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哲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2-05-02 10:36:14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哲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高中哲學論文

第1篇

關鍵詞: 高中哲學教學 人文關懷 慣性做法 滲透方式

一、反省兩種慣性做法,警示人文關懷。

高中哲學,即哲學的入門。哲學是揭示整個世界,即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領域的規(guī)律的科學理論。哲學,邏輯嚴密、體系清晰。教師在教授高中哲學這門課程時,往往非常注重教材的網絡和體系,比如,強調高中哲學的兩大模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中,分為辯證唯物論(物質和意識、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guī)律)、唯物辯證法(聯系、發(fā)展、矛盾以及辯證否定觀)及認識論(實踐、真理)。歷史唯物主義中則包括: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許多教師這樣的操作已經持續(xù)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已經駕輕就熟。誠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必需的,也是合理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把高中哲學“讀薄”,“讀易”。但是我們不應該忽視掉,在這樣非常強調高中哲學的“科學性”、“正確性”、“系統(tǒng)性”的教學過程中,往往被忽略掉的是如何讓學生在哲學的教學中,感悟人生,反省人生,激勵人生,如何讓哲學溫暖心靈,指明方向。

和上述的教學中的慣性做法相比,“實踐性”乍看起來,被認為是貼近學生的人文關懷的維度的。哲學從實踐出發(fā)認識人和社會,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并且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教師在高中哲學的教學實踐中,對哲學觀點的闡釋中,教師往往也會截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在有限的教學資源環(huán)境下,有些教師也能夠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歷。這種教學方式誠然使晦澀的哲學理論生動化,易于學生的理解與接受。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高中哲學教學中的“實踐性”操作,很難有較好的效果。首先是受到課時、教學資源的限制,教師無法把“實踐”貫徹到底;其次,蜻蜓點水式的舉例無法深入學生心靈;最后,如果教師無法改變“教授者”這一單一的身份,填鴨式的灌輸“實踐”甚至會產生反效果。所以,僅僅注重課堂舉例和有限的社會實踐往往難以體現人文關懷的真正主旨。

那么,在高中哲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給予學生怎樣的人文關懷呢?

二、直達心靈,哲學課堂“變身”撫摸教育。

(一)鼓勵學生思考和探索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fā)起來。[2]教學如果不成功,不能歸咎于學生,而要歸咎于教師無能,“假如學生不愿學習,那不是別人的過錯,而是教師的錯處”。因此,在哲學的教學中,如何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理解并參透哲學的觀點和理論,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做一個真正的追求“智慧”的哲學人?!拔镔|”概念是高中學生最先觸碰的哲學概念,論證“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則是學生首先面對的一個命題。有一位政治教師在講解“世界的本質”時,首先,帶領學生暢讀了一本哲學啟蒙書《蘇菲的世界》,把學生帶進一個夢幻般奇妙的哲學世界,學生們仿佛自己是就是主人公“蘇菲”,然后聆聽學生們對世界的思考。讓學生充分探討,在你心中,世界是什么?“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位教師還讓學生假設自己身處古希臘的愛琴海,為什么古代哲人會發(fā)出“世界的本原是水”的感慨。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打開了,學生不僅探討了為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質,而非神、上帝等,而且在探討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偉大和渺小,感受了生命的力量。此外,師者可以通過辯題的設計、活動的探究等形式,引導學生去感悟哲學,領會觀點,學生不僅僅是哲學知識的學習者,更是哲學智慧的探尋者,學生的學習真正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二)直面學生的困惑與不安

高中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世界的審視有他們的理由和關注點。同時,他們也是非常容易困惑的群體,他們會困惑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如此辛苦到底為什么?他們也會困惑我們逐漸惡化的環(huán)境何以讓人類世代延續(xù)?他們還會困惑為什么社會上的陰暗面越來越多?教者雖然不能為每一位同學指點迷津,但是可以與他們共同探討生命的真諦和生存的價值。我們常常講,矛盾具有普遍性,教師首先要直面學生的困惑,敢于把學生的困惑呈現于課堂。我在講解“矛盾”時告訴學生,不是我們的社會陰暗面多,而我們的陽光越來越燦爛。很多學生因為這句話,一下子豁然開朗了,“是啊,是啊”,他們發(fā)出由衷的感嘆。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會孩子一分為二地看問題;鼓勵孤僻的孩子,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不拘泥于自己狹小的世界;激勵沉悶的孩子,直面未來,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理論是晦澀的,呆板的,可是課堂是充滿靈性的空間,哲學教學決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的講解上,讓學生記住一個觀點是很容易的,而讓學生對哲學的觀點和理論心悅誠服,則需要教師擁有無限的智慧和無比的責任。

(三)關懷“人的幸福”

人文關懷,最終要關懷人的幸福。這里的人,不是具體的每個人,而是“大寫”的人,當然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自身。高中的學生即將面臨擇業(yè)或者進入高等院校進一步深造。無論怎樣,他們都將接受社會的洗禮,都將承擔社會的責任。作為高中生的他們,會特別關注自身的幸福與否,努力做一個“大寫的人”。在走出高中課堂之前,他們對于成為怎樣的人才應該有成熟的思考,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立足于社會,應該有理性的回答。哲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靈去孕育心靈、感應心靈”[3],由關注自身,到關注他人;由關注身邊,到關注周邊,每一個師者都有責任告訴學生,要以世界為己任。高中生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習并不深入,可是他們的人生即將大步邁向前。哲學教師應該用社會的現實、成功的典范、身體的力行來引導學生,敢于思考,認真思考整個世界與未來。我們的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課堂,是可以思味人生的課堂,課堂雖小,海納百川。

因此,關于高中哲學課堂如何實踐人文關懷的話題是非常深刻的。如何正確處理好哲學教學中的諸多關系,達到人文的關懷的初衷,是每個哲學教師刻不容緩的使命。堅持人文關懷,需要每一個哲學教師秉持對學生的責任和對事業(yè)的熱愛,關鍵是對“哲學”本身的熱愛,對“哲學”本身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斷的反思,讓“哲學”真正浸潤師者和學生的心靈。

參考文獻:

[1]張燕.新聞報道中的人文關懷[EB/OL].中國廣播網,2005-11-18.

第2篇

1.1一般資料

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本院共收治800例高血壓患者,對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依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為確診病例。其中,男530例,女270例;年齡最小57歲,年齡最大84歲,平均年齡64.9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8年,平均病程8.9年。

1.2研究方法

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記錄,包括患者的身高、體重、血壓以及使用的降壓藥物等;記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觀察不良反應。

2結果

2.1老年患者用藥情況分析

284例患者使用纈沙坦,占35.5%;168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占21.0%;185例患者使用卡托普利,占23.1%;86例患者使用貝那普利,占10.8%;65例患者使用美托洛爾,占8.1%;43例患者使用培哚普利,占5.3%;38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占4.8%;10例患者使用速尿,占比1.3%。此外,365例患者聯用2種或2種以上降壓藥,占45.6%。

2.2降壓結果分析

560例患者的舒張壓得到控制,占70.0%,408例患者的收縮壓得到控制,占51.0%。

2.3用藥后不良反應狀況分析

出現的主要不良反應有踝部水腫、心動過緩、低鉀血癥、性低血壓、干咳等。就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而言,培哚普利最高,卡托普利次之。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會嚴重損害人體臟器,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其損害不容小覷,高血壓便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的特征為,動脈血壓升高,同時可對人體的其他系統(tǒng)組織器官造成損害。近幾年高血壓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老年患者是高血壓的多發(fā)易發(fā)人群。高血壓如不及時加以控制,會對患者的心腦血管系統(tǒng)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影響其他組織器官,高血壓也常常被認為是腦卒中及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因此臨床醫(yī)生必須對高血壓加以重視。臨床常用的降壓藥包括利尿劑、血管擴張劑、β-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對收治的800例確診為高血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用藥情況。通過對患者的身高、體重、血壓以及使用的降壓藥物等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并記錄發(fā)生的藥物不良反應。結果發(fā)現,35.5%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使用纈沙坦,21.0%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舒張壓得到控制的高血壓患者占比70.0%,收縮壓得到控制的患者占比51.0%;出現的主要不良反應有踝部水腫、心動過緩、低鉀血癥、性低血壓、干咳等。

4結語

第3篇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始終堅持以“人本主義”為中心思想,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如在學習第一單元的schoollife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其中有一個為“Developstudents’Englishspeakingskills.”的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在實際上看來難以操作,教學效果不明顯,但是這一教學目標卻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所以在開學的第一課時中,為了能夠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更為了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教師在課堂上以自由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自由表達進入高中后的學校生活與初中時期的學校生活的區(qū)別。其次,教師還設計了一個自由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根據課文內容來進行設定,討論中國高中生的生活與文中提到的英國高中生的生活的區(qū)別,并且以自由討論的形式討論:Whatisyourdreamschoollifelike?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但表達了自我的意愿,而且還充分地練習了口語,在不知不覺中放開了自己的思維,開始大膽地表達自我的思想,促進了自我的全面發(fā)展。

二、展現差異特性,認可學生個性特征

過程教育哲學認為,高中英語教學在內容設計上要體現差異特性。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英語水平存在差異,所以應該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以挖掘學生的個性特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展現自我的特長,將其運用到英語學習中。如在學習定語從句的時候,教師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定語從句的練習,以此來提升定語從句在學習中的使用率。但是在分小組的時候,教師還糅合進了A、B、C組的概念,A組為英語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B組為學習情況一般的學生,C組為英語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分小組的時候,根據他們的英語成績并結合其學習英語的能力分組。如,有一個英語成績極佳的學生,但是她學習方式不靈活,也不能很好地將英語運用到日常對話中,所以將其分在B組。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以定語從句為中心的論點,讓學生圍繞這一論點用定語從句的知識進行討論,并且分析這一定語從句的主體:Attitudestowardsdaydreamingarechanginginmuchthesamewaythat(inwhich)attitudestowardsnightdreaminghavechanged.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分配給不同小組不同的任務,任務難度逐級提升,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結束的時候,每組都完成了任務,他們也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三、體現民主平等,挖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過程教育哲學還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就需要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有敢于挑戰(zhàn)的心,能夠挑戰(zhàn)權威,擁有生生不息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自由、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不要造成教師是中心與權威,學生需附屬與服從的現象。如在上述的定語從句的學習中,教師在A組的任務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輸出為主的活動,從而更好地把it的用法應用到實際交際中。比如,教師先展示一個句子:Whenwasitthathechangedhismindtotakepartintheactivity?然后指名成績較好的學生來分析這個句子,這個學生分析完以后,再舉出同類型的句子或者是關于it的其他用法的句子,指名下一學生回答,循環(huán)往復,學生對于it的用法會越來越熟悉。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還鞏固了舊有知識。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方式,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他們自我展示的機會,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自由、輕松的問答形式,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真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結語

第4篇

論文題目:現代語境下自覺消解類人學本質的第一人――論施蒂納哲學及其重要價值 畢業(yè)論文

研究目的及意義:施蒂納是青年黑格爾派的重要人物和邏輯終結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費爾巴哈甚至是啟蒙思想以來的古典人本主義邏輯,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現代性的語境中第一個自覺地消解形而上學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響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傳統(tǒng)的思想史教學中,施蒂納被貶為一個小丑式的淺薄理論家,雖然國內目前有個別學者深刻地認識到了施蒂納的重要意義并作了簡要的分析,但這種不受理論界重視的情況仍未完全改變。我的研究試圖對施蒂納的代表作的理論特色及其思想對費爾巴哈、馬克思等當時各種哲學的巨大影響進行闡述分析以及對其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當代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進行淺要發(fā)掘。

研究計劃:立足現有資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納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內容與理論邏輯,同時參照早年和現有學者對施蒂納的研究成果(如張一兵《回到馬克思》中對施蒂納的研究),然后進一步尋找分析施蒂納反對形而上類本質思想的當世影響,以及他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及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

章節(jié)目錄

一.施蒂納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紹

(1) 施蒂納其人及其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

(2) 施蒂納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納的理論觀點及對其分析。

二. 論施蒂納的當世影響與沖擊

(1) 施蒂納思想對當時各種哲學(重點是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

(2) 施蒂納對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響。

三.施蒂納思想的后世意義:分析施蒂納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后現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納與克爾凱郭爾

2. 施蒂納與尼采

3. 施蒂納與阿多諾

4. 施蒂納與后現代思想

四.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館89年版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孫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代轉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象》,三聯書店2001年版。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館1982年版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商務館1992年版

尼采《權力意志》商務館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黃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學史》商務館2000年版

趙敦華《西方現代哲學新編》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劉放桐《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譚培文《唯物主義如何可能成為社會主義哲學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5篇

論文題目:現代語境下自覺消解類人學本質的第一人??論施蒂納哲學及其重要價值

研究目的及意義:施蒂納是青年黑格爾派的重要人物和邏輯終結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費爾巴哈甚至是啟蒙思想以來的古典人本主義邏輯,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現代性的語境中第一個自覺地消解形而上學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響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傳統(tǒng)的思想史教學中,施蒂納被貶為一個小丑式的淺薄理論家,雖然國內目前有個別學者深刻地認識到了施蒂納的重要意義并作了簡要的分析,但這種不受理論界重視的情況仍未完全改變。我的研究試圖對施蒂納的代表作的理論特色及其思想對費爾巴哈、馬克思等當時各種哲學的巨大影響進行闡述分析以及對其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當代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進行淺要發(fā)掘。

研究計劃:立足現有資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納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內容與理論邏輯,同時參照早年和現有學者對施蒂納的研究成果(如張一兵《回到馬克思》中對施蒂納的研究),然后進一步尋找分析施蒂納反對形而上類本質思想的當世影響,以及他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及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

章節(jié)目錄

一.施蒂納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紹

(1) 施蒂納其人及其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

(2) 施蒂納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納的理論觀點及對其分析。

二. 論施蒂納的當世影響與沖擊

(1) 施蒂納思想對當時各種哲學(重點是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

(2) 施蒂納對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響。

三.施蒂納思想的后世意義:分析施蒂納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后現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納與克爾凱郭爾

2. 施蒂納與尼采

3. 施蒂納與阿多諾

4. 施蒂納與后現代思想

四.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館89年版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孫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代轉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象》,三聯書店2001年版。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館1982年版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商務館1992年版

尼采《權力意志》商務館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黃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學史》商務館2000年版

趙敦華《西方現代哲學新編》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劉放桐《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譚培文《唯物主義如何可能成為社會主義哲學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6篇

謫到異地他鄉(xiāng)時,所創(chuàng)作的以反映貶謫生活體驗和思想感情為主的文學作品。這些貶謫文學作品因為創(chuàng)作背景的不同而具有與其他文學

作品不同的價值。貶謫文學蘊含著深刻的文化精神與豐富的審美價值,其在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價值,發(fā)掘其中的審美價值也能

對高中學生起到啟發(fā)作用。本文從貶謫文學的概念著手,分析了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貶謫文學作品的內容,進而對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貶謫

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材;貶謫文學;審美價值;

貶謫文學是遭受貶謫的文人在被貶謫到異地他鄉(xiāng)時,所創(chuàng)作的以反映貶謫生活體驗和思想感情為主的文學作品。這些貶謫文學作品因為創(chuàng)作背景的不同而具有與其他文學作品不同的價值。探討貶謫文學能夠對作家主體的審美心理進行深入的了解。中國文學史中不少作家、詩人,都有過遭貶受謫的經歷,而且遭貶受謫期間往往創(chuàng)作甚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都有相當價值。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貶謫文學作品,對這些貶謫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進行解讀,能夠發(fā)揮這些貶謫文學作品的教育意義,也能夠完善高中語文教材的編排工作,適應高教改版的需求,使更多貶謫文學能夠被收錄進高中語文教材,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

一、貶謫文學的概念的界定

盡管文學界已經對貶謫文學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但一直以來卻沒有對貶謫文學的概念達成共識。貶謫文學的概念與貶謫文學的研究對象有關,貶謫文學的概念不確定極易造成貶謫文學研究對象的不一致。所以本文在寫作之初,有必要對貶謫文學的概念加以明確,為日后貶謫文學的更深入研究打好基礎。在概念的界定過程中,需要明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貶謫文學的作者;二是貶謫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定時期;三是貶謫文學的作品的特征。在筆者看來,貶謫文學的作者應為被貶謫之人。只有親身經歷過這種過程,才會有切身的感受,作品才能如實表達作者的被貶謫情感。被貶謫之人包含兩層意思:一種是身經貶謫者,而不論被貶謫是因為無罪還是罪有應得。

二、高中語文教材中貶謫文學的主要內容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貶謫文學作品,既包括時期文人創(chuàng)作的貶謫文章,也包含唐代宋代遭受貶謫之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北宋坡的很多作品也被收錄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如《赤壁賦》和《赤壁懷古》等。唐代以白居易、柳宗元和韓愈以及劉禹錫的作品為主,白居易的《琵琶行》、劉禹錫的《堤上行三首》等作品都收錄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柳宗元的《江雪》更是高中語文教材中比較出名的作品: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每一個時期的貶謫文學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時期的貶謫文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都因為時代背景相同而具有相同的群體性特質,不同的貶謫作品也具有不同的審美價值。

三、高中語文教材中貶謫文學的審美價值

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貶謫作品,大多通俗易懂,其中很多文章具有較強的勵志意義,對于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講,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貶謫文學作品具有以下審美價值。

(一) 高中語文教材中貶謫文學體現了對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

高中語文教材中部分貶謫文學作品還體現出了作者對于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柳宗元是唐代貶謫文人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其很多作品都被收錄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柳宗元個性很傲慢倔強,不肯輕易屈服于權勢,從不愿意與那些達官貴人同流合污,對自己的追求非常執(zhí)著。柳宗元在被貶期間,抱定決心“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虎”。柳宗元在被貶謫之后非常孤獨寂寞,為了發(fā)泄壓抑在心頭的沉重的孤獨感,柳宗元借用詩歌來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如在《捕蛇者說》中,他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來對當時的苛政進行無情的抨擊。這反映出了他心懷蒼生為政信念的使命感和崇高追求。柳宗元對民生的關注,并不只是停留在情感層面,在他出任地方官時,為當地百姓做了許多的實事。

(二)高中語文教材中貶謫文學體現出曠達情懷

選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貶謫文學,大多表現出了被貶謫之人淡泊閑吟的曠達情懷,他們通過不同方式來抒感和調整心態(tài)。他們不以外物所蔽,不因處境的困難而自暴自棄,曠達必須無心,就是將被貶謫的壓抑進行審美化,隨遇而安,在苦境中找到自己的快樂,把抵牾情緒轉化為欣然接受,坦然面對一切人事,不因處境困難而自暴自棄,即使遇到不滿意的事也能安之若泰。陶淵明在被貶謫期間,很多作品都反映出了他的曠達心態(tài),他的《歸園田居》便是代表,“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边@些詩句都反映了陶淵明的曠達情懷。陶淵明的這種安土忘懷并非沒一個人都能做到。發(fā)哀怨,就是陶冶性情,在心理上追求一種“適”的境界?!拔娜说脑怆H,無非是‘窮’和‘達’,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文學,或者是‘兼濟’的舟楫,或者是‘獨善’的伴侶?!?。貶謫詩人正是以文學為伴侶,以消解他內心的孤寂和落寞之感。坡說自己“某平生無快意事,唯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者?!?/p>

上述貶謫文學作品都表現出被貶謫之人自適曠達的心境,對于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這種良好心態(tài)能夠促使高中學生在面對困難時隨遇而安,這也是貶謫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審美價值之一。

高中教材中收錄的上述貶謫文學作品,能讓讀者逐漸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或許是作者的樂觀心態(tài),或者是作者的執(zhí)著追求,這都對高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啟發(fā)意義。貶謫是我國古代常用的一種對官吏的行政處罰,其對于仕途中的文人學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在遭受貶謫的時候所創(chuàng)作的詩文反映了個人的悲憤苦悶及才略不得施展的抑郁,以及一種堅貞的精神操守。可以說,貶謫文學不僅是反映貶謫文人生活體驗和思想感情的文學作品,更是一種歷史精神的言說與延展,其在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史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與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貶謫文學作品,具有較強的審美價值,對于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F階段高中語文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對于貶謫文學作品還不是非常重視,收錄的貶謫文學作品數量也非常有限。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語文教材中應更加重視貶謫文學作品的勵志作用,使其審美價值能夠得以充分發(fā)揮,使高中學生在學習這些作品后能夠提高自身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余秋雨.《文化苦旅·柳侯祠》,東方出版中心,2006.

[2]熊國華.《中國放逐詩學初探》,《中國韻文學刊》,2003(1).

[3]劉鐵峰.《中國古代貶謫現象的表現特點》,《大理學院學報》,2009,7.

第7篇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锳31日表示,臺灣高教評鑒制度“重期刊論文、輕專書”,且“發(fā)表篇數勝于一切”,甚至有人追求英語論文而超過對文章本身質量的要求。

周祝锳表示,相關部門各項補助以SCI、SSCI等國際期刊篇數與引用次數,作為獎助依據,導致學校教師“重期刊論文輕專書”、“發(fā)表篇數勝于一切”。

周祝锳表示,單一評鑒方式容易忽略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特性及各學門間的差異,也加深校內各學院、各科系不公平的競爭;此外,出版語言獨尊英語,忽略本土及區(qū)域性語言。

周祝锳說,不管是何種評鑒,目的都是質量提升,必須考量學科特性及社會文化脈絡,不能只用單一標準凸顯受評者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