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7 11:50:13
序論:在您撰寫安塞腰鼓舞蹈服飾藝術文化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安塞腰鼓是我國陜北地區(qū)民間 藝 術 中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藝 術 形式。安塞腰鼓的藝術特色不僅表現于樂器演奏方法、舞蹈表演形式方面,也體現在服飾色彩的應用方面。安塞人民舉辦腰鼓活動時都會身穿富有北方漢族特色和地域特點的民族服飾,男舞者、女舞者的服飾均以紅色為主,衣服上繡有中華民族傳統(tǒng)圖案。富有陜北地區(qū)漢族特色的服飾與腰鼓藝術的結合,打造出一個藝術特色鮮明、文化風格獨特的安塞腰鼓隊伍,傳播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民間藝術。為深入了解安塞腰鼓服飾藝術的特點,促進我國傳統(tǒng)服飾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本文結合《中國服飾史》一書,提出關于安塞腰鼓服飾藝術未來傳承與發(fā)展的建議,以期推動我國服飾藝術、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由徐靜編著、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服飾史》一書由緒論部分與十七個篇章組成,同時書中附有我國社會發(fā)展朝代演變年表。第一章與第二章概述我國服飾文化相關內容,介紹服飾起源的諸種學說。第三章至第十六章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從古至今不同時期的服飾文化,詳細介紹我國服裝史上的五次服飾變革,依次集中于春秋戰(zhàn)國、魏晉南北朝、唐代、清代、民國時期,并論述從夏商西周到宋元明清等諸多朝代男子服飾與女子服飾的差異,穿插絲綢之路與漢代絲綢成就的相關內容,同時闡述遼金元時期遼契丹族、金女真族、元蒙古族的服飾特點。第十七章詳細闡述不同地區(qū)少數民族服飾,包括東北、內蒙古、西北、西南、中南、東南等地區(qū)??傊?,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服飾設計不能單純依靠品牌優(yōu)勢來發(fā)展,需要注重我國傳統(tǒng)服飾藝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通過傳統(tǒng)服飾藝術的繼承與應用,更好地彰顯中華民族服飾特色。
作者于《中國服飾史》一書的第十六章與第十七章中重點論證了我國傳統(tǒng)服飾、少數民族服飾的設計以及保留復古元素的意義。作者認為復古元素在服飾中的利用,一方面能夠賦予服飾本身文化屬性,使服飾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媒介;另一方面高度契合我國民眾的氣質,能充分展現出穿著者的氣質、精神、面貌,這一觀點恰好在安塞腰鼓服飾藝術中得以印證。例如,目前人們能夠見到的安塞腰鼓女子服飾,其衣領、衣擺、衣袖的設計都采取了復古元素,設計師通過復制我國傳統(tǒng)圖案,將其繡織在衣擺、衣裙、衣袖等位置,精致復古翻領設計,有效貼合穿戴者的身形線條,能更好地彰顯出服飾的立體精致之感。同時,服飾通過搭配經典的傳統(tǒng)圖案,展現出古典、優(yōu)雅的氣質。顯然,復古元素在服飾設計中的使用,賦予服飾以文化特性,使服飾的藝術特征、文化屬性得以有效凸顯。而我國傳統(tǒng)服飾制備工藝的利用與繼承,實現了服飾與我國女性身形的良好契合,有利于展現女性美麗、溫柔、端莊、大方的氣質。并且,安塞腰鼓的服裝上印有我國陜北地區(qū)的圖騰紋樣,也繡有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圖案,這種服裝設計的靈感與意圖就是旨在將服裝樣式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傳遞安塞腰鼓服飾的民間藝術、文化特征。安塞腰鼓服裝上的圖案靈感來源于漢族傳統(tǒng)祭祀活動中的圖騰標識,各種圖案代表漢族不同部族祖先和神靈的圖騰紋樣。服裝以追尋中華圖騰文化內涵為主要目的,將傳統(tǒng)文化圖案進行解構重組。
我國陜北安塞地區(qū)人民在舉辦腰鼓活動時,大多會穿著統(tǒng)一顏色的服裝、帽子、鞋子。在上衣、下衣方面,男子服飾與女子服飾的顏色均采用紅色、白色。男子服飾主要以白色為主色調、紅色為輔助色調;女子服飾主要以紅色為主色調,白色為輔助色調。在舉辦安塞腰鼓活動時,男舞者與女舞者互相配合,在服飾顏色上形成統(tǒng)一樣式,給觀眾一種整齊劃一、氣質內斂、精神飽滿之感。這一設計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國傳統(tǒng)服飾設計觀念中,白色是干凈、利索、自然、豪爽等的象征,而紅色則是吉祥、喜慶、美好的象征,這就使得服飾顏色的特性與腰鼓活動的文化意蘊相契合,充分彰顯出我國陜北地區(qū)漢族人民的氣質。而男子的帽子則以白色為主色調,帽子的樣式猶如捆扎的頭巾,以凸顯安塞男子務實、能干、勇敢、勤勞的精神氣質。男子的鞋子則以黑色為主色調,以凸顯整個服飾的風格特性;而女色的鞋子以紅色為主色調,以實現與服裝色彩的統(tǒng)一。正是由于這一服飾色彩的設計特點,使得安塞人民在衣著打扮方面蘊含當地的風土熱情、審美觀念、精神氣質?!吨袊検贰纷髡咧赋觯何覈鴤鹘y(tǒng)服飾的發(fā)展非常注重服飾色彩的繼承,每一種服飾顏色所代表、傳遞的文化意義都有所不同。顯然,安塞腰鼓的服飾藝術文化特性體現于對我國服飾色彩的繼承與保留上。參閱《中國服飾史》書中內容可知,我國歷代服飾發(fā)展都非常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運用與保留 。實際上,當人們通過追溯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民族服飾的特色來解釋現代服飾現象和服飾風格時可以發(fā)現,現代服飾并不是所處時代僅有和自發(fā)的創(chuàng)造,而是歷史進化的產物、傳統(tǒng)文化的延伸,服飾設計的藝術表現力需要豐富的文化內涵作支撐,沒有文化積淀的作品非常淺薄且蒼白無力,而安塞腰鼓服飾恰好印證了這一道理。例如,安塞腰鼓服飾設計在材料選擇方面并未一味選用化學纖維材料,而是使用棉、麻、羊毛、蠶絲等天然纖維材料,從而更好地賦予服飾以質地與特色,使我國古代服飾材料得以繼承與保留,彰顯北方地區(qū)的民族風格。同時,安塞腰鼓服飾藝術方面也融入許多陜北地區(qū)特有的文化元素,例如服飾的 LOGO 設計主要選擇花鳥魚蟲作為主圖案,并將我國傳統(tǒng)花紋與花鳥魚蟲的圖案進行巧妙結合。安塞腰鼓服飾的這一設計理念,契合了陜北地區(qū)人民的審美觀念、精神情感。另外,安塞腰鼓舞蹈服飾最為常見的搭配是“白羊肚子手巾紅腰帶”,這種搭配方式直觀刻畫出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面貌,即在寒冬中裹著白頭巾的放羊人、黃土地上穿著黑棉襖的人們,充分表現出黃土高原地區(qū)人民原汁原味的生活習性,反映出陜北人淳樸勤勞的性格特征。正是如此,安塞腰鼓這一民間藝術才得以傳承下來。
在新時期背景下,安塞腰鼓服裝作為重要的民族服飾之一,其設計應當結合時代發(fā)展趨勢,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靈感,借助新穎的服裝形式,以實現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推動傳統(tǒng)服飾藝術的傳承。對此,本文結合書中基本觀點并聯系實際就安塞腰鼓的服飾設計提出以下兩方面建議。第一,設計師可繼承與運用牡丹花、龍鳳圖、麒麟、玉如意等我國傳統(tǒng)圖案元素,將其融入服飾的 LOGO 設計中,從而增強服飾的品牌標識,賦予服飾獨特的氣質內涵。在保留我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實現服飾設計理念創(chuàng)新。將我國傳統(tǒng)花紋設計應用于服飾上,傳統(tǒng)經典花紋配以撞色設計,以凸顯服飾的藝術風格,展現出民族風格與安塞人民的精神氣質。第二,設計師應保留衣擺、衣袖、衣領的立體化設計理 念 ,在 設 計 服 飾 時 嘗 試 進 行“V”領 的 特 色 化 設計,更好地賦予服飾美感等。在服飾裁剪設計上,設計師應繼承與保留我國傳統(tǒng)服飾注重簡潔、立體設計的理念,提高服飾版型質量。例如,采取比例剪裁法,先畫出腰鼓服裝的中間型號,然后再逐步改制為不同型號與規(guī)格的版型服飾,從而使得腰鼓服裝的比例更為勻稱齊整,在保持統(tǒng)一形制的同時清晰凸顯出服裝色彩特點,彰顯出獨特的服飾風格。再如采取原型剪裁法,將立體剪裁之后的服裝進行重構,在保持原型基礎上,增加款式放松度,這樣既符合人體曲線結構,也便于腰鼓表演,使得服裝更加得體舒適。
綜上所述,安塞腰鼓服飾藝術具有鮮明、獨特的文化特征,融合了陜北地區(qū)優(yōu)秀歷史文化與藝術審美風尚,充分展現出當地民眾的衣著習慣與生活習俗,塑造出黃土高原地區(qū)男子漢的剛強堅毅、女子的柔美韻味形象,表達出貴和尚中的文化理念,進一步強化了安塞腰鼓藝術的文化內涵。一方面,體現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力量。安塞腰鼓服飾以紅色為主色調,配合壯觀磅礴的表演隊伍和剛勁的舞步,展現出中華民族堅強不屈、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另一方面,體現出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結合。安塞腰鼓服飾設計將中原地區(qū)與游牧民族的服飾元素結合起來,形成特色鮮明的表演服飾,塑造出豪邁又不失和諧、粗獷中透露著內斂的性格特質。在新時期背景下,要想推動安塞腰鼓服飾設計發(fā)展,應當堅持傳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原則,繼承我國古代服飾制備工藝,注重服飾材料、服飾裁剪、服飾顏色使用的有機統(tǒng)一與搭配,并將我國傳統(tǒng)圖案繡制在服飾上,如龍鳳圖、玉如意、牡丹花等圖案,充分利用我國傳統(tǒng)文化,從而賦予服飾本身一定的文化內涵。同時,政府應發(fā)揮主導作用,調動各方社會資源,投入到安塞腰鼓服飾藝術研究中,提煉并梳理其中具有文化價值的設計元素,并且做好收藏與保存,為進一步創(chuàng)新傳承提供有利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筑牢傳統(tǒng)服飾藝術根基,實現我國傳統(tǒng)圖案、我國傳統(tǒng)服飾藝術特性、我國傳統(tǒng)服飾制作工藝等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促進我國服飾行業(yè)的健康長遠進步、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作者:孫鵬飛 單位:西安體育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