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課標美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2-04-09 03:36:38

序論:在您撰寫新課標美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新課標美術論文

第1篇

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力可以更好地對生活中事物的審美能力綜合提高,對象中的藝術美掌控能力,我們的記憶結構首先是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展開我們的想象,綜合比較其他事物后來完成新的記憶。人類對事物的認識觀察室最重要的,只有認真觀察了身邊的事物,才能夠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增長了學習需要的知識。面對年齡曉得學生來說,他們個個都是具有極強好奇心的,極強好勝心的,對他們進行一定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來從制定我們的教學目標,都要依使學生認真觀察開始。在教學中學生我們要認真引導他們去觀察學習,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安排一些靜物作品,讓學生從靜物中了解他們的組成結構,實際大小,內外顏色等真實的情況。這樣我們的學生就能使通過分析,來獲得知識,讓他們通過表達把事物的特征描述出來,進而能夠正確的闡述事物的整體美。

二、把我們教學中用的臨摹轉變成實物練習的培養(yǎng)

一個學生我們不能讓他們的學習過于呆板,應該在學習中充滿激情,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是我們審美教育的目標。只有對事物有個正確的認知情感以后,這時候才能夠有的方式的發(fā)展理性認識,在日常教學中有重點的地方運用臨摹,人類臨摹是第一大本身屬性,從小時候就會很好的臨摹,但是在教學中吸收傳統(tǒng)的觀念,不就是讓他們還要墨守成規(guī)地模仿學習,要充分的打破學生的感知認識,這樣才能擺脫束縛了學生思維的桎梏。學習要有積極性,主動性,就是要求師生都要成為教學的主體。師生間通過講授、問答、開展活動、討論等教學過程,讓學生們自己能夠主動獲取知識,掌握學習的技能,發(fā)展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不斷地加強自我修養(yǎng)。我們還要求我們的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去學習,為創(chuàng)造自己的個人能力奠定了基礎。在現(xiàn)代美術教育中不乏在國外都是有成功的嘗試。走出課堂,讓師生同時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的提高自己對事物的真正辨別的能力,開闊他們新的視野,提高思維的想象能力。

三、在學習中我們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

第2篇



在新課程小學一年級的美術教材中,體驗學習的內容占了較大的比例:如“看誰涂得好看”是對色彩、線條的體驗;“滾動樂園”是對圓的形狀、性能特征的體驗;“泥巴真聽話”是對泥土性能、氣味、特性的體驗;“花點心”是對橡皮泥可塑性的體驗;“剪剪、撕撕、畫畫、貼貼”,“五彩路”,“美麗的天空”,“讓我的飛機上藍天”,“巧用紙餐具”,“卡通明星總動員”是對合作學習的體驗。這些課程內容從不同角度體現(xiàn)了學習主體對個體的體驗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泛的體驗學習空間,怎樣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實施體驗性學習呢?筆者從體驗性學習的主客體交融性,體驗性學習的實踐性,體驗性學習注重教材內容的靈活性三個方面做一些淺析,以饗讀者。



一、體驗性學習注重主客體的交融性



學習的過程是主客體交融的過程,就是學習主體對知識客體融會整合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具有自閉性、被動性,甚至排他性;為學生主體增加了障礙和困難;學習主體與教材客體成了一對矛盾。開展體驗性學習,教師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閉的、被動的教材內容活起來,就是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內涵,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機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開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如在“誰畫的魚最大”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捉魚的機會,體驗魚的活力與手感;通過觀看海洋熱帶魚的視聽體驗,豐富了學生對各種美麗的熱帶魚的認識;通過動手繪畫漂亮的大魚的體驗,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口語交流的體驗。有機地創(chuàng)設體驗學習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體驗學習的契機。使學生對認知活動產生興趣,產生愛意,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去體驗和感悟,能動地擁抱知識,認識知識,學習主體與知識學習活動融為一體,在主客體的交融體驗學習中,知識融入了學生的生命之中,使學生嘗試到每一次學習體驗都是生命意義的升華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而獲得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

二、體驗性學習注重學習主體的實踐性



實踐是認知的基礎,實踐是體驗性學習的基本方式,體驗性學習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從而獲得感知認識,完成對客體的認知。如在“滾動樂園”教學中,學生在把玩、撫摸水果的過程中,通過手的觸覺,體驗到水果圓的實體,果皮的細嫩、光滑、舒服;通過鼻子對水果的嗅覺體驗,聞到了水果的清秀與芬芳;通過滾動水果的觀察、視覺體驗,不但認識了圓,而且發(fā)現(xiàn)滾動的水果與靜止的水果的區(qū)別;通過動手繪畫體驗,才發(fā)現(xiàn)平面上的圓與生活中的圓有很大的差別,但又互相聯(lián)系。開展體驗性學習活動,是在感知覺體驗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動思維和情感的體驗,逐步獲得對知識的感悟和認知。再通過動手實踐制作的體驗,檢驗感知覺的認識,校正和提升認知思維,再進一步獲得創(chuàng)造與成功愉悅的體驗。



三、體驗性學習注重教材內容的靈活性



在美術教學中,開展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果按人體的功能可分為感觸覺體驗,視覺學習體驗,動手實踐體驗,思維想象體驗,情感審美體驗。按認知客體內容可分為,對物體媒材性能、特征的體驗,對雙基知識的認知過程體驗,對作品塑造的體驗。按體驗性學習的類型可分為:觸摸感覺體驗,視聽情景體驗,活動參與體驗,實踐創(chuàng)造體驗,情感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評價交流體驗,審美體驗等等。



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多姿多彩,只要把教材內容融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選擇適當?shù)姆椒ê颓腥朦c,創(chuàng)設恰當?shù)捏w驗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和諧地學習活動中體驗感悟和認知。如“讓我的飛機上藍天”的教學,教師利用送一件看不見、摸不著的禮物給學生的懸念,吸引學生,創(chuàng)設了聽聲音猜禮物的體驗,學生從聲音中辨別是飛機,于是進行了動手制作飛機的體驗,最后讓自己做的飛機在藍天上飛翔。在和諧的體驗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僅僅獲得了學習的興趣,還獲得了制作飛機成功的喜悅,當飛機在藍天遨翔時,也放飛著孩子們的理想。身心愉悅,神物交融,這是多么鮮活的生命體驗。

第3篇

在新課示下,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需經過變換角色的教學方法,讓整個堂課的氣氛變得相當融洽。符合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那么我們做教師的為何不能真正做到主導而不是主講呢?這倒是一個新思路。但是我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學生能喜歡能接受嗎?我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在課后以聊天的方式和不少的學生進行了溝通,可喜的是,雖然有極少數(shù)的同學覺得這樣會浪費他們一些課余休息時間,因為課前要做大量預習工作,但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模式還是寄予了極大的熱情。于是,我們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教學嘗試。

二、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需要合作舞臺,學生自主探究

良好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是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專業(yè)引領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必須要放下身段,走到學生中去面向全體學生,不能讓課堂成為幾個學生的表演舞臺,要調動每一位學生積極性,參與其中。例如學習《傳統(tǒng)藝術的根脈——玉器》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玉器,筆者用絨布口袋裝了三種不同材質的玉石,然后提出問題“感受三種玉器,找出最光滑最潤的”,好多學生都在踴躍舉手,經過觀察,發(fā)現(xiàn)前排有個女生,顯得怯生生的,就及時請她上來,她滿臉通紅的摸了半天非常緊張。此時暗示同學們給與掌聲鼓勵,促進她拿出了最好的玉石。此后了解到這位女生其實很難鼓起勇氣才舉手,如果沒喊她,下次就更不敢了。因此用啟發(fā)、鼓勵的方法與學生展開心靈的交流也很重要。

當然教師還要有駕馭和引領課堂的能力?!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彼詰锰骄亢献鞯慕虒W方法,鼓勵學生分工合作,著重感受、體驗和興趣培養(yǎng)。推行小組合作,每組派一名代表對同一幅作品進行鑒賞,再進行互評、最后教師進行專業(yè)點評,形成積極良好的競爭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全場的適度控制,要正確引領,不能偏離主題更不能把課堂變成菜市場。例如學習《天上人間—壁畫》時,了解了拓印畫的簡單制作過程,當堂便要求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一張黑白拓印畫,感受一下拓印過程,幾分鐘后就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學生合作而成的拓印作品,雖然很粗糙,但藝術作品制作成功的感覺卻油然而生。

三、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需要借助網(wǎng)絡,深入鑒賞

第4篇

一、技法課上擺脫“像”

傳統(tǒng)的技法課主張你這幅畫畫得好不好,畫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課上下來,學生一個都畫得不好,一個畫得都不像,那么,這堂課就是失敗。如今,我們要擺脫這種壞習慣,我們應該更明確認識到讓學生學習美術不是讓每一位學生將來都成為畫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潤的發(fā)展。如學生在學習美術教材第七冊《水墨游戲——鳥》一課時,在講解鳥的頭部和身體形狀時要求學生畫出不同鳥頭和身體,要求后一位學生畫得不能重復前一位學生的形狀,逼著學生求新求異,再讓學生對不同鳥頭和身體進行比較。本來,只要求學生掌握鳥的特征,通過這一活動,激活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有益于課堂教學。所以,教師要盡可能采用多種方式,如想象、聯(lián)想等打破學生的習慣性思維,促使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擺脫傳統(tǒng)技法課的“像”。

二、創(chuàng)作課上突出“變”

創(chuàng)作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明白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實際運用中往往會碰到比較困難的問題,如遇到有的學生根本想不出你如何的去進行鋪設讓他想象,他還是“紋絲不動”。又如,遇到有的學生他想創(chuàng)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畫不出,表達不出。在以前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們就讓他們隨之任之,這樣就把學生的想象力給扼殺了。現(xiàn)在我們不一定非要讓學生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進行改一改、變一變,這樣同樣是一種想象,一種創(chuàng)作,如在教美術教材第九冊《退遠的色彩和變化的筆觸》時可以把書中的范畫進行修改,把大點改成小點,把色彩變一變,暖調變成冷調、冷調變成暖調等等。從而使學生也體會到通過想象得到一副滿意的作品,同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三、工藝課上要“超越”

小學工藝教學對材料準備的依賴性很強,也就是說,工藝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和學生準備的材料。如果沒有材料,工藝課的教學就成了“無米之炊”。所以由于種種原因,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工藝課甚至不喜歡上工藝課,不僅僅是因為上一節(jié)工藝美術課要準備大量的材料,還因為他們中有不少的同學實在無法達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藝品”那樣的精致或老師期望的效果。要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就要講究“超越”。常用的方法是這樣進行的:讓學生準備一只“百寶箱”,專門收集各類材料,可以是一些廢舊材料,比如各類塑料瓶、化妝品瓶(盒)、糖紙、舊筆桿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歡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紙、各類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這只“百寶箱”就是學生進行工藝創(chuàng)作的源泉。除了“百寶箱”外,還要在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工藝作品制作的整個過程中,除了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還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內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從開始設計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個過程,都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熱情、個人的性格愛好等情感因素來賦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牽著鼻子走。有些比較困難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繞過”,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材料與作品的關系,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讓材料發(fā)揮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美術教材第九冊《實物的聯(lián)想》時,我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進行制作。我講完之后,學生拿出“百寶箱”開始制作,“百寶箱”中無奇不有,有的學生用半塊吸鐵石、兩個銅板和一小段鐵絲竟然做出一輛摩托車,過一會兒又把它變成了一個大炮;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會兒又變成蝴蝶;還有利用三角尺鉛筆做成飛機再變成手槍等等,他們完全擺脫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四、欣賞課上要引入“多媒體”

第5篇

美育的首要目標就是端正學生的審美觀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作為美術教師,須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不斷進修學習,提高美學素養(yǎng),通過日常教學中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做好備課,課中創(chuàng)設生動的美術教學情境,課后反思教學效果,不斷改進、完善課堂教學。調動一切教學資源、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深入到美術學習中,提高美術課堂教學實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美術評論活動,這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前我們對美術評論有認識誤區(qū),認為不是學生學習范疇內的事情,與學生沒有交集,是專業(yè)美術評論家的事。事實上,任何人看到一幅美術作品,一定會有獨特的感受和認知。美術教師就應準確抓住學生的實際感受,作為認識和深入探究美術作品的突破口,引領學生完成對美術的欣賞。這樣的教學過程,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新事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探求新知的自信心。

二、新課程理念下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是各個行業(yè)永恒的主題,藝術同樣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新鮮血液不斷注入其中。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初中學生思維認知能力最具張力和活力,可塑性也最強。他們對新事物很敏感,認識和接受新事物很快,充滿熱情,勇于探索。這些是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要具備的基本素質,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開發(fā),激發(fā)其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獨特的思維和感悟,并為其思維能力無拘無束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教師應采用科學有效的、饒有趣味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美術表達的沖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準確分析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用藝術的視角發(fā)現(xiàn)和理解事物,提高學生的藝術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在講美術造型時,我讓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興趣,用橡皮泥或膠泥制作一個造型作品,下次上課時帶到課堂上,公開評選優(yōu)秀作品。結果下次上課時,同學們帶來的作品花樣繁多,一個個踴躍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作品制作得很精美,完全想不到是出自初中生之手;有的作品雖然不盡人意,但也能感受到學生努力的影子??梢钥吹贸?,同學們都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有了不小的進步。

三、新課程理念下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團隊合作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倡的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通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幫助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溝通,這是他們走向社會,走向未來必備的能力。在小組合作中,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密切配合,調動各自掌握的資源,豐富學習內容和方式,優(yōu)化學習結構和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讓不同特點、不同個性的學生都有機會發(fā)揮特長,獻計獻策,提出不同的見解,在完成共同的任務時,鍛煉了發(fā)現(xiàn)、分析、思考、表達、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能力。合作學習是值得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進行嘗試和探索的。如在美術欣賞課上,教師先呈現(xiàn)一幅美術作品,然后分組討論,選出代表說出該小組對作品的分析和認識,再通過小組間的討論,最后總結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和精神;再如,在美術制作課上,教師先布置任務的主題,然后分成多個小組,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fā)表意見,他們制作的美術作品往往出人意料。然后組織同學們展示各小組的作品,讓大家評選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鼓勵表揚。通過這種分組合作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主體,活躍了學習的氛圍,調動了所有學生的潛力,學生在互相幫助、合作的情境中,經常會有驚人的表現(xiàn),教學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四、結語

第6篇

首先必須認識到新課程標準下的幾個誤區(qū)。

一般而言,高中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適應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而且摸索了一定的學習方式或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新課程的理念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教學,卻被我們所誤解,形成在教學中的第一個誤區(qū)。認為鑒賞教學應該融入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但卻走上了為“形式”而形式。在課堂上,有些老師為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不斷地用游戲、表演等形式。而對于這些形式做法是否達到真正理解美術語言并沒有認真考慮,把時間花在聽覺或表演上下功夫,結果學生學習美術語言反而被剝削,作品的鑒賞也就無從談起,作品內涵的挖掘也就成無稽之談。

誤區(qū)二,片面追求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對于小組合作的目的并沒有認真的設計,甚至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都要討論,有些甚至鉆牛角尖,更談不上集體智慧的挖掘,實際上是典型的應付式。WwW.133229.Com這些課,表面上很熱鬧,但卻損害教學的內在功能,失去鑒賞美術作品的真正價值。因為這種熱鬧就像水面上的泡沫,學生并沒有真正做深入的思考,對本學科的美術語言的學習迷失了方向,在這樣的課堂上失去的是教師價值的引導,智慧的啟迪,思維點撥的職責。這種方式,實際上是片面化、庸俗化,失去了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對于提高學生的鑒賞只是一句空話。

誤區(qū)三,認為教師講的越少越好,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片面強調自主性學習。

高中美術新課標實施以來,出現(xiàn)這樣的觀點,教師要少講,要讓學生完全自由地發(fā)揮,學生無論有何感受都是對的,并一味給予表揚,認為教師不應以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斷其表達的正誤,并認為這是對學生個人感受和學習主動性的尊重,并認為教師指出學生的感受有誤,有灌輸之嫌,如果對作品做出解釋,就是“一言堂”。事實上,學生對作品的解釋違背了作品的基本意義范圍,則說明他對作品的鑒賞還可能處于茫然的狀態(tài),教師不給予糾正,則是把“自主”變成了“自流”,這種做法,表面上學生獲得了“自主性”的學習權利,可實際上并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自主,而還有可能導致學生這種自主性學習變成隨意應付的學習態(tài)度。

在教學中要走出這些誤區(qū),第一必須循序漸進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往的高中美術鑒賞課中,一般都是以接受性學習方式為主,單一的教學方式,往往學生聽得筋疲力盡,昏昏欲睡,根本沒有機會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與理解。這次的課改就是要改變這種模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都在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要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與主動發(fā)展,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發(fā)方法,注意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要真正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但又要掌握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教的最終結果,不在教師“教”的如何,而在與學生“學”的如何。過去課堂上“你講我聽”式的教法,導致學生失去親身探究實踐的機會,因而無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發(fā)展。所以,現(xiàn)在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形成多維互動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可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因此得到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將逐步地轉變,真正地完成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

第二、要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文意識和豐富的人文素養(yǎng)

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美術教師,除了本是很要有精良的專業(yè)知識外,還要努力通過個方面的學習形式和發(fā)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如果美術教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人文素養(yǎng),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除了興趣之外,尊重也是吸引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動因。一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學生對他尊重程度的界尺,同時也是學生的學習榜樣,通過教師的人格力量使學生學會對學科產生尊重的態(tài)度,從而產生學習的愿望,應該是我們實施教育手段的一個策略,當然,教師的素質就顯得至關重要。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將美術與自然、社會及其他學科聯(lián)系起來思考。將美術課定性為人文學科,實際上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從美術本體來理解美術,重要的是應該通過美術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理解美術作品中蘊涵的豐富人文精神。這樣學生就能獲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漸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人文修養(yǎng)。雖然有些學生反映像語文課,但這又有何妨呢!

第三、注重學科本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表達能力

《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內容應適應高中學生的實際能力,不宜過高、過難,過于專業(yè)化”,同時也指出:“懂得藝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恰當?shù)厥褂妹佬g術語……”;所以在對具體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擺脫只是注意作品較為明顯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圖識字”階段,逐漸對作品片面描述及經常使用通俗語言而非“美術語言”,甚至學會從不同角度仔細貫徹作品,對作品不同層次的信息意義進行解讀,對形式語言景象識別、概括、整合,從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對作品的描述時,鼓勵、啟發(fā)、促使學生進行自由準確地交流和表達,并不斷引導促使學生使用美術術語,使其鑒賞、評述能力規(guī)范,水平日漸提高。一切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讀”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如果美術學習一點喜歡野性都沒有,也就沒有開設這門功課的必要。

《課程標準》認為美術鑒賞和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是在對作品不同層次的信息意義進行解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在不同指向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描述也好,分析、解釋和評價也好,總是建立在表達的基礎上。多年的美術教學經理,我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表達能力偏低,詞匯貧乏,或者極不規(guī)范,不入門道。所以,在教學中,在把握美術的學科本位同時,我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的同時,特別注重美術術語的運用,大到文章的整合,小到造詞造句,我一直跟他們強調,要用術語自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在簽訂學科本位的同時,應該充分調查清楚學生專業(yè)基礎知識和接受能力,正如《課程標準》指出的“學習內容應適應高中學生學習的實際能力,不宜過高、過難,過于專業(yè)化……。

第7篇

【關鍵詞】新課標、教育、策略、研究

一.新課標教育的提出

美術課程就其人文性質特點而言,它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美術教育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睹佬g課程標準》賦予了美術課程新理念,即以多種學習形式開展課內外有益于陶冶學生審美情操的系列活動,促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質,通過研究性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制作生活中的物品包裝,經歷在生活中感受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探索與實踐,從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可使他們與社會、生活更貼近、人際交往更融洽。

我國基礎教育正經歷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歷史性變革。當前教育改革之最迫切的,是從各科的無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科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態(tài)關系。以美術課程為中心不斷地與周邊其它學科相互交融,特別注重綜合性和人文性,能有效地傳承文化,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并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陶冶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fā)展。

然而以往美術教育在以下幾個方面不適應素質教育:課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不足;過于強調學科中心,過于關注美術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們對學生所實施的不是專業(yè)美術教育,而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我們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應該是對學生未來生活有幫助的,有利于他們身心發(fā)展的。在教學中要更多地從教育的角度來認識美術課程,而不是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待美術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多地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組織課程內容,才會淡化學科中心,才會關注課程的綜合性和多樣性,才會努力將美術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才會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所以進行美術生活化教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二.新課標帶給美術教學的變化

1.新課標帶給我們的第一個新理念——新的教材觀

傳統(tǒng)的教材是學科知識體系的濃縮和再現(xiàn),教材是學科知識的載體。這種教材觀的實質是“教材即知識”。新教材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特點,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內容總量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適當降低某些知識的難度要求,改變原理性知識偏重思辨和過深、過難的現(xiàn)象。大膽更新了“雙基”的概念和內容,刪除了陳舊的、用處不大的信息,充實了學生能夠接受、適應現(xiàn)代生產與生活的信息。

傳統(tǒng)教材把學生定格在預先設定的“書本世界”和“科學(知識)世界”之中,滿足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恰恰遠離了兒童的生活世界。新教材觀不僅關注那些客觀的、系統(tǒng)的、邏輯的“共同知識”,而且關注那些主觀的、情境的“個人知識”,關注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生平情境”,力圖把人類群體的生活經驗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實現(xiàn)“科學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匯通融合。

新的教材觀認為“教材既不是知識體系的濃縮與再現(xiàn),也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引導學生認知發(fā)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范例,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美術教材質量的優(yōu)劣,對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審美趣味、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美術教材的編寫,應力求向學生提供美術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

2.新課標帶來的第二個新理念——新的學習觀

新課標新的學生學習觀主要體現(xiàn)在要求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是在有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學習;要求學生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具體地說,是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習方式不是單純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比如背誦、練習等,這些行為方式只是載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行為、情感以及社會化參與進行有機結合。

3.新課標帶來的第三個新理念——新的評價觀

考試一直是最常用的評價方式,本來考試作為檢驗、篩選、強化記憶的途徑并沒有什么不好,但是我們都知道,在以接受知識為教學目標,以考試成績?yōu)樵u價標準的應試教育下,考試就成了一種桎梏和枷鎖,成了學生學習的沉重包袱。成績好就是優(yōu)等學生,成績不好就是劣等生。考試就是拿學業(yè)性的因素來片面評定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顯然有失公允。

新課標的培養(yǎng)目標變了,教材功能變了,教學模式、學習方式變了,與此緊密相連的是評價方式的變革,其注重對學生學習發(fā)展過程的評價;評價不是根據(jù)成績來給學生下定義、分類別,而是注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變化,通過評價指引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注重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包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評價和學習方法的評價。

其實新課標帶給我們的遠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帶來的是一次頭腦風暴。這些變革的構想,最后要依賴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去貫徹和實現(xiàn),因此,我們每個教師都要樹立新的教育觀,了解新理念,做到與時俱進,與新課標同行,創(chuàng)出一片新天地。

三.新課標下美術課教學的辦法和思路

1.美術教學應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F(xiàn)代社會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與人的生活緊密相結合。美術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十分密切的學科,生活處處有美術,美術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開放學生美術學習活動的空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美術、走進美術世界,讓美術豐富學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義,才能真正熱愛美術,并學會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首先,美術課堂學習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樂趣。因此在美術課教學時,不應一味拘泥于教材規(guī)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在題材、形式的選擇表現(xiàn)上要留給學生自由空間。例如在設計制作課單元,可讓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做起,如:給自己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或電視片畫一張宣傳畫;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滿意的地方改變一下,重新設計并畫下來;為自己的親友同學制作新年賀卡,并鼓勵用刮色、涂蠟、撒鹽、吹色、壓印等各種新技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命題自由創(chuàng)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積極性。此外,美術課還可以將當?shù)剜l(xiāng)土民間美術搬進課堂,如蛋殼畫、葫蘆雕、剪紙等,以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讓美術教育走進學生生活,變生活為美術學習的大課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脫離了生活,美術教學就失去創(chuàng)造的活力。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的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把公園、田野、村莊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的紅、黃、藍。寫生課不妨帶學生去野外果園、農貿市場、山麓湖畔,描繪自然界的花草樹木,觀察生活中千姿百態(tài)的鳥獸人物。手工制作課不妨帶學生去放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制作的彩帶、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環(huán)境,做到學以致用。結合欣賞課,可組織學生參觀一個畫展,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美術課上所學的知識指導欣賞活動。

2.美術教學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傾向性,尊重學生的選擇

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揮,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個性化教育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聯(lián)絡和交流得到加強,學生能發(fā)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自我識別、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美術課與其它學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現(xiàn)性、多樣性和個性化。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制定整齊劃一的學習標準,學習內容和要求不能規(guī)定的過死。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模式以門類、畫種作為教學脈絡,比較注重以教師為中心,是老師教學生怎么畫,而現(xiàn)代美術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是教師幫助學生將他們想要展現(xiàn)的事物畫得更好,是老師幫學生怎么畫。美術教師要把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受力作為教學的中心目標,充分尊重每個學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和各自的審美表現(xiàn),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fā)展成長。不同學生由于個人性格、氣質、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往往有著不同的藝術傾向和趣味,有的喜愛工筆,有的偏向寫意,有的追求厚實,有的欣賞飄逸,教師要尊重學生藝術趣味的多樣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對學生表現(xiàn)枉加評判。

3.努力營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感體驗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說過:美術是最具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美術課程以實施美育為核心,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情緒對認知具有動力功能。愉快時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知活動的開展。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創(chuàng)設良好的審美氛圍。良好的審美氛圍由具體的環(huán)境、教師和學生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而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面貌、言行舉止以及工作態(tài)度與方式,對審美氛圍的創(chuàng)設起主導作用。因此首先要求教師應該情緒飽滿,言行舉止富于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要以熱情和真誠態(tài)度對待學生,對學生的每一個作品、每一次嘗試都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真誠的關注。教師要放下架子,主動與學生平等交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情緒和情感體驗,用“心”施教。只有在融洽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學生的內心世界才會敞開,他們的個性與情感才能得以充分表現(xiàn)張揚,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展,學生的心靈也才能得以陶冶凈化。

“以學生為中心”是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彼此分享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與觀念,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操縱者,而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觀察、思考、參與討論,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精神。美術課程內容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更需要加強師生間的交往互動。

4.重視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經濟時代。教學活動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來進行,以電腦、網(wǎng)絡和多媒體技術為主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給教學帶來革命性變革。信息技術具有的直觀性、形象性和超大容量,對美術課教學來說更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美術教師要積極采取這一新的教學手段為美術教學服務。

四、利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創(chuàng)造新型教育教學方法

現(xiàn)代的教學方式不再局限于簡單的講、聽、學、練,授課場地也不再局限于三尺講臺,粉筆也不再是唯一的教學工具,只要能為美術教育教學服務,隨時、隨地、任何方式都可以對學生進行美育。眾多的變化,飛躍式的發(fā)展,對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美術課程教育教學要發(fā)展,美術教師就必須掌握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方法。

1、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大多數(shù)學生對美術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美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一片葉子、一朵花、一片云、一棵樹、一只蝴蝶等等,都可能引發(fā)學生對美的追求,對美的向往,教師從事美術教學要充分掌握學生的求美心理,在新課標、大綱的指導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帖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

2、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設備展開教學

現(xiàn)代媒體設備能幫助我們說明抽象的問題,使一些難以形容、難以講述的問題變得更形象、更直觀,比如利用攝影機、攝像機收集一些素材,利用計算機、電視機等手段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和展示活動,在講風景寫生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jù)當?shù)厍闆r選擇性地播放一些山、水、樹林、鄉(xiāng)村等風景錄像,這樣會使學生很容易地進入情景之中,激發(fā)學生激情,更加投入地進行創(chuàng)作。

3、走出去,感受一下大自然

我們認為美術學科是一門很靈活的學科,以往的學習往往是死肯課本,就是教師教、學生畫,形式很單調。不妨試一試走出去的方法,到比較安全、離學校不遠、又很賦有詩意的地方去感受一下大自然,陶冶情操,開擴視野。這樣的鄉(xiāng)土課會使學生心情舒暢,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4、和學生交朋友,在快樂中度過教學

教師應該和學生建立起融洽的關系,關系融洽了更有助于開展教育教學,通過師生情感交流,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會讓學生不拘不束地展開想象,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學生也會對自己的超常發(fā)揮而感到無比的快樂,這對學生性格、情感的培養(yǎng)和形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5、多種形式相結合,教學突出一個“活”字

藝術本身沒有固定的尺度,大到萬里長城、兵馬俑,小到一個小頭飾、一幅風景畫,都是藝術的再現(xiàn)。為了追求這種多元性藝術,我們美術教學也應該是多種形式相結合的,不能只認為畫畫才是美術最,要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多學點、學多點,主要是突出一個“活”字,教師活教、活導,學生活學、活用,只有師生的默契配合才會收到更好教學效果。

6、提高專業(yè)技能,為學生做出榜樣

一個成功的美術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和熟練的繪畫、制作技巧,以精湛地技藝為學生做出榜樣,要讓學生信任老師,喜歡美術老師上課,喜歡向美術老師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專業(yè)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占居教育教學的不敗之地。

7、注重交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一個人的思想必須是片面的,一個再全面的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定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相信集思廣益的道理大家都很明白,我們可以通過美術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對新美術課程標準的認識,加深對新教育教學技能的理解,掌握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

以上是在實際工作中,在美術教研教改、落實新課標方面總結的幾點不成熟觀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創(chuàng)新,力爭使我們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走向更高的位次。

致謝

在這個清爽的四月,我收獲了我的成果——完成了學術論文的寫作。本論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老師悉心的指導和幫助,提供了許多用于寫作的資料,感謝老師給我的幫助,使我可以順利完成論文的寫作,祝福他們一切順利!

參考文獻

[1]《美術課國家新課標標準報告會》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研究會,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