跟蹤考察優(yōu)秀輔導員,讓優(yōu)秀輔導員參與到學校的發(fā)展與管理事業(yè)中,給予他們提升和發(fā)展的機會,解決好輔導員的出口問題,讓表現一般的輔導員有目標、有方向、有期待;對于表現一直一般的輔導員,要下狠心、不講人情地落實淘汰機制,保證輔導員隊伍的良性成長。
(1)普遍過于年輕。
民辦高校因缺少必要的財政支持,建校初期,為有更好的生源,資金大多會投放在土地購買、基礎設施建設、聘請高職稱高學歷專任教師等方面,導致只能招聘到剛畢業(yè)而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yè)生。應屆畢業(yè)生轉變到教師角色需要較長的過程,很難做到一名合格教師應做到的工作。
(2)普遍缺乏工作經驗。
新進輔導員通常情況下缺乏工作經驗,部分輔導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有了相關工作經驗后,學校會因為工作需要把他們調整到更高層面的職務工作。
(3)對工作權責把握不清。
據2013年的一項統(tǒng)計調查,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倦怠達到50%,民辦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倦怠感更高。主要原因與高校輔導員的職責劃分不清有很大關系,據不完全統(tǒng)計,能向輔導員下達指令的學校部門多達13個或者更多,如學生處、團委、財務處、保衛(wèi)處、后勤處、圖書館等。
(4)輔導員普遍流動性較大。
因為職業(yè)認同感、待遇及職稱晉升空間有限等原因,民辦高校輔導員崗位流動性相對很大。很多應屆畢業(yè)生都把輔導員崗位作為將來工作的跳板,在合適的機會都會跳出。
2民辦高校對輔導員師德師風的特殊要求
民辦高校,因為學生工作的重要性,對輔導員的師德師風也有特別的要求。
(1)更加注重以生為本。
民辦高校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低,但他們也有個性強、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的個人主見,遇到問題時能夠動用很多資源去解決等特點。這種情況下,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搭建不同的發(fā)展平臺。
(2)思想覺悟更高。
民辦高校學生,獲取信息渠道更多樣化,思想觀念更多元化,對社會焦點和突發(fā)問題,通常會用自己業(yè)已形成的觀念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快速傳播。這就要求輔導員老師要有更高的思想覺悟,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既講究方法上的靈活性,又保持自己原則的堅定性。
(3)更加的注重以身師表。
民辦高校的學生,他們學習和進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較低,但他們參與校內外各種實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高,而這些活動大多需要輔導員老師的悉心指導,輔導員老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4)更加愛崗敬業(yè)。
民辦高校一般辦學歷史短,政府的投入小,學校發(fā)展靠的是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輔導員老師只有比公辦高校老師更加愛崗敬業(yè)才能夠保證學校的生源越來越好,學校的發(fā)展越來越好。
3民辦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本文認為,加強民辦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應做到:
(1)政府和學校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
改革開放后,國家和各個高校都高度重視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因為這些投入可以帶來直接的可以用眼睛看得到的科研成果、掌握專業(yè)技能的畢業(yè)生;同時對高校教師、特別是輔導員的師德師風重視度有所降低。師德師風建設的落后,給各個高校、整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特別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些是任何科研技術都不可彌補的。因此各級領導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把其作為高等學校發(fā)展的基礎工作。
(2)加大對輔導員工作的各項投入。
針對當前的輔導員普遍年輕化、經驗不足、流動性大、職業(yè)倦怠感高等問題,應從資金投入、崗前培訓、工作期間各項技能培訓、輔導員自身心理問題干預等方面加大投入。
(3)健全對輔導員師德師風考核標準及指標的建立。
民辦高校,因為學生工作的重要性,對輔導員的師德師風也有特別的要求。
(1)更加注重以生為本
民辦高校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低,但他們也有個性強、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的個人主見,遇到問題時能夠動用很多資源去解決等特點。這種情況下,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搭建不同的發(fā)展平臺。
(2)思想覺悟更高
民辦高校學生,獲取信息渠道更多樣化,思想觀念更多元化,對社會焦點和突發(fā)問題,通常會用自己業(yè)已形成的觀念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快速傳播。這就要求輔導員老師要有更高的思想覺悟,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既講究方法上的靈活性,又保持自己原則的堅定性。
(3)更加的注重以身師表
民辦高校的學生,他們學習和進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較低,但他們參與校內外各種實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高,而這些活動大多需要輔導員老師的悉心指導,輔導員老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4)更加愛崗敬業(yè)
民辦高校一般辦學歷史短,政府的投入小,學校發(fā)展靠的是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輔導員老師只有比公辦高校老師更加愛崗敬業(yè)才能夠保證學校的生源越來越好,學校的發(fā)展越來越好。
二民辦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本文認為,加強民辦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應做到:
(1)政府和學校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
改革開放后,國家和各個高校都高度重視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因為這些投入可以帶來直接的可以用眼睛看得到的科研成果、掌握專業(yè)技能的畢業(yè)生;同時對高校教師、特別是輔導員的師德師風重視度有所降低。師德師風建設的落后,給各個高校、整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特別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些是任何科研技術都不可彌補的。因此各級領導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把其作為高等學校發(fā)展的基礎工作。
(2)加大對輔導員工作的各項投入
針對當前的輔導員普遍年輕化、經驗不足、流動性大、職業(yè)倦怠感高等問題,應從資金投入、崗前培訓、工作期間各項技能培訓、輔導員自身心理問題干預等方面加大投入。
(3)健全對輔導員師德師風考核標準及指標的建立
高校輔導員職業(yè)道德建設,必須基于一定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現狀。當前高校輔導員職業(yè)道德建設取得了長足發(fā)展,12萬余名專職輔導員和4萬余名兼職輔導員職業(yè)道德狀況總體良好,但對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等相關要求,還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輔導員崗位能力素質不夠全面
球、聯(lián)動中國的重要新媒體平臺迅速成長壯大,紛繁多樣的信息內容借助這些新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傳播,擴大其自身的影響力,信息內容的多元化加劇了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新媒體時代開放的傳播平臺和平等的話語體系,對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構成沖擊,對輔導員崗位能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大學生正處在社會化關鍵階段,心理、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新媒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部分輔導員缺乏與時俱進的知識結構、教育理念和創(chuàng)新思維,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的理論基礎和職業(yè)能力不足,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二)輔導員考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近年來,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雖然出臺了不少有關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方面的文件。但在高校貫徹落實中,缺乏針對輔導員群體的具體制度和措施,沒有針對新媒體時代輔導員崗位特點建立行之有效的輔導員職業(yè)道德評價、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輔導員實際工作主要圍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學生事務管理展開,新媒體是工作開展的重要載體,但由于工作內容靈活性較強、工作過程較隱性等特點,高校對輔導員職業(yè)道德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制度建設滯后,工作機制不完善。在日常管理中,重輔導員業(yè)務素質和工作技能的提升,針對職業(yè)道德的過程管理較少。在崗位考核中,缺乏科學的量化指標來評價輔導員職業(yè)道德狀況。從而使日常管理和崗位考核等手段沒有發(fā)揮應有的導向作用,未能對輔導員職業(yè)道德狀況作出客觀公平的考核評價。
(三)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路徑不夠明確
盡管國家頒布了支持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政策,明確規(guī)定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一些優(yōu)秀人才從事輔導員事業(yè)。但是一些高校輔導員選拔標準不夠明確,輔導員入職后培訓體系不夠健全,造成輔導員崗位的人崗匹配度不高,不能適應新媒體時代對于輔導員的客觀要求。部分高校對輔導員工作配套支持政策不足,對于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與輔導員晉升、職稱評聘、進修深造等關系輔導員隊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重視程度不夠,輔導員隊伍建設和發(fā)展的政策往往得不到真正落實。客觀上造成了輔導員職業(yè)地位和職業(yè)公信力不高,廣大師生對輔導員工作的職業(yè)認同不強。輔導員找不到向縱深發(fā)展的職業(yè)路徑,積極性受到挫傷,職業(yè)認同感降低,缺乏提升職業(yè)道德的動力。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若干舉措
(一)進一步嚴格輔導員準入標準
職業(yè)道德建設必須建立在從業(yè)人員具有一定的職業(yè)能力基礎上,否則,職業(yè)道德就無從談起。因此,把好準入關是加強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職業(yè)道德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活躍,需求日趨多元,新媒體顛覆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各類新媒體平臺上思想碰撞日趨頻繁,文化交鋒日益明顯,在不知不覺中對大學生價值觀念、思想意識、行為方式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叭暌粋€小代溝,五年一個大代溝”。輔導員必須具備新知識、新技能,擁有開闊的眼界視野、復合的知識結構,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與學生無代溝地溝通交流,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的思想成長。要通過明確嚴格的輔導員準入標準,選拔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能力的輔導員,進而提高輔導員職業(yè)道德水平。
(二)進一步完善輔導員培訓體系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guī)劃(2013~2017年)》提出,要抓住輔導員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重要環(huán)節(jié),教育引導輔導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輔導員的工作內容涉及教育學、管理學和心理學等諸多學科知識的運用,因此對于嚴格標準選拔出的輔導員仍需要通過培訓來不斷完善他們的知識體系,提升崗位工作技能,加快職業(yè)道德的養(yǎng)成。職業(yè)道德建設也是一個道德的自我提升、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必須通過輔導員對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不斷提升,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人范,承擔起育人職責。要完善現有的輔導員培訓體系,與新媒體時代相適應。在具體落實上將職業(yè)道德擺到突出位置,貫穿輔導員培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輔導員自我學習與組織培訓相結合,日常培訓和專題培訓相結合,業(yè)務知識進修和專業(yè)知識培訓相結合,不斷提高輔導員的職業(yè)道德水平。
(三)進一步健全輔導員考核機制
由于高職院校自身條件的限制,輔導員隊伍中高學歷、高職稱的較少,且輔導員隊伍人員來源較為復雜,造成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師德情況參差不齊。從整體看,主要有下列問題:
第一,學歷水平低、理論修養(yǎng)不夠。高職院校輔導員來源廣泛,有從高校招入的青年大學生,有從后勤或其他行政職能部門引入的,高學歷、高職稱的極少。從目前的現實看,輔導員的學歷層次大多是剛畢業(yè)的碩士生和本科生,專業(yè)涵蓋領域廣泛,涉及各個行業(yè),大多數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和心理學教育背景。這種情況造成部分輔導員在做學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導的時候無法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引導。此外,輔導員由于日常工作復雜,很少抽時間進行學科科研和理論專業(yè)的學習,在專業(yè)引導和教育方法上滯后于學生的需求。
第二,歸屬感不強,思想不穩(wěn)定。相對于教師而言,輔導員工作頭緒繁多,工作量大,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也較大,但收入不高。這種情況就造成部分輔導員歸屬感不強,對自己的職業(yè)沒有認同感,期待著進行轉崗或進入其他部門?!艾F在高職院校內輔導員數量幾乎都趨于緊缺狀態(tài),工作量大、責任重、權責不清,導致輔導員逐漸偏離了正確的發(fā)展方向。這當然會直接影響到輔導員隊伍的師德建設,無論在日常管理中,還是在教書育人方面都不會完全盡到應有的義務和責任,使信念慢慢地動搖,職業(yè)理想也會逐漸迷失?!?/p>
第三,部分高職輔導員師德差,缺少職業(yè)道德。“少數輔導員自身紀律觀念淡薄,缺乏基本的職業(yè)道德,師表形象欠佳,師德意識較差,自身修養(yǎng)不夠,對學生缺乏熱情和關愛,不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有的輔導員過分強調自己的個性和自由,存在組織紀律性松懈、生活散漫的現象;也有部分輔導員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在一些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沒有了原則性,在學生面前缺乏表率作用,不尊重學生,上課時信口開河,隨意發(fā)揮,觀點偏激,敷衍塞責等等。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學院輔導員形象,在學生心目中造成了不良影響?!?/p>
2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路徑
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師德情況客觀上要求加大輔導員隊伍的師德建設,從思想重視到行為落實,從制度建設到規(guī)范執(zhí)行都需要高職院校認真總結,不斷完善。
第一,思想重視,強化師德培訓。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對輔導員隊伍的管理比較混亂,師德建設主要集中在一線教師中。考慮到輔導員日常工作忙,雜事多,對其師德建設的培訓、行為的引導較少。為此,高職院校首先要改變觀念,重視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師德問題。輔導員是學校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其師德情況、言情舉止對學校的聲譽、學生品格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高職院校領導要加大輔導員師德進修、學習的機會,開展符合本校實際的多渠道師德教育專題講座、訪談、輔導員師德知識競賽等,讓師德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讓輔導員老師時刻提醒自己要嚴于律己,做好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
第二,行為監(jiān)督,督促高職院校輔導員注意言行。要重視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師德建設,理論重視是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中。輔導員工程繁忙,如果缺少監(jiān)督,其行為的慣常性仍然讓部分輔導員我行我素。所以,高職院校在重視輔導員師德建設過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監(jiān)督、檢查輔導員師德建設情況,做得好的輔導員要及時表揚、鼓勵,做得不好的輔導員要及時糾正、整改。通過過程監(jiān)督,在輔導員隊伍中才能形成良好師德的風氣,才能把重視輔導員師德的制度、政策貫徹下去,取得良好的師德建設成果。
第三,完善機制,增強制度約束。完善機制,主要是輔導員考核機制,要把輔導員師德考核納入到輔導員管理、考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施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己瞬扇W院考核和學生考核兩個環(huán)節(jié),對輔導員的師德情況進行系統(tǒng)了解,并把考核結果與輔導員的轉崗、晉升相掛鉤,最大限度促進輔導員重視師德建設,增強為人師表的師德要求。對考核表現良好的輔導員,進行大力表揚,并優(yōu)先晉升,對考核不合格的要進行教育,必要時進行師德培訓和轉崗等。通過師德考核機制,讓輔導員把師德與職業(yè)要求相結合,規(guī)范自己的師德行為,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