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有機化學基礎范文

時間:2023-02-06 04:36:36

序論:在您撰寫有機化學基礎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有機化學基礎

第1篇

關鍵詞:化學課程標準;有機實驗;教材比較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08-0054-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20

自2003年《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頒布以來,已有三套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問世,分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簡稱人教版、魯科版、蘇教版)并投入教學實驗階段。如何深入解讀教材,吸收各版教材的優(yōu)勢,并充分利用這個重要的課程資源,進而構建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重要問題。下面以人教版和蘇教版《有機化學基礎》中的有機實驗為例,對兩個版本的教材進行對比。

一、化學課程標準對有機實驗的要求

1.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對《有機化學基礎》的要求

分析化學課程目標對有機化學的要求,可以看出以下特點:(1)重視選材的生活化和社會性。有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廣泛存在于現代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以及生產、研究的各個領域,因此有機化學知識與實際結合非常緊密。(2)強調實驗的探究性和學習的方法性。本模塊主要是通過各種探究活動讓學生研究有機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和應用,從而認識研究有機化學的一般方法,并增進學生對實驗在科學探究中重要性的認識,發(fā)展他們的實驗技能。(3)增強知識的人文性。本模塊旨在增強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幫助他們認識有機化學對提高人類生存質量、促進社會發(fā)展和科學進步等發(fā)揮的重大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和“活動與探究建議”對有機實驗的要求

3.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有機實驗的特點

課程標準在“內容標準”和“活動與探究建議”中的有機實驗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1)重視實驗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在全部的24項“活動與探究建議”中,有14項涉及實驗,占58.3%;(2)重視實驗的探究性;(3)強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強調人文性;(4)強化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5)體現了實驗的社會化、生活化。

二、兩套教材有機實驗的設計思路與特點分析

1. 兩版教材有機實驗的總體編排思路

兩版教材都是從有機化學本身的內在知識邏輯體系進行編排,綜合考慮了必修所構建形成的基礎、有機化合物類型和官能團的必然聯(lián)系,以及學生學習發(fā)展性的需要。因此,在實驗內容的選取上,大多選擇了有利于學生發(fā)展需要,能體現有機學習的重要方法,能反映有機物重要性質的實驗,兩版教材中有18個實驗是共同出現的。

同時兩版新教材的實驗還都注重了呈現方式的改革,突出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學習方式,教材中涌現出了一些新的實驗呈現方式,如“實驗活動陳述式”(如溴苯的制備)、“實驗情景創(chuàng)設式”(如探究苯酚與溴反應為取代反應或加成反應)、“激疑質疑式”(如乙醇中羥基上氫原子的活潑性)、“引導探究式”(如含酚廢水的處理方法)等,試圖體現實驗呈現方式對“信息傳遞、內容表述、情景創(chuàng)設、誘發(fā)思維、行為驅動、情感調節(jié)、協(xié)同作用、教學引導”等功能的實現。

但兩版教材的實驗又有各自的編寫思路。蘇教版一共選取了23組實驗,編入“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究”兩個欄目,實驗的呈現有以下特點:一是實驗欄目安排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教材前部分,實驗主要以“觀察與思考”呈現,以教師課堂演示為主,到教材后半部分,實驗主要以“活動與探究”為主,較好地體現了學科性與學生主體性的要求;二是活動與探究較多,在教材安排的23個實驗中,有15個是“活動與探究”。

人教版的實驗安排呈現兩大特點:一是驗證性實驗比例較大,涉及的26個實驗有14個是驗證性實驗。實驗內容的選擇基本是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在主要有機物的性質上設計和安排實驗,內容組織簡潔,知識敘述簡單明了,有利于學生抓住知識重點;二是實驗探究“探究味”很足。人教版中安排的7個科學探究中有5個是只提供探究課題的獨立式的科學探究,即只提供探究的問題,不給出探究思路、步驟、方法等,屬于較高水平要求的科學探究。

2. 兩版教材有機實驗的編寫特點

(1)突出科學探究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因此,結合有機實驗進行探究活動是高中化學課程實施的重要問題。兩版新教材均增加了一定數量的探究實驗和討論設計實驗課題,蘇教版有15個“活動與探究”,占實驗總數的65%;人教版有7個“科學探究”、4個“實踐活動”,占實驗總數的44%。

(2)緊密聯(lián)系實際

教材的實驗選取從以下兩方面體現生活性、社會性:(1)選取生活中的物質或現象為實驗素材,如兩教材增設的“肥皂的制備”、人教版的“乙醇與重鉻酸鉀溶液反應的實驗”。(2)開展家庭實驗。如人教版中“利用家中的動植物油及食用堿制取肥皂”、“尿不濕的吸水率測定實驗”等實驗均適合在家庭實驗或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開展。

(3)注重體現人文性

實驗的人文性不僅表現在實驗的呈現方式的改變上,還包含了以下兩層意思:(1)實驗的綠色思想,如蘇教版中溴苯的制備實驗采取全封閉實驗裝置。(2)教材中的探究實驗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會探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教材所選實驗提倡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體現小組意識,倡導學生主體參與,激發(fā)創(chuàng)新欲望,這些都體現了教材人文關懷。

三、兩版教材有機實驗設計的不同點對比及對教材編寫的建議

1. 實驗欄目的設置應切實體現教學功能

教師提供實驗課題和實驗思路,學生探究有機物的性質;教師提出實驗課題,學生設計探究方案,提出可能的推測。

從欄目設置和教學功能看出:人教版三個欄目的設置階梯較為明顯,將教學落實在了兩頭,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與蘇教版相比,實驗設計的層次比較清晰,教材設計和編寫意圖也更容易被教師理解并落實,但是,“科學探究”、“實踐活動”與“實驗”三個欄目是否能并列值得商榷。

2. 實驗設計應更多體現探究性

兩版本教材中探究實驗均較多,但是實驗問題的開放性兩版教材的處理有較大不同。蘇教版的15個“活動與探究”中真正獨立式的科學探究實驗數量較少,很多探究實驗有問題、實驗具體的步驟、實驗問題的思考,因此實際上還是驗證性實驗。人教版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開放性程度很大,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地進行科學探究。因此,建議蘇教版適當在部分實驗中增加問題的開放性,提供更多的獨立研究課題供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另外蘇教版中有些單元實驗安排太密集,給實際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例如“酚的性質和應用”涉及到的“活動與探究”有4組實驗,實施中會造成為了教學進度,實驗開設不足,或者實驗的探究程度不夠的情況。因此建議借鑒人教版的“實踐活動”欄目編排,將有些實驗改成課外實驗。

第三,對照課標要求,在一些非重點的內容上安排探究實驗是否必要值得商榷。例如人教版的“設計實驗探究果糖是否具有還原性”,建議刪除;蘇教版的“苯酚與溴水反應并證明其反應類型”,建議改研究性學習。

3. 實驗的分布應更具合理性

人教版在5個章節(jié)都安排了實驗,實驗安排的頻次和結構較為合理,而蘇教版5個專題僅有3個專題有實驗,并且實驗在第4專題過于集中。因此蘇教版有必要對實驗的整體安排格局做一定的調整,適當地減少專題4的實驗內容,在專題1、2中適當穿插1~2個實驗,避免在專題1、2的教學中過于理論化和抽象化,而在專題4的教學中實驗過于集中,導致對實驗的探究性的討論程度降低,弱化了實驗的探究價值。

4. 實驗設計應進一步加強與課程標準的契合度

兩版教材未全開設的實驗中,大部分符合課標要求,但也有些實驗已經超出了課標要求,如人教版“設計實驗探究果糖是否具有還原性”,蘇教版“苯酚與溴水反應并證明其反應類型”、“銅氨纖維的制備”、“蛋白質的檢驗(雙縮脲、茚三酮)”,因此建議對這些實驗重新處理,或者改為課外實驗(如探究果糖是否具有還原性、苯酚與溴水反應并證明其反應類型、銅氨纖維的制備),抑或刪除(如蛋白質用雙縮脲、茚三酮的檢驗)。

課標的活動與探究建議中還有三個實驗在兩個版本教材中均未出現:比較“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化學性質”、“區(qū)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的熱降解”。筆者認為這三個實驗有開設的必要,因此建議教材在修訂時將這些課標中建議的實驗活動增加進去。

5. 實驗方案的設計要增加可行性和凸顯綠色化

實踐中有一些教材提供的實驗方案在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以蘇教版為例:“苯的溴化反應”實驗裝置全封閉,突出了實驗綠色化的優(yōu)點,但沒有兼顧簡約?!氨降南趸磻鄙婕暗南趸綍θ梭w造成很大傷害,而教材設計的實驗裝置采用開放式,不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火棉性質探究實驗”雖然實驗現象非常明顯,但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耙蚁┲苽鋵嶒灐庇檬藿q做催化劑,從原理上看盡善盡美,但實驗的成功率很低。諸如此類的問題還都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實驗方案。

四、對教學的建議

1. 加強課標和教材的研讀,整合各版教材和實驗資源

教師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樹立以課標作為教學、評價依據的理念,同時教師應認真研究不同版的教材的有機實驗的特點,整合各版教材實驗設計上的優(yōu)勢,實現實驗方案的優(yōu)化,彌補化學教科書的不足。同時教師應樹立全新的課程資源觀,開發(fā)和利用多種實驗課程資源,有效地拓展和完善實驗教學內容。例如,可以充分運用DIS數字實驗系統(tǒng)進行有機實驗的教學。同時通過教學實踐教師要能指出教材中個別實驗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能提出可行的改進措施,加以改進。

2. 進行學校課程的整體設計,將研究性學習與課堂實驗相結合

3. 轉變實驗教學理念,切實落實實驗探究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等多種方式,……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皮亞杰也認為“如果只是讓學生看演示實驗,那么學生永遠學不會實驗,學不會探究”。有機化學基礎很多是陳述性知識,因此在教學別容易將富含探究要素的變化,演變?yōu)轵炞C性實驗。教學實踐中,要抓住實驗探究這個主要形式,精心策劃獨立式的科學探究,要引導學生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制定切實可行的探究計劃。

參考文獻

[1] 王祖浩,王磊.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祖浩. 為不同能力傾向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基礎[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11):5

[3] 宋心琦.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化學(有機化學基礎)[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祖浩.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化學(有機化學基礎)[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語言科學化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時要求,高一化學必修2第三章的有機化學中的內容,沒有完全考慮有機化學本身的內在邏輯體系,主要是選取典型代表物,介紹其基本的結構、主要性質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較少涉及有機物的概念和它們的性質。而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建立在化學必修2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的基礎上,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比較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有機化學基礎知識。所以我們必須理清兩者的關系,調整與整合授課內容。

一、用官能團作為橋梁,用典型有機物作載體整合課本內容教學

1.烴的性質

我們還是先學習最熟悉的甲烷,從甲烷的性質入手,過渡到烷烴的性質,烷烴的命名,同系物,同分異構現象;再從乙烯開始,到乙炔,歸納出飽和烴和不飽和烴的性質。再過渡到苯的性質,苯的同系物命名,芳香烴的性質。因為苯的性質比較特殊,它的化學鍵是介于單鍵與雙鍵之間的一種獨特的鍵。所以它既有飽和烴的性質也有不飽和烴的性質。學生學完了烷烴與烯烴后再學苯的性質就相對容易掌握。

2.醇、酚、醛、羧酸、酯、鹵代烴的性質

醇、酚、醛、羧酸、酯、鹵代烴的性質主要是官能團的性質,也可以說是烴的一些衍生物的性質,學生剛學完烴的性質,現在再接著學習這些烴的衍生物,從結構上不會太陌生,教學內容上起到一個很好的過渡作用,學生自然就比較容易理解與掌握。

醇的性質以學生熟識的典型的乙醇(酒)入手,從乙醇的7個特殊性質引申到醇的同系物的性質也就是羥基鏈在鏈烴基上的性質,自然就過渡到羥基鏈在苯環(huán)上酚的性質。

按照醇的氧化得到醛,醛的氧化得到酸,酸與醇的反應得到酯,這一線索就把醇、酚、醛、羧酸、酯的知識連成了一條線。但要注意的是學到這里時,不要把油脂一并學習,讓它放到選修5的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時與糖類,蛋白質三個一同學習,這樣既能分散難點,又能讓知識更有系統(tǒng)性。

在我們的實踐過程中,有些教師也提出為什么不把鹵代烴放在烴的性質后面馬上學習呢?烴與鹵代烴不是很自然過渡嗎?課本選修5第二章的標題也是烴和鹵代烴,它們兩者都是放在一起學習的。后來我們在科組活動上也提出了這個問題,最后大家還是認為不把鹵代烴放在烴的性質后面馬上學習的好。鹵代烴的性質最重要的是取代反應(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鹵代烴取代反應在氫氧化鈉的水溶液條件下得到了醇,消去反應在氫氧化鈉醇溶液條件下得到烯烴,這些反應的條件很容易讓學生混淆,如果接著下來又學習醇、酚、醛、羧酸、酯的話,讓學生感覺到有機化學太難,無規(guī)律,不容易掌握,從而降低了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鹵代烴取代反應得到醇,消去反應得到烯烴,這與前面學習的醇、烯烴起到一個首尾呼應的作用,我們在構建知識網絡時就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圓,一張網。在以后的實踐中也證實了我們這樣對教材的處理是恰當的。

二、添磚加瓦,查漏補缺,使有機化學的知識體系更完善

學完烴的性質與烴的衍生物的性質后,官能團的“功能”模塊知識就基本學完了,我們還必須把化學必修2第三章的有機化學與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的一些枝節(jié)與遺漏的內容整合完畢。

1.命中的營養(yǎng)物質

化學必修2第三章的第四節(jié)基本營養(yǎng)物質與選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整合在一起學習,因為它們主要是生命中的營養(yǎng)物質:油脂、糖類、蛋白質、氨基酸等的知識,與前面學習的酯與羧酸有一定的聯(lián)系。

2.機物的結構特點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一章認識有機化合物的第一節(jié)有機化合物的分類,第二節(jié)有機物的結構特點,我們就當成是前面學習的一個歸納與總結,不當做是一個新的內容來授課。

3.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一章第四節(jié)的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主要是介紹有機物的一般研究步驟和方法,內容繁多,涉及的其他知識較廣、較新,學生比較難掌握,但在高考中的出現率不高,不宜拓展加深。

4.有機合成

我們把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三章第四節(jié)有機合成與選修5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整合學習,這兩個部分分別對簡單的有機物合成和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作了詳細的介紹。這兩個部分其實是對有機化合物各種性質的綜合運用,也是對學生熟悉各種官能團性質程度的大檢閱。它能對全部所學的有機化學知識進行考查,所以高考中有機合成被放在化學科目的大題第一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必修模塊是選修模塊的基礎,選修模塊是在必修模塊基礎上的拓展與深化。我們選擇靈活機動的授課方式,大膽嘗試,大膽實踐,盡一切可能讓學生學得流暢、明白,最大限度地使兩部分的有機化學整合得更加完整、統(tǒng)一、嚴謹。同時,我們也會不斷地學習、思考與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yè)務水平,使高中有機化學教學的目標和要求落到實處;深刻領會化學課程改革的意圖,確保高中有機化學教學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 基礎有機化學實驗 綠色化學 實驗室安全教育

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徽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十分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不斷優(yōu)化化學實驗內容,調整教學方法,努力探索在實驗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實驗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A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正逐步走向完善。

一、目前安徽師范大學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狀況

1.強化學生課前預習,不打無準備之仗。

實驗前預習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前提條件之一,實驗前預習包括認真閱讀實驗教材、掌握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操作步驟、了解所用到的實驗儀器使用方法及相關藥品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掌握化學實驗成敗的關鍵點。并且寫出預習報告,課前接受教師的檢查和提問。預習報告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主要試劑和儀器、反應裝置圖等。通過實驗前預習,學生在做實驗前能深刻理解掌握實驗原理和步驟,避免在實驗中出現“按方抓藥”的現象,從而保證實驗效果[1]。

2.精選實驗內容,節(jié)省實驗時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安徽師范大學幾代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通過實驗教學實踐,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課內容已經初步形成,具體見表1。原來有機物合成實驗比較多,比如苯甲酸的制備,肉桂醛的提取和鑒定等,現行實驗已經做了更改。作為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我們增加了基本操作性實驗,減少了有機合成實驗。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作為省屬重點師范大學,我們很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操作的練習,這為學生以后的綜合有機化學實驗的學習和將來的科學研究和創(chuàng)新奠定了良好基礎。

表1 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課程安排表[6]

3.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首先,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將多媒體運用到教學中展現出了較以往黑版式書寫教學更多的優(yōu)點,尤其對實驗教學更加體現出良好的效果。它能將文字轉變?yōu)閳D形,生動地體現實驗操作過程,使學生能及時注意到實驗操作中容易出現的紕漏點,降低學生在具體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幾率,增強實驗效果。其次,加強了對學生實驗過程的指導,指導教師一直堅守在實驗室,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解答實驗中所遇到的疑惑。在實驗即將結束時,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檢查,對于產率低、產品純度差等由操作失誤引起的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徹底領悟實驗要點和掌握實驗技能,這是實驗教學改革的目的,同時讓學生自己找出其他可行性實驗方案,并進行對比,找出優(yōu)缺點。此舉極大地了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完善了實驗教學考核體系。

我們改變了以往只通過實驗考試和實驗報告考察(各占50%)的考核體系,現在的考核模式在以往基礎上,更加側重于平時的實驗技能的考察:包括學生的實驗預備情況、實驗過程中操作能力、實驗結果的分析和實驗結束后學生整理臺面、處理污染物的方法和能力。新的考核體系實驗考試占30%,實驗預習占30%,平時實驗室實際操作能力占40%。此舉不僅避免了單一的考核體系對學生實驗成績考核的誤差,而且使學生實驗更加規(guī)范化,避免了學生平時實驗課出現不認真的現象。[2]

二、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

1.綠色化學改革。

綠色化學已成為當今社會化學研究的前沿區(qū)域,全球化學污染比較嚴重,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和生命安全。[3—4]隨著工業(yè)生產批量化,人類對環(huán)保要求越來越高。要有效地控制污染,必須從源頭上加以遏制。雖然每次化學實驗排放污染物的量很少,但是多批次的學生實驗會使排放的污染物的累積量驚人??刂坪没瘜W實驗室污染物的排放對于環(huán)境保護有重大意義。以下對有效控制實驗室污染物的排放進行分析:

(1)減少實驗反應物物質的量并將有機物循環(huán)利用。

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從源頭著手。在化學實驗中,有效減少反應物物質的量勢在必行。對于有機物合成實驗,必須改變原來將大量藥品用于實驗的模式,代之以微量進行實驗。將有機物循環(huán)利用也是減少化學污染排放的良好措施,表一中實驗(3)和實驗(8)的藥品可以循環(huán)利用,在對乙酰苯胺進行制備后,保存多余的乙酰苯胺,待下一年度有機物重結晶進行再次利用。加強有機物的循環(huán)利用既能節(jié)省藥品,又能保護環(huán)境。

(2)盡量使用易處理、無毒性藥品代替管制、毒性比較大的藥品。

目前,國家對藥品進行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對劇毒、易制毒、易燃易爆性藥品限制性出售,一般市面上這類藥品已經銷聲匿跡,需要采購的單位必須經過公安部門的審批。使用易處理、無毒性藥品已是大勢所趨。使用危害小的化學試劑,提高了實驗教學安全性,且有利于社會治安。在實驗(4)中,我們可以選擇乙酸乙酯代替乙醚萃取冰醋酸和水的混合液中的醋酸。乙醚屬于易制毒藥品,并且具有麻醉性,用乙酸乙酯代替乙醚,既能達到萃取醋酸的目的,又易于購買,對環(huán)境污染小。

(3)對反應產生的污染物進行后續(xù)處理,嚴禁向下水道傾倒。

有機化學實驗很難避免化學反應產生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機合成實驗,為防止這類化學污染物危害生活環(huán)境,對反應產生的污染物進行后續(xù)處理已經迫在眉睫?;瘜W污染物的處理有兩種方式,一是實驗室人員對污染物進行處理,二是采購污染物處理設備。針對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實驗(8)和實驗(9),一般采取方式一進行解決。乙酸乙酯的合成實驗中,可以在合成裝置后面接上尾氣吸收裝置。這樣既能使廢氣得到處理,又能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在乙酰苯胺熔點測定實驗中,實驗結束后,我們可以將裝有乙酰苯胺的熔點管收集起來,放置于空氣中自然冷卻,經過研碎、溶解、過濾,重新收集乙酰苯胺。少量的廢棄物排放對環(huán)境污染小,但是周而復始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會使這種污染物積少成多,為防止污染,我們不得不引起足夠重視。

2.適當增加應用型實驗和開放性實驗。

為了提高學生對基礎有機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縮小學校和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與需求之間的差距,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可在實驗教學內容上增加應用型實驗和開放性實驗。阿司匹林學名乙酰水楊酸,具有解熱止痛和治療感冒的作用。增加阿司匹林的合成實驗,不僅鞏固了重結晶提純法操作,而且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設置開放性實驗必須根據學校實驗室自身條件和學生總體素質水平展開。開放性實驗項目可包括現代有機分析儀器的操作實驗、與科研相結合的開放性實驗、[5]與校企合作項目相結合的開放性實驗。開放性實驗讓學生接觸到平常很少或者幾乎沒見過的大型儀器,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很快參與到全開放實驗教學的全過程中。開放性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和平臺,與我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緊密結合。過去的實驗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素養(yǎng),這固然重要,但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通過增加應用型實驗和開放性實驗,能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同時為學生學習后續(xù)專業(yè)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3.開設化學實驗室安全教育課,增強師生安全意識。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化學實驗室教科研活動日趨平凡,各種實驗室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強化實驗室安全管理,建設教科研不斷運行及不斷創(chuàng)新的實驗室是高校師生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長期以來,化學實驗室安全教育一直以來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一般只是在學生上實驗課之前由授課老師簡單提一下,并沒有做系統(tǒng)、全面的講解。學生掌握的只是支離破碎的安全教育相關知識。在此境況下,開設化學實驗室安全教育課已不可或缺。化學實驗室安全教育課內容包括:①化學實驗室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②各種常見的強酸、強堿、易燃、易爆、易制毒、劇毒藥品的使用方法和預防;③常見滅火器分類和使用方法;④實驗室廢液的處理;⑤外傷、化學腐蝕的預防和處理;⑥安全用電。[6]對學生實施系統(tǒng)性、全面性實驗室安全教育,不僅能大大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減少人為災害帶來的損失,而且能強化學實驗教學效果。

三、結語

我們在現有化學實驗教學框架下進行了改革,優(yōu)化了實驗教學體系,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他們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并且具有一定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在進行有機化學實驗改革的同時,還要著力促進教師團結合作,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改革還需繼續(xù)探索,為培養(yǎng)出與現實接軌、社會滿意的新型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宇嬰,王月欣,高靜.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廣東化工,2011,38(10):165.

[2]汪婕.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以安慶師范學院為例[J].考試周刊,2010(13):10-11.

[3]王敏,蔣炳英等.有機化學實驗微型法教學改革的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2,15(3):12-14.

[4]宋明芝等.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2,39(2):227-228.

[5]陳震,江棟等.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1):84-86.

第4篇

《有機化學基礎》模塊重點介紹了常見有機物的結構、性質、轉化、合成等知識。由于有機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性質獨特,學習時有一定難度,所以復習時尋找正確的切入點以及合適的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下面談幾點怎樣有效復習有機化學:

一、抓住基礎,注重概念

有機化學基礎內容包括:烷烴、烯烴、炔烴、苯及同系物、鹵代烴、醇、酚、醛、酮、羧酸、酯、油脂、糖、氨基酸、蛋白質及合成高分子,認識它們的概念、組成、分類命名、代表物的表達式、結構、性質,明確結構決定性質,并能由性質、結合質譜圖、核磁共振氫譜圖、紅外光譜圖的作用,推測其結構,能辨別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達到縱覽全局的境界。

如復習醛時,應明確醛是烴基(氫原子)與醛基相連的有機物,可分脂肪醛、芳香醛、一元醛、二元醛等,飽和一元醛通式CnH2nO,代表物乙醛:

1.分子組成與結構: ,分子式:C2H4O,電子式: 。

結構簡式:CH3CHO,及球棍模型、填充模型等。

2.物理性質: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沸點20.8℃,易揮發(fā),能與水、乙醇、乙醚等互溶。

3.化學性質:①氧化反應,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與O2發(fā)生催化氧化,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等強氧化劑氧化。②加成反應,與H2發(fā)生催化加成得醇(即還原反應)。注意醛基不能與金屬反應,也不與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其他代表物還有甲醛、苯甲醛,重點是典型性質、反應條件、反應類型,這樣對醛類有一個完整的復習。

二、抓住官能團,掌握規(guī)律

官能團決定了有機物的特征性質,是學好有機化學的金鑰匙,是物質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物質具有的性質就是官能團具有的性質,某物質含多種官能團,其性質也是所含官能團性質的疊加(注意官能團相互影響),同時決定了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在復習時抓住烯烴一大片,鹵代烴、醇、醛、羧酸、酯一條線的轉化關系:

其中鹵代烴是烴和烴衍生物相互轉化的橋梁,伯醇連續(xù)兩次氧化成羧酸,明確它們轉化時的反應類型,對應條件,熟練掌握轉化規(guī)律,是有機合成推斷及設計的關鍵。

三、善于對比,增強聯(lián)系

雖然有機物種類繁多,性質復雜,只要善于對比,尋找異同,就能強化知識,加強記憶,增強聯(lián)系,如從有機物性質上對比:

1.能使溴水退色的有機物通常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醛基。

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退色的有機物通常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醛基及苯同系物。

3.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的有機物通常會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醛基、酮羰基及苯環(huán)。

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或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有機物含有醛基。

5.能與鈉反應放氫氣的有機物含有羥基或羧基。

6.能與碳酸鈉、碳酸氫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或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有機物中必含有羧基。

7.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有機物為醇(濃硫酸加熱)、鹵代烴(氫氧化鈉醇溶液加熱),官能團的β-C上含有H。

8.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有機物為鹵代烴(氫氧化鈉溶液加熱)、酯(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糖(單糖除外,稀硫酸加熱或酶催化)、蛋白質(酶催化)。

9.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的有機物必含酚羥基。

10.能連續(xù)氧化的醇具有―CH2OH的結構。

又如從反應物量上對比,從物質空間結構上對比等既能鞏固物質性質,又加強了相互聯(lián)系,從而能0多角度靈活掌握物質性質。

四、學以致用,尋找題眼,設計、推斷有機合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有機合成設計及推斷題容量大,關系復雜,綜合考查學生的運用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考化學選考的重點、熱點,關鍵是審清題干信息,題設問題,尋找題眼,根據性質、不飽和度,推測物質結構,觀察碳骨架構建及官能團的轉化,運用正推法、逆推法或正逆結合法,分析反應類型,理順物質轉化的來龍去脈,全面解決題設問題,對同分異構體的判斷要明確限制性條件,結合物質性質、等效氫的要求及同分異構體的對應關系,全面書寫同分異構體,這樣既綜合運用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5篇

一、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整體把握模塊間聯(lián)系

結合課程標準和省新課程研修專家的視頻講座精神通讀化學將要選修的《有機化學基礎》模塊教材的內容,進一步了解教材結構、欄目的設置、課標在教材的具體體現形式、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化學2》之間的聯(lián)系,使自己在選修模塊的教學中能夠承前啟后、得心應手地利用好教材、駕馭好課堂,這就需要在備課時,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只有這樣才能優(yōu)化我們的教學,跳出教材,駕馭教材,進一步落實新課標精神。

二、準確領悟新課程理念,精確把握內容深廣度

在如何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廣度方面,我的感受是正確領悟新課程的理念,嚴格按課標要求,不越位,不拔高。在實施具體的教學時把教學側重點從對知識點的深挖、遷移和拓展層面,轉移到通過化學基本知識的學習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動與探究”欄目

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教材中設置了不少的“活動與探究”欄目,這些欄目的設置無疑在最大程度上幫助教師準備了一個進行探究性教學的最佳切入點,而且這些“活動與探究”大多都與儀器的使用、操作、實驗的設計等結合在一起。因此,結合實際扎實地搞好這些“活動與探究”欄目的教學,是非常有利于增進學生在科學探究中對實驗技能和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四、重視教材中具有探究價值的知識點的挖掘,并注意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學習鹵代烴的性質時,通過實驗研究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水解反應。在實驗開始之前,給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不加別的試劑,你能從實驗現象上判斷溴乙烷在加熱條件下在NaOH水溶液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嗎?為什么?”要回答這一問題,則須引導學生從剛學完的鹵代烴的物理性質(不溶于水,在堿液中有分層現象)以及在預習了鹵代烴水解反應方程式(產物皆溶于水,不再分層)的基礎上去探究這個問題。這樣無疑給學生多了一個機會,或者說多了一個角度去思考鹵代烴的水解反應。

五、重視直觀教學,訓練空間思維能力

第6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B-0017-03

高中《有機化學基礎》內容繁多,知識點零散,部分學生覺得所學知識就像一盤散沙,難記、難學。另外,該選修教材中部分內容涉及大學知識,如雜化軌道知識、手性分子等,空間想象力稍差的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吃力。在大學階段,很多學生剛開始學習有機化學時覺得很難適應,大多數大學教師也并不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以及高中有機化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主要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導致教與學的脫節(jié)?;谝陨显颍疚膶⒏咧小队袡C化學基礎》(人教版,2007)與大學《有機化學》(曾瓊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比較,以供中學、大學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參考。

一、高中《有機化學基礎》與大學《有機化學》知識點對比

由上表可見,大學與高中知識點的銜接和延伸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大學要求更高。如第一章有機物的分類中,大學增加了雜化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胺、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硫醇、硫酚、磺酸;第三章對醇的學習,大學增加了醇的命名等。

(2)對有機物化學性質的學習,大學要求更細。如第二章烷烴的化性(氧化、熱裂、鹵代)、炔烴的化性(親電加成、水化、氧化、炔化物的生成及還原),第三章醇的性質(與活潑金屬反應,親核取代,與鹵化磷、硫酸、硝酸、磷酸等反應,脫水,氧化,催化脫氫),第四章氨基酸的性質(兩性,等電點,氨基?;?、烷基化,羧基反應,與茚三酮反應)等。

(3)大學對有機物結構特點的學習更復雜,如第一章對碳原子成鍵特點的學習,大學結合軌道重疊圖例、軌道波函數、氫分子軌道能級圖更詳細地介紹共價鍵的成鍵特點、飽和性和方向性,甲烷的SP3雜化等。

二、高中《有機化學基礎》與大學《有機化學》知識銜接的特點

從以上分析得知,高中《有機化學基礎》與大學《有機化學》知識銜接點較多,其銜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沉沒式。在高中教材簡單介紹而大學教材未涉及的知識的銜接方式可稱為沉沒式。《有機化學基礎》的內容編寫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資料卡片、科學視野、科學史話等板塊會補充一些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內容,這不僅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也使教材更有廣度。如在科學史話中介紹碳價四面體學說的創(chuàng)建過程,在實踐活動中介紹用粉筆分離菠菜葉中的色素的方法,介紹“西氣東輸”工程的重要性等。這些內容考試不作要求,學生淺嘗即可,卻能拓寬知識面。

2.接近式。高中有些知識點在理論解釋上已接近大學水平,但在練習上大學要求更高,這些知識的銜接方式稱為接近式?!队袡C化學基礎》作為選修教材,是對必修教材內容的補充和深化,如烷烴、烯烴、炔烴的命名,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碳原子的SP3、SP2、SP雜化等,其難度已接近大學程度,將這些內容提前放在高中學習,讓學生更早了解,為大學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生長式。在高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知識點的外延,增加其內涵,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事物各方面的屬性,或進一步抽象出更為本質的屬性,這種知識銜接方式稱為生長式。如在高中通過碳原子的成鍵特點來介紹共價鍵的形成,而在大學則是結合軌道重疊圖例、軌道波函數、氫分子軌道能級圖更詳細地介紹共價鍵的成鍵特點、飽和性和方向性;在苯的同系物命名時,高中簡單介紹二甲苯的“鄰”“間”“對”的習慣命名和系統(tǒng)命名,大學則拓展到三甲苯的“連”“偏”“均”的習慣命名和系統(tǒng)命名。這樣可以使學生由分散學習上升到系統(tǒng)地理解所學知識的實質,以便在各種情境下都能夠靈活運用。

4.跳躍式。在大學《有機化學》教學中,有些內容是高中未曾涉及的,這些知識的銜接方式稱為跳躍式。如有機物的構象、構型,烷烴鹵代反應和烯烴反應的歷程及其規(guī)則,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及質譜的解析等。這些內容使學生學得更深、更廣、更扎實。

三、高中《有機化學基礎》與大學《有機化學》銜接教學的對策

1.聯(lián)系實際,激活沉沒式知識。沉沒式知識在高中教材中所占比例少,涉及的內容只作補充性材料,對后續(xù)學習并無深遠影響,因此這部分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很低。而大學教材缺少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內容,學習起來稍顯枯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補充一些趣味性知識,激活高中所學知識,以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2.練習鞏固,強化接近式知識。接近式知識在高中教材已作詳細介紹,但涉及的練習難度不大。在大學階段,對于接近式知識的教學,教師可采用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復習、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回憶等方法,并逐漸加大練習的難度,強化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如學習烯烴命名時,可先讓學生回憶烯烴的命名方法,完成一些簡單的烯烴的命名,然后著重學烯烴的命名,使學生的知識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3.注重本質,整合生長式知識。生長式知識在高中階段已有一定的介紹,但受到認知能力和思維特點的限制,高中學生對這些知識還不能全面理解。在大學化學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生長點,融入新知識,并通過列舉各種不同的實例,從不同側面進行解釋,抽象出這些知識的本質屬性,整合所學知識,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如學習單烯烴時,學生通過分析單烯烴官能團(雙鍵)的形狀及其電子云分布特點,知道烯烴容易給出電子,也就是容易被缺電子(如鹵素、路易斯酸)的物質進攻而發(fā)生親電加成反應,反應取向符合馬爾科夫尼科夫規(guī)則;但有過氧化物存在時,氫溴酸與不對稱烯烴起加成反應時,反應取向是反馬爾科夫尼科夫規(guī)則。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習,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烯烴的本質。

4.巧妙拓展,掌控跳躍式知識。跳躍式知識在高中并未涉及,所以這些知識點對學生來說都是新鮮、陌生的。在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些知識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全面分析,歸納出該類知識,然后結合生活實例、故事等,逐漸呈現知識點,再利用形象的語言,對知識進行深入的解釋,使知識的陌生程度掌控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進而得到拓展和深化。

第7篇

1.研讀《考試說明》,精做高考試題,明確復習策略

《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高考試題是《考試說明》的具體體現。研讀《考試說明》可以明確高考考查的范圍及能力層次要求。精做高考題,可以感受高考試題的深廣度,了解高考題命題規(guī)律。這樣在復習中才不會偏離考試范圍,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2.處理好幾種關系,提高復習效率和針對性

(1)現行教材(有機化學)不同版本之間的關系

目前在山東省的教材有兩套:人教版和魯科版,兩個版本的知識體系編排差別不大,但在部分章節(jié)的部分知識點上,側重點還是各自有所差異。但高考命題山東省是統(tǒng)一命題,試題卻完全相同。怎么處理這種關系呢?這就需要我們比較兩個版本的相關知識求同去異,在復習有的放矢提高復習效率。

(2)處理好有機化學部分和整個高中化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關系

有機化學知識是整個高中化學知識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在必考的內容中只是一個比較小的部分,如若和選做的有機加起來,那就舉足輕重了。所以再有機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強基礎知識的復習,對常見物質的結構、性質要非常熟悉,反應條件,方程配平等細節(jié)要注意記清。和其他化學知識一樣:代表物質記性質,同類物質看特征,特征一樣性質同。不管是有機還是無機復習方法都總是相同的:由個別到整體,由特殊到一般,同類可由此及彼,特殊單獨記憶。

(3)處理好必修和選修的關系

有機部分的內容必修中知識點少,難度也小,基礎性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學習記憶都很容易,所以復習過程中歸納總結輕松,但對于選修部分的有機,知識點增多,物質類別多,反應的類型也增多,反應的復雜程度也有所加大,這么多的內容要全部記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對教材進行合理處理,讓學生明白《考試說明》中的考點,太難的反應《考試說明》中沒有要求的可以去掉,而對于《考試說明》中要考的內容,如果自己使用的版本沒有介紹到的,在復習過程中,可以做適當的補充。爭取在復習中做到:必考的掌握清楚,考到的學生能夠自己分析,以“漁”取“魚”。

3.明確??贾R點,高度重視課本復習

這一模塊??贾R點有:①有機反應類型(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去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聚合反應)②官能團的名稱③有機物的性質判斷④有機物的結構簡式⑤重點有機方程式的書寫(如醇的催化氧化、醇的消去反應、酯化反應、醛的銀鏡反應等)⑥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和種類的判斷⑦簡單有機物綠色合成路線的設計和評價。

基礎決定能力,基礎決定成敗。近幾年高考命題特點都是嚴格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回歸基礎,回歸課本?!犊荚囌f明》是高考命題的綱,課本是高考命題的依據,許多試題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原型或“影子”。無論高考題怎么出,大部分都會落到基礎知識的考查上,那些在高考中創(chuàng)造奇跡的的學生,無一例外的都是基礎知識牢固、熟練、全面、扎實的學生。所以,在復習中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基礎知識、基本題型的夯實、熟練上,決不能好高騖遠,喜歡偏難怪新,浪費時間、精力、體力?!熬艑又_,起于壘土”,基礎知識既是解決問題的本源,又是能力提高的根基。

4.學會歸納,夯實基礎,使知識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形成立體網狀的知識結構

有機化學知識的脈絡非常清晰,在復習中要注意讓學生學會自己歸納,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使有機化學知識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

(1)夯實基礎。

采用多種方法,下功夫記憶基礎知識。如對比記憶,各類有機物的結構、官能團和性質,代表物、典型反應進行對比記憶。如整體記憶,利用化學復習資料 總結的“有機物的分類與性質”表格從整體上進行記憶。如分類記憶,如有機反應有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可以記憶每一類反應的各類物質的典型反應;也可以以反應條件為分類方法記憶典型反應,如濃硫酸加熱為條件的反應有醇消去、酯化反應、酯類糖類的水解反應,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為條件的反應為水解反應(酯的堿性水解、鹵代烴的水解)、中和反應。各種記憶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

(2)以結構為主線,突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將零散知識系統(tǒng)化

《有機化學基礎》涉及的有機物多,知識點多,記憶的內容多,但有機化學又有很好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如貫穿《有機化學基礎》的一條主線是“具有相同官能團的一類有機物的性質相似”,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一規(guī)律就能“以一知十”。這就要求在復習中注意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做到事半功倍。如可以以官能團類別為主線,把物質按“脂肪烴(烷、烯、炔)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油脂糖類蛋白質高分子化合物”的順序,將各類物質的物理性質、代表物的分子式和結構簡式、主要化學性質、制取方法、來源和用途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梳理;

打破章節(jié)之間的限制,進行模塊內綜合,在復習中通過分析對比、前后聯(lián)系、綜合歸納,把分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網絡化。

5.突破信息,加強推斷題訓練

在有機化學復習中,特別要重視對高考有機化學信息題進行專題研究,學會對題給信息進行吸收處理的能力。

6.培養(yǎng)規(guī)范使用化學用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