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quán)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麻雀教案范文

時間:2022-09-17 11:34:13

序論:在您撰寫小麻雀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麻雀教案

第1篇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jīng)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3.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以前我們學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話,你還記得哪些篇?這些童話,不僅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還給我們小朋友以啟示,讓我們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呢。今天,我們就學習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板書:小麻雀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

(2)記、寫生字:蹈、瞪、舔、懊

重點指導:蹈。(形聲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右邊部分誰認識?舀(yǎo)你還知道哪些帶“舀”字的字?(稻、滔、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韻母都是ao。這個字哪最容易寫錯?(右邊容易寫成“陷”的右邊)。你還知道哪個字帶“陷”的右邊?有什么特點?(餡。韻母是an)

開動腦筋想一想,你用什么辦法區(qū)分、記好“稻、滔、蹈、韜、陷、餡“?

(3)詞語:區(qū)分惱腦

惱:生氣、使生氣;煩悶。腦:頭,腦筋……

你能根據(jù)意思,選正確的字填空嗎?懊()、大()、()袋、煩()、()人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1)拉出成長發(fā)展階段:

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yīng)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后來(),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樣樣按自己的意思解釋——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還不知道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第十九自然段:會飛了,感到高興,但看到為自己受傷的媽媽,鼻子酸酸的)

(2)根據(jù)成長階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nèi)容?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保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高興又難過。

4、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提出學習的主問題。

小麻雀和麻雀媽媽是一對怎樣的母子?

5、作業(yè):

書寫生字、生詞;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著相同的經(jīng)歷,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著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隨著前蘇聯(lián)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經(jīng)驗?zāi)亍?/p>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么了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guān)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強。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guān)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

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于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著嗓子,唱著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只大花貓正好蹲在那里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對比讀:出示15自然段:媽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著大花貓。一副兇猛的樣子。

花貓:麻雀媽媽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通過對比讀,你有什么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里只想著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展開想象。

a讀著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么?(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xiàn)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仿佛聽到什么?

朗讀。

②16自然段: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緊跟著,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卻讓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后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么樣?怎么樣?”

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么動人的畫面,多么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說沒什么,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jīng)受鍛煉,增長生活的本領(lǐng)。)

(4)學習19自然段

普季克終于學會飛了,他感到十分高興;可看著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nèi)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時此刻,你有想對媽媽說的話嗎?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談:一方面感受媽媽的愛。一方面請媽媽不要嘮叨,應(yīng)該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領(lǐng)。

第2篇

一、掌握本課的生字和生詞;著重理解課后第2題中帶點詞語的意思。

二、體會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所表現(xiàn)出的不畏的精神,感受“愛”的強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一、利用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二、熟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麻雀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種很常見、很普通的鳥。它沒有漂亮的外衣,沒有動聽的歌喉,平時不會有人愿意多看它幾眼。然而,在這普普通通的鳥的身上,有著一種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精神,卻很少有人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種少見的事。

二、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課文描述的是怎樣一件事。

三、自學課文。要求學生讀懂每一段課文講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讀課文,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四、檢查預(yù)習、自學情況。

1.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成詞語。2.理解詞義:搖撼、扎煞、絕望、拯救、龐大、安然、無可奈何等。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主要講的是獵狗要吃一只從樹上掉下來的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為拯救小麻雀從樹上飛下來要與獵狗搏斗,“我”深受感動,帶走獵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先寫在“我”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fā)現(xiàn)一只從樹上掉下來的小麻雀;接著寫獵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氣弄得愣住了;最后寫了“我”帶著獵狗走開了。2.按這種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全文分兩段:第1自然段為第一段,第2——7自然段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經(jīng)過,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結(jié)局。

六、作業(yè)。1.寫生字和詞語。2.根據(jù)課后的練習1體會課文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生字、新詞。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指名讀課文,讀后回答問題: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時間:打獵回來時。地點:林蔭路上)

(二)學習第二段,自由讀課文,讀后師生討論問題。

1.討論事情發(fā)生的起因。(1)獵狗發(fā)現(xiàn)了什么獵物?(發(fā)現(xiàn)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態(tài)?(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無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與“無可奈何”這兩個詞可以用來描寫人或動物的哪些方面?(神態(tài)、心理等)(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從巢里掉下來的?(它拍打著小翅膀,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指導朗讀:“猛烈”寫出了風很大,要重讀;“呆呆地”和“無可奈何”寫出了小麻雀毫無辦法,要突出它沒辦法,不知怎么辦好,聲音要拖長一些?!澳埸S”與“絨毛”要讀得稍重一些。(教師示范)學生練習,然后指名朗讀。

2.討論事情的經(jīng)過。

(1)獵狗發(fā)現(xiàn)小麻雀后,是怎樣做的?接著又發(fā)生了什么意外情況?默讀第四自然段。①回答上述第一個問題。(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指導學生讀這句時,要突出緊張的氣氛。②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突然,一只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跟前)怎樣理解“像一塊石頭似的”,引導學生討論理解?!敖^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時老麻雀是什么樣子。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讀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現(xiàn)出老麻雀的絕望。

(2)老麻雀這么急切地飛下來,要做什么?齊讀第五節(jié)。學生回答問題: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罢取币辉~怎樣理解?一只麻雀斗得過一只獵狗嗎?老麻雀知不知道這一點,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讀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過,為什么還要飛下來?(讀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怎樣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要引導學生回答得充分、具體。

(3)面對如此無畏的老麻雀,獵狗是怎么做的?默讀第六節(jié)。想一想獵狗為什么會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說明了什么?指導朗讀:“愣妝、“這么大”兩詞要重讀,兩個“慢慢地”要讀得聲音長些,表現(xiàn)出獵狗的發(fā)愣和猶豫。

3.討論事情的結(jié)局。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喚回獵狗,把它帶走。

三、朗讀全文,總結(jié)全文。

第3篇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學飛》。

2、通過聽賞、演唱、表演、創(chuàng)編等活動,能隨樂進行歌舞表演,感受音樂的美好,表達音

樂內(nèi)容。

3、通過歌舞表演,提高綜合表演能力,培養(yǎng)與他人的合作精神。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重、難點:

1、能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學飛》。

2、能用不同的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xiàn)老麻雀和小麻雀的不同神態(tài)表情。

教學構(gòu)思:

以聽、說、唱、圖片等形式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律動和發(fā)聲練習

二、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聽,是誰發(fā)出的叫聲?(出示小鳥鳴叫聲)

師:看,你們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評價語:會觀察,會思考的孩子)

師:原來是雀媽媽帶著小麻雀在草地上學飛呢。(出示課題:學飛)你們知道麻雀是怎么飛的嗎?今天老師來演一演雀媽媽是怎么飛的。(邊唱邊演)今天我們就隨雀媽媽學飛吧!

三、聽賞

師:安靜聽并思考,歌曲為我們講訴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復(fù)述)根據(jù)音樂故事我們可以把歌曲分為兩個部分。

四、起飛的動作

1、師:有誰來模仿一下小麻雀起飛的樣子?

帶動作讀歌詞;講解八分休止符(休止符的運用恰當?shù)谋憩F(xiàn)了小麻雀開始學飛時的小心翼翼的感覺);完整跟讀。

五、學飛的技能

師:起飛的動作大家學得有模有樣啦,現(xiàn)在雀媽媽想帶著小雀到山的那邊玩兒,看看山那邊的世界,可是山那么高,那么陡,要怎樣才能飛到山那邊呢?現(xiàn)在雀媽媽告訴我們一個秘訣(出示后半部分歌詞)

觀察老師的肢體動作第一遍老師帶讀;再次糾正節(jié)奏;(引導雀媽媽的神情與動作);

觀察老師的肢體動作第一遍老師帶讀;再次糾正節(jié)奏;(引導雀寶寶的神情與動作);

創(chuàng)編中心詞;雀寶寶:來!雀媽媽:對!

分角色讀歌詞;

師:雀媽媽教了雀寶寶幾個動作?(生

:三個)

六、歌曲學唱

師:雀媽媽為了讓雀寶寶飛的更好,把學飛的秘訣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聽的時候看課本,注意歌曲的演唱順序。

1、聽錄音

2、師范唱小聲跟唱

3、完整唱后糾正不對的地方

4、分角色演唱

七、完整表演

1、隨樂表演

2、個別表演

八、小結(jié)

飛出教室

第4篇

一、機智——讓教學隨機應(yīng)變

在編寫屠格涅夫《麻雀》一文的教案時,我看到教參上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邊讀邊想象文中的畫面。

1.獵狗跑在我前面。

2.小麻雀被風刮下。

3.老麻雀準備與獵狗搏斗。

4.獵狗后退了。

教參上建議教師用簡筆畫再現(xiàn)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師生一起進入課文的情境。因本人畫圖水平有限,怕在學生面前丟丑,決定略去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我突然靈機一動,改為指定四名畫畫較好的學生上黑板分別畫出四幅圖。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積極性更高。學生在評畫的過程中聯(lián)系課本,理解了課文,達到預(yù)期的效果。

二、機智——讓教學順水推舟

還以《麻雀》一文為例,文章講到老麻雀從沒有危險的樹上飛到有生命危險的地方是因為有一種強大力量的作用。我便問學生:“這種力量是什么?”其中有個學生說:“是老麻雀對小麻雀的母愛!”這時,我忽然想到了一位特級教師上公開課時的故事:她在歸納《麻雀》這篇課文時說:“本文贊揚了老麻雀對小麻雀偉大的母愛。”當時,有一名學生站起來發(fā)問:“老師,你怎么知道老麻雀是母的呢?課文里沒說呀?!蹦俏焕蠋煯攬霰粏栕×?。于是,我靈機一動,決定來個倒打一耙。我把“母愛”二字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問道:“文中好像并沒有說老麻雀是公是母,你們怎么知道它是小麻雀的媽媽呢?”同學們一下子愣住了,趕緊又去看書,可是仍找不出證據(jù)。這時,有一名學生小聲說:“要是爸爸,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可能不會飛下來?!蔽衣牭搅怂脑?,先讓同學們就他的看法進行了一番討論,然后總結(jié)說:“你們可能覺得平時媽媽比較關(guān)心你,而爸爸對你比較嚴厲??墒前职滞瑯訍勰悖‘斈阌龅轿kU時,他也會不顧生命危險去救你的。”借此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可是提出的問題——老麻雀到底是公是母,還是沒有解決。于是,我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課外書上讀到的有關(guān)知識,來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讓學生明白動物的幼兒一般由媽媽撫養(yǎng)長大,所以老麻雀很可能就是小麻雀的媽媽。你們的理解是對的。只是希望你們以后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要多動腦、多思考,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一個個情緒高漲,積極發(fā)言,完全被課堂所吸引了,學習效果甚佳。

三、機智——讓教學峰回路轉(zhuǎn)

在語文教學中,常常會有一些學生的回答超出教師的預(yù)設(shè),卻由此帶給教師以教學靈感。教師不妨以此為切入口,變換角度,順著新的思路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往往會出現(xiàn)“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情境,給人一種峰回路轉(zhuǎn)的感覺。

在教學《歡樂的潑水節(jié)》最后一節(jié)時,許多學生都陶醉在潑水節(jié)所營造的歡樂氣氛中。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現(xiàn)在地球上的水資源越來越少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要潑掉許多水,這不是在浪費水資源嗎?”這一問題顯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課堂的氣氛和教學節(jié)奏立刻就被這“不和諧”的音符打亂了。我愣了一下,馬上對這位學生大加稱贊,并請學生再讀全文并思考:潑水節(jié)這一天人們?yōu)槭裁刺貏e高興?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義呢?一石激起千層浪,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學生最后明白了這清潔的水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資源,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它象征著尊敬、友愛和祝福。他們相信,雖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熱帶雨林地區(qū)——西雙版納,但愛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貴。短短的五分鐘的討論,使學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

四、機智——讓作業(yè)推陳出新

第5篇

關(guān)鍵詞: “低碳” 語文教學 語文味 包容性 同構(gòu)共生

2009年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低碳”就此成為熱點?!暗吞肌钡挠⑽臑閘ow carbon,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隨著世界工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欲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無節(jié)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zāi)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xiàn),已經(jīng)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jīng)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huán)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這讓人們意識到要“低碳”生活。這跟語文教學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首先我們看看這兩者的共同點。其實這兩者的關(guān)系很大,“低碳”是語文教學所要追求的方向,語文教學中的“少慢差費”就是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高耗能低產(chǎn)出;語文老師眼中唯教案無學生就是人類站在利己主義的立場,追求最大的物質(zhì)利益,而不顧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球;過度肢解文本、強硬灌輸就是漠視地球的生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律;有些語文老師歪曲原文作者的寫作本意,任意給文本加上自己的思想感彩,就相當于人類不顧地球的生長特點,任意擺布……

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多年從事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探討如何讓“低碳”走進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

一、“低碳”語文教學要讓課堂充滿語文味。

如何體現(xiàn)語文味的語文課呢?(1)利用好文本自身?!罢Z文味”源于文本,文本是構(gòu)成“語文味”的前提,脫離了它,語文就失去了依托,其味也就斷絕了氣源。文本是由不同的課文構(gòu)成的,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側(cè)重點,有的課文感情濃烈,它適合情感教育;有的課文形象生動,它適合審美熏陶;有的文本條理分明,它適合于邏輯思維訓練……無論哪種文章內(nèi)容,哪種文章體裁,只要我們充分利用文本的特點,在課堂上發(fā)揮其個性,“語文味”自然就會散發(fā)出來。(2)設(shè)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地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正確地進行引導,是充盈“語文味”的保證。(3)品析好重點詞句。在教學中要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咀嚼,“語文味”的分子就自然資源釋放,課堂上就彌漫著語文的“香味”。(4)發(fā)揮好課堂評價。在讀書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都指向讀書,讓學生不僅受到鼓勵,還悟到讀書的方法。充滿“語文味”的評價讓課堂洋溢濃濃的“語文味”。

二、“低碳”語文教學就是要簡簡單單、扎扎實實地教語文。

2011年5月,在福建省光澤縣舉辦的“小學新課程語文課堂優(yōu)質(zhì)課評選觀摩活動”中獲得特等獎的課《漁歌子》,這課的設(shè)計非常簡單,總共安排五個環(huán)節(jié):(1)走進詩詞,初知題意;(2)誦讀詩詞,感受音韻美。讓學生檢查預(yù)習,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韻味,熟讀詩詞,練習背誦;(3)走進詩詞,感受意境美;(4)走進白鷺,體會情感美;(5)走進作者,再疑“不須歸”。就這么簡單的課堂,講課老師卻把它上得非常精彩,博得專家的一致好評,因為這位老師做到了“簡簡單單,扎扎實實地教語文”,去掉那些花架子,呈現(xiàn)精華,這是我們要追求的“低碳”語文教學。

三、“低碳”語文教學要尊重個性,有包容性。

我聽過一位教師上的《麻雀》,在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她問:“同學們,如果你是那只小麻雀會怎么做?”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都會像老麻雀那樣奮不顧身救小麻雀,老師很滿意,可這時有一個小女生站起來說:“我不愿意這么做,因為那樣有時會白白犧牲自己的性命。”這樣的理解其實是可以的,可那位老師卻不高興,讓學生再討論,一定要糾正小女孩的“錯誤認識”,回到教學設(shè)計上來。我認為這就不夠“低碳”了,其實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所以有很多的課堂在“高消費”,沒有進行“低碳”教學。

四、“低碳”語文教學應(yīng)是同構(gòu)共生,教學相長,是不同生命智慧的碰撞融合的境界。

第6篇

[關(guān)鍵詞]教育機智方法問題策略

“教育機智”,單看這一教育術(shù)語,似乎很是抽象,它是指一種面對新的突發(fā)事件,能夠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yīng)變地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家蘇霍姆斯林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yù)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yīng)的變動。”結(jié)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我認為:抓住各種生活情景,運用適當?shù)姆椒?,隨機應(yīng)變地進行教學,使教學更生活化,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是教育機智。那么,怎樣在活生生的教育教學中做到有教育機智呢?下文通過從自身經(jīng)歷的教學實踐中提取的三個典型案例,分析教師應(yīng)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機智。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把學生帶進自然界

我在教學《秋天的雨》[1]這篇課文時,發(fā)現(xiàn)讀懂這篇課文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學生在生活中對秋天的切身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樣的?

生:樹葉黃了。

生:果子熟了。

生:大雁往南飛。

生:開了。

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回答的都是別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的,并已寫在書本上的,這些決不是他們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怎么辦?我的眼光投向窗外,現(xiàn)在不正是秋天嗎?偌大的校園已是滿目秋色,秋天不就在我們身邊嗎?于是,脆領(lǐng)著他們來到操場找秋天。

同學們?nèi)齻€一群,五個一伙歡呼雀躍著在校園里散開。二十分鐘過后,同學們帶著秋天的快樂和收獲回到教室。對秋天有了些自己的感受。

師:現(xiàn)在請大家說說你找到的秋天。

生:草都枯萎了,踩上去軟綿綿的。

生:我們還在上面摔跤、打滾,一屁股摔在草地上,一點也不疼。

生:我發(fā)現(xiàn)操場上草叢里開滿了這種花。(他還采了一些帶到班上來)

師:能向大家介紹、描述一下這種花嗎?

生:它的莖是深紅的,葉子很小,也是深紅的,花是粉紅的,樣子很像桂花,可是它卻散發(fā)著辣氣。(大家爭相傳聞)

生:我還采到了這種紫色的野花。(舉起花來,大家很驚奇地欣賞。)

師:你們可真是有心人。還有與眾不同的發(fā)現(xiàn)嗎?

生:我們幾個人跑到圍墻邊,發(fā)現(xiàn)圍墻上爬滿了扁豆藤,起先我們不知道那是扁豆藤,風一吹,我們才發(fā)現(xiàn)葉子里藏著好多彎彎的象小月亮似的扁豆。

生:我發(fā)現(xiàn)蓋在落葉底下的小草還很嫩,象春天的小草一樣綠。

……

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令我吃驚,怪不得有人說兒童是天生的詩人,秋天已經(jīng)寫在他們快活的眼睛里。應(yīng)該說他們對秋天已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那么,我就應(yīng)及時把這種感受引進課文里。

師:輕輕的,輕輕的,趁我們沒留意,秋天已經(jīng)溜進我們的校園里?,F(xiàn)在我們再一同去看看《秋天的雨》,跟著作者再次感受秋天。相信你們會和作者一樣的喜愛這美好的秋天!

接下來對課文的品讀、欣賞時,學生就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這一點體現(xiàn)在他們聲情并茂的朗讀里。

案例二:教案在學生的舉動下改變

教學設(shè)計是死的,但是教學的對象是靈動的,教學的過程也應(yīng)該是靈活的。教育的機智就在于教師要能夠根據(jù)教學的情況、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地調(diào)整教學的策略方法。

這一天,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麻雀》[2]后,下課了,我正要離開教室。突然,學生秋萍拿著彩云的書向我跑來,說:“老師,您看!”我拿起書一看,只見課文插圖已經(jīng)沾滿鉛筆灰,上面添了框兒,還寫了許多歪歪扭扭的字。我正要發(fā)火,仔細一看,獵狗上方的框里寫著:“小東西,我要吃了你!”小麻雀嘴邊添上:“媽媽,快救我!”老麻雀上方是:“站住,我要跟你拼了!”看清了內(nèi)容,我不禁莞爾:這小家伙,想得還挺合情理!秋萍見我半天不響,問:“老師要不要把彩云叫來?”我略一思索,說:“把書還給她,我下午再處理?!敝灰娗锲寄弥鴷试谱蛔呷ィ呑哌呎f:“這下你可慘了!”

回到辦公室,我拿起教案看了看,下午的任務(wù)是分析理解《麻雀》的四~七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想著剛才彩云插圖上的畫面,心中不禁有了這樣一個方案:

下午,我基本照原計劃上課,但當學到獵狗走近小麻雀時,會適時地問:“請你們替獵狗想想,他這時正在想什么?會說什么?”;當麻雀落在獵狗前讓學生做老麻雀的動作,想想說一說老麻雀“絕望地尖叫”會叫些什么?;而獵狗愣住了,他在想什么?有了讀的基礎(chǔ),學生對課文很熟悉,當我提到這些問題時,學生表現(xiàn)出空前的熱情。現(xiàn)摘錄其中的一些對話:

獵狗:“呀,這么小的麻雀,味道一定十分鮮美!”

“太好了,老的也來了,正好填飽我的肚子!”

“太棒了,又來一個送死的,我老小通吃!”

老麻雀:“住手!口下留人!”

“孩子!媽媽來了!”對著獵狗,“我要和你拼了!”

“雖然你很龐大,但我不怕你!就讓我死吧,不要吃我的兒子!”(男同學)

“不可以吃我的孩子!”“我絕不后退!”

“就算你吃了我,我也不讓你傷害我的孩子!”

獵狗:“這真是只不怕死的麻雀!”

“她怎么不怕死?”

“你不怕我先吃了你,再吃你的孩子?”

“這個媽媽真?zhèn)ゴ?!?/p>

當學生興味正濃時,我順勢讓大家小組表演了課本劇,并選擇了一個表演得較好的小組在班上表演,我在里面扮演了梧桐樹。表演結(jié)束,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時,我做了課堂總結(jié):“這節(jié)課大家想得合情合理,說得有聲有色,表演更是沒得說了,我們班可真是人才濟濟?,F(xiàn)在,老師有個特殊的作業(yè):請大家從剛才想的、說的,或自己再想出更好的符合人物角色心理活動的一句話,添在課文插圖上,注意保持書本整潔,字跡工整!”

這時,我看看彩云,她正認真地擦去插圖上的內(nèi)容,重新認真編寫呢!

案例三:教育無處不在

在學校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些偶發(fā)事件,這些偶發(fā)事件可以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契機,同時也可以以偶發(fā)事件為契機進行教學,這就要看教師敏銳的洞察力和善于捕捉機會的能力。

一天下午,掛在我班的“流動紅旗”被摘下了。這下,教室里炸開了鍋,同學們有的嘟著嘴,有的生氣地責怪張三李四,有的流著委屈的淚……見此情景,我心中竊喜,孩子的集體榮譽感被激活了,這是好事,我要抓住這一契機正確引導,讓壞成好事。

于是我在黑板上寫了“讓流動紅旗回來”這幾個字,教室里一下子鴉雀無聲,孩子們都疑惑地看著我,有的露出了笑意,有的臉上還掛著淚珠卻咧開了嘴,有的露出疑惑的神情……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生動的臉,我想,此時手中有相機多好。這時突然一個靈感在我腦海中出現(xiàn),讓孩子們用文字把自己生動的表情描述下來。

我說:“我們來討論一下怎么讓流動紅旗回來好嗎?不過討論之前我們做個拍照的小游戲,請你觀察一下身邊的同學,看看他們的表情,然后分別用一兩句話把他們的表情拍下來,每人最起碼拍三張像,看誰拍的相片表情最生動,愿意嗎?”用一兩句話給人拍照,學生從來沒有聽說過,教室里一下子活躍起來,大家左顧右盼,開始尋找表情生動的臉。

五分鐘以后,我設(shè)計了一個請小攝影師展示自己的作品的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紛紛交流自己剛才“拍攝到的相片”。學生紛紛要求展示作品,連平時不善言表,不愿意發(fā)言的同學也站著舉起手,生怕漏了自己。一個個生動的人物表情描寫,真的就像是一幅幅生動的照片,任何時候的任何寫作指導,都無法收到這樣好的教學效果,因為這是一次寫真,真實的事件,真實的場景,真實的情感,真實的體驗。

然后,我又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建議,如何讓流動紅旗回來。討論結(jié)束后給了學生一個作業(yè),用日記的形式把今天的事情寫下來。

第二天的晨會課上,大家來交流自己寫的日記。教室里面的氣氛很活躍,學生的日記寫得生動有感情,還提了好多讓流動紅旗回來的好建議。

事后,在作文課上,我們又把這次的事件作為素材進行寫作,學生寫出了很多好作文。

二、對案例的評析

以上三個教學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首先,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課要求我們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3]教材、教案固然要執(zhí)行,但生活中,大自然的陰晴圓缺、風花雪月,學生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些和學生密切聯(lián)系,可以真正感悟的資源,不都是可以隨時拿來進行教學的嗎?在案例一中,我抓住生活中的情景即時進行教學。其次,教師上課,課前的教學設(shè)計固然重要,要盡可能的把教學方案設(shè)計得完美一點。但是,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案的執(zhí)行不應(yīng)該是死板的,教條的,應(yīng)該根據(jù)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變動和調(diào)整。葉瀾教授說,要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在案例二中,我不僅關(guān)注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還關(guān)注學生的變化,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圖文結(jié)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課堂上學生思維、語言都得到了發(fā)展,真正展現(xiàn)了生命的活力。最后,生活中這樣那樣的偶然事件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有時,這些偶然事件可以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契機,同時也可以以偶發(fā)事件為契機進行教學。案例中的偶然的事件,看似是一件壞事,但是因為抓住了契機,運用教學機智,既對學生進行了行為習慣和團隊意識教育,又很好地把握了教學機會,使說話、寫話變得輕松隨意。一面流動紅旗讓學生通過自我教育,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班集體的主人,教育的主人。

三、案例的啟示

烏申斯基指出:“所謂教育機智,缺乏它,教師無論怎么研究教育理論,永遠也不會成為實際工作上的好教師。”教學機智成為教師智慧與靈感的代名詞,怎樣讓自己成為“實際工作上的好教師”?怎樣成為一個有教育機智的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xiàn):

第一,如風向標般換角度思考問題

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堂課的備課工作―這是教師課堂教學游刃有余的必備條件。但教案設(shè)計好了,不能死按教案上課;處理學生或班級事情時不能總是按老思路思考和處理問題,應(yīng)像風向標一樣,以學生為中心,以關(guān)愛為基石,不停轉(zhuǎn)換角度思考問題,選擇最優(yōu)的處理問題方案。

第二,“小”事大處思考

課進行到一半有人提出不相關(guān)問題、班級中有人無故曠課、有學生心愛的鋼筆不翼而飛……這一系列的事都好似小事。教育機智是愛者的智慧,是使用愛的智慧。如果我們能在這些“小事”面前多長一只眼睛,多留一份心思,對孩子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多一絲關(guān)注,把“小事”與學生的成長聯(lián)系起來,把“小事”做為教育教學的契機,把“小事”和新課程理念聯(lián)系起來,那么,“小事”就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大”躍進。

第三,如海綿般汲取養(yǎng)料

大海之所以深廣,是因為匯集百川;花園之所以繽紛,是因為百花齊放;水滴石穿,是因為長年累月的堅持。要成為一個有教育機智的教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我們多閱讀書報、新聞,多學習教育理論,多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多聽課……不停地汲取,久而久之,自然地我們便有了豐富的知識底蘊。古人云“厚積薄發(fā)”,當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教育事件時,我們還會束手無策嗎?

第四,如牛兒反芻般反思、總結(jié)

牛兒長得健壯,是因為它經(jīng)常反芻食用后的糧草,一遍又一遍地反芻、消化,一點兒、一點兒地提取、吸收養(yǎng)料。反思是理論到實踐又上升到理論的必然途徑,也是發(fā)展教育機智的必然環(huán)節(jié)。課堂反思有課前反思、課堂中反思、課后反思等,不停地反思使我們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理論歸納出來,成為經(jīng)驗。這讓我們有更多的教育借鑒材料,我們還要勤于和善于總結(jié)反思收獲,加強對經(jīng)驗的反思,通過論文寫作、課題研究等反思方式,將那些原本隱藏在我們的實踐中的可以更有效指導實踐的理論歸納出來。這樣,我們也就慢慢地,一點兒、一點兒地成熟起來,有了豐富的實踐積淀,在面對各種教育教學現(xiàn)象時,也就自然而然地機智起來,有了急中生智的本領(lǐng)。

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學中成長起來,掌握教育機智,就讓我們的課堂和教育“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參考文獻]

[1]秋天的雨.課標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1996

[2]屠格涅夫.課標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7篇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主動參與;提高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3-0128-01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根據(jù)對外地成熟經(jīng)驗的學習及我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為自小學語文教學中應(yīng)該做好以下幾點。

1.認真?zhèn)湔n,設(shè)計最佳方案

在教學中,學生起著主體作用,而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一個好的教師就是一個好的節(jié)目主持人,一個好的組織者,好的領(lǐng)導者。因此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先要吃透教材,先是把課文讀幾遍,然后再看各類教學參考書,在查閱相關(guān)資料,然后根據(jù)自己的領(lǐng)悟備課。同時也鼓勵學生在學習新課以前通過課外書籍查閱相關(guān)資料,在上課時給予表揚肯定,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自覺的學習獲得知識。這樣教師學生同時運用得來的知識會更牢固,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合理引導,剌激想象

在教學課文《開天地》時,我讓學生觀察頭頂天,腳蹬地的圖畫,想象當時戰(zhàn)天斗地的情形,而沒有引導學生該從哪方面展開想象。于是有同學想到了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學想到了當時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開;還有的同學想到了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為什么還那么健壯?等一些與主題不符的,表面的東西。后來,我說:"同學們,開天地中也有許多故事,就像《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西天取經(jīng)所遇到的困難相似。"于是同學們驚"哦"一聲,展開豐富的想象;想到了赤手空拳打敗南疆欲神;一口氣把前來阻止分開天地的靈火神雀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從此再也不敢來搗亂;一腳踩死了引誘他的青蛙怪獸;還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快要鋨死了的小狗,等一系列對強惡決不手軟;對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也展現(xiàn)出戰(zhàn)天斗地的勇氣和英勇氣概。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起共鳴

有些課文記敘的人或事,因為離學生生活的時代較遠,或者因為學生的社會知識、生活體驗的欠缺,閱讀時,往往理解困難,出現(xiàn)思維停滯。比如《麻雀》一文,龐大的獵狗,面對弱小的麻雀,竟然不戰(zhàn)而退,這是為什幺?從十來歲孩子的生活體驗來看,顯然不合常理,如果教師僅憑講述使學生知道,是麻雀面對兇殘的獵狗,面對強者,敢于搏斗,敢于犧牲的精神和氣勢嚇退了獵狗,這樣做,學生僅僅是囫圇吞棗地記下答案,而沒有真正地逾越思維障礙,突破教學上的難點。這里一種較好的做法是:①情景再現(xiàn)。通過投影儀再現(xiàn)三個情景:獵狗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走近小麻雀;老麻雀奮不顧身地飛下來掩護小麻雀,準備與獵狗搏斗;獵狗慢慢后退了。②音樂渲染環(huán)境,準備一段節(jié)奏鮮明強烈表現(xiàn)激烈搏斗的音樂,隨畫面的變換、事情的發(fā)展,音樂由弱到強,再到弱,充分地渲染弱者敢于戰(zhàn)勝強者的緊張氣氛。③教師伴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這幾個步驟,創(chuàng)設(shè)情境,學生的情感因素被調(diào)動起來了,在不知不覺中與麻雀產(chǎn)生感情共鳴,意會出"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這種情境給學生思維流程的暢通,提供了最優(yōu)化條件。

4.靈活統(tǒng)一分歧點,激勵求異點

由于學生的生活體驗不同,認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也不同,對同一問題也常會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如何把片面的認識引向全面,把分散的意見統(tǒng)一起來,這就需要教師靈活地抓住分歧點,把各種不同的"負反饋"調(diào)整為"正反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學習《揠苗助長》一課時,學生對"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產(chǎn)生了異議。有的同學認為禾苗會枯死,有的同學則認為禾苗雖被子拔高,到第二天也不至于會全部枯死。教師巧妙地抓住分歧點,引導學生再次深入理解課文,讓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往高里拔"、"長高了一大截",并結(jié)合課文插圖等方面來理解,通過討論,很快統(tǒng)一了分歧點。

相反地,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拘泥于"求同思維",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求異思維"的機會,以鼓勵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在《一夜的工作》這課教學時,就"花生米并不多,好像并沒在因為多一個人而增加份量"一句引出的討論:"你認為花生米的份量增加了嗎?"得出兩種不同的答案:一種認為從"好像"一詞,看出了花生米增加了,增加后的花生米還這么少,的生活簡樸到了極點;一種認為,花生米只有數(shù)得清顆數(shù)的一丁點,沒有增加份量,是將自己有限的食物分給客人,他是多么簡樸和好客?。〗厝徊煌瑓s又同樣感人的兩種答案,我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沒有根據(jù)教參來確定一種標準答案。教師及時給予的鼓勵,激勵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5.實施高效課堂

解放思想,調(diào)動廣大教師積極性,很多老師在實踐中發(fā)揮才智,在實踐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績,總結(jié)來說,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

5.1把課堂的某一部分交給學生,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下放導語權(quán)。每一節(jié)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要求學生設(shè)計本課導入語。在學生激情的引導下,同學們已把目光聚焦到這篇課文上來,接著,教師乘勢上課。

相關(guān)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