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quán)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望天門山教學設(shè)計范文

時間:2023-01-02 14:51:46

序論:在您撰寫望天門山教學設(shè)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望天門山教學設(shè)計

第1篇

大家都說了自己看了天門山的圖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于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和大家分享相關(guān)的小學古詩教學設(shè)計案例資料,歡迎你的參閱。

古詩三首

《望天門山》

教學要求:

1.會認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斷、楚、孤、帆”等13個字。

2.能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4.能正確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賞圖片,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大家看--(課件播放天門山圖片)

2.師:大家知道這是哪里嗎?這就是位于安徽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又被叫做天門山,誰來說說自己看了這些圖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師抽答。

4.大家都說了自己看了天門山的圖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于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

5.下面請大家齊讀課題--《望天門山》(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導生字的讀音。

3.全班齊讀,分小組讀,反饋讀。

4.教師出示節(jié)奏劃分,指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及古詩的韻律。(課件出示)

三、逐句品讀,理解詩意。

1.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將詩句寫在黑板上)

2.指名反饋:哪些字、詞無法理解?(天門:天門山。中斷:從中間割斷。至此回:到這里回旋。出:聳出來。孤帆:單獨一只船。帆:船上的風帆,指代船。)

3.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圖文結(jié)合,理解古詩的意思。(先抽同學逐句解釋,再指導全詩一起說一說。)

詩文解釋:浩蕩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里突然轉(zhuǎn)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四、再現(xiàn)畫面,體會意境。

1.教師示范閱讀,學生閉目想象。

2.指名反饋: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一句詩,一幅畫)

3.感悟動詞“斷、開、流、回”的氣勢磅礴。

4.指導學生讀出雄偉磅礴的氣勢。

5.教師:同學們,這首古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詩人借景抒發(fā)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板書“雄偉秀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6.配樂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五、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1.指導書寫“斷、楚”。

2.教師總結(jié):麗日照著江水,一葉輕舟在江上而行,駛過臨江兩岸的青山翠峰,這是一幅十分愜意和美好的圖景。李白借助這些雄麗的景色,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以及自己豁達、寬闊的胸襟。

3.背誦并默寫古詩。

4.為生字“斷、楚、孤、帆”組詞。

板書設(shè)計: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氣勢磅礴 雄偉秀麗

青山—相對出

孤帆—日邊來

山水相映 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飲湖上初晴后雨》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4.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之美,語言文字之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提高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情導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發(fā)想象:請同學們仔細聆聽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這使你產(chǎn)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3.遷移導入:詩歌和音樂一樣,它們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想象、感受、體會。提起這首詩的作者蘇軾,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你愿意讀讀他的詩歌嗎?(學生可以朗讀、背誦、或用歌唱等多種形式來匯報,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吟唱《水調(diào)歌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對蘇軾的了解。)

4.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欣賞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師范讀。

二、引導自學,學有所得。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學古詩的方法,再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學生交流自己設(shè)計的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學法,(1)熟讀中理解題意、詩意。(2)借助字典、資料來理解題意、詞意,講出重點詞的意思。(3)由詞到句串講詩意。(4)熟讀成誦。(5)提出疑問,合作解決。

3.學生自學、教師參加入學習小組中,適時引導。

4.學生進行自學匯報:教師在匯報環(huán)節(jié)中主要起到引領(lǐng)作用,使學生匯報有序進行。可以先朗誦古詩,然后匯報題意,再講詞意詩意。

教師提出認真聽取他人匯報的要求:

(1)學會聆聽,找出優(yōu)點。(2)不足之處,加以補充。(3)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三、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1.過渡:剛才我們初步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了解這首詩的大意,但如果我們想領(lǐng)略其中的美,還遠遠不夠,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對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師提出詩歌審美三法:

第一法:讀中感受詩歌韻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詩歌畫面美。

第三法:用心體會詩歌意境美。

4.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5.進行審美收獲的匯報交流。

(1)學生匯報通過劃停頓,標重讀,來朗讀詩歌感受到韻律美。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各種形式,來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學生匯報通過想象看到的美麗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喜歡表達的同學說說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樣的美麗。喜歡畫畫的同學來畫畫西湖晴雨時不同的景象,從而感受畫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課件出示:美女西施)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體會濃妝與淡妝兩種不同風格的美,同時教師要滲透正確的審美思想,使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引導學生質(zhì)疑:為什么詩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課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時兩種不同的風光)

引發(fā)學生進行積極的聯(lián)想,體會作者用西子的兩種美麗來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體會情感。

空蒙的山,閃動光影的水,迷蒙細雨構(gòu)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樣的意境呢,你想說些什么。

再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人的感受——飽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時可以適時補充:杭州是蘇軾的第二故鄉(xiāng),他深受百姓愛戴,所以對西湖有著特殊的愛戀之情。

(5)有感情的配樂朗讀。

四、課外延伸:朗讀描寫西湖的詩詞。

五、師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收獲。

板書設(shè)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瀲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嬌艷、迷人)

《望洞庭》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憑借課文插圖或通過理解古詩大意;課外吟誦劉禹錫的其它古詩。

3.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想像這首詩描繪的優(yōu)美景象,感受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兩相和”、“白銀盤”和“青螺”,感悟詩境,體會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課前準備:

1.資料搜集:作者劉禹錫的生平,君山的傳說。

2.電化教具:投影片、課文錄音磁帶。

3.實物準備:白盤子、青螺。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讀,感知美。

1.導入: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勝收。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追隨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足跡,到湖南岳陽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書:望洞庭

2.指名說對劉禹錫和洞庭湖的了解。

劉禹錫,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人。劉禹錫工詩能文,兼擅書法。所著有《劉賓客集》。

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綿延八百里,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播放朗讀錄音,學生邊看插圖邊聽讀,整體感知美。

4.自己練讀,達到正確、流利。

5.同位互相查讀,力爭人人過關(guān)。

二、理解讀,洞察美。

1.導入:學習古詩,意在讀出它的韻味,它的意境,讀好古詩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2.學生各抒己見。

3.學生讀詩,先說說能夠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組內(nèi)研討。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諧 鏡:銅鏡,比喻洞庭湖水面

鏡未磨:未被磨拭過的銅鏡

遙望:遠望

重點研討“鏡未磨”: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呢?

引導學生想象:作者觀察時恰逢晚間,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經(jīng)磨拭過的銅鏡應(yīng)該就是一種模糊的感覺。

4.憑借課文插圖,敘說古詩大意。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發(fā)揮想象,大膽述說古詩意思。

(2)小組內(nèi)練說,讓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同學先說,其余同學做好補充。

(3)指名到臺前看投影上的插圖解說。

重點指導理解“白銀盤里一青螺”:

教師演示:一個大白盤子里放著一顆青螺。讓學生談看到的感受。

質(zhì)疑:詩中的“白銀盤”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與課文插圖對照,洞察藝術(shù)之美。

古詩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5.練讀,讀出詩的韻味,感受詩的意境。

(1)自由練讀,想象畫面。

(2)同位賽讀,欣賞插圖。

(3)展示評讀,美化詩境。

6.背誦古詩,水到渠成。

三、對比讀,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鏡未磨, 潭面無風鏡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兩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盤里一青螺。 白銀盤里一青螺。

2.對比讀,比較內(nèi)容的不同之處,說說原詩的精妙之處。

3.自由理解的基礎(chǔ)上,同位交流。

4.指名匯報。(正因無風,湖面才會如此寧靜、和諧;正因作者在遠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顯得小巧玲瓏;之所以是“白銀盤”,正因是在皓月銀輝下。)

5.再讀原詩,深化美。

四、延伸讀,升華美。

1.投影映示:

題君山

雍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

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

一螺青黛鏡中心。

題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見麻姑,

聞?wù)f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

海風吹落洞庭湖。

2.自由練讀后,指名讀。

3.師:自古君山的來歷便充滿神奇色彩,眾說紛紜,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

4.指名講述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君山的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代,洞庭湖中并沒有島。每當狂風大作、白浪滔天時,來往船只無處???,常被惡浪吞沒,當?shù)厝嗣窨嗖豢把?。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們?nèi)掏疵撓律砩系穆輾?,結(jié)成一個個小島,后來連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變成的。

五、多樣作業(yè),表現(xiàn)美。

1.寫一寫:想象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寫下來。

2.畫一畫:把這首詩描繪的景色用多彩的畫筆表現(xiàn)出來。

3.找一找:收集劉禹錫的其它詩作,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shè)計:

看到 聯(lián)想 比喻

湖面鏡未磨→把湖面比作銅鏡

銀盤→把湖面比作銀盤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熱愛

教學反思:

第2篇

【關(guān)鍵詞】主導作用 主體作用 朗讀

古語有云:“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學尤其如此。所謂課堂氛圍,指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tài),良好的課堂氛圍,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關(guān)鍵因素;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最有效的手段。然則,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呢? 筆者做了一點探討。

一、教師的主導作用是關(guān)鍵

制約課堂氛圍的因素很多,諸如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等,但是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教師,只有教師的藝術(shù)性的創(chuàng)造,才有可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營造課堂氛圍的時候,應(yīng)注意:

1.把自己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

教師教學的心態(tài),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它折射著我們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良好的心態(tài)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shù)的最佳載體,如何讓自己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呢?⑴精心準備:收集資料,不遺漏任何角落,精心設(shè)計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做到導入新穎、結(jié)構(gòu)合理、教法科學、內(nèi)容適度,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設(shè)計這樣一段音樂《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就引發(fā)了留守兒童心理共鳴,于是,孩子們的心理也就充滿了離愁別緒,這樣,良好的課堂氛圍就形成了,精心準備是教師進入角色的重要條件。⑵進入角色:教師要快速進入角色,如《富饒的西沙群島》,我用當今國際形勢很快導入,并進入角色,用我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愛國激情,用語言藝術(sh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感知西沙群島美麗富饒的同時,也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因為我的情緒始終導引著學生,課堂氛圍特別好。同時,我們教師要善于駕控自己的心態(tài)情緒,妥善處理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最佳的教學心態(tài)。

2.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教與學都能沉浸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之中前提是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激情滿懷,逸興遄飛,學生必然全神貫注,興趣盎然。相反,師生關(guān)系冷漠,學生必然是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課堂氛圍勢必沉悶、呆板,你的教學必將事倍功半。由此觀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構(gòu)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基礎(chǔ),課間,我們不妨到學生中去,和他們打成一片,談天說地,構(gòu)筑深厚的師生感情。課堂上,我們不妨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鼓勵來贏得學生尊敬;真誠地關(guān)懷、幫助每個學生,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寬容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接納學生表達的不同見解,解答學生的質(zhì)疑問難,對他們充滿愛心、關(guān)心、熱心、耐心和信心,至此,“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也便水到渠成了。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基礎(ch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關(guān)鍵在于我們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心態(tài)

學習過程是復雜的心理活動,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的學習表現(xiàn)與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處于最佳學習心理狀態(tài),他們情緒高漲、專心致志,課堂氛圍熱烈而愉悅。因此,我們應(yīng)注意:⑴讓微笑常駐課堂,微笑是師生之間感情的橋梁:當學生誤入迷途時,教師充滿理智和期待的微笑,學生自然“迷途知返”;當學生誤入荊棘時,教師的鼓勵和信賴的微笑,能使學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當學生“奇文共欣賞”時,教師肯定和贊賞的微笑,能使學生信心倍增,求知欲更強。如《望天門山》,我讓學生依據(jù)詩意馳騁想象,學生發(fā)言踴躍,他們收獲的就不僅僅是李白的那幾句詩了,還有他們獨到的見解。⑵讓成功陪伴學生:教學中,我注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和不同的收獲,既有共同要求,也有個別要求。比如課堂作業(yè)的配置與處理,我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題目、不同難度的作業(yè),并盡量當堂批改或講評,盡可能地滿足學生急于知道作業(yè)正確與否的迫切心理需求,拓展學生思路,能“別出機杼”的學生得到贊譽;有進步的學生得到肯定。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形成樂于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新知

教學不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識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課堂教學,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探究氛圍,引導學生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讓學生體驗探索者的收獲、發(fā)現(xiàn)者的歡樂和勝利者的喜悅。途徑有:⑴展示語言魅力,激發(fā)探究興趣:語文本身就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只要我們創(chuàng)造性地挖掘拓展,充分展示語言文字的內(nèi)在魅力,就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探究欲望,如引導學生想象天門山的奇險,學生的收獲就不僅僅是《望天門山》了。⑵以內(nèi)需為源泉,不斷激發(fā)認知內(nèi)驅(qū)力: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矛盾、引發(fā)學生迫不及待地探究興趣不僅僅是導入的職責,更重要的是在整堂課的教學設(shè)計中,要處處有“跳一跳,摘得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始終處在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之中,從內(nèi)心深處不斷迸發(fā)出內(nèi)需的火花,始終處在那種亢奮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

三、朗讀是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其語言描述的美妙,語境運用的精巧,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nèi)容,是構(gòu)建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如學生反復朗讀,舉辦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后感等,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nèi)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群鳥學藝》,我要求學生對各種鳥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它們內(nèi)心的想法和學藝的態(tài)度。同時,要求學生在感悟的基礎(chǔ)上,自編自演課本劇,他們那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xiàn)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因此,朗讀也是構(gòu)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的重要因素。

總之,只要我們有一顆奉獻的心,不斷探索,就一定能構(gòu)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區(qū)培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陳平輝:《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文學教育》,2007.

第3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140-01

我們教師對古詩運用文言文,內(nèi)容精簡,雖然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所占部分不大,但往往會出現(xiàn)教師單方面填鴨式的教學現(xiàn)象,學生被動化學習無法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部分教師安排過量作業(yè),導致學生無法自主安排時間,將時間耗費在寫題上面,沒有依據(jù)自己的興趣去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詩歌內(nèi)容;部分教師不合理分配時間的問題嚴重,為了趕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時備課內(nèi)容過于冗雜,課堂時間上學生沒有思考的空間,小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太久,導致低效地學習。這無法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無法使他們體會古詩歌的美妙之處。要知道,詩歌是優(yōu)美的語言藝術(shù),必須沉淀下來細心品味,才能感受詩歌的內(nèi)涵與美妙之處,在對詩中關(guān)鍵字詞的仔細鉆研中,學生對詩歌語言能有情感上的認知,體會到古詩歌的美妙,教師必須在教學設(shè)計中指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確定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把握古詩詞文特點解讀文本,才能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受到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熏陶。

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教學進行有效性研究,教師要關(guān)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有效性探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體會訓練,讓學生主動地思考,體會語言的感情,才能使他們自覺掌握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文提出教師引導作用的體現(xiàn)方面和。

一、認識在古詩詞的教學中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學過程的實質(zhì)就是通過在教師的指引下,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便起到了主導性的作用,通過指引使學生理解具體字詞和詩歌的意境,而詩歌的內(nèi)在感情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理解透徹。

1、古詩教學課堂引導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所占內(nèi)容不多,但教學目標的確立定位了語文課堂的高度,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設(shè)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對古詩詞的擴展閱讀,讓學生能夠自主查閱資料,提高學習能動性,突出了教師的引導意義,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設(shè)計出一個愉快積極、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受到文化熏陶后激發(fā)自身的內(nèi)在潛能。

2、創(chuàng)新學習的引導作用

教師的引導作用還體現(xiàn)在課堂創(chuàng)新化的情景教學上,小學語文的教學要聯(lián)系實際,從實際教學上喚醒學生的潛在映像,通過愉悅的情景教學更能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啟發(fā),從而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度。多媒體的教學可以充分地將文字映像化,盡可能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奮度和熱情度。在古詩教學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擴展古詩學習內(nèi)容,例如在教李白的詩歌的時候,教師可以查閱有關(guān)李白的影視視頻,以其生動形象的畫面促進學生對人物性格的理解,這樣能更好地使學生能夠體會到詩歌的意境,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古詩情感的引導作用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古詩歌的感知能力也不同,教師的引導作用還可以體現(xiàn)在個人情感上,教師要實施分層教學,尊重所有的學生,明白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在提問回答問題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答案,對每個學生的答案進行認真聆聽,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則要指引他們不同的學習方法,使每個學生明白自己受到重視,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學習,享受點滴成功帶來的喜悅。

二、名言警句和語言能力積累對語文詩歌學習的促進作用

第4篇

嘉興市秀洲區(qū)教育研究和培訓中心 徐如松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借助注釋,了解古詩的大意。

2.通過理解、誦讀,想象、體驗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背誦古詩,培養(yǎng)主動積累古詩的習慣。

教學過程

01課前談話,積累古詩

1.在我國歷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個詩的國度,有著成千上萬個詩人。其中名氣最大的是誰?李白。他的詩歌,我們學習了不少,一起回顧一下(出示,齊讀):

《靜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贈汪倫》(二上P116):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望廬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三上P8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2.李白的這五首詩歌,你能把它們分成三類嗎?(可以按照寫“月亮、景色、贈別”等分類,只要言之有理,最終落到“贈別詩”)

3.這節(jié)課,我們再學一首“贈別詩”(板書:贈別詩)

02揭示課題,感知詩意

1.【出示課題】齊讀《黃鶴樓 送 孟浩然 之 廣陵》。誰能說說這些畫線詞語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黃鶴樓:樓名,在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地處長江中游。

送:送別。

孟浩然:唐代著名詩人,是李白的好朋友。當時,孟浩然的名氣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歲。

之:去,到。

廣陵:揚州的別名。

2.聯(lián)系作者李白,誰說說題目的意思?(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

在黃鶴樓上,大詩人李白送別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東邊的揚州去。

3.“鶴”筆畫較多,“孟、浩”“陵”要求會寫。請工工整整地填寫人名、地名【出示“地圖”】評價。

黃鶴樓  孟浩然  廣陵

4.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第100頁,大聲朗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音樂】

(1)讀詩歌,剛才老師提出了兩個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其實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讀出停頓、讀出節(jié)奏。你認為自己達到了哪個層次?自己再試一試。

(2)檢查:請“讀正確”的同過來讀……(自評)【正音】孟、陵;

再請讀流利的同學讀……(自評)

最后請讀出節(jié)奏的同學讀……(自評)

(3)【出示題目和前兩句】研究題目與前兩句詩的關(guān)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點、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詩中有時間“煙花三月”,指春天時節(jié)?!盁熁ā?,形容花開得繁茂,像想浮動的煙霧。

煙花三月好時節(jié),萬紫千紅總是春。游玩黃鶴樓的人們一般都是什么心情?(興奮)然而此時此刻,李白卻要在此與好友孟浩然話別,心情又會怎樣?(傷感)傷感表現(xiàn)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別意

1.我們到詩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學生自讀)

2.這兩句詩寫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見、所聞,還是所感?找出依據(jù)(“見”)

3.李白“見”到了什么?孤帆——遠影——碧空盡——天際流

你認為他站在黃鶴樓上,送了多少時間?

4.(出示插圖),想象剛才在黃鶴樓上話別的場面(學生說話)

此時此刻,你最想讀的是哪兩句?——這就是”寓情于景”。

5.這首古詩,前兩句敘事,后兩句寫景。齊讀。再讀,邊讀邊想象送別畫面,爭取背出來?!九錁贰?/p>

6.檢查背誦。

04拓展深化,體驗深情

1.出示:《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指讀。

2.這兩首詩都是李白寫的。寫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贈”“送”:汪倫送李白,表示感謝;李白送別人,表示留戀。

(2)形式:歌送;目送。

3.兩首詩中,相同的是什么?

(1)離別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這節(jié)課馬上要下課了,老師也要和大家告別了。你們準備怎樣送別老師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寫幾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吧。

(出示古詩,要求選用)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唐·王維)

第5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闭b讀是學好古詩文最有效的途徑。誦讀教學,在古詩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認識,我校開展了經(jīng)典詩文誦讀的課題研究活動。幾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對古詩誦讀教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下面就結(jié)合古詩文的教學案例,從三個方面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一、初讀,讀準字音,感悟詩韻

由于幾千年的時空距離,造成了古詩文與現(xiàn)代學生之間的隔膜。要想讓學生真正地走近古詩文,學好古詩文,首先就要把詩句讀準、讀通,初步感悟詩的韻味。

對小學生來說,主要的方法就是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在自讀時做到不錯字、不少字、不多字,吐字清晰,字字響亮;同時要抓準韻腳,讀好詩韻。如《泊船瓜洲》中的“間”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讀成平音“jiān”,就會影響朗讀的和諧效果。對韻腳要恰當重讀,非韻腳則讀得輕一些,這樣才能產(chǎn)生和諧應(yīng)對的韻味效果。同時,朗讀時有的字音要適當拉長一些,以表現(xiàn)出古詩回環(huán)起伏、委婉動聽的音韻美。

二、誦讀,感悟詩情,讀出情味

感悟詩情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反復誦讀,在讀中強調(diào)字詞的輕重舒緩、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一遍一遍地讀出古詩文的情意和韻味。

1.重音

一首詩的重音處理得好不好,能直接說明讀者是否能準確地表情達意。一般來說,高音響亮,多用于表示興奮、喜悅的感情;低音幽沉,則用來表示肅穆、悲哀的感情。如在朗讀《游子吟》中“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一句時,重音應(yīng)落在“密密縫”和“遲遲歸”上。這樣的重音處理,能讓人仿佛聽到母親的聲聲叮嚀,看到母親慈愛的面容,體味到詩句所表達出的濃濃母愛。

2.語調(diào)

誦讀時要根據(jù)詩文內(nèi)容處理好語調(diào)的平緩、上升,這樣才能更好地表達出作者的感情。如《望天門山》的“天門中斷楚江開”一句,“天門”讀得平緩,“中斷”開始上升,“楚江開”達到頂點,“開”更重。通過指導、模仿,讀出正確的語調(diào),學生就能體會到楚江不顧一切沖破阻礙的氣勢。

3.節(jié)奏

古詩文誦讀節(jié)奏一般按音節(jié)或按語意劃分。例如,“花落知多少”一句,依音節(jié)可劃分為“花落/知/多少”;依意義可劃分為“花落/知多少”。總的來說,詩歌中按音節(jié)劃分節(jié)奏的居多。

另外,誦讀的節(jié)奏要根據(jù)全篇基調(diào)而定?;{(diào)憂郁的,可用慢節(jié)奏;基調(diào)歡快的,可用快節(jié)奏。例如,《春日》中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這兩句詩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誦讀時,節(jié)奏可以稍快,重音要放在“新”上,語調(diào)上揚,這樣詩的感情也就讀出來了。

三、吟誦,走入詩魂,讀出意味

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币馑际钦f一首詩的情感、韻味以及深刻的含義,要通過吟誦才能得以準確地表達出來。這里的“讀”指的就是吟誦。只有在反復地吟誦中,才能讀好語調(diào)、讀出感情、品出韻味,浮現(xiàn)出詩的意蘊。因此,教師要苦練誦讀基本功,必要時也可以編古詩詞為歌而唱,如此課堂教學就能熠熠生輝。

1.引讀

如教學《贈汪倫》時,可以這樣引讀:

師:今天,李白就要離開那風光如畫的桃花潭了,就要離開那風趣幽默、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了。此時,他——

生:李白乘舟將欲行。

師:李白在船上等了又等,還是不見汪倫的身影——

生:李白乘舟將欲行。

師:人生自古傷別離!就要出發(fā)了!李白在船上望眼欲穿,卻遲遲不見汪倫來送別——

生:李白乘舟將欲行。

這樣的層層引讀,師生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了共振的感覺,為深入領(lǐng)悟古詩意境做好鋪墊。

2.賞讀

在精彩的圖像和優(yōu)美的音樂中誦讀詩文,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意、品味詩意。賞讀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意、詩意配上相應(yīng)的圖片或影像,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去感悟詩的意蘊,品讀體味詩的意境。

如有位老師在執(zhí)教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時,將課題以書法形式寫出來,引起學生興趣;教學時播放影像,再現(xiàn)送別場景,激發(fā)學生情感;朗誦時,配以《送別》古箏曲,引起學生共鳴。正是這種了無痕跡的“賞”,將學生帶進了送別詩的意境之中。

3.展讀

展讀就是將同一作者的詩或同一題材的詩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比較中品味、總結(jié),真正體味詩歌的巨大魅力。

例如,在教學《春日》后,可引導學生拓展誦讀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在“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中品味春的活力;誦讀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在“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品味早春的氣息;在賀知章的《詠柳》中感受春天柳樹嫩綠飄搖的風采。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不僅使學生欣賞到詩人的妙筆,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讓學生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能給人帶來的不同的感受。 同時,還能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在對比中強化了記憶,豐富了積累,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讀背古詩文的興趣。

第6篇

關(guān)鍵詞:電子白板;語文教學;利與弊

電子白板的應(yīng)用以其豐富的形式――聲音、圖片、動畫、音樂、視頻呈現(xiàn),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tǒng),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枯燥和乏味。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景激趣

在教學時,根據(jù)需要利用電子白板能使呈現(xiàn)的教學內(nèi)容形象、生動,富于感染力,運用圖文、聲像等豐富的媒體表現(xiàn)功能,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促使學生興奮起來。例如,在講授《雨霖鈴》時,在片頭導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歌曲,上課鈴一響,課堂上彌漫著如泣如訴的歌聲,學生的心頓時被這種纏綿悱惻的離愁別緒牢牢拴住。

二、寓樂于教,釋義解難

電子白板的特點是圖、文、聲、像并茂,能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標準逼真的情境朗讀,悅耳的音樂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戲,把學生帶進了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這樣一組詩句:

1.留連戲 時時舞,自在嬌 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明月別枝驚 ,清風半夜鳴 。(辛棄疾《西江月》

在每一句詩中設(shè)置空缺,這時學生只要將“蝶”“鶯”“鵲”“蟬”這些圖形拖入相應(yīng)位置,將圖形變?yōu)槲淖郑@對詩句也就完整了。這樣,學生不僅背熟了詩句,還增加了對詩歌的感性認識。

三、化o為動,變難為易,陶冶思想情操

電子白板能為師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望天門山》一詩的教學中,“開”和“回”是怎樣與山水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學生較難理解的問題。教師依據(jù)課文設(shè)計景圖:將兩座山繪成門樣,兩山夾縫中滔滔長江水急流回旋,沖破兩山阻隔,一瀉千里。遠處,紅日碧水間,一葉白帆飄蕩而來。再借助幻燈投影,物象直觀,由文到圖,學生就能理解“門”“開”“回”的意義。

電子白板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能發(fā)揮巨大的作用,但“東施效顰”,過分濫用電子白板教學,結(jié)果將適得其反。

1.妨礙了師生間的交流,沖淡了對文本的學習與解讀

近年來,電子白板的先進設(shè)備和技術(shù)進入了教室,學校也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shù)提出了要求,制定了一些定量指標,致使部分教師在電子白板的使用中存在一種誤區(qū),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shù)用得越多越好,教師在教學設(shè)計中往往淡化文本,盲目追風,想方設(shè)法與語文課程進行錯位整合,往往把所教內(nèi)容全部做成課件,殊不知這違背了以人為本教育理念。課堂上,教師成了操作者,課件的放映員,學生則成了觀眾,成了被動的接受者。整個課堂只能按照教師事先設(shè)計的程序按部就班地

進行。

2.代替了學生的思維與想象,扼殺了課堂的生動性

課堂教學并不僅僅是為了信息的傳遞,更重要的是為了各種技能的訓練。上課時,教師只是按照準備好的流程機械地操作鼠標,完成各個教學步驟,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朝著課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學生難以打開思維(也不準打開思維),只能仰著脖子看畫面,豎起耳朵聽答案。白板課件的確有聲有色、絢麗多彩,也確實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但占據(jù)了學生的全部注意力,觀看時他們不停地嘖嘖稱奇,嘴里發(fā)出“哇”“呀”的聲音;但當引導他們學習課文時,學生沉浸在絢麗的情景中一下子無法回過神來,朗讀和回答問題時反而有氣無力、答非所問,注意力不夠集中,似乎還陶醉在剛才的精彩中。一節(jié)課就這么匆匆地在學生的興奮中結(jié)束。

3.電子白板應(yīng)用技術(shù)較差,分散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

電子白板應(yīng)用技術(shù)服務(wù)于課堂教學,使得課堂充滿了現(xiàn)代色彩,增加了課堂的容量與密度,但由于操作者在操作時技術(shù)不熟練,操作失誤或不當,不但沒有起到應(yīng)有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已經(jīng)營造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破壞了苦心經(jīng)營的課堂情趣。

當然,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超強功能,如注解、編輯、處理視頻軟件的功能,存儲與回訪功能,放大、探照燈、聚光燈等功能,但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它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是一種補充和發(fā)展。教師應(yīng)正確認識它的功能,好好開發(fā)利用,更應(yīng)該認清它的誤區(qū),使電子白板教學的發(fā)展少走歪路。既要用得上,又要用得巧,避免華而不實。

參考文獻:

第7篇

一、留白,以學生實際為基礎(chǔ)

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學生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建構(gòu)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gòu)活動,學習應(yīng)與一定的情境相聯(lián)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留適當之“白”,既不能因所留之“白”過于顯露而使學生不屑于“思”,又不能因所留之“白”深不可思而使學生不知所“思”,應(yīng)讓學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讓教師所留之“白”通過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能生出“實”來,如初一初二應(yīng)多運用聯(lián)想、想象的留白形式,而初三隨著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和思維能力的增強,可多運用辯論、求異的留白方式。

二、留白,使學生的思維張弛相濟,辯證有序

教學中的“張”,是教師通過講解、啟發(fā)和引導,使學生思維處于極度活躍和興奮的狀態(tài),以形成學習的來體現(xiàn)教學的目標。此時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思維、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性,使其迅速準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教學中的“弛”,則是指教學活動中處于和對靜止的狀態(tài),是教學中的停頓、空白。此刻沒有老師的“打擾”,學生“靜”下心來,把老師表達出來的各種信息,在頭腦中進行處理和轉(zhuǎn)換,或者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儲存,或是隨之轉(zhuǎn)化為能力。此時猶如音樂中的休止符,雖戛然而止,卻余音繞梁,又如書畫中的空白,雖一墨不著,卻意境深遠。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寂靜,學生集中思索,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崩?,在教李白的詩《望天門山》時,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意思的基礎(chǔ)上,我讓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同時請想象一下,詩中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將抽象的文字轉(zhuǎn)換成具體可感的圖像。我引導學生感知詩中描寫的意象,感受詩歌的特點,領(lǐng)略詩歉的意境,品味浸透在詩歌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我提供適當?shù)摹翱瞻住睍r間,師生互評。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的“張”與學生的“弛”相得益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參與”。

三、留白要使教學結(jié)構(gòu)疏密相間,順情合理

“留白”藝術(shù)的使用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順應(yīng)學生情緒的變化;同時還要符合教學原理,符合學生思維的特點,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

根據(jù)學生思維和心理特點,課堂教學設(shè)計應(yīng)有疏有密,于適當?shù)臅r間進行合理的留白。比如,新課伊始,學生思維處于逐漸集中的階段,教學密度要小,要有趣,如同畫中的遠景,音樂中的序曲,重在引導,讓學生用自由的思維進入學習的情境中去。如在學習蘇教版八年級(下)中《窗》這一課時,設(shè)計情景導入:幻燈打出一幅白色畫面,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談?wù)剰闹锌吹搅耸裁矗匀欢粚胄抡n。當學生的思維逐漸進入亢奮狀態(tài),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強時,課堂教學內(nèi)容應(yīng)且面展開,教學密度較大。當教學密度的高峰過后,要給學生適當?shù)摹傲舭住?,讓學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有深化和升華的空間。如教蘇教版九年級(上)中《鼎湖山聽泉》一文時,在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之后,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活動:答記者問。讓學生模仿記者對作者做采訪。同時我給予指導,點撥學生在文章的主旨、表現(xiàn)手法、語言等方面做準備和采訪,使學生深化了對文章主旨的理解,領(lǐng)悟了作者的人生哲學,學會了文章的寫作技法。新課程指出:口語交際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這節(jié)課設(shè)計這樣一個情境,融口語訓練于閱讀教學之中,同時深入課文內(nèi)容,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也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

當然,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時,應(yīng)有不同的留白方式。

盧梭說:“教育的藝術(shù)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苯虒W中的“留白”藝術(shù)因課堂內(nèi)容的不同而處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我們要積極鉆研教材教法,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用心理特點,根據(jù)課堂氣氛,學生思維的變化,恰到好處地進行藝術(shù)的“留白”,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促進教學效果的增強。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