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久久久字幕|亚洲精品成人 在线|视频精品5区|韩国国产一区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期刊支持:400-888-9411 訂閱咨詢:400-888-1571股權代碼(211862)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學技術史論文

時間:2022-05-02 03:35:11

序論:在您撰寫科學技術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科學技術史論文

科學技術論文:科學技術讓歷史知識傳播方式改變

歷史電視片是以掌握歷史概念,探求歷史發(fā)展動因和宣傳歷史為目的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理解的記憶是不會長久停留在腦海中的,這樣就會出現觀眾掌握得不夠牢固,不久就會忘掉的現象。而歷史電視片將歷史知識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片中動態(tài)內容代替抽象的說教,使觀眾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欣賞、去鑒別、去認識歷史。

如歷史電視片《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我國觀眾對法西斯德國對蘇聯(lián)的進攻,以及蘇聯(lián)紅軍的戰(zhàn)略反攻,因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所限,對敵對雙方的實力對比、軍事分布、戰(zhàn)爭激烈程度、戰(zhàn)略進攻目標和進攻方向及戰(zhàn)役進程往往難以理解。然而,在歷史電視片中,電視工作者利用電視畫面、利用現場音響、通過3D或AE技術將流動的箭頭把敵我雙方的攻防路線及戰(zhàn)略態(tài)勢進行演示,再配上戰(zhàn)役中影像記錄的素材,觀眾在鮮明生動的影像的刺激下,就能清楚了解戰(zhàn)爭進程,理解敵對雙方作戰(zhàn)方針和意圖了。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電視畫面的直觀效果,讓觀眾一目了然;其次是歷史電視片中的知識點,被電視片編導按照一定的編輯手法有規(guī)律、有層次了,這樣一來觀眾就比較好理解;第三,歷史電視片中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被條理化了,一個事件、一場戰(zhàn)爭它的前因后果被條理化后,讓觀眾理解起來就清晰明了。這樣一來,觀眾的抽象思維就變成了立體思維,理解起來就變得簡單容易多了?

還有一點就是電視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編導運用畫面演示,運用解說詞點撥,運用音樂烘托,使觀眾在愉悅的心境中輕松地獲取知識、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比單一的說教或是枯燥地“啃”歷史書籍,對觀眾生理和心理來說,無疑會產生更深的刺激,這種刺激經過轉換變成了記憶,深深刻錄在觀眾的腦海中。

如:歷史電視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反映19世紀末兩大軍事陣營形成時,用世界地圖把兩大軍事陣營的國名在屏幕上呈現出來后,通過解說詞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它們間的關系,即: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的一個規(guī)律,到法國與德國、英國與德國、俄國與奧地利的三組矛盾,再由三組矛盾升級,形成同盟國、協(xié)約國兩大集團斗爭,最后導致世界大戰(zhàn)。正是這些動態(tài)圖像、圖形,把抽象的內容轉化為直觀的,觀眾便于理解的,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生動準確的演示,將錯綜復雜的關系化解了,讓觀眾了解到這些互不關聯(lián)國家為什么會形成兩大陣營的一些歷史。

影像技術的綜合運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歷史傳播方式,傳播中歷史電視片成了觀眾接受歷史,認識歷史的引領者、指導者。歷史電視片的內容和觀眾之間產生了互動,看起來觀眾的接受方式更隨意了,但這種方式更方便、更直接、更靈活、更有針對性,促進了觀眾學習歷史方式的改變,使觀眾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

在歷史電視片的傳播中,通過運用影像技術手段和信息技術手段,以及影視藝術表現手段,將綜合藝術形成的“場”信息,設置給觀眾,讓觀眾不僅置身于某個歷史階段的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還會讓歷史上發(fā)生的事件、故事隨著情節(jié)的展開入腦入心。使觀眾的觀看不僅是在享受,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歷史知識的啟迪、精神的升華。

實質上利用影像技術手段和信息技術手段,以及影視藝術手段的傳播,還會逐漸改變觀眾接受信息的方式。歷史電視片生動有趣的歷史情景,逐漸轉化為養(yǎng)成教育的一種形式,以及一種特有的接受信息的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觀看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讓觀眾由單一地觀看轉化為想要動腦思考、反復琢磨,讓觀眾在學會學習的基礎上對歷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得出正確結論。

影像技術手段和信息技術手段,以及影視藝術手段的應用,使影像藝術或者說歷史電視片與觀眾之間,觀眾和觀眾之間能夠實現交互,能夠使觀眾由過去單純的強灌式學習歷史知識,變?yōu)橛^眾自己主動參與的過程,充分領悟歷史知識的內涵,在原有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引申、積累,這樣觀眾不僅了解了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各種能力,學會了學習。例如,一些80后學生觀眾在觀看歷史電視片《》時,由于該片對發(fā)起“”的動機沒有定論,他們看了這部片子后就對“”的產生非常不解,他們就從網絡上搜集有關“”的資料,并針對資料提出相應的問題,在網絡上進行討論,這樣一來不僅形成了資源共享,而且通過他們搜集、思考、討論,加深了對“”這一段歷史的認識。由此可以看出影像技術手段和信息技術手段,以及影視藝術手段的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接受,獲得了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激發(fā)了觀眾的主體意識,使觀眾積極、主動、全面地參與到某一歷史過程之中,做到了享受與學習相結合,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社會群體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和提高。

科學技術史論文:面向高職制造專業(yè)的科學技術史教育初探

摘要:針對高職制造專業(yè)學生缺乏科學技術史了解,在工程實踐中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的現狀,通過科學技術史教育宣講增強科技意識、樹立科學精神,專業(yè)課程教學與科學技術史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認識論、方法論,科學技術史的專題研討提升學生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探索出了適合高職制造專業(yè)學生的科學技術史教學實踐方法,提高了高職制造專業(yè)學生的創(chuàng)新活動能力,推進了我國高職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制造專業(yè);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

科學技術史是關于科學技術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歷史學科。是以自然科學技術為對象的一門橫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學科,是學習《自然辯證法》、《科學思想史》、《發(fā)明學》、《創(chuàng)造學》等課程的基礎,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導向性,是一門對學習、創(chuàng)造、成才的養(yǎng)成教育課程[1]。高職制造專業(yè)的學生主要面向生產現場的技術管理、工藝改革和新產品、新工藝實施,有必要養(yǎng)成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的工作作風,以及勇于探索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因而對高制造專業(yè)的學生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對培養(yǎng)高職制造專業(yè)學生實事求是的辯證自然觀、科學觀,掌握正確的科學思維、方法,增強技改、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目前我國針對高職學生的科學技術史教育的實踐經驗還比較匱乏,筆者經過大量的研討,在高職制造專業(yè)中開展了科學技術史的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活動,并經過三屆學生的嘗試,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科技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科學技術史教育教學計劃

高職學生經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比較系統(tǒng)的學科內容,初步具備基本的科學知識基礎,可以接受科學技術史教學而不會存在知識障礙;其次,大多數高職學生不存在升學壓力,有條件注重培養(yǎng)興趣愛好;最后,科學技術史教育對未來職業(yè)發(fā)展、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這就為高職學生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時機和條件。根據高職教育活動規(guī)律和高職制造專業(yè)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在制造專業(yè)經過連續(xù)三屆學生的教學實踐,制訂了分階段科學技術史教育的培養(yǎng)計劃,分為3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采用開科學技術史講座的形式,達到科學技術史普及教育的目的。主要針對歷史上一些有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進行分析、講解,達到讓學生了解科技史的發(fā)展,對社會進步的重大影響,激發(fā)學習興趣。第二階段是在專業(yè)課程內容教學中融入相關科學技術發(fā)明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專業(yè)技術的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逐步養(yǎng)成掌握科學的認識、方法論,增強專業(yè)理解和專業(yè)自豪感。第三階段是開展科學技術史專題研討,組建興趣小組,與企業(yè)共同研討新技術,養(yǎng)成學生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

二、科學技術史講座

在第一、二學期開設科學技術史講座。這個階段以典型、有趣的歷史事件為主,通過教師講授案例、參觀學習、上網查閱資料等手段,組織學生討論、總結、交流感受等形式完成。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科技展覽和現代化企業(yè),觀看相關的電影、錄像等影像資料,了解科技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最新技術,感受科技對社會變革的影響;有條件的還可以邀請企業(yè)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介紹新學科、新思維、新理論、新技術,全方位的立體感受科學技術對社會活動的深刻作用。由于該部分案例通俗易懂,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并且趣味性較強,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樂意接受。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專業(yè)的了解,激發(fā)了專業(yè)興趣,感受了科技的力量和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對今后成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當然案例的選擇應該緊緊結合專業(yè),要根據學生情況和行業(yè)最新技術的發(fā)展及時的進行適當的更新?;顒雍笠髮W生寫心得體會,并進行交流。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消除了科學技術史“無用、無關”、“無能無力”等錯誤觀念。

三、專業(yè)課程內容與科學技術史融通學習

在第三、四學期的專業(yè)課程學習過程中,增加科學技術史內容,尤其是一些與制造專業(yè)相關的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如在高職制造專業(yè)中講連桿機構時,可以引入臥輪水排、水擊面羅、人力礱、腳打羅、腳踏紡車、腳踏車[3]等;在鏈傳動中引入翻車,高轉筒車,木斗水車和管鏈水車,天梯[4]等;在講齒輪機構與輪系時講軋蔗糖車的結構、指南車的構造原理[3]等;在講加工與工藝時介紹古代的壓力加工,拉拔加工,鉆鋸刨剪,車璇鏜、陶輪和琢玉車等[3];在講金屬切削機床時介紹秦陵銅車馬,水運儀象臺[3],近代機械的引進與仿制[3]等。通過這些古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介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來龍去脈和技術的演變過程,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思維方法,讓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專業(yè)對社會進步的巨大貢獻,激發(fā)專業(yè)自豪感,提高學習興趣,更加努力學好專業(yè)理論知識,最終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科學技術史的專題研討

在第五學期的科學技術史教育中,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技巧的培養(yǎng)是一種興趣愛好的養(yǎng)成,可以組織一個研討班。通過一些先進技術應用的案例(如葉片加工技術的發(fā)展、核電轉子的制造技術等);與專業(yè)相關的企業(yè)真實案例(如多軸加工與高速切削技術等)或者歷史上還存在異議的科學技術發(fā)明(如水力天文儀器的驅動和傳動機構等)展開專題研討,采用教師重點介紹、自主查閱資料和共同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切實改變單向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注入式教學法,更加注重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激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guī),敢于挑戰(zhàn)權威,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對以上類似問題,通過教師介紹相關知識,讓學生在課后查閱資料并開展小組討論,再專門組織了一堂探討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理解力,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歷史是社會發(fā)展的一面鏡子,科學技術史教育的意義就在于讓未來的科技工作者,工程師,技術人才體會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fā)展與進步的靈魂,是民族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4]”針對高職制造專業(yè)學生的知識結構、就業(yè)崗位以及課程安排,通過科技史講座、專業(yè)課與科技史融通、科技史專題研討等形式,完成了面向高職制造專業(yè)的科學技術史教育目標。讓學生深刻領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熱情,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在專業(yè)技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證明,高職制造專業(yè)開設科學技術史教育是有益的、必要的、可行的。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科學技術史的教育必將與素質教育的改革緊密結合,這對于以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人才為己任的高職院校將是一場挑戰(zhàn)和機遇,只要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中努力實踐科學技術精神,就可以有效轉變學生的創(chuàng)新觀念,激發(fā)學生專業(yè)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出高技能的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

科學技術史論文:機械傳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歷史與研究進展

摘要:機械領域是由原動力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和執(zhí)行系統(tǒng)構成,三者息息相關:構造較為單一和固定的原動力系統(tǒng)為機械提供了動力,而執(zhí)行系統(tǒng)呈現多樣性,傳動系統(tǒng)則將原動力系統(tǒng)與執(zhí)行系統(tǒng)有機結合,具有樞紐作用。機械中的傳動系統(tǒng)是必要的,依據傳動系統(tǒng)的科學性和效率性對機械的優(yōu)劣進行評價。因此,最近幾年,傳動系統(tǒng)成為機械制造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關鍵詞:機械傳動;傳動系統(tǒng);機械制造

1 機械傳動技術的發(fā)展歷史

1.1 機械的主要傳動方式介紹

機械的主要傳動方式包括:機械傳動、流體傳動、電傳動。目前,電磁軸承、電磁傳動等非接觸式傳動也逐漸出現,將傳動技術的范疇拓寬。但具備了機械傳動系統(tǒng)必須的要件的“機械傳動”仍是最主要的傳動形式,如恒功率輸出、速度影響、效率等都很好。

1.2 機械傳動技術的特性

高效、高速、多功能、精密是機械逐漸達到的范圍,那么就必然要求傳動機的功能和性能也達到一個高端和精準的層面。在某種程度上,傳動技術對機械的工作性能、壽命、能源的消耗、振動的噪聲等影響很大。機械傳動的形式包括齒輪傳動、帶鏈傳動、摩擦傳動等。

1.3 機械傳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在最近幾年,機械傳動技術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其作為組成機械設備的重要部分之一,與機械誕生及其進步、更換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它有助于推動生產力的更新?lián)Q代,有助于解決一系列的生產難題。在我國早期,指南車有著類似于齒輪傳動的裝置,美國在20世紀中期將指南車模型進行展覽。戰(zhàn)國到西漢期間,機械傳動的重要標志就是齒輪已經誕生,指南車的發(fā)明早于宋代,中國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認為,三國時期的馬鈞發(fā)明了指南車。

據相關文字記載,表明了機械傳動裝置大約3000年的歷史。在羅馬時代,人類文明逐漸進步,谷物碾磨的木制齒輪是在水力驅動下運作的,傳動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瑞典人在谷物磨中率先采用了傳動技術史上稱得上是突破斜齒輪傳動,斜齒輪是由石頭制成的,在材料上稍為原始。

14世紀,由于時鐘較為精細,傳動齒輪逐漸精密、小巧,人們開始研究金屬齒輪,以減小尺寸。

18世紀初,蒸汽機進入使用,相續(xù)在礦井排水、鐵路機車、加工制造等領域。蒸汽機本質上是機械的動力系統(tǒng),它的發(fā)展對于傳動系統(tǒng)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的金屬齒輪傳動在之后得到應用。

19世紀末期,電動機和內燃機出現。

20世紀初期,擺線、漸開線齒形的齒輪傳動先后出現。40年代左右,漸開線和非漸開線齒輪傳動的齒形計算方法、齒輪刀具、被加工齒輪、相互嚙合的齒輪之間關系及齒形計算方法、空間三維齒形及其嚙合計算方法,逐漸發(fā)展開來。20世紀50年代,初步形成了齒輪傳動的表面接觸和輪齒彎曲強度,以及動載荷的傳動設計方法。20世紀60年代,宇航技術的發(fā)展要求機械傳動更加精確。90年代,人們開發(fā)了被廣泛用于冶金、船舶、電廠等關鍵設備及故障診斷的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狀態(tài)監(jiān)控。這一開發(fā)是基于傳動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并在故障診斷與失效預報兩個方面也開發(fā)了相關的診斷系統(tǒng)。

2 機械傳動技術的相關研究

2.1 機械傳動的信息化與智能化

信息化和智能化作為現代社會科學發(fā)展的重要特征,涉及生產和生活的多方面,機械傳動領域也如此。根據原動力系統(tǒng)的效率特征和執(zhí)行系統(tǒng)的功能,結合了機械傳動技術與計算機控制技術,實現了信息化和智能化,通過計算機控制技術,精確實現動力傳動功率和速比的實時控制,使原動力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和執(zhí)行系統(tǒng)趨于融合,這一研究也成為機械裝備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重要基礎。

在科研人員的研究下,傳動系統(tǒng)的信息化與智能化和機械裝備的信息化與智能化,已獲得了重大進步,在汽車、工程機械和軍工機械生產領域被廣泛使用。在結合了信息、計算機和控制技術與機械傳動技術的基礎下,出現機械傳動的信息化與智能化,使動力傳動功率和速比的實時控制出現,在車輛中廣泛應用,包括機械自動變速傳動、液力機械自動變速傳動和無級自動變速傳動三種形式。

2.1.1 液力機械自動變速傳動。由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傳動構成的液力機械自動變速傳動(AT),液力變速器不僅僅可增加扭矩、吸收沖擊振動,也可在較小的范圍內將無級變速變?yōu)楝F實。機械自動變速傳動采用液力變矩器,使得車輛起步換檔平穩(wěn)、舒適。

2.1.2 無級自動變速傳動。實現“發(fā)動機一變速器一道路負載”的最佳匹配和汽車動力傳動系統(tǒng)的最佳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就是無級自動變速傳動(CVT),即帶式無級自動變速傳動和牽引式無級自動變速傳動。

20世紀90年代末期,和日產汽車公司與日本山一潤滑油有限公司合作,率先研究并成功開發(fā)了牽引式無級自動變速傳動,將裝車運行實現。由于無級自動變速傳動的承載能力較大,被廣泛用于大排量的汽車、工程機械和重型裝甲車輛,作為未來日本和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及部分地區(qū)的研究重點。

2.2 械傳動裝置的高性能、低成本、小型輕量化

從傳動原理和結構出發(fā),采用高強度的新材料,噴丸、冷擠壓、表面涂層和表面復合處理,均可提高傳動系統(tǒng)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減小傳動系統(tǒng)的體積和重量。

顯示在誘導傳動部件微點蝕的表面微缺陷和裂紋擴展和熱處理交變應力,微點蝕的影響下和裂紋擴展;嚙合傳動副分析負載條件下,負載分配和牙齒評價之間的關系壓力,牙齒牙齒表面改性和負載分布和應力強度,傳動部件,如每一個的實力,如壽命設計,是提高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減少了重量和所需要的傳輸容量研究的傳輸系統(tǒng)主題。

現代機械工程的發(fā)展對于機械傳動系統(tǒng)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宇宙空間的真空高、重力微、溫差大,海洋環(huán)境下的海水腐蝕,強磁場或強強電場等特殊環(huán)境下的機械,就需要與該環(huán)境相適應的傳動系統(tǒng)。

3 傳動系統(tǒng)新材料的突破

20世紀50年代,在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之后,先進材料對高科技的發(fā)展影響很大。在機械傳動技術領域,性能特點鮮明且獨特,如梯度、納料、陶瓷、高分子聚合物、智能、表面涂層,以及自修復材料等,機械傳動技術的發(fā)展和性能被這些獨特的性能推進發(fā)展。作為多學科交叉與結合的結晶——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在全世界的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4 提升機械傳動的適應性

真空高,重力微,高溫,腐蝕性海水的海洋環(huán)境,以及強磁場或強電場作用下的空間特機械環(huán)境,我們需要適應傳輸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

此外,微型傳動系統(tǒng)作為微機械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微型傳動系統(tǒng)與普通機械傳動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征受到尺度效應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當傳輸系統(tǒng)的微米或納米級的小尺寸,這將是一個很大的新的科學問題。表面積的傳輸副成分增大,表面力學,表面物理效應,摩擦學,傳輸和不同規(guī)模的常規(guī)熱傳導體積比,我們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5 結語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包括信息和控制、新材料、能源和環(huán)保以及先進的制造技術,已逐得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科學在這些領域的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領域,以促進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的機械傳動。在很大程度上機械傳動技術的發(fā)展與突破影響著機械傳動的發(fā)展與振興,對機械傳動的研究必將更加深入。

科學技術史論文:科學技術與證據裁判:一種歷史進路的研究

[摘要] 神明裁判運用證據的特點是將證據問題與案件事實認定分離,證據問題由法官裁判,其他則交由“神”裁,結果導致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連接斷裂。中世紀后,學術理論與經驗方法被廣泛運用于制度構建和個案處理,為法官正確認定案件事實提供了智識支持,因而法定證據制度進步性明顯:證據與案件事實認定的對應使人們可檢視事實認定的錯誤;在經驗基礎上歸納的證明規(guī)則有助于實現裁判公正?!案呔夹g證據時代”給現代證據裁判原則帶來的沖擊正推動證據制度發(fā)展。

[關鍵詞] 證據裁判;科學證據;法定證據;神示證據

現代證據裁判原則,也被稱為證據裁判主義,基本含義是指對于訴訟中事實的認定,應依據有關的證據作出;沒有證據,不得認定事實。證據裁判原則作為抑制法官恣意心證的重要措施在2010年“兩個證據規(guī)定”中首次得到確認,此后該原則又得到2012刑事訴訟法的肯定。然而,早期的證據裁判并非針對法官恣意而設,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對于推動證據裁判原則的發(fā)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一神示證據制度下證據的作用

關于人類社會早期人們是如何解決糾紛這個問題,霍貝爾有過非常著名的描述:“這種超自然力還作為一種法律程序的救濟手段,滲入到法律的習慣之中。應該指明,它不是作為實體法規(guī)則的淵源,而是當人們沒有確鑿的證據以查明案件事實的情況下,作為一種判決的方式和執(zhí)行手段。求助于它的方法是立誓、占卜和神判?!盵1] 求助于超自然力的做法持續(xù)了相當長的時間,在最初的國家,“當國王用判決解決糾紛時,他的判決假設是直接靈感的結果。把司法審判權交給國王或上神圣人,萬王之中最偉大的國王,就是地美士(Themis)?!盵2] 由于這些描述濃縮了裁判的過程,在這里我們看不到一個完整的、包括證據收集、運用的過程,更無法了解何為古人所理解的“確鑿的證據”,而只看到了裁判的方法和運用這種方法可想而知的結果,因而容易產生一個錯覺,即早期人類的裁判既然是“任性的”,甚或“簡直是天外飛來的”,[1]當然完全與證據無關,與對錯或真假無關,只與信仰有關。筆者并不否認“神啟”等超自然力在其中的作用,但事實上,即便是霍貝姆也不能否認,早期人類解決爭議也首先是依賴證據的。“在愛斯基摩人范圍狹小的社區(qū)中,證據在解決爭議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個大問題。充分而直接的有關材料通常就在手頭。但當事實情況不明時,就必須求助于占卜。然而很明顯,只有這種非法的行為包含有違孽的因素時,或者至少如同在科珀愛斯基摩人中的情況那樣,即發(fā)生了妖術致人死亡的事件時才進行占卜?!盵1] 根據這段描述,生活在“原始無政府社會”的愛斯基摩人解決爭議時首先面臨的問題也同樣是運用證據弄清事實,“原始無政府社會”是霍貝姆對愛斯基摩人生活狀態(tài)和社會生活的描述。(美)E·A·霍貝爾著;周勇譯:《初民的法律——法的動態(tài)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頁。

而占卜反倒并不那么像描述的那樣得到運用廣泛??梢?,依賴能夠找到的證據,證明或說服裁決者或其所生活的社會的人們,是一個簡單社會關系中的訴訟最為基本的方法。在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低的情況下,事實的證明多數只能依賴言詞證據,職業(yè)辯護人還沒有出現,一套驗證和審查言詞證據真實性的方式和規(guī)則尚未發(fā)明,兩個機制在保證言詞證據(包括傳聞和品格證據)的真實性,一是以血緣為中心建立起來熟人社會關系,二是早期人類普遍的對神的敬畏。另外,早期社會中犯罪形式相對簡單,人們更容易從熟人人際關系中獲得有關犯罪的信息。這些條件往往能避免讓案件事實處于真?zhèn)尾幻鞒蔀橐环N大概率事件,從而避免了使裁決者作出的裁判一般性地具有“天外飛來”或“任性”的特點。

湖南大學學報( 社 會 科 學 版 )2013年第5期李蓉:科學技術與證據裁判:一種歷史進路的研究

神明裁判時期同時存在的裁判方式至少有三種:共誓滌罪、神明裁判和決斗。共誓滌罪的特征是,如果一個人被指控犯罪,被告人除了自己發(fā)誓證明自己清白,還需有一些支持者以誓言加強,這些支持者被稱為“共誓滌罪人”。通常,一個有著好名聲的人通常能夠找到12個人以共誓滌罪的方式為其洗清罪名,但如果被告人嫌疑較大或名聲不好,則需以神裁(ordeal) 來決定其是否有罪。[3] 這個裁決的過程事實上與今天并無二致,同樣是要尋找足夠多的信息,讓裁判建立在更為可靠的事實的基礎上,區(qū)別僅在于證據的形式和獲取方法不同:古彈劾式下證據的形式不受限制,傳聞、品格等任何與案件有關的信息都可能成為裁判的證據基礎;據以裁判的證據信息的獲取也與今天存在較大差異,裁判者可以將在任何場所獲得的信息用于裁判,而今天則要求其必須來自于法庭,且通過合法性審查。即便是神裁,也不是沒有任何事實、證據和邏輯依據的。

一些研究神裁下舉證問題的學者發(fā)現,在神裁制度下舉證是項權利而非義務。馬克斯·韋伯說,在古代,提出證據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權利,和當今的舉證責任相反。[4] 這里涉及到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決定允許哪一方當事人行使這種特權,而這個問題恰恰屬于法庭裁判而非神裁的范圍。人裁意味著裁決需要按人的方式為之,在既有條件下充分利用環(huán)境證據、證人證言、控辯雙方的陳述和信譽等,以獲得分配舉證權所需要的信息,是人裁的基本特點?;蛟S對神示證據制度下的裁判進行這樣的解讀是恰當的:當神示制度趨于完善、神裁程序日益穩(wěn)定和明確時,程序的形式理性開始發(fā)揮作用,穩(wěn)定和明確的程序能確保舉證權分配、證明方式選擇等程序問題的大體公正,而這正是神裁制度下通過形式正義實現實質正義的最為原始同時也是大體有效的機制。換言之,早期的裁判同今天一樣,也是要求法官依照證據裁判,只是今天依據證據裁判的主要是實體問題,而在早期,依證據裁判的是程序和證明方法問題。當然,兩者也存在重要差別,今天依證據裁判是精確的和具體的,而那時的是概括和模糊的,法官依情況證據和熟人社會中獲取的相關消息無法清晰地認定案件事實,但卻足以令其產生大致準確的認識,從而較為公正地分配舉證權和選擇證明方式。

相對于今天的裁判,我們不能不承認,神裁時期的事實認定方法缺乏嚴謹的、對外的證明過程,案件事實在作出裁判時也常常模糊不清;同時,由于證據的運用和采信也無任何規(guī)則限制,裁判者認定的事實通常缺乏邏輯支撐,事實(裁判者認定的)與證據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偶然的、不可反查的關系。這種情況下,只有借助“神的啟示”,賦予判決神的光環(huán),判決才是可以接受的。

二“人裁”正當性的建立:

法定證據下的證據裁判

(一)“人裁”建立的基礎

在歐洲歷史上,以1215年英諾森三世在第四次拉特蘭宗教會議上宣布禁止神職人員參與神明裁判為標志,神示證據制度結束了長期的統(tǒng)治退出歷史舞臺。從“神裁”到“人裁”,其正當性建立于三個基礎:

1.“神裁”的消失。神明裁判相繼被禁止為“人裁”登上歷史舞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一,神職人員被禁止參加神裁活動?!?215年英諾森三世會議立法規(guī)定,禁止教士介入單邊的神裁,世俗當權者立即隨之做出反映,禁止用火審和水審的方式決定解決法律爭議的結果,從而導致主宰西方基督教世界三百余年的司法程序頃刻間進入法律史的陰影中,這就要求世俗當權者必須立即尋找出新的審理程序以替代神裁的作用?!盵5] 第二,宣誓裁判無法繼續(xù)。由于宣誓裁判必須借助于宗教本身——教堂神秘的氛圍,教義神圣的地位以及教士良好的聲譽,而這一切隨著第四次亞特蘭宗教會議的召開逐漸瓦解,教士不再參與世俗的裁判活動使宣誓裁判缺少了最受信任的裁判者;經濟的和戰(zhàn)爭的原因導致的人口流動,破壞了以血緣為紐帶的居住格局,當事人往往無法找到法律所要求的數量的宣誓幫助人,使宣誓裁判常常無法展開。第三,決斗作為裁判方式在這一時期相繼被歐洲各國禁止。到16世紀,決斗這一野蠻的審判方式終止走到了頭:1557年后,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宣布:無論民事還是刑事案件,或者關乎紳士們尊嚴問題,一律禁止決斗;1559年巴黎議會頒布文告:任何人如果從事、協(xié)助或慫恿決斗,那他就是國王的背叛者,法律的違背者及和平的破壞者。此后,其他歐洲國家也先后頒禁令明確反對決斗。[6]

2. 大學的興起。各種神裁方式的相繼消失更深層的原因應歸功于科學理論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大學的建立使學術論證方法不僅被運用于審判制度構建或存廢,同時運用于個案的處理,使案件處理方法發(fā)生了實質性的改變。而更為直接的是,大學里的法律專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法官知識和權威的不足,為“神裁”向“人裁”順利過渡奠定了智識基礎。

11世紀后西歐各地先后建立了一批世俗學校,如巴黎大學、薩加曼加大學(西班牙)、海德堡大學等。大學的興起不僅促進了理論科學的發(fā)展,還培育了一批享有聲望的學者和專家,這為訴訟專家意見制度的出現和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法律專家對案件的參與對于恢復羅馬訴訟傳統(tǒng),增加審判活動的理性,解決神職人員退出世俗法神裁活動后世俗法官缺乏權威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

3. “人裁”基本方法的確立。科學理論的發(fā)展為審判活動提供了理性、可靠的方法。13世紀后期神明裁判被取消,歐洲大陸并未能如英國一樣幸運地發(fā)展出陪審團來解決危機,何者來主持審判成為一個難題,“法國與英國的差別在于政府行動可以憑藉權力和資源……當考慮到召集6名或者12名甚至更多可信的人集中到某個地點、并讓他們宣誓后作出一個判決的困難時,一個更容易的、也更為可取的選擇一定是單獨分別地向那些人被當事人提交的或者有某種理由相信他是清楚案情的人提出問題?!盵3] 選擇這一進路的思想基礎有兩個:一是人能夠認識過去發(fā)生的案件事實;二是調查、推理以及更廣泛地使用證據的方法能夠確保法官找出案件事實,而這正是啟蒙思想家(包括教會的啟蒙思想家)在這一時期取得的重要成果。此外,邏輯學、數學等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也為指導法官正確認定案件事實提供了智識支持。邏輯學在中世紀后期已被廣泛運用于宗教神學的理論論證之中,著名的演繹式三段論法律推理作為基本的法律適用方法逐步發(fā)展為歐洲大陸國家進行法律適用的傳統(tǒng),而數學的發(fā)展則進一步推動了邏輯學的發(fā)展,數理邏輯為人們推導和證明案件事實提供了更科學的方法。這一切推動歐洲大陸走上了一條以準確發(fā)現案件事實,以確保實體裁判準確性的道路?!霸跉W洲大陸,教會撤走了體現溫和教義的證明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構筑了一套旨在準確發(fā)現案件事實的證明方式?!盵7] 這套“旨在準確發(fā)現案件事實的證明方式”是賦予普通法官調查權和裁判權,并準許法官走出法庭調查,允許他們除了使用人證,能更廣泛地使用包括實物證據在內的證據。

(二)法定證據制度下證據裁判的特點

法定證據制度中的證據裁判以“量化”為基本特征,即立法不僅明確量化單個證據證明力,也量化證明標準,如兩個可靠證人的證言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達到“一個完整的證明”方可定罪。任何兩個證明力達兩個二分之一個的證據證明力相加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證明,任何兩個證明力為四分之一的證據證明力相加為半個完整的證明。[8]

這種機械的、僵化的規(guī)則盡管違背了人類認識的經驗,但歷史地分析,卻無法忽視這一制度中隱含的進步性和合理性。首先,神裁制度下法官運用證據并不在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建立一個清晰的聯(lián)系,而僅僅是在證據與判決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因為法官運用證據僅限于審理活動開始前作為分配舉證權的依據,而一旦完成這個任務,證據也就失去了作用。這樣,人們在審視一個案件究竟是否為錯判時就無法沿著事實與證據間的關系進行檢視。而法定證據制度下的證據裁判則將證據與案件事實認定對應起來,使人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法官誤判到底錯在哪里,從而為上訴制度的出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第二,法定證據制度將經過積累和檢驗的經驗法則進行歸納和提煉,并上升為約束法官自由裁量的規(guī)則,體現了一種理性的態(tài)度。法官作為人,其判斷力是有限的,人性的弱點也不可避免,以建立在經驗基礎上判斷證據證明力的規(guī)則指引和約束法官,無疑是對智力、經驗有限、無法抵擋各種誘惑的法官的有力支持。盡管經驗法則的多變性和蓋然性影響了其作為固定規(guī)則的準確性和適應性,僵化地運用這些規(guī)則也違背認識規(guī)律,但法定證據制度的許多證據規(guī)則仍有其合理性。如“數量規(guī)則”對于“孤證”——一個證人證言——定案的否定,“經驗告訴我們,兩個沒有‘串證’而且正直的證人就其直接感知的案件主要事實做出的相互吻合的陳述,可以證明該陳述事實的真實性。這一規(guī)定符合司法證明的一般規(guī)律?!盵8] 又如“證明力遞減規(guī)則”,即“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個人信譽有瑕疵的證人證言的證明力減半”,“受到對方有效質疑的證據的證明力再減半”,這些規(guī)則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有其實踐合理性。第三,承認情況證據的證明力。情況證據是指不能直接證明案件主要事實,需要進行推理才能對要件事實起到證明作用的證據,在當今的英美訴訟理論上,情況證據用來證明對訴訟認識產生后果的事實,對訴訟認識產生后果的事實主要包括以下三類:(1)構成原告主張或被告辯護要素的直接證據事實;(2)可以從中推斷出相當于起訴或辯護要素事實的那些事實,即證明起訴或辯護要件事實的中間事實;(3)有助于對訴訟中其他證據的證明作出分析評價的證據性事實。肖建華. 美國證據法上的情況證據[N]. 人民法院報, 2005-1-21 (6)

它對于印證直接證據的真實性、證明主要證據事實和中間性事實的存在有證明價值?!爸惺兰o的教會法和大陸法學者也認識到,某些類型的犯罪不能產生符合質和量要求的證人證言,因此允許法官在不能達到正常的證明標準的特殊犯罪中使用情況證據。在這些犯罪中,情況證據能被用以獲得法律上的完全懲罰。比如像通奸、雞奸、殺嬰等犯罪,可被推定和1/2的證言所證明?!盵9]情況證據的適用巧妙增加了法官對證據的裁量權,一定程度上調整了法定證據制度的僵化和刻板。

應當說,法定證據制度進一步明確了證據在裁判中的作用,對于鞏固證據裁判這一規(guī)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當神職人員從世俗法院退出后,如何使無信仰支撐的世俗的法官的裁判被普遍接受即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立法明確規(guī)定證據的證據能力和證明力是一個必然的出路。學者認為,法定證據制度預先明確的只有證據的證明力,事實上,歐洲的法定證據制度除了量化證據的證明力,并不排斥對證據能力的規(guī)范。以當時的法國為例,盡管刑訊已是主要之偵訊手段,但法律仍對拷問的要件、程序、程度以及口供的記錄方式等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不符合要求的口供將在程序上產生失權的效果,在實體上拷訊者將被追究相應責任。王亞新. 刑事訴訟中發(fā)現案件真相與抑制主觀隨意性的問題[J]. 比較法研究. 1993 , (2)

此外,它能有效防止法官依據不可靠的證據誤斷案件,“防止法官專斷”。[10] 法定證據制度中所包含的要求按可靠的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的思想即便今天看來進步性也顯而易見,這一時期法定證據制度的一些規(guī)定,如“在欠缺法律所預定的必要的證據的時候,不許論罪”,[10] 在證據達到法定要件時仍允許法官保留懷疑的態(tài)度并繼續(xù)搜集證據(或對被告人作其他處分),即要求裁判者在嚴格遵循證據規(guī)則的同時,仍須遵循其形成內心確信定罪,等等,加洛林納法典規(guī)則,對于被告人之自白允許法官繼續(xù)調查取證;1670年王令要求要有其他半證據來排除懷疑。這些規(guī)定較之早期的法定證據制度,其刻板性已減少了很多。到了19世紀中后期,嚴格依量化證據標準裁判的情況已不多見,許多法典都作出規(guī)則,要求法官在綜合考量的基礎上定罪量刑,如1853年《奧地利刑事訴訟法》規(guī)則,對被告人自白,“必須與重要各點和有關犯罪行為的現有資料相符合”才能認定;1857年《俄羅斯帝國法規(guī)全書》規(guī)定,對口供,只有“所陳述的行為情況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不能使人有所懷疑”才能認定。張友好. 經驗與規(guī)則之間:為法定證據辯護[J].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05, (6)

距今天的證據裁判原則的距離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遠。日本學者田口守一教授從兩個層面界定證據裁判原則:一是從歷史意義上,否定神裁,強調證據以外的任何東西都不是認定事實的根據;二是從規(guī)范意義,強調法官必須根據具有證據能力的證據,而且只有經過調查之后才能認定構成犯罪核心內容的事實。[11] 法定證據制度為現代證據裁判原則確立提供了重要基礎。法定證據制度下的證據裁判所體現的理性精神與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發(fā)展而帶來了理性復蘇有著緊密的關系。

當然,法定證據制度下證據裁判的非科學性也是十分明顯的,這種形式主義在證據法典化運動和依案卷裁判的推波助瀾下迅速使法定證據制度下的證據裁判偏離了正確的航向。

三“高精技術證據時代”的證據裁判:

主體與方式的困惑

(一)誰是裁判主體?現代科技帶來的裁判主體困惑

1923年,美國哥倫比亞特區(qū)上訴法院就Frye 訴美國一案作出判決,宣布辯護方提供的測謊證據不具有可采性,因為被告人的辯護律師沒有能夠證明心臟收縮壓理論被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所普遍承認,由此確立了科學證據可采性的判斷標準——“普遍接受”規(guī)則,即“在其所屬的特定領域中已經獲得普遍的接受”。Frye案涉及了一項新科學技術——心臟收縮壓檢測。其原理是,當一個人試圖進行有意的欺騙時,這個人的心臟收縮壓會發(fā)生改變。因此,通過仔細監(jiān)控測試對象的心臟收縮壓,專家就能夠確定某人是否是在說謊。Frye案中,辯方聘請的專家對被告人進行了測試,并向法官提供了被告人在中止實施犯罪時是誠實的意見。但法官判定該專家證言不具有可采性。

“普遍接受規(guī)則”盡管未被立法所明確,但自產生后影響不斷擴大,到20世紀70年代,已成為美國法院壓倒性的多數意見。[12] Frye規(guī)則事實上諭示了判斷科學證據可采性的主體不是法官,而是該專業(yè)領域或相關領域內的專家。這一做法一直延續(xù)到1993年的Daubert 訴Merrell Dow 醫(yī)藥公司案,聯(lián)邦最高法院在該案中推翻了Frye標準,確立了新的經驗有效性標準。代表聯(lián)邦最高法院撰寫裁決意見的Blackmun大法官在其意見中提出:審判法官肩負著重要的“守門”職責,應當對所提供的科學證據進行可靠性審查。從Frye規(guī)則到Daubert規(guī)則,科學證據可采性問題的決定權從專家手中又轉回了法官旗下,在這場誰為證據問題裁判者的斗爭中,美國科學證據可采性規(guī)則的變化令人迷惑:科學證據一般具有原理專業(yè)、內容艱深、形式多變的特點,因而人們無法依普通人的經驗和知識判斷其可靠性,法官在知識上的優(yōu)越性一般體現于法律及相關的社會實踐知識領域,判斷科學證據可靠性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證則并不必然優(yōu)越于常人。換言之,科學問題交由法官判斷是否可行以及如何才能可靠?

在對抗制下,解決科學證據問題的重要輔助制度是專家證人制度。源于14世紀的專家證人制度目前在英美國家適用范圍廣泛,將“具有本行業(yè)知識、技術、經驗和教育的專家”吸納到訴訟中來彌補了法官專業(yè)知識的不足,美國學者富蘭西斯·威爾曼在《交叉詢問的藝術》中寫道:“早在十四世紀,英國就承認訴訟中需要有專家證言,在依賴普通證人的證言之前,法官們就要求專家證人給以幫助?!盵美]富蘭西斯·威爾曼,周華,陳意文. 交叉詢問的藝術[M]. 北京:紅旗出版社,1999. 控辯雙方“爭斗”的案件事實發(fā)現機制能有效激勵雙方盡力去揭示對方所提供的證據中存在的問題,發(fā)掘對方不成熟或不正確的理論或技術。與此同時,證據可采性認定程序的開放性能保證法官獲得充分、全面的信息,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在這一前提下,堅持將科學證據可靠性交由法官判斷,還能避免專業(yè)人士裁判的弊端,如專業(yè)壟斷,以偽科學或不成熟的科學技術作為裁決依據,任意裁決(如通過任意擴大或縮小相關領域的范圍滿足可采性判斷標準)。

大陸職權主義模式下,鑒定人被視為幫助法官解決專業(yè)問題的人,是法官的助手,法院有權從法院或官方授權的有鑒定資質的人或機構中聘請鑒定人,而一旦確定了鑒定人,案件中的專門性事實的確定權即交給了鑒定人。當需要鑒定的事實是案件的主要事實時,鑒定人即可能成為案件事實的實際裁判者。當然,為了防止這其中的技術壟斷,解決當事人對鑒定意見公正性和中立性的疑慮,許多大陸法系國家制定了特定的制度,如法國實行“雙重鑒定原則”,除極為簡單的鑒定事項外,預審法官都應聘請兩名以上的鑒定人分別對同一事項進行鑒定;德國推行“參與鑒定”制度,允許當事人在不妨礙官方鑒定人工作的情況下聘請自己的鑒定人參與官方的鑒定活動。[13]

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到底應當由誰來決定更有利于案件事實的查清,更有助于實現訴訟的價值,各國的實踐令人迷惑,亦或者裁判者是誰在這個問題上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構建能確保信息充分展示,鑒定意見被充分論證和參與的機制則更為重要。

(二)依什么證據方法證明?科學技術帶來的證據方法困境

科技時代刑事訴訟證據裁判之武器——證據不僅類型層出不窮,證據收集之方法也有別于傳統(tǒng)社會,證據類型在科技時代變幻莫測。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新的技術不斷被應用于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成為描述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和載體,記錄人們的行為和狀態(tài)。而如果這些生產和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犯罪行為,這些記載和描述都可能因記載了犯罪信息或有與案件處理有關的信息而具有事實上的證明價值。因此,一個國家的證據形式制度對于充分、有效、合理利用這些證據有重要影響:一個相對開放的證據體系對充分、合理利用新類型證據大有裨益。英美國家采取的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系統(tǒng),立法中對證據形式并不做限制,界定證據僅為規(guī)范取證行為、幫助審查判斷之用。而關于具體某個種類的證據是否可采,則通過判例和證據規(guī)則補充。這樣既保證了制度的穩(wěn)定性,也能克服立法過細造成僵硬、機械的缺點。以美國《聯(lián)邦證據規(guī)則》為例,《規(guī)則》中粗略地規(guī)定了言詞證據、實物證據和司法認知、推定,但這幾類證據均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和涵蓋力,許多新類型證據可被解釋入這個證據形式系統(tǒng)。另外,可采性規(guī)則作為調節(jié)工具,使法官成為證據可采性的真正守門人,這樣既有利于新類型證據在訴訟中發(fā)揮證據價值,又能防止不謹慎地認可。英國的情況也大體相同。這樣,新類型證據可通過律師及法官的解釋自然地被吸納到包含力極強的現有的證據類型系統(tǒng)中。

大陸法系國家普遍重視證據體系的構建,其中包括證據種類的劃分,因此往往有一個明確的、細分的、成體系證據形式系統(tǒng),如《法國刑事訴訟法典》中涉及到的證據形式包括被告人供述、證人證言、物證、勘驗筆錄、書證、鑒定等,[12] 德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證據包括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物證、書證等,但兩國立法均未規(guī)定訴訟證明只限于這些證據種類,法官能根據已提交并經過雙方辯論的證據作出自由判斷?!兑獯罄淌略V訟法典》第三編第二章中規(guī)定了七種典型的證明方式(或稱證據種類),但如果案件中出現了法律未明文規(guī)定的證明方法(稱為非典型證明),一些條件下非典型證明方法也可以轉化為典型證明方法。[14]顯然,即便是大陸法系國家,一般也不采取封閉的做法。

相比之下,我國與俄羅斯所建立的證據形式體系相對封閉。2001年頒布的《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典》第74條第2款規(guī)定:“允許作為證據的有:(1)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陳述;(2)被害人陳述、證人的證言;(3)鑒定人的結論和陳述;(4)物證;(5)偵查行為的筆錄和審判行為的筆錄;(6)其他文件。”[15] 只有符合這六種類型的證據才允許適用于刑事訴訟的證明。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8條 第2款規(guī)定更為嚴苛,連例舉式立法中常用的“兜底”條款也沒有。這一體系明確排除了新類型證據的合法性,從而將科技時代可能出現于司法實踐中大量的新型科學證據排除在外。從司法證明角度看,不僅極大地影響證明的效率,給司法人員完成指控增加難度,而且由此衍生的問題是,司法人員充分利用科技證據及其他物證的積極性被遏制,證明不得不依賴口供和證人證言,這對科技時代的訴訟活動是十分致命的。

四結語

我國目前正在致力于刑事證據制度建設,致力于將我們的刑事程序建設得更加文明、更加民主、更加有規(guī)范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科學技術影響。上世紀初,新的科學技術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刑事司法實踐中警察貪腐和偵訊野蠻等問題的解決,今天我們同樣處于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同樣面臨著提振社會對警察及司法人員信心的環(huán)境,大膽、充分同時又謹慎地利用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無疑是一個理智的選擇。然而,在刑事證據制度構建中同樣不能忘卻的是科學技術的兩面性,一方面,它帶來了刑事司法證明方法的革命,從而極大提高了證明犯罪準確率和司法活動的效率,另一方面,偽科學或錯誤的科學理論又會對訴訟證明實踐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據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報告,在美國西弗吉尼亞,一種錯誤的基因測試方法在10年間被數百位案件的專家證人使用,導致數百名被告被判處有期徒刑。[16] 因此,公正的程序,當事人充分有效的參與,合理的專家參與制度對于正確利用科學技術完成司法證明至關重要。

科學技術史論文:范例式教學法在科學技術史課程中的應用

摘要: 范例教學運用于科技史的教學,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全面訓練,促進他們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際例子,分析了范例教學法在科學史教學中的作用,范例的選取和搜集應遵循的原則,范例教學的實施過程和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助于提高科學技術史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范例教學;科學技術史;高等教育

0 引言

科學技術史是高校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大學生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了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脈絡和歷史演變,掌握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方法,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培養(yǎng)科學的理性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茖W史能打破文理隔閡,溝通“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能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批判精神;正因為如此,科技史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方面,有著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特殊的功能。[1]74

1 范例教學法在科學史教學中的作用

傳統(tǒng)的科學史教學方法,大都是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在被動的教學地位??茖W技術史的內容包羅萬象,內容涵蓋面廣,如果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主體地位得不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難以發(fā)展,學生往往忽視科技史在實際中的應用,最終導致厭學和怕學。

學習方法是學好一本課程的關鍵。好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范例式教學法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它是通過模擬真實的事例,在特定的情景中進行體驗,分析和解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1]78范例式教學以典型范例為教學內容,學生通過學習典型的范例從而掌握一般,進而借助于一般原理和方法形成積極有效的學習??萍际酚稍S多史料組成,許多史料就是典型的范例。范例教學法和科技史結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把典型性、代表性的歷史事例作為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的突破點,利用這些突破點將科技史的知識串成一個整體,學生通過將學習過程中前后問題、模糊的知識有機聯(lián)系,最終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實現教學目的。在科技史的教學中應用范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探究性和創(chuàng)新性。

2 科學史教學中典型范例的選取和搜集

范例式教學中的范例是教學的關鍵點,教師應根據科技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對象,精心搜集篩選范例,這是范例教學法應用的關鍵。一般來說范例的選取和搜集應遵循以下原則:

2.1 范例要生動、有趣、具有代表性 選擇生動有趣的案例能調動大學生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積極思考,喚起學生原有知識結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積極分析思考問題,理解新知識。

2.2 范例的選取要難度適中、貼切 范例的選擇要符合大學生認知特點,難度適中,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有效參與到課堂中。

2.3 范例要具有較大的遷移效應 范例的選擇要能夠讓學生從特殊個案推演到一般,在討論和分析范例時往往會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類比,這就是知識遷移的過程??梢詭椭髮W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易于同化和順應新的知識,建構一種有意義的教學過程。

2.4 范例要和科技史專業(yè)相聯(lián)系 范例的選擇和本學科相聯(lián)系,一方面有利于本課程教學的開展,另一方面也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內容。例如在講述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對物理學的貢獻時,浮力定律的發(fā)現是一個重點,可以采用范例教學法。教師首先講述浮力定律發(fā)現的過程,提出問題:“中國曾經利用過浮力定律,你們是否知道?”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引出“曹沖稱象”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第一,中國傳統(tǒng)思維和西方科學思維的異同。第二,通過范例,教會學生兩種思維“替代法”和“綜合法”。阿基米德鑒定皇冠的真假使用了替代法;曹沖稱象就是使用綜合法的典型例子。教師通過引導,帶領學生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式思維模式,帶領學生分析,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阿基米德鑒定皇冠的真假和曹沖稱象這兩個大學生耳濡目染的故事。把它們放在一起作為典型范例,這兩個范例本身就比較生動有趣,能夠激起大學生的興趣。兩個范例具有較大的知識遷移,其實就是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和西方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典型代表。在進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方法。

3 范例教學的實施過程

范例教學過程中范例是教學的中心,教師應在課前首先選擇,分析好范例。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選擇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的典型范例。再根據范例的基本特征進行教學分析,為范例的分析討論和范例教學的實施作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適度地提問引出范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學生思考,相互討論,各抒己見,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發(fā)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發(fā)言,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當學生的思維走向誤區(qū)時,教師要正確加以引導,但是不要給學生過多的提示,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學生能更好地從范例學習中掌握知識和規(guī)律。通過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問題,對范例做出總結,理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

對范例進行充分討論后,教師要對討論及時作出總結、評論,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對討論中有代表性的觀點,給予及時的表楊。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理解其他學生的不同觀點,懂得欣賞別人,注重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理解所學內容的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4 范例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4.1 正確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范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由于教育對象是大學生,教師往往會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絕對化,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有一定的掌控、調劑教學進度和課堂氣氛的能力,通過適時、適度的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使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上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4.2 注意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科技史的教學目的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積累,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大學生掌握和運用科技發(fā)展的規(guī)律??萍际芬环矫嬷v述歷史事件和歷史事實,更為重要的是科技史后面還隱藏著在這些科學事件背后起支配和影響作用的方法論,科技史本身也是一門科學方法發(fā)展的歷史。例如,歐幾里得建立使用公理方法和嚴密的邏輯推演構成了邏輯演繹體系;亞里士多德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和總結了形式邏輯;伽利略建立了研究物理的數學方法,牛頓在經典力學研究中建立了微積分方法,現代物理學中形成和完善了對稱方法等。教師在使用范例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學會掌握、運用和更新科學方法,并能將這些科學方法學以致用。

在科學史的教學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萍际返闹v授如果完全使用傳統(tǒng)的公理化、邏輯化的講授方式,就會忽視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合理使用范例教學,能加深學生對科學原理實質的理解,給學生以科學創(chuàng)造的啟示。例如:在有關原子核物理學的內容時,涉及的內容凌亂復雜,可以以原子結構的探索發(fā)現過程作為范例,引導學生將電子的發(fā)現、湯姆孫模型、α散射實驗、盧瑟福有核模型、玻爾量子化原子模型、薛定鍔方程的建立等知識點連成一條線。最后提示學生:“直到今天,人們仍沒有停止對于高激發(fā)態(tài)、高電離態(tài)的原子結構以及粒子與原子碰撞時的行為的探索,仍然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边M一步激發(fā)學生對未知科學的探索欲望,盡量避免如愛因斯坦說的“幾乎總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現在讀者面前。讀者體驗不到探索和發(fā)現的喜悅,感覺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動過程,也很難達到清楚地理解全面的情況”。

4.3 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素養(yǎng) 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中說: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適時使用范例教學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 案例

以下是“基本粒子物理學的進展”范例教學案例。

5.1 課程導入,引入“個”案 在章節(jié)的學習內容中,學生最難于理解并掌握的內容就是本章節(jié)的重難點。教師在課前要設計一個與范例相關聯(lián)的個案,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學習的重難點,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大學生來說,通過對范例案的學習,讓學生懂得敢于根據客觀事實沖破傳統(tǒng)觀念,是科學發(fā)現的關鍵。對此在教學中,以“楊振寧和李政道對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恒的發(fā)現”為例,首先簡要介紹宇稱不守恒的規(guī)律發(fā)現的簡要過程。之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從宇稱不守恒的故事中,你學到了哪些有價值的學習的方法?這個故事對你有何啟示?通過這些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出范例,通過教師從具體的個案范例中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范例,也就是整個教學的重點。

5.2 引導學生進行“類”的探索 通過對“宇稱不守恒”定律這個案例的研究討論,學生理解了楊振寧和李政道二位科學家的科學發(fā)現沖破了傳統(tǒng)觀念。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在科學史中找出類似的科學發(fā)現的案例,這就是從“個”案階段向“類”的階段過渡。在科學史中類似的事例很多,哥白尼沖破“地心說”,愛因斯坦沖破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等。

5.3 理解普遍規(guī)律 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學生成功地找出隱蔽在“類”后的內容,即沖破傳統(tǒng)的思想束縛是科學發(fā)現的關鍵所在。把從個案到類的認識提高到對規(guī)律性的認識,從而理解科學發(fā)現的普遍特征和一般規(guī)律。

5.4 學與致用 經過前三個階段的升華,學習重點轉向對學生精神世界的開拓、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教師讓學生回答第一階段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并掌握資料檢索法和協(xié)作法。并學會運用這兩種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最后是評價階段??梢圆捎脤W生自評,小組對學生評價,最后老師評價。通過綜合評價來確定學生的綜合成績。

總之,范例教學運用于科技史的教學,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全面訓練,促進他們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學技術史論文:論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歷史變化關系探尋二者動態(tài)平衡

摘要:設計是人類的智能性活動,藝術與技術是設計的兩大重要特征,在設計發(fā)展歷史上,藝術性和科學技術性一直左右著設計的發(fā)展方向;在藝術史上每一次新的風格都會給設計帶來新的啟發(fā);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的科技進步也無不給設計帶來新的飛躍;科技進步,社會文明,文化藝術水平的提升也賦予了設計新的內涵。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要求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統(tǒng)一起來,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是應清楚認識到,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與時俱進的過程,任何使藝術與技術的分離或者藝術與技術不恰當的結合都會造成設計的根本失敗,因此設計師應分析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歷史關系,探尋二者之間變化規(guī)律,把握時代特征,順應時展潮流,真正實現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的動態(tài)平衡,設計出真正社會需要的設計作品。

關鍵詞:設計藝術;科學技術;平衡;統(tǒng)一

人類原始時期、手工藝時期、現代工業(yè)化時期因生產力水平不同,設計表現出明顯的差異;為適應社會生產力需要,設計要不斷的變化發(fā)展,藝術與技術為適應設計時代要求,也在不斷尋求二者之間平衡關系。

一、人類早期“實用性”設計

從廣義上講設計是人類一切生物性和社會性的原創(chuàng)性活動,設計是人類的智能性活動,當人類產生以后為了生存便有意識有目的進行加工活動,由此設計便產生了,在設計萌芽階段,以石器為代表的原始設計階段,在此時期石器是最主要的工具,石器設計是原始設計最主要的設計內容,生產工具的設計創(chuàng)造對早期人類由猿向真正人的轉變具有決定性意義,生產工具的創(chuàng)造提高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類造物活動的初始時期,人類智慧性活動完全是為了生存的需要,這個時期“實用性”是設計的主導傾向。

二、手工藝時期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

在新石器時代長期積累的基礎上,人類完成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yè)成為獨立的行業(yè),手工工匠專心于器具的制作,建筑、手工藝、服飾等專業(yè)、獨立的行業(yè)性設計逐漸出現和發(fā)展完善起來,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手工業(yè)文明。在手工設計階段,手工制作中設計與生產是密不可分的,設計者在富于藝術構思的同事也精通材料和技術,因此手工業(yè)時代是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造就了傳統(tǒng)設計的輝煌。在這個時期設計師不僅是技術人才同時又是藝術家,設計作品不僅是技術材料的體現,更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在這一時期,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希臘和羅馬、古代中國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但是手工業(yè)時代的設計最重要的特征是對金屬材料的運用,以及純粹依靠手工工藝的生產過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封閉性、穩(wěn)定性、保守性也造成了手工藝設計的完整性和延續(xù)性的突出特點。

三、工業(yè)化時期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之間變化關系

進入工業(yè)化時期,科技的進步,生產方式的改變,打破是傳統(tǒng)手工設計中藝術與技術結合模式,該時期藝術與技術之間變化關系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藝術與技術逐漸分離階段;第二階段是藝術與技術矛盾時期;第三階段是探索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新的統(tǒng)一。

1.藝術與技術逐漸分離: 隨著工業(yè)化時代的發(fā)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科學觀念滲透在技術領域,技術知識逐漸走向理性分析階段,與藝術感性思維產生距離;而該階段藝術的概念也在開始強調藝術類的精神屬性,藝術也逐漸與使用的概念和技術的概念產生分離。18世紀初期荷加斯的著作《美的解析》為最早的設計理論專著,荷加斯分析了以線條為特征的視覺美和以使用性為特征的理性美,認為使用的理性美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為目的。18世紀藝術家巴托把藝術分為實用藝術,美得藝術,以及一些結合了美與功利的藝術;伴隨著美術感念的出現,產生了大美術和小美術的區(qū)別,由此混為一體的技術與藝術才略有了區(qū)別。1750年德國哲學家、美學家鮑姆嘉通創(chuàng)立了“美學”使的藝術與技術分離更加明顯;在西方18世紀中期哲學家黑格爾否認使用藝術作為藝術的特征,并且當時許多藝術家認為美的藝術高貴于使用藝術,由此許多藝術家不愿涉足于使用藝術領域,出現技術家不在干涉藝術,藝術家不再關心生產生活,最終導致藝術與技術的分離。

2.設計產品中藝術與技術矛盾時期:工業(yè)革命之后科學技術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人們在享受科學技術帶來好處的同時,技術與藝術分離似乎更加明顯,在產品中集中反映了藝術與技術之間的矛盾,雖然工業(yè)革命帶來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的上產方式,卻沒有給設計帶來適合的新藝術可供借鑒,于是導致了新問題的出現:與手工生產相比,機器的批量生產帶來產品藝術質量的急劇下降和消費者藝術品位的降低。1851年英國水晶宮博覽會作為世界工業(yè)化時代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暴露出設計的嚴重不足。人們在使用工業(yè)產品的同時,審美趣味卻停留在古典裝飾風格之中,促使設計師在工業(yè)產品上裝飾古典風格樣式,導致藝術與技術的嚴重不協(xié)調,如何處理藝術與技術之間分離帶來的缺陷成為設計師,藝術家,理論家開始考慮的時代問題。從而設計作為技術與藝術的結合的時代即將到來。因而水晶宮博覽會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問題成為工業(yè)設計理論和實踐起始點——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直接原因。

3.探索設計藝術與科學技術的新統(tǒng)一:1、工藝美術運動主張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的原則,它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由莫里斯倡導的在英國掀起的影響深遠的設計運動,該運動主張藝術與技術的結合,要求美術家從事產品設計反對純藝術,該運動的本質是通過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來改造社會并建立起以手工業(yè)為主導的生產模式。工藝美術運動雖然有他的局限性,但它喚醒了人們對設計的重視,探索了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以及設計與藝術的倫理道德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前瞻性工作, 打開了現代設計的大門,在之后的設計發(fā)展中,設計藝術與技術之間不斷的尋求新的平衡。2、新藝術運動雖然不怎么反對機器生產,積極探索適應現代工業(yè)技術的藝術裝飾,但是由于藝術裝飾過于復雜,所以該設計風格并不適應現代工業(yè)批量生產,設計藝術與技術之間并沒有實現統(tǒng)一;3、裝飾藝術”運動幾乎與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同期誕生,具有手工藝和工業(yè)化的雙重特點,在設計上采取折衷主義立場,由于它考慮到了人們對產品形式的多樣化需求和對精美手工制作的熱愛,還部分照顧到了批量化生產的要求,所以在短期內風靡一時。然而,以當時尚顯稚嫩的工業(yè)技術水平,要讓大機器批量生產的產品兼具手工之美實非易事,能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條件的產品設計少之又少,因而,“裝飾藝術”運動經過短暫的流行后很快銷聲匿跡。無論是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還是歐美的“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都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它們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對工業(yè)技術,反對工業(yè)化,反對現代工業(yè)文明。而且以上三個設計運動在藝術上借鑒的都是繁雜細密的傳統(tǒng)裝飾。但是,大工業(yè)生產初期的技術水平和批量化的生產方式顯然無法完成產品的這種藝術追求。與手工技術相比,大工業(yè)生產技術無疑是一種進步,問題在于找到能與這種先進的大工業(yè)生產技術相匹配的藝術加以整合,創(chuàng)造出能代表大機器時代的優(yōu)良的設計。4、人們希望在保持物質進步的同時,也能享受機械所帶來的精神愉悅。如何掌握機械的藝術潛能,探詢的目光投向了最具活力的現代藝術。大工業(yè)技術與現代藝術中的客觀化趨勢相結合,直接促成了一場現代設計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F代主義風格的確立,是現代工業(yè)技術與藝術走向結合的必然結果,現代設計的本質是按照美的規(guī)律為人造物,藝術與技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是現代設計師們的基本設計理念,但是,設計中技術與藝術的平衡永遠只能是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技術在不斷發(fā)展,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復雜多樣化的,當技術的發(fā)展為這種多樣化的需求提供了實現的條件后,設計也就從以現代主義為主而走向了多元化。

結束語

且不管何種形式、風格、流派都是圍繞著藝術與技術之間相互關系中進行和開展的。如在以上設計幾種主要風格中,每一種風格的盛行都顯露出了藝術與技術之間微妙的關系。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綜合,在設計中,技術和藝術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兩者完美結合,造就優(yōu)良的設計;當設計中的技術與藝術達到動態(tài)的平衡時,設計表現為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風格。技術在革新發(fā)展,藝術在不斷變化,設計也就呈現出不同的面目;數字化時代藝術與技術的統(tǒng)一關系呈現動態(tài)變化的特征,需要重新思考定位。新時代背景下,雖然有人性化設計、綠色設計、可持續(xù)發(fā)展設計等不同價值取向,但設計仍然以藝術與科學技術為實現手段,藝術與技術的統(tǒng)一關系在新的時代依舊存在并更加緊密,而技術與藝術的內涵也更加豐富。

科學技術史論文:學習科學技術史的意義

[摘要]科學技術史不是單一學科的歷史,它不僅是一部綜合的歷史,而且是科學歷程的歷史??茖W技術史從哲學方面來說是做事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從人文方面來說則是科學精神對人生觀的影響和科學家留給后人的學術成果。學習科學技術史可以使知識面增長,使眼界開拓,使文理結合,知識結構得到合理布置,使人才的培養(yǎng)更為全面。

[關鍵詞]科學發(fā)展 哲學 意義

科學史研究是描述和記錄各門學科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還揭示科學技術產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面臨重任和挑戰(zhàn)的今天,系統(tǒng)的研究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不但是學術研究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現實賦予我們的重大課題。

一、科學技術史使人的世界觀改變并讓人們形成新的思維方式

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科學在哲學方面的貢獻就是對人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影響。馬克思很早就說過,科學進入人們的生活,它比宗教、政治、藝術等意識形態(tài)的形式更為有效影響和改變了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維方式。

回望人類思想的每一次變革,科學的每一次重大的改變總是影響著人們世界觀的改變和新的開拓性思維方式的形成。具體表現大致有如下幾方面:(1)科學術語到處被運用;(2)科學方法被廣泛使用;(3)科學理論到處被引證;(4)大科學家被人們愛戴。

從科學史與方法論的關系上來說,首先我們看到:每一部科學方法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一部科學史;再者,科學的不斷發(fā)展促使著科學方法與哲學方法逐漸融為一體。研究和學習科學技術史能很好地開拓世界觀的改變和開拓性思維方法的形成,促進社會更好地發(fā)展。

二、學習科學技術史能使知識面增長,使眼界開拓,使文理結合,知識結構得到合理布置,使人才的培養(yǎng)更為全面

科學技術史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全景圖,以全球的視角詳述了西方、東方等文明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fā)明傳統(tǒng)。從人類進化到舊石器時代,從巴比倫到亞里士多德,從中國象形文字到地動儀,從瑪雅文化到哥白尼的日心說,從笛卡兒到法拉第,從工業(yè)時代到工業(yè)污染,等等,向我們展示了整個人類的科學技術發(fā)展過程。

學習科技史不僅是對科學成就的崇敬和對科學精神的思考,更多的是對文化的深刻認識和對創(chuàng)新的深入理解。學習這樣的一個歷史的進程,使我們知識面增長,使眼界開拓,使文理結合,知識結構得到合理布置,使人才的培養(yǎng)更為全面。

三、學習科學技術史,能夠更好地認識科學,從源頭上透徹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還可以促進科學的創(chuàng)新

從人類的進化到最早的科學研究,一路走來領略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巴比倫的文字體系,埃及的數制。從畢達哥拉斯定理,柏拉圖立體,亞里士多德元素,到哥白尼的地心說,笛卡兒的世界體系,法拉第的力線,達爾文的燕雀,從人類舊石器時代的文明到中國的象形文字,瑪雅文明,再到工業(yè)時代,科技史徐徐地向我們展開了一幅畫卷。從這幅畫卷里我們溫故而知新,站在歷史的肩膀上而創(chuàng)新。

四、學習科技史增強集體主義的責任感

科學的發(fā)展是一項集體的事業(yè)。“集體”二字很明顯地告訴我們,科學需要我們和同時代人同心協(xié)力,需要我們像一個集體一樣合作,而且需要我們世代相傳的前赴后繼的合作。在不同的條件下,科學的歷史發(fā)展能夠導致類似的行為。讓我們回望科學幾千年的發(fā)展史,不管是古老的東方還是西方世界,都曾創(chuàng)造出令人眩目的古代文明,不管世界各個國家,都曾在近代科學中一度占據中心位置而對之做出過巨大貢獻。從希臘文明和中國古代科技對于近代科學的巨大影響,從開普勒在第谷的天文觀測資料的基礎上建立行星運動三定律,牛頓又在開普勒和伽利略工作的基礎上建立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立足于法拉第實驗定律,現代遺傳學重新發(fā)現孟德爾定律等一系列科學史事實,我們可以體察人類智力接力的承繼性,牛頓因而感嘆:他所以能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科學技術史是一門偉大的交叉學科。十八大明確指出我們必須加強科學的普及工作,科學的發(fā)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而學習科學技術史,不僅讓人們全面了解了科學的發(fā)展歷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其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實現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使我國的發(fā)展更快更好。

科學技術史論文:簡論科學技術史

摘要:從科學技術史與歷史科學的關系入手,簡要論述了科學技術史研究中的內史與外史問題,以及科學技術史研究中幾種不同的取向。

關鍵詞:科學技術史 歷史科學 內史 外史

廣義的歷史是所有人的生活歷程。科學探索和技術創(chuàng)造活動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技術和科學的產生,才使人類的生活和其它動物的生活產生了質的區(qū)別。技術的歷史反映著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狀況的變化軌跡;科學的歷史同人類精神、思想和世界觀的進步密切相關。因而,科學技術史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自然科學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興起較晚。但是,由于科學理性的巨大力量和科學技術發(fā)展對人類社會前進的深刻影響,科學技術史研究逐漸成為人類文化史、社會發(fā)展史中特別引人注目的內容。

1 科學技術史與歷史科學

科學技術史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科學,它描述的是科學和技術從生產到發(fā)展的史實,是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歷史。它是歷史學領域中發(fā)展較晚、具有特殊性質的一個分支,是一門位于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接壤位置的邊緣學科。美國著名科學史家薩頓(G.SONTON.1884-1956)曾經指出,歷史學發(fā)展中最早的領域是政治史、軍事史,以后才是經濟史,最后才是文化史。在文化的歷史研究中,宗教史是最早出現的,然后是藝術史,出現最晚的則是對科學的歷史研究。出現這樣的研究順序是很正常的,這是因為系統(tǒng)的觀察、實驗與嚴密的邏輯體系相結合的近代科學產生于文藝復興運動之后的17世紀。在這之前,歷史的其他分支早已有人進行了認真地研究了。經過18世紀英國產業(yè)革命的技術機械化、19世紀歐美國家實現的技術科學化和科學理論化之后,從經濟在市場競爭和科學技術的帶動下獲得飛速發(fā)展的史實中,人們逐漸認識到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深刻影響。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過對資本主義和對科學技術歷史的考察,才明確提出: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科學論斷,又經歷了為世紀社會實踐的檢驗,人們進一步認識到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構成要素日益發(fā)揮了關鍵能動的作用。正是這種日漸深化的認識,科學技術的歷史研究在歷史學中的重要地位才逐漸被置于它應有的位置。

歷史學家之所以拒科學史于門外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可以歸納為:

第一,研究對象不同。歷史學家首先注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茖W史則是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研究人類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歷史。其實,歷史學研究的深人,要求歷史學家的視野從戰(zhàn)爭、政治和帝王將相的范圍內跳出去,向文學、藝術、宗教、經濟等領域延伸,把文化和思想的發(fā)展也包括進去。這種新的歷史觀就必然會促進歷史學的發(fā)展。當然,科學史的發(fā)展也是其中??茖W史的發(fā)展不僅從內容上是對歷史學的重要補充,而且它將人們的歷史觀從人與人的關系擴展到人與自然、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和能動作用等更廣闊的領域。

第二,研究內容的差異。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科學史家常需閱讀的是一些科學著作,這些科學著作則往往專業(yè)語言很強,對于多數只是在中學階段接觸過自然科學的歷史學家來說就很難看懂。這樣一代傳一代,造成一些歷史學家對科學史越來越生疏。

事實上,科學技術史,從它的內容來看,從事自然科學,技術研究的學者較熟悉;若從研究的對象和范疇來看,他更傾向于社會科學。但是無論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學者,還是社會科學的學者,研究科學技術史都有自己的某種局限,這正是科學技術史作為邊緣學科的一個特點。

2 科學技術史研究中的內史與外史

在科學史研究中,所謂內史(internal history),主要研究某一學科本身發(fā)展的過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儀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以及與此相關的年代問題。所謂外史(external history),則側重于研究該學科發(fā)展過程中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以及該學科在歷史上的社會功能和文化性質;而這外部環(huán)境可以包括政治、經濟、軍事、風俗、地理、文化等許多方面。

內史外史問題,也不免要牽涉到上面所談到的三種科學史研究方法。其實傳統(tǒng)的編年史方法正是以前作純內史研究的不二法門,國內以往大量的科學史論著都證明了這一點(然而真正的深湛之作,卻也不能不適度引入思想史方法),而成功的外史研究則無論如何不能不借助于社會學的方法。

從內史到外史,并非研究對象的簡單擴展,而是思路和視角的重大轉換。就純粹的內史而言,是將科學史看成科學自身的歷史(至少就國內以往的情況看來基本是如此);而外史研究要求將科學史看成整個人類文明史的一個組成部分。由于思路的拓展和視角的轉換,同一個對象被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中,它所呈現出來的情狀和意義也就大不相同了。

我們可以簡單歸納外史研究的三重動因:

第一,科學史研究自身深入發(fā)展的需要。

第二,科學史研究者拓展新的研究領域的需要。

第三,將人類文明視為一個整體,著眼于溝通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

前兩種動因產生于科學史研究者群體之內,第三種動因則可能吸引人文學者加入到科學史研究的隊伍中來——事實上這種現象近年在國外已不時可見。

3 科學史的三種研究方法

科學史研究,與其它學術活動一樣,是一種智力活動,有它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按照學術規(guī)則運作,這就是科學史研究應有的方法,同時也就使科學史研究具有了意義。而比較有成效的方法,至少已經有3種。

第一種是實證主義的編年史方法。這種方法在古代史學中早已被使用,也是現代形態(tài)的科學史研究中仍在大量使用的方法,在目前國內科學史界則仍是最主要的方法。在中國,這種方法與當年乾嘉諸老的考據之法有一脈相承之處。編年史的方法主要是以年代為線索,對史事進行梳理考證,力圖勾畫出歷史的準確面貌。此法的優(yōu)點,首先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它。其弊則在于有時難免流于瑣碎,或是將研究變成“成就年表”的編制而缺乏深刻的思想。

第二種是思想史學派的概念分析方法。這種方法在科學史研究中的使用,大體到20世紀初才出現。這種方法主張研究原始文獻——主要不是為了發(fā)現其中有多少成就,而是為了研究這些文獻的作者當時究竟是怎么想的,重視的是思想概念的發(fā)展和演化。體現這種方法的科學史著作,較著名的有1939年柯瓦雷(A.Koyre)的《伽利略研究》和1949年巴特菲爾德(H.Butterfield)的《近代科學的起源》等。巴特菲爾德反對將科學史研究變成編制“成就年表”的工作,認為如果這樣的話:

我們這部科學史的整個結構就是無生命的,它的整個形式也就受到了歪曲。事實已經證明,了解早期科學家們遭受的失敗和他們提出的錯誤的假說,考察在特定時期中看來是不可逾越的特殊的知識障礙。甚至研究雖已陷入盲谷,但總的來說對科學進步仍有影響的那些科學發(fā)展的過程,幾乎是更為有益的。

思想史學派的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在這種方法指導下所產生的研究成果,在國內科學史界影響很小。至于國內近年亦有標舉為“科學思想史”的著作,則屬于另外一種路數——國內似乎通常將“科學思想史”理解為科學史下面的一個分支,而不是一種指導科學史研究的方法。

與上述兩種方法并列的,是20世紀的第三種方法,即社會學的方法。1931年,前蘇聯(lián)科學史家在第二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上發(fā)表了題為“牛頓《原理》的社會經濟根源”的論文,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特有的科學史研究方法的出現。這種方法此后得到一些左翼科學史家的追隨,1939年貝爾納(J.D.Bernal)的《科學的社會功能》是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而幾乎與此同時,默頓(R.K.Merton)的名著《十七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也問世了(1938年),成為科學社會學方面開創(chuàng)性的著作,這是以社會學方法研究科學史的更重要的派別。

以上三種方法,從本質上說未必有優(yōu)劣高下之分,在使用時也很難截然分開。至于思想史和社會學這兩種方法相互之間的關系和作用,可以有如下的認識:

思想史和社會史方法作為科學發(fā)展的兩種解釋,有它們各自獨到的地方,但也都有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雖已被廣泛而且深入地討論過,但是一種新的對內史和外史的更高層次的綜合尚未出現,也許,以新的綜合取代它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許在理解科學的發(fā)展方面,它們都享有基礎地位,唯有兩者的互補才能構成一部完整的科學史。

總之,科學技術史是一個復雜的多面體,對它的描述常??梢杂性S多側面或采用多種方法。取向側重的不同,其描述就會有不同的面貌和內涵。假若幾個取向都能兼顧到,這當然很好,是較全面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僅是幾個取向難以兼顧,有時甚至連一個取向也難以做好。對于科學技術史研究起步較晚的中國,情況更是如此。

科學技術史論文:高職院校可嘗試開設科學技術史課程

摘要: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開設方面,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對人文素質教育重視不夠的問題??茖W技術史體現了以科學為基礎的新人文主義思想,是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橋梁??茖W技術史課程在高職院校的開設對人才的全面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而且具有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科學技術史;課程設置

高職教育是區(qū)別于學科教育的高等??平逃俏覈叩冉逃闹匾M成部分,大力發(fā)展高職教育是適應我國經濟迅猛發(fā)展需要的重要舉措。本世紀以來,我國的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顯示出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到2011年,我國具有招生資格的高職高專院校已達1228所,除高專類124所外,職業(yè)類院校1104所,其中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共100所。從學校數量上來看,高職院校與2011年普通本科院校(有1112所)相當。但是,我國職業(yè)教育事業(yè)尚屬年輕,在課程設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表現比較突出的是對人文素質教育不夠重視。筆者認為,人文科學課程的開設在高職院校中是必要的,并擬以“以科學為基礎的新人文主義即科學的人文主義”學科——科學技術史為例,就該課程在高職院校的開設做初步探討。

科學技術史及其教育功能

科學技術史是關于科學技術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既涉及科學技術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和發(fā)展規(guī)律,又探討科學技術與整個社會中各種因素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所以,科學技術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學,也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歷史學,而是橫跨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綜合性學科?,F代意義的科學技術史作為一門學科,一般認為產生于20世紀初的西方國家。1957年,我國建立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1997年,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科學史為理學大類下的一級學科,這標志著科學史這一學科在我國正式被確立。

喬治·薩頓(George Alfred Leon Sarton,1884~1956)是使科學技術史成為一門現代的、獨立的專業(yè)學科的奠基人,他認為科學史是科學與人文之間的橋梁。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學者斯諾(C.P.Snow)指出:在“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的鴻溝對社會是一種損害和損失,他在《兩種文化》中提出了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對立的問題。他認為,作為西方整體文化的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正在被分割成兩種文化——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在當代教育中構成了一種封閉的態(tài)勢:兩種文化各自培養(yǎng)出單面化甚至片面化的知識分子,他們往往限于各自的專業(yè)訓練背景,只了解一種文化,而很難對社會文化的整體發(fā)展形成共識。如科學工作者只認公式、標準化和因果關系,而人文學者更在意一種詩意境界。由此導致他們對待同一問題的態(tài)度全然不同,甚至在情感方面也難以達成有效的溝通。真正的后果是,人文學者不懂熱力學第二定律或加速度的確切涵義,而科學家則對司馬遷和莎士比亞一無所知,知識的片面造成了理解和信任的危機。知識分子內部的對立,是對人類文化進一步向前發(fā)展的重大威脅。

20世紀初,隨著科學史的發(fā)展和人們對其作用的認可,科學史教育先后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開展。我國的科技史研究稍晚一些,科技史教育于20世紀末期才在高校有所普及,一批科學史博士點、碩士點及本科教學在一些大學相繼出現,我國有條件的綜合性高等院校相繼開設了科學史選修課和通識課,并舉辦了相關論壇或講座。

科學史的功能有很多,而且各家的看法大同小異,筆者可略舉幾個被普遍公認的、有關教育方面的功能。

(一)科學技術史對科學教學自身可以提供幫助

科學史的雛形只是簡單地對某一學科的發(fā)展過程的記述,這類文章多見于科學專著的序言中,對了解及理解本學科的歷史和發(fā)展很有幫助,因而這種序言至今仍屢見不鮮??茖W史的這類作用被人們廣泛認同。

早在1922年,法國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Paul.Langevin,1872~1946)在一次演講中就專門論述了科學史的教育價值。他發(fā)現,在教學中忽略課程歷史的一面而僅注意到實用的一面,會使科學教學表現出一種“教條式畸形發(fā)展”的傾向。他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法(即科學史教學方法——筆者注)才可以培養(yǎng)出繼承科學事業(yè)的人們,使他們體會到科學的永恒運動和它的人道價值。這種需要對于將來創(chuàng)造新科學的人們是很明顯的,對于教育家和對于各種事業(yè)的先導者們也是同樣重要的,而對于廣大群眾,對于那些只能滿足于在學校讀書的那幾年所獲得的一點文化的人們則是更為重要的?!?

科學史教學除了有助于對科學本身的理解外,還可以從中學到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精神,這方面尤其體現在近代科學技術的教學中。例如,將天文學革命放到當時神學宗教的大環(huán)境中,就更能體現它的革命性。這樣將科技的發(fā)展放入歷史的框架中,既可以加深對科技革命的全方位的理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判斷的頭腦,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并學習真正的科學精神。

人的大腦是一個復雜的機體,從多個角度理解一件事情顯然要好于單向思維。對科學有立體豐富的認識不論從科學知識本身還是從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角度來看,都是有益的。簡言之,科學史就是要使科學變得豐滿、真實、立體化,而不是孤立、片面地被人迷信追隨,就像研究歷史人物,要使他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處于當時復雜社會大背景中的人,而不單單是有某一項成就的職業(yè)化的人。

(二)科學技術史對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當代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了科技的偉大作用,這樣就難免出現一個極端:“科技宗教化”。一方面,認為科學技術是最偉大的,無所不能的,它可以解決人類任何問題,包括社會問題。將社會問題機械地套用自然科學規(guī)律加以說明,這種現象類似于牛頓力學之后,近代物理學家之間形成了“把一切都歸結為機械運動的狂熱”(恩格斯語),認為科學的萬能性、技術的完美性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另一方面,認為科學發(fā)展有其獨立的規(guī)律性,不受社會、經濟、文化、哲學等因素的影響,某一科學定律的出現、技術的發(fā)明都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和單一性。顯然,這兩種片面的認識都是錯誤的。

通過對科學史的學習,人們會了解到科學的發(fā)展不僅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更受社會各方面諸多因素的影響,更加認識到某項技術的發(fā)明需要經歷很多歷史的與社會的選擇,包括技術多樣性、延續(xù)性和選擇性的因素,例如軍事、經濟、文化、人的心理、興趣等各種條件。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在相當階段對西方的影響就遠大于對中國的影響,原因在于我們的漢字符號比26個字母要多得多,另外中國人對文字的藝術性即書法美的鑒賞要比西方人更為熱衷。

不僅社會的發(fā)展會影響科技的發(fā)展,同樣科技發(fā)展也會影響社會的變革,人們利用科學的口號對社會進行變革的史例比比皆是。例如,利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闡述社會變革,用物理學史中打破“元素不可變、原子不可破”的事實為推翻陳舊的社會體制提供思想來源等等。

總之,科學與社會是聯(lián)系緊密的,學生應該對二者有正確的認識,而科學史的教學會對此有重要的幫助。

(三)科學技術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學生了解了科學與社會的關系,就更要深入理解諸如“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的問題??茖W技術本身沒有是非,關鍵要看人類怎樣利用,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掌握了科學技術之后,如何利用它,這更是至關重要的。原子能既可為人類造福,亦可能成為毀滅人類的武器。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后果已經越來越明顯,生態(tài)的破壞使得人類居住的環(huán)境惡劣、臭氧層被破壞、全球氣候變暖、大氣質量下降、克隆技術的泛濫使用、病毒的變異等等現象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

所以,正確合理地利用科技造福人類,不僅是技術問題。加強職業(yè)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應該長期伴隨學習與掌握科技的整個過程。就這一點而言,如何利用科技要比如何掌握科技對人類而言更為重要。

高職院校開設科學史課程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具有教育的一切共性。高職院校是進行職業(yè)教育的場所,而不是一般的“培訓班”。“教育”是指培養(yǎng)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而“培訓”是指培養(yǎng)與訓練。教育與培訓的核心都是一種學習,但并不意味著教育等于培訓。培訓是社會機構面向特定的受眾,針對社會發(fā)展所特有的專門性問題,通過實踐性的訓練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縮小目標與現狀間潛在差距的措施,重點是提高受眾滿足社會需求的能力,強調工作能力的提升與物化。教育是教育機構面向廣泛的受眾,針對個性成長所特有的普適性問題,通過引導性的傳授方式所采取的旨在夯實現實與未來發(fā)展基礎的措施,重點是培養(yǎng)受眾滿足個性需求的能力,強調人類文明的傳遞與轉化。教育是長期的、關注系統(tǒng)理論和人類普遍價值的活動,而培訓是短期的、關注具體技術和組織自身文化認同的活動。培訓更多地發(fā)揮著改善和提高個體具體的技能、知識、態(tài)度、工作能力、工作績效的作用;而教育則更多地發(fā)揮傳承和提升普適的人類道德、科學、技術、知識儲備、精神境界的作用。因此,職業(yè)教育更強調的是對從業(yè)者長期的、全面的教育,不僅使之學會技能,還要使之具有文化素質。

然而,現在眾多的職業(yè)教育工作者有斷章取義之嫌,曲解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涵義,忽略了該理念提出的背景,導致了“純粹職業(yè)教育”的極端。現在我們需要重新解讀國務院《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中的一段話: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業(yè)教育辦學方針,積極推動職業(yè)教育從計劃培養(yǎng)向市場驅動轉變,從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觀引導轉變,從傳統(tǒng)的升學導向向就業(yè)導向轉變。

這段話是針對辦學思想而言的。不難看出,“以就業(yè)為導向”是針對傳統(tǒng)的以升學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是針對以前政府直接管理,“市場驅動”是針對原先的計劃培養(yǎng)。整體理解這段話之后,便可知“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是辦學理念,而不是職業(yè)教育的具體措施,更不是高職高專課程安排的準繩。

可見,高職教育應該是對學生以職業(yè)教育為主的全方位的教育。高職院校不應辦成“培訓班”,應該有也必須有校園文化和學校精神,作為一個地域性的高校甚至是當地的“最高學府”,除了培養(yǎng)適應當地經濟發(fā)展的高級技術人才之外,引領當地先進文化也責無旁貸。教育是終身的,“教是為了不教”,教會學習的本領才是教育的本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此之外,讓學生以科學的精神掌握科學技術、正確使用科學技術并與社會相結合,是教育與培訓的根本區(qū)別。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數高職院校(其實有些綜合性大學也有類似情況)偏重于“技術”教育,喊著“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口號,刪減人文科學課程。就業(yè)和服務固然重要,但忽略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亦是教育的悲劇。學生學會了開鎖技術就會亂開鎖,就技術本身而言,開任何一把鎖的技術可能沒有太大區(qū)別,但打開未經允許的鎖和打開允許打開的鎖的后果顯然大相徑庭,這就不是技術的問題了。這當然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技術技能時,往往忽略了技術的兩面性和自己的社會責任感,簡單地迷信技術。這是對科技缺乏全面了解的表現。

愛因斯坦曾于1931年2月16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有過如下講話:

在戰(zhàn)爭時期,應用科學給了人們相互毒害和相互殘殺的手段。在和平時期,科學使我們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沒有使我們從必須完成的單調的力度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人們絕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厭倦地工作著,他們在勞動中毫無樂趣,而且經常提心吊膽,唯恐失去他們一點點可憐的收入?!绻銈兿胧鼓銈円簧墓ぷ饔幸嬗谌祟悾敲?,你們只懂得應用科學是不夠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些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一些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于人類,而不至于成為禍害!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愛因斯坦提出關心人的本身要比懂得科學更為重要,這一點應為我們學習職業(yè)技術的學生認真體會。關心人自身、關心社會、理解科學與社會的關系都是科學史探討的問題,而目前的教育正存在這樣的問題。科學史不僅關注科學技術自身的發(fā)展,更關心科學與社會的關系。

另外,科學史除有以上三點功能外,其科技普及功能也是被大家普遍認同的。由于高中階段的文理分科,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面更淺、更窄。文科生不懂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不了解納米技術、克隆技術,理科生不懂政治與社會的發(fā)展,甚至搞不懂“唐宋元明清”的順序。對于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如簡單的天文歷法、公元紀年法的原理和來源更是“聽之任之”,不去管它。多數人不知道“二十四節(jié)氣”是按陽歷還是按陰歷劃分的,既不懂“年”和“月”的天文意義,更說不出“夏至”、“冬至”、“秋分”、“春分”的天文意義乃至時間。筆者就曾遇見一位高職專業(yè)教師搞不懂“為什么秦始皇要把自己的立國時間定在公元前一個不是特殊數字的年份”。這絕不是個案。

由此看來,在高職院校開設科學史之類的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高職院校開設科學史課程的困難與可操作性

隨著科學史學科在我國的正式確立,以及人們對科學史及其功能的進一步認識,科學史教學已在我國高等院校逐步展開。1999年,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相繼成立科學史系。之后,又有多所院校成立了科學史研究與教學機構,并在師資上做了必要的調整。在中學教材上,也適當地增加了相應學科的科學史內容。相對于綜合性高校,高職院校各方面的資源要差一些,有的高職院校由職業(yè)中專升格而來,有的則是從無到有。之前,由于我國高職幾乎忽略科學史的教學,所以無論從師資上還是從教材上或是觀念上,都在科學史教學方面不能和綜合性高校相比。

在課程設置方面,因為科學史教學與學生的就業(yè)幾乎沒有關系,所以很少有學校將科學史教學納入教學計劃;在師資方面,由于教育體系、觀念等原因,高職院校基本沒有科學史專業(yè)教師;在教材方面,到目前為止,筆者還沒有發(fā)現專門為高職高專院校編寫的科學史教材。但是,這些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首先,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有基本的科學知識基礎,他們在高中階段已經學習了一定的比較系統(tǒng)的科學內容,可以接受科學史教學而不會存在太大的知識障礙。其次,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不存在高中時期的升學壓力,有條件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

在課程規(guī)劃方面,盡管職業(yè)教育課程中要求有更多的實踐課時,但以講座、專題報告的形式做科學史教學還是很具有可操作性的。我們不可能要求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對科學史有多深的理解和研究,實際在本科生中這也是很難實現的。在課程內容的設置方面,科學史教學不必追求系統(tǒng)化,只要講授一些大眾的科普知識和科學史上的典型人物和經典實例即可,一方面,可普及當前的科學前沿,另一方面,可學習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在師資方面,隨著高校培養(yǎng)的科學史專業(yè)學生越來越多,雖然不能全部滿足高職院校的需求,但可以通過培訓、外聘、兼職等方式進行授課。由于科學史課程不像其他專業(yè)課程一樣需要大量的固定課時,所以一座城市內的幾所學校可以共享師資資源。這樣既可節(jié)省人才資源,又有利于學校間的交流。另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不定期地聘請知名專家學者做講座,既可普及科學史知識,提升科學史教學水準,也可豐富校園生活。

在教材方面,現有的科學史教材大多是為研究生和本科生編寫的,有學科史如物理學史、數學史、技術史等,也有通史如中國科學技術史,但這些教材都不適合高職高專教學。筆者認為,專題形式的教材適合于高職教學,內容一是偏于技術,二是涉及普通常識即可。筆者曾于兩年前與一位資深科學史家探討編寫高職教材問題,答曰“給我一年時間,就可以編一本滿意的教材”。可見關鍵是導向問題,如果相關部門予以考慮,設置“課題”之類,適合于高職高專院校的科學史教材定能及時出爐。

由此看來,開設科學史課程主要在于人的觀念和認識問題,而不是其他。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開設科學史課程是有益的、必要的、可行的。用人文科學為職業(yè)技術院校學生的營養(yǎng)不良做補藥是必需的;對于已掌握了技術即將走向社會的學生,用科學技術史幫助他們認識問題、處理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也是必須的。

科學技術史論文: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研究方法探析

【內容摘要】基于民族學田野調查方法,對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做了一定的遷移性思考,本文分析了田野調查方法對于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從具體方法上闡述了民族學中的田野調查法和科技史中的田野調查法之異同,進一步說明了對傳統(tǒng)工藝傳承與保護的應持的態(tài)度。

【關 鍵 詞】少數民族科技史 科技史 田野調查法

一、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研究的側重點

1.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研究的目的

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以下簡稱“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隸屬于科技史研究的范疇,是科學技術史(以下簡稱“科技史”)研究的一個具體方面。我們知道,科技史是關于科學技術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它既要研究科學技術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和發(fā)展規(guī)律,又要探討科學技術與整個社會中各種因素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因此,科學技術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學,也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歷史學,它是橫跨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由此可見,我們研究科技史的內在規(guī)律和外在聯(lián)系與制約因素,是為了認識規(guī)律,以指導我們的行為,促使科學技術更好地發(fā)展,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當然,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其目的歸根結底也是如此。

2.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的思路

基于科技史研究目的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我們對少數民族科技史的審視,也應包括這兩個方面:一方面既要研究少數民族科技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另一方面又要研究從產生至今,少數民族科技在不同階段的具體表現及其與社會相關因素的內在聯(lián)系。而要研究這兩個方面,必須獲得一定的資料,并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包括概況與猜想的方法,抽象與具體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邏輯與歷史的方法,分類與比較的方法,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朔因與預見的方法,控制論思維方法,數學思維方法,模型思維方法,系統(tǒng)思維方法等等)加以整理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揭示內隱其中的規(guī)律。因為只有有了資料,我們才能進行分析。而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獲取資料,尤其是獲取第一手資料,更顯重要。

3.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側重點

不同門類的學科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在研究方法上會有不同,但都必須符合科學方法論上的若干要求,否則其科學性就會受到質疑。我們知道,科學研究是實證性的研究,實證性的研究關鍵是獲取第一手資料。各門學科獲取第一手資料有不同的方式。自然科學多以實驗為基礎,社會科學多以調查為基礎??茖W技術史是一個交叉學科,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綜合學科。所以其獲得第一手資料的方式也應以實驗和調查為基礎,這不同于單純的歷史學主要從文獻中獲取方式。少數民族科技史是以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科技及其歷史為研究對象,而問題恰恰就在此,正如萬輔彬教授在《從少數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類學》一文中所說的那樣:“以往人們主要通過手頭現成的科技文獻從事科技史研究,少數民族科技史則大都處于空白狀態(tài)?!痹谶@樣的一個領域內,恐怕我們最應該做的就只有田野調查了。

二、民族學田野調查法對少數民族科技史的適用性

(這一部分主要說明田野調查對民族學與少數民族科技史的普適性)

1.民族學的田野調查法概述

田野調查又叫實地調查或現場研究,屬于傳播學范疇的概念。主要用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如人類學、民俗學、考古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科學、民族音樂學、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語言學、古生物學、社會學等,其英文名為Field work??茖W的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是由英國功能學派的代表人物馬林諾夫斯基(Bronis 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國這方面卓有成績的是著名社會學教授費孝通先生,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參與觀察。它要求調查者要與被調查對象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從中觀察、了解和認識他們的社會與文化。田野調查工作的理想狀態(tài)是調查者在被調查地居住兩年以上,并精通被調查者的語言,這樣才有利于對被調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釋。田野調查是民族學家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基本途徑,是民族志架構的源泉。民族學田野調查是指經過專門訓練的民族學工作者親自進入民族地區(qū),通過直接觀察、具體訪問、居住體驗等方式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過程。

2.田野調查法對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的適用性

該過程用于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工作者身上同樣有效,訓練有素的科技史工作者進入民族地區(qū),通過直接觀察、具體訪問、居住體驗等方式可以弄清該科技或工藝在該地區(qū)該民族生活生產中的作用和具體的使用方法以及其祖輩們使用的具體情況等等。(先說明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的方法探索過程,再提出借鑒田野調查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補充)。

由于研究對象和目的不同,少數民族科技史田野調查法有其獨特的特點,不能夠把民族學的田野調查法硬生生地套在科技史的研究中。民族學理念下的田野調查法的使用,其結果是使得我們對科技的相關社會因素有了較透徹的認識。但工作僅做到這里遠遠不夠,我們要反過來思考,從這些被看清的社會因素出發(fā),再來審視少數民族的科技,社會因素哪些起了積極作用,哪些起了消極作用,便更清晰。被這些積極和消極因素影響后的科技又是怎樣影響了社會,導致社會因素中的哪些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往返分析,則更適合少數民族科技史的研究。我們不像民族學的研究,注重文化。我們關注的是科技,或許文化和科技有時也在較量中共存共榮。

3.民族學與少數民族科技史運用田野調查法的異同

定量分析指分析一個被研究對象所包含成分的數量關系或所具備性質間的數量關系;也可以對幾個對象的某些性質、特征、相互關系從數量上進行分析比較,研究的結果也用“數量”加以描述。定量分析的理論基石是實證主義。從研究的邏輯過程看,定量分析比較接近于假說-演繹方法的研究,既保留重視觀察實驗、收集經驗資料的特點,又保留重視邏輯思維演繹推理的特點,應用假說使得觀察實驗方法和數學演繹形式結合起來。正因為這樣,定量分析往往比較強調實物的客觀性及可觀察性,強調現象之間與各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因果聯(lián)系,同時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努力做到客觀性和倫理中立。定量分析方法很多,但各種方法在應用時往往都有一定的程序化。如實驗法、觀察法、訪談法、社會測量法、問卷法、描述法、解釋法、預測法等等。

因為科技史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它是一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交叉的學科,學科的交叉即思想的交融,必定會產生特定的研究方法,前文我們提到,自然科學注重實驗的方法,社會科學注重調查的方法。既然科技史有自然科學的特質,就少不了要做實驗,定量的進行分析。所以我們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要為日后做定量的分析做足準備。在調查過程中,該測量的一定要測量,該取樣的要想辦法盡量取樣,該記錄的工序一個也不能少,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的做定量的研究,分析科技內在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

三、結語

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科技的呈現形式往往是以工藝的形式存在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少數民族科技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對傳統(tǒng)工藝進行研究。筆者認為對傳統(tǒng)工藝的研究也應遵循上面的闡述,也應從內外兩個方面進行探討。至于很多學者討論的傳承與保護問題,我們認為不應該納入到科技史的研究范圍內,我們發(fā)現,要傳承和保護的往往是某種文化層面的內容,應該由文化學界的學者來探討??萍际芬接懙氖强萍紝用娴膯栴},至于某種工藝要消失了,從科技的角度,或許它已經符合了我們發(fā)現的規(guī)律,某種工藝被傳承了,或許它也符合了我們發(fā)現的規(guī)律。不是所有的傳統(tǒng)工藝都要被保護,科技革新,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新舊科技的博弈,沒有淘汰,也就沒有科技的進步。所以,我對很多科技史方面的學術研究中看到的牽強的傳承與保護感到不解。似乎這已成了傳統(tǒng)工藝方面寫作的模式了, 筆者覺得不可取。

科學技術史論文:“科學技術史”教學的思考

[摘要]科學技術史是展示人類社會發(fā)展軌跡的重要窗口。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不僅可以影響國家現實的科學技術、教育和其他相關政策,而且特別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文章從科學技術史的教育功能分析入手,提出了高??茖W技術史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關鍵詞]科學技術史 教學 原則與方法

科學技術史是展示人類社會發(fā)展軌跡的重要窗口。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不僅可以影響國家現實的科學技術、教育和其他相關政策,而且特別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本文從科學技術史的教育功能分析人手,提出了高校科學技術史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一、科學技術史教育的重要意義

科學技術史是關于科學技術產生、發(fā)展及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它作為一門跨學科、跨專業(yè)的綜合性學科,對于大學生有著特殊的意義。筆者認為,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的重要意義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有助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史記述了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歷程,通過學習科學技術史??梢允箤W生把科學技術了解為一個動態(tài)過程,而不是科學技術知識的現成結論。通過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內在邏輯的歷史分析,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的本質,更準確地理解科學概念、原理的演變過程,認識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批判、繼承關系。分析科學技術產生、發(fā)展的脈絡及歷史演變;可以幫助學生較準確地把握科學技術的生長點、突破,預測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2 有助于學生從社會的角度認識科學技術

科學是一種社會建制,它不是象牙塔中的知識,科學技術史不僅對科學技術發(fā)展本身進行邏輯分析,而且對影響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人文、社會因素進行分析??茖W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被法西斯用來殺人;人們在享受著科學技術帶給人的豐富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同時,也面臨著環(huán)境破壞和生態(tài)危機的種種威脅,這即是科學發(fā)展付出的代價,它的最終解決也必然依靠科學技術。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性、人文性以及科學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對于學生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使學生對科學技術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對于未來的科學技術決策有重要的潛在意義。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面向21世紀的技術人才不僅需要有較高的專業(yè)水平,而且需要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即文理兼容的復合型人才。科學技術史作為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交錯的綜合性科學,可以起到溝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梁作用,這是科學史特有的優(yōu)勢,因而科學史的教學對于文理滲透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

3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科學態(tài)度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簡單地說,科學態(tài)度就是面對實際問題時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科學技術史教學,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進而認識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項重大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與社會需要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而其本身又有自身的規(guī)律。任何脫離社會、違背規(guī)律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可能存在。如造紙術的發(fā)明就是適應了漢朝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的需要,發(fā)明后又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發(fā)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從一定意義上說,一部科學史就是科學精神形成、發(fā)展和傳播的歷史。科學技術不僅是人類物質文明的決定因素,而且科學活動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正成為人類精神文明的構建因素??茖W精神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至少可以包含如下幾個方面: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實事求是的嚴謹精神,批判創(chuàng)新的進取精神?;ブ策M的協(xié)作精神。而科學技術史正是科學精神的最集中的載體。通過科學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這些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對于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茖W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修養(yǎng)對正處于世界觀的形成期的大學生的世界觀形成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 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

縱觀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歷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帶來生產力的巨大發(fā)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從科學技術史研究中得出的必然結論。通過對科學技術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信心,明確自己肩負的重擔,努力掌握科學技術。為將來投身經濟建設的主戰(zhàn)場作好知識準備。

5 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國古代在農學、醫(yī)學、水利、機械、建筑、橋梁、礦冶、陶瓷、紡織和造紙等各技術領域都有博大精深的技術成就,在大學各有關專業(yè)里開出各種技術史課程,不僅有益于各專業(yè)的學習,更可以。細雨潤無聲地對大學生們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具體來說,船尾舵、指南針、水密艙壁和車輪舟,這是中國古代造船術的四大發(fā)明,推動了世界造船技術的進展。大學生們在學習和掌握中國造船史資料的同時,愛國主義的情懷持續(xù)不斷地浸潤他們的心田。對于學習理工科的大學生來說,這也是―個極好的人文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對于后續(xù)的畢業(yè)論文和畢業(yè)設計也是有益的。

二、科學技術史教學需要把握的三個原則

(一)內史與外史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技術史屬于歷史范疇。但又是介于科學技術與史學問的邊緣學科,是聯(lián)系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橋梁。科學技術內史要求了解和研究自然科學與技術的原理、造就過程和內部規(guī)律性,科學技術外史又要求我們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對科學技術和社會作出統(tǒng)一的研究和表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的建立得益于它的創(chuàng)始人對近代科學技術史的研究。而今天科學技術史的教學也理應滲透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滲透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對立統(tǒng)一的教育。

(二)中與西相結合的原則

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國的李約瑟博士說:“在人類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國人是有過貢獻的。而且貢獻是偉大的?!彼脑u價是實事求是的。許多西方學者,或由于對中國的無知,或出于種族偏見?;虺鲎詫茖W技術定義想當然的解釋,或采取了以已今日之長掩蓋昔日之短的思想方法,始終無視、貶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甚至一些國內學者也自我貶低。因此,加強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展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本來面貌,就成了科學技術史義不容辭的任務。中西結合就是要注意橫向比較。在古代部分,既應弘揚中國科學技術的輝煌,指出西歐中世紀科學技術的落后,又應突出古希臘科學的開放和理性傳統(tǒng);在古代向近代的過渡部分,需明確指出,西歐中世紀少數科學。如物理

學與技術如水輪、鐘表中長期積聚的潛能與對中國四大發(fā)明的研究和改造相結合,再輔以古希臘優(yōu)秀科學傳統(tǒng)的恢復和發(fā)揚,形成了西歐天文學、力學、機械學的優(yōu)勢。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近代的第一次科學革命和第一次技術革命。而同時期的中國卻發(fā)生了相反方向的轉化。循此前進,一方面是西方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幾乎壟斷了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源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中國被遠遠地拋在后邊,半殖民地中國的科學技術基本上已是西方的舶來品。

(三)古與今相結合的原則

這是因為,一方面,科學技術近現代史內容量的增加,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大。以至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也只是到了當代才能提出;另一方面,距離當代愈近,科學技術與現實生活的貼近度愈高。對受教育者的啟示更直接、更親切。因此,要古今結合,既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既從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汲取經驗和教訓。也從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中汲取力量。

三、《科學技術史》教學方法

科學技術史是一個蘊含著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巨大寶庫,從科學技術的歷史發(fā)展中。大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大量自然科學知識,而且可以開闊大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想,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積極作用。但這種作用的發(fā)揮有賴于科學的教學方法。筆者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方法:

(一)啟發(fā)式教學方法

強調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堅持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和引導對科技史的理解和掌握,重視非智力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把握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使學生在科技史學習中實現掌握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有機統(tǒng)一。同時。重視教法和學法的結合及其轉化,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

(二)計算機輔助教學方法

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量的特點,實施計算機輔助教學,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一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藝術。講究教學藝術,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傾注感情。要有激情,要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簡潔,并配合教學內容適時的聲情并茂,還要注意板書的工整、扼要,同時還要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結合知識點巧妙地設計一些小故事和生動的畫面,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情境。二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有效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茖W技術史是一個靜態(tài)的已經發(fā)生的歷史,將其放在一個動感活潑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有優(yōu)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chuàng)造這種情境的最佳工具。在多媒體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下,使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抽象變?yōu)樾蜗?,教學效果較好。三是運用計算機充分及時出示課堂練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練習鞏固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省去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提高學習效率。四是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能力?,F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科技史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科技問題。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me一hased 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案例教學的實質是開放、互動,強調大學生的高度參與。教師的重要職責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保證科技史教學的順利進行。

案例教學法的過程大致可以歸納如下:(1)收集科學技術發(fā)生發(fā)展的情境資料;(2)將所收集資料形成教學案例;(3)進行班級團體討論或班級小組討論;(4)討論中,成員輪流擔任領導者角色;(5)歸納各組或團體意見。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可以質疑他人的想法,學習如何發(fā)問,進而學習到獨立思考、與人相處、解決沖突、尊重他人等能力。

(四)共同討論教學方法

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通過共同討論,不但可以強化學習的效果,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方便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水平。